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7485U -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7485U
CN219257485U CN202320813539.3U CN202320813539U CN219257485U CN 219257485 U CN219257485 U CN 219257485U CN 202320813539 U CN202320813539 U CN 202320813539U CN 219257485 U CN219257485 U CN 219257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cross beam
auxiliary frame
subframe
integrated alumin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35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欢
刘昌东
周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eres New Energy Automobil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35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7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7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7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包括通过一体式铸造而成的且为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呈框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使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一体式铸造并形成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相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的副车架实现了轻量化;同时,一体铸造相对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动刚度、静刚度有较大提升,并使得本申请的整车控制性、NVH性能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成框架结构,减重效果好,在中横梁和后横梁间设有连接梁,利于副车架本体的强度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副车架,特别是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双叉臂前悬架常用的全框式前副车架总成,有钢材冲压焊接和铸造铝合金焊接两种结构。然而,铁质结构副车架重量大,不利于整车轻量化;铸造铝合金焊接结构静刚度和动刚度低,整车操控性和NVH性能较低,并且轻量化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前副车架存在无法兼顾刚度与轻量化的问题,提供一种减轻重量同时通过结构设置以保证刚度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包括通过一体式铸造而成的且为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呈框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中横梁和后横梁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使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一体式铸造并形成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相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的副车架实现了轻量化;同时,一体铸造相对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动刚度、静刚度有较大提升,并使得本申请的整车控制性、NVH性能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成框架结构,减重效果好,在中横梁和后横梁间设有连接梁,提高了中横梁和后横梁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对结构加强的效果更好,稳定性更佳,利于副车架本体的强度的提升。
进一步地,中横梁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右悬置安装部,电机右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一连接支脚,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支脚上形成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中横梁相对副车架本体的纵梁下凹,并使得连接孔的内螺纹可预埋入纵梁内。中横梁相对副车架本体的纵梁下凹,纵梁相对中横梁较高,因而连接孔的内螺纹可预埋入纵梁内,提高了电机右悬置安装部的结构强度,使得电机右悬置安装后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地,后横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后悬置安装部,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二连接支脚,后横梁的中部加高。后横梁中部加高,即后横梁在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所在处加高,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梁将中横梁、后横梁一起形成的框架结构划分出三个减重孔。减重效果好。
进一步地,三个减重孔沿中部对称排列,且中部的减重孔呈三角状;连接梁呈V形。
进一步地,副车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有方形的防撞梁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伸出有固定部,防撞梁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呈中空状,固定部可伸入防撞梁连接组件内并通过螺接方式固定二者。固定部与防撞梁连接组件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大腔体部连接,防撞梁连接组件沿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撞梁连接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靠近大腔体部的两相对端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部呈方形的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固定部通过螺栓、六角螺母配合连接。螺母、六角螺母配合,将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固定部固定在一起,稳定性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体式铸造并形成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相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的副车架实现了轻量化;同时,一体铸造相对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动刚度、静刚度有较大提升,并使得本申请的整车控制性、NVH性能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成框架结构,减重效果好,在中横梁和后横梁间设有连接梁,提高了中横梁和后横梁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连接梁与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对结构加强的效果更好,稳定性更佳,利于副车架本体的强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图1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前横梁;12中横梁;13后横梁;14连接梁;15纵梁;
20电机右悬置安装部;21第一连接支脚;22连接孔;
30电机后悬置安装部;31第二连接支脚;
40减重孔;
50防撞梁连接组件;60固定部;70螺栓;80六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包括通过一体式铸造而成的且为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副车架本体呈框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前横梁11、中横梁12、后横梁13;中横梁12和后横梁13间通过连接梁14相连,使连接梁14与中横梁12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一体式铸造并形成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相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的副车架实现了轻量化;同时,一体铸造相对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动刚度、静刚度有较大提升,并使得本申请的整车控制性、NVH性能也更佳;此外,通过设置成框架结构,减重效果好,在中横梁12和后横梁13间设有连接梁14,提高了中横梁12和后横梁13间的连接强度与稳定性;连接梁14与中横梁12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对结构加强的效果更好,稳定性更佳,利于副车架本体的强度的提升。
进一步地,中横梁1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右悬置安装部,电机右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一连接支脚21,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支脚21上形成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22,中横梁12相对副车架本体的纵梁15下凹,并使得连接孔22的内螺纹可预埋入纵梁15内。中横梁12相对副车架本体的纵梁15下凹,纵梁15相对中横梁12较高,因而连接孔22的内螺纹可预埋入纵梁15内,提高了电机右悬置安装部的结构强度,使得电机右悬置安装后的稳定性更好。
进一步地,后横梁13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后悬置安装部,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二连接支脚31,后横梁13的中部加高。后横梁13中部加高,即后横梁13在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所在处加高,提高了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连接梁14将中横梁12、后横梁13一起形成的框架结构划分出三个减重孔40。减重效果好。
进一步地,三个减重孔40沿中部对称排列,且中部的减重孔40呈三角状;连接梁14呈V形。
进一步地,副车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有方形的防撞梁连接组件50。
进一步地,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伸出有固定部60,防撞梁连接组件50的连接端呈中空状,固定部60可伸入防撞梁连接组件50内并通过螺接方式固定二者。固定部60与防撞梁连接组件50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防撞梁连接组件50与大腔体部连接,防撞梁连接组件50沿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防撞梁连接组件50设有两个且分别靠近大腔体部的两相对端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部60呈方形的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固定部6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2,防撞梁连接组件50与固定部60通过螺栓70、六角螺母80配合连接。螺母、六角螺母80配合,将防撞梁连接组件50与固定部60固定在一起,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中,一体式空心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比钢材冲压焊接结构副车架重量轻30%左右;副车架本体为一体式铸造铝合金、内部空心结构,副车架内部形成腔体,整体壁厚4mm。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上述描述的实施方式来限定,而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一体式铸造而成的且为空心结构的铝合金副车架本体,所述副车架本体呈框架结构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前横梁、中横梁、后横梁;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间通过连接梁相连,使所述连接梁与所述中横梁连接并形成三角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的端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右悬置安装部,所述电机右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一连接支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支脚上形成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所述中横梁相对所述副车架本体的纵梁下凹,并使得所述连接孔的内螺纹可预埋入所述纵梁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的中部一体成型有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所述电机后悬置安装部朝外伸出有两个第二连接支脚,所述后横梁的中部加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将所述中横梁、后横梁一起形成的框架结构划分出三个减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减重孔沿中部对称排列,且中部的所述减重孔呈三角状;所述连接梁呈V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长度方向的一侧连接有方形的防撞梁连接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伸出有固定部,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呈中空状,所述固定部可伸入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内并通过螺接方式固定二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与大腔体部连接,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沿所述副车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设有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大腔体部的两相对端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呈方形的实心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防撞梁连接组件与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六角螺母配合连接。
CN202320813539.3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Active CN219257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3539.3U CN21925748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3539.3U CN21925748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7485U true CN219257485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3539.3U Active CN21925748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7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0942B2 (en) Wheel suspension arm
US20060255557A1 (en) Vehicle suspension assembly
US6648351B1 (en) Cast aluminum rear subframe control arm articulations
CA2919887A1 (en) Cross arm bushing assembly useful for vehicle suspension
MX2013007598A (es) Ensamblaje de soporte de montaje elestico para vehiculos de servicio pesado.
US6702309B2 (en) Rear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CN219257485U (zh) 一种一体式铝合金前副车架
US7540513B2 (en) Anti-roll bar and control arm assembly
AU2014331055A1 (en) Side member, chassis and trailer chassis provided with such a side member
CN212401352U (zh) 汽车后副车架
CN21543660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铝合金副车架
CN109204473A (zh) 一种铝合金铸造加铝合金型材焊接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09988000U (zh) 一种空心铸铝与铝型材焊接的前副车架
JP7107149B2 (ja) フロントロアアーム
CN211167097U (zh) 一种重载乘用车前副车架及重载乘用车
CN210634636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车身安装点加强结构
CN109080702B (zh) 一种轻卡车架前横梁与纵梁的加强连接方法
CN111497542A (zh) 一种越野汽车后减振器装配结构和具有其的越野汽车
CN213199382U (zh) 用于车辆的控制臂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347407U (zh) 稳定杆安装座和车辆
KR20070105142A (ko) 차량용 현가장치의 알루미늄 재질 컨트롤암
CN220114698U (zh) 前机舱支撑杆总成
CN210502859U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转向节
CN215663683U (zh) 一种商用车副车架连接结构
JP2020015409A (ja) 車両用支持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