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9485U -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9485U
CN219339485U CN202320351515.0U CN202320351515U CN219339485U CN 219339485 U CN219339485 U CN 219339485U CN 202320351515 U CN202320351515 U CN 202320351515U CN 219339485 U CN219339485 U CN 219339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sliding sleeve
hinged
tub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515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陈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Shanmu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Shanmu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Shanmu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Shanmu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515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9485U/zh
Priority to JP2023001211U priority patent/JP3242353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9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9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包括:立杆组件、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前后侧面折叠组件、底部支撑组件和车轮组件,立杆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立杆,每个立杆的上端都固定设有上固定座,下端都固定设有下固定座,且每个立杆上都设有可竖向自由滑动的联动滑套;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前后侧面折叠组件、底部支撑组件均为连杆联动折叠结构,本拖车除了在立柱上设置联动滑套外,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和前后侧面折叠组件中都各自设置了两个交叉滑套,多滑套的联动结构设计有效优化了折叠结构,可以明显提高拖车折叠和展开过程的顺畅性,并能让拖车具有更大展开容量的同时,能形成更紧凑的折叠状态,使折叠后的体积和高度都比较小,便于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拖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需要对行李或物品等进行搬运,搬运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拖车工具。拖车因其推动方便且省时省力的特点,在搬运东西时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使拖车便于收纳,相关技术中出现了折叠拖车。
例如,在申请号为CN201811017282.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折叠不会变高的拖车,包括设置在拖车前后端的固定竖管以及与所述固定竖管相连接的前后面折叠组件、侧面折叠组件、底部折叠组件、拉手组件。
该方案主要通过设置前后面折叠组件、侧面折叠组件、底部折叠组件进行拖车的折叠,在折叠后拖车的高度不会改变,因此保证了折叠后高度和使用时的高度相同,进而可以实现折叠后的体积比现有拖车体积小的目的。
上述方案主要改进点在于折叠高度上,所用的前后面折叠组件、侧面折叠组件均为连杆折叠结构,除了在四个竖管上设有滑套外,就只有侧面折叠组件中设有一个滑套,而滑套的设计可以提高折叠结构的稳定性和顺畅性,因此上述方案在做成实际产品使用体验中发现,折叠过程并不顺畅,存在一定程度的卡涩,因此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杆组件,所述立杆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立杆,每个所述立杆的上端都固定设有上固定座,下端都固定设有下固定座,且每个所述立杆上都设有可竖向自由滑动的联动滑套;
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在左右两侧的方向上、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之间都设有所述左右侧面折叠组件,所述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包括第一交叉长管、第一交叉短管、第一交叉滑管、第一交叉滑套、第二交叉长管、第二交叉短管、第二交叉滑管和第二交叉滑套,所述第一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前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下端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后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交叉短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前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交叉短管上,所述第二交叉短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后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所述第二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交叉短管上;所述第一交叉滑管与所述第一交叉长管交叉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滑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交叉滑套铰接,上端与所述第二交叉滑管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交叉滑管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交叉铰接,所述第二交叉滑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交叉滑套铰接;
前后侧面折叠组件,在前后两侧的方向上、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之间都设有所述前后侧面折叠组件,所述前后侧面折叠组件包括第三交叉长管、第三交叉短管、第三交叉滑套、第四交叉长管、第四交叉短管和第四交叉滑套,所述第三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左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下端与所述第四交叉滑套铰接;所述第三交叉短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三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左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所述第三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三交叉短管上,所述第四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右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下端与所述第三交叉滑套铰接,所述第四交叉短管的上端与与所述第四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右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且所述第四交叉长管与所述第三交叉长管交叉铰接,所述第四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四交叉短管上;
底部支撑组件,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四个底连管,所述支撑座分布在四个立杆围成的矩形中心处,四个所述底连管呈X形分布在矩形的对角线上,每根所述底连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立杆的下固定座铰接;
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四个滚轮,每个所述立杆的下固定座底部均安装有所述滚轮。
优选地,还包括拉手组件,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拉手、拉杆、底座和连杆,所述拉杆竖向设置在前侧的左右两个所述立杆之间,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所述拉手,下端设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所述连杆,左侧的连杆与左侧立杆的下固定座铰接,右侧的连杆与右侧立杆的下固定座铰接。
优选地,所述拉杆为竖向可伸缩的拉杆。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座和所述下固定座上都设有插孔,并通过所述插孔固定外套在所述立杆上。
优选地,在所述左右侧面折叠组件中,所述第一交叉长管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一交叉短管与所述第二交叉短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一交叉滑管与所述第二交叉滑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一交叉滑套与所述第二交叉滑套前后对称。
优选地,在所述前后侧面折叠组件中,所述第三交叉长管与所述第四交叉长管左右对称,所述第三交叉短管与所述第四交叉短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三交叉滑套与所述第四交叉滑套左右对称。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拖车除了在立柱上设置联动滑套外,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和前后侧面折叠组件中都各自设置了两个交叉滑套,多滑套的联动结构设计有效优化了折叠结构,可以明显提高拖车折叠和展开过程的顺畅性,并能让拖车具有更大展开容量的同时,能形成更紧凑的折叠状态,使折叠后的体积和高度都比较小,便于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面半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面完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面半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侧面完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立杆组件;11、立杆;12、上固定座;13、下固定座;14、联动滑套;
2、左右侧面折叠组件;21、第一交叉长管;22、第一交叉短管;23、第一交叉滑管;24、第一交叉滑套;25、第二交叉长管;26、第二交叉短管;27、第二交叉滑管;28、第二交叉滑套;
3、前后侧面折叠组件;31、第三交叉长管;32、第三交叉短管;33、第三交叉滑套;34、第四交叉长管;35、第四交叉短管;36、第四交叉滑套;
4、底部支撑组件;41、支撑座;42、底连管;
5、车轮组件;51、滚轮;
6、拉手组件;61、拉手;62、拉杆;63、底座;6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竖向”、“周向”、“径向”、“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包括:立杆组件1、左右侧面折叠组件2、前后侧面折叠组件3、底部支撑组件4和车轮组件5;
如图1所示,立杆组件1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立杆11,每个立杆11的上端都固定设有上固定座12,下端都固定设有下固定座13,且每个立杆11上都设有可竖向自由滑动的联动滑套14。
具体而言,本装置中共有四个竖向的立杆11,作为拖车的支撑骨架,四个立杆11分布在矩形的四个顶点处,从而可限定出展开使用时呈矩形的车体;每个立杆11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一个固定座,而且立杆11上还设有可以沿着立杆11自由滑动的联动滑套14,联动滑套14位于上下两个固定座之间。
实际应用中,上固定座12和下固定座13上都设有插孔,可以通过插孔形成过盈配合固定外套在立杆1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左右两侧的方向上、前后相邻的两个立杆11之间都设有左右侧面折叠组件2,每个左右侧面折叠组件2都包括第一交叉长管21、第一交叉短管22、第一交叉滑管23、第一交叉滑套24、第二交叉长管25、第二交叉短管26、第二交叉滑管27和第二交叉滑套28。
第一交叉长管21的上端与前侧立杆11的上固定座12铰接,下端与第二交叉长管25的下端铰接,第二交叉长管25的上端与后侧立杆11的上固定座12铰接;
第一交叉短管22的上端与第一交叉长管21铰接,下端与前侧立杆11的联动滑套14铰接,第一交叉滑套24滑动套接在第一交叉短管22上,第二交叉短管26的上端与第二交叉长管25铰接,下端与后侧立杆11的联动滑套14铰接,第二交叉滑套28滑动套接在第二交叉短管26上;
第一交叉滑管23与第一交叉长管21交叉铰接,第一交叉滑管23的下端与第一交叉滑套24铰接,上端与第二交叉滑管27的上端铰接,第二交叉滑管27与第二交叉长管25交叉铰接,第二交叉滑管27的下端与第二交叉滑套28铰接。
在这种结构形式中,交叉铰接的第一交叉滑管23与第一交叉长管21、交叉铰接的第二交叉滑管27与第二交叉长管25会构成两个X形相连的折叠结构,其中一个X形交叉结构转动时,会带动另一个X形交叉结构联动,进而可以带动前后立杆11上的联动滑套14滑动以及第一交叉滑套24和第二交叉滑套28的滑动,实现前后两个立杆11朝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
联动结构的意义在于只要其中一个部件发生动作,其他部件都会跟随移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整个拖车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顺畅度。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折叠展开顺畅性,在左右侧面折叠组件2中,第一交叉长管21与第二交叉长管25前后对称,第一交叉短管22与第二交叉短管26前后对称,第一交叉滑管23与第二交叉滑管27前后对称,第一交叉滑套24与第二交叉滑套28前后对称。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前后两侧的方向上、左右相邻的两个立杆11之间都设有前后侧面折叠组件3,前后侧面折叠组件3包括第三交叉长管31、第三交叉短管32、第三交叉滑套33、第四交叉长管34、第四交叉短管35和第四交叉滑套36。
第三交叉长管31的上端与左侧立杆11的上固定座12铰接,下端与第四交叉滑套36铰接;第三交叉短管32的上端与第三交叉长管31铰接,下端与左侧立杆11的联动滑套14铰接,第三交叉滑套33滑动套接在第三交叉短管32上;
第四交叉长管34的上端与右侧立杆11的上固定座12铰接,下端与第三交叉滑套33铰接,第四交叉短管35的上端与与第四交叉长管34铰接,下端与右侧立杆11的联动滑套14铰接,且第四交叉长管34与第三交叉长管31交叉铰接,第四交叉滑套36滑动套接在第四交叉短管35上。
在这种结构形式中,交叉铰接的第三交叉长管31和第四交叉长管34构成一个X形折叠结构,当X形交叉结构转动时,会带动第三交叉短管32和第四交叉短管35摆动,进而可以带动左右立杆11上的联动滑套14滑动以及第三交叉滑套33和第四交叉滑套36的滑动,实现左右两个立杆11朝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折叠展开顺畅性,在前后侧面折叠组件3中,第三交叉长管31与第四交叉长管34左右对称,第三交叉短管32与第四交叉短管35前后对称,第三交叉滑套33与第四交叉滑套36左右对称。
如图1和图4所示,底部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座41和四个底连管42,支撑座41分布在四个立杆11围成的矩形中心处,四个底连管42呈X形分布在矩形的对角线上,每根底连管42的一端与支撑座41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立杆11的下固定座13铰接,由此当向上提起支撑座41时,支撑座41会通过四个底连管42拉动四个立杆11朝向中心靠拢。
如图1所示,车轮组件5包括四个滚轮51,每个立杆11的下固定座13底部均安装有滚轮51。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拖车还还包括拉手组件6,拉手组件6包括拉手61、拉杆62、底座63和连杆64,拉杆62竖向设置在前侧的左右两个立杆11之间,拉杆62的上端设有拉手61,下端设有底座63,底座63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连杆64,左侧的连杆64与左侧立杆11的下固定座13铰接,右侧的连杆64与右侧立杆11的下固定座13铰接,由此,当上下移动拉杆62时,底座63跟随上下移动,从而会通过两个连杆64带动左右两个立杆11朝向彼此靠近或者远离。
在实际使用中,拉杆62为竖向可伸缩的拉杆62,这种伸缩拉杆62结构在现有技术中的应用比较普遍,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拉杆62箱上,根据需求选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A与B两个部件铰接,可以是A与B上各自设有枢转孔,然后使用销轴穿过两个枢转孔即可实现二者的铰接,这种铰接方式简单易用,容易实现。
本装置的具体折叠过程如下:
1、当拖车从使用时的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候,首先需要向上提起底部支撑组件4的支撑座41,支撑座41便会带动四个底连管42绕铰接处的旋转轴旋转并相互靠拢,并带动四个立杆11朝向中心收拢,这个时候,每个立杆11上的联动滑套14、上下固定座13都会跟随移动。
2、对于拖车的左右两侧的折叠而言,以图5为例,前后两个立杆11向中间收拢靠近,第一交叉长管21和第二交叉长管25分别绕各自在上固定座12的旋转轴向下转动折叠,并带动第一交叉短管22、前立杆11上的联动滑套14沿前立杆11向下滑动做收合运动以及带动第二交叉短管26、后立杆11上的联动滑套14沿后立杆11向下滑动做收合运动,进而带动第一交叉滑套24沿第一交叉短管22滑动以及第二交叉滑套28沿第二交叉短管26滑动,最后带动第一交叉滑管23和第二交叉滑管27围绕旋转轴向下转动折叠,最终完成如图6所示的左右侧边折叠;
3、对于拖车的前后两侧的折叠而言,以图7为例,左右两个立杆11向中间收拢靠近,第三交叉短管32和第四交叉短管35分别驱动左右立杆11上的联动滑套14沿各自立杆11向下滑动折叠,并带动第三交叉长管31和第四交叉长管34分别绕各自在上固定座12的旋转轴向下转动折叠,进而带动第三交叉滑套33沿第三交叉短管32滑动以及第四交叉滑套36沿第四交叉短管35向下滑动做收合运动,最终实现如图8所示的相互联动折叠。
由此可以看出,和现有的折叠拖车相比,本拖车除了在立柱上设置联动滑套14外,左右侧面折叠组件2和前后侧面折叠组件3中都各自设置了两个交叉滑套,多滑套的联动结构设计有效优化了折叠结构,可以明显提高拖车折叠和展开过程的顺畅性,并能让拖车具有更大展开容量的同时,能形成更紧凑的折叠状态,使折叠后的体积和高度都比较小,便于收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杆组件,所述立杆组件包括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立杆,每个所述立杆的上端都固定设有上固定座,下端都固定设有下固定座,且每个所述立杆上都设有可竖向自由滑动的联动滑套;
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在左右两侧的方向上、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之间都设有所述左右侧面折叠组件,所述左右侧面折叠组件包括第一交叉长管、第一交叉短管、第一交叉滑管、第一交叉滑套、第二交叉长管、第二交叉短管、第二交叉滑管和第二交叉滑套,所述第一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前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下端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后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所述第一交叉短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前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一交叉短管上,所述第二交叉短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后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所述第二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二交叉短管上;所述第一交叉滑管与所述第一交叉长管交叉铰接,所述第一交叉滑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交叉滑套铰接,上端与所述第二交叉滑管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交叉滑管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交叉铰接,所述第二交叉滑管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交叉滑套铰接;
前后侧面折叠组件,在前后两侧的方向上、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杆之间都设有所述前后侧面折叠组件,所述前后侧面折叠组件包括第三交叉长管、第三交叉短管、第三交叉滑套、第四交叉长管、第四交叉短管和第四交叉滑套,所述第三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左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下端与所述第四交叉滑套铰接;所述第三交叉短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三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左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所述第三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三交叉短管上,所述第四交叉长管的上端与右侧立杆的上固定座铰接,下端与所述第三交叉滑套铰接,且所述第四交叉长管与所述第三交叉长管交叉铰接,所述第四交叉短管的上端与所述第四交叉长管铰接,下端与右侧立杆的联动滑套铰接,所述第四交叉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第三交叉短管上;
底部支撑组件,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四个底连管,所述支撑座分布在四个立杆围成的矩形中心处,四个所述底连管呈X形分布在矩形的对角线上,每根所述底连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铰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立杆的下固定座铰接;
车轮组件,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四个滚轮,每个所述立杆的下固定座底部均安装有所述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套拢聚拖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手组件,所述拉手组件包括拉手、拉杆、底座和连杆,所述拉杆竖向设置在前侧的左右两个所述立杆之间,所述拉杆的上端设有所述拉手,下端设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所述连杆,左侧的连杆与左侧立杆的下固定座铰接,右侧的连杆与右侧立杆的下固定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滑套拢聚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为竖向可伸缩的拉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套拢聚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和所述下固定座上都设有插孔,并通过所述插孔固定外套在所述立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套拢聚拖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右侧面折叠组件中,所述第一交叉长管与所述第二交叉长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一交叉短管与所述第二交叉短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一交叉滑管与所述第二交叉滑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一交叉滑套与所述第二交叉滑套前后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滑套拢聚拖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后侧面折叠组件中,所述第三交叉长管与所述第四交叉长管左右对称,所述第三交叉短管与所述第四交叉短管前后对称,所述第三交叉滑套与所述第四交叉滑套左右对称。
CN202320351515.0U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Active CN219339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1515.0U CN21933948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JP2023001211U JP3242353U (ja) 2023-03-01 2023-04-11 デュアル摺動ブッシュ式収束型キャリーワゴ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51515.0U CN21933948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9485U true CN219339485U (zh) 2023-07-14

Family

ID=86609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51515.0U Active CN219339485U (zh) 2023-03-01 2023-03-01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42353U (zh)
CN (1) CN21933948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42353U (ja)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6647B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
CN106037347B (zh) 折叠床
US20230040903A1 (en) Foldable Wagon
CN113135211A (zh) 一种折叠车及其折叠方法
CN210478734U (zh) 一种折叠车
CN219339485U (zh)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CN103587562B (zh) 一种捆式行李车
CN219134202U (zh) 加长款推车
CN217048693U (zh) 一种聚拢折叠野营推车
CN219635247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21188627U (zh) 一种对折拖车
CN220549078U (zh) 可折叠拖车
CN220315036U (zh) 一种聚拢折叠拖车
CN219215075U (zh) 一种底部折叠组件和具有其的折叠拖车
CN219857190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20220800U (zh) 一种折叠拖车的侧框结构
CN207449995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9406509U (zh) 一种对折拖车
CN219813517U (zh) 一种折叠架
CN220905018U (zh)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CN220114644U (zh) 一种米字形底撑聚拢拖车框架以及拖车
CN221113944U (zh) 一种野外折叠车
CN220220799U (zh) 一种折叠拖车框架及拖车
CN221068120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15361431U (zh) 一种折叠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