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14384U - 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4384U
CN216114384U CN202122635845.6U CN202122635845U CN216114384U CN 216114384 U CN216114384 U CN 216114384U CN 202122635845 U CN202122635845 U CN 202122635845U CN 216114384 U CN216114384 U CN 216114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water guide
equal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58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航
李珊
周何杰
谢鹏
张楗雄
刘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58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4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4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4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位于室内侧的第一换热器和位于室外侧的第二换热器;布水装置,布水装置具有导水槽和均水槽,导水槽设于第一换热器下方用于承接第一换热器的冷凝水,均水槽与导水槽连通,且均水槽设于第二换热器的侧部,以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二换热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通过设置布水装置,使得冷凝水可以流至导水槽内,进而通过均水槽引流至第二换热器上,可以对第二换热器进行冷却散热,实现对冷凝水的充分利用,相对于风叶打水布水的方式而言,无需采用防水电机等,且不需要耗费能源,降低了成本;可以降低整机噪音,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结构简单,整机的可靠性高,易于实施。

Description

窗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窗式空调多采用底盘收集冷凝水,再通过风叶打水布水,实现对冷凝水的充分利用,然而,通过风叶打水的方式对电机的防水要求较高,且电机负载大,对功率要求高,耗电量高,从而导致成本较高;且风叶打水溅起水花过程与水滴拍击冷凝器等结构件都会产生撞击响声,噪音较大,用户体验差;此外,整体结构负责,整机的稳定性差,可靠性低,且冷凝水利用效果不明显,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可实现均匀布水,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易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位于室内侧的第一换热器和位于室外侧的第二换热器;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具有导水槽和均水槽,所述导水槽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凝水,所述均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且所述均水槽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侧部,以将所述冷凝水引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通过设置布水装置,使得冷凝水可以流至导水槽内,进而通过均水槽引流至第二换热器上,可以对第二换热器进行冷却散热,实现对冷凝水的充分利用,相对于风叶打水布水的方式而言,无需采用防水电机等,且不需要耗费能源,降低了成本;可以降低整机噪音,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结构简单,整机的可靠性高,易于实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所述布水装置包括:导水件,所述导水件限定有所述导水槽,所述导水件具有出水口;均水件,所述均水件设于所述导水件的下方且限定出所述均水槽,所述均水件与所述出水口位置相对应。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水件包括多个导水段,所述窗式空调器具有第一风道组件,多个所述导水段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外侧且环绕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一部分。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配合限定出电机固定槽,所述导水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导水件包括:第一导水段,所述第一导水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第二导水段,所述第二导水段与所述第一导水段相对布置且具有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二导水段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第三导水段,所述第三导水段设于所述第一导水段和第二导水段之间且适于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方且具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导水件设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的下方。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均水件的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设有溢水缺口,所述溢水缺口与所述均水槽连通。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溢水缺口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均水件具有固定孔,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配合孔,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固定孔和配合孔配合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具有定位柱,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另一个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均水海绵,所述均水海绵夹设于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且所述均水海绵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具有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二接水槽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下方,所述第二接水槽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分解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又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布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水件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水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水件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水件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水件与第二换热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水件在一个视角的安装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水件在另一个视角的安装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水件的安装剖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接水盘在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接水盘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窗式空调器100,
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第一风道组件13,安装部131,第一固定座14,第二固定座15,第一电机固定槽16,第一接水盘17,第一排水口171,底盘18,排水嘴181,第二接水槽19,第二排水口191,压缩机20,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22,第一风轮23,第二风轮24,电控盒25,前壳组件26,后壳组件27,挡板28,支撑柱281,第二风道组件29,
布水装置30,导水槽301,均水槽302,导水件31,第一导水段311,第二导水段 312,第三导水段313,出水口314,凸块315,安装孔316,均水件32,溢水缺口321,固定孔322,定位柱323,均水海绵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
如图1-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包括: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和布水装置30,第一换热器11位于窗式空调器的室内侧,第二换热器12位于窗式空调器的室外侧,布水装置30具有导水槽301和均水槽302,导水槽301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1的下方,导水槽301可以承接由第一换热器11流下的冷凝水,均水槽302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2的侧部,导水槽301和均水槽302相连通,均水槽302可以将导流槽301承接的冷凝水引流至第二换热器12,供第二换热器12冷却散热,实现冷凝水的充分利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窗式空调器100进行制冷时,第一换热器11作为蒸发器,第二换热器12作为冷凝器,在窗式空调器100运行时,室内的第一风轮23旋转,将室内的空气吸入至第一风道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与第一换热器11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凝聚在第一换热器11蒸发器的表面,凝聚在第一换热器11蒸发器表面的冷凝水受重力影响向下低落至导流槽301内,实现了冷凝水的收集,收集在导流槽301 内的冷凝水沿导流槽301流至均水槽302。
由于室外侧的第二换热器12冷凝器因冷媒被压缩需要释放热量,为了排出冷凝器的热量,第二风轮24旋转可以排出大量的风可带走冷凝器的大部分热量,同时,均水槽 302可以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二换热器12冷凝器的表面,以冷却冷凝器,由此实现空调器运行时蒸发器表面冷凝水的二次利用与排除,可避免窗式空调器100的能效比受到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通过设置布水装置30,使得冷凝水可以直接流至导水槽301内,进而通过均水槽302引流至第二换热器12上,可以对第二换热器12进行冷却散热,实现对冷凝水的充分利用。相对于风叶打水布水的方式而言,无需采用防水电机等,且不需要耗费能源,降低了成本;在工作运行时不需要冷凝水撞击结构件布水,因此没有布水噪音,即可以降低整机噪音,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结构简单,整机的可靠性高,易于实施。
其中,导水槽301从靠近第一换热器11的一侧向靠近第二换热器12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延伸,均水槽302从远离第二换热器12向靠近第二换热器12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延伸,由此使得冷凝水直接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至第二换热器12处,实现对第二换热器12的冷却。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在工作运行时无需能量输入,对电机无功率需求,解决了电机高功率需求造成成本高的问题,无需大功率的高成本电机,节约了电能,解决了高电能投入的浪费问题和经济性问题。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布水装置30包括:导水件31和均水件32,导水件31限定有导水槽301,均水件32限定出均水槽302,其中,均水件32 可以设置在导水件31的下方,导水件31具有出水口314,出水口314与导流槽301相连通,出水口314位于均水件32上方,导流槽301内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出水口314流至均水槽302内,进而流至第二换热器1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的布水装置30仅包括导水件11和均水件12两个零部件,结构简单稳定,降低了制造成本,整机稳定性好;且可以获得较好的布水效果,窗式空调器100整机不会因为布水装置30的损坏而影响运行,整机的可靠性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导水件31为塑料材质件,均水件32同样可以采用塑料材质件,便于制造成型,且成本低;当然,导水件31也可以采用钣金件,通过折弯制造成型等。
当然,均水件32也可以与导水件31连接,导水件31和均水件32可以形成一体结构件,导水槽301和均水槽302直接连通,其中,导水槽301和均水槽302可以形成倾斜槽,倾斜槽从靠近第一换热器11的一侧向靠近第二换热器12的一侧逐渐向下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导水件31包括多个导水段,窗式空调器100具有第一风道组件13,多个导水段设置在第一风道组件13的外侧,多个导水段环绕第一风道组件13的一部分,由此可以避免导水件31靠近第一风道组件13内的电机,从而不会对电机构成溅水危险,具备较好的电气安全性,对电机的防水要求低,可以采用低成本的非防水电机生产整机。
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风道组件13包括第一固定座14和第二固定座15,第一固定座14和第二固定座15配合,可以限定出电机固定槽16,第一风道组件13内具有第一电机21,第一电机21可以安装在电机固定槽16内,其中,由于导水件31是用于引导冷凝水,不需要喷洒等,因而导水件31可以与第一固定座14连接,或者导水件31与第二固定座14连接,既可以保证导水件31安装的稳定性,又可以保证导水件 31与第一电机21间隔开布置,导水件31还可以同时与第一固定座14和第二固定座15 连接,进一步提高导水件31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9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导水件31包括:第一导水段311、第二导水段312和第三导水段313,第一导水段311位于第一换热器11下方,第二导水段312与第一导水段311相对布置,第三导水段313设置在第一导水段311和第二导水段312之间,其中,第一导水段311与第一固定座14连接,第二导水段312与第二固定座15连接,第三导水段313可以与第一固定座14和第二固定座15同时配合连接,由此将导水件31 固定在窗式空调器100内,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其中,这里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卡接结构卡接配合等。
可以理解的是,导水件31可以包括更多个导水段,例如,第三导水段313包括多个,多个第三导水段313可以依次连接在第一导水段311和第二导水段312之间,或者说导水件31还具有第四导水段、第五导水段等,第四导水段、第五导水段连接在第三导水段313和第一导水段311之间,或者第四导水段、第五导水段连接在第三导水段313和第二导水段312之间,通过多段导水段,以环绕第一电机21外围,同时可以实现对空调器内其他各结构件的避让。
如图6和图9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第二导水段312设置在靠近第二换热器12的位置处,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在窗式空调器100的前后方向上相对布置,第二导水段312具有出水口314,均水件32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2的前侧,且均水件32 与第二换热器12贴合布置,出水口314设置在均水槽302的上方,以保证通过出水口 314流出的冷凝水可以流至均水槽302内,避免冷凝水流至其他位置影响整机的可靠性。
如图6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窗式空调器100还包括:第一接水盘17,第一接水盘17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1的下方,第一接水盘17用于承接第一换热器11流下的冷凝水,第一接水盘17具有第一排水口171,导水件31设置在第一排水口171的下方,由此第一接水盘17内的冷凝水可以流至导水槽301内,冷凝水沿导水槽301流至均水槽302处,避免冷凝水流至其他位置影响整机的可靠性。
如图11-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均水件32上具有溢水缺口321,溢水缺口321位于均水件32的后侧(即靠近第二换热器12的一侧),溢水缺口321与均水槽302相连通,其中,溢水缺口321高于均水槽302的底壁,由此可以在均水槽302 内水位达到溢水缺口321所在的高度位置时,均水槽302内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溢水缺口 321流出,从而流至第二换热器12上。当然,溢水缺口321也可以与均水槽302的底壁平齐,即进入均水槽302内的水直接通过溢水缺口321流至第二换热器12上。
如图12所示,在一个示例中,溢水缺口321形成长条形缺口,溢水缺口321沿第二换热器12的宽度方向(如图13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溢水缺口321延伸至第二换热器12的两端,可以使冷凝水均匀分布至第二换热器12上,实现均匀布水,提高对第二换热器12冷却的均匀性。
如图14所示,在一个示例中,均水件32的两端与第二换热器12固定连接,具体而言,均水件32的两端分别具有固定孔322,第二换热器12的左右两边沿具有配合孔,均水件32和第二换热器12可以通过紧固件贯穿固定孔322和配合孔,实现均水件32 与第二换热器12固定连接。
如图1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均水件32的两端设有定位柱323,第二换热器12的两端具有定位孔,通过定位柱323和定位孔插接配合,可以对均水件32的安装起到初步定位的作用,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均水件32和第二换热器12固定连接,进而可以提高均水件32的安装效率,同时可以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当然,定位柱32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2上,对应地,均水件32上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柱323和定位孔插接同样可以实现均水件32的固定。
如图16所示,在一个示例中,均水装置30还包括:均水海绵33,均水海绵33夹设在均水件32和第二换热器12之间,均水海绵33可以沿第二换热器12的宽度方向(如图14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均水海绵33可以粘接在均水件32外表面和第二换热器 12表面之间,安装方便,均水海绵33可以将均水件32中由溢水缺口321溢出来的水与第二换热器12紧密接触,实现均匀有效的布水。
如图-图6以及图1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窗式空调器100还包括:底盘18,底盘18具有第二接水槽19,第二接水槽19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2的下方,第二接水槽19具有第二排水口191,第二排水口191与外界相连通,第二接水槽19可以承接冷却第二换热器12后的水,并通过第二排水口191排出。
如图2和图19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底盘18的外侧设有排水嘴181,第二排水口191与排水嘴181连通,排水嘴181直接外露在窗式空调器100的外侧,也可以通过连接管连通至下水口,由此实现冷凝水的排出。
如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窗式空调器100沿竖向延伸,窗式空调器100包括底盘18、后壳组件27和前壳组件26,后壳组件27和前壳组件27 设置在底盘18上,前壳组件26设置在后壳组件27的前侧,前壳组件26上具有第一出风孔,前壳组件26上还可以具有第一进风孔,室内的风通过第一进风孔进入第一风道后,经过第一换热器11换热后形成舒适温度的风,通过出风孔进入室内。后壳组件27 上具有第二进风孔和第二出风孔,外界的风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孔进入第二风道,经过第二换热器12换热后通过第二出风孔排出。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固定座15上设有第二换热器固定部,第二风道组件29的风道板上也设有第二换热器固定部,底盘18上也设有第二换热器固定部,第二换热器12与第二换热器固定部配合以实现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固定座14和第一接水盘17形成一体件,可以省去装配的操作,提高结构件的强度,进而提高导水件31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固定座14和第一接水盘17一体形成在挡板28的上部,整体件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由此进一步减少零部件,提高装配效率和结构的稳定性。
其中,挡板28上设有电控盒安装孔,电控盒25可以通过紧固件与电控盒安装孔固定连接;挡板28上还设有支撑柱固定孔,这里支撑柱固定孔也可以位于第一接水盘17 上,底盘18上也设有支撑柱固定孔,支撑柱281的上端与挡板28固定连接,支撑柱281 的下端与底盘18固定连接,在支撑柱281的作用下,可以提高挡板28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提高第一接水盘17和第一固定座14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保证导水件31 固定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均水件32与电控盒25分别设置在第二风道组件29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水的流出水路是确定的,冷凝水不会与第一风道组件13内的结构相接触,冷凝水也不会与第二风道组件29内的结构相接触,同时冷凝水还不会与下部的压缩机20和电控盒25相接触,而且,最终的均匀布水与排水都是在整机的相对于电控盒25的对面侧,直接实现了水路与电气区域的分离,并且隔开较远的距离,使两个模块分布在整机两侧区域,由中部挡板28等风道组件做绝对的隔离,因此电气安全得到了保障,提升了整机的电控与整机电气安全性能。
下面结合图1-图1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100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包括底盘18、后壳组件27 和前壳组件26,后壳组件27和前壳组件27设置在底盘18上,前壳组件26设置在后壳组件27的前侧,前壳组件26上具有第一出风孔,前壳组件26上还可以具有第一进风孔,室内的风通过第一进风孔进入第一风道后,经过第一换热器11换热后形成舒适温度的风,通过出风孔进入室内。后壳组件27上具有第二进风孔和第二出风孔,外界的风可以通过第二进风孔进入第二风道,经过第二换热器12换热后通过第二出风孔排出。
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还包括压缩机20、第一风道组件13、第二风道组件29,第一风道组件13设置在第一换热器11处,第二风道组件29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2处,压缩机20与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连通。第一风道组件13具有第一电机21和第一风轮23,第一电机21用于驱动第一风轮23 转动,第二风道组件29具有第二电机22和第二风轮24,第二电机22用于驱动第二风轮24转动。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第一换热器11的侧部设有第一电机21和第一风轮23,导水件31环绕第一电机21外围半周且延伸到第二换热器 12的前侧,在导水件31下部的第二换热器12侧表面固定均水件32,均水件32紧靠第二换热器12侧面,且均水件32与第二换热器12之间夹有均水海绵33,第一换热器11 和第二换热器12之间设有第二风道和第二风轮24,第二换热器12安装在底盘18上的第二接水槽19内,其中,完整的水路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1、第一接水盘17、导水件 31、均水件32和底盘18上的第二接水槽19。
导水件31大致形成U型,导水件31包括第一导水段311、第二导水段312和第三导水段313,第一导水段311设置在第一接水盘17的第一排水口171的下方,以承接第一接水盘17内的冷凝水,第二导水段312与第一导水段311相对布置,第二导水段312 具有排水口314,第三导水段313设置在第一导水段311和第二导水段312之间。
其中,第一导水段311的下侧设有凸块315,凸块315具有安装孔316,第一固定座14的侧壁具有安装部131,安装部131具有紧固件孔,通过紧固件贯穿安装孔316和安装部131,将第一导水段311与第一固定座14固定连接;第二导水段312的一侧也设有凸块315,第三导水段313的外侧设有两个凸块315,每个凸块315都具有安装孔316,第一固定座14和第二固定座15上还设有多个安装部131,通过紧固件贯穿安装孔316 和安装部131,将第二导水段312与第二固定座15固定连接,第三导水段313的两个凸块315对应与第一固定座14和第二固定座15固定连接,这里的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如图11-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均水件32设置在第二换热器12的前侧,均水件32上具有溢水缺口321,溢水缺口321位于均水件32的后侧,溢水缺口321与均水槽302相连通,溢水缺口321形成长条形缺口,溢水缺口321沿第二换热器12的宽度方向延伸,溢水缺口321延伸至第二换热器12的两端,溢水缺口321高于均水槽302的底壁;均水件32的两端通过定位柱323和第二换热器12上的定位孔插接配合,可以在均水件32安装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再通过紧固件将均水件32的两端与第二换热器12上的配合孔固定连接。
均水件32和第二换热器12之间设有均水海绵33,均水海绵33沿第二换热器12的宽度方向延伸,均水海绵33可以粘接在均水件32外表面和第二换热器12表面之间,在均水槽302内水位达到溢水缺口321所在的高度位置时,均水槽302内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溢水缺口321流出,均水海绵33可以将溢水缺口321溢出来的水与第二换热器12 紧密接触,实现均匀有效的布水。
如图12所示,在一个示例中,可以使冷凝水均匀分布至第二换热器12上,实现均匀布水,提高对第二换热器12冷却的均匀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风轮23和第二风轮24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由此窗式空调器100整机沿竖向延伸,形成立式窗机,立式窗机可以减少在水平面上的占用空间,同时可以提高进出风量,提高换热效率。其中,第一风轮23和第二风轮24 可以为贯流风轮。
在窗式空调器100运行中,第一换热器11在工作时产生的冷凝水受重力向下排出到第一接水盘17,然后经由第一接水盘17的第一排水口171向下排进导水件31的导水槽301,水从导水件31的一端,沿导水槽301流至导水件31的另一端,流动到出水口314 处,通过出水口314向下排到均水件32的均水槽302内,均水件32容纳一定的水后整个水位高度均一升起,水面超过溢水缺口321后,可通过溢水缺口321溢出并接触到均水海绵33,然后由均水海绵33作为水的运动桥路均匀布置到另一侧与均水海绵33接触的第二换热器12表面,源源不断流过来的水通过均水装置30被均匀布置到冷凝器表面,实现对第二换热器12的换热管的冷却,然后沿着第二换热器12的翅片向下运动,可以向下流到底盘18的第二接水槽19内部,经由第二接水槽19底壁上的第二排水口191 和底盘18的排水嘴181排出整机外部。由此,整个水路中的水在流动过程中全部依靠自然重力向下逐步运动,不需要外部投入能量输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的布水装置30仅包括导水件11和均水件12两个零部件,在实现冷凝水充分利用的同时具有对应的排水水路方案,解决了传统风轮打水布水方案实施性差及效果不明的问题,提升了整机排水方案的可实施性;且通过设置均水装置30,可以充分利用窗式空调器100在运行过程中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将其引导到冷凝器表面辅助冷凝器散热,进而提升冷凝器散热效率,达到提高整机能效的目的,同时实现整机运行中冷凝水的排除,保持整机内部水路以外空间的干燥,以保障整机的可靠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以图示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室内侧的第一换热器和位于室外侧的第二换热器;
布水装置,所述布水装置具有导水槽和均水槽,所述导水槽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用于承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冷凝水,所述均水槽与所述导水槽连通,且所述均水槽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侧部,以将所述冷凝水引流至所述第二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装置包括:
导水件,所述导水件限定有所述导水槽,所述导水件具有出水口;
均水件,所述均水件设于所述导水件的下方且限定出所述均水槽,所述均水件与所述出水口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件包括多个导水段,所述窗式空调器具有第一风道组件,多个所述导水段设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外侧且环绕所述第一风道组件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配合限定出电机固定槽,所述导水件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或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件包括:
第一导水段,所述第一导水段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
第二导水段,所述第二导水段与所述第一导水段相对布置且具有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二导水段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第三导水段,所述第三导水段设于所述第一导水段和第二导水段之间且适于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方且具有第一排水口,所述导水件设于所述第一排水口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水件的靠近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设有溢水缺口,所述溢水缺口与所述均水槽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缺口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水件具有固定孔(322),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配合孔,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紧固件贯穿所述固定孔和配合孔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具有定位柱,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中的另一个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插接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水海绵,所述均水海绵夹设于所述均水件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且所述均水海绵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宽度方向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具有第二接水槽,所述第二接水槽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下方,所述第二接水槽具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排水口。
CN202122635845.6U 2021-10-29 2021-10-29 窗式空调器 Active CN216114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5845.6U CN216114384U (zh) 2021-10-29 2021-10-29 窗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5845.6U CN216114384U (zh) 2021-10-29 2021-10-29 窗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4384U true CN216114384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1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5845.6U Active CN216114384U (zh) 2021-10-29 2021-10-29 窗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4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8070B (zh) 窗式空调器
CN215863743U (zh) 空调挂机
CN216114384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6833111U (zh) 驻车空调器
CN114562769B (zh) 一种半导体除湿装置
CN106907779B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432251B (zh) 空调室外机
CN214492460U (zh) 驻车空调
CN214492456U (zh) 驻车空调
CN214688918U (zh) 一种驻车空调引水结构及驻车空调
CN212081528U (zh) 半导体空调
CN212109066U (zh) 一种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热泵机组
CA3085230C (en) Chassis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er, chassis assembly and window air conditioner
CN219868200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111396992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20379850U (zh) 空调室外机电控散热器结构
CN114076458A (zh) 将冷凝器布置于压机舱内的冰箱
CN220707785U (zh) 一种新型后置式出风冷凝器总成
CN220669894U (zh) 冰箱
CN211977036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12432252B (zh)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CN214009376U (zh) 空调器
CN212081529U (zh) 半导体空调
CN220771499U (zh) 冰箱
CN218463651U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防飞水结构及轨道车辆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