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7503U -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7503U
CN219257503U CN202223361449.XU CN202223361449U CN219257503U CN 219257503 U CN219257503 U CN 219257503U CN 202223361449 U CN202223361449 U CN 202223361449U CN 219257503 U CN219257503 U CN 219257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body
vehicle
hatch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14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du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14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7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7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7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舱盖组件包括: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连接,并与第一盖体共同覆盖车辆的前舱开口;其中,第二盖体能相对于第一盖体活动以实现前舱内置物空间的开闭。上述的舱盖组件,将现有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的前舱盖分为了两部分,即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并且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上外露设置,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对第二盖体进行操作,并令第二盖体专门用于覆盖设置于车辆前舱内的置物空间的开口,从而仅通过操作第二盖体就可实现对置物空间的打开和关闭,无需对第一盖体进行开闭操作,相对于开闭整个前舱盖的方式,能够省时省力的实现物品的取放,显著的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由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电池提供动力,所以无需再设置发动机,进而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前舱可以空余出空间用于其他用途,例如设置置物容器来存放行李、背包或充电枪等物品,这会使得用于封闭前舱的前舱盖需要频繁开启,但是,现有的前舱盖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用户在手动开启前舱盖时费时费力,操作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舱盖组件,其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的在前舱中取放物品。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具有上述舱盖组件的一种车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舱盖组件,包括:
第一盖体;
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盖体共同覆盖车辆的前舱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盖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盖体活动以实现前舱内置物空间的开闭。
可选的,上述舱盖组件中,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盖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以使所述第一盖体包围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外侧。
可选的,上述舱盖组件中,所述第二盖体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盖体上,并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盖体转动实现所述置物空间的开闭。
可选的,上述舱盖组件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盖体转动,以使所述置物空间自动开启的驱动件。
可选的,上述舱盖组件中,所述第二盖体在锁舌和锁扣的锁紧配合下保持所述置物空间的闭合,并且所述锁舌能在解锁拨钮的带动下与所述锁扣解锁;其中,
所述解锁拨钮为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动作的电动解锁拨钮。
可选的,上述舱盖组件中,所述第二盖体的体积和密度小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体积和密度,并能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至允许物品进出所述置物空间的完全打开位置。
可选的,上述舱盖组件中,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所述铰链上的弹性件。
一种车辆,包括舱盖组件,所述舱盖组件为上述任一项中的舱盖组件。
可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第一盖体包围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车辆的前舱体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前舱在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下保持闭合。
可选的,上述车辆中,所述前舱内设置有置物容器,所述置物空间为所述置物容器的内腔,并且用于解锁所述第二盖体的电机和电动解锁拨钮设置在所述置物容器上。
本申请提供的舱盖组件,将现有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的前舱盖分为了两部分,即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并且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上外露设置,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对第二盖体进行操作,从而仅通过操作第二盖体就可实现对前舱内的置物空间的打开和关闭,无需对第一盖体进行开闭操作,相对于开闭整个前舱盖的方式,能够省时省力的实现物品在置物空间中的取放,显著的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舱盖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舱盖组件的侧视剖面图。
在图1和图2中:
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铰链,4-电动解锁拨钮。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舱盖组件,其能够使用户更加方便的在前舱中取放物品。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具有上述舱盖组件的一种车辆。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舱盖组件,该舱盖组件适用于车辆的前舱(此前舱指的是家用汽车的位于驾驶舱前方的舱室,在燃油汽车中,该舱室用于安装发动机,在新能源汽车中,该舱室可用于容纳物品),即用于覆盖车辆的前舱开口,此舱盖组件包括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这两个盖体以拼接的方式共同实现对车辆的前舱开口的全面覆盖,或者,舱盖组件包括的盖体还可以为更多个,即除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以外,例如还包括第三盖体、第四盖体等,全部的这些盖体以拼接的方式共同实现对车辆的前舱开口的全面覆盖,但本申请优选舱盖组件仅包括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其中,第一盖体1安装在车辆的车体上,其具有较大的面积,以覆盖前舱开口的大部分面积,而第二盖体2的面积则小于第一盖体1的面积,其仅覆盖前舱开口剩余的较小面积,并且第二盖体2与第一盖体1连接,此连接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第二盖体2安装在第一盖体1上,第一盖体1给第二盖体2提供支撑,从而实现第二盖体2的设置;第二层含义是第二盖体2安装在车体上,并在闭合状态时与第一盖体1拼接,从而共同实现对前舱开口的覆盖。在第二盖体2与第一盖体1拼接以共同覆盖前舱开口的同时,第二盖体2还同时覆盖位于车辆前舱内的置物空间的开口,即本申请提供的舱盖组件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新能源汽车的前舱内设置有置物空间,具体的,该置物空间可以为前舱的舱内空间的局部,也可以在前舱内设置专门用于存放物品的置物容器,并将置物容器的内腔作为置物空间(本申请优选设置置物容器以隔离存放的物品和前舱内的其他部件),第二盖体2覆盖该置物容器的开口,并且还令第二盖体2能够相对于第一盖体1活动(此活动包括移动和/或转动),由于第二盖体2与第一盖体1共同覆盖前舱开口,即第二盖体2外露于第一盖体1,所以用户可以直接对第二盖体2进行操作以使第二盖体2移动和/或转动,进而实现置物容器的开闭,使得用户可以在前舱中取放行李、背包或充电枪等物品。在第二盖体2能够相对于第一盖体1活动的基础上,上述第一层含义中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形成的结构类似于折叠门或推拉门的结构,上述第二层含义中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形成的结构类似于对开门的结构。另外,第二盖体2和第一盖体1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即通过使第二盖体2与第一盖体1分离和接合来实现置物容器的开闭。
上述的舱盖组件,通过将现有技术中体积和重量均较大的一体结构的前舱盖分割为两个分盖体(即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并使其中的一个分盖体(即第二盖体2)覆盖置物容器的开口并可打开和关闭,以使用户仅对此分盖体进行开闭操作即可实现在前舱中取放物品,实现了置物容器的单独开闭,避免了对其他分盖体(即第一盖体1)的开闭操作,用户的操作更加便捷、省力,显著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捷性,令用户具有了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中的舱盖组件的改进之处,除了将现有技术中一体结构的前舱盖分割为两个分盖体以外,第一盖体1的自身结构和第二盖体2的自身结构(例如钣金的形状、尺寸和材质等),可以与现有前舱盖的相应部分的结构相同,或者,也可以进行下述的改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盖体1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二盖体2设置在安装孔中,以使第一盖体1包围在第二盖体2的外侧。在此种结构中,通过在第一盖体1的边缘内侧或者说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面积足以允许物品进出的通孔(即安装孔),以作为物品取放的通道,该通道与设置在前舱内的置物容器的开口对正,并将第二盖体2设置在安装孔中以实现安装孔的开闭,如此即为一种仅开闭第二盖体2就能够取放物品的实现方式,无需对第一盖体1进行操作,即可以使第一盖体1始终处于覆盖前舱开口的状态。此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盖体1包围在了第二盖体2的外侧,所以能够避免第二盖体2与车体的连接、配合(即能够避免上述第二层含义的设置方式),连接配合结构仅设置在第一盖体1上,无需设置在第二盖体2上,从而能够简化结构,节省成本,同时也能够提升第二盖体2开闭的便捷性。
如上述内容,置物容器的开启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令第二盖体2相对于第一盖体1转动、滑动或拆卸等,在这其中,本申请优选第二盖体2相对于第一盖体1以往复转动的方式来实现置物容器的开闭,即第二盖体2通过铰链3连接在第一盖体1上,以通过相对于第一盖体1转动而实现置物容器的开闭。令第二盖体2通过铰链3转动连接在第一盖体1上,一方面,相对于设置滑轨的滑动方式,结构较为简单,另一方面,相对于分离的拆卸方式,能给用户的使用提供更大的便利,所以将其作为本申请的优选连接方式。具体的,铰链3设置在安装孔的靠近车辆驾驶舱的一侧,以使置物容器的开启方向为车头方向,可以使用户取放物品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在第二盖体2相对于第一盖体1转动以开启置物容器的基础之上,还令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二盖体2转动,以使置物容器自动开启的驱动件。通过设置此驱动件,能够使第二盖体2被解锁后自动转动而开启置物容器,无需用户推动第二盖体2转动,能够给用户的使用提供更大的便利。其中,驱动件的类型及驱动第二盖体2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令驱动件为设置在铰链3上的弹性件,具体的,可以是套设在铰链3转轴上的结构较为简单的扭簧,扭簧的一端与第一盖体1抵接或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盖体2抵接或固定连接,在第二盖体2闭合并被锁紧时,扭簧承受作用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当第二盖体2被解锁时,第二盖体2会在扭簧弹力的驱动下转动而开启。或者,驱动件例如还可以为电机,第二盖体2与铰链3的转轴固定连接,电机通过驱动转轴转动,以实现第二盖体2的自动开启,又或者,驱动件可以为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缸体连接在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中的一者上,顶升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第一盖体1和第二盖体2中的另一者上,并通过活塞杆相对于缸体的伸缩来实现第二盖体2的开闭。
本申请中,令第二盖体2在锁舌和锁扣的锁紧配合下保持置物容器的闭合,并且锁舌能在解锁拨钮的带动下与锁扣解锁;其中,解锁拨钮为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动作的电动解锁拨钮4(电动解锁拨钮4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通过设置锁舌和锁扣,能够使第二盖体2安全、可靠的保持闭合状态,一方面能够避免置物容器的意外开启,避免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防盗作用,避免置物容器内的物品丢失。在具体设置时,将锁舌和锁扣中的一者设置在第二盖体2上,另一者设置在第二盖体2或置物容器上,从而使得第二盖体2可与第一盖体1或置物容器锁紧。本申请为了减小第二盖体2的重量,以便于第二盖体2的开启,优选将环形或钩状的锁扣设置在第二盖体2上,而锁舌则设置在第一盖体1或置物容器上,同时,为了保证电机和电动解锁拨钮4的工作可靠性,优选将此两者设置在固定的置物容器上或开启频率较小的第二盖体2上,在此基础之上,将锁舌设置在第一盖体1或置物容器上,因为其与电动解锁拨钮4之间基本不发生相对移动,所以也有利于锁舌与电动解锁拨钮4的配合。
在设置电机和电动解锁拨钮4的情况下,第二盖体2的开启过程为:用户在驾驶舱内触摸中控屏幕上显示的解锁按钮(或者按压设置在中控台上的机械按钮),电机启动,并驱动电动解锁拨钮4动作,电动解锁拨钮4带动锁舌从锁扣中脱出,第二盖体2被解锁,之后第二盖体2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抬起以实现置物容器的打开。
本申请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舱盖组件的使用便捷性,还优选第二盖体2的体积和密度小于第一盖体1的体积和密度,并能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至允许物品进出置物容器的完全打开位置。也就是说,相对于第一盖体1,第二盖体2使用更加轻质的材料制造,例如在第一盖体1为钣金件时,令第二盖体2的材质为塑料、轻质金属等,如此就可以减小第二盖体2的重量,无论第二盖体2自动开启还是用户手动开启,均能够减小开启负担,提升开启的便捷程度。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优选驱动件具有足够大的驱动力以及驱动行程,使得被驱动的第二盖体2可以转动较大的角度而位于完全打开位置,当第二盖体2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置物容器的开口完全打开,用户可以直接取放物品。此外,驱动件也可以仅驱动第二盖体2转动较小的角度,例如通过使第二盖体2弹起而与第一盖体1之间存在允许手指伸入的缝隙,之后用户再手动开启第二盖体2。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舱盖组件,该舱盖组件即为上述的舱盖组件。该车辆优选为新能源汽车。
在本申请中,优选上述的第一盖体1包围在第二盖体2的外侧的设置方式,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令第一盖体1与车辆的前舱固定连接,以使前舱在车辆的使用状态下保持闭合。由于车辆为新能源汽车,所以其前舱中可以设置置物容器,又由于本申请设置了第二盖体2以专门实现置物容器的开闭,所以第一盖体1至少在用户的使用状态下没有开启的必要(第一盖体1只有需要对车辆进行维护时才会开启),所以令第一盖体1与车辆的形成前舱的前舱体(前舱体为车体的组成部分)固定连接,此固定连接指的是可拆卸连接,即在维护时需要使用工具才能拆卸的连接方式,例如需要使用扳手或螺丝刀拆卸螺栓等连接件的连接方式,而用户在使用车辆时不会进行上述的拆卸操作,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第一盖体1在车辆正常使用时无法开启,即第一盖体1为固定式,第二盖体2为开闭式。如此就可以节省原有的旋转开启机构以及支撑机构,或者说缩小了旋转开启机构以及支撑机构以用于第二盖体2,从而可以节省成本,降低第二盖体2的重量。
在电机和电动解锁拨钮4既可以设置于第一盖体1也可以设置于置物容器的基础上,本申请还优选用于解锁第二盖体2的电机和电动解锁拨钮4设置在置物容器上。如此设置,一方面是因为置物容器上具有相对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降低安装难度,能够使电机和电动解锁钮4能够更加可靠的实现安装,另一方面,通过避免在第一盖体1上设置电机和电动解锁拨钮4还能够简化第一盖体1的结构,降低第一盖体1的重量,使舱盖组件的结构得到了优化。
此外,车辆由舱盖组件带来的其他有益效果,请参见有关舱盖组件的上述说明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申请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申请。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因此,本申请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申请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体,与车辆的前舱固定连接;
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并与所述第一盖体共同覆盖车辆的前舱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盖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盖体活动,以实现前舱内置物空间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盖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以使所述第一盖体包围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第一盖体上,并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盖体转动实现所述置物空间的开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二盖体转动,以使所述置物空间自动开启的驱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在锁舌和锁扣的锁紧配合下保持所述置物空间的闭合,并且所述锁舌能在解锁拨钮的带动下与所述锁扣解锁;其中,
所述解锁拨钮为在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动作的电动解锁拨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的体积和密度小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体积和密度,并能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至允许物品进出所述置物空间的完全打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设置在所述铰链上的弹性件。
8.一种车辆,包括舱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组件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舱盖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包围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外侧,且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车辆的前舱体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前舱在所述车辆的使用状态下保持闭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内设置有置物容器,所述置物空间为所述置物容器的内腔,并且用于解锁所述第二盖体的电机和电动解锁拨钮设置在所述置物容器上。
CN202223361449.X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9257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1449.XU CN219257503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1449.XU CN219257503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7503U true CN219257503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5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1449.XU Active CN219257503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7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7998U (zh) 车辆隔室系统和车辆
US7748775B2 (en) Adjustable rear load floor for a hybrid vehicle
US9669713B2 (en) Vehicle with an auxiliary power pack
US20210140206A1 (en) Sliding/Swing Composite Door for Vehicle
CN219257503U (zh) 一种舱盖组件及车辆
CN114013356B (zh) 车载容纳装置
CN214001850U (zh) 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机构及电动汽车
CN216300895U (zh) 车载容纳装置
CN215590861U (zh) 一种充电盖及汽车
CN207842702U (zh) 一种换电式电动汽车
CN2599633Y (zh) 易开启的扣合装置
CN201095912Y (zh) 电动车行李箱箱盖遥控开启装置
US20220412144A1 (en) Vehicle-mounted luggage case with doors opening on both sides
CN202755760U (zh) 一种无铆接结构的电动行李箱锁机构
CN216866384U (zh) 一种汽车机舱盖铰链及汽车机舱开闭系统
CN217760462U (zh) 开闭机构和锁仓装置
CN219887811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前盖锁
CN220403760U (zh) 电动开盖结构及电压力锅
CN219687073U (zh) 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220974002U (zh) 旋转杯托
CN220595895U (zh) 一种自动打包垃圾桶
CN221002350U (zh) 车锁结构和车辆
CN114197972B (zh) 一种尾箱锁止装置
CN218594247U (zh) 扶手储物装置、车门内饰板及汽车
CN219446769U (zh) 可靠型多仓换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