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8081U - 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308081U CN219308081U CN202223421303.XU CN202223421303U CN219308081U CN 219308081 U CN219308081 U CN 219308081U CN 202223421303 U CN202223421303 U CN 202223421303U CN 219308081 U CN219308081 U CN 2193080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back flushing
- water inlet
- outlet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滤芯组件及包括压紧机构和反冲洗件的反冲洗组件,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反冲洗口、净水出口以及闭水管;滤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套设的过滤网,以依次形成进水腔、中间过滤层及净水腔,进水腔与进水口连通,净水腔与净水出口连通;反冲洗口与中间过滤层连通;反冲洗组件与中间过滤层一一对应设置;反冲洗件上下活动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过滤层内,压紧机构与闭水管的出口连接,压紧机构用于在闭水管的水压下驱动对应的反冲洗件下移并将第一排污口密封;反冲洗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叶片,反冲洗件的外侧壁分布有清洗部。本申请实施例反冲洗更为便利且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过滤装置往往用于将污水或者自来水过滤以得到满足食用或者加工等用途的水质需求的净水。但是随着过滤时长的增加,过滤装置中的不同精度的多个过滤网上均会附着滤渣从而影响过滤效果,因此,需要对多个过滤网进行定期清洗,但是相关技术中,反冲洗往往是依赖人工分别对不同过滤精度的过滤网分别进行清洁,操作十分不便利,且在这种操作过程中,清洁的效果往往依赖于人为控制,因此,相关技术中,反冲洗的便利性不高且清洗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提出一种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提升反冲洗的清洗效果以及操作的便利性。
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反冲洗口、净水出口以及闭水管;
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套设的过滤网,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形成中间过滤层;其中一个过滤网的外侧壁和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形成进水腔,另一个过滤网的内侧壁围合形成净水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净水腔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所述反冲洗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滤层且所述中间过滤层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污口;
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与所述中间过滤层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压紧机构和反冲洗件,所述反冲洗件上下活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中间过滤层内,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闭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在所述闭水管的水压下驱动对应的所述反冲洗件下移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排污口抵接;所述反冲洗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叶片,所述反冲洗件的外侧壁分布有清洗部。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正常运行时,待过滤的水分为两路分别从进水口和闭水管进入,闭水管出口处的水压力变大从而推动压紧机构的驱动端下移使得反冲洗件与第一排污口抵接,此时,待过滤的水从进水腔进入后经过其中一个过滤网后经过中间过滤层并穿过另一个过滤网进入到净水腔,从而完成过滤。在进行反冲洗时,用于反冲洗的水流分为两路分别从进水口和反冲洗口进入,此时,闭水管出口处的水压变小,反冲洗件在浮力的作用下上移,同时,反冲洗口进入的水冲刷叶片,使得反冲洗件旋转,并在水的浮力和反冲洗口的水的冲力下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清洗部清洗两个过滤网相对的两侧,使得两个过滤网相对两侧上附着的残渣脱落并从第一排污口排出。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提升反冲洗的冲洗效果以及提升反冲洗的便利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腔比所述中间过滤层宽。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冲洗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至少四个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均匀分布于所述反冲洗件靠近所述反冲洗口一端的端面,四个所述压紧件用于在所述闭水管的水压下共同驱动对应的所述反冲洗件下移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排污口抵接。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腔,所述排污腔与所述第一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腔与所述进水腔之间通过第二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口,所述第三排污口设置有排污控制装置。
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滤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过滤装置。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道,所述反冲洗口连接反冲洗管道的一端,所述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反冲洗管道上设置有反冲洗控制装置;所述进水管道远离所述反冲洗管道的一端设置有选择控制装置,所述选择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道流出的水为原水或者是反冲洗水;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反冲洗控制装置和所述选择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系统还设置有差压计,所述差压计用于检测压差,所述压差表征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净水腔之间的压差;所述差压计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系统还设置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进水腔的水压,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净水容器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净水容器和所述净水出口之间连通有净水输出管,所述净水输出管上设置有净水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净水容器的容量,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净水控制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装置中滤芯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装置中反冲洗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进水口110、净水出口120、第三排污口130、第二排污口140、闭水管150、滤芯组件200、过滤网210、第一排污口220、
压紧机构310、反冲洗件320、叶片321、清洗部322、
中间过滤层410、进水腔420、净水腔430、排污腔440、排污容器450、反冲洗管道460、
进水管道510、反冲洗控制装置520、选择控制装置530、原水电动阀531、反冲洗电动阀532、原水容器540、差压计550、压力表560、净水容器570、液位检测装置580、净水控制装置590、
控制模块600、
泵710、流量计720、止回阀7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按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计数特征的数量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100,壳体100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10、反冲洗口、净水出口120以及闭水管150;
滤芯组件200,滤芯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套设的过滤网210,相邻两个过滤网210之间形成中间过滤层410;其中一个过滤网210的外侧壁和壳体100的内侧壁形成进水腔420,另一个过滤网210的内侧壁围合形成净水腔430,进水腔420与进水口110连通,净水腔430与净水出口120连通;反冲洗口连通中间过滤层410且中间过滤层410远离进水口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污口220;
反冲洗组件,反冲洗组件与中间过滤层410一一对应设置;反冲洗组件包括压紧机构310和反冲洗件320,反冲洗件320上下活动设置于对应的中间过滤层410内,压紧机构310与闭水管150的出口连接,压紧机构310用于在闭水管150的水压下驱动对应的反冲洗件320下移并与对应的第一排污口220抵接;反冲洗件320靠近进水口110的一端设置有叶片321,反冲洗件320的外侧壁分布有清洗部322。
因此,在正常运行时,待过滤的水分为两路分别从进水口110和闭水管150进入,闭水管150出口处的水压力变大从而推动压紧机构310的驱动端下移使得反冲洗件320与第一排污口220抵接,此时,待过滤的水从进水腔420进入后经过其中一个过滤网210后经过中间过滤层410并穿过另一个过滤网210进入到净水腔430,从而完成过滤。在进行反冲洗时,用于反冲洗的水流分为两路分别从进水口110和反冲洗口进入,此时,闭水管150出口处的水压变小,反冲洗件320在浮力的作用下上移,同时,反冲洗口进入的水冲刷叶片321,使得反冲洗件320旋转,并在水的浮力和反冲洗口的水的冲力下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清洗部322清洗两个过滤网210相对的两侧,使得两个过滤网210相对两侧上附着的残渣脱落并从第一排污口220排出。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提升反冲洗的冲洗效果以及提升反冲洗的便利性。
需说明的是,在壳体100上设置有第三排污口130,第三排污口130和进水腔420、第一排污口220均连通。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在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排污腔440,排污腔440和第一排污口220和进水腔420连通,第三排污口130将排污腔440中的沉渣排出。需说明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单独的排污管道将中间过滤层410以及进水腔420中的沉渣分别排出。
需说明的是,参照图2所示,靠近壳体100的过滤网210的精度低于远离壳体100的过滤网210。需说明的是,压紧机构310可以采用常规的具有弹性机制的压杆,通过利用水压力压缩弹性件使得穿入中间滤层的压杆下移,从而使得反冲洗件320下移抵接。在闭水管150出口处水压力不足(即在进行反冲洗阶段)时,可以利用弹性恢复,使得反冲洗件320活动设置于中间滤层内。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对压紧机构310的具体结构不做过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结构的设置。
需说明的是,在反冲洗件320靠近第一排污口220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从而可以在抵接时,将第一排污口220密封,保持中间滤层的水尽可能为经过一次滤网后的水。
需说明的是,参照图3所示,反冲洗件320为圆柱形,叶片321为旋转叶片321且沿周向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清洗部32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设置,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刮平,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为毛刷。
需说明的是,第一排污口220可以设置多个,也可以设置成圆环状的通孔。
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闭水管150和反冲洗管道460连通,从而可以在反冲洗管道460与反冲洗口连通后,使得闭水管150出口处的水压变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对闭水管150进行水压单独控制实现对压紧机构310的控制。
可理解的是,进水腔420比中间过滤层410宽。
需说明的是,中间过滤层410设置较窄时,由于其内部还设置有反冲洗件320,因此,阻力大,流速慢,从而导致压强大。而进水腔420的阻力小,流速快,因此,压强小。
因此,通过将进水腔420设置的比中间过滤层410宽,使得进水腔420的水压强小于中间过滤层410的压强,此时,中间过滤层410的水会在压强差作用下往进水腔420移动,从而可以将靠近壳体100内侧壁的过滤网210上附着的滤渣冲至进水腔420内的水中并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后排出。
可理解的是,反冲洗件320远离进水口110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通过设置密封件使得反冲洗件320与第一排污口220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在正常过滤时,中间过滤层410与其他腔是隔离的。
可理解的是,压紧机构310包括至少四个压紧件,压紧件均匀分布于反冲洗件320靠近反冲洗口一端的端面,四个压紧件用于在闭水管150的水压下共同驱动对应的反冲洗件320下移并与对应的第一排污口220抵接。
需说明的是,通过四个压紧件同时对反冲洗件320施加压力,使得反冲洗件320受到的下压力的合力沿竖直方向、反冲洗件320的受力更为均衡,能更好的密封第一排污口220。需说明的是,四个压紧件与反冲洗件320的抵接面可以呈夹角,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示例性的,四个压紧件与反冲洗件320的角度分别45、135、225以及275度。
可理解的是,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排污腔440,排污腔440与第一排污口220连通,排污腔440与进水腔420之间通过第二排污口140连通,排污腔44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口130,第三排污口130设置有排污控制装置。
需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排污腔440,使得进水腔420在过滤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沉渣能沉淀至排污腔440中,从而提升过滤效果。第三排污口130连接排污容器450,从而可以将排出的沉渣集中收集,在收集到一定量后进行统一处理。
需说明的是,排污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连接第三排污口130的排污管道的通断,可以设置为电磁阀。
第二方面,参照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过滤系统,包括:
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过滤装置。
需说明的是,由于过滤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过滤装置,因此,具有该过滤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
其中,图4所示的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可理解的是,进水口110连通有进水管道510,反冲洗口连接反冲洗管道460的一端,反冲洗管道460的另一端与进水管道510连通;反冲洗管道460上设置有反冲洗控制装置520;进水管道510远离反冲洗管道460的一端设置有选择控制装置530,选择控制装置530用于控制进水管道510流出的水为原水或者是反冲洗水;过滤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600,控制模块600与反冲洗控制装置520和选择控制装置530通信连接。
需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控制模块600,可以自动控制反冲洗控制装置520、选择控制装置530的开或关,从而在关闭反冲洗控制装置520,开启选择控制装置530流入原水后,实现自动过滤,再控制反冲洗控制装置520开启、选择控制装置530选择反冲洗水后,自动进入反冲洗流程。
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选择控制装置530包括原水电动阀531、反冲洗电动阀532,反冲洗电动阀532的出口与原水电动阀531的出口汇聚后经进水管道510向过滤装置的进水口110输送水。控制模块600通过分别控制原水电动阀531、反冲洗电动阀532的开关,使得进水管道510将原水或者反冲洗水送入进水口110以实现过滤或反冲洗。
需说明的是,在原水电动阀531的进口处还连接有原水容器540,在原水容器540内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580(如液位计),以监控原水容器540中的液位。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道510上还设置有泵710、流量计720以及止回阀730,泵710、流量计720以及止回阀730均与控制模块600连接。
需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00可以是PLC芯片,或者是集成芯片,控制模块600可以连接有显示屏,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对控制模块6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
可理解的是,过滤系统还设置有差压计550,差压计550用于检测压差,压差表征进水腔420和净水腔430之间的压差;差压计550与控制模块600通信连接。
通过设置差压计550,在压差满足预设范围时,可以控制过滤装置自动进行反冲洗。
可理解的是,过滤系统还设置压力表560,压力表560用于检测进水腔420的水压,压力表560与控制模块600通信连接。
需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压力表560,能结合压力和压差,更为精确的控制反冲洗的时机,提升反冲洗的效果。
可理解的是,过滤系统还包括净水容器570和液位检测装置580,净水容器570和净水出口120之间连通有净水输出管,净水输出管上设置有净水控制装置590,液位检测装置580用于检测净水容器570的容量,液位检测装置580与净水控制装置590均与控制模块600通信连接。
通过设置液位检测装置580检测净水容器570的液位,在净水容器570达到预设的最高水位时,停止过滤,从而提升过滤的便利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反冲洗口、净水出口以及闭水管;
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套设的过滤网,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网之间形成中间过滤层;其中一个过滤网的外侧壁和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形成进水腔,另一个过滤网的内侧壁围合形成净水腔,所述进水腔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净水腔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所述反冲洗口连通所述中间过滤层且所述中间过滤层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污口;
反冲洗组件,所述反冲洗组件与所述中间过滤层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冲洗组件包括压紧机构和反冲洗件,所述反冲洗件上下活动设置于对应的所述中间过滤层内,所述压紧机构与所述闭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压紧机构用于在所述闭水管的水压下驱动对应的所述反冲洗件下移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排污口抵接;所述反冲洗件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叶片,所述反冲洗件的外侧壁分布有清洗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比所述中间过滤层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件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至少四个压紧件,所述压紧件均匀分布于所述反冲洗件靠近所述反冲洗口一端的端面,四个所述压紧件用于在所述闭水管的水压下共同驱动对应的所述反冲洗件下移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排污口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腔,所述排污腔与所述第一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腔与所述进水腔之间通过第二排污口连通,所述排污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口,所述第三排污口设置有排污控制装置。
6.一种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过滤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道,所述反冲洗口连接反冲洗管道的一端,所述反冲洗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所述反冲洗管道上设置有反冲洗控制装置;所述进水管道远离所述反冲洗管道的一端设置有选择控制装置,所述选择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道流出的水为原水或者是反冲洗水;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反冲洗控制装置和所述选择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还设置有差压计,所述差压计用于检测压差,所述压差表征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净水腔之间的压差;所述差压计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还设置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所述进水腔的水压,所述压力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还包括净水容器和液位检测装置,所述净水容器和所述净水出口之间连通有净水输出管,所述净水输出管上设置有净水控制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净水容器的容量,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净水控制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21303.XU CN219308081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21303.XU CN219308081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308081U true CN219308081U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702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21303.XU Active CN219308081U (zh) | 2022-12-16 | 2022-12-16 | 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308081U (zh) |
-
2022
- 2022-12-16 CN CN202223421303.XU patent/CN2193080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54760B2 (ja) | オンライン・アナライザ用の限外濾過システム | |
EP0688593B1 (en) | Filter system for a liquid stream with automatic rapid back flush capability | |
CN107583319A (zh) | 一种多介质过滤器及其控制方法 | |
US5772879A (en) | Self-cleaning fluid strainer | |
CN219308081U (zh) | 过滤装置及过滤系统 | |
CN210674451U (zh) | 智能反冲洗前置过滤器 | |
JP2016104462A (ja) | 水処理装置 | |
KR100768080B1 (ko) | 스크린 브러쉬를 구비한 필터 장치 | |
CN213790180U (zh) | 一种免拆洗过滤装置 | |
CN114163024B (zh) | 一种水处理系统 | |
CN107441935A (zh) | 一种重金属离子的污水处理装置 | |
KR101109014B1 (ko) | 자동역세척이 가능한 배관연결체 | |
CN216986544U (zh) | 一种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用过滤器 | |
CN213160246U (zh) | 一种同工况多种陶瓷膜试验设备 | |
KR100630372B1 (ko) | 여과장치 | |
KR101269642B1 (ko) | 자동 부분 역세척이 가능한 미립자 여과장치 | |
CN109368837B (zh) | 节能微滤系统 | |
WO2015136902A1 (ja) | 水処理装置 | |
RU2630121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микрофильтрационное для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от механических загрязнений | |
CN114470891B (zh) | 变孔隙率滤芯过滤装置和基于该装置的过滤与反清洗方法 | |
RU22434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разде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ов | |
CN220245657U (zh) | 一种精细化学品废水处理装置 | |
JP4220117B2 (ja) | 放射性廃液処理システム | |
CN218989044U (zh) | 一种高盐水预处理一体化设备 | |
JP2016104463A (ja) | 水処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