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01397U -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01397U
CN219301397U CN202223153591.5U CN202223153591U CN219301397U CN 219301397 U CN219301397 U CN 219301397U CN 202223153591 U CN202223153591 U CN 202223153591U CN 219301397 U CN219301397 U CN 2193013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exchanger
water collecting
collecting box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535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伟毅
李剑青
严志华
陈志涛
李华
卓建文
张科辉
陈国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mega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mega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mega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mega Power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535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013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013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013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包括散热装置,其固定于机架上;集水盒,其开口朝上,集水盒位于散热装置的下方,集水盒的底面连通有排水管,集水盒远离散热装置的一侧为外,集水盒具有内侧板和外侧板,内侧板向上延伸至散热装置的外侧底部,外侧板顶端低于内侧板顶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盒与散热装置具有高度差,遇到寒冷天气时,化霜水在集水盒内结冰也不会影响散热装置的工作,而且,集水盒的外侧板高度小于内侧板高度,保证收集在集水盒的化霜水液面始终低于内侧板高度,进一步防止化霜水溢出到散热装置的底侧,保证风侧换热器的正常使用,减少对其工作效率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背景技术
热泵冷水机上具有风侧换热器,风侧换热器作为一种热交换设备,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将风侧换热器的底侧嵌入集水槽内,在寒冷天气使用时,风侧换热器除霜过程会不断形成化霜水,外侧会不断形成化霜水并沿风侧换热器向下滴落至集水槽,但是,集水槽的化霜水在低温外界上容易再次结冰,导致风侧换热器底侧冻结,提高风侧换热器的热阻,影响使用和性能,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包括机架,还包括:散热装置,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集水盒,其开口朝上,所述集水盒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下方,所述集水盒的底面连通有排水管,所述集水盒远离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为外,所述集水盒具有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向上延伸至所述散热装置的外侧底部,所述外侧板顶端低于所述内侧板顶端。
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散热装置上形成的化霜水沿其侧壁滴落至内侧板,并从内侧板滑落到集水盒内实现收集,最后通过排水管排出,集水盒整体位置与散热装置具有高度差、并位于散热装置的下方,在遇到寒冷天气时,化霜水在集水盒内结冰也不会影响散热装置的工作,防止散热装置底侧被化霜水冻结,而且,集水盒的外侧板高度小于内侧板高度,保证收集在集水盒的化霜水液面始终低于内侧板高度,进一步防止化霜水溢出到散热装置的底侧,保证风侧换热器的正常使用,减少对其工作效率的影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泄水板,所述泄水板连接于所述外侧板的外侧壁并朝外斜向下延伸。当散热装置在极端寒冷天气下使用时,化霜水容易在集水盒内结冰并封堵排水管,因为水盒的外侧板高度小于内侧板高度,堆积的化霜水不断上涨并溢出外侧板流至泄水板,最后沿倾斜的泄水板流走排干,防止化霜水不断上涨将散热装置的底部冻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泄水板的顶面间隔设有多个凸条,所述凸条朝远离所述外侧板的方向延伸。凸条沿着泄水板的倾斜方向延伸,提高泄水板的强度,减少泄水板变形,同时为从集水盒内溢出的化霜水提供导向效果,方便对化霜水进行收集,防止化霜水外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机架包括安装板、围板和顶板,所述安装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包括连接段和导液段,两个所述导液段分别沿所述连接段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斜面,所述散热装置沿前后延伸并且其底面贴合所述导液段,左右间隔的两个所述散热装置和所述连接段之间围成V型的内腔,两个所述围板遮盖于所述内腔的前后开口,所述顶板遮盖于所述内腔的顶部开口,两个所述导液段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集水盒的内侧板。两个散热装置的底部分别相抵于导液段的顶面,同时两个散热装置的顶部逐渐远离形成V型,两个围板、两个散热装置、顶部的顶板和底部的安装板围成了工作内腔,在散热装置化霜时,化霜水沿着散热装置的斜侧面流动至导液段上,导液段朝远离连接段的方向斜向下延伸,使得化霜水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导液段滑动至上板,最终汇聚于集水盒内,提高对化霜水的收集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水盒与所述安装板为一体成型的钣金结构。集水盒的外侧板、底板和内侧板,以及安装板的导液段、连接段均依次连接并且弯折成型,方便化霜水从安装板处直接滑落到集水盒内,减少漏水现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左右延伸并呈L型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远离其中心的长边a和长边b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围板,所述长边b的左右两侧均朝远离围板的方向弯折形成护翼,所述护翼的底面与所述长边a或与所述连接段相抵。加强板呈L型,长边a呈水平延伸,长边b呈竖直延伸,该两个长边分别连接围板和连接段,方便安装板连接段部分和围板的连接,同时长边b的左右两侧弯折成护翼,用以对抗围板相对连接段的倾斜、弯折趋向,提高连接段与围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安装稳定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内侧板的前后侧边、所述安装板的前后侧边均朝相互聚拢的方向弯折。内侧板的前端与安装板的前端朝相互聚拢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抗弯片,内侧板的后端与安装板的后端均朝相互聚拢的方向形成第二抗弯片,第一抗弯片、第二抗弯片均沿竖直方向齐平,对安装板和集水盒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安装板和集水盒之间的强度,减少安装板和集水盒内侧板的变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围板的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沿左右方向延伸。凹槽相对围板本身起到加强筋效果,提高围板强度,减少围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弯曲变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内侧板呈竖直延伸,所述内侧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高于所述外侧板。安装板围成开口朝下的避让空间,内腔的热气对避让空间实现加热,两个集水盒分别位于安装板的两侧,集水盒内侧板上的通孔连通至避让空间内,使得热空气可以从通孔处喷出,并对集水盒上结冰的化霜水起到辅助融化效果,进一步防止结冰的化霜水累积到换热器的底侧,保证换热器的正常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泄水板与外侧板的连接位置密封有PE棉。从集水盒外侧板溢出的化霜水流道泄水板上流走,泄水板和外侧板之间夹有PE棉,提高连接位置的密封性,减少化霜水的渗出,减少设备结霜而导致零件损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防冻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机架、散热装置和集水盒的爆炸图。
附图中:110-机架、120-散热装置、130-集水盒、140-安装板、150-泄水板、151-凸条、160-围板、161-凹槽、170-顶板、210-连接段、220-导液段、230-内侧板、240-外侧板、250-通孔、260-加强板、261-护翼、270-排水管、280-避让空间、310-第二抗弯片、410-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换热器防冻结构包括机架110、散热装置120和集水盒130,散热装置120,其固定于所述机架110上;集水盒130,其开口朝上,两个所述集水盒130位于所述散热装置120左右两侧的下方,所述集水盒130的底面连通有排水管270,所述集水盒130远离所述散热装置120的一侧为外,所述集水盒130具有内侧板230和外侧板240,所述内侧板230向上延伸至所述散热装置120的外侧底部,所述外侧板240顶端低于所述内侧板230顶端。
具体的,集水盒130开口朝上,散热装置120上形成的化霜水沿其侧壁滴落至内侧板230,并从内侧板230滑落到集水盒130内实现收集,最后通过排水管270排出,集水盒130整体位置与散热装置120具有高度差、并位于散热装置120的下方,在遇到寒冷天气时,化霜水在集水盒130内结冰也不会影响散热装置120的工作,防止散热装置120底侧被化霜水冻结,而且,集水盒130的外侧板240高度小于内侧板230高度,保证收集在集水盒130的化霜水液面始终低于内侧板230高度,即使在化霜水底层结冰并且不断累积过多溢出时,也可以保证化霜水往较短的外侧板240方向流出,防止化霜水溢出到散热装置120的底侧,保证风侧换热器的正常使用,减少对其工作效率的影响。
实际上,在低温环境下,散热装置120即本实施例中的风侧换热器表面会结霜,导致风侧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存在堵塞翅片通道的现象,进而使得热泵的运行性能恶化,主要的除霜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热水冲霜,利用喷水结构往散热装置120上喷水,通过水的热量将霜层融化并冲掉,而热水以及融掉的化霜水沿散热装置120流至集水盒130内;②热气除霜,利用排气热量使得散热装置120侧壁霜层融化脱落,化霜水则滴落至集水盒130内;③电加热除霜,通过将电热元件附着在翅片上,电热元件开启时即可实现除霜,融化的除霜水汇集在集水盒130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泄水板150,所述泄水板150连接于所述外侧板240的外侧壁并朝外斜向下延伸。
具体的,当散热装置120在极端寒冷天气下使用时,化霜水容易在集水盒130内结冰并封堵排水管270,因为水盒的外侧板240高度小于内侧板230高度,堆积的化霜水不断上涨并溢出外侧板240流至泄水板150,最后沿倾斜的泄水板150流走排干,防止化霜水不断上涨将散热装置120的底部冻结。
进一步的,所述泄水板150的顶面间隔设有多个凸条151,所述凸条151朝远离所述外侧板240的方向延伸。
具体的,凸条151沿着泄水板150的倾斜方向延伸,提高泄水板150的强度,减少泄水板150在前后方向的弯曲变形,同时为从集水盒130内溢出的化霜水提供导向效果,限制化霜水的流向,方便对化霜水进行收集,防止化霜水外泄。实际上,泄水板150的外底边可设有托盘用以收集化霜水。
实际上,泄水板150与水平面的角度低于10°,防止化霜水跌落过快,保证泄水板150对化霜水的引导效果。
进一步的,参照图4,所述机架110包括安装板140、围板160和顶板170,所述安装板140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140包括连接段210和导液段220,两个所述导液段220分别沿所述连接段210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斜面,所述散热装置120包括冷凝板,所述冷凝板沿前后延伸并且其底面贴合所述导液段220,左右间隔的两个所述冷凝板和底侧的所述连接段210之间围成V型的内腔410,两个所述围板160遮盖于所述内腔410的前后开口,所述顶板170遮盖于所述内腔410的顶部开口,两个所述导液段220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集水盒130的内侧板230。
具体的,散热装置120、安装板140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散热装置120包括冷凝板,实际上冷凝板可以为板状的翅片式冷凝器,两个冷凝板左右间隔设置,两个冷凝板的底部分别相抵于导液段220的顶面,同时两个冷凝板的顶部逐渐远离形成V型,两个围板160、两个冷凝板、顶部的顶板170和底部的安装板140围成了工作内腔410,在散热装置120化霜时,化霜水沿着冷凝板远离内腔410一侧的斜侧面流动至导液段220上,导液段220朝远离连接段210的方向斜向下延伸,使得化霜水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随导液段220滑动至上板,最终汇聚于集水盒130内,提高对化霜水的收集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液段2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内侧板23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保证化霜水的流动顺畅性。本实施例中,内侧板230垂直于水平面,此外,内侧板230也可以是呈接近垂直的锐角倾斜状。
实际上,散热装置120为风侧换热器,而且,围板160连接于安装板140上,散热装置120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围板160上,并且,顶板170上设有两个风机,用于对内腔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盒130与所述安装板140为一体成型的钣金结构。
具体的,集水盒130的外侧板240、底板和内侧板230,以及安装板140的导液段220、连接段210均依次连接并且弯折成型,方便化霜水从安装板140处直接滑落到集水盒130内,减少漏水现象。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左右延伸并呈L型的加强板260,所述加强板260远离其中心的长边a和长边b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段210与所述围板160,所述长边b的左右两侧均朝远离围板160的方向弯折形成护翼261,所述护翼261的底面与所述长边a或与所述连接段210相抵。
具体的,加强板260呈L型,长边a呈水平延伸,长边b呈竖直延伸,该两个长边分别连接围板160和连接段210,方便安装板140连接段210部分和围板160的连接,同时长边b的左右两侧弯折成护翼261,用以对抗围板160相对连接段210的倾斜、弯折趋向,提高连接段210与围板16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安装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长边b的宽度大于长边a的宽度,使得长边b的两侧弯折形成的护翼261的底面可以直接相抵在连接段210上。并且,通过加强板260远离其中心的两个长边进行贴合,使得加强板260可以位于围成的内腔410内,提高美观度,同时,身为钣金件的加强板260通过弯折其长边b,形成两个护翼261,为单侧围板160形成两个支撑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支撑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板230的前后侧边、所述安装板140的前后侧边均朝相互聚拢的方向弯折。
具体的,参照图3,内侧板230的前端与安装板140的前端朝相互聚拢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抗弯片,内侧板230的后端与安装板140的后端均朝相互聚拢的方向形成第二抗弯片310,第一抗弯片、第二抗弯片310均沿竖直方向齐平,对安装板140和集水盒13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安装板140和集水盒130之间的强度,减少安装板140和集水盒130内侧板230的变形。
此外,第一抗弯片和第二抗弯片310也可以不是都与竖直平面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围板160的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有多个凹槽161,所述凹槽161沿左右方向延伸。
具体的,凹槽161相对围板160本身起到加强筋效果,提高围板160强度,减少围板160在左右方向上的弯曲变形。实际上,因为围板160较薄,围板160的一侧面的凹槽161可以通过压制而成,而围板160另一侧面对应凹槽161的位置会凸起形成凸条151,提高围板160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板230呈竖直延伸,所述内侧板230上设有通孔250,所述通孔250高于所述外侧板240。
具体的,安装板140围成开口朝下的避让空间280,内腔410的热气对避让空间280实现加热,两个集水盒130分别位于安装板140的两侧,集水盒130内侧板230上的通孔250连通至避让空间280内,使得热空气可以从通孔250处喷出,并对集水盒130内侧板230上结冰的化霜水起到辅助融化效果,进一步防止结冰的化霜水累积到换热器的底侧,保证换热器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泄水板150与外侧板240的连接位置密封有PE棉。
具体的,从集水盒130外侧板240溢出的化霜水流道泄水板150上流走,泄水板150和外侧板240之间夹有PE棉,提高连接位置的密封性,减少化霜水的渗出,减少设备结霜而导致零件损伤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泄水板150靠近外侧板240的一侧弯折形成安装部,安装部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外侧板240上,方便安装,而PE棉夹在安装部和外侧板240之间,减少泄水板150和外侧板240的连接缝隙。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包括机架(110),其特征在于:包括:
散热装置(120),其固定于所述机架(110)上;
集水盒(130),其开口朝上,两个所述集水盒(130)位于所述散热装置(120)两侧的下方,所述集水盒(130)的底面连通有排水管(270),所述集水盒(130)远离所述散热装置(120)的一侧为外,所述集水盒(130)具有内侧板(230)和外侧板(240),所述内侧板(230)向上延伸至所述散热装置(120)的外侧底部,所述外侧板(240)顶端低于所述内侧板(230)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水板(150),所述泄水板(150)连接于所述外侧板(240)的外侧壁并朝外斜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板(150)的顶面间隔设有多个凸条(151),所述凸条(151)朝远离所述外侧板(240)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0)包括安装板(140)、围板(160)和顶板(170),所述安装板(140)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板(140)包括连接段(210)和导液段(220),两个所述导液段(220)分别沿所述连接段(210)的左右两侧向下弯折形成斜面,所述散热装置(120)包括冷凝板,所述冷凝板沿前后延伸并且其底面贴合所述导液段(220),左右间隔的两个所述冷凝板和所述连接段(210)之间围成V型的内腔(410),两个所述围板(160)遮盖于所述内腔(410)的前后开口,所述顶板(170)遮盖于所述内腔(410)的顶部开口,两个所述导液段(220)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集水盒(130)的内侧板(2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130)与所述安装板(140)为一体成型的钣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延伸并呈L型的加强板(260),所述加强板(260)远离其中心的长边a和长边b分别连接所述连接段(210)与所述围板(160),所述长边b的左右两侧均朝远离围板(160)的方向弯折形成护翼(261),所述护翼(261)的底面与所述长边a或与所述连接段(210)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230)的前后侧边、所述安装板(140)的前后侧边均朝相互聚拢的方向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60)的侧壁自上而下间隔设有多个凹槽(161),所述凹槽(161)沿左右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230)呈竖直延伸,所述内侧板(230)上设有通孔(250),所述通孔(250)高于所述外侧板(24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板(150)与外侧板(240)的连接位置密封有PE棉。
CN202223153591.5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Active CN2193013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3591.5U CN219301397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53591.5U CN219301397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01397U true CN219301397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0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53591.5U Active CN219301397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013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055411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4177016U (zh) 冰箱
CN219301397U (zh) 一种换热器防冻结构
CN209840295U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CN114076456A (zh) 压机舱内形成散热气流通道的冰箱
CN211233461U (zh) 一种双v型蒸发器及热泵主机
CN218805084U (zh) 顶置式空调器及车辆
CN213599641U (zh) 一种蒸发器接水盘
CN212109066U (zh) 一种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热泵机组
CN220669894U (zh) 冰箱
CN220771499U (zh) 冰箱
CN212005962U (zh) 风管机
CN220852743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6114384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038735U (zh) 一种防止低温制热冰堵的空调底盘
CN219810087U (zh) 冷柜
CN201014869Y (zh) 具有接水盘的电冰箱
CN215373116U (zh) 可拆且易排水的接水槽结构和热泵
CN218672431U (zh) 底盘、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3873150U (zh) 空调机组用排水结构及空调机组
CN216591995U (zh) 空调机底盘及空调机
CN215930085U (zh) 接水盘和窗式空调器
JP2019132543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CN215002494U (zh) 排水结构和制冷设备
CN217979084U (zh) 空调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