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4609U -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4609U
CN219254609U CN202320138804.2U CN202320138804U CN219254609U CN 219254609 U CN219254609 U CN 219254609U CN 202320138804 U CN202320138804 U CN 202320138804U CN 219254609 U CN219254609 U CN 2192546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ture
movable
steel structure
fixedly connecte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388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Huachao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Anshun Weiye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Anshun Weiye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Anshun Weiye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3880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46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46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46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工装台、夹具本体、固定座和活动座,夹具本体设置有两组,固定座设置于其中一组夹具本体的底部,工装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活动座滑动设置于第一活动槽的内部,活动座的顶部与另一组夹具本体固定连接,夹具本体包括外圈、内圈和滚珠,滚珠均匀分布于外圈与内圈之间,内圈的内侧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放置孔的底部活动设置有滚轮,放置孔的顶部设置有压板,压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紧固螺杆,该装置通过两组夹具配合将钢材稳定夹持固定,夹具可通过内外圈结构的配合,实现钢材多角度的翻转,使焊接时更加轻松,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基建正在的大力推行,故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钢结构来进行基础建设,其中因建筑需求,故需要多组钢材进行焊接作业,从而使焊接后的钢材结构能够达到使用需求。由于成型钢材一般为长条形结构,在对钢材进行加工时,钢材的夹持固定不够牢靠,而且需要多人协同作业,浪费人力,另外,在钢结构生产过程中,钢材的对接固定及焊接是较为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工装通常采用单一的放置固定方式,在需要对钢材进行翻转焊接时需要拆除夹具再人工搬运翻转,工序繁琐,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通过两组夹具配合将钢材稳定夹持固定,夹具可通过内外圈结构的配合,实现钢材多角度的翻转,使焊接时更加轻松,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包括工装台、夹具本体、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夹具本体设置有两组,且均设置于所述工装台的上方,所述固定座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夹具本体的底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工装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工装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活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座的顶部与另一组所述夹具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本体呈圆形结构,两组所述夹具本体中心同轴设置,所述夹具本体包括外圈、内圈和滚珠,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活动座均与所述外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圈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圈的内侧,所述内圈与所述外圈中心同轴设置,所述滚珠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圈与所述内圈之间,所述内圈的内侧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底部活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放置孔的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紧固螺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活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装台的外侧后设置有转轮,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活动螺杆螺纹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螺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端部均与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导向杆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圈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内圈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滚珠均内嵌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滚轮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滚轮的中心轴与所述内圈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滚轮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下方均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轴,所述升降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升件,所述顶升件呈“U”字形结构,所述顶升件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底部阵列分布有防滑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压板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连接环,所述紧固螺杆的底端与所述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紧固螺杆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紧固螺杆螺纹配合,所述限位螺母的一侧与所述内圈的侧边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螺杆远离所述连接环的一端设置有转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工装台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两组夹具本体的配合将待加工的钢材支撑,防止钢材端部倾斜,再采用夹板将钢材牢牢夹持固定于放置孔内,提高了夹持的稳定性,夹板高度可调,从而可适应不同规格的钢材的夹持,适用范围广;
(2)放置孔底部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滚轮,通过升降机将滚轮顶起,可使加工完成后的钢结构可轻松省力的从夹具中取出,降低人工作业强度,省时省力,降低了人工搬运的风险,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3)夹具本体通过内外圈之间的滚珠可实现内圈的转动,从而带动加工中的钢材转动至适宜角度进行翻转焊接,保证钢结构加工质量,也节省了人工拆卸、搬运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夹具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中:101、工装台;1011、第一活动槽;1012、活动螺杆;1013、第一轴承;1014、转轮;1015、导向杆;1016、支撑腿;1017、固定板;102、夹具本体;1021、外圈;10211、第一环形槽;1022、内圈;10221、第二环形槽;10222、放置孔;10223、第二活动槽;10224、滑槽;1023、滚珠;1024、滚轮;10241、第二轴承;1025、升降机;10251、升降轴;10252、顶升件;1026、压板;10261、防滑凸起;10262、连接环;1027、紧固螺杆;10271、限位螺母;10272、转盘;103、固定座;104、活动座;1041、内螺纹孔;104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附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包括工装台101、夹具本体102、固定座103和活动座104,夹具本体102设置有两组,且均设置于工装台101的上方,两组夹具本体102分别固定待加工钢材的两端,使其保持平衡稳定,防止钢材倾斜影响生产加工质量,固定座103设置于其中一组夹具本体102的底部,固定座103与工装台10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座103将其中一组夹具本体102与工装台101固定,一般将固定座103设置于靠近加工设备的一侧,工装台10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011,活动座104滑动设置于第一活动槽1011的内部,活动座104的顶部与另一组夹具本体102固定连接,活动座104可带动另一组夹具本体102移动,以适应不同长度的钢材的夹持固定,夹具本体102呈圆形结构,两组夹具本体102中心同轴设置,保持钢材夹持的水平,保持钢结构生产时的切口或焊接端平齐,夹具本体102包括外圈1021、内圈1022和滚珠1023,固定座103和活动座104均与外圈1021的底部固定连接,内圈1022转动设置于外圈1021的内侧,内圈1022与外圈1021中心同轴设置,滚珠1023均匀分布于外圈1021与内圈1022之间,外圈1021为固定结构,内圈1022可相对外圈1021做旋转运动,滚珠1023降低内圈1022和外圈1021之间的摩擦力,使内圈1022转动时更加顺畅且稳定,内圈1022的内侧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10222,放置孔10222为待加工钢材的装取提供空间,放置孔10222的底部活动设置有滚轮1024,滚轮1024可上下升降,滚轮1024顶出时将放置孔10222内的钢材顶起,使其与放置孔10222的底部分离,减小摩擦,从而方便钢材的装卸,放置孔10222的顶部设置有压板1026,压板1026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紧固螺杆1027,压板1026与钢材的顶面抵接,用于将钢材夹持固定,紧固螺杆1027起到调节压板1026高度的作用,使夹具本体102使用不同规格大小的钢材使用,同时也使压板1026对钢材的夹持更加稳定可靠,调节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第一活动槽101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活动螺杆1012,活动螺杆10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013,第一轴承1013的一侧与第一活动槽101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轴承1013起到限位活动螺杆1012端部的作用,同时不影响活动螺杆1012的转动,活动螺杆1012的另一端延伸至工装台101的外侧后设置有转轮1014,活动座104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内螺纹孔1041,内螺纹孔1041与活动螺杆1012螺纹配合,活动座104通过内螺纹孔1041与活动螺杆1012的配合实现滑移,从而调节与固定座103之间的间距,转轮1014方便操作活动螺杆1012的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活动螺杆10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1015,导向杆1015的端部均与第一活动槽1011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座104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042,通孔1042与导向杆1015间隙配合,导向杆1015为活动座104的移动提供限位导向,使其移动更加平衡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外圈102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0211,内圈102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0221,滚珠1023均内嵌于第一环形槽10211和第二环形槽10221的内部,第一环形槽10211和第二环形槽10221限位滚珠1023的位置,也防止了内圈1022和外圈1021发生错位,保持夹具本体102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放置孔1022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0223,滚轮1024水平设置于第二活动槽10223的内部,滚轮1024的中心轴与内圈1022的中心轴相垂直,第二活动槽10223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0224,滚轮1024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滑槽10224的内部,滑槽10224垂直设置,滚轮1024可沿滑槽10224的延伸方向升降,从而将放置于放置孔10222内的钢材顶起,便于推移进行位置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滚轮102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10241,第二轴承10241的下方均设置有升降机1025,升降机1025与第二活动槽10223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机1025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轴10251,升降轴102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升件10252,顶升件10252呈“U”字形结构,顶升件10252的两端与第二轴承102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升降机1025输出动力,依次通过升降轴10251和顶升件10252将动力传输至滚轮1024上,用于带动滚轮1024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压板1026的底部阵列分布有防滑凸起10261,防滑凸起10261采用橡胶材质,使压板1026与钢材的顶面接触面积更大,保证压板1026夹持的稳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压板1026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连接环10262,紧固螺杆1027的底端与连接环10262转动连接,紧固螺杆1027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螺母10271,限位螺母10271与紧固螺杆1027螺纹配合,限位螺母10271的一侧与内圈1022的侧边固定连接,限位螺母10271的位置不变,旋转紧固螺杆1027即可调节压板1026的高度,使压板1026与钢材顶面保持贴合牢固,完成对钢材的夹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紧固螺杆1027远离连接环10262的一端设置有转盘10272,转盘10272方便旋转紧固螺杆1027,无需借助其他工具,操作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进一步的,工装台10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1016,支撑腿101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017,支撑腿1016和固定板1017方便了夹具的搬运和固定,使其适用场景更加广泛。
具体的,该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的使用原理是:首先将工装台101通过固定板1017安装至加工设备附近,然后根据待加工钢材的长度,调节两组夹具本体102之间的距离,转动转轮1014,活动螺杆1012转动,在内螺纹的配合下活动座104沿第一活动槽1011的延伸方向移动,导向杆1015为活动座104移动提供导向,将活动座104顶部连接的一组夹具本体102移动至合适位置,然后启动升降机1025,将滚轮1024顶出,使其上表面超出放置孔10222的底面,然后将待加工的钢材搬运并放置在滚轮1024上,推动钢材调节至合适加工的位置,然后控制升降机1025收回,滚轮1024下降并收纳至第二活动槽10223内,钢材底面与放置孔10222底面稳定接触,然后依次转动紧固螺杆1027,将压板1026高度向下调节,直至防滑凸起10261与钢材顶面抵接,从而将钢材与夹具本体102夹持固定,在对钢材进行切割或焊接时,转动内圈1022,在滚珠1023的作用下,内圈1022可相对外圈1021转动至合适角度,从而进行钢材多个侧面的切割或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机1025的具体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升降机1025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台(101)、夹具本体(102)、固定座(103)和活动座(104),所述夹具本体(102)设置有两组,且均设置于所述工装台(101)的上方,所述固定座(103)设置于其中一组所述夹具本体(102)的底部,所述固定座(103)与所述工装台(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工装台(10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011),所述活动座(104)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槽(1011)的内部,所述活动座(104)的顶部与另一组所述夹具本体(102)固定连接,所述夹具本体(102)呈圆形结构,两组所述夹具本体(102)中心同轴设置,所述夹具本体(102)包括外圈(1021)、内圈(1022)和滚珠(1023),所述固定座(103)和所述活动座(104)均与所述外圈(10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圈(1022)转动设置于所述外圈(1021)的内侧,所述内圈(1022)与所述外圈(1021)中心同轴设置,所述滚珠(1023)均匀分布于所述外圈(1021)与所述内圈(1022)之间,所述内圈(1022)的内侧开设有贯穿的放置孔(10222),所述放置孔(10222)的底部活动设置有滚轮(1024),所述放置孔(10222)的顶部设置有压板(1026),所述压板(1026)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紧固螺杆(10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槽(1011)的内部水平设置有活动螺杆(1012),所述活动螺杆(10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013),所述第一轴承(101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活动槽(101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螺杆(101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工装台(101)的外侧后设置有转轮(1014),所述活动座(104)的一侧开设有贯穿的内螺纹孔(1041),所述内螺纹孔(1041)与所述活动螺杆(1012)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螺杆(10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杆(1015),所述导向杆(1015)的端部均与所述第一活动槽(10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104)的一侧对称开设有通孔(1042),所述通孔(1042)与所述导向杆(1015)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021)的内壁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0211),所述内圈(1022)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0221),所述滚珠(1023)均内嵌于所述第一环形槽(10211)和所述第二环形槽(1022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孔(1022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活动槽(10223),所述滚轮(1024)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槽(10223)的内部,所述滚轮(1024)的中心轴与所述内圈(1022)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第二活动槽(10223)的内壁对称开设有滑槽(10224),所述滚轮(1024)的两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0224)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02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轴承(10241),所述第二轴承(10241)的下方均设置有升降机(1025),所述升降机(1025)与所述第二活动槽(1022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机(1025)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轴(10251),所述升降轴(102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升件(10252),所述顶升件(10252)呈“U”字形结构,所述顶升件(10252)的两端与所述第二轴承(1024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026)的底部阵列分布有防滑凸起(102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026)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连接环(10262),所述紧固螺杆(1027)的底端与所述连接环(10262)转动连接,所述紧固螺杆(1027)的中部设置有限位螺母(10271),所述限位螺母(10271)与所述紧固螺杆(1027)螺纹配合,所述限位螺母(10271)的一侧与所述内圈(1022)的侧边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杆(1027)远离所述连接环(10262)的一端设置有转盘(1027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台(10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撑腿(1016),所述支撑腿(101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017)。
CN202320138804.2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Active CN2192546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8804.2U CN2192546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38804.2U CN2192546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4609U true CN219254609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3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38804.2U Active CN2192546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46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96136U (zh) 一种锯床送料架
CN102011907A (zh) 自动直管法兰装配机
CN210731174U (zh) 一种起重运输车生产用钢板分切装置
CN202146951U (zh) 不锈钢管件接头自动扩口机
CN219254609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生产的工装夹具
CN115947216B (zh) 一种危险废物容器用转运吊具
CN112059669A (zh) 一种复杂形态材料加工处理的夹持固定装置
CN109822416B (zh) 一种铸件分型面的毛刺去除用圆磨装置
CN210677842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工位夹具
CN215749232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转子盘机械手
CN105729151B (zh) 一种工件内孔定位工装
CN212470412U (zh) 十字型钢构件翻转胎具
CN210172875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
CN113385985A (zh) 一种高效率立式加工中心数控机床
CN212526977U (zh) 一种基于液压卡盘改造的托料机构
CN202137283U (zh) 不锈钢管件接头自动扩口机的持料夹具单元
CN109531468B (zh) 一种缸体钳修定位工装
CN220592137U (zh) 一种罐体加工定位平台
CN111007080B (zh) 一种晶圆裂纹检查装置
CN216802576U (zh) 一种扇形件承载装置
CN218174401U (zh) 一种铁路车轮转运夹具
CN219358712U (zh) 一种长圆形凹模套加工工作台
CN114734287B (zh) 一种活塞销孔加工工装及加工设备
CN217668327U (zh) 一种电机法兰盘用装夹加工装置
CN219468826U (zh) 一种汽车冲压件转运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3

Address after: Room 1601, Door 2, Building 13, Lize Garden, Binhe Road, Huangzhuang Street,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301700

Patentee after: Li Huachao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9, Zone B, Fenghuo Gang Market,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before: Wuhan Anshun Weiye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