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2735U - 一种挂脖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挂脖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2735U
CN219262735U CN202320150612.3U CN202320150612U CN219262735U CN 219262735 U CN219262735 U CN 219262735U CN 202320150612 U CN202320150612 U CN 202320150612U CN 219262735 U CN219262735 U CN 219262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air supply
air inlet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06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显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uxi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06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2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2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2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脖风扇,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连接部两侧的送风单体,送风单体包括壳体和调温组件,调温组件包括调温件、控制电路和导热板,调温件与导热板热传导连接,壳体形成有若干进风口,壳体的内部包括送风结构和由送风结构分隔形成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安装有电源,第二腔室内安装有调温件及控制电路,送风结构包括出风道、出风口和适于连通进风口的风机腔,风机腔内安装有风机,风机至少驱动其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调温件后从出风口流出,从而通过气流带走调温件产生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中风机工作时,能够通过气流带走降温组件产生的热量实现降温,保证气流能够集中从出风口流出,保证了送风量和风压,风力强劲。

Description

一种挂脖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脖风扇。
背景技术
挂脖风扇是一种佩戴在用户的脖颈部从而解放双手的便携式风扇。
现有申请号为CN202111335013.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穿戴式空调,所述便携穿戴式空调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内的两组调温模块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内侧的传导片,所述本体包括两个壳体及将两个所述壳体连接的连接结构,两组所述调温模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壳体内,每组所述调温模块包括调温件,所述传导片设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调温件热传导连接。上述方案中,扇轮运转产生的一部分风进入第一风道后从出风口吹出,一部分进入第二风道后从散热孔吹出,调温件设置于第二风道内,上述方案虽然能够通过部分风能够带走调温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但是也对风进行了分流,降低了出风口处的出风量和风压,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脖风扇,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脖风扇,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连接部两侧的送风单体,送风单体包括壳体和调温组件,调温组件包括调温件、控制电路和导热板,调温件与导热板热传导连接,壳体形成有若干进风口,壳体的内部包括送风结构和由送风结构分隔形成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安装有电源,第二腔室内安装有调温件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与调温件和电源电性连接,送风结构包括出风道、出风口和适于连通进风口的风机腔,风机腔内安装有风机,风机至少驱动其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调温件后从出风口流出,从而通过气流带走调温件产生的热量。
作为优选的:调温组件包括调温件、控制电路和导热板,控制电路分别与调温件和电源电性连接,调温件与导热板热传导连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邻近人体设置,导热板设置于第一壳体,进风口包括对应第二腔室设置的第三进风口,第三进风口设置于第二壳体。
作为优选的: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第二壳体包括分隔带,分隔带适于将第二壳体分隔形成第二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第二进风口设置于第二进风区,第三进风口设置于第三进风区,第三进风区适于完全遮盖第二腔室。
作为优选的:第三进风口的面积占据第三进风区的面积的80%以上。
作为优选的:送风结构包括拼接配合的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第一送风结构包括第一出风道和第一送风腔,第二送风结构包括第二出风道、第二送风腔和出风口,第一送风腔与第二送风腔拼接形成送风腔,第一出风道与第二出风道拼接形成出风道,送风腔和出风道形成有适于配合出风口的上端开口,出风口分别与送风腔和出风道直接连通。
作为优选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对应第一送风腔和第二送风腔设置,第二送风腔设置有第二风腔口,第二壳体与第二送风结构之间形成有适于连通第二进风口和第二风腔口的第二进风道,第二进风道还通过第二腔室连通第三进风口。
作为优选的:第一送风结构设置于第一壳体,第一送风腔包括第一风腔口,风机安装于第一送风腔,第一送风腔开设有第一风腔口,第一壳体与第一送风结构之间形成有适于连通第一进风口和第一风腔口的第一进风道。
作为优选的:导热板嵌设于第一壳体,导热板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壳体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为第一进风口。
作为优选的:导热板呈适于贴合人体脖颈处的弧形结构,调温件面向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导热面,导热面与导热板贴紧,调温件面向第二壳体的一面设有散热片。
作为优选的:导热板为金属铝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至少一个进风口连通适于安装降温组件的第二腔室,当风机工作时,能够通过气流带走降温组件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降温,无需另外设置散热孔,保证气流能够集中从出风口流出,保证了送风量和风压,风力强劲。
(2)通过在第二壳体上分隔出适于完全遮盖第二腔室的第三进风区,使得经第三进风口能够流入足量的气流,实现高效散热;此外,还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使得整体进入送风结构的气流量更大,当气流经出风口出吹时,气流的温度能够降低至自然风温度,避免吹出热风影响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挂脖风扇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单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送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送风单体、101-壳体、102-调温件、103-控制电路、104-导热板、105-第一进风口、106-第二进风口、107-第三进风口、108-第一腔室、109-第二腔室、110-电源、111-送风腔、112-出风道、113-出风口、114-风机、115-第一壳体、116-第二壳体、117-分隔带、118-第二进风区、119-第三进风区、120-第一送风结构、121-第二送风结构、123-第一送风腔、124-第二送风腔、125-第一出风道、126-第二出风道、127-第一风腔口、128-第二风腔口、129-第一进风道、130-第二进风道、131-安装轴、132-导热面、133-散热片、20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如图1-6所述,一种挂脖风扇,包括连接部200和连接于连接部200两侧的送风单体100,送风单体100包括壳体101和调温组件,调温组件包括调温件102、控制电路103和导热板104,调温件102与导热板104热传导连接,壳体101形成有三个进风口,分别是第一进风口105、第二进风口106、第三进风口107。壳体101的内部包括送风结构和由送风结构分隔形成的第一腔室108和第二腔室109,第一腔室108内安装有电源110,第二腔室109内安装有调温件102和控制电路103,控制电路103分别与调温件102和电源110电性连接,送风结构包括出风道、出风口113和适于连通进风口的送风腔111,送风腔111内安装有风机114,风机114至少驱动其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调温件102后从出风口113流出,从而通过气流带走调温件102产生的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包括第一壳体115和第二壳体116,第一壳体115邻近人体设置,导热板104设置于第一壳体115,导热板104嵌设于第一壳体115,导热板104远离连接部20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15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为第一进风口105。第二壳体116包括分隔带117,分隔带117适于将第二壳体116分隔形成第二进风区118和第三进风区119,第三进风区119适于完全遮盖第二腔室109。第二进风区118设有第二进风口106,第三进风区119设有第三进风口107。更进一步地,第三进风口107的面积占据第三进风区119的面积的85%。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板104为金属铝制成,导热板104呈适于贴合人体脖颈处的弧形结构,调温件102面向第一壳体115的一端设有导热面132,导热面132与导热板104贴紧,调温件102面向第二壳体116的一面设有若干散热片133,散热片133适于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结构包括拼接配合的第一送风结构120和第二送风结构121,第一送风结构120包括第一出风道125和第一送风腔123,第二送风结构121包括第二出风道126、第二送风腔124和出风口113,第一送风腔123与第二送风腔124拼接形成送风腔111,第一出风道125与第二出风道126拼接形成出风道112,送风腔111和出风道112形成有适于配合出风口113的上端开口,出风口113分别与送风腔111和出风道112直接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风结构120设置于第一壳体115,第一送风腔123包括第一风腔口127,风机安装于第一送风腔123,第一送风腔123开设有第一风腔口127,第二送风腔124设置有第二风腔口128,第一进风口105和第二进风口106分别对应第一送风腔123和第二送风腔124设置,第一壳体115与第一送风结构120之间形成有适于连通第一进风口105和第一风腔口127的第一进风道129,第二壳体116与第二送风结构121之间形成有适于连通第二进风口106和第二风腔口128的第二进风道130,第二进风道130还通过第二腔室109连通第三进风口10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腔口127包括四个呈周向环绕设置的单元第一风腔口127,单元第一风腔口127的中央设置有适于安装风机的安装轴131,第二风腔口128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栅条及相邻两栅条之间形成的单元第二风腔口128。
风机工作时,一部分气流经第一进风口105、第一进风道129、第一风腔口127、送风腔111和出风道112、出风口113的路径流出,一部分气流经第二进风口106、第二进风道130、第二风腔口128、送风腔111和出风道112、出风口113的路径流出,一部分气流经第三进风口107、第二腔室109、第二进风道130、第二风腔口128、送风腔111和出风道112、出风口113的路径流出。一是第三进风口107面积足够大,由此进入的气流在对调温件102降温时,所带走的热量使得该股气流升高的温度并不很高,其次,当三部分气流在送风腔111和出风道112内进一步混合后,气流温度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出风口113既能够吹出足量的接近自然风温度的气流,又实现了对调温件102及到导热板104的降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挂脖风扇,包括连接部和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两侧的送风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单体包括壳体和调温组件,所述调温组件包括调温件、控制电路和导热板,所述调温件与所述导热板热传导连接,所述壳体形成有若干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送风结构和由所述送风结构分隔形成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安装有电源,所述第二腔室内安装有所述调温件及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调温件和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送风结构包括出风道、出风口和适于连通所述进风口的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内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至少驱动其一所述进风口流入的气流经所述调温件后从所述出风口流出,从而通过气流带走所述调温件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邻近人体设置,所述导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进风口包括对应所述第二腔室设置的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分隔带,所述分隔带适于将所述第二壳体分隔形成第二进风区和第三进风区,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区,所述第三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区,所述第三进风区适于完全遮盖所述第二腔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风口的面积占据所述第三进风区的面积的8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结构包括拼接配合的第一送风结构和第二送风结构,所述第一送风结构包括第一出风道和第一送风腔,所述第二送风结构包括第二出风道、第二送风腔和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送风腔与所述第二送风腔拼接形成所述送风腔,所述第一出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道拼接形成所述出风道,所述送风腔和所述出风道形成有适于配合所述出风口的上端开口,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送风腔和所述出风道直接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送风腔和所述第二送风腔设置,所述第二送风腔设置有第二风腔口,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送风结构之间形成有适于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腔口的第二进风道,所述第二进风道还通过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送风腔包括第一风腔口,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送风腔,所述第一送风腔开设有第一风腔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送风结构之间形成有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腔口的第一进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嵌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导热板远离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形成为所述第一进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呈适于贴合人体脖颈处的弧形结构,所述调温件面向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导热面,所述导热面与所述导热板贴紧,所述调温件面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设有散热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金属铝制成。
CN202320150612.3U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挂脖风扇 Active CN219262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0612.3U CN219262735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挂脖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0612.3U CN219262735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挂脖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2735U true CN219262735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7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0612.3U Active CN219262735U (zh) 2023-02-08 2023-02-08 一种挂脖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2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13629Y (zh) 一种双风道离心风机
CN214404053U (zh) 挂脖风扇
CN214198974U (zh) 挂脖风扇
CN213206107U (zh) 挂脖风扇
CN219262735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2765766U (zh) 充电设备
WO2022032720A1 (zh) 挂脖式风扇
CN215809178U (zh) 一种空调控制器外壳散热结构
CN216744678U (zh) 便携式挂脖空调
CN214708514U (zh) 穿戴设备
CN21205688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电脑摇头灯头
CN216114462U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JP4042520B2 (ja) 通信機器の実装構造とその放熱方法
CN211321892U (zh)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关
CN2110755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全包围散热组件
CN220118393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12324615U (zh) 一种机柜散热结构及电源系统
CN211429851U (zh) 防水散热结构及地面站
CN11133643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防水电脑摇头灯头
CN207802671U (zh) 散热模块和家用电器
CN218277595U (zh) 一种新型电压暂降保护装置
CN218269375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5595941U (zh) 一种多功能夹挂风扇
CN218993527U (zh) 一种室外机电控散热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8864307U (zh) 一种踢脚线电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