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7555U -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7555U
CN219267555U CN202223205277.7U CN202223205277U CN219267555U CN 219267555 U CN219267555 U CN 219267555U CN 202223205277 U CN202223205277 U CN 202223205277U CN 219267555 U CN219267555 U CN 219267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frame
assembly
movable reed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52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灿华
黄国军
李鹏
景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orl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52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7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7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7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将动簧片插接于导磁件和框架底部之间,包括可在组装位处承载框架的承载台;位于组装位上方的下压机构,可向下触压组装位处的框架顶部;位于组装位下方的顶升机构,具有可向上同步顶推弯折臂的顶推杆;推料机构,包括供动弹簧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滑动轨道、可在滑动轨道中推动动簧片滑动的推料件和带动推料件沿第一方向伸缩动作的推料驱动件,滑动轨道连通上料位和组装位,以使推料驱动件可带动推料件将动簧片由上料位沿滑动轨道推送至组装位。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本实用新型可将动簧片稳定准确的插接至框架内。

Description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中推动杆的组装,尤其涉及推动杆中动簧片的组装。
背景技术
参考中国专利CN202220800609.7以及图1a至图1c,继电器一般具有推动杆组件,其推动杆组件200包括推动杆201、动弹簧204、导磁件202和框架203以及动簧片205,推动杆201凸伸于框架203顶部,导磁件202安装于框架203内并临近框架203底部,动弹簧204从框架203侧部入口进入框架203中并抵触接于推动杆组件200中框架203的顶部和底部上的导磁件202之间,动簧片205从框架203侧部插接于导磁件202和框架203底部之间,故在继电器生产中往往需要人工将动簧片205安装于框架203内,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
为此,在中国专利202123278446.5中,均公开了继电器簧片的自动插装设备,均是由夹持机构夹持簧片后将簧片至继电器上实现继电器的自动组装,然而,由于夹持机构对簧片的夹持区域有限,且插接时,簧片难以避免的需要和继电器部分进行接触,极易使得簧片插接时偏移或者插接位置不准确。
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可通过一个滑轨将动簧片直接插接输送到推动杆组件中,动簧片在插接过程中底部一直有承载物承载,左右两侧有滑轨限位壁进行限位,插接动作稳定,插接位置精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推动杆组件包括推动杆、动弹簧、导磁件、框架和动簧片,所述推动杆凸伸于框架顶部,所述导磁件具有两弯折臂,所述导磁件安装于框架内时两所述弯折臂分别卡接于所述框架底部第一方向的两侧外,所述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于组装位将动簧片插接于导磁件和框架底部之间,并包括承载台、下压机构、顶升机构和推料机构,承载台可在所述组装位处承载所述框架;下压机构位于所述组装位上方,可向下触压所述组装位处的框架顶部;顶升机构位于所述组装位下方,具有可向上同步顶推所述弯折臂的顶推杆;推料机构包括供动弹簧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滑动轨道、可在所述滑动轨道中推动所述动簧片滑动的推料件和带动所述推料件沿第一方向伸缩动作的推料驱动件,所述滑动轨道连通所述动簧片的上料位和组装位,以使所述推料驱动件可带动所述推料件将所述动簧片由上料位沿所述滑动轨道推送至所述组装位。
较佳地,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下压块,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下压块升降动作,所述下压块触压或释放所述组装位处的框架顶部;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顶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顶推件连接以带动所述顶推件升降动作,所述顶推件具有两与所述组装位处的两弯折臂位置相对并可顶推所述弯折臂的顶推杆,所述顶推件上升时可带动两所述弯折臂同步上升;所述滑动轨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上料位,且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组装位沿第一方向相对且临近设置,所述推料驱动件与所述推料件相连并驱动所述推料件沿第一方向沿所述滑动轨道中滑动,所述推料件推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滑动轨道中滑动并沿第一方向滑动至所述组装位。
较佳地,所述承载台上安装有固定治具,所述固定治具包括与所述框架配合并供所述框架插入并与所述框架卡接的卡接槽,以及开设于所述卡接槽的槽底并与所述导磁件的两弯折臂相对应以供两所述弯折臂插接的插接孔,所述卡接槽的第一侧在所述框架底部动簧片的安装位置处具有供所述动簧片插接的插接口,所述固定治具位于组装位时,所述插接口朝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推料机构,所述推动杆组件可安装于所述固定治具内并使所述导磁件的两所述弯折臂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中。
具体地,所述固定治具底部外表面开设有供所述顶推杆导向伸入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连通所述插接孔。
具体地,所述卡接槽的第一侧不具有槽壁。
更具体地,所述插接孔连通至所述卡接槽槽底的第一侧边沿。
具体地,所述卡接槽的高度低于所述框架高度。
具体地,所述卡接槽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与所述动簧片配合的止动块。
较佳地,所述滑动轨道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不具有限位壁,所述滑动轨道临近所述出料口的部分区域的顶部具有限位壁,以使所述滑动轨道出料口处在高度方向对所述动簧片进行限位。
较佳地,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组装位之间具有间距,且间距小于所述动簧片长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包括输送机构、动弹簧组装机构、动簧片组装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装载推动杆组件中框架的固定治具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动弹簧组装工位、动簧片组装工位以及检测工位,所述动弹簧组装机构安装于所述动弹簧组装工位处并将所述动弹簧安装于所述框架中,所述动簧片组装机构安装于所述动簧片组装工位处并为上述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用于将动簧片插接至框架中,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检测工位处推动杆组件的组装。
附图说明
图1a是继电器中推动杆组件的分解图。
图1b是推动杆组件中动簧片组接的示意图。
图1c是推动杆组件组装好的结构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治具的立体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治具的仰视图。
图2c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治具的俯视图。
图2d是沿图2c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2e是沿图2c中B-B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剖开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5中B-B线剖开的部分剖视图。
图9是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动弹簧组装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d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动弹簧组装机构的部分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动弹簧组装机构中导向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考图1a至图1c,本实用新型用于推动杆组件200的组装工序,推动杆组件200包括推动杆201、动弹簧204、导磁件202和框架203以及动簧片205,组装时,先将推动杆200与框架203固定装配在一起或者直接加工在一起,再将导磁件202装设在框架203中,导磁件202的两个凸壁凸伸出框架203的底壁两相对侧,接着将动弹簧204压缩装设在框架203中,使得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触203的顶部和底壁上安装的导磁件202,最后将导磁件202向上推压后,将动簧片205插接在导磁件202和框架203的底壁之间,完成推动杆组件200的组装。其中,所述导磁件202具有两弯折臂2021,所述导磁件202安装于框架203内时两所述弯折臂2021分别卡接于所述框架203底部第一方向的两侧外。
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1,包括工作盘2、动簧片组装机构5、动弹簧组装机构100以及检测机构,所述工作盘2转动安装于机架上并沿其转动行程依次包括上料工位601、动弹簧组装工位602、动簧片组装工位603以及检测工位604,所述工作盘2上与所述上料工位601、动弹簧组装工位602、动簧片组装工位603以及检测工位604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对所述推动杆组件200进行定位的固定治具60,一旋转电机3带动工作盘2转动,以使工作盘2沿所述上料工位601、动弹簧组装工位602、动簧片组装工位603以及检测工位604转动,从而将固定治具60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601、动弹簧组装工位602、动簧片组装工位603和检测工位604。本实施例中将工作盘2和旋转电机3作为输送机构输送固定治具60,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输送线输送固定治具60,不限于圆盘式输送线。
工作时,首先,上料装置在上料工位601处将组装有导磁片202、推动杆201的框架203安装于固定治具60中,旋转电机3带动工作盘2转动一个行程以使装载有导磁件202、推动杆201、框架203的固定治具60由上料工位601旋转至动弹簧组装工位602。动弹簧组装机构100安装于动弹簧组装工位602,用于在动弹簧组装工位602处将动弹簧204压缩安装如框架203内,使得动弹簧204抵接于框架203的顶部和导磁件202之间。接着,旋转电机3带动工作盘2转动一个行程以使装载有导磁件202、推动杆201、框架203、动弹簧204的固定治具60由动弹簧组装工位602旋转至动簧片组装工位603,所述动簧片组装机构5安装于所述动簧片组装工位403处,用于将所述动簧片205安装于所述框架203中,以使动簧片205插接至框架203的底部和导磁件202之间,完成推动杆组件200的组装。接着,旋转电机3带动工作盘2转动一个行程以使装载完整推动杆组件200的固定治具由动簧片组装工位603旋转至检测工位604,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检测工位604处推动杆组件200的组装情况以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其中,本实用新型使用激光探头检测推动杆200中动簧片205和动弹簧204是否安装到位来判断推动杆组件200是否组装完成,当然,也可以使用摄像机构作为检测机构进行推动杆组件200组装情况的检测。
参考图4,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5的立体图,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5用于在组装位501将动簧片205插接于导磁件202和框架203底部之间,包括承载台500、下压机构51、顶升机构52和推料机构53。其中,承载台500可于所述组装位501处承载所述框架203。下压机构51位于所述组装位501上方,可向下触压所述组装位501处的框架203顶部(如图6和图7所示)。顶升机构52位于所述组装位501下方,且具有可向上同步顶推所述弯折臂2021的顶推杆521。推料机构53包括供动簧片205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滑动轨道531、可在所述滑动轨道531中推动所述动簧片205滑动的推料件532和带动所述推料件532沿第一方向伸缩动作的推料驱动件533,所述滑动轨道531连通所述上料位502和组装位501,以使所述推料驱动件533可带动所述推料件532将所述动簧片205由上料位502沿所述滑动轨道531推送至所述组装位501。
工作时,(1)承载台500将框架202承载于组装位501,下压机构51向下触压组装位501处的框架203,以配合承载台500定位框架203,框架203内安装有动弹簧204和导磁件202。(2)顶升机构52的顶推杆521向上同步顶推导磁件202的两个弯折臂2021,以使导磁件202相对远离框架203的底部,动弹簧204随之压缩,导磁件202与框架203底部之间具有可供动簧片205插入的间距。(3)上料机构在滑动轨道531前的上料位502完成上料,推料驱动件533控制推料件532动作,以使推料件532从上料位502远离组装位501的一端向组装位501移动,推料件532随之将所述动簧片205由上料位502沿所述滑动轨道531推送至所述组装位501,推料到位后,动簧片205被插接至框架203内并位于框架203的底部和导磁件202之间。(4)推料驱动件533控制推料件532复位,顶升机构52控制顶推杆521向下移动复位,动弹簧204复位以将导磁件202向下抵推使得动簧片205被夹在框架203的底部和导磁件202之间。(5)顶升机构52的顶推杆521复位以释放固定治具60,旋转电机3可完成动簧片205组装的固定治具60移动至下一个工位。
参考图2a至图2e以及图4,所述承载台500上安装有固定治具60。所述固定治具60包括与所述框架203配合并供所述框架203插入并与所述框架203卡接的卡接槽61,以及开设于所述卡接槽61的槽底并与所述导磁件202的两弯折臂2021相对应以供两所述弯折臂2021插接的插接孔62,所述卡接槽61的第一侧在所述框架203底部动簧片205的安装位置处具有供所述动簧片205插接的插接口63,所述固定治具60位于动簧片组装工位603时,所述插接口63朝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推料机构53,所述推动杆组件200可安装于所述固定治具60内并使所述导磁件202的两所述弯折臂2021插接于所述插接孔62中。
参考图2a,固定治具60中,卡接槽61槽底的第一侧侧壁上还开设有定位缺口64,夹持框架的机械手将框架203从卡接槽61第一侧向内插接至卡接槽61时,通过定位缺口64进行导向定位,定位缺口64的入口处呈喇叭状,对框架203的插入起到导向作用。
参考图2e和图7,所述固定治具60 底部外表面开设有供所述顶推杆521导向伸入的导向槽66,所述导向槽66的槽底连通所述插接孔62。参考图2a、图8和图9,所述卡接槽61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与所述动簧片205配合的止动块611。参考图2和图9,所述卡接槽61的第一侧不具有槽壁。所述插接孔62连通至所述卡接槽61槽底的第一侧边沿,以使框架203连带导磁件202可从卡接槽61第一侧插接进入。参考图2e和图7,插接孔62的顶部具有阻挡导磁件202上移幅度的上定位台621,上定位台621对导磁件202上移的上限位进行定位,防止导磁件202上移行程过大。参考图7和图9,所述卡接槽61的高度低于所述框架203高度,便于下压机构51下压框架203的顶部。
参考图4和图6,所述下压机构51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下压块511,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下压块511相连,带动所述下压块511升降动作,以使所述下压块511触压或释放所述组装位501处的框架203顶部。
参考图6和图7,所述顶升机构52包括第二驱动件522和顶推件523,所述第二驱动件522与所述顶推件523连接以带动所述顶推件523升降动作,所述顶推件523具有两与所述组装位501处的两弯折臂2021位置相对并可顶推所述弯折臂2021的顶推杆521,所述顶推件523上升时可带动两所述弯折臂2021同步上升。
参考图8,所述滑动轨道531具有进料口542和出料口541,所述进料口542连接所述上料位502,且所述出料口541与所述组装位501沿第一方向相对且临近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料位502与滑动轨道531一体成型,上料位502形成于滑动轨道531上并位于进料口542的外侧。所述推料驱动件533与所述推料件相连并驱动所述推料件532沿第一方向沿所述滑动轨道531中滑动,所述推料件532推动所述动簧片205在所述滑动轨道531中滑动并沿第一方向滑动至所述组装位501。其中,所述出料口541与所述组装位501之间具有间距,且间距小于所述动簧片长度的二分之一。
具体地,所述滑动轨道531于所述进料口542的上方不具有限位壁,所述滑动轨道531临近出料口541的一段的顶部具有限位壁534,以使所述滑动轨道531出料口541处在高度方向对所述动簧片205进行限位。
参考图8,在下压机构51的下压块511上开设有动簧片到位检测窗口702,一动簧片到位检测器701安装于动簧片到位检测窗口702上,并通过动簧片到位检测窗口702检测动簧片205是否插接到位。上料位502的底壁上开设有动簧片上料检测窗口704,一动簧片上料检测器703安装于动簧片上料检测窗口704并检测动簧片205是否上料到上料位502,以控制推料驱动件533动作,推料驱动件533在动簧片上料检测器703检测到动簧片205上料时驱动所述推料件532沿第一方向沿所述滑动轨道531中向前滑动,以使推料件532推动所述动簧片205在所述滑动轨道531中滑动并沿第一方向滑动至所述组装位501。
参考图10至图13,动弹簧组装机构100用于将一动弹簧204组接至推动杆组件200的框架203中,具体地,将动弹簧204抵触于推动杆组件200中框架203的顶部和底部上的导磁件202之间。该动弹簧组装机构100包括导向件30、送料驱动机构104和弹簧推料机构10。固定治具60装载推动杆组件200时,使框架203的侧部开口朝向进料位301。弹簧推料机构10将动弹簧204沿导向件30的弹簧输送通道34向框架中推动,所述导向件30的弹簧输送通道34将动弹簧204导入框架203内并对动弹簧进行压缩。所述送料驱动机构104带动所述导向件30沿第一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动弹簧组装工位602,固定治具60将所述导磁件202朝下设置,所述框架203的侧部开口沿第一方向朝向进料位301,框架203位于组装位302。
参考图13,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沿第一方向设置并包括进料口341和出料口342,所述导向件30临近所述出料口342处具有可由所述框架203的侧部开口伸入所述框架203的导向头321。参考图11和图13,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在临近所述出料口342的部分长度区域形成有高度向所述出料口342方向逐渐缩小的导向区域L1。
其中,参考图11,所述导向件30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料口341位于进料位301。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导向头321沿第一方向从所述框架203的侧部开口伸入所述框架203内,并使所述出料口342位于组装位302。
参考图10,所述弹簧推料机构10包括第一驱动部12和第一推料杆11,所述第一驱动部12可带动所述第一推料杆11在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中滑动并将所述动弹簧204由所述进料口341推动至所述出料口342。
参考图10和图11,所述导向件30包括输送块31和导向块32,所述输送块31和导向块32内分别设置有弹簧输送通道34,且所述输送块31内的弹簧输送通道34高度相同,所述导向块32内的至少部分弹簧输送通道34的高度向出料口342处逐渐降低以形成所述导向区域L1,所述导向块32与所述输送块31固定连接,并使所述输送块31处的弹簧输送通道34和所述导向块32处的弹簧输送通道34连通。
具体地,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在出料口342处的上限位壁和下限位壁均具有一与尺寸略小于所述动弹簧204的缺口322,该缺口322可使得导向件30后退复位时,可以很快与动弹簧204脱离,防止在导向件30后退时动弹簧204与导向件30接触的位置随之倾斜,甚至脱离组装位302。本实施例中,动弹簧204为圆柱状的弹簧,缺口322呈半圆形,不限于此,动弹簧204的截面为矩形时,缺口322的形状可以为向内逐渐变窄的梯形,便于动簧片204脱离出料口34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动弹簧204为柱状弹簧,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在出料口342处的顶部和底部具有一与尺寸略小于所述动弹簧的半圆形缺口,并使所述动弹簧204位于所述出料口342时,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的顶部和底部中缺口322的边沿与动弹簧204临近进料口341一侧的边沿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动弹簧线体的直径大于等于动弹簧线体的半径。
参考图11,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在出料口342处预设长度区间内的高度相等以形成导出区域,所述导向区域L1临近所述导出区域L2。当然,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在出料口342处预设长度区间内的高度也可以向出料口342方向逐渐扩大,以使导出区域向外呈扩张状,便于动弹簧204脱离弹簧输送通道34。
参考图11,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由上限位壁、下限位壁、左限位壁和右限位壁围成,所述上限位臂和下限位壁之间形成对所述动弹簧204的高度进行限位压缩的压缩部分,所述左限位臂和右限位壁之间形成于所述第一推料杆11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分。该方案中,弹簧输送通道34的结构有效防止动弹簧204意外弹出弹簧输送通道34,并对第一推料杆11末端进行精准导向,确保动弹簧204的输送方向和输送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第一推料杆11末端截面的横向宽度与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的横向宽度配合并使所述第一推料杆11与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料杆11末端截面的高度大于等于弹簧输送通道34进料口341处高度的二分之一,且在输送动弹簧204时抵触所述动弹簧204高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该方案进一步防止动弹簧204在输送时倾斜。
参考图11至图12,动弹簧组装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检测机构,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的通道壁在临近所述出料口342预设距离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检测窗口401,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导向件30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具有出料口342一定距离处的动弹簧204以生成第一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一推料杆11前进至所述出料口342处并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时判断所述动弹簧204推动至所述出料口342,第一检测机构通过第一检测窗口可在推料杆移动至前进位置前判断处动弹簧204是否将要到达框架203内,及时准确的检验动弹簧204是否正常达到,并在缺料或者动弹簧204发生错误时及时停止下一步组装动作。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检测窗口401开设在导向头321中,弹簧输送通道34的上限位壁和下限位壁上。
参考图11,动弹簧组装机构100还包括第二检测机构,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开设有第二检测窗口402,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导向件30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进料口341处的动弹簧204以生成第二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机构依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判断所述导向件30位于第一位置且所述动弹簧204到达进料位301。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检测窗口402呈长条状并沿弹簧输送通道34开设置通道上限位壁上。
参考图10,动弹簧组装机构100还包括弹簧供料机构40,所述弹簧供料机构40在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位于第一位置时,将供料位303处的动弹簧204输送至所述进料位301处的进料口341处;所述弹簧供料机构40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供料通道41、第二推料杆42和第二驱动部43,所述供料通道41连通所述供料位303和进料位301,所述第二推料杆42滑动安装于所述供料通道41中,所述第二驱动部43带动所述第二推料杆42在所述供料通道41中滑动并可将所述动弹簧204沿所述供料位303推至所述进料位301,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动弹簧组装机构10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并可供所述动弹簧204移动的来料通道44,所述来料通道44连通所述动弹簧204的来料振动盘(图中未示)和所述供料位303。
参考图10,动弹簧组装机构100还包括第三检测机构,所述供料通道41上还开设有第三检测窗口403,第三检测窗口403开设在供料通道41的上且沿供料通道41的设置,第三检测机构通过所述第三检测窗口403检测供料位303处的动弹簧204来料。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窗口403开设在供料通道41的上限位壁上。
其中,所述导向头321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框架203对应长度,便于导向头321伸入到整个框架中。
参考图10,动弹簧组装机构100还包括沿所述框架203的远离所述导向头321的一侧设置并与所述导向头321位置相对的止挡块105,所述送料驱动机构104带动所述导向头321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向头321与所述止挡块105抵触。固定治具60的上表面中,远离卡接槽61第一侧的一侧还具有沿卡接槽61的中轴线横向贯穿至卡接槽61的缺口65,供止挡块105配合插入。
参考图10至图13,描述推动杆动弹簧组装机构100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1)来料振动盘将一动弹簧204输送到来料通道44的放料位304,动弹簧204随着来料振动盘的动作和持续进料,不断沿着来料通道44向前移动,直至移动至供料位303。所述第二驱动部43动作,以使第二驱动部43带动所述第二推料杆42在所述供料通道41中滑动并可将所述动弹簧204沿所述供料位303推至所述进料位301,此时进料口341位于进料位301,从而使得动弹簧204直接进入弹簧输送通道34进料口341处。(2)所述送料驱动机构104动作,以使所述送料驱动机构104带动所述导向件30由第一位置沿第一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此时进料口341随之前进脱离进料位301,出料口342前进至组装位302。(3)第一驱动部12带动所述第一推料杆11在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中滑动并将所述动弹簧204由所述进料口341推动至出料口342,动弹簧204被推动至所述组装位302,弹簧推料机构10随之生成推料前位信号。(4)送料驱动机构104动作以带动导向件3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进料口341位于进料位301,出料口342脱离组装位302。(5)第一驱动部12带动所述第一推料杆11在所述弹簧输送通道34中滑动返回复位,此时,进料口341位于进料位301,第一退料杆11后退至进料位301远离组装位302的一侧。当然,本实用新型推动杆动弹簧组装机构100的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来进行动弹簧204的安装,例如专利CN201710953612.6-中的动弹簧组装设备。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驱动部均为气缸,当然,也可以采用电机等动力源做驱动部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用于将动簧片插接于导磁件和框架底部之间,推动杆组件包括推动杆、动弹簧、导磁件、框架和动簧片,所述推动杆凸伸于框架顶部,所述导磁件具有两弯折臂,所述导磁件安装于框架内时两所述弯折臂分别卡接于所述框架底部第一方向的两侧外,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在组装位处承载所述框架的承载台;
位于所述组装位上方的下压机构,可向下触压所述组装位处的框架顶部;
位于所述组装位下方的顶升机构,具有可向上同步顶推所述弯折臂的顶推杆;
推料机构,包括供动弹簧沿第一方向滑动的滑动轨道、可在所述滑动轨道中推动所述动簧片滑动的推料件和带动所述推料件沿第一方向伸缩动作的推料驱动件,所述滑动轨道连通所述动簧片的上料位和组装位,以使所述推料驱动件可带动所述推料件将所述动簧片由上料位沿所述滑动轨道推送至所述组装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下压块,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下压块相连并带动所述下压块升降动作,以使所述下压块触压或释放所述组装位处的框架顶部;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顶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顶推件连接以带动所述顶推件升降动作,所述顶推件具有两与所述组装位处的两弯折臂位置相对并可顶推所述弯折臂的顶推杆,所述顶推件上升时可带动两所述弯折臂同步上升;所述滑动轨道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所述上料位,且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组装位沿第一方向相对且临近设置,所述推料驱动件与所述推料件相连并驱动所述推料件沿第一方向沿所述滑动轨道中滑动,所述推料件推动所述动簧片在所述滑动轨道中滑动并沿第一方向滑动至所述组装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不具有限位壁,所述滑动轨道临近所述出料口的部分区域的顶部具有限位壁,以使所述滑动轨道出料口处在高度方向对所述动簧片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组装位之间具有间距,且间距小于所述动簧片长度的二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上安装有固定治具,所述固定治具包括与所述框架配合并供所述框架插入并与所述框架卡接的卡接槽,以及开设于所述卡接槽的槽底并与所述导磁件的两弯折臂相对应以供两所述弯折臂插接的插接孔,所述卡接槽的第一侧在所述框架底部动簧片的安装位置处具有供所述动簧片插接的插接口,所述固定治具位于组装位时,所述插接口朝沿第一方向朝向所述推料机构,所述推动杆组件可安装于所述固定治具内并使所述导磁件的两所述弯折臂插接于所述插接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治具底部外表面开设有供所述顶推杆导向伸入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连通所述插接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的第一侧不具有槽壁,所述卡接槽的高度低于所述框架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连通至所述卡接槽槽底的第一侧边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具有与所述动簧片配合的止动块。
10.一种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动弹簧组装机构、动簧片组装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用于将装载推动杆组件中框架的固定治具依次输送至上料工位、动弹簧组装工位、动簧片组装工位以及检测工位,所述动弹簧组装机构安装于所述动弹簧组装工位处并将所述动弹簧安装于所述框架中,所述动簧片组装机构安装于所述动簧片组装工位处并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用于将动簧片插接至框架中,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检测工位处推动杆组件的组装。
CN202223205277.7U 2022-11-30 2022-11-30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Active CN219267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277.7U CN21926755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5277.7U CN21926755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7555U true CN219267555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7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5277.7U Active CN21926755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7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67555U (zh) 继电器动簧片组装机构及继电器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CN109326489A (zh) 熔断器熔片加工设备
CN108723747B (zh) 一种用于指尖陀螺的自动装配机构
CN211789948U (zh) 一种高效usb母头组装机
CN110539172A (zh) 一种抛光棒自动组装设备
US4429455A (en) Connector application machine
CN110911236A (zh) 磁组件焊接设备
CN216511270U (zh) 一种料条进出装置
CN113695436B (zh) 一种电机线圈并头套自动加工装置
CN113328316B (zh) 一种插座点焊一体机
CN115732266A (zh) 继电器动弹簧组装装置及继电器的推动杆组件组装设备
CN115339867A (zh) 一种治具插装设备
JPH0258753B2 (zh)
CN211375139U (zh) 一种100g光模块中的光器件to压接机
CN112448553A (zh) 一种电机壳体的中心针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11061021A (zh) 一种100g光模块中的光器件to压接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19849B (zh) 一种摆轮座装配轴承自动化生产工艺
CN219053489U (zh) 摄影脚架组装设备
CN220323379U (zh) 一种芯片盒插口检测装置
CN216370811U (zh) 一种插座点焊一体机
CN216981096U (zh) 连接器组装检测设备
CN113828695B (zh) 一种防倾倒的螺钉送料压铆机构
CN215148680U (zh) 压装装置
CN113830541B (zh) 一种smd元件的上料机构
CN216750623U (zh) 高精度连接器插装装置及端子埋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