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9430U -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9430U
CN219269430U CN202320110035.5U CN202320110035U CN219269430U CN 219269430 U CN219269430 U CN 219269430U CN 202320110035 U CN202320110035 U CN 202320110035U CN 219269430 U CN219269430 U CN 219269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domain controller
heat dissipation
interfac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00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Keb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Keb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Keb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Kebo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100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9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9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9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包括冷却基体,所述冷却基体内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基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冷却流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柱,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接口进入所述冷却流道内,流经所述散热柱后从所述第二接口流出。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通过在水冷流道内部设置若干个散热柱,可以更好的增加对冷却介质的热传导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域控制器温升,降低元器件的早期失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域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域控制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随着域控制器功能的逐渐增加,高效率、高集成度、高功率密度是域控制器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高温会给域控制器带来元器件的损坏、材料的热老化、低熔点的焊锡球的开裂、焊点的脱落以及器件之间的机械应力增大等等问题。有统计资料表明:电子元器件温度每升高2℃,可靠性下降10%,元器件温升50℃时,寿命只有温升25℃时的六分之一。元器件失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上升。
目前通过水冷散热能够控制域控制器整体的温升,但传统的单一的水冷板冷却传导效率不高,减少温升效果不够明显,无法很好的满足域控制器的散热需求。因此,有必要进行新的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故提出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通过在水冷流道内部设置若干个散热柱,可以更好的增加对冷却介质的热传导效率,从而有效减少域控制器温升,降低元器件的早期失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包括冷却基体,所述冷却基体内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基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冷却流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柱,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接口进入所述冷却流道内,流经所述散热柱后从所述第二接口流出。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柱呈阵列分布,每一行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柱沿所在冷却流道的流通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柱的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柱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进一步的,每一行中若干个散热柱的一侧面对齐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基体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连接,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间形成所述冷却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体朝向所述第二基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槽分隔呈若干个子槽,若干个子槽之间交错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之间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基体为金属铝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在冷却流道内设置有散热柱,通过对冷却流道的形状以及散热柱的形状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冷却介质在冷却流道内的流通速度,而散热柱可以有效增加对冷却介质的热传导效率,充分地将域控制器发热产生的热量与冷却介质热交换,从而有效减少域控制器温升,降低元器件的早期失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2)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结构简单,且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水冷板设计,热交换效率更高,散热效果更好;
(3)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可降低客户的液冷设计工作及整体采购成本,并且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内冷却介质的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基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基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却基体,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散热柱,14-第一基体,141-凹槽,142-第一隔板,143-第二隔板,144-第一内壁,145-第二内壁,15-第二基体,2-冷却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包括冷却基体1,所述冷却基体1内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基体1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的两个接口,定义所述冷却流道的进口为第一接口11,所述冷却流道的出口为第二接口12,如图1所示,两个接口分别与外界冷却管路进行连接。所述冷却流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柱13,冷却介质2从所述第一接口11进入所述冷却流道内,流经所述散热柱13后从所述第二接口12流出,如图2和图3所示。从而将域控制器工作发热产生的热量与冷却介质2进行充分热交换,使域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而所述冷却介质2可以是任意制冷剂,比如不同浓度的乙二醇溶液、R23、R22等等冷却液,且冷却介质2流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
优选的,所述冷却基体1由第一基体14和第二基体15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呈板状,所述第一基体14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15的一侧。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连接,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之间形成所述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也即所述冷却基体1优选采用金属铝材质,相较于传统的铜材质,金属铝材质在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更加节约用户的成本。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之间优选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密封连接,焊接过程安全、无污染、无烟尘,操作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
所述第一基体14朝向所述第二基体1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槽141分隔呈若干个子槽,若干个子槽之间交错连通,当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连接后,若干个交错连通的子槽将形成弯折的所述冷却流道,如图2至图4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的在所述凹槽141内间隔设置了两个隔板,分别定义为第一隔板142和第二隔板143,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定义所述第一基体14两个相对设置的内壁分别为第一内壁144和第二内壁145。所述第一隔板14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壁14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壁145间形成间隔,所述第二隔板14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壁14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壁144间形成间隔,从而将所述凹槽141分割成了依次交错连通的三个子槽,进而在所述第二基体15盖合在所述第一基体14上后会形成一“S”形冷却流道。其中,图5和图6中所展示的是所述第一接口11和所述第二接口12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15远离所述第一基体14一侧,并靠近端部设置,这样可便于域控制器散热装置与外界冷却管路进行连接,更便于布置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当然,所述第一接口11和所述第二接口12的设置位置不限如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任意设置,比如所述第一接口11或所述第二接口1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14上等。
若干个所述散热柱13优选设置在所述第一基体14的凹槽141内,且所述散热柱13的一端朝所述第一基体14开口方向延伸。所述散热柱13的长度设计优选保证在所述第一基体14与所述第二基体15连接后,所述散热柱13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基体15相抵接。若干个所述散热柱13呈阵列分布,且每一行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柱13沿所在冷却流道的流通方向间隔分布,比如图3中所示的,子槽内的冷却介质2沿左右方向流通,故优选将每个子槽内的若干个散热柱13沿左右方向组行,沿上下方向组列。而所述散热柱13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平行四边形,进一步优选为菱形,且每一行中若干个散热柱13的一侧面对齐设置。通过对所述冷却流道的形状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流道内散热柱13的形状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冷却介质2在所述冷却流道内的流通速度,而散热柱13则可以有效增加对冷却介质2的热传导效率,充分地将域控制器发热产生的热量与冷却介质2热交换,从而有效减少域控制器温升,降低元器件的早期失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当然,所述散热柱13的设置位置也不限于第一基体14,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第二基体15朝向所述第一基体14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基体14与所述第二基体15连接后,所述散热柱13插入至所述第一基体14的所述凹槽141或对应子槽内,同样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而所述散热柱13和所述隔板优选与所述冷却基体1的材质一致,比如所述隔板和所述散热柱13可以与所述第一基体14为一体成型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在冷却流道内设置有散热柱,通过对冷却流道的形状以及散热柱的形状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冷却介质在冷却流道内的流通速度,而散热柱可以有效增加对冷却介质的热传导效率,充分地将域控制器发热产生的热量与冷却介质热交换,从而有效减少域控制器温升,降低元器件的早期失效率,大大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2)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结构简单,且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水冷板设计,热交换效率更高,散热效果更好;
(3)本申请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可降低客户的液冷设计工作及整体采购成本,并且使用更加安全。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却基体(1),所述冷却基体(1)内设置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基体(1)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的第一接口(11)和第二接口(12),所述冷却流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柱(13),冷却介质(2)从所述第一接口(11)进入所述冷却流道内,流经所述散热柱(13)后从所述第二接口(12)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散热柱(13)呈阵列分布,每一行的若干个所述散热柱(13)沿所在冷却流道的流通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柱(13)的截面形状为平行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柱(13)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行中若干个散热柱(13)的一侧面对齐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基体(1)包括第一基体(14)和第二基体(15),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连接,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之间形成所述冷却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4)朝向所述第二基体(1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41),所述凹槽(141)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槽(141)分隔呈若干个子槽,若干个子槽之间交错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体(14)和所述第二基体(15)之间通过搅拌摩擦焊接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域控制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基体(1)为金属铝材质。
CN202320110035.5U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Active CN219269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0035.5U CN219269430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0035.5U CN219269430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9430U true CN219269430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1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0035.5U Active CN219269430U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9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6913U (zh) 微通道液冷热沉装置
CN106455456B (zh) 一种铜铝复合水冷板及其加工制作方法、水冷散热方法
CN211831654U (zh) 一种高效液冷板和设备
CN203722992U (zh) 嵌入式多流道散热模块构件
CN219269430U (zh) 一种域控制器散热装置
CN212695143U (zh) 一种具有叶脉形分流结构的微通道热沉
CN219612082U (zh) 一种新型水冷式led驱动电源
CN109478700A (zh) 电池模块
CN204231857U (zh) 纳米流体螺旋式微通道散热装置
CN207399733U (zh) 轻薄冷板散热结构
CN216528867U (zh) 散热片和具有其的散热器
CN105552049A (zh) 功率模块的一体化液冷散热装置及其使用的底板
CN215177187U (zh) 一种采用均温板结构的3d散热模组
CN213302973U (zh) 一种新型导冷散热型工控机用主控制板
CN215680120U (zh) 一种用于电子系统中存储器模块的冷却模组
CN214206200U (zh) 一种新型散热装置
CN201194463Y (zh) 散热器
CN210220381U (zh) 一种新型液冷板
CN209929439U (zh) 一种动力电池水冷模组总成
JP7215210B2 (ja) 半導体装置
CN206685368U (zh) Igbt散热模组和车辆
CN221151847U (zh) 散热装置
CN106558561A (zh) 功率模块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753410U (zh) 一种嵌有散热槽的微通道散热器
CN214705906U (zh) 一种用于电子系统中高功耗芯片的风冷散热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