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82564U -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82564U
CN219282564U CN202320117187.8U CN202320117187U CN219282564U CN 219282564 U CN219282564 U CN 219282564U CN 202320117187 U CN202320117187 U CN 202320117187U CN 219282564 U CN219282564 U CN 219282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faucet
fixing
driving structur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71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刘高其
莫杞升
刘百福
韦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z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71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82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82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82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把手壳体;把手支架,所述把手支架位于把手壳体内;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龙头主体连接;耐磨垫,所述耐磨垫位于固定套与把手壳体之间;龙头阀,所述龙头阀位于固定套内,且所述龙头阀一端穿出固定套和把手支架并与把手壳体驱动连接;所述龙头主体与把手支架相对静止,所述龙头主体旋转可带动龙头阀在固定套内沿轴心转动,通过耐磨垫避免所述固定套与把手支架之间产生摩擦。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耐磨垫可减少驱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提高使用寿命,且可避免把手壳体与把手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过度。

Description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龙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对水阀的通俗称谓,是一种用来控制水流大小的开关装置,具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现在不锈钢等各种款式的水龙头,单联式可接冷水管或热水管;双联式可同时接冷热两根管道。
现有的水龙头驱动结构包括一字型、十字形和圆环形,控制水路开合过程中会在成水龙头之间的多次摩擦或磨损,久而久之会造成水龙头漏水的现象,且容易生锈,驱动过程中会出现卡顿及噪音,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增加了耐磨垫可减少驱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提高使用寿命,且可避免把手壳体与把手支架之间的装配间隙过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包括:龙头主体;把手壳体;把手支架,所述把手支架位于把手壳体内;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龙头主体连接;耐磨垫,所述耐磨垫位于固定套与把手壳体之间;龙头阀,所述龙头阀位于固定套内,且所述龙头阀一端穿出固定套和把手支架并与把手壳体驱动连接;所述龙头主体与把手支架相对静止,所述龙头主体旋转可带动龙头阀在固定套内沿轴心转动,通过耐磨垫避免所述固定套与把手支架之间产生摩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一种结构简单,驱动方便的把手结构,驱动时通过耐磨垫可降低磨损及噪音,提高使用寿命,且所述耐磨垫位于把手壳体与把手支架之间,可避免二者之间间隙过大造成的外观缺陷。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壳体包括: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一侧内凹形成容纳腔,所述把手支架位于容纳腔内;扭动部,所述扭动部与把手主体连接;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容纳腔内,用于与龙头阀驱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驱动连接,所述容纳腔内部空间大,有效降低把手壳体的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支架周向设置有卡接棱,所述卡接棱用于与把手主体的容纳腔内壁抵接,所述把手支架还设置有轴向的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为龙头阀预留孔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将把手支架与把手主体稳定固定,可同时旋转驱动龙头阀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支架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穿孔垂直且连通,所述固定孔穿设有固定件,用于将龙头阀与把手支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固所述把手支架与龙头阀,提高二者之间的驱动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对应,以用于通过固定件将龙头阀、把手支架和把手壳体三者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加固把手支架与龙头阀,实现龙头阀、把手支架和把手壳体三者的稳定驱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龙头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操控端,所述操控端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的内螺纹与龙头主体的操控端的外螺纹之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现所述龙头主体与固定套之间的固定效果,同时限制了龙头阀的位置,通过旋转龙头阀可控制阀内水路的开合,避免与把手之间的摩擦漏水问题。
进一步地,还包括齿条结构和弹簧式凸子结构,所述齿条结构位于固定套靠近把手支架一端,所述弹簧式凸子结构位于把手壳体内,用于与齿条结构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把手壳体内的弹簧式凸子结构与固定套上的齿条结构配合,转动把手壳体时,会形成顿挫多档位感觉,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结构周向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端部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便于旋转时所述弹簧式凸子结构始终位于齿条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式凸子结构包括活动连接的卡接端和伸缩端,所述卡接端用于与把手壳体内部卡接,所述伸缩端与卡接端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实现伸缩端的伸缩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簧的复位效果,实现卡接端与齿条结构上每个槽孔的抵接效果,形成顿挫多档位的调节。
一种净水龙头,包括把手驱动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实现净水龙头的驱动效果,且驱动时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增加了驱动时的多档位体验,增强用户手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耐磨垫,可避免把手壳体与龙头壳体之间的磨损,降低旋转时的噪音,提高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固定套,可限制龙头阀位置,降低与把手之间的接触及摩擦,从而避免了摩擦损耗,进而解决了漏水生锈问题;
3.通过设置齿条结构和弹簧式凸子结构,提高了驱动时的用户手感,增强了顿挫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净水龙头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驱动结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驱动结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把手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把手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驱动结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驱动结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龙头主体;11、进水口;12、出水口;13、操控端;131、外螺纹;2、把手壳体;21、把手主体;22、扭动部;23、连接部;24、第二固定孔;25、容纳腔;3、把手支架;31、卡接棱;32、穿孔;33、第一固定孔;34、固定件;4、固定套;41、内螺纹;42、阶梯结构;43、齿条结构;5、耐磨垫;6、龙头阀;61、阀芯;62、阀盖;7、弹簧式凸子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参阅图1-图8所示,公开了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包括龙头主体1、把手壳体2、把手支架3、固定套4、耐磨垫5和龙头阀6,所述龙头主体1包括两个进水口11、一个出水口12和两个操控端13,两个操控端13共线,所述固定套4与龙头主体1连接;具体的,所述操控端13呈筒状,筒状外边缘设置有外螺纹131,所述固定套4设置有内螺纹41,所述固定套4的内螺纹41与龙头主体1的操控端13的外螺纹13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龙头阀6位于固定套4内用于控制龙头主体1内的水路流通,通过两个操控端13可分别控制两个进水口11的开合,从而实现出水口12的出水种类选择。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操控端13的数量可以不是两个,但至少具有一个,所述进水口11的数量本实施例也不做具体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配。
所述把手支架3位于把手壳体2内,具体的,所述把手壳体2包括把手主体21、连接部23和扭动部22,所述把手主体21呈圆柱状,且所述把手主体21一侧内凹形成容纳腔25,所述把手支架3位于容纳腔25内;所述扭动部22与把手主体21连接,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旋转把手壳体2;所述连接部23位于容纳腔25内居中部,用于与龙头阀6驱动连接,可实现驱动连接,所述容纳腔25内部空间大,有效降低把手壳体2的成本。所述把手支架3呈圆柱状,且周向设置有卡接棱31,所述卡接棱31用于与把手主体21的容纳腔25内壁抵接,使所述手支架与把手壳体2之间过盈配合嵌入,从而实现所述把手支架3与把手壳体2之间的卡接固定效果,以使所述龙头主体1与把手支架3保持相对静止。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支架3还设置有轴向的穿孔32,所述穿孔32用于为龙头阀6预留孔位,可将把手支架3与把手主体21稳定固定,可同时旋转驱动龙头阀6转动。所述把手支架3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3,所述第一固定孔33与穿孔32垂直且连通,所述固定孔穿设有固定件34,用于将龙头阀6与把手支架3固定,加固所述把手支架3与龙头阀6,提高二者之间的驱动效果。所述把手壳体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24,所述的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33对应,以用于通过固定件34将龙头阀6、把手支架3和把手壳体2三者固定,进一步加固把手支架3与龙头阀6,实现龙头阀6、把手支架3和把手壳体2三者的稳定驱动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4为螺钉,螺钉上设置有软胶件,通过螺钉穿过第二固定孔24、第一固定孔33后与龙头阀6固定,实现龙头阀6、把手支架3和把手壳体2三者的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4也可以是其他连接件,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的,所述龙头阀6包括阀芯61和阀盖62,所述阀盖62与固定套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将所述阀盖62与固定套4隔开并密封,降低了驱动结构驱动时对内部水路的影响,进而不会出现漏水;所述阀盖62套接于阀芯61表面,所述阀芯61端部从所述固定套4一侧穿出,所述龙头阀6的阀芯61端部与所述穿孔32、连接部23形状结构对应,包括但不限于是矩形、三角形、米字型或梅花形,仅用于实现对龙头阀6的旋转驱动效果,所述龙头主体1旋转可带动龙头阀6在固定套4内沿轴心转动。
参照图8所示,所述固定套4呈筒状,靠近把手壳体2一端设置有阶梯结构42,所述耐磨垫5套接于阶梯状结构上,当用户转动把手壳体2的扭动部22时,所述把手壳体2带动龙头阀6旋转改变龙头主体1内部水路的开合,所述固定套4与把手壳体2之间通过耐磨垫5隔开,通过耐磨垫5避免所述固定套4与把手支架3之间产生摩擦,同时降低了噪音,所述耐磨垫5采用POM耐磨片,具有良好的滑动性与耐磨性,提高了龙头驱动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参阅图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外观的改进,改变了把手壳体2的结构,所述固定套4上的阶梯结构42处避开耐磨片还设置有齿条结构43,所述齿条结构43为多个齿牙拼合而成,所述齿条结构43的圆周长度与把手壳体2可旋转的最大圆周保持一致,所述把手壳体2的扭动部22内卡接固定有弹簧式凸子结构7,所述弹簧式凸子结构7包括活动连接的卡接端和伸缩端,所述卡接端用于与把手壳体2内部卡接,所述伸缩端与卡接端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实现伸缩端的伸缩复位。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簧的复位效果,实现卡接端与齿条结构43上每个槽孔的抵接效果,形成顿挫多档位的调节。通过把手壳体2内的弹簧式凸子结构7与固定套4上的齿条结构43配合,转动把手壳体2时,会形成顿挫多档位感觉,提高了用户体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式凸子结构7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可以实现顿挫多档位的效果即可,因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净水龙头,包括把手驱动结构,可实现净水龙头的驱动效果,且驱动时噪音小,使用寿命长,增加了驱动时的多档位体验,增强用户手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耐磨垫5,可避免把手壳体2与龙头壳体之间的磨损,降低旋转时的噪音,提高使用寿命;
2.通过设置固定套4,可限制龙头阀6位置,降低与把手之间的接触及摩擦,从而避免了摩擦损耗,进而解决了漏水生锈问题;
3.通过设置齿条结构43和弹簧式凸子结构7,提高了驱动时的用户手感,增强了顿挫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头主体;
把手壳体;
把手支架,所述把手支架位于把手壳体内;
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与龙头主体连接;
耐磨垫,所述耐磨垫位于固定套与把手壳体之间;
龙头阀,所述龙头阀位于固定套内,且所述龙头阀一端穿出固定套和把手支架并与把手壳体驱动连接;
所述龙头主体与把手支架相对静止,所述龙头主体旋转可带动龙头阀在固定套内沿轴心转动,通过耐磨垫避免所述固定套与把手支架之间产生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壳体包括:
把手主体,所述把手主体一侧内凹形成容纳腔,所述把手支架位于容纳腔内;
扭动部,所述扭动部与把手主体连接;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容纳腔内,用于与龙头阀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支架周向设置有卡接棱,所述卡接棱用于与把手主体的容纳腔内壁抵接,所述把手支架还设置有轴向的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为龙头阀预留孔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支架还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穿孔垂直且连通,所述固定孔穿设有固定件,用于将龙头阀与把手支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对应,以用于通过固定件将龙头阀、把手支架和把手壳体三者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包括至少一个操控端,所述操控端外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的内螺纹与龙头主体的操控端的外螺纹之间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条结构和弹簧式凸子结构,所述齿条结构位于固定套靠近把手支架一端,所述弹簧式凸子结构位于把手壳体内,用于与齿条结构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结构周向设置于所述固定套端部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式凸子结构包括活动连接的卡接端和伸缩端,所述卡接端用于与把手壳体内部卡接,所述伸缩端与卡接端之间设置有弹簧,用于实现伸缩端的伸缩复位。
10.一种净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把手驱动结构。
CN202320117187.8U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Active CN219282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7187.8U CN219282564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7187.8U CN219282564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82564U true CN219282564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7187.8U Active CN219282564U (zh) 2023-01-30 2023-01-30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82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525744A (ja) 水制御弁
JP7321278B2 (ja) 三方弁
US20210017742A1 (en) Mixer faucet
CN219282564U (zh) 一种把手驱动结构及净水龙头
JP2007205424A (ja) 水栓装置
JP2015010636A (ja) 弁ユニット及び水栓
CN115218006B (zh) 水路切换装置及饮料机
CN213929673U (zh) 一种具有防滴漏功能的球阀
JP2002364034A (ja) 湯水混合水栓
CN210860016U (zh) 龙头和淋浴设备
JP2006275248A (ja) 給水栓の弁装置
JP4842525B2 (ja) 浄水機能付きシャワーヘッド
CN213809001U (zh) 一种浴室用淋浴水龙头
CN219315896U (zh) 一种带有防溅水功能的龙头结构
CN217463326U (zh) 二氧化碳气泡水的龙头阀芯及双出水水龙头
CN218236207U (zh) 按压控制的洗脸盆水龙头
CN215288036U (zh) 一种新型的带有三种出水模式的水龙头净水器
CN215214873U (zh) 快开阀芯
JP3875064B2 (ja) クリック機構付シングルレバー水栓
CN211186892U (zh) 排水组件和饮水设备
JP6452983B2 (ja) バルブユニット,水栓及びバルブユニットの組付け方法
EP3885500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tap handle and shower tap comprising this structure
CN220185845U (zh) 一种带花洒插座的按键出水阀
CN214344891U (zh) 一种龙头过滤器
CN219753390U (zh) 座便器盖板的通水控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