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5937U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5937U
CN219285937U CN202320371425.8U CN202320371425U CN219285937U CN 219285937 U CN219285937 U CN 219285937U CN 202320371425 U CN202320371425 U CN 202320371425U CN 219285937 U CN219285937 U CN 2192859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cathode signal
display panel
data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14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熙
宋艳芹
杨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14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59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59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59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数据连接线,包括第一数据连接线和第二数据连接线,第一数据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数据线,第一数据连接线位于显示区;第二数据连接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第一数据连接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阴极信号线,包括第一阴极信号线,第一阴极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越显示区,第一阴极信号线和第二数据连接线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减小了边框区的尺寸,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并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显示面板的边框区设置有移位寄存器和电源线,电源线走线较宽,使得边框区的尺寸较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数据连接线,包括第一数据连接线和第二数据连接线,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阴极信号线,包括第一阴极信号线,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越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按照预设比例排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按照m:n的比例排布,其中,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的整数。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金属层;
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同一金属层。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金属层;
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不同金属层;
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通过过孔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第四金属层和第五金属层;
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
或者,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
可选地,所述阴极信号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相连接的第二阴极信号线,所述第二阴极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阴极信号线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非显示区还设置有阴极信号连接线,所述阴极信号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通过跳线与所述阴极信号连接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
所述跳线位于所述阳极所在的导电层。
可选地,所述跳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通过过孔连接,所述跳线的第二端与所述阴极信号连接线通过过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任意实施方案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阴极信号线穿越显示区,使得部分阴极信号线布置在显示区,从而减小非显示区中阴极信号线的数量,减小非显示区中阴极信号线的宽度,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通过将第一阴极信号线和第二数据连接线间隔设置,便于第一阴极信号线均匀设置,从而使得阴极信号分布均匀,阴极电压的压降更加均匀,使得各个发光器件接收到的阴极电压趋于一致,从而每个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阴极信号线与第二数据连接线的排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正如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边框区的尺寸较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实现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在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设置有移位寄存器和多种电源线,例如包括为发光器件提供阴极电压的阴极走线、为像素电路提供初始化信号的初始化信号线,电源线数量较多,且阴极走线宽度较大,导致边框区尺寸较大,不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的实现。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显示面板包括数据线Data、数据连接线F1和阴极信号线VSS,数据线Data沿第一方向X延伸;数据连接线F1包括第一数据连接线F1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第一数据连接线F11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连接数据线Data,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位于显示区AA;第二数据连接线F12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连接第一数据连接线F11,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阴极信号线VSS包括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穿越显示区AA,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F12间隔设置。
其中,显示面板可以划分为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非显示区NA包括边框区。显示区AA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像素电路和发光器件,像素电路是由薄膜晶体管和电容等器件组成的电路,例如为2T1C电路及其变形电路,也可以为7T1C电路及其变形电路,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像素电路。其中,2T1C电路例如是指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和存储电容的像素电路;7T1C电路例如是指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驱动晶体管、阈值补偿晶体管、第一初始化晶体管、第二初始化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和存储电容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与发光器件连接,例如与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发光器件的阴极连接阴极信号线VSS,阴极信号线VSS为发光器件提供阴极电压。数据线Data与像素电路连接,数据线Data为像素电路提供数据电压,使得像素电路根据数据电压产生驱动电流,发光器件响应驱动电流发光,进而使得显示面板显示目标画面。
具体地,显示面板包括拐角区域B1,拐角区域B1例如为R角或圆角。通过设置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数据连接线F11和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叉,例如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则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垂直。第二数据连接线F12通过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拐角区域B1的数据线Data连接,则拐角区域B1的数据线Data无需通过斜向连接线连接,从而无需进行斜向布线,使得显示面板拐角处的边框尺寸减小,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穿越显示区AA,则将部分阴极信号线设置在显示区AA,从而减小非显示区NA中阴极信号线的宽度,从而进一步减小边框尺寸,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通过将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F12间隔设置,避免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的设置较集中,便于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均匀设置,从而使得阴极信号分布均匀,阴极电压的压降更加均匀,使得各个发光器件接收到的阴极电压趋于一致,从而每个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阴极信号线穿越显示区,使得部分阴极信号线布置在显示区,从而减小非显示区中阴极信号线的数量,减小非显示区中阴极信号线的宽度,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通过将第一阴极信号线和第二数据连接线间隔设置,便于第一阴极信号线均匀设置,从而使得阴极信号分布均匀,阴极电压的压降更加均匀,使得各个发光器件接收到的阴极电压趋于一致,从而每个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按照预设比例排布。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阴极信号线与第二数据连接线的排布示意图,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按照m:n的比例排布,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的整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的整数。
具体地,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按照m:n的比例排布,可以保证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均匀布线,并且,1≤m≤3且1≤n≤3,可以使得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的数量不会过多,即显示区AA中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的数量不会过少,有利于分担非显示区NA的阴极信号线的压降,使得显示面板中阴极电压的压降分布均匀;也可以使得显示区AA中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的数量不会过少,即第一数据连接线F11的数量不会过少,保证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拐角区域的数据线Data一一对应连接,避免设置斜向连接线,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图2中示出了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按照1:2的比例排布的情况,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金属层;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位于同一金属层。
具体地,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的延伸方向相同,则将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设置于同一金属层,可以方便走线,避免绕线复杂,避免产生较多的过孔,有利于版图设计。
可选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金属层;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位于不同金属层;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通过过孔连接。
具体地,第一数据连接线F11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数据连接线F12沿第一方向X延伸,即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的延伸方向不同,则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的排布方向不同,通过将第一数据连接线F1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F12设置在不同的金属层,可以避免排布方向不同的走线位于同一层,可以简化走线的排布方式;并且可以避免在一层金属层中布线较多,有利于减小显示面板的布线占用面积,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位于不同的金属层,则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对应的第二数据连接线F12通过过孔连接,减小显示面板的布线占用空间,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并且提高布线的灵活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可选地,参考图3,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第三金属层M3、第四金属层M4和第五金属层M5;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位于第四金属层M4,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位于第五金属层M5;或者,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位于第五金属层M5,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位于第四金属层M4。
具体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1、位于衬底101上的有源层102、及位于有源层102远离衬底101一侧的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第三金属层M3、第四金属层M4和第五金属层M5。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由多个薄膜晶体管组成,像素电路中还包括存储电容,薄膜晶体管的栅极G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存储电容的一个极板C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存储电容的另一极板C2位于第二金属层M2,薄膜晶体管的源极S1和漏极D1位于第三金属层M3。如图5所示,第一金属层M1的栅极G1、第三金属层M3的源极S1和漏极D1、与源极S1连接的有源层102的源区、及与漏极D1连接的有源层102的漏区构成一个薄膜晶体管T1。通过将第一数据连接线F11设置于第四金属层M4,第四金属层M4只有第一数据连接线F11这一种走线,方便走线,避免多条走线交错排布,避免走线交叠过多,从而便于版图设计和信号传输。通过将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设置于第五金属层M5,则沿同一方向延伸的走线位于同一金属层,可以方便走线,避免绕线复杂,方便走线的排布,有利于版图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设置于第四金属层M4,将第一数据连接线F11设置于第五金属层M5,将第一数据连接线F1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F12设置在不同的金属层,可以避免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多条第二数据连接线F12连接,避免数据连接线上的信号错乱,避免绕线复杂,方便走线。图3中只示出了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位于第四金属层M4,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位于第五金属层M5的情况,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示例性地,显示面板的扫描线例如位于第一金属层M1,便于扫描线与薄膜晶体管的栅极G1连接。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的扫描线还可以位于第二金属层M2或第三金属层M3,此处并不进行限定。则第一数据连接线F11与扫描线位于不同的金属层,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与扫描线位于不同的金属层,避免扫描线的排布影响第一数据连接线F1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F12的走线,并且避免扫描线上的信号对第一数据连接线F11和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上的信号产生干扰。数据线Data例如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位于同一金属层,数据线Data与第二数据连接线F12沿同一方向延伸,可以方便布线,避免绕线复杂,避免产生较多的过孔,有利于版图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S1和漏极D1还可以位于第二金属层M2,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在上述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参考图4,阴极信号线VSS还包括与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相连接的第二阴极信号线VSS2,第二阴极信号线VSS2位于非显示区NA,第二阴极信号线VSS2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非显示区NA还设置有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连接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
具体地,第二阴极信号线VSS2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左边框和右边框的第二阴极信号线VSS2连接至提供阴极电压的电源芯片的引脚。所有的第一阴极信号走线VSS1连接后,再与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连接,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连接至电源芯片的引脚,则使得阴极电压的压降分布均匀,避免压降集中,从而避免第二阴极信号线VSS2的压降较大,在拐角处烧毁,从而保证了显示面板的可靠运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参考图5,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通过跳线L1与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连接。
具体地,显示面板还包括为像素电路提供电源电压的电源信号线VDD,下边框的电源信号线VDD位于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之间,使用跳线L1连接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防止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与电源信号线VDD连接,可以防止信号串扰。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5,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阳极;跳线L1位于阳极所在的导电层。
具体地,发光单元即为上述实施方案中的发光器件。将跳线L1设置在阳极所在的导电层,不会与其他走线位于同层,可以避免走线间的信号串扰。而且无需增加导电层,在制备阳极的同时,即可制备跳线L1,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备流程,有利于降低成本。
可选地,继续参考图5,跳线L1的第一端与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通过过孔连接,跳线L1的第二端与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通过过孔连接。
具体地,跳线L1与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异层设置,则跳线L1的第一端与第一阴极信号线VSS1通过过孔连接,跳线L1与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异层设置,则跳线L1的第二端与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通过过孔连接。一条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可以对应连接两条跳线L1,也可以对应连接一条或多条跳线L1,图5中只对一条阴极信号连接线VSS3可以对应连接两条跳线L1的情况进行示意,但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因此具备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数据线,所述数据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数据连接线,包括第一数据连接线和第二数据连接线,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阴极信号线,包括第一阴极信号线,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越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和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按照预设比例排布;
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按照m:n的比例排布,其中,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的整数;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3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金属层;
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同一金属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金属层;
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不同金属层;
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通过过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第四金属层和第五金属层;
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
或者,所述第一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五金属层,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数据连接线位于所述第四金属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信号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相连接的第二阴极信号线,所述第二阴极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阴极信号线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非显示区还设置有阴极信号连接线,所述阴极信号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通过跳线与所述阴极信号连接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阳极;
所述跳线位于所述阳极所在的导电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阴极信号线通过过孔连接,所述跳线的第二端与所述阴极信号连接线通过过孔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20371425.8U 2023-02-27 2023-0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2859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425.8U CN219285937U (zh) 2023-02-27 2023-0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425.8U CN219285937U (zh) 2023-02-27 2023-0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5937U true CN219285937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36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1425.8U Active CN219285937U (zh) 2023-02-27 2023-02-27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59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8172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9010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443121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1128048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93151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805378B (zh) 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7071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55075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4032403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1265478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JP2020529097A (ja) 配線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oled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121306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7126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2367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823837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0628317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21928593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43504B (zh)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26728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2518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10678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9228311U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315812B (zh)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709842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8076168A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