CN219356247U -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6247U
CN219356247U CN202320821518.6U CN202320821518U CN219356247U CN 219356247 U CN219356247 U CN 219356247U CN 202320821518 U CN202320821518 U CN 202320821518U CN 219356247 U CN219356247 U CN 219356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action kettle
ring
wall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15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栎
钟楚彬
文波
章烜
王豪
姚琼玉
雷国建
朱铁钢
黄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Guo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Guo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Guo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Guozh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15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6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6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6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布料环管、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为圆桶结构。所述布料环管包括外侧环管和内侧环管。通过同心设置的内、外侧双布料环管及各自独立喷头的设置,实现了原料的充分混合和碰撞,避免喷头堵塞、提高了纳米级产物的产率,保障了产品质量。还通过搅拌机构、纳米滤网和超声机构的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混合均匀度,使得反应更加彻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适于进行工业化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硫酸盐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属于纳米级硫酸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级硫酸钡具有稳定性好,耐酸碱,硬度适中,高比重,高白度,能吸收有害射线等优点,是一种环保功能材料,广泛用于各种涂料,中高档油墨,医药合成化工,橡胶、造纸、陶瓷、化妆品等领域。
目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工艺主要有:1)直接沉淀法,利用溶液达到饱和自动结晶的原理,将一种反应物溶液滴加至另一反应物溶液中或将两种反应物溶液直接混合,反应体系区域浓度达到饱和浓度生成纳米级硫酸钡。2)络合沉淀法,利用络合剂与反应物形成络合物,通过改变外界条件使离子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均匀地释放出来,使整个体系达到分子级别的均相混合。反应完成后,经过过滤、干燥、粉碎得到纳米级硫酸钡产品;3)微乳液法,由两个互不相容的溶液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均匀的微乳体系,其中水被有机相包裹围成微水池分散于油相中。微水池为粒子制备的场所,其尺寸为纳米级,可通过表面活性剂来控制其大小合成不同粒径的粒子,得到纳米级硫酸钡;4)微反应器法,以微通道当量直径小,为纳米级。物料进入微通道,通道传质传热高效,反应物混合均匀且迅速,近似为均相反应体系,出料可得到纳米级产品。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不足:1)制备纳米硫酸钡反应过程中存在原料混合不均匀,反应不彻底,造成原材料浪费。2)在反应过程中,搅拌效率低,搅拌效果差,导致局部出现过饱和现象,影响纳米硫酸钡产品质量。3)原料大量混合接触生成的纳米硫酸钡易出现团聚现象,导致最终得到的纳米硫酸钡产品粒径较大。4)采用微反应装置制备纳米硫酸钡易出现微通道堵塞、设备投入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工业化投产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纳米硫酸钡制备过程存在原料混合不均匀、搅拌效率低、搅拌效果差导致反应不彻底,以及现有微反应装置的微通道孔径较细,易出现堵塞,设备投入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工业化投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通过同心设置的内、外侧双布料环管及各自独立喷头的设置,从原料进料混合时即开始实现了原料的充分混合和碰撞,此外在搅拌机构和超声机构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混合均匀度,使得反应更加彻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喷头堵塞,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适于进行工业化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所述: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应釜、布料环管、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所述反应釜为圆桶结构。所述布料环管包括外侧环管和内侧环管。所述外侧环管设置在反应釜的内腔中部,所述内侧环管设置在外侧环管的环内侧,并且内侧环管的环心与外侧环管的环心相重合,外侧环管和内侧环管的环面与反应釜的底面相平行。第一进料管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的桶壁后与外侧环管相连通,第二进料管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的桶壁后与内侧环管相连通。外侧环管和内侧环管上分别独立的设置有喷头。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环管和内侧环管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反应釜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支架为固定杆或固定板,其外端与反应釜的内壁垂直固定相连,其内端沿反应釜的径向朝反应釜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内侧环管的管壁相连接。所述外侧环管的管壁则与位于内侧环管与反应釜内壁之间的固定支架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环管的内环为反应釜内腔半径的0.5-0.9倍。所述内侧环管的内环半径为反应釜内腔半径的0.2-0.4倍。
作为优选,该装置包括有多组所述布料环管。在竖直方向上,多组所述布料环管在反应釜内腔的中上部等间距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为旋转升降喷头,包括连接管、活动管以及冲击板。所述连接管呈竖直状设置在外侧环管或内侧环管的管壁上表面,并且连接管的底端与外侧环管的内腔或与内侧环管的内腔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外侧环管上的连接管与外侧环管的内腔相连通;而设置在内侧环管上的连接管与内侧环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活动管的底端贯穿连接管的顶壁后向下伸入至连接管的内腔中。冲击板设置在活动管的底端,并且冲击板上开设有连通连接管管腔和活动管管腔的通孔。冲击板的直径大于活动管的外径且小于等于连接管的内径。所述活动管的管壁上还开设有喷射孔。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还包括有盖板和缓冲垫。所述盖板设置在活动管的顶端,并且盖板的直径大于活动管的外径。所述缓冲垫固定设置在连接管的顶壁上方,并且缓冲垫的中部自上而下开设有供活动管通过的通道。
作为优选,该装置还包括有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反应釜顶壁上方,搅拌轴的上端与搅拌电机相连接,其下端向下穿过反应釜顶壁后伸入至反应釜的内部。所述桨叶设置在位于反应釜内部的搅拌轴上。
作为优选,在反应釜的内部,搅拌轴的轴线位置与布料环管的环心位置相一致,并且搅拌轴的下端延伸至最下方的布料环管以下。桨叶成对设置在搅拌轴的下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桨叶的上表面为朝向其旋转方向的倾斜面,并且沿着桨叶的旋转方向,桨叶的厚度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桨叶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所成的夹角为10-80°,优选为20-70°,更优选为30-60°。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的底部还设置有锥筒部。所述锥筒部的内腔与反应釜的内腔向连通。在锥筒部与反应釜的交接处还设置有纳米滤网。锥筒部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滤网的滤孔的孔径不大于300nm,优选为10-200nm,更优选为20-100nm。
作为优选,在反应釜的内部上部还设置有温度检测计。温度检测计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反应釜外部的温度显示器相连接。
作为优选,在锥筒部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加热层块和超声发生块。
作为优选,第一进料管和第二进料管上还分别独立设置有进料泵。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反应釜的内腔中设置同环心的内、外双侧进料环管,外侧环管和内侧环管分别通过不同的进料管及进料泵与不同的原料储罐相连,用于同时同步向反应釜内输送制备纳米硫酸钡的原料。在进料过程中,外侧环管和内侧环管内的不同物料分别经由在各自环管上方垂直且均匀间距分布设置的喷射喷头同时喷洒而出,喷射喷头上的喷射孔呈锥形结构设计,内侧环管上的喷射喷头喷出的原料高速射流与外侧环管上的喷射喷头喷出的另一原料高速射流形成撞击,促使两种原料充分接触,实现原料均匀混合,确保反应彻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原料混合不均匀、局部浓度过高、反应不彻底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头为旋转升降喷头,包括连接管、活动管以及冲击板,连接管呈竖直状设置在外侧环管或内侧环管的管壁上表面,并与各自的外侧环管或内侧环管内腔相连通。活动管套接在连接管内部且二者的管腔相连通,活动管的底端外侧设置有环状冲击板(一般情况下,冲击板的直径大于活动管的外径,但与连接管的内径相匹配);活动管的侧部管壁上则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锥形喷射孔。初始状态下,在重力作用下,活动管的管身全部回收在连接管的管腔内,当进料泵向外侧环管或内侧环管内泵入物料后,这些物料经由连接管的管腔输送至活动管的管腔中,并向上推动冲击板使得活动管向上伸出至连接管外部使得喷射孔暴露在反应釜的内腔中并开始向反应釜的内腔中喷洒物料。当停止进料时活动管将自动缩回至连接管内,使得喷射孔关闭,由于喷射孔喷射物料和回缩关闭的过程中,喷射孔处仅有一种流体物料存在,不会生成固体产物,有效避免了喷射孔的堵塞,达到防堵塞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对现有技术中搅拌性能差,易出现团聚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机轴上配制了成对的桨叶,桨叶的上表面为朝向其旋转方向的倾斜面,并且沿着桨叶9的旋转方向,桨叶的厚度逐渐减小,桨叶边缘锋利,同时还在超声板区均匀等距的安装了超声发生块。在电机提供快速旋转的过程中对刚接触迅速产生的纳米硫酸钡进行切割作用,即提升搅拌性能,也防止了纳米硫酸钡夹带杂质的可能行。通过超声辅助沉淀,防止纳米硫酸钡团聚的同时也对减小了纳米硫酸钡粒径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位于搅拌桨叶下方、锥筒部的上方处还设置有纳米滤网,纳米滤网上方区域内生成的纳米硫酸钡粒径较小时可直接经由纳米滤网的筛孔进入到锥筒部内沉积排出,而团聚后颗粒较大的产物则会在桨叶的不断搅拌分散下直至粒径减小至能够通过纳米滤网的筛孔后沉降至锥筒部内,通过纳米滤网和搅拌桨叶的双重作用,进一步保证了产物粒径的均匀性,提高了产品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中,锥筒部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加热层块(也可均匀设置在反应釜内侧壁下部),在反应釜的内部上部还设置有温度检测计,通过温度计实时监控反应釜内温度变化,进而调节加热层块,有效保障反应釜内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利于保障反应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反应装置综合合理的结合圆柱反应釜、双进料环管同步喷设高速原料、搅拌、筛分、超声、温度控制等,充分高效的发挥稳温、共振、均匀出料等的整体效果,克服了现有技术往往仅具有单一功效的不足。
2:本实用新型的原料的高效反应装置具有原料混合均匀度、反应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无堵塞风险的特点,还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低、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适于进行工业化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制备纳米级硫酸盐高效反应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备纳米级硫酸盐高效反应装置具有锥筒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反应釜;2:布料环管;201:外侧环管;202:内侧环管;3:第一进料管;4:第二进料管;5:喷头;501:连接管;502:活动管;503:冲击板;504:喷射孔;505:盖板;506:缓冲垫;6:固定支架;7:搅拌电机;8:搅拌轴;9:桨叶;10:锥筒部;11:纳米滤网;12:卸料口;13:温度检测计;14:温度显示器;15:加热层块;16:超声发生块;17:进料泵。
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应釜1、布料环管2、第一进料管3和第二进料管4。所述反应釜1为圆桶结构。所述布料环管2包括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所述外侧环管201设置在反应釜1的内腔中部,所述内侧环管202设置在外侧环管201的环内侧,并且内侧环管202的环心与外侧环管201的环心相重合,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的环面与反应釜1的底面相平行。第一进料管3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1的桶壁后与外侧环管201相连通,第二进料管4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1的桶壁后与内侧环管202相连通。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上分别独立的设置有喷头5。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通过固定支架6固定在反应釜1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支架6为固定杆或固定板,其外端与反应釜1的内壁垂直固定相连,其内端沿反应釜1的径向朝反应釜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内侧环管202的管壁相连接。所述外侧环管201的管壁则与位于内侧环管202与反应釜1内壁之间的固定支架6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环管201的内环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5-0.9倍。所述内侧环管202的内环半径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2-0.4倍。
作为优选,该装置包括有多组所述布料环管2。在竖直方向上,多组所述布料环管2在反应釜1内腔的中上部等间距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5为旋转升降喷头,包括连接管501、活动管502以及冲击板503。所述连接管501呈竖直状设置在外侧环管201或内侧环管202的管壁上表面,并且连接管501的底端与外侧环管201的内腔或与内侧环管20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活动管502的底端贯穿连接管501的顶壁后向下伸入至连接管501的内腔中。冲击板503设置在活动管502的底端,并且冲击板503上开设有连通连接管501管腔和活动管502管腔的通孔。冲击板503的直径大于活动管502的外径且小于等于连接管501的内径。所述活动管502的管壁上还开设有喷射孔504。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5还包括有盖板505和缓冲垫506。所述盖板505设置在活动管502的顶端,并且盖板505的直径大于活动管502的外径。所述缓冲垫506固定设置在连接管501的顶壁上方,并且缓冲垫506的中部自上而下开设有供活动管502通过的通道。
作为优选,该装置还包括有搅拌电机7、搅拌轴8和桨叶9。所述搅拌电机7设置在反应釜1顶壁上方,搅拌轴8的上端与搅拌电机7相连接,其下端向下穿过反应釜1顶壁后伸入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桨叶9设置在位于反应釜1内部的搅拌轴8上。
作为优选,在反应釜1的内部,搅拌轴8的轴线位置与布料环管2的环心位置相一致,并且搅拌轴8的下端延伸至最下方的布料环管2以下。桨叶9成对设置在搅拌轴8的下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桨叶9的上表面为朝向其旋转方向的倾斜面,并且沿着桨叶9的旋转方向,桨叶9的厚度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桨叶9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所成的夹角为10-80°,优选为20-70°,更优选为30-60°。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还设置有锥筒部10。所述锥筒部10的内腔与反应釜1的内腔向连通。在锥筒部10与反应釜1的交接处还设置有纳米滤网11。锥筒部10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12。
作为优选,所述纳米滤网11的滤孔的孔径不大于300nm,优选为10-200nm,更优选为20-100nm。
作为优选,在反应釜1的内部上部还设置有温度检测计13。温度检测计13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反应釜1外部的温度显示器14相连接。
作为优选,在锥筒部1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加热层块15和超声发生块16。
作为优选,第一进料管3和第二进料管4上还分别独立设置有进料泵17。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应釜1、布料环管2、第一进料管3和第二进料管4。所述反应釜1为圆桶结构。所述布料环管2包括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所述外侧环管201设置在反应釜1的内腔中部,所述内侧环管202设置在外侧环管201的环内侧,并且内侧环管202的环心与外侧环管201的环心相重合,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的环面与反应釜1的底面相平行。第一进料管3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1的桶壁后与外侧环管201相连通,第二进料管4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1的桶壁后与内侧环管202相连通。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上分别独立的设置有喷头5。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只是所述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通过固定支架6固定在反应釜1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支架6为固定杆,其外端与反应釜1的内壁垂直固定相连,其内端沿反应釜1的径向朝反应釜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内侧环管202的管壁相连接。所述外侧环管201的管壁则与位于内侧环管202与反应釜1内壁之间的固定支架6相连接。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外侧环管201的内环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8倍。所述内侧环管202的内环半径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4倍。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2,只是所述外侧环管201的内环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7倍。所述内侧环管202的内环半径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3倍。
实施例5
重复实施例4,只是该装置包括有多组所述布料环管2。在竖直方向上,多组所述布料环管2在反应釜1内腔的中上部等间距设置。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所述喷头5为旋转升降喷头,包括连接管501、活动管502以及冲击板503。所述连接管501呈竖直状设置在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的管壁上表面,并且连接管501的底端与外侧环管201的内腔和与内侧环管20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活动管502的底端贯穿连接管501的顶壁后向下伸入至连接管501的内腔中。冲击板503设置在活动管502的底端,并且冲击板503上开设有连通连接管501管腔和活动管502管腔的通孔。冲击板503的直径大于活动管502的外径且小于等于连接管501的内径。所述活动管502的管壁上还开设有喷射孔504。
实施例7
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喷头5还包括有盖板505和缓冲垫506。所述盖板505设置在活动管502的顶端,并且盖板505的直径大于活动管502的外径。所述缓冲垫506固定设置在连接管501的顶壁上方,并且缓冲垫506的中部自上而下开设有供活动管502通过的通道。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该装置还包括有搅拌电机7、搅拌轴8和桨叶9。所述搅拌电机7设置在反应釜1顶壁上方,搅拌轴8的上端与搅拌电机7相连接,其下端向下穿过反应釜1顶壁后伸入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桨叶9设置在位于反应釜1内部的搅拌轴8上。
实施例9
重复实施例8,只是在反应釜1的内部,搅拌轴8的轴线位置与布料环管2的环心位置相一致,并且搅拌轴8的下端延伸至最下方的布料环管2以下。桨叶9成对设置在搅拌轴8的下端部。
实施例10
重复实施例9,只是所述桨叶9的上表面为朝向其旋转方向的倾斜面,并且沿着桨叶9的旋转方向,桨叶9的厚度逐渐减小。
实施例11
重复实施例10,只是桨叶9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所成的夹角为60°。
实施例12
重复实施例10,只是桨叶9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所成的夹角为45°。
实施例13
重复实施例12,只是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还设置有锥筒部10。所述锥筒部10的内腔与反应釜1的内腔向连通。在锥筒部10与反应釜1的交接处还设置有纳米滤网11。锥筒部10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12。
实施例14
重复实施例10,只是所述纳米滤网11的滤孔的孔径不大于300nm。
实施例15
重复实施例10,只是所述纳米滤网11的滤孔的孔径不大于200nm。
实施例16
重复实施例10,只是所述纳米滤网11的滤孔的孔径不大于150nm。
实施例17
重复实施例16,只是在反应釜1的内部上部还设置有温度检测计13。温度检测计13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反应釜1外部的温度显示器14相连接。
实施例18
重复实施例17,只是在锥筒部1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加热层块15和超声发生块16。
实施例19
重复实施例18,只是第一进料管3和第二进料管4上还分别独立设置有进料泵17。

Claims (10)

1.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反应釜(1)、布料环管(2)、第一进料管(3)和第二进料管(4);所述反应釜(1)为圆桶结构;所述布料环管(2)包括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所述外侧环管(201)设置在反应釜(1)的内腔中部,所述内侧环管(202)设置在外侧环管(201)的环内侧,并且内侧环管(202)的环心与外侧环管(201)的环心相重合,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的环面与反应釜(1)的底面相平行;第一进料管(3)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1)的桶壁后与外侧环管(201)相连通,第二进料管(4)的出料端贯穿反应釜(1)的桶壁后与内侧环管(202)相连通;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上分别独立的设置有喷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环管(201)和内侧环管(202)通过固定支架(6)固定在反应釜(1)的内腔中;所述固定支架(6)为固定杆或固定板,其外端与反应釜(1)的内壁垂直固定相连,其内端沿反应釜(1)的径向朝反应釜(1)的中轴线方向延伸并与内侧环管(202)的管壁相连接;所述外侧环管(201)的管壁则与位于内侧环管(202)与反应釜(1)内壁之间的固定支架(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环管(201)的内环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5-0.9倍;所述内侧环管(202)的内环半径为反应釜(1)内腔半径的0.2-0.4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多组所述布料环管(2);在竖直方向上,多组所述布料环管(2)在反应釜(1)内腔的中上部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5)为旋转升降喷头,包括连接管(501)、活动管(502)以及冲击板(503);所述连接管(501)呈竖直状设置在外侧环管(201)或内侧环管(202)的管壁上表面,并且连接管(501)的底端与外侧环管(201)的内腔或与内侧环管(20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活动管(502)的底端贯穿连接管(501)的顶壁后向下伸入至连接管(501)的内腔中;冲击板(503)设置在活动管(502)的底端,并且冲击板(503)上开设有连通连接管(501)管腔和活动管(502)管腔的通孔;冲击板(503)的直径大于活动管(502)的外径且小于等于连接管(501)的内径;所述活动管(502)的管壁上还开设有喷射孔(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5)还包括有盖板(505)和缓冲垫(506);所述盖板(505)设置在活动管(502)的顶端,并且盖板(505)的直径大于活动管(502)的外径;所述缓冲垫(506)固定设置在连接管(501)的顶壁上方,并且缓冲垫(506)的中部自上而下开设有供活动管(502)通过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有搅拌电机(7)、搅拌轴(8)和桨叶(9);所述搅拌电机(7)设置在反应釜(1)顶壁上方,搅拌轴(8)的上端与搅拌电机(7)相连接,其下端向下穿过反应釜(1)顶壁后伸入至反应釜(1)的内部;所述桨叶(9)设置在位于反应釜(1)内部的搅拌轴(8)上;
在反应釜(1)的内部,搅拌轴(8)的轴线位置与布料环管(2)的环心位置相一致,并且搅拌轴(8)的下端延伸至最下方的布料环管(2)以下;桨叶(9)成对设置在搅拌轴(8)的下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9)的上表面为朝向其旋转方向的倾斜面,并且沿着桨叶(9)的旋转方向,桨叶(9)的厚度逐渐减小;
桨叶(9)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所成的夹角为10-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还设置有锥筒部(10);所述锥筒部(10)的内腔与反应釜(1)的内腔向连通;在锥筒部(10)与反应釜(1)的交接处还设置有纳米滤网(11);锥筒部(10)的底端设置有卸料口(12);
所述纳米滤网(11)的滤孔的孔径不大于300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反应釜(1)的内部上部还设置有温度检测计(13);温度检测计(13)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反应釜(1)外部的温度显示器(14)相连接;
在锥筒部(10)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加热层块(15)和超声发生块(16);
第一进料管(3)和第二进料管(4)上还分别独立设置有进料泵(17)。
CN202320821518.6U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Active CN219356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1518.6U CN219356247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1518.6U CN219356247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6247U true CN21935624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47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1518.6U Active CN219356247U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6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3989C (zh) 改善粒度的反应结晶方法
CN1250312C (zh) 小晶体形成
KR101547550B1 (ko) 반응, 세정, 여과, 건조가 단일 공정에서 수행되는 수직형 쿠에트-테일러 반응장치를 수반한 공침반응기
JPH04231960A (ja) 結晶の構造および大きさを改良する結晶化方法
CN102897815B (zh) 一种纳米碳酸钙碳酸化反应釜
CN105086577B (zh) 一种无机颜料生产装置
CN205974751U (zh) 一种聚乙烯纤维搅拌釜
CN207085917U (zh) 一种便于充分混合的化工生产反应装置
CN219356247U (zh) 一种制备纳米级硫酸钡的反应装置
CN101940988A (zh) 一种循环喷雾反应器喷头的制作方法
CN205974752U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配料装置
CN112915953B (zh) 一种气液固三相搅拌釜式反应器
CN213286877U (zh) 一种气液两相连续反应结晶装置
CN101081872B (zh) 聚阴离子纤维素的低浴比捏合法生产
CN100486952C (zh) 一种纳米芳香酸铜盐的制备方法及装置
CN202369409U (zh) 一种合成纳米碳酸钙微粉的反应器
CN205676168U (zh) 一种喷射反应器及纳米碳酸钙的碳化反应系统
CN114247410A (zh) 一种基于非均相体系高效混合反应设备及其应用
CN105568404B (zh) 一种自吸气搅拌供液静电纺丝装置
CN209714835U (zh) 用于生产饲料的清洗装置
CN105800659A (zh) 一种喷射反应器及纳米碳酸钙的碳化反应系统
CN106396311B (zh) 一种泥浆状物料动力波洗涤装置及其洗涤方法
CN112774611A (zh) 一种超重力微界面传质强化反应-结晶干燥耦合一体机
CN215741831U (zh) 一种用于制备纳米氧化铝的给料装置
CN111270317A (zh) 阳离子纤维素一体化搅拌喷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