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905018U -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905018U
CN220905018U CN202322797762.6U CN202322797762U CN220905018U CN 220905018 U CN220905018 U CN 220905018U CN 202322797762 U CN202322797762 U CN 202322797762U CN 220905018 U CN220905018 U CN 22090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tube
connecting rod
assembly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977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相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a Muta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a Muta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a Muta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a Mutao Leisu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977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90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90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905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包括四根立柱、底撑机构以及依次连接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第一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和第四折叠机构。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第一叉杆组件和第二叉杆组件,第一叉杆组件和第二叉杆组件均包括两根转动连接的叉管。第一叉杆组件和第二叉杆组件的一根叉管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立柱的上端,第一叉杆组件的另一根叉管通过第一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立柱,第二叉杆组件的另一根叉管通过第二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立柱。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和第四折叠机构折叠后的高度均不高于立柱的高度,保证拖车在折叠聚拢不增高,便于用户的收纳和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拖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会需要对行李或物品等进行搬运,搬运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拖车工具。拖车工具因其推动方便且省时省力的特点,在搬运东西时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便于拖车工具的收纳,将拖车工具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非常轻便,折叠后可将其放置于车上或背包内,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然而,现有的折叠拖车仍然存在折叠后高度增加,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解决了折叠拖车折叠后高度增加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包括四根呈矩形间隔布置的立柱、连接于四根所述立柱之间的底撑机构以及依次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第一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和第四折叠机构;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均包括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叉杆组件和第二叉杆组件,所述第一叉杆组件和所述第二叉杆组件均包括两根转动连接的叉管;所述第一叉杆组件和所述第二叉杆组件的一根叉管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第一叉杆组件的另一根叉管通过第一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所述第二叉杆组件的另一根叉管通过第二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所述第二折叠机构、所述第三折叠机构和所述第四折叠机构折叠后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立柱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叉杆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叉管和第三叉管,所述第二叉杆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叉管和第四叉管;
所述第一叉管和所述第二叉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叉管和所述第四叉管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叉管和所述第二叉管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的上端;
所述第三叉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所述第四叉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四根所述立柱上均滑动有滑动组件;
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叉管的管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滑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叉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杆的杆体;
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叉管的管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滑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叉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连杆的杆体。
可选地,所述滑动组件为联动滑套。
可选地,四根所述立柱的上端均设置有顶角固定件,所述第一叉管和所述第二叉管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顶角固定件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折叠机构和所述第四折叠机构均包括第三叉杆组件、第三连杆组件以及第四连杆组件;
所述第三叉杆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五叉管和第六叉管,所述第五叉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第六叉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杆组件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的上端;
所述第五叉管和所述第六叉管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柱上的所述滑动组件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杆组件包括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组件包括第七连杆和第八连杆;
所述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的上端和所述第六叉管的管体,所述第六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五叉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连杆的杆体;
所述第七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的上端和所述第五叉管的管体,所述第八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六叉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连杆的杆体。
可选地,所述底撑机构包括底连件和四根底连管;
四根所述底连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底连件以有限角度转动连接,四根所述底连管的第二端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的下端一一对应以有限角度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折叠拖车还包括拉手机构;
所述拉手机构包括伸缩杆、第一横管以及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管和所述第二横管的第二端分别与连接所述第四折叠机构两根所述立柱的下端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可选地,四根所述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滚轮。
(三)有益效果
第三折叠机构、第四折叠机构、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第一叉杆组件以及第二叉杆组件折叠后的高度均不高于立柱的高度,保证拖车在折叠聚拢不增高,便于用户的收纳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的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的展开状态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的展开状态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的展开状态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的折叠状态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的折叠状态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立柱;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第三立柱;14:第四立柱;
2:底撑机构;21:底连件;22:底连管;
31:第一折叠机构;32:第二折叠机构;33:第三折叠机构;34:第四折叠机构;
321:第一叉杆组件;322:第二叉杆组件;323:第一连杆组件;324:第二连杆组件;
3211:第一叉管;3212:第三叉管;
3221:第二叉管;3222:第四叉管;
3231:第一连杆;3232:第二连杆;
3241:第三连杆;3242:第四连杆;
341:第三叉杆组件;342:第三连杆组件;343:第四连杆组件;
3411:第五叉管;3412:第六叉管;
3421:第五连杆;3422:第六连杆;
3431:第七连杆;3432:第八连杆;
4:联动滑套;
5:顶角固定件;
6:拉手机构;60:伸缩杆;61:第一横管;62:第二横管;
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
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包括四根呈矩形间隔布置的立柱1、连接于四根立柱1之间的底撑机构2以及依次连接在相邻两个立柱1之间第一折叠机构31、第三折叠机构33、第二折叠机构32和第四折叠机构34,具体地,立柱1分别为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以及第四立柱14,第一折叠机构31连接于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之间,第三折叠机构33连接第二立柱12和第三立柱13之间,第二折叠机构32连接于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之间,第四折叠机构34连接第四立柱14和第一立柱11之间。其中,第一折叠机构31和第二折叠机构32均包括第一连杆组件323、第二连杆组件324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叉杆组件321和第二叉杆组件322,第一叉杆组件321和第二叉杆组件322均包括两根转动连接的叉管,第一叉杆组件321和第二叉杆组件322的两根叉管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转动连接。第一叉杆组件321和第二叉杆组件322的一根叉管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立柱1的上端,第一叉杆组件321的另一根叉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杆组件323连接对应的立柱1,第二叉杆组件322的另一根叉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杆组件324连接对应的立柱1。参见图6和图7,第三折叠机构33、第四折叠机构34、第一连杆组件323、第二连杆组件324、第一叉杆组件321以及第二叉杆组件322折叠后的高度均不高于立柱1的高度,保证拖车在折叠聚拢不增高,便于用户的收纳和携带。并且,参见图2和图3,由于连杆组件的加入,在拖车折叠的过程中,改变力的方向,加大第一叉杆组件321和第二叉杆组件322中叉管沿立柱1滑动的力,使折叠过程更加顺畅,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叉杆组件321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叉管3211和第三叉管3212,第二叉杆组件322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叉管3221和第四叉管3222。第一叉管3211和第二叉管322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三叉管3212和第四叉管322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一叉管3211和第二叉管3221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立柱1的上端。具体地,第一折叠机构31的第一叉管321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柱11的上端,第一折叠机构31的第二叉管32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二立柱12的上端,第二折叠机构32的第一叉管321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四立柱14的上端,第二折叠机构32的第二叉管3221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于第三立柱13的上端。第三叉管321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杆组件323连接对应的立柱1,第四叉管322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杆组件324连接对应的立柱1。具体地,第一折叠机构31的第三叉管3212通过第一连杆组件323连接第一立柱11,第一折叠机构31的第四叉管3222通过第二连杆组件324连接第二立柱12,第二折叠机构32的第三叉管3212通过第一连杆组件323连接第四立柱14,第二折叠机构32的第四叉管3222通过第二连杆组件324连接第三立柱13。
进一步地,参见图3,第一连杆组件323包括第一连杆3231和第二连杆3232,第二连杆组件324包括第三连杆3241和第四连杆3242,四根立柱1上均滑动有滑动组件。第一连杆3231的第一端与第一叉管3211的管体转动连接,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叉管3211和第三叉管3212的转动连接点至第一叉管3211的第二端之间的管体上。第一连杆323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立柱1上的滑动组件转动连接。第二连杆32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三叉管3212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杆3231的杆体。第三连杆3241的第一端与第二叉管3221的管体转动连接,连接位置位于第二叉管3221和第四叉管3222的转动连接点至第二叉管3221的第二端之间的管体上。第三连杆324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立柱1上的滑动组件转动连接,第四连杆324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四叉管3222的第二端和第三连杆3241的杆体。拖车折叠时,第一叉管3211和第三叉管3212旋转折叠,第二叉管3221和第四叉管3222旋转折叠,第一叉管3211和第三叉管3212旋转产生的力分别通过第一连杆3231和第二连杆3232作用于对应的滑动组件上,第二叉管3221和第四叉管3222旋转产生的力分别通过第三连杆3241和第四连杆3242作用于对应的滑动组件上,增大滑动组件所受的力,从而提高滑动的顺畅性。
优选地,滑动组件为联动滑套4。参见图3,四根立柱1的上端均设置有顶角固定件5,顶角固定件5套设于立柱1的上端,第一叉管3211和第二叉管3221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立柱1上的顶角固定件5转动连接。安装第一折叠机构31和第二折叠机构32时,先将第一折叠机构31和第二折叠机构32连接上顶角固定件5和滑套,再将滑套套设于对应的立柱1上,最后将顶角固定件5套设在对应立柱1的上端,逆向操作便能完成第一折叠机构31和第二折叠机构32的拆卸,拆装操作便捷。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三折叠机构33和第四折叠机构34均包括第三叉杆组件341、第三连杆组件342以及第四连杆组件343。第三叉杆组件341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五叉管3411和第六叉管3412,第三折叠机构33的第五叉管3411的第一端通过第三连杆组件342连接第一立柱11的上端,第四折叠机构34的第五叉管3411的第一端通过第三连杆组件342连接第二立柱12的上端。第三折叠机构33的第六叉管3412的第一端通过第四连杆组件343连接第三立柱13的上端,第四折叠机构34的第六叉管3412的第一端通过第四连杆组件343连接第四立柱14的上端。第三折叠机构33的第五叉管3411和第六叉管341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立柱12和第三立柱13上的滑动组件一一对应转动连接。折叠时滑动组件向下运动带动第五叉管3411和第六叉管3412的第二端向下运动,驱动第三折叠机构33和第四折叠机构34进行折叠,从而实现第一折叠机构31、第二折叠机构32、第三折叠机构33以及第四折叠机构34的联动折叠。
参见图4,第三连杆组件342包括第五连杆3421和第六连杆3422,第四连杆组件343包括第七连杆3431和第八连杆3432。第五连杆34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立柱1的上端和第六叉管3412的管体,连接位置位于第五叉管3411和第六叉管3412连接点至第六叉管3412的第二端之间的管体上。第六连杆342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五叉管3411的第一端和第五连杆3421的杆体。第七连杆34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立柱1的上端和第五叉管3411的管体,连接位置位于第六叉管3412与第五叉管3411的连接点至第五叉管3411的第二端之间的管体上。第八连杆34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六叉管3412的第一端和第七连杆3431的杆体。
如图1和图5所示,底撑机构2包括底连件21和四根底连管22。底连件21对称设置有四个安装槽,折叠拖车展开状态时,安装槽的槽底水平设置且开口向下,底连管22的第一端位于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当底连管22从折叠状态时的倾斜状态相较于底连件21向上旋转至管壁与安装槽的槽底抵接后,底连管22受安装槽的限制无法继续转动,从而保持水平状态,为拖车的底部提供有效的支撑力。底连管22的第二端与立柱1的下端同样以有限角度转动连接,结构与第一端相似,区别在于槽口向上,立柱1的下端设置有槽口向上的连接安装槽,限制底连管22仅能从折叠状态时的倾斜状态相较于立柱1的下端的安装槽向下旋转至水平状态。在拖车折叠的过程中,驱动底连件21向上运动,四根底连管22从展开时的水平状态旋转至倾斜状态,四根底连管22相互聚拢。
如图1-4所示,折叠拖车还包括拉手机构6,具体地,参见图4,拉手机构6包括伸缩杆60、第一横管61以及第二横管62,第一横管61和第二横管62的第一端均与安装在伸缩杆60上的连接件转动连接。具体地,伸缩杆60的杆体上连接有限位件,第一横管61的第一端与限位件的第一侧转动连接,第二横管62的第一端与限位件的第二侧转动连接,限位件的第一侧与第一立柱11相对,限位件的第二侧与第四立柱14相对。第一横管61和第二横管62受限位件的限制,第一横管61和第二横管62只能从折叠状态时的倾斜状态绕着限位件向下旋转至接近水平后无法继续旋转,或者从展开状态时的倾斜状态绕着限位件向上旋转至接近竖直,参见图4和图7。折叠时,第一横管61和第二横管62旋转后,伸缩杆60向下运动,降低伸缩杆60的高度,同时,通过伸缩杆60自身的收缩,进一步降低伸缩杆60的高度,使拉手机构6折叠收缩后高度不高于立柱1的高度。第一横管61和第二横管6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1和第四立柱14的下端转动设置的连接件一一对应转动连接,连接件旋转的转动轴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转动轴相互垂直,连接件转动时,伸缩杆60的自由端做远离拖车或靠近拖车的运动,当伸缩杆60的自由端远离拖车时,伸缩杆60与第一立柱11和第四立柱14所在的平面存在一定夹角,方便用户拖拽。伸缩杆60的第二端连接有拉环,进一步便于用户拖拽拖车。任意一根立柱1的下端均设置有滚轮7,优选地,其中,第一立柱11和第四立柱14的下端所设置的滚轮7为万向轮,进一步方便用户拖拽拖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包括四根呈矩形间隔布置的立柱(1)、连接于四根所述立柱(1)之间的底撑机构(2)以及依次连接在相邻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第一折叠机构(31)、第三折叠机构(33)、第二折叠机构(32)和第四折叠机构(34);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31)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32)均包括第一连杆组件(323)、第二连杆组件(324)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叉杆组件(321)和第二叉杆组件(322),所述第一叉杆组件(321)和所述第二叉杆组件(322)均包括两根转动连接的叉管;所述第一叉杆组件(321)和所述第二叉杆组件(322)的一根叉管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的上端,所述第一叉杆组件(321)的另一根叉管通过第一连杆组件(323)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所述第二叉杆组件(322)的另一根叉管通过第二连杆组件(324)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31)、所述第二折叠机构(32)、所述第三折叠机构(33)和所述第四折叠机构(34)折叠后的高度均不高于所述立柱(1)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杆组件(321)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叉管(3211)和第三叉管(3212),所述第二叉杆组件(322)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二叉管(3221)和第四叉管(3222);
所述第一叉管(3211)和所述第二叉管(3221)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叉管(3212)和所述第四叉管(322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叉管(3211)和所述第二叉管(3221)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1)的上端;
所述第三叉管(321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杆组件(323)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所述第四叉管(322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杆组件(324)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323)包括第一连杆(3231)和第二连杆(3232),所述第二连杆组件(324)包括第三连杆(3241)和第四连杆(3242),四根所述立柱(1)上均滑动有滑动组件;
所述第一连杆(323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叉管(3211)的管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3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立柱(1)上的所述滑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叉管(321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杆(3231)的杆体;
所述第三连杆(32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叉管(3221)的管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241)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立柱(1)上的所述滑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324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叉管(3222)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连杆(3241)的杆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为联动滑套(4)。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立柱(1)的上端均设置有顶角固定件(5),所述第一叉管(3211)和所述第二叉管(3221)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柱(1)上的所述顶角固定件(5)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机构(33)和所述第四折叠机构(34)均包括第三叉杆组件(341)、第三连杆组件(342)以及第四连杆组件(343);
所述第三叉杆组件(341)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五叉管(3411)和第六叉管(3412),所述第五叉管(341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连杆组件(342)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的上端,所述第六叉管(3412)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连杆组件(343)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的上端;
所述第五叉管(3411)和所述第六叉管(3412)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立柱(1)上的所述滑动组件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杆组件(342)包括第五连杆(3421)和第六连杆(3422),所述第四连杆组件(343)包括第七连杆(3431)和第八连杆(3432);
所述第五连杆(342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的上端和所述第六叉管(3412)的管体,所述第六连杆(342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五叉管(341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连杆(3421)的杆体;
所述第七连杆(34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对应的所述立柱(1)的上端和所述第五叉管(3411)的管体,所述第八连杆(34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六叉管(3412)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连杆(3431)的杆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机构(2)包括底连件(21)和四根底连管(22);
四根所述底连管(2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底连件(21)以有限角度转动连接,四根所述底连管(22)的第二端分别与四根所述立柱(1)的下端一一对应以有限角度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拖车还包括拉手机构(6);
所述拉手机构(6)包括伸缩杆(60)、第一横管(61)以及第二横管(62),所述第一横管(61)和所述第二横管(6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伸缩杆(6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横管(61)和所述第二横管(62)的第二端分别与连接所述第四折叠机构(34)两根所述立柱(1)的下端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其特征在于,四根所述立柱(1)的下端均设置有滚轮(7)。
CN202322797762.6U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Active CN22090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7762.6U CN22090501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97762.6U CN22090501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905018U true CN220905018U (zh) 2024-05-07

Family

ID=90911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97762.6U Active CN220905018U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905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01467U (zh) 一种可折叠车架
CN201712643U (zh) 捆式行李车
CN116335471A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
US10227792B2 (en) Tent having enhanced tent top
CN220905018U (zh) 一种折叠聚拢不增高拖车
CN204279531U (zh) 便携式折叠桌手拉车
CN207311555U (zh) 双向折叠推车
CN213892537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21068120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17048693U (zh) 一种聚拢折叠野营推车
CN220220799U (zh) 一种折叠拖车框架及拖车
CN220721165U (zh) 一种折叠拖车拉杆机构及折叠拖车
CN214424187U (zh) 一种可折叠帐篷
CN220114644U (zh) 一种米字形底撑聚拢拖车框架以及拖车
CN219339485U (zh) 一种双滑套拢聚拖车
CN208088953U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车顶帐篷
CN220220800U (zh) 一种折叠拖车的侧框结构
CN207449995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9857190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20220794U (zh) 一种后框可放倒扩容拖车
CN220549078U (zh) 可折叠拖车
CN218479637U (zh) 一种户外折叠用品的骨架结构、帐篷和天幕
CN220500748U (zh) 一种双层拖车
CN207980339U (zh) 一种排球训练用的多方位球网固定架
CN216393596U (zh) 新型便捷床围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