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8760U -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8760U
CN219288760U CN202222972723.0U CN202222972723U CN219288760U CN 219288760 U CN219288760 U CN 219288760U CN 202222972723 U CN202222972723 U CN 202222972723U CN 219288760 U CN219288760 U CN 219288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electrode
air
heating
electro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27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太
周胜文
林云燕
孔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i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27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8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8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8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所述烟具组件包括管体和控制单元,所述管体上设有空气加热组件和烟杯,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烟弹;所述烟杯可更换地连接于所述管体以适配不同的烟弹,不同的烟弹具有不同的直径和/或长度;不同的所述烟杯上设有不同的电极,所述烟具组件上设有对应不同的所述烟杯的电极孔;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空气加热组件加热;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需要更换用于容纳不同尺寸烟弹的烟杯,根据烟杯的型号执行对应的加热程序。

Description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不燃烧烟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加热不燃烧烟具,通常每个加热不燃烧烟具对应有专用的烟弹,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烟弹,一种粗直径的烟弹,一种是细直径的烟弹,不同直径的烟弹需要不同尺寸的烟具进行匹配,因此,在只使用一个烟具时,无法满足同时爱好两种不同尺寸烟弹的使用者的需求。
另外烟弹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烘烤,容易产生焦油,焦油残留在用于容置烟弹的加热杯内,难以清洁,基本上是无法完全清理干净的,而有焦油残留的烟杯则会影响后续的使用感受。一般只能通过换新的加热杯替换掉旧的加热杯才能带来更好的感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能够根据需要更换用于容纳不同尺寸烟弹的烟杯,根据烟杯的型号执行对应的加热程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包括烟具组件,所述烟具组件包括管体和控制单元,所述管体上设有空气加热组件和烟杯,所述烟杯包括用于容置烟弹的容置腔,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烟弹;所述烟杯可更换地连接于所述管体以适配不同的烟弹,不同的烟弹具有不同的直径和/或长度;不同的所述烟杯上设有不同的电极,所述烟具组件上设有对应不同的所述烟杯的电极孔,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空气加热组件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烟杯包括内径不同的粗直径烟杯和细直径烟杯,所述粗直径烟杯上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细直径烟杯上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电极孔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的第一电极孔和对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的第二电极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孔包括第一正极孔和第一负极孔,所述第一正极孔和第一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正极和负极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孔包括第二正极孔和第二负极孔,所述第二正极孔和第二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细直径烟杯的正极和负极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孔的排列方式不同,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或尺寸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孔还包括一个负极孔,所述第一电极孔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正极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孔对应所述细直径烟杯的正极设置,所述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负极和所述细直径烟杯的负极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不同,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或尺寸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细直径烟杯的侧壁包括导向部和导流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细直径烟杯的底面连接,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部连接,所述导向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流部的内径,且所述导向部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烟杯和所述烟具组件之间设有相互吸引的第一吸引部和第二吸引部,用于相互吸引导向所述烟杯安装在所述烟具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和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空气形成气流并输送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发热管和设置在所述发热管外壁上的螺旋凸起,所述螺旋凸起和所述发热管的外壁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通道,所述发热体螺旋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发热管中空设置并用于对加热形成的气流进行导向,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发热管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所述烟杯设置在所述管体的端部上,且位于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的上方;所述烟杯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用于将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加热后形成的气流导入所述容置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烟杯的底部,所述电极孔设置在所述出气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烟具,包括上述的烟具组件和外壳,所述烟具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电源本体的电源支架;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上盖盖合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电源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源模块的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用于容置烟弹的烟杯可更换地安装在管体上,且所述烟杯和所述管体之间还设有电极和电极孔,当所述烟杯安装在所述管体上时,所述电极和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并输送烟杯对应的型号信息至所述控制单元,进而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型号信息控制所述空气加热组件执行对应烟杯型号信息的加热程序,这样,使用者在使用不同尺寸的烟弹时可根据需求更换所述烟杯,同时,当烟杯中残留的焦油影响使用感受时可直接更换新的烟杯,进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烟具组件安装粗直径烟杯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烟具组件安装粗直径烟杯状态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空气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细直径烟杯、弹性胶塞和管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粗直径烟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细直径烟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烟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上盖和电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管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粗直径烟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细直径烟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管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粗直径烟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细直径烟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管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粗直径烟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细直径烟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11、壳体;12、上盖;13、下盖;131、定位槽;14、弹性胶塞;15、管体;151、绝缘隔热层;152a、第一电极孔;152b、第二电极孔;153、引脚;154、第一环形凸起;16、进气口;17、出气口;18、安装通孔;2、空气加热组件;21、发热体;22、发热管;221、分流孔;23、螺旋凸起;24、气流通道;25、温度传感器;26、安装管;261、连接部;31、电源本体;32、电源支架;33、加热电极;321、第一凸起;322、避让凹槽;33、加热电极;4、固定板;41、第二凸起;42、定位凸起;43、第三凸起;5、紧固件;6、连接耳;700、容置腔;701、导气孔;702a、第一电极;702b、第二电极;703、第二环形凸起;71、粗直径烟杯;72、细直径烟杯;721、导向部;722、导流部;81、第一吸引部;82、磁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包括烟具组件,所述烟具组件包括管体15和控制单元,所述管体15上设有空气加热组件2和烟杯,所述烟杯包括用于容置烟弹(图中未示出)的容置腔700,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700内的烟弹;所述烟杯可更换地连接于所述管体15以适配不同的烟弹,不同的烟弹具有不同的直径和/或长度;不同的所述烟杯上设有不同的电极,所述烟具组件上设有对应不同的所述烟杯的电极孔,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空气加热组件加热。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两种不同直径的烟弹,对应设有两种内径不同的烟杯。
具体地,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和所述电极孔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极孔与所述电极电性连接时所发出的所述型号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型号信息控制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执行不同的加热程序对不同的烟弹进行加热。
具体地,请参阅图5,所述电极孔内设有对应所述电极的引脚153,当所述电极插入所述电极孔内时,所述电极和所述引脚153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极和所述电极孔的位置也可以互换。
以上设置,通过将用于容置烟弹的烟杯可更换地安装在管体15上,且所述烟杯和所述管体15之间还设有电极和电极孔,当所述烟杯安装在所述管体15上时,所述电极和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并输送烟杯对应的型号信息至所述控制单元,进而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型号信息控制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执行对应烟杯型号信息的加热程序,这样,使用者在使用不同尺寸的烟弹时可根据需求更换所述烟杯,同时,当烟杯中残留的焦油影响使用感受时可直接更换新的烟杯,进而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
其中,上述的加热程序为预先根据烟弹设置的最佳加热功率,检测到对应型号信息的烟杯时,所述控制单元即执行与该烟杯直径匹配的烟弹的最佳加热功率。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是单片机等常用的控制器。
具体地,所述管体15在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位置的外壁上设有绝缘隔热层151。
具体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5,所述绝缘隔热层151上设有对应所述温度传感器25的固定槽,所述温度传感器25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槽上,所述温度传感器25用于检测所述管体15的温度并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实施检测所述管体15的温度是否正常。
进一步地,所述烟杯包括内径不同的粗直径烟杯71和细直径烟杯72,所述粗直径烟杯72上设有第一电极702a,所述细直径烟杯上设有第二电极702b;所述电极孔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电极702a设置的第一电极孔152a和对应所述第二电极702b设置的第二电极孔152b。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烟杯还可以包括三种以上不同尺寸的烟杯,不同尺寸是指烟杯具有不同的内径和/或长度;每一种不同尺寸的烟杯都对应具有的电极,所述烟具组件上对应设有不同的电极孔,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烟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孔702a包括第一正极孔和第一负极孔,所述第一正极孔和第一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71的正极和负极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孔702b包括第二正极孔和第二负极孔,所述第二正极孔和第二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细直径烟杯72的正极和负极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8和图15-图17,所述第一电极孔152a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电极孔152b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所述第一正极孔和所述第一负极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管体15的第一环形凸起154的一侧,所述第二正极孔和所述第二负极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管体15的第一环形凸起154相对的另一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图8和图15-图17,所述烟杯和所述烟具组件之间设有相互吸引的第一吸引部81和第二吸引部,用于相互吸引导向所述烟杯安装在所述烟具组件上。
具体地,请参阅图6-图8和图15-图17,所述烟杯的下端设有第一吸引部81,所述烟具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吸引部81相互吸引的第二吸引部,所述烟具组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吸引设有磁铁孔82,在所述第一吸引部81和所述第二吸引部82的作用下,便于将所述烟杯的电极插入所述烟具组件上的电极孔中。其中,所述第一吸引部81和所述第二吸引部中至少一个为磁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引部8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702a和所述第二电极702b的一侧,所述磁铁孔82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孔152a和所述第二电极孔152b的一侧,所述第二吸引部设置在所述磁铁孔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和所述容置腔700连通,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用于加热空气形成气流并输送至所述容置腔700内;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包括发热体21、发热管22和设置在所述发热管22外壁上的螺旋凸起23,所述螺旋凸起23和所述发热管22的外壁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通道24,所述发热体21螺旋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24内;所述发热管22中空设置并用于对加热形成的气流进行导向,所述气流通道24和所述发热管22分别与所述容置腔70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22的外壁、所述管体15的内壁以及所述螺旋凸起23三者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通道24。
以上设置,一方面,所述发热体21能够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所述发热管22,使得所述发热管22内形成具有上升趋势的热气流,热气流从所述发热管22内直接进入烟杯内并作用在烟弹的端部,从而能够深入烟弹内部进行加热,保证使用者在抽吸第一口时烟支能够产生烟雾,提高抽吸感受;另一方面,所述发热体21螺旋缠绕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24内,在所述发热体21的加热作用下,在所述气流通道24内形成螺旋上升的热气流,螺旋设置的发热体21延长了与热气流的接触路径,提高的加热效果,螺旋上升的热气流进入所述烟杯内均匀加热烟弹的外侧壁进行加热,这样,能够提高对烟支外侧壁的加热效果,通过两种方式加热形成两股热气流,两股热气流分别作用于所述烟弹的端部和外侧壁,提高了对烟支的加热效果和均匀度。
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发热管22在靠近所述烟杯的一端部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分流孔221,用于将所述发热管22内的气流导向并进入所述容置腔700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孔221的孔径小于所述发热管22的内径,这样,所述发热管22内的热气流在流经所述分流孔221时会发生狭管效应而提高流速,进而热气流能够以更快的流速所述烟杯内,热气流的流速可以更好地深入烟弹内部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管体15内,所述烟杯设置在所述管体15的端部上,且位于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的上方;所述烟杯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气孔701,所述导气孔701用于将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加热后形成的气流导入所述容置腔700内。
具体地,请参阅图5-图8,所述细直径烟杯72的侧壁包括导向部721和导流部722,所述导向部721的一端与所述细直径烟杯72的底面连接,所述导向部721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部722连接,所述导向部721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流部722的内径,且所述导向部721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其中,为便于展示,图1-图3中的所述烟杯为粗直径烟杯71。
具体地,所述粗直径烟杯71和所述细直径烟杯72的区别在于侧壁的形状不同,所述粗直径烟杯71和所述细直径烟杯72的底面分别都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气孔701,所述导气孔701可以是有序或无序分布一体成型贯穿设置在所述烟杯的底面;其中,所述粗直径烟杯71的内径可以是自下向上都是相等的,也可以是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15包括进气口16和出气口17,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烟杯的底部,所述电极孔设置在所述出气口17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烟具,包括上述的烟具组件和外壳1,所述烟具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设有对应所述进气口16和所述出气口17的安装通孔18,所述进气口16和所述出气口17分别与所述安装通孔18连接。
具体地,所述进气口16可以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18设置,也可以是所述进气口16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8上且与外界连通;所述出气口17可以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18设置,也可以是所述出气口17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8上且与外界连通,所述烟杯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出气口17上。
请参阅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在靠近所述出气口17一侧的所述安装通孔18上设有弹性胶塞14,所述出气口17分别通过所述弹性胶塞1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通孔18上。
具体地,请参阅6-图8,所述管体15在靠近所述出气口17的一侧自所述管体15外壁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环形凸起154,所述烟杯在靠近的底部的一侧自所述烟杯外壁周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环形凸起703,也就是说,所述粗直径烟杯71和所述细直径烟杯72上分别设有第二环形凸起703;所第一环形凸起154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703外径相同;所述弹性胶塞14中间位置设有对应所述管体15外径的通孔,所述弹性胶塞14上设有对应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54和所述第二环形凸起703的安装凹槽,所述管体15穿过所述弹性胶塞14设置,且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54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面抵接,所述烟杯安装在所述出气口17上;所述电极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703的底面,所述电极孔152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凸起154的顶面上,当将所述烟杯安装在所述出气口17上时,所述烟杯的底面与所述出气口17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环形凸起703的侧壁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抵接,所述电极插设在所述电机孔内并产生型号信息输送至所述控制单元,进而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型号信息控制所述空气加热组件2执行对应的加热程序。其中,所述弹性胶塞14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或橡胶。
请参阅图10-图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31和用于安装所述电源本体31的电源支架32。
请参阅图11和图12,所述外壳1包括壳体11和上盖12,所述壳体11上设有开口,所述上盖12盖合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电源支架3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12靠近所述壳体11的一侧,所述外壳1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源模块的紧固件5。
具体地,请参阅图4和图9,所述电源本体31与所述发热体25之间还连接有加热电极33,所述电源本体31与所述发热体25之间通过所述加热电极33实现电连接。其中,所述加热电极33的材料可以是铜、银、金、箔、铝或镍等材料。
具体地,请参阅图11和图13,所述外壳1还包括下盖13;所述壳体11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的开口;所述进气口14形成在所述下盖13上,所述出气口15形成在所述上盖12上;所述下盖13上设有紧固件5,所述紧固件5的端部穿过所述下盖13压紧所述电源支架。
具体地,请参阅图11,所述壳体11为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上盖12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上端开口,所述下盖13安装所述壳体11的下端开口;所述进气口14贯穿成型于所述下盖13上,所述出气口15贯穿成型于所述上盖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2和所述下盖13通过卡合的方式分别装在所述壳体11两端的开口上。
具体地,请参阅图9-图11,所述电源支架32用于将所述电源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1内,所述电源支架32设置在所述上盖12在靠近所述下盖13的一侧,所述电源支架32与所述上盖12一体成型;其中,所述电源本体31用于为所述发热体供电;所述发热体和所述电源本体31之间通过所述加热电极33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源本体31可以是锂电池等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电源支架32为仅能从一侧开口取放所述电源本体31的框架结构,所述电源支架32在靠近所述下盖13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凸起321,当所述上盖12和所述下盖13分别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时,所述电源支架32通过所述第一凸起321与所述下盖13抵接。这样,在装配烟具时,只需将所述电源本体31放入所述电源支架32内即可,安装方便。
具体地,请参阅图10-图11,所述外壳1内设有固定板4,用于固定电源模块,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紧固件5,所述紧固件5的端部穿过所述固定板4压紧所述电源支架32。
具体地,所述固定板4设置在所述电源支架32的一侧,所述烟具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源支架32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固定板4在靠近所述电源支架32的一侧设有第二凸起41,所述第二凸起41与所述电源本体31抵接,所述电源支架32的一侧对应所述第二凸起41设有避让凹槽322,所述第二凸起41的端部穿过所述避让凹槽322并与所述电源本体31抵接,进而将所述电源本体31压紧在所述电源支架32内,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凸起41和所述避让凹槽322的配合对所述电源支架32进行限位。所述固定板4在靠近所述壳体11的一侧还设有第三凸起43,所述第三凸起43与所述壳体11的内侧壁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3和图14,所述下盖13和所述固定板4上分别对应所述紧固件5设有通孔,所述紧固件5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电源支架32抵接,其中,所述电源支架32上对应所述紧固件5设有通孔,使得所述下盖13和所述固定部4上的紧固件5的端部能够直接压紧所述电源本体31。所述固定板4上的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起41的两侧。其中,所述紧固件5可以是螺钉或铆钉等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紧固件5。
具体地,请参阅图10-图14,所述固定板4上还设有定位凸起42,用于所述定位凸起4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4靠近所述下盖13的一侧,所述下盖13上对应所述定位凸起42设有定位槽131。
以上设置,通过将所述电源本体31安装在所述电源支架32内,并通过设置在两个方向上的紧固件5以及第二凸起41将所述电源本体31压紧,从而保证所述电源本体31安装在所述电源支架32内的稳定性。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2和图9,所述烟具组件还包括安装管26,所述安装管26一端与所述进气口16连接,所述安装管26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下盖13上的安装通孔18固定连接,所述管体15的外壁与所述安装通孔18的内侧壁抵接;所述安装管26的上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进气口16的连接部261。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连接部261为设置在所述安装管26端口处,所述安装管26的端口内壁凹陷成型有台阶部262,所述台阶部262对应所述连接部261的外径设置。其中,所述连接部261的材质优选为弹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为硅胶材质,能够利用弹性材料本身的弹力使得所述管体15安装更加稳定,同时还对所述管体15起到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61也可以是成型于所述安装管26端部的台阶部262,所述台阶部262对应所述管体15的端部设置,所述管体15的端部压紧设置在所述台阶部262处。
具体地,请参阅图1和图9,所述安装管26的一侧还设有第一连接耳6,所述电源支架32在位于所述安装管26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耳6,所述壳体11在所述安装管26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耳6,所述第二连接耳6对应所述第一连接耳6设置;通过螺钉或铆钉等现有技术中的紧固件5将所述第一连接耳6和所述第二连接耳6固定连接,进而完成了对所述安装管26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电源本体31放置在所述电源支架32内,并将所述下盖13卡合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下侧端口上。
S2、将所述烟具组件安装在所述下盖13上;其中,也可以在步骤S1中先将所述烟具组件安装在所述下盖13上之后再一同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
S3、随后通过所述紧固件5将所述固定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源模组上。
S4、将步骤S3中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电源模组和所述固定板4一同安装在所述壳体11内,并在所述定位凸起43和所述定位槽131的配合下导向定位,使得所述上盖12能够刚好与所述壳体11的上端开口卡合固定。
S5、在所述下盖13的安装通孔18上安装所述紧固件5。
上述装配方法,装配步骤简单,电源本体31的安装稳定性好。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18-图20,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孔152a和所述第二电极孔152b分别包括第一正极孔和所述第一负极孔,所述第一正极孔和所述第一负极孔设置在所述管体15的第一环形凸起154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正极孔和所述第二负极孔设置在所述管体15的第一环形凸起154相对的两侧。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21-图23,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孔152a与所述第二电极孔152b的排列方式不同,具体地,所述第一正极孔和所述第一负极孔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正极孔和所述第二负极孔的排列方向。
其中,排列方式可以是指所述第一正极孔和所述第一负极孔两者之间形成的直线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正极孔和所述第二负极孔两者之间形成的直线方向,也可以是指所述第一正极孔和所述第一负极孔两者之间的间隔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正极孔和所述第二负极孔两者之间的间隔。
第四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该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或尺寸不同。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可以是形状相同且尺寸不同的,也可以是形状、尺寸均不相同的。其中,所述电极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五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该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电极孔包括第一电极孔、第二电极孔和一个负极孔,所述第一电极孔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正极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孔对应所述细直径烟杯的正极设置,所述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负极和所述细直径烟杯的负极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不同,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不同。
具体地,当所述粗直径烟杯安装在所述烟具组件上时,所述粗直径烟杯的正极和负极、第一电极孔和负极孔形成电性回路;当所述细直径烟杯安装在所述烟具组件上时,所述细直径烟杯的正极和负极、第二电极孔和负极孔形成电性回路;也就是说,所述烟具组件上仅设有一个负极孔,不同的烟杯安装在所述烟具组件上时都与所述负极孔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相同、尺寸不同,还可以是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不同。其中,所述电极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或正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具组件,所述烟具组件包括管体和控制单元,所述管体上设有空气加热组件和烟杯,所述烟杯包括用于容置烟弹的容置腔,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所述容置腔内的烟弹;所述烟杯可更换地连接于所述管体以适配不同的烟弹,不同的烟弹具有不同的直径和/或长度;不同的所述烟杯上设有不同的电极,所述烟具组件上设有对应不同的所述烟杯的电极孔,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和所述电极孔电性连接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空气加热组件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杯包括内径不同的粗直径烟杯和细直径烟杯,所述粗直径烟杯上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细直径烟杯上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电极孔包括对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的第一电极孔和对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的第二电极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孔包括第一正极孔和第一负极孔,所述第一正极孔和第一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正极和负极设置;
所述第二电极孔包括第二正极孔和第二负极孔,所述第二正极孔和第二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细直径烟杯的正极和负极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孔的排列方式不同,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或尺寸不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孔还包括一个负极孔,所述第一电极孔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正极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孔对应所述细直径烟杯的正极设置,所述负极孔分别对应所述粗直径烟杯的负极和所述细直径烟杯的负极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与所述第二电极孔与所述烟具组件中心轴线的距离不同,和/或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或尺寸不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直径烟杯的侧壁包括导向部和导流部,所述导向部的一端与所述细直径烟杯的底面连接,所述导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导流部连接,所述导向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导流部的内径,且所述导向部的内径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杯和所述烟具组件之间设有相互吸引的第一吸引部和第二吸引部,用于相互吸引导向所述烟杯安装在所述烟具组件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和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用于加热空气形成气流并输送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体、发热管和设置在所述发热管外壁上的螺旋凸起,所述螺旋凸起和所述发热管的外壁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通道,所述发热体螺旋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内;所述发热管中空设置并用于对加热形成的气流进行导向,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发热管分别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管体内,所述烟杯设置在所述管体的端部上,且位于所述空气加热组件的上方;所述烟杯的底部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用于将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加热后形成的气流导入所述容置腔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烟杯的底部,所述电极孔设置在所述出气口的一侧。
10.一种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烟具组件和外壳,所述烟具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设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电源本体的电源支架;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上盖,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上盖盖合设置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电源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源模块的紧固件。
CN202222972723.0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Active CN219288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2723.0U CN21928876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2723.0U CN21928876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8760U true CN219288760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85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2723.0U Active CN219288760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8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05890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US20140196716A1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211746937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910526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0782921U (zh)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260484U (zh) 传感器密封件及电子烟
CN217446659U (zh)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
CN216568376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设备
CN219288760U (zh) 一种粗细烟弹通用的空气加热不燃烧加热组件及烟具
CN218790609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110876491A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6255474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4759157U (zh) 雾化装置的烟杆及具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2393860U (zh) 分体拆装式电子烟及电子烟充电系统
CN112137169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675355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5531616U (zh) 一种可实现油芯分离的雾化组件
CN220529278U (zh) 一种电连接稳定的电子烟
CN218605066U (zh) 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81538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11956U (zh) 一种储液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98763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2648586U (zh) 电子吸烟器
CN220607334U (zh) 电子烟
CN219645081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