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2432U - 注液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注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2432U
CN219252432U CN202223596793.7U CN202223596793U CN219252432U CN 219252432 U CN219252432 U CN 219252432U CN 202223596793 U CN202223596793 U CN 202223596793U CN 219252432 U CN219252432 U CN 219252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mixing
metering pump
film metering
pre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67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永刚
董全英
张加加
请求不公布姓名
周振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na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67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2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2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2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液设备,包括:纯水罐,所述纯水罐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计量泵和第二薄膜计量泵;预混药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不同药液混合的预混罐,所述预混罐上设置有加药口;所述预混罐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预混罐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薄膜计量泵;混合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和第三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薄膜计量泵、第二薄膜计量泵、第三薄膜计量泵、预混药机构和混合机构工作。本方案提高了药液混合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注液设备的计量精准度,有效的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注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极片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液设备。
背景技术
电解水制氢电极片生产的过程中,包括上料工序、加药工序、恒温加热工序和下料工序等,在完成上料工序后,需要通过注液设备进行加药、注液。目前的注液设备,由于定量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低,导致药剂混合时,存在混合均匀度差,混合效率低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设备,以提高定量精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液设备,包括:
纯水罐,所述纯水罐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计量泵和第二薄膜计量泵;
预混药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不同药液混合的预混罐,所述预混罐上设置有加药口;所述预混罐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预混罐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薄膜计量泵;
混合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和第三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薄膜计量泵、第二薄膜计量泵、第三薄膜计量泵、预混药机构和混合机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混罐分别为第一预混罐、第二预混罐、第三预混罐、第四预混罐和第五预混罐,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所述第一预混罐、第二预混罐和第三预混罐输出端的第三薄膜计量泵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预混罐输出端的薄膜计量泵分别与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预混罐输出端的薄膜计量泵与所述第二混合罐连接。
可选地,所述预混罐、第一混合罐和所述第二混合罐内设置有搅拌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内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上设置有PH测试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混合罐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一输出管包括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中部与所述主管道垂直相交,且各所述分支管道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分支管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口。
可选地,所述主管道中部与所述第一混合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支管道两端的出液口直径大于所述分支管道中间的出液口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二混合罐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出管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输出管与所述第二混合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口。
可选地,所述注液设备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的输出端,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注液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第一薄膜计量泵和第二薄膜计量泵的设置,以实现纯水罐内纯水输出的精准计量。
由于预混药机构的设置,以实现药液和纯水之间的均匀混合。
由于混合机构的设置,以实现纯水、各药液之间的均匀混合。
由于第三薄膜计量泵的设置,以实现预混药机构输出的精准计量。
由于控制模块的设置,以实现药液混合的自动化,提供药液混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液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液设备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注液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输出管与储液盒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输出管与储液盒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纯水罐1、第一薄膜计量泵2、第二薄膜计量泵3、第一预混罐4、第二预混罐5、第三预混罐6、第四预混罐7、第五预混罐8、第三薄膜计量泵9、第一混合罐10、第二混合罐11、安装支架12、扶梯13、主管道14、分支管道15、储液盒16、第二输出管17、控制箱18、排污管19。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液设备,包括安装支架12,安装支架12上安装有纯水罐1、预混药机构、混合机构和控制箱18。
安装支架1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之间设置有扶梯13,以便于工作人员前往上层进行设备维护。控制箱18和纯水罐1安装在安装支架12的下层,预混药机构和混合机构安装在安装支架12的上层。
纯水罐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薄膜计量泵2和第二薄膜计量泵3。第一薄膜计量泵2的输出端与预混药机构连接。预混药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不同药液混合的预混罐,预混罐的顶端设置有加药口,以便于通过加药口向预混罐内进行加药。第一薄膜计量泵2的设置,以便于精准控制进入预混罐内存水的计量。
示例性的,预混罐共设置有5个,分别为第一预混罐4、第二预混罐5、第三预混罐6、第四预混罐7和第五预混罐8,以分别进行不同药液与纯水之间的预混合。在预混罐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薄膜计量泵9,以便于对预混罐输出进行计量。
混合机构包括第一混合罐10和第二混合罐11,第一混合罐10和第二混合罐11的输入端与第二薄膜计量泵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预混罐4、第二预混罐5和第三预混罐6输出的第三薄膜计量泵9分别与第一混合罐10连接,第四预混罐7输出端的第三薄膜计量泵9分别与第一混合罐10和第二混合罐11连接,第五预混罐8输出端的第三薄膜计量泵9与第二混合罐11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预混罐、第一混合罐10和第二混合罐11的输出端管道上均可以设置阀门,以控制排放。且预混罐的输出端还可以设置排污管19和排污阀,以便于定期排污。
还需说明的是,预混罐、第一混合罐10和第二混合罐11内均设置有搅拌器,通过电机控制搅拌器的扇叶在罐体内搅拌,以实现药液混合。且第一混合罐10和第二混合罐11上可以设置液位计、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PH测试传感器等,通过液位计进行液位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控,通过电加热器实现加温,通过PH测试传感器实现PH值的测试。
第一混合罐10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出管,第一输出管包括主管道14以及与主管道14连通的分支管道15,主管道14中部与第一混合罐10的输出端连接,分支管道15中部与主管道14垂直相交,且各分支管道15之间平行设置。分支管道15上均匀分布有出液口。由于分支管道15两端水压、流量减小,因此,分支管道15两端的出液口直径大于分支管道15中部的出液口直径,以均匀各出液口流量。使用时,第一混合罐10内的混合药液经过主管道14后,从分支管道15上的出液口流出,实现药液均匀混合的目的。
第二混合罐1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输出管17,第二输出管17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第二输出管17与第二混合罐1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管17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口。
还需说明的是,控制箱18内包括PLC或单片机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预混罐、第一混合罐10、第二混合罐11、第一薄膜计量泵2、第二薄膜计量泵3、第三薄膜计量泵9、阀门、温度传感器、液位计、电加热器、PH测试传感器等连接,以便于实现注液计量的控制。
使用时,分别向不同预混罐内加入不同的药液,并通过第一薄膜计量泵2计量并加入纯水,控制预混罐内的搅拌器工作,实现药液和纯水的搅拌。之后,通过第三薄膜计量泵9,控制第一预混罐4、第二预混罐5、第三预混罐6和第四预混罐7内的药液进入道第一混合罐10内进行混合,控制第五预混罐8和第四预混罐7内的药液进入到第二混合罐11内进行混合,并在混合完成后,先将第二混合罐11内的药液注入放置有片材的储液盒16里面,之后将第一混合罐10内的药液注入储液盒16里面混合。
由于第二混合罐11内的药液需要先加入到储液盒16内,而第一混合罐10内的药液后加入时则需要和已经加入的药液实现均匀混合,因此,第一输出管的设置,以实现第一混合罐10内药液出去后与第二混合罐11内药液均匀混合。
另外,为了实现出液量的精准控制,可以在储液盒16的下方设置称重传感器,也可以在第一混合罐10和第二混合罐11的输出端设置称重传感器,以在称重后将药液导入储液盒16内,以实现注液量的精准控制。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纯水罐,所述纯水罐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薄膜计量泵和第二薄膜计量泵;
预混药机构,包括多个用于不同药液混合的预混罐,所述预混罐上设置有加药口;所述预混罐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预混罐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薄膜计量泵;
混合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二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和第三薄膜计量泵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薄膜计量泵、第二薄膜计量泵、第三薄膜计量泵、预混药机构和混合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罐分别为第一预混罐、第二预混罐、第三预混罐、第四预混罐和第五预混罐,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所述第一预混罐、第二预混罐和第三预混罐输出端的第三薄膜计量泵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预混罐输出端的薄膜计量泵分别与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预混罐输出端的薄膜计量泵与所述第二混合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罐、第一混合罐和所述第二混合罐内设置有搅拌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计,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内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上设置有PH测试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罐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输出管,所述第一输出管包括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连通的分支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中部与所述主管道垂直相交,且各所述分支管道之间平行设置,所述分支管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中部与所述第一混合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支管道两端的出液口直径大于所述分支管道中间的出液口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罐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输出管,所述第二输出管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二输出管与所述第二混合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出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设备还包括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罐和第二混合罐的输出端,所述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CN202223596793.7U 2022-12-31 2022-12-31 注液设备 Active CN219252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6793.7U CN219252432U (zh) 2022-12-31 2022-12-31 注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6793.7U CN219252432U (zh) 2022-12-31 2022-12-31 注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2432U true CN219252432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8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6793.7U Active CN219252432U (zh) 2022-12-31 2022-12-31 注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2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20893U (zh) 印染助剂自动配送系统
CN101667608A (zh)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制绒液的自动循环补液系统及方法
CN112520822B (zh) 一种强化污水处理厂高负荷运行的药剂投加系统及方法
CN107754672A (zh) 一种锅炉磷酸盐加药装置及加药方法
CN219252432U (zh) 注液设备
CN201933306U (zh) 用于印染的助剂配送站
CN116059897A (zh) 加药设备
CN109459535B (zh) 一种实验室用多浆高压注浆装置及其注浆方法
CN217068593U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芯液配料系统
CN206897335U (zh) 树脂在线混合多通道智能计量配送系统
CN212588914U (zh) 一种智能水肥一体机
CN213824367U (zh) 一种水处理的一体化加药装置
CN211303011U (zh) 一种重氮化自动化装置
CN210410367U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生产用高精度调节装置
CN113117584A (zh) 助剂自动配送装置及其配送方法
CN22069638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液体复合碳源生产装置
CN214973245U (zh) 用于不同药剂配制的装置
CN208472051U (zh) 一种用于果糖生产中糖化酶的加料装置
CN219399895U (zh) 一种批次式双螺杆制浆系统
CN214871626U (zh) 一种混凝土用絮凝剂添加装置
CN215540409U (zh) 助剂自动配送装置
CN211384902U (zh) 一种新型缓蚀阻垢剂复配装置
CN209155750U (zh) 一种甲基丙烯酸甲酯原料进料多组分混合设备
CN220078757U (zh) 药剂均匀投加装置
CN218901543U (zh) 一种用于供热管道的计量加药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