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6554U - 一种测铜帽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铜帽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6554U
CN219266554U CN202320284758.7U CN202320284758U CN219266554U CN 219266554 U CN219266554 U CN 219266554U CN 202320284758 U CN202320284758 U CN 202320284758U CN 219266554 U CN219266554 U CN 219266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head
head
detection
copper cap
transver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47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雄
胡院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y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y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y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y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47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6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6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6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铜帽机构,包括上检测机构,所述上检测机构具有上检测头;下检测机构,所述下检测机构具有下检测头;其中,所述上检测头与所述下检测头对齐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上检测头与下检测头可分别检测保险丝两端上的铜帽,便于确保生产出的保险丝两端具有铜帽。本实用新型具有能用于检测保险丝的两端是否均具有铜帽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测铜帽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检测保险丝有无铜帽的测铜帽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保险丝组装铜帽通过单独一台设备来生产,要求设备精度高,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人工成本高,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产品品质不一,由于产品较小且有漏装现象,此时还需人工检查外观,又费时,导致产线人工成本增高。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亟待一种精准而简便的测铜帽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测铜帽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铜帽机构,包括上检测机构,所述上检测机构具有上检测头;下检测机构,所述下检测机构具有下检测头;其中,所述上检测头与所述下检测头对齐间隔设置。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检测机构还包括竖板;以及上横板,所述上横板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竖板的侧面;其中,所述上检测头安装于所述上横板的另一端。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检测头包括上光电片、第二上测试头、上光电感应开关与第一上测试头;所述第一上测试头与第二上测试头并行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上测试头与第二上测试头均活动安装于所述上横板;所述上光电片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测试头;所述上光电感应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测试头。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还包括上销钉;所述第一上测试头与第二上测试头均通过所述上销钉与所述上横板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还包括第一上限位块与第二上限位块;所述第一上限位块间隔所述第二上测试头安装于所述上横板;所述第二上限位块间隔所述第二上测试头安装于所述上横板。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还包括上弹簧;所述第一上测试头与第二上测试头之间衔接有上弹簧。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检测机构还包括下横板与安装板;所述下横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所述下检测头安装于所述下横板。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检测头包括第一下测试头、第二下测试头、下光电片与下光电感应开关;所述第一下测试头、第二下测试头间隔并行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下测试头、第二下测试头均活动安装于所述下横板;所述下光电片安装于所述第二下测试头;所述下光电感应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一测试头。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还包括第一下限位块与第二下限位块;所述第一下限位块间隔所述第一下测试头安装于所述下横板;所述第二下限位块间隔所述第二下测试头安装于所述下横板。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还包括下弹簧;所述第一下测试头与第二下测试头之间衔接有所述下弹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检查保险丝的两端是否均具有铜帽。即为,上检测机构的上检测头用于检测保险丝一端上的铜帽,下检测机构的下检测头用于检测保险丝另一端上的铜帽,上检测头与下检测头共同检测,可确保生产出的保险丝的两端均具有铜帽,提高保险丝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安装于产品传送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及序号:
1-驱动机,2-夹持机构,3-转盘,4-支撑台;
5-上检测机构,51-竖板,52-第一螺栓,53-第二螺栓,54-滑槽,55-上横板,56-第一上限位块,57-上光电片,58-上光电感应开关,59-第一上测试头,510-第二上限位块,511-上销钉,512-第二上测试头;
6-下检测机构,61-下横板,62-安装板,63-第一下限位块,64-第一下测试头,65-下光电感应开关,66-下光电片,67-第二下测试头,68-第二下限位块,69-下销钉;
7-支撑座,8-保险丝,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可应用于检测保险丝两端是否均具有铜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测铜帽机构用于检测保险丝两端铜帽的一种结构。支撑座安装有转盘3与支撑台4,转盘3可相对于支撑座7转动。驱动机1与转盘3传动连接。驱动机1驱动转盘3转动,转盘的圆周上间隔分布有多个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具有自动夹持和松开。上检测机构5安装于支撑台4。下检测机构6安装于支撑架6。上检测机构5上的上检测头与下检测机构6上的下检测头对齐间隔设置。夹持机构2竖直夹持保险丝8从上检测头与下检测头之间通过,保险丝上端的铜帽经上检测头进行检测,其下端的铜帽经下检测头进行检测。
夹持机构2可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机械夹爪结构。
检测工作:
上检测头、下检测头均被保险丝的两端铜帽触发,则判定保险丝的两端具有铜帽。
上检测头和/或下检测头不被保险丝的铜帽触发,则判断保险丝的一端或两端缺少铜帽。
如图2所示,给出了上检测机构的一种结构。上检测机构5还包括竖板51以及上横板55。上横板55的一端安装于竖板51的侧面;其中,上检测头安装于上横板55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上检测头包括上光电片57、第二上测试头512、上光电感应开关58与第一上测试头59;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并行间隔设置,并且,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均活动安装于上横板55;上光电片57安装于第二上测试头512;上光电感应开关58安装于第一上测试头59。
如图2所示,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均通过上销钉511与上横板55连接。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均通过上销钉511相对于上横板55摆动。
如图2所示,为了限定第一上测试头59、第二上测试头512幅度,增加有第一上限位块56与第二上限位块510;第一上限位块56间隔第二上测试头512安装于上横板55;第二上限位块510间隔第二上测试头512安装于上横板55。
第一上限位块56对第二上测试头512实现限位作用。
第二上限位块510对第一上测试头59实现限位作用。
为了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缓接触,增加有上弹簧(图中未示出);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之间衔接有上弹簧。
上弹簧可利于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实现缓接触,能更好保护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之间接触面。
如图3所示,给出了下检测机构的一种结构。下检测机构6还包括下横板61与安装板62;下横板61安装于安装板62;下检测头安装于下横板61。
进一步地,下检测头包括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下光电片66与下光电感应开关65;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间隔并行设置,并且,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均活动安装于下横板61;下光电片66安装于第二下测试头67;下光电感应开关65安装于第一下测试头64。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对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限位,增加有第一下限位块63与第二下限位块68。第一下限位块63间隔第一下测试头64安装于下横板61;第二下限位块68间隔第二下测试头67安装于下横板61。
第一下限位块63实现对第一下测试头64摆动限位作用。
第二下限位块68实现对第二下测试头67摆动限位作用。
为了第一下测试头64与第二下测试头67之间摆动缓接触,增加有下弹簧(图中未示出)。第一下测试头64与第二下测试头67之间衔接有下弹簧。
下弹簧可利于第一下测试头64与第二下测试头67实现缓接触,能更好的保护第一下测试头64与第二下测试头67之间的接触面。
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测铜帽机构的工作方式为:
转盘3上的多个夹持机构2均各自夹持一个待检测的保险丝,保险丝竖立放置,转盘3转动,则带动其上的多个夹持机构2向本实用新型测铜帽机构转动,夹持机构带动保险丝转动至本实用新型测铜帽机构转动时,保险丝的上端触发上检测机构中的第一上测试头59、第二上测试头512发生摆动,上光电片57触发上光电感应开关58,则判定保险丝的上端具有铜帽;当保险丝的上端无法触发上检测机构中的第一上测试头59、第二上测试头512发生摆动,上光电片57则不触发上光电感应开关58,则判定保险丝的上端不具有铜帽。以此同时,保险丝的下端触发下检测机构中的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发生摆动,下光电片66则触发下光电感应开关65,则判定保险丝的下端具有铜帽;当保险丝的下端无法触发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发生摆动,下光电片66则没有触发下光电感应开关65,则判定保险丝的下端不具有铜帽。
经本实用新型测铜帽机构检测得出的残次品,转盘3带动夹持机构2上检测得出的残次品转出本实用新型测铜帽机构,当转动至残次品收集处时,夹持机构2卸出残次品,合格品则是继续转动并卸至下一加工工序中。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检测机构(5),所述上检测机构(5)具有上检测头;
下检测机构(6),所述下检测机构(6)具有下检测头;
其中,所述上检测头与所述下检测头对齐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机构(5)还包括
竖板(51);以及
上横板(55),所述上横板(55)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竖板(51)的侧面;
其中,所述上检测头安装于所述上横板(55)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检测头包括上光电片(57)、第二上测试头(512)、上光电感应开关(58)与第一上测试头(59);
所述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并行间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均活动安装于所述上横板(55);
所述上光电片(57)安装于所述第二上测试头(512);
所述上光电感应开关(58)安装于所述第一上测试头(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销钉(511);
所述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均通过所述上销钉(511)与所述上横板(5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上限位块(56)与第二上限位块(510);
所述第一上限位块(56)间隔所述第二上测试头(512)安装于所述上横板(55);
所述第二上限位块(510)间隔所述第二上测试头(512)安装于所述上横板(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弹簧;
所述第一上测试头(59)与第二上测试头(512)之间衔接有上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检测机构(6)还包括下横板(61)与安装板(62);
所述下横板(61)安装于所述安装板(62);
所述下检测头安装于所述下横板(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检测头包括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下光电片(66)与下光电感应开关(65);
所述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间隔并行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下测试头(64)、第二下测试头(67)均活动安装于所述下横板(61);
所述下光电片(66)安装于所述第二下测试头(67);
所述下光电感应开关(65)安装于所述第一下测试头(6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下限位块(63)与第二下限位块(68);
所述第一下限位块(63)间隔所述第一下测试头(64)安装于所述下横板(61);
所述第二下限位块(68)间隔所述第二下测试头(67)安装于所述下横板(6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铜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弹簧;
所述第一下测试头(64)与第二下测试头(67)之间衔接有所述下弹簧。
CN202320284758.7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测铜帽机构 Active CN219266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4758.7U CN219266554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测铜帽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4758.7U CN219266554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测铜帽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6554U true CN219266554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4758.7U Active CN219266554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测铜帽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65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0219B (zh) 一种纸箱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
CN108896246A (zh) 一种传感器测试设备
CN113791244A (zh) 一种侧边指纹模组测试装置
CN211121160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的高效检测装置
CN114199177B (zh) 轴承内圈孔径检测设备
CN219266554U (zh) 一种测铜帽机构
CN112974284B (zh) 一种集成ic检测系统
CN113199244B (zh) 一种汽车头枕模块半自动装配装置
CN214793010U (zh) 一种汽车车身零件成孔精度检测工装
CN114739550A (zh) 一种力矩电机的输出力矩自动测量装置
CN208606951U (zh) 一种用于测试传感器测的设备
CN210036490U (zh) 一种集成式机加工产品孔位快速检测装置
CN211504963U (zh) 一种注塑产品拉力测试工装
CN210141838U (zh) 一种可同步多面检测的汽车座椅侧板平面度检具
CN220690032U (zh) 一种产品部件相对高度检测机构
CN110595656A (zh) 一种步进电机力矩自动测量装置
CN214150261U (zh) 一种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检测台
CN112082462A (zh) 快速平面度/断差检测装置
CN213022255U (zh) 一种pin针组装及其耐力测试装备
CN114279291B (zh) 自动螺纹快换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210775069U (zh) 一种眼镜中梁焊接强度检测设备
CN220136670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活塞杆强度检测机构
CN212539013U (zh) 一种卡盘跳度自动检测设备
CN218155845U (zh) 一种两用式方向盘骨架检具
CN221124671U (zh) 一种芯片性能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