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3719U -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3719U
CN219243719U CN202222919215.6U CN202222919215U CN219243719U CN 219243719 U CN219243719 U CN 219243719U CN 202222919215 U CN202222919215 U CN 202222919215U CN 219243719 U CN219243719 U CN 219243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unit
area
air outlet
outl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92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祖梁
蒋金龙
陈国豪
陈珠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92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3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3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3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空调室内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容纳腔,箱体的两侧还开设有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相互连通;此外,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分隔板、电控盒组件以及蒸发器,分隔板将容纳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设置于第一区域,电控盒组件设置于第二区域,同时,蒸发器也设置于第一区域,且位于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之间,从而对容纳腔内的风进行制冷;其中,分隔板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第二出风端口设置于蒸发器和第一出风端口之间,以连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使得制冷后的风能够从第二出风端口进入至第二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空调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能效的空调器往往能够占据更多的优势,同时由于用户对制冷制热双用空调的需求,因此高能效的变频空调备受用户的青睐。
但空调在高能效以及变频的双重功能下,空调的变频驱动板通常会具备更多的发热量,而由于变频驱动板也通常放置于箱体内部,故无法得到良好的散热,从而不仅会影响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还可能会由于散热不畅而引发起火等严重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以解决现有的空调的变频驱动板无法得到良好散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箱体,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分隔板和电控盒组件,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进风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电控盒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且位于所述进风端口和所述第一出风端口之间;其中,
所述分隔板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所述第二出风端口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出风端口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
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端口,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盒体以及设置于盒体内的驱动板,所述盒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
可选的,所述盒体的另一侧还开设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回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连通于所述进风端口。
可选的,所述盒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盒体区域和第二盒体区域,所述第一盒体区域设置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所述第二盒体区域设置于所述盒体靠近所述回风风道的一侧,所述驱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区域,所述电控盒组件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区域。
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接水盘,所述接水盘设置于所述分隔板远离所述散热风道的一侧,所述接水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端口。
可选的,所述接水盘倾斜设置,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以导引所述接水盘内的水。
可选的,所述第二出风端口在所述蒸发器的投影位于所述蒸发器内。
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铺设于所述进风端口。
可选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连接至所述蒸发器,所述连接管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且贴设于所述电控盒组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空调,包括: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于所述空调室外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容纳腔,箱体的两侧还开设有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相互连通,从而使得从进风端口进入容纳腔内的风能够通过第一出风端口送风至室内;此外,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分隔板、电控盒组件以及蒸发器,分隔板将容纳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设置于第一区域,电控盒组件设置于第二区域,同时,蒸发器也设置于第一区域,且位于进风端口和第一出风端口之间,从而对容纳腔内的风进行制冷;其中,分隔板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第二出风端口设置于蒸发器和第一出风端口之间,以连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使得容纳腔内经蒸发器制冷后的风能够从第二出风端口进入至第二区域并对电控盒组件进行散热,从而能够在不影响室内制冷的前提下,还能够解决变频驱动板无法得到良好散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隐藏部分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空调室内机沿着A-A方向的第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空调室内机中的散热风道、电控盒组件以及回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为图2所示的空调室内机沿着A-A方向的第二种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隐藏部分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空调室内机100包括箱体110,箱体110内设置有容纳腔,箱体110的一侧开设有进风端口121,而相对进风端口121设置的另一则开设有第一出风端口122,进风端口121和第一出风端口122相互连通,从而使得从进风端口121进入容纳腔内的风能够通过第一出风端口122送风至室内。
此外,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分隔板111、电控盒组件131以及蒸发器123,分隔板111将容纳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一区域120和第二区域130,进风端口121和第一出风端口122设置于第一区域120,电控盒组件131设置于第二区域130,同时,蒸发器123也设置于第一区域120,且位于进风端口121和第一出风端口122之间,从而对第一区域120内的风进行制冷
在实施例中,分隔板111还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140,第二出风端口140设置于蒸发器123和第一出风端口122之间,以连通第一区域120和第二区域130,并使得第一区域120内经蒸发器123制冷后的风不仅能够通过第一出风端口122送至室内,还能够通过第二出风端口140进入至第二区域130并对第二区域130内的电控盒组件131进行散热,由于进风端口121能够源源不断的进风,并经蒸发器123制冷,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00能够在不影响室内制冷的前提下,还能够解决变频驱动板1312无法得到良好散热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0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变频驱动板通常放置于箱体内部,而变频驱动板在密闭的箱体内部却无法得到良好的散热,导致变频驱动板发热严重从而影响空调的制冷或制热性能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避免额外设置散热装置,从而造成增大空调整机体积的问题。
可选的,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散热风道150。示例性的,请参阅图2-图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空调室内机沿着A-A方向的第一种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散热风道150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进风口151和第一出风口152,第一进风口151连通于第二出风端口140,以将第一区域120内的经蒸发器123制冷后的风引入散热风道150内;此外,电控盒组件131包括盒体1311以及设置于盒体1311内的驱动板1312,盒体1311靠近散热风道15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313,第二进风口1313连通于第一出风口152,从而使得进入散热风道150内的冷风能够直接朝向盒体1311内的驱动板1312流动,以对驱动板1312进行有效散热,并避免第一区域120内的经蒸发器123制冷后的风进入第二区域130内后,由于在第二区域130内四处流散的原因,从而出现对驱动板1312散热效果不好的情形。
可选的,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回风风道160。示例性的,请结合图4并参阅图5,图5为图1所示的空调室内机中的散热风道、电控盒组件以及回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盒体131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314,第二出风口1314连通于第二进风口1313,以使得从第二进风口1313进入盒体1311内的冷风对驱动板1312散热后,还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314流出。此外,回风风道160也可以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三进风口161和第三出风口162,第三进风口161连通于第二出风口1314,第三出风口162连通于进风端口121,从而将对驱动板1312散热后的风通过第三出风口162重新引入第一区域120,并经蒸发器123二次制冷后再逐经第二出风端口140、散热风道150、电控盒组件131以及散热风道150,以实现对驱动版的循环风散热。
可选的,盒体1311可以包括第一盒体区域1315和第二盒体区域1316。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一盒体区域1315设置于盒体1311靠近散热风道150的一侧,第二盒体区域1316设置于盒体1311靠近回风风道160的一侧,且第一盒体区域1315和第二盒体区域1316相邻设置且相互连通,驱动板1312设置于第一盒体区域1315内,此外,电控盒组件131还包括散热翅片1317,散热翅片1317设置于第二盒体区域1316以吸收第一盒体区域1315内的驱动板1312的热量。本实施例将散热翅片1317和驱动板1312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区域,既可以实现散热翅片1317对驱动板1312的散热效果,还可以避免散热翅片1317直接与驱动板1312接触,导致影响驱动板1312正常运作的情形;同时,从散热风道150进入到盒体1311内的冷风对第一盒体区域1315内的驱动板1312散热后,还可以流经第二盒体区域1316以带走散热翅片1317上的热量,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控盒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散热翅片1317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且间隔设置于第二盒体区域1316,以实现对驱动板1312进一步的散热效果。
可选的,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接水盘112。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接水盘112设置于分隔板111远离散热风道150的一侧,接水盘112还设置有和第二出风端口140连通的通孔(图未示)。在经蒸发器123制冷后的风进入散热风道150的过程中,由于冷热风交替,因此此时会在散热风道150的第一进风口151处(此时第一进风口151处的温度为20℃~30℃)形成凝露(通常电控盒组件131在工作时的温度能达到50℃~60℃,因此制冷后的风并不会在电控盒组件131内产生凝露),因此此时接水盘112则可以将第一进风口151处的凝露收集,从而避免凝露汇集于散热风道150后,从散热风道150流进电控盒组件131,从而导致出现驱动板1312进水损坏的情形。此外,接水盘112还可以倾斜设置,从而实现对凝露更好的收集效果;同时,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导水管(图未示),导水管的一端连通接水盘112,另一端则可以穿设于箱体110,从而将接水盘112内的水导引至箱体110外,避免凝露汇集导致箱体110内各元器件进水损坏。
可选的,第二出风端口140在蒸发器123的投影可以位于蒸发器123内。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第二出风端口140以及第一进风口151可以高出分隔板111设置,从而使得第二出风端口140以及第一进风口151在蒸发器123的投影能够位于蒸发器123上,因此此时第一区域120内经过蒸发器123制冷后的风能够通过第二出风端口140以及第一进风口151直接进入到散热风道150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控盒组件131的散热效率。此外,空调室内机100还可以包括过滤网(图未示),过滤网铺设于进风端口121处以对外部进入箱体110内的风进行过滤,以避免出现外部的杂质进入到箱体110内从而造成驱动板1312损坏而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形。
可选的,箱体110内还设置有连接管113。示例性的,请参阅图6和图7,图6为为图2所示的空调室内机沿着A-A方向的第二种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管113设置于第二区域130且贴设与电控盒组件131,同时,连接管113的两端均连接至蒸发器123以连通蒸发器123内部的冷媒,当冷媒从连接管113的一端进入连接管113内时,贴设于电控盒组件131的连接管113则可以对电控盒组件131吸热以散热;而当冷媒对电控盒组件131进行散热后,则又会通过连接管113的另一端回到蒸发器123内,从而可以在不缩减冷媒流量,以保证空调正常制冷效果的前提下,还可以利用冷媒实现对驱动板1312进一步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管113可以均穿设于第二出风端口140以贴设于电控盒组件131,也可以穿设于分隔板111的任意位置以贴设于电控盒组件13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空调200,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基站空调200包括放置于室外的空调室外机210,以及上述所提及的空调室内机100,空调室内机100连接于空调室外机210,以实现冷媒的传递与转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10),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分隔板(111)和电控盒组件(131),所述分隔板(111)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上下设置的第一区域(120)和第二区域(130),进风端口(121)和第一出风端口(122)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120),所述电控盒组件(131)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30);
蒸发器(123),所述蒸发器(123)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120),且位于所述进风端口(121)和所述第一出风端口(122)之间;其中,
所述分隔板(111)开设有第二出风端口(140),所述第二出风端口(140)设置于所述蒸发器(123)和所述第一出风端口(122)之间,以连通所述第一区域(120)和所述第二区域(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散热风道(150),所述散热风道(150)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一进风口(151)和第一出风口(152),所述第一进风口(151)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端口(140),所述电控盒组件(131)包括盒体(1311)以及设置于盒体(1311)内的驱动板(1312),所述盒体(13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313),所述第二进风口(1313)连通于所述第一出风口(1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311)的另一侧还开设有第二出风口(1314),所述第二出风口(1314)连通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313),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回风风道(160),所述回风风道(160)包括设置于两端的第三进风口(161)和第三出风口(162),所述第三进风口(161)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314),所述第三出风口(162)连通于所述进风端口(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3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盒体区域(1315)和第二盒体区域(1316),所述第一盒体区域(1315)设置于所述盒体(1311)靠近所述散热风道(150)的一侧,所述第二盒体区域(1316)设置于所述盒体(1311)靠近所述回风风道(160)的一侧,所述驱动板(1312)设置于所述第一盒体区域(1315),所述电控盒组件(131)还包括散热翅片(1317),所述散热翅片(1317)设置于所述第二盒体区域(13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00)包括接水盘(112),所述接水盘(112)设置于所述分隔板(111)远离散热风道(150)的一侧,所述接水盘(112)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第二出风端口(1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112)倾斜设置,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112),以导引所述接水盘(112)内的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端口(140)在所述蒸发器(123)的投影位于所述蒸发器(12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铺设于所述进风端口(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0)内还设置有连接管(113),所述连接管(113)的两端均连接至所述蒸发器(123),所述连接管(113)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30),且贴设于所述电控盒组件(131)。
10.一种基站空调(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
空调室外机(210),所述空调室内机(100)连接于所述空调室外机(210)。
CN202222919215.6U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Active CN219243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9215.6U CN21924371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9215.6U CN21924371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3719U true CN219243719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9215.6U Active CN219243719U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3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777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744424U (zh) 变频空调器控制模块冷却装置及变频空调器
CN113266884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001246A1 (zh) 换热组件和制冷设备
CN114992799A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5269190U (zh) 电控盒及空调系统
CN115585506A (zh) 空调器
CN213362678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11128758U (zh) 一种机柜
CN21924371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基站空调
CN100450335C (zh) 一种制冷装置功率器件的散热冷却方法
CN213367622U (zh) 变频器和制冷系统
CN213983805U (zh) 一种室外空调器
CN219473825U (zh) 空调器
CN21655743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882068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9607223U (zh) 空调装置
CN21615916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536548U (zh) 空调器
CN215808907U (zh) 一种分段式空调
CN220186961U (zh) 空调器
CN212987613U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的导风结构
CN220774092U (zh) 电抗器组件和变流器
CN218495411U (zh) 换热器、空调
CN215336704U (zh) 散热器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