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4350U - 门锁 - Google Patents

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4350U
CN219344350U CN202320076228.3U CN202320076228U CN219344350U CN 219344350 U CN219344350 U CN 219344350U CN 202320076228 U CN202320076228 U CN 202320076228U CN 219344350 U CN219344350 U CN 219344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piece
tongue
rotate
rot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62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祺云
廖绪威
沈耀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62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4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4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4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门锁。门锁包括壳体、驱动机构、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当电机驱动离合组件转动时,以使离合组件与输出组件相连接,从而使离合组件带动输出组件运动,进而使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均凸出于或收容于壳体。当离合组件与输出组件相分离时,连接件转动驱动输出组件与第一传动件运动,以使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均收容于壳体。对比相关技术中的机械锁,本申请的门锁采用电机配合多个部件转动及滑动的结构,以控制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由于部件通过转动及滑动实现开关锁,所以能够减少门锁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降低各个部件之间发生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门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门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是人们用于控制开锁与关锁的重要结构之一。目前,人们常用机械锁体结构来实现开关锁。但是,这样的门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的较大噪音,而且各个部件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导致部件卡死的几率较高,降低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所述门锁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离合组件、输出组件、连接件、及第一传动件,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离合组件,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离合组件能够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或者相分离;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锁芯,所述连接件能够驱动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
锁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天地钩,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天地钩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及
斜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斜舌还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均能够带动所述斜舌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时,以使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从而使所述离合组件带动所述输出组件运动,进而使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及所述斜舌均凸出于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当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相分离时,所述连接件转动驱动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以使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及所述斜舌均收容于所述壳体。
本申请提供的门锁,通过壳体、驱动机构、锁舌、天地钩、及斜舌相互配合,可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锁舌、天地钩、及斜舌相对于壳体运动,以实现开关锁。其中,本申请的门锁具有两种实现开关锁的方式,一种为当离合组件与输出组件连接时,通过电机驱动输出组件运动,以实现开关锁;另一种为当离合组件与输出组件分离时,通过连接件转动以带动输出组件运动,以实现开关锁。
其中,当输出组件与离合组件分离时,电机与输出组件各自相对独立,以降低由于连接件驱动其他部件运动导致电机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具体地,在一种开关锁方式中,离合组件与输出组件相连接,电机能够通过离合组件,带动输出组件运动,从而使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实现开关锁。在另一种开关锁方式中,由于离合组件与输出组件相分离,所以可通过连接件带动输出组件运动,且连接件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运动,从而使锁舌、天地钩、及斜舌收容于壳体,实现开锁。
对比相关技术中的机械锁,本申请的门锁采用电机配合多个部件转动及滑动的结构,以控制锁舌、天地钩、及斜舌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由于部件通过转动及滑动实现开关锁,所以能够减少门锁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降低各个部件之间发生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本申请的门锁还能够通过连接件,以控制锁舌、天地钩、及斜舌的运动,实现开锁,进一步降低了由于电机损坏或者卡死导致门锁无法使用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的工作稳定性。
其中,所述离合组件包括:
支架,具有容纳空间;
摆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摆动件连接所述电机且所述摆动件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及
离合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离合件能够与所述摆动件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分离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分离,以使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离合件转动,从而使所述电机与所述输出组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抵接,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所述支架、及所述离合件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离合件带动所述输出组件运动。
其中,所述输出组件包括:
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能够与所述离合组件相连接或相分离,所述第一转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第三转动件,连接所述斜舌,所述第一转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斜舌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输出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输出件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所述输出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时,以使所述离合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的所述离合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
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从而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凸出于所述壳体;
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从而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收容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转动件还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斜舌收容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四转动件,所述第四转动件具有转动空间,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第四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转动空间内,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与所述转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转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抵接所述转动空间的内侧壁,从而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其中,所述第三转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四转动件背离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贯穿所述转动空间,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抵接所述第三转动件,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传动空间,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传动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所述传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使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传动空间的内侧壁,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使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所述第三转动件,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
其中,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把手、及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四转动件,所述把手能够沿第三方向转动,所述把手贯穿所述第四转动件,所述把手的外周侧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四转动件的内周侧设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能够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把手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至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滑动,以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凸出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把手能够沿第四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所述把手贯穿所述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的内周侧设有第四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把手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能够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当所述把手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至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斜舌收容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把手还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滑动,以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收容于所述壳体。
其中,所述门锁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门锁状态并发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所述门锁状态包括开门状态、关门状态、开锁状态、关锁状态中的其中一者,所述输出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
其中,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抵接;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分离;
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或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门锁状态,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图2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门锁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图7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图9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门锁的结构爆炸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图14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机与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7为图16中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机与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9为图18中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部分输出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2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部分输出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门锁-1、壳体-10、收容空间-10a、驱动机构-20、电机-21、离合组件-22、支架-221、摆动件-222、离合件-223、第一弹性件-224、磁体-225、磁体装设架-2251、驱动件-226、减速齿轮组件-227、输出齿轮-228、输出组件-23、第一转动件-231、传动空间-231a、第一配合部-2311、第二连接部-2312、第二转动件-232、主转动件-2321、加强件-2322、第一连接部-2323、第三转动件-233、第四配合部-2331、第四转动件-234、转动空间-234a、第三配合部-2341、输出件-235、把手-236、第二配合部-2361、连接件-24、第一传动件-25、第二传动件-26、锁舌-30、天地钩-40、斜舌-50、第二弹性件-51、斜舌拉杆-52、第一固定件-53、三角舌-60、第三弹性件-61、第二固定件-62、检测组件-70、检测件-71、电路板-7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门锁是人们用于控制开门与关门的重要结构之一。目前全自动锁体主要采用机械锁结构,且需依靠面板提供动力。这样的门锁在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大,且面板需要很大空间来放外置动力输出模块。并且,这样的门锁中各个部件之间容易产生摩擦,导致部件卡死的几率较高,降低门锁的工作稳定性。其中,机械锁结构指的是一种不带电子器件的锁具,完全不通电,通常用于配合机械门把手使用,使用时需用机械钥匙开关门锁,操作繁琐,钥匙易丢,把自己锁在门外,需要采用暴力开启门锁。
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请一并参考图1-图15,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图2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门锁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图7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图9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门锁的结构爆炸图。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电机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申请图14中门锁处于锁芯开锁状态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门锁1,所述门锁1包括壳体10、驱动机构20、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壳体10具有收容空间10a。驱动机构20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所述驱动机构20包括电机21、离合组件22、输出组件23、连接件24、及第一传动件25。所述电机21连接所述离合组件22,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离合组件22转动,以使所述离合组件22能够与所述输出组件23相连接或者相分离。所述连接件24用于连接锁芯,所述连接件24能够驱动所述输出组件23与所述第一传动件25运动。锁舌30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23,所述输出组件23能够带动所述锁舌3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天地钩40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23,所述输出组件23能够带动所述天地钩4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及,斜舌50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23,所述斜舌50还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25,所述输出组件23与所述第一传动件25均能够带动所述斜舌5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
其中,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离合组件22转动时,以使所述离合组件22与所述输出组件23相连接,从而使所述离合组件22带动所述输出组件23运动,进而使所述锁舌30、所述天地钩40、及所述斜舌50均凸出于或收容于所述壳体10。
当所述离合组件22与所述输出组件23相分离时,所述连接件24转动驱动所述输出组件23与所述第一传动件25运动,以使所述锁舌30、所述天地钩40、及所述斜舌50均收容于所述壳体10。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转动连接包括直接转动连接与间接转动连接,滑动连接包括直接滑动连接与间接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通过壳体10、驱动机构20、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相互配合,可通过驱动机构20驱动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相对于壳体10运动,以实现开关锁。其中,本申请的门锁1具有两种实现开关锁的方式,一种为当离合组件22与输出组件23连接时,通过电机21驱动输出组件23运动,以实现开关锁;另一种为当离合组件22与输出组件23分离时,通过连接件24转动以带动输出组件23运动,以实现开关锁。并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与结构的门锁1中。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包括壳体10,通常用于固定、支撑或者保护其他结构部件等,甚至壳体10的设置还可以提高门锁1的外观性能。本申请对提供的壳体10的形状、材料不进行限定。并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1还包括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本实施方式对斜舌50、锁舌30、及天地钩40的形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20包括电机21,电机21用于驱动其他部件运动。电机21可通过正转与反转,控制离合组件22是否与输出组件23连接。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20还包括离合组件22,离合组件22能够与输出组件23相连接或者相分离。当离合组件22能够连接输出组件23时,电机21能够通过驱动离合组件22,进而带动输出组件23运动,从而配合其他部件,实现电机21开关锁。当输出组件23与离合组件22分离时,电机21与输出组件23相对独立,以降低由于连接件24驱动其他部件运动导致电机21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可选地,当电机21停止运动时,离合组件22与输出组件23相分离。关于离合组件22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20还包括输出组件23,输出组件23连接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输出组件23运动,能够使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实现开关锁。可选地,输出组件23包括齿轮、滑板、皮带、拨轮等部件,本实施方式对此不进行限定。关于输出组件23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20还包括连接件24,用于连接锁芯。用户可通过钥匙,使连接件24相对于壳体10转动,从而使连接件24带动其他部件运动。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连接件24称为锁芯。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驱动机构20还包括第一传动件25,连接件24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25转动,以使第一传动件25带动斜舌50相对于壳体10滑动。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一传动件25称为斜舌50下拨片。可选地,驱动机构20还包括第二传动件26、斜舌拉杆52,所述第二传动件26连接所斜舌拉杆52,所述斜舌拉杆52的一端连接所述斜舌50,所述第二传动件26能够与所述第一传动件25相抵接或相分离;当所述第一传动件25与所述第二传动件26相分离时,所述第一传动件25与所述第二传动件26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传动件25朝向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26的方向转动并抵接所述第二传动件26,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25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6转动,从而使所述斜舌拉杆52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进而使所述斜舌5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二传动件26称为斜舌50拨杆。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25具有卡块,当所述第一传动件25朝向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26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卡块靠近所述第二传动件26并抵接所述第二传动件26,以使所述第一传动件25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6转动。
具体地,在一种开关锁方式中,离合组件22与输出组件23相连接,电机21能够通过离合组件22,带动输出组件23运动,从而使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关锁。在另一种开关锁方式中,由于离合组件22与输出组件23相分离,所以可通过连接件24带动输出组件23运动,且连接件24能够带动第一传动件25运动,从而使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锁。
对比相关技术中的机械锁,本实施方式的门锁1采用电机21配合多个部件转动及滑动的结构,以控制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由于部件通过转动及滑动实现开关锁,所以能够减少门锁1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且降低各个部件之间发生卡死的几率,提高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门锁1还能够通过连接件24,以控制锁舌30、天地钩40、及斜舌50的运动,实现开锁,进一步降低了由于电机21损坏或者卡死导致门锁1无法使用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16-图19,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电机与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17为图16中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电机与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图19为图18中离合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组件22包括支架221、摆动件222、及离合件223。支架221具有容纳空间。摆动件222转动连接所述支架221,所述摆动件222连接所述电机21且所述摆动件222能够在所述电机21的驱动下转动。及,离合件223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23,所述离合件223能够与所述摆动件222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221转动至分离位置时,所述摆动件222与所述离合件223相分离,以使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离合件223转动,从而使所述电机21与所述输出组件23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221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222与所述离合件223相抵接,以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222、所述支架221、及所述离合件223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离合件223带动所述输出组件23运动。
本实施方式的离合组件22具有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同步转动的同步状态,离合组件22还具有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分别独立运动的游离状态。
电机21能够驱动摆动件222相对于支架221转动至分离位置,从而使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分离,此时所述离合组件22处于游离状态。电机21还能够驱动摆动件222相对于支架221转动至同步位置,从而使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抵接,此时所述离合组件22处于同步状态。例如,电机21能够正转使摆动件222转动至分离位置,也可以反向转动使摆动件222转动至同步位置。又例如,电机21能够正转使摆动件222转动至同步位置,也可以反向转动使摆动件222转动至分离位置。
当离合组件22处于同步状态时,由于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抵接,电机21能够带动支架221、摆动件222、离合件223、输出组件23同步运动。换句话说,此时电机21通过驱动离合组件22运动,从而带动输出组件23运动,进而使输出组件23带动锁舌30、天地钩40、斜舌50运动,以使锁舌30、天地钩40、斜舌50相对壳体10滑动以凸出或收容于壳体10,从而实现开关锁。
当离合组件22处于游离状态,由于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分离,摆动件222相对于离合件223独立转动,所以此时电机21无法带动输出组件23运动,换言之,电机21无法带动锁舌30、天地钩40、斜舌50运动。但是,锁舌30、天地钩40、斜舌50还连接输出组件23中的连接件24,所以连接件24能够带动输出组件23的其他部件运动,从而使锁舌30、天地钩40、斜舌50相对壳体10滑动以凸出或收容于壳体10,从而实现开关锁。
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合组件22由支架221、摆动件222、及离合件223组成。其中,支架221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或者支撑固定其他部件。摆动件222可与其他部件连接,或者相对其他部件转动以实现不同部件的配合。离合件223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能够相对于摆动件222转动,或与摆动件222同步转动,以实现离合组件22的离合。离合组件22的离合指的是通过离合组件22断开电机21与输出组件23的连接,或者通过电机21驱动输出组件23运动,上述两者状态分别与离合组件22的游离状态、离合组件22的同步状态相对应。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组件2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24,所述第一弹性件224抵持所述摆动件222与所述支架221。
其中,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221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222与所述离合件223相抵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224处于形变状态;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第一弹性件224能够使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221转动至分离位置,且所述摆动件222与所述离合件223相分离。
第一弹性件224抵持摆动件222与支架221。换言之,第一弹性件224可以抵接,也可以卡接,也可以粘接于摆动件222与支架221上。
由于处于形变状态的第一弹性件224能够使摆动件222转动至分离位置,以使离合组件22处于游离状态,能够进一步确保将电机21与连接件24分隔,进一步降低了输出组件23卡死的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驱动机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离合组件22还包括多个磁体225,所述多个磁体225装设于所述支架221的一侧,所述支架221的至少部分具有磁性。其中,当所述离合组件22从所述游离状态至所述同步状态的过程中,所述摆动件222相对所述支架221组件转动,且所述多个磁体225与所述支架221相互吸引以使所述摆动件222还相对所述支架221摆动,从而使所述摆动件222与所述离合件223相抵接。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离合组件22还包括磁体装设架2251,所述磁体装设架2251设于所述支架221的一侧,且所述磁体装设架2251靠近所述支架221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装设槽,所述装设槽用于容置所述磁体225。
本实施方式通过利用磁体225与具有磁性的部件相互吸引,即利用磁体225与具有磁性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驱使摆动件222相对于支架221摆动,使离合组件22能够从游离状态转换为同步状态。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使用扭簧的离合组件22,磁体225与具有磁性的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可提高离合组件22的工作稳定性,延长离合组件22的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20还包括驱动件226,所述驱动件226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1,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驱动件226转动,以使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221转动。进一步可选地,驱动件226具有一圈外齿,外齿连接电机21,驱动件226具有容置空间,支架221的至少部分、及离合件223的至少部分均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外齿靠近摆动件222的一侧设有凸起,电机21能够带动驱动件226转动,以使凸起抵接摆动件222,从而使驱动件226带动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221转动。可选地,转轴贯穿支架221、离合件223、及驱动件226。
可选地,驱动机构20还包括减速齿轮组件227,所述减速齿轮组件227转动连接所述电机21与所述驱动件226;其中,所述电机21能够驱动所述减速齿轮组件227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件226转动。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减速齿轮组件227,使电机21能够更好的控制驱动件226的转动速度,更好地控制摆动件222的转动速度,从而更好的带动驱动机构20的其他部件,提高了驱动机构20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离合件223与输出齿轮228转动连接,输出齿轮228与输出组件23转动连接。离合件223能够带动输出齿轮228转动,以使输出齿轮228带动输出组件23运动。输出齿轮228包括一个齿轮或者多个相互转动连接多个齿轮。也可以理解为,离合件223与输出组件23均转动连接输出齿轮228,以实现离合件223间接转动连接输出组件23。
请一并参考图2-图6,及图9-图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组件23包括第一转动件231、第二转动件232、第三转动件233、输出件235。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能够与所述离合组件22相连接或相分离,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能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件231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第三转动件233连接所述斜舌50,所述第一转动件231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斜舌5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输出件235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232,所述输出件235连接所述锁舌30与所述天地钩40,所述输出件235能够带动所述锁舌30与所述天地钩4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
其中,当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离合组件22转动时,以使所述离合组件2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转动的所述离合组件22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转动。
当所述第一转动件231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231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件232带动所述输出件235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从而使所述天地钩40与所述锁舌30凸出于所述壳体10。
当所述第一转动件231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231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件232带动所述输出件235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从而使所述天地钩40与所述锁舌30收容于所述壳体10;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还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以使所述斜舌50收容于所述壳体1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输出组件23包括输出件235,用于连接天地钩40与锁舌30。可选地,所述输出件235的一侧滑动连接一个所述天地钩40,相对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另一个所述天地钩40,所述锁舌30装设于所述输出件235,且设于所述两个天地钩40之间。其中,所述输出件235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以使所述两个天地钩40与所述锁舌30同步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从而使所述两个天地钩40与所述锁舌30同步凸出或者收容于所述壳体1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输出组件23还包括第一转动件231,当第一转动件231与离合组件22相分离时,第一转动件231与离合组件22各自独立运动。当第一转动件231与离合组件22相连接时,电机21能够驱动离合组件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件231转动。第一转动件231能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例如,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式为逆时针方向。又例如,第一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式为顺时针方向。
第一转动件231能够直接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件,例如齿轮、皮带、滑板等,间接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同理,第一转动件231能够直接带动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件,例如齿轮、皮带、滑板等,间接带动第三转动件233转动。
当第一转动件231转动至第一抵接位置或第二抵接位置时,第一转动件231的至少部分抵接第二转动件232的至少部分,以使第一转动件231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24滑动,进而使天地钩40与锁舌30凸出或者收容于壳体10。
当第一转动件231转动至第三抵接位置时,第一转动件231的至少部分抵接第三转动件233的至少部分,以使第一转动件231带动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从而带动斜舌50滑动,进而使斜舌50收容于壳体10。可选地,第三抵接位置与第一抵接位置相同,或者第三抵接位置与第二抵接位置相同。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第三转动件233称为斜舌50上拨片。
可选地,连接件24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抵接第二转动件232,以带动第二转动件232相对于壳体10滑动。当输出组件23与离合组件22相分离时,连接件24转动抵接第二转动件232,以使第二转动件232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从而使输出件235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以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收容于壳体10。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转动件232包括层叠设置的主转动件2321与加强件2322,所述加强件2322固设于所述主转动件2321。所述第一转动件231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主转动件2321转动。所述输出件235滑动连接所述主转动件2321。
可选地,如图4与图11所示,所述门锁1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1、第一固定件53、及连接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的斜舌拉杆52,所述第一固定件53与所述斜舌50分别设于所述斜舌拉杆5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弹性件51套设于所述斜舌拉杆52,且所述第二弹性件51的一端抵持所述斜舌50,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一固定件53。
其中,当所述斜舌50收容于所述壳体10时,所述第二弹性件51处于形变状态;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第二弹性件51能够使所述斜舌50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0。可选地,第一固定件53套设于斜舌拉杆52。
第二弹性件51抵持第一固定件53与斜舌50。换言之,第二弹性件51可以抵接,也可以卡接,也可以粘接于第一固定件53与斜舌50上。
本实施方式通过增设第二弹性件51与第一固定件53,能够使斜舌50在反弹力的作用下凸出于壳体10,以进一步限制斜舌50的运动。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二弹性件51进一步限定斜舌50的运动状态,降低了斜舌50随意运动导致后续判断门锁1状态错误的几率,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2-图6、及图20,图2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部分输出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组件23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连接的第四转动件234,所述第四转动件234具有转动空间234a,所述第一转动件231靠近所述第四转动件234的一侧具有第一配合部2311,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转动空间234a内,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能够与所述转动空间234a的内侧壁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转动空间234a的内侧壁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四转动件234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转动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抵接所述转动空间234a的内侧壁,从而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234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转动件234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转动件231靠近第四转动件234的一侧设有第一配合部2311,第一配合部2311能够与转动空间234a的内侧壁相抵接或相分离,换言之,第一转动件231能够与第四转动件234相抵接或相分离。可选地,第一配合部2311为凸起。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四转动件234具有转动空间234a,且第一配合部2311的至少部分设于转动空间234a内。转动空间234a可以为孔,也可以为槽。
例如,转动空间234a的内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当第一转动件23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配合部2311朝向靠近第一侧壁的方向移动并抵接第一侧壁,以带动第四转动件234转动。当第一转动件23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配合部2311朝向靠近第二侧壁的方向移动并抵接第二侧壁,以带动第四转动件234转动。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部2311与转动空间234a的方式,使第一转动件231与第四转动件234之间具有相对独立转动的状态与相互抵接的联动的状态。当第一转动件231抵接第四转动件234时,第一转动件231能够带动第四转动件234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当第一转动件231与第四转动件234分离时,两者各自独立运动,能够降低电机21与输出组件23其他部件相互影响的几率,例如,连接件24、第一传动件25、把手236等,从而降低了驱动机构20的卡死几率,进而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2-图6、及图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四转动件234背离所述第一转动件231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贯穿所述转动空间234a,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能够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231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2311抵接所述第三转动件233,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233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层叠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设于所述第二转动件232的同一侧。
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一转动件231与第三转动件233之间具有相对独立转动的状态与相互抵接的联动的状态。当第一转动件231抵接第三转动件233时,第一转动件231能够带动第三转动件233转动。当第一转动件231与第三转动件233分离时,两者各自独立运动,能够降低电机21与输出组件23其他部件相互影响的几率,例如,连接件24、把手236等,从而降低了驱动机构20的卡死几率,进而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9-图13,及图21,图2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部分输出组件的结构爆炸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件231具有传动空间231a,所述第二转动件232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231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部2323,所述第一连接部2323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传动空间231a内,所述第一连接部2323能够与所述传动空间231a的内侧壁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2323与所述传动空间231a的内侧壁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32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转动时使所述第一连接部2323抵接所述传动空间231a的内侧壁,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转动件232靠近第一转动件23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部2323,第一连接部2323能够与传动空间231a的内侧壁相抵接或相分离,换言之,第一转动件231能够与第二转动件232相抵接或相分离。可选地,第一连接部2323为凸起。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转动件231具有传动空间231a,且第一连接部2323的至少部分设于传动空间231a内。传动空间231a可以为孔,也可以为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32层叠设置。
例如,传动空间231a的内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当第一转动件23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连接部2323朝向靠近第三侧壁的方向移动并抵接第三侧壁,以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当第一转动件23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连接部2323朝向靠近第四侧壁的方向移动并抵接第四侧壁,以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2323与传动空间231a的方式,使第一转动件231与第二转动件232之间具有相对独立转动的状态与相互抵接的联动的状态。当第一转动件231抵接第二转动件232时,第一转动件231能够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当第一转动件231与第二转动件232分离时,两者各自独立运动,能够降低电机21与输出组件23其他部件相互影响的几率,例如,连接件24、第一传动件25、把手236等,从而降低了驱动机构20的卡死几率,进而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9-图13,及图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转动件231设有第二连接部2312,所述第二连接部2312能够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二连接部2312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231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使所述第二连接部2312抵接所述第三转动件233,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233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转动件231设有第二连接部2312,第二连接部2312能够与第三转动件233相抵接或相分离,换言之,第一转动件231能够与第三转动件233相抵接或相分离。可选地,第二连接部2312为凸起。可选地,所述传动空间231a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12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31的同一侧。可选地,所述传动空间231a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12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件231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设于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的同一侧。
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第二连接部2312与第三转动件233之间具有相对独立转动的状态与相互抵接的联动的状态。当第二连接部2312抵接第三转动件233时,第一转动件231能够带动第三转动件233转动。当第二连接部2312与第三转动件233分离时,第一转动件231与第三转动件233各自独立运动,能够降低电机21与输出组件23其他部件相互影响的几率,例如,连接件24、把手236等,从而降低了驱动机构20的卡死几率,进而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2-图6、图9-图13、及图20-图23,图2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组件23还包括把手236、及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连接的第四转动件234,所述把手236能够沿第三方向转动,所述把手236贯穿所述第四转动件234,所述把手236的外周侧设有第二配合部2361,所述第四转动件234的内周侧设有第三配合部2341,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与所述第三配合部2341能够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把手236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至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与所述第三配合部2341相抵接,所述把手236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23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二转动件232带动所述输出件235滑动,以使所述天地钩40与所述锁舌30凸出于所述壳体10。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输出组件23还包括把手236,把手236能够转动,以带动其他部件转动。本实施方式对把手236的形状、尺寸不进行限定。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也将把手236命名为拨轮。通过人为地使把手236转动,以使第四转动件234转动,从而使第四转动件234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本实施方式中的把手236具有第三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逆时针方向。
把手236具有第二配合部2361,第四转动件234具有第三配合部2341。可选地,当第二配合部2361为卡槽时,第三配合部2341为卡块,且卡块设于卡槽内。或,当第三配合部2341为卡槽时,第二配合部2361为卡块,且卡块设于卡槽内。在一种情况下,卡块与卡槽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配合部2361与第三配合相分离,把手236与第四转动件234各自独立运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卡块抵接卡槽的槽壁,第二配合部2361与第三配合相抵接,把手236与第四转动件234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把手236具有沿所述把手236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配合部2361。所述第四转动件234具有沿所述第四转动件234具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配合部2341。
具体地,把手236沿第三方向转动,以使第二配合部2361与第三配合部2341相抵接,从而使把手236带动第四转动件234转动,以使第二转动件232带动输出件235相对于壳体10滑动,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凸出于壳体10。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配合部2361与第三配合部2341,使把手236、第四转动件234、第二转动件232、及输出件235相互配合,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把手236通过驱动第四转动件234,从而驱动第二转动件232、输出件235运动,进而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凸出于壳体10,实现关锁,增加了新的关锁方式,提高门锁1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考图2-图6、图9-图13、及图20-图25,图2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处于把手关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236能够沿第四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所述把手236贯穿所述第三转动件233,所述第三转动件233的内周侧设有第四配合部2331,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沿所述把手236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31能够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当所述把手236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至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与所述第四配合部2331相抵接,所述把手236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以使所述斜舌50收容于所述壳体10;且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与所述第三配合部2341相抵接,所述把手236还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23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232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二转动件232带动所述输出件235滑动,以使所述天地钩40与所述锁舌30收容于所述壳体10。
第三转动件233具有第四配合部2331,把手236具有第二配合部2361。可选地,当第四配合部2331为卡槽时,第二配合部2361为卡块,且卡块设于卡槽内。或,当第二配合部2361为卡槽时,第四配合部2331为卡块,且卡块设于卡槽内。在一种情况下,卡块与卡槽之间具有间隙,第四配合部2331与第二配合部2361相分离,把手236与第三转动件233各自独立运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卡块抵接卡槽的槽壁,第四配合部2331与第二配合相抵接,把手236与第三转动件233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转动件233具有沿所述第三转动件233具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四配合部2331。
可选地,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沿所述把手236的轴向方向延伸。可选地,所述把手236具有沿所述把手236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配合部2361。
具体地,把手236沿第四方向转动,使第二配合部2361抵接第四配合部2331换言之,把手236与第三转动件233转动连接,把手236带动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从而使斜舌50相对于壳体10滑动,使斜舌50收容于壳体10。并且,把手236沿第四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使第二配合部2361与第三配合部2341相抵接,从而使把手236带动第四转动件234转动,以使第二转动件232带动输出件235相对于壳体10滑动,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收容于壳体10。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配合部2361与第四配合部2331,使把手236、第三转动件233、第四转动件234、第二转动件232、及输出件235相互配合,以使用户能够通过把手236通过驱动第三转动件233与第四转动件234,从而使锁舌30、天地钩40、斜舌50均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锁,增加了新的开锁方式,提高门锁1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把手236依次贯穿所述第三转动件233、所述第四转动件234、所述第二传动件26。所述第二传动件26的内周侧设有第五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沿所述把手236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与所述第五配合部能够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当第一传动件25带动第二传动件26相对于把手236转动时,所述第二配合部2361与所述第五配合部相分离,所述把手236与所述第二传动件26各自独自运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6带动所述斜舌5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以使所述斜舌50收容于所述壳体10。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件26具有沿所述第二传动件26具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五配合部。
请一并参考图1-图6、及图9-图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门锁1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0a内的检测组件70,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检测所述门锁1状态并发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离合组件22转动,所述门锁1状态包括开门状态、关门状态、开锁状态、关锁状态中的其中一者,所述输出组件23能够驱动所述锁舌30、所述斜舌50、所述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组件70的方向滑动;
其中,当所述锁舌30、所述斜舌50、所述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70与所述锁舌30、所述斜舌50、所述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相抵接;当所述锁舌30、所述斜舌50、所述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70与所述锁舌30、所述斜舌50、所述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相分离;
当所述锁舌30、所述斜舌50、所述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滑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或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检测所述门锁1状态,以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离合组件22转动。
可选地,检测组件70包括传感器与处理器。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检测所述门锁1状态,并发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使所述电机21运动,以驱动离合组件22转动。
当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抵接检测组件70;当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与检测组件70分离。这两种情况下检测组件70均能够检测门锁1的状态,以帮助用户判断门锁1的情况,换言之,帮助用户判断门锁1的开关门、开关锁状态。也可理解为,检测组件70能够通过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的位置,以判断门锁1的状态。其中,门锁1状态包括门打开状态、门关闭状态、门上锁状态、及门解锁状态。
例如,当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抵接检测组件70,检测组件70检测到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已收容于壳体10内,即,检测组件70检测得到门锁1处于已经开锁完成的状态。又例如,当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时,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检测组件70与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分离,检测组件70检测到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已凸出于壳体10,即,检测组件70检测得到门锁1处于关锁的状态。
检测组件70电连接电机21,所以根据门锁1的状态,检测组件70还能够使电机21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检测组件70能够检测门锁1状态,并且发出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用于驱动电机21运动。例如,检测组件70检测到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检测组件70可使电机21运动,以使电机21带动离合组件22与输出组件23运动,进而使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相对于壳体10滑动凸出于壳体10,从而实现自动关锁。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门锁1能够通过设置检测组件70,利用检测组件70检测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的位置,从而判断门锁1状态,进而降低了开关锁的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可以直接抵接检测组件70,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间接抵接检测组件70。例如,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连接输出组件23,输出组件23抵接检测组件70,也可以理解为,锁舌30、斜舌50、天地钩40中至少一者抵接检测组件70。
可选地,请一并参考图26-图27,图2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门锁去除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门锁1用于装设于门体,所述门锁1包括三角舌60,所述三角舌60能够与所述门体相抵接与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三角舌60与所述门体抵接时,所述三角舌60沿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滑动,当所述三角舌60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三角舌60与所述检测组件70相分离,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检测所述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所述电机21运动;
或者,当所述三角舌60与所述门体抵接时,所述三角舌60沿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滑动,当所述三角舌60滑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三角舌60抵接所述检测组件70,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检测所述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所述检测组件70用于驱动所述电机21运动。
进一步可选地,当所述门锁1状态为关门状态时,当所述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时,所述检测组件70驱动所述电机21运动,以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222相对于所述支架221转动至同步位置,从而使所述摆动件222与所述离合件223相抵接,进而使所述电机21驱动所述摆动件222、所述支架221、所述离合件223、所述输出组件23、及所述锁止结构同步运动,以使所述锁止结构凸出于所述壳体10,实现关锁。
本实施方式中的门体,也可以理解为门框。当门锁1处于开门状态时,三角舌60凸出于壳体10。当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时,三角舌60抵接门体且收容于壳体10。
可选地,所述三角舌60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61与第二固定件62,所述第二固定件62位于所述三角舌60的一侧,所述第三弹性件61的一端抵持所述三角舌60,另一端抵持所述第二固定件62。其中,当所述三角舌60沿远离所述门体的方向滑动时,所述三角舌60与所述检测组件70相分离且所述第三弹性件61处于形变状态;处于形变状态的所述第三弹性件61能够使所述三角舌60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0并位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且所述三角舌60与所述检测组件70相抵接。
第三弹性件61抵持第二固定件62与三角舌60。换言之,第三弹性件61可以抵接,也可以卡接,也可以粘接于第二固定件62与三角舌60上。
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第三弹性件61进一步限定三角舌60的运动状态,降低了三角舌60随意运动导致后续判断门锁1状态错误的几率,提高了门锁1的工作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件62固设于壳体10内,即第二固定件62不会相对于壳体10移动。
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70包括多个检测件71;一个所述检测件71与所述天地钩40对应设置,用于根据所述天地钩40的预设位置,检测所述门锁1状态;另一个所述检测件71与所述斜舌50对应设置,用于根据所述斜舌50的预设位置,检测所述门锁1状态;又一个所述检测件71与所述锁舌30对应设置,用于根据所述锁舌30的预设位置,检测所述门锁1状态;又一个所述检测件71与所述三角舌60对应设置,用于根据所述三角舌60的预设位置,检测所述门锁1状态。
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70包括多个检测件71与多个电路板72,部分检测件71设于同一电路板72上,另一部分的检测件71中的每个检测件71设于一个电路板72。可选地,一个检测件71分别设于一个电路板72。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电机21关锁的方式进行介绍:当三角舌60收容于壳体10时,此时三角舌60与检测组件70分离,或者三角舌60抵接检测组件70,以使检测组件70检测门锁1处于关门状态。电机21带动驱动件226转动,驱动件226带动离合组件22的摆动件222转动至同步位置,使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抵接。此时,离合件223能够驱动第一转动件231转动,以使第一转动件231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从而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相对于壳体10滑动,进而以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凸出于壳体10,实现锁门。
同时,天地钩40凸出于壳体10,使天地钩40抵接检测组件70,检测组件70检测门锁1处于关锁状态,电机21反转,使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分离,电机21停止运动,关锁完成。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电机21开锁的方式进行介绍:当电机21收到开锁指令时,电机21带动驱动件226转动,驱动件226带动离合组件22的摆动件222转动至同步位置,使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抵接。此时,离合件223能够驱动第一转动件231转动,以使第一转动件231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从而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相对于壳体10滑动,进而以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收容于壳体10。并且,第一转动件231还能够带动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以使斜舌50相对于壳体10滑动,进而使斜舌50收容于壳体10。此时,斜舌50抵接检测组件70,或者斜舌50与检测组件70相分离,以使检测组件70检测门锁1处于开锁状态。和/或,锁舌30抵接检测组件70,以使检测组件70检测门锁1处于开锁状态。检测组件70驱动电机21反转,以使摆动件222转动至分离位置,使摆动件222与离合件223相分离。
随后,斜舌50可利用第二弹性件51的反弹力复位,重新使斜舌50凸出于壳体10。三角舌60可利用第三弹性件61的反弹力复位,重新使三角舌60凸出于壳体10。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锁芯开锁的方式进行介绍:连接件24同时拨动第二转动件232和第一传动件25,以使第二转动件232带动输出相对于壳体10滑动,从而使锁舌30与天地钩40收容于壳体10;第一传动件25带动第二传动件26转动,从而使斜舌50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锁。随后,斜舌50可利用第二弹性件51的反弹力复位,重新使斜舌50凸出于壳体10。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把手236关锁的方式进行介绍:当通过将把手236上提时,把手236带动第四转动件234转动,第四转动件234带动第二转动件232转动,从而天地钩40与锁舌30凸出于壳体10,实现上锁。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对把手236开锁的方式进行介绍:当通过将把手236下压时,把手236带动第四转动件234和第三转动件233转动,从而使第二转动件232带动输出件235滑动,以使天地钩40与锁舌30收容于所述壳体10,同时通过第三转动件233使斜舌50收容于壳体10,实现开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包括:
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离合组件、输出组件、连接件、及第一传动件,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离合组件,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以使所述离合组件能够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或者相分离;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锁芯,所述连接件能够驱动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
锁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天地钩,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天地钩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及
斜舌,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斜舌还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均能够带动所述斜舌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时,以使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相连接,从而使所述离合组件带动所述输出组件运动,进而使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及所述斜舌均凸出于或收容于所述壳体;
当所述离合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相分离时,所述连接件转动驱动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以使所述锁舌、所述天地钩、及所述斜舌均收容于所述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包括:
支架,具有容纳空间;
摆动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架,所述摆动件连接所述电机且所述摆动件能够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及
离合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连接所述输出组件,所述离合件能够与所述摆动件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分离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分离,以使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离合件转动,从而使所述电机与所述输出组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至同步位置时,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离合件相抵接,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摆动件、所述支架、及所述离合件同步转动,从而使所述离合件带动所述输出组件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包括:
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能够与所述离合组件相连接或相分离,所述第一转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第二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第三转动件,连接所述斜舌,所述第一转动件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斜舌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输出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所述输出件连接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所述输出件能够带动所述锁舌与所述天地钩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
其中,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时,以使所述离合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的所述离合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
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从而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凸出于所述壳体;
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从而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收容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转动件还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斜舌收容于所述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四转动件,所述第四转动件具有转动空间,所述第一转动件靠近所述第四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转动空间内,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与所述转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转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四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抵接所述转动空间的内侧壁,从而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第四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四转动件背离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贯穿所述转动空间,所述第一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使所述第一配合部抵接所述第三转动件,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具有传动空间,所述第二转动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传动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能够与所述传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传动空间的内侧壁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时使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传动空间的内侧壁,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或者相抵接;
其中,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转动件相分离时,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三转动件各自独立运动;当所述第一转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时使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所述第三转动件,从而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
8.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组件还包括把手、及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的第四转动件,所述把手能够沿第三方向转动,所述把手贯穿所述第四转动件,所述把手的外周侧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四转动件的内周侧设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能够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其中,当所述把手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至第一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滑动,以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凸出于所述壳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能够沿第四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所述把手贯穿所述第三转动件,所述第三转动件的内周侧设有第四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沿所述把手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能够相抵接或者相分离;
当所述把手沿所述第四方向转动至第二配合位置时,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四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把手带动所述第三转动件转动,以使所述斜舌收容于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第三配合部相抵接,所述把手还带动所述第四转动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进而使所述第二转动件带动所述输出件滑动,以使所述天地钩与所述锁舌收容于所述壳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还包括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门锁状态并发出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所述门锁状态包括开门状态、关门状态、开锁状态、关锁状态中的其中一者,所述输出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检测组件的方向滑动;
其中,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抵接;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相分离;
当所述锁舌、所述斜舌、所述天地钩中至少一者滑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或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门锁状态,以使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离合组件转动。
CN202320076228.3U 2023-01-10 2023-01-10 门锁 Active CN219344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6228.3U CN219344350U (zh) 2023-01-10 2023-01-10 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6228.3U CN219344350U (zh) 2023-01-10 2023-01-10 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4350U true CN219344350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6228.3U Active CN219344350U (zh) 2023-01-10 2023-01-10 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4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CN108868376B (zh) 装设于双扇门的锁具构造
US9790708B2 (en) Magnetic latch
KR100415001B1 (ko) 모르티스 로크용 레버 핸들 제어기
CN111630235B (zh) 锁机构、锁具及开锁方法
EP2599943A1 (en) Electronic door lock device for connecting clutch easily
CN110644858B (zh) 锁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19344350U (zh) 门锁
CN113377166A (zh) 锁扣结构及具有该锁扣结构的伺服器机箱
CN219733090U (zh) 门锁
AU2011245881B2 (en) Door lock drive assembly
CN219711250U (zh) 门锁
KR200360653Y1 (ko) 디지털 도어락에 적용되는 전동 모티스 잠금 장치
CN219733079U (zh) 门锁
CN218029581U (zh) 门锁
CN115288527B (zh) 门锁
CN219220046U (zh) 门锁
CN114046095A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锁具
CN113153009A (zh) 锁体和门
CN111946159A (zh) 一种电子防盗锁体
KR101765329B1 (ko) 개폐방향에 따른 간편 전환구조가 적용된 디지털 도어락
CN211287060U (zh) 防尾随门锁及防尾随门
CN219826500U (zh) 电磁锁和储物柜
CN211598114U (zh) 开锁机构以及具有其的推拉锁
CN215291925U (zh) 一种智能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