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52743U -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52743U
CN220852743U CN202322682055.2U CN202322682055U CN220852743U CN 220852743 U CN220852743 U CN 220852743U CN 202322682055 U CN202322682055 U CN 202322682055U CN 220852743 U CN220852743 U CN 220852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water
air
wall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6820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杰
胡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6820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52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52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52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主体、接水盘和第一导流部。风道主体内部具有风道,接水盘设置于风道内,接水盘的顶部设置第一开口。第一导流部设置于第一开口的侧边与风道的内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第一导流部适于使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由于第一开口与风道连通,风道内的化霜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接水盘,故通过接水盘能够接收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由于第一导流部能够使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不会进入接水盘与风道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化霜水因无法彻底排出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冷冰箱在制冷过程中由于蒸发器的温度较低,导致蒸发器出现结霜现象。一般通过设置化霜加热器对蒸发器进行化霜。然而由于冰箱接水盘与风道之间存在间隙,密封效果差,导致化霜不充分,化霜水流入冰箱接水盘与风道之间的间隙而无法排出,进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组件,能够使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避免化霜水因无法彻底排出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风道组件,包括:
风道主体,内部具有风道;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接水盘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
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开口的侧边与所述风道的内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适于使所述风道的内壁上的化霜水流入所述接水盘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由于第一开口与风道连通,风道内的化霜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接水盘,故通过接水盘能够接收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由于第一导流部能够使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不会进入接水盘与风道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化霜水因无法彻底排出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主体包括风道本体和风道盖板,所述风道本体与所述风道盖板配合围成所述风道,所述第一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边,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向所述接水盘外侧弯折的第一翻边,所述风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翻边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翻边向上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第一翻边密封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
第二导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风道盖板的侧边,所述风道盖板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导流部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上部,所述第二导流部适于将所述导流孔输入的外部化霜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
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风道盖板的侧边连接并向所述接水盘外侧弯折,所述第二翻边向上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挡边,所述挡边沿所述第二翻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水盘的底面包括:
第一底面,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连接;
第二底面,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水接口,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均朝向所述出水接口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二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大于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盖板的内壁设置有冷冻回风口,所述接水盘靠近所述冷冻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回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冷冻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内部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变温回风口,所述接水盘靠近所述变温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变温回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变温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内部向下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制冷设备本体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制冷设备本体内,以将所述制冷设备本体内部分隔为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一方面通过风道组件将制冷设备本体内部分隔为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提高了制冷设备本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风道组件同时用于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的换热循环,即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共用风道组件,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装配难度、人工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由于风道组件中的接水盘设置有第一导流部,能够避免风道内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进入接水盘与风道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由于第一开口与风道连通,风道内的化霜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接水盘,故通过接水盘能够接收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由于第一导流部能够使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风道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不会进入接水盘与风道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化霜水因无法彻底排出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一方面通过风道组件将制冷设备本体内部分隔为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提高了制冷设备本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风道组件同时用于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的换热循环,即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共用风道组件,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装配难度、人工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由于风道组件中的接水盘设置有第一导流部,能够避免风道内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进入接水盘与风道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剖面线A-A所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风道主体;110、风道;111、风道本体;120、凹槽;200、接水盘;210、第一导流部;220、第二导流部;221、挡边;230、底面;231、第一底面;232、第二底面;240、第一进风口;250、第二进风口;260、第一开口;261、第一侧边;262、第二侧边;263、第三侧边;264、第四侧边;300、制冷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图1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例了图2中沿剖面线A-A所做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例了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主体100、接水盘200和第一导流部210。风道主体100内部具有风道110,接水盘200设置于风道110内,接水盘2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260。第一开口260的侧边与风道110的内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导流部210,第一导流部210适于使风道110的内壁上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20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由于第一开口260与风道110连通,风道110内的化霜水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接水盘200,故通过接水盘200能够接收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由于第一导流部210能够使风道110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200,风道110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不会进入接水盘200与风道110内壁之间的间隙,避免化霜水因无法彻底排出而影响冰箱的制冷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口260与蒸发器垂直对应,以便蒸发器经化霜产生的化霜水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垂直进入接水盘2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流部210既可以只设置于第一开口260的侧边,又可以只设置于风道110的内壁,还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开口260的侧边和风道110的内壁。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主体包括风道本体111和风道盖板,风道本体111与风道盖板配合围成风道110,第一导流部210位于第一开口260的侧边,第一导流部210包括向接水盘200外侧弯折的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边沿与风道110的内壁贴合,以便第一翻边将化霜水引流至接水盘200,避免接水盘200接水过程中化霜水进入接水盘200与内壁之间的间隙中。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10的内壁设置有集水槽(图中未示出),集水槽朝向风道内部延伸,集水槽的底壁设置有引流孔,引流孔与第一开口260连通。化霜水在重力作用下先落入集水槽,随着集水槽内的化霜水不断增加,化霜水经过引流孔流入接水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流部210位于第一开口260的侧边,第一导流部210包括向接水盘200外侧弯折的第一翻边,风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凹槽120,第一翻边卡接于凹槽120内。
当接水盘200进入风道110后,第一开口260的各个侧边分别与对应的内壁贴合。即当接水盘200位于风道110时,第一开口260的各个侧边则分别与对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将第一翻边卡接于凹槽120内,第一翻边使风道110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200,避免接水盘200接水过程中化霜水进入对应的间隙中。通过第一翻边与凹槽120卡接配合,对接水盘200进行固定,避免接水盘200发生晃动。此外,通过第一翻边与凹槽120卡接配合还可以对接水盘200进行限位,提高安装接水盘200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对接水盘200进行精确安装。
图5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例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水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示例了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5至图7所示,接水盘200具有第一侧边261、第二侧边262、第三侧边263和第四侧边264,第一侧边261、第二侧边262、第三侧边263和第四侧边264围设成第一开口260。第二侧边262、第三侧边263和第四侧边264设置有第一翻边,风道110与第二侧边262、第三侧边263和第四侧边264对应的内壁设置有凹槽120,第一翻边卡接于对应的凹槽120内,使对应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能够流入接水盘2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侧边261为靠风道盖板的侧边,第二侧边262为靠近风道本体的侧边,第三侧边263为背离制冷设备开口的侧边,第四侧边264为靠近制冷设备开口的侧边。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10与第二侧边262对应的内壁具有第一定位槽。当安装接水盘200时,接水盘200嵌入第一定位槽,对接水盘200起到固定作用,提高接水盘200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翻边向上倾斜。当风道110的内壁表面的化霜水沿内壁进入第一翻边表面时,在重力作用下化霜水斜向下滑入接水盘200中,提高第一导流部210的导流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20内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与第一翻边密封配合。通过设置密封垫,以便将第一翻边与凹槽120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避免化霜水流入间隙,影响制冷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组件还包括第二导流部220,第二导流部220设置于第一开口260靠近风道盖板的侧边。风道盖板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第二导流部220插设于定位槽(图中未示出)内,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位于第二导流部的上部,第二导流部220适于将导流孔输入的外部化霜水引流至接水盘200。风道110外部产生的化霜水在第二导流部220的引流下进入接水盘200,提高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导流孔适于将冷冻间室的化霜水引流至风道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流部220包括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第一开口260靠近风道盖板的侧边连接并向接水盘200外侧弯折,第二翻边朝向第一开口260向下倾斜。风道110外部产生的化霜水滴落在第二翻边表面后,由于第二翻边向上倾斜,化霜水自第二翻边表面滑入第一开口260,使得第二导流部220的导流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翻边与第一侧边261连接,以便对风道110外部产生的化霜水进行导流。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翻边远离第一开口260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挡边221,挡边221沿第二翻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当接水盘200内缓存大量水后,由于挡边221向上弯折,挡边221阻止接水盘200内的缓存水自第一开口260外溢。
可以理解的是,接水盘200的底面230包括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第一底面231与接水盘200的侧壁连接,第二底面232与接水盘200的侧壁以及第一底面231连接。第二底面232与第一底面231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水接口,第一底面231与第二底面232均朝向出水接口向下倾斜。即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均朝向风道的底部倾斜,第一底面231的底端和第二底面232的底端连接。通过使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向下倾斜,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连接形成V型,接水盘200的底面230为V型面。当化霜水滴落至底面230时,化霜水分别自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向下滑动进入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的连接处。由于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水接口,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汇聚的化霜水自出水接口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出水接口与排水口连通。当需要排出接水盘200中的水时,打开排水口,接水盘200中的水依次经过出水接口和排水口被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底面232与第一底面231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穿设于排水口,接水盘200中的水经过出水管被排出接水盘2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底面2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底面2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大于7°。第一底面2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底面2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通过增大第一底面2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一底面231的倾斜度增加,促进化霜水自第一底面231斜向下滑入出水接口。同样的,通过增大第二底面2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二底面232的倾斜度增加,促进化霜水自第二底面232斜向下滑入出水接口。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110与接水盘的底面230对应的内壁具有第二定位槽。当安装接水盘200时,接水盘200嵌入第二定位槽,对接水盘200起到固定作用,提高接水盘200的稳定性。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形状分别与接水盘200对应侧面的形状相适应,使得接水盘200与风道110的内壁吻合,提高接水盘200安装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盖板设置有冷冻回风口,接水盘200靠近冷冻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冷冻回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40,冷冻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接水盘200的内部向下倾斜。当制冷设备进行工作时,冷冻间室内换热完成的气流依次经冷冻回风口和第一进风口240进入风道110,与风道110内的蒸发器进行换热,完成换热循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进风口240的边沿设置有第三导流部,第三导流部适于将冷冻回风口的化霜水引流至接水盘200。第三导流部包括第三翻边,第三翻边与第一进风口240的边沿连接,并朝向接水盘200向下倾斜。冷冻回风口产生的化霜水滴落在第三翻边表面后,由于第三翻边向下倾斜,化霜水自第三翻边表面滑入接水盘200,使得第三导流部的导流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翻边卡接于冷冻回风口。一方面,通过第三翻边与冷冻回风口卡接配合,避免化霜水进入第一进风口240与冷冻回风口之间的间隙而无法排出;另一方面,第三翻边能够促进第一进风口240与冷冻回风口准确定位连通,避免第一进风口240与冷冻回风口之间发生错位。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本体设置有变温回风口,接水盘200靠近变温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变温回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50,变温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接水盘200的内部向下倾斜。当制冷设备进行工作时,变温间室内换热完成的气流依次经变温回风口和第二进风口250进入风道110,与风道110内的蒸发器进行换热,完成换热循环。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进风口250的边沿设置有第四导流部,第四导流部适于将变温回风口的化霜水引流至接水盘200。第四导流部包括第四翻边,第四翻边与第二进风口250的边沿连接,并朝向接水盘200向下倾斜。变温回风口产生的化霜水滴落在第四翻边表面后,由于第四翻边向下倾斜,化霜水自第四翻边表面滑入接水盘200,使得第四导流部的导流效果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第四翻边卡接于变温回风口。一方面,通过第四翻边与变温回风口卡接配合,避免化霜水进入第二进风口250与变温回风口之间的间隙而无法排出;另一方面,第四翻边能够促进第二进风口250与变温回风口准确定位连通,避免第二进风口250与变温回风口之间发生错位。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风道组件包括风道主体100、接水盘200、第一导流部210和第二导流部220。风道主体100内部具有风道110,接水盘200设置于风道110内,接水盘2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260。第一开口260的侧边与风道110的内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导流部210,第一导流部210适于使风道110的内壁上的化霜水流入接水盘200内。
第一导流部210位于第一开口260的侧边,第一导流部210包括向接水盘200外侧弯折的第一翻边,风道110的内壁设置有凹槽120,第一翻边卡接于凹槽120内。第一翻边朝向第一开口260向下倾斜。凹槽120内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与第一翻边密封配合。
第二导流部220设置于第一开口260靠近风道盖板的侧边。风道盖板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第二导流部220插设于定位槽(图中未示出)内,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位于第二导流部的上部,第二导流部220适于将导流孔输入的外部化霜水引流至接水盘200。第二导流部220包括第二翻边,第二翻边与第一开口260靠近风带盖板的侧边连接并向接水盘200外侧弯折,第二翻边朝向第一开口260向下倾斜。第二翻边远离第一开口260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挡边221,挡边221沿第二翻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接水盘200的底面230包括第一底面231和第二底面232,第一底面231与接水盘200的侧壁连接,第二底面232与接水盘200的侧壁以及第一底面231连接。第二底面232与第一底面231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水接口,第一底面231与第二底面232均沿侧壁朝向出水接口向下倾斜。风道1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出水接口与排水口连通。第一底面2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底面23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大于7°。
风道盖板的内壁设置有冷冻回风口,接水盘200靠近冷冻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冷冻回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口240,冷冻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接水盘200的内部向下倾斜。风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变温回风口,接水盘200靠近变温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变温回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50,变温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接水盘200的内部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包括制冷设备本体300和上述任意一项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设置于制冷设备本体300内,以将制冷设备本体300内部分隔为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
如图1所示,风道组件位于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之间,即风道位于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之间,风道内设置有蒸发器。风道主体还设置有冷冻进风口和变温进风口。当进行冷冻时,气流依次经过冷冻进风口、冷冻间室、冷冻回风口和风道构成换热循环。当进行变温时,气流依次经过变温进风口、变温间室、变温回风口和风道构成换热循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一方面通过风道组件将制冷设备本体300内部分隔为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提高了制冷设备本体30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风道组件同时用于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的换热循环,即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共用风道组件,降低了制冷设备的装配难度、人工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由于风道组件中的接水盘200设置有第一导流部210,能够避免风道110内蒸发器化霜产生的化霜水进入接水盘200与风道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制冷设备可以是家用冰箱、工业制冷储存柜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主体,内部具有风道;
接水盘,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接水盘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
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开口的侧边与所述风道的内壁中的至少其中一个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适于使所述风道的内壁上的化霜水流入所述接水盘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主体包括风道本体和风道盖板,所述风道本体与所述风道盖板配合围成所述风道,所述第一导流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侧边,所述第一导流部包括向所述接水盘外侧弯折的第一翻边,所述风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翻边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第一翻边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导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风道盖板的侧边,所述风道盖板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二导流部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位于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上部,所述第二导流部适于将所述导流孔输入的外部化霜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
第二翻边,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风道盖板的侧边连接并向所述接水盘外侧弯折,所述第二翻边向上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挡边,所述挡边沿所述第二翻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的底面包括:
第一底面,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连接;
第二底面,与所述接水盘的侧壁以及所述第一底面连接,所述第二底面与所述第一底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出水接口,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第二底面均朝向所述出水接口向下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二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大于7°。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盖板的内壁设置有冷冻回风口,所述接水盘靠近所述冷冻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冷冻回风口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冷冻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内部向下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本体的内壁设置有变温回风口,所述接水盘靠近所述变温回风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变温回风口连通的第二进风口,所述变温回风口的顶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朝向所述接水盘的内部向下倾斜。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设备本体和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制冷设备本体内,以将所述制冷设备本体内部分隔为冷冻间室和变温间室。
CN202322682055.2U 2023-09-29 2023-09-2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Active CN220852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2055.2U CN220852743U (zh) 2023-09-29 2023-09-2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682055.2U CN220852743U (zh) 2023-09-29 2023-09-2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52743U true CN220852743U (zh) 2024-04-26

Family

ID=90745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682055.2U Active CN220852743U (zh) 2023-09-29 2023-09-29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52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852743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20852742U (zh) 风道盖板、风道部件及制冷设备
CN220852744U (zh) 风道组件和制冷设备
CN214095070U (zh) 冰箱
CN213599641U (zh) 一种蒸发器接水盘
CN218544977U (zh) 接水盘和制冷设备
CN216522587U (zh) 一种冰箱
CN113091363A (zh) 商用风冷冷柜
CN210861652U (zh) 用于空调器的接水盘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250445U (zh) 一种双蒸发器酒柜
CN214039092U (zh) 一种立式冷柜
CN217686090U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219810094U (zh) 冷柜
CN220507000U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18846561U (zh) 冷柜
CN116412621A (zh) 排水板、风道组件、箱胆及制冷设备
CN219810089U (zh) 冷柜
CN214095076U (zh) 一种压缩机仓的接水盒、冰箱压缩机仓及冰箱
CN220038734U (zh) 一种接水盘及天花机
CN219531318U (zh) 冰箱
CN220229535U (zh) 一种热泵集中排水结构
CN220669894U (zh) 冰箱
CN217876696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218495492U (zh) 冰箱
CN219810087U (zh) 冷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