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0375U -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0375U
CN219350375U CN202320130513.9U CN202320130513U CN219350375U CN 219350375 U CN219350375 U CN 219350375U CN 202320130513 U CN202320130513 U CN 202320130513U CN 219350375 U CN219350375 U CN 219350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end plate
plate
mounting holes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05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文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iangda Light Allo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angda Light Allo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angda Light Allo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angda Light Allo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05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0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0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03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包括液冷板和端板,所述液冷板和端板均设置于电池包内,多个液冷板间隔安装于端板上;所述端板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一排第一安装孔,所述液冷板的两个水嘴上均对应设有多个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对应安装有密封圈,多个液冷板通过水嘴对应安装于端板的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密封圈实现径向密封。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发生管路与液冷板装配不良或管路较短装配困难的问题,以便减少因其导致的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其整体设计巧妙,装配十分方便,有效节省了空间,实用性好,值得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液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背景技术
全球石油资源储量的稀缺性毋庸置疑,几个经济大国能源紧缺问题严重,现阶段以石油为重要燃料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工业汽车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做到零污染,完全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造成的污染也少于传统汽车,因为发电厂的能量转换率更高,而且集中排放可以更方便地假装减排治污设备。并且电动机在运行中的噪音和振动水平都要远远小于传统内燃机。在怠速和低速情况下,电动汽车的舒适性要远高于传统汽车,随着速度的提升,胎噪和风噪成为噪音的主要来源,两者才回到同一水平上。电动汽车的这一特点对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其次电动汽车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5-20kwh,算上发电厂和电动机的损耗之后,百公里的能耗约为7公斤标准煤。传统汽车按百公里耗油量10L计,能耗约为10公斤标准煤。并且在城市的拥堵环境里,电动汽车的节能优势会进一步放大。
为了防止汽车发动机过热,在其设计之时通常会加入液冷系统。在整一个液冷系统设计试验之初,通常会将多块液冷板在箱体或电池包内进行安装,并通过多根管路将液冷板连接在一起,由于电池包内除了放置电池还要放置多个液冷板和管路,因此客户在试装时就容易发生管路与液冷板装配时存在阻碍干涉或者管路长度不够的情况,后期就可能需要重新设计和多次改版打样,并花时间去试验验证,期间花费的时间和成本也会随之增多,并且装车后容易出现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的目的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能够避免发生管路与液冷板装配不良或管路较短装配困难的问题,以便减少因其导致的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其整体设计巧妙,装配十分方便,有效节省了空间,实用性好,值得推广。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包括液冷板和端板,所述液冷板和端板均设置于电池包内,多个液冷板间隔安装于端板上;所述端板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一排第一安装孔,所述液冷板的两个水嘴上均对应设有多个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对应安装有密封圈,多个液冷板通过水嘴对应安装于端板的第一安装孔内,并通过密封圈实现径向密封。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端板两侧的第一安装孔之间的距离及孔径与液冷板的两个水嘴之间的距离及嘴径相适配。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端板的中部对应设有两排第二安装孔,该第二安装孔内可对应安装有螺丝;所述液冷板的中部对应设有支架,将第二安装孔内的螺丝对应拧在支架上,从而实现液冷板与端板的装配固定。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液冷板的水嘴上对应设有两个密封槽。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端板上对应间隔安装有五个液冷板。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块端板与多个液冷板装配,通过在液冷板的水嘴上增加多个密封槽,并在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使用径向密封将多个液冷板对应装配到一块端板上,这样就能在电池包或箱体内减少使用管路或不用管路,以此来避免发生管路与液冷板装配时发生干涉或者管路较短装配困难的问题,减少因为液冷板和管路装配不良或管路过短而导致的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其整体设计巧妙,装配十分方便,有效节省了空间,实用性好,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配合安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板与端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板与端板装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液冷板;11、水嘴;111、密封槽;12、支架;2、端板;21、第一安装孔;22、第二安装孔;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包括多个液冷板1和一块端板2,所述液冷板1和端板2均设置于电池包内,多个液冷板1间隔安装于端板2上。所述端板2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一排第一安装孔21,可用来装配液冷板1的水嘴11。所述液冷板1的两个水嘴11上均对应设有多个密封槽111,所述密封槽111内对应安装有密封圈3,多个液冷板1均通过水嘴11对应安装于端板2的第一安装孔21内,并利用密封圈3实现径向密封,通过使用径向密封装配将多个液冷板1连接在一块端板2上,从而代替大量管路的装配。
所述端板2两侧的第一安装孔21之间的距离及孔径与液冷板1的两个水嘴11之间的距离及嘴径相适配,以便进行液冷板1的安装。所述液冷板1的水嘴11上具体可对应设有两个密封槽111,通过两个密封槽111内的密封圈3从而实现径向密封。所述端板2上可对应安装有五个等距间隔分布的液冷板1,即所述端板2的两侧均可对应设有五个第一安装孔21,端板2两侧的五个第一安装孔21等距排列并对称分布,从而实现五个液冷板1的安装。
所述端板2的中部对应设有两排第二安装孔22,可用来装配液冷板1的支架12。所述第二安装孔22内可对应安装有M6的螺丝,所述液冷板1的中部对应设有支架12,将第二安装孔22内的螺丝对应拧在支架12上,从而实现液冷板1与端板2的装配固定。所述第二安装孔22的数量及排列位置与第一安装孔21的数量及排列位置相对应,以便进行液冷板1的安装固定。
本实施例利用一块端板2与多个液冷板1装配来代替大量管路的装配,通过在液冷板1的水嘴11上增加多个密封槽111,并在密封槽111内安装密封圈3,使用径向密封将多个液冷板2对应装配到一块端板1上,这样就能在电池包或箱体内减少使用管路或不用管路,以此来避免发生管路与液冷板1装配时发生干涉或者管路较短装配困难的问题,减少因为液冷板1和管路装配不良或管路过短而导致的时间和成本的增加,其整体设计巧妙,装配十分方便,有效节省了空间,实用性好,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1)和端板(2),所述液冷板(1)和端板(2)均设置于电池包内,多个液冷板(1)间隔安装于端板(2)上;所述端板(2)的两侧均对称设有一排第一安装孔(21),所述液冷板(1)的两个水嘴(11)上均对应设有多个密封槽(111),所述密封槽(111)内对应安装有密封圈(3),多个液冷板(1)通过水嘴(11)对应安装于端板(2)的第一安装孔(21)内,并通过密封圈(3)实现径向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两侧的第一安装孔(21)之间的距离及孔径与液冷板(1)的两个水嘴(11)之间的距离及嘴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的中部对应设有两排第二安装孔(22),该第二安装孔(22)内可对应安装有螺丝;所述液冷板(1)的中部对应设有支架(12),将第二安装孔(22)内的螺丝对应拧在支架(12)上,从而实现液冷板(1)与端板(2)的装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1)的水嘴(11)上对应设有两个密封槽(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上对应间隔安装有五个液冷板(1)。
CN202320130513.9U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Active CN219350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0513.9U CN219350375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0513.9U CN219350375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0375U true CN219350375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98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0513.9U Active CN219350375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03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50375U (zh) 一种基于径向密封装配优化的液冷模组
CN212250250U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
CN209526185U (zh) 用于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
CN203906128U (zh)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及总成
CN214998282U (zh) 一种两级空气箔片轴承支承高速离心式空压机的冷却系统
CN102269048A (zh) 绝热内冷循环润滑型双旋转活塞式双轴内燃机
CN213304189U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尾排系统及燃料电池车辆
CN202348425U (zh) 内冷循环润滑型双旋转活塞式双轴内燃机
CN102582397A (zh) 一种用于液态天然气公交车的冷能利用装置
CN202391493U (zh) 与排气管歧管集成为一体的汽油机涡轮增压器涡轮壳
CN210318361U (zh) 一种发动机动力分配结构
CN214499461U (zh) 一种双级离心空压机蜗壳
CN21187941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装置
CN201159101Y (zh) 一种组合式方舱电站
CN205824269U (zh) 三通电磁水阀
CN210290797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排气阀门机构
CN204716422U (zh) 一种发动机油改气装置
CN213574380U (zh) 一种六缸柴油机工艺缸盖总成
CN213743802U (zh) 点火线圈密封结构
CN221023258U (zh) 一种车用模块化冷却包
CN217501807U (zh) 气缸组件、发动机和工程设备
CN216518850U (zh) 一种新型汽车水泵壳体
CN210126436U (zh) 一种新型汽车燃油箱
CN111828832B (zh) 一种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站
CN219013309U (zh) 一种减速器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