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4425U - 一种管道对口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对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4425U
CN219234425U CN202321202152.0U CN202321202152U CN219234425U CN 219234425 U CN219234425 U CN 219234425U CN 202321202152 U CN202321202152 U CN 202321202152U CN 219234425 U CN219234425 U CN 219234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ody
pressing plate
pipeline
screw rod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21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广泉
孙海飞
张新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Rui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Rui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Rui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Ruixin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21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4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4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4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对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对口器,包括框体、压板、螺杆,所述框体的表面设有支座,支座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压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杆,导杆与框体滑动连接;螺杆与框体螺纹连接,螺杆的底端抵持在压板的表面。本发明通过框体套设在两段管道的端部,利用支座对管道进行承托,旋转螺杆使其压紧压板,使压板抵持在管道的表面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管口间的对齐,根据管道外径尺寸的大小来调节压板的高度,有效提高其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对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对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对口器。
背景技术
热力管道是指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管道间对接作业多采用焊接方式,将管口固定在一起来延长管道的使用长度,管道间对接时通过对口器对管口进行定位,将对口器的限位环套设在相邻两段待焊接管道的端部,利用限位环的内径等于待焊接管道的外径,实现两段待焊接管口的对齐,以便于进行焊接作业。
但是,现有用于管道间对接使用的对口器,其内径大小无法调节,使得对口器的适用范围有限,导致其无法满足不同外径尺寸的管道使用需求,影响其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对口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对口器,所述管道对口器包括:
框体,框体的表面设有支座,支座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
压板,压板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杆,导杆与框体滑动连接;
螺杆,螺杆与框体螺纹连接,螺杆的底端抵持在压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框体呈弧形板状结构,且框体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焊口,第一焊口位于框体弧形板的下部开口位置,支座设有两组,每组包括两个支座,两个支座呈V字型对称固定设置在框体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框体开设有通槽,通槽与限位槽对应设置,支座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设于限位槽的下方,且安装槽中转动连接有滚轴。
优选的,所述压板设于框体的内部,且压板呈V字型,压板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焊口,且压板的两侧端和限位槽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底端表面固定设有垫片,且垫片设有多组,多组垫片呈均匀分布,导杆设有两组,且导杆的端部贯穿出框体的端部表面。
优选的,所述螺杆设于两导杆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框体套设在两段管道的端部,利用支座对管道进行承托,旋转螺杆使其压紧压板,使压板抵持在管道的外表面并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管口间的对齐,根据管道外径尺寸的大小来调节压板的高度,有效提高其使用效果;
另外,框体及压板表面未遮挡的焊口为管道间连接处焊接留出空间,方便焊接使二者连接在一起,还可以松动螺杆,转动管道使未焊接的位置移至焊口处,滚轴有效提高管道转动时的顺畅性,从而有效减轻工人体力的付出,继续焊接作业,直至将管道间的焊缝焊接完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杆、2螺杆、3框体、4支座、5限位槽、6压板、7安装槽、8滚轴、9垫片、10第一焊口、11第二焊口、1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对口器,包括框体3、压板6、螺杆2,所述框体3的表面设有支座4,支座4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压板6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杆1,导杆1与框体3滑动连接;所述螺杆2与框体3螺纹连接,螺杆2的底端抵持在压板6的表面。
所述框体3呈弧形板状结构,且框体3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焊口10,第一焊口10位于框体3弧形板的下部开口位置,支座4设有两组,每组包括两个支座4,两个支座4呈V字型对称固定设置在框体3的内表面。
所述框体3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与限位槽5对应设置,支座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设于限位槽5的下方,且安装槽7中转动连接有滚轴8。
所述压板6设于框体3的内部,且压板6呈 V字型,压板6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焊口11,且压板6的两侧端和限位槽5位置相对应。
所述压板6的底端表面固定设有垫片9,且垫片9设有多组,多组垫片9呈均匀分布,导杆1设有两组,且导杆1的端部贯穿出框体3的端部表面。
所述螺杆2设于两导杆1之间,且螺杆2与框体3表面的螺孔螺纹连接,螺杆2的顶端设于框体3的外侧。
使用时,通过框体3套设在两段管道的端部,利用支座4对管道进行承托,旋转螺杆2使其压紧压板6,使压板6抵持在管道的外表面对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管口间的对齐,根据管道外径尺寸的大小来调节压板6的高度,有效提高其使用效果。
为了提高管道焊接的便利性,在支座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设于限位槽5的下方,且安装槽7中设有滚轴8,且框体3和压板6的表面中部均开设有焊口,随着压板6对管道进行压紧,两段管道端部紧实的依靠在一起,然后通过框体3及压板6表面未遮挡的焊口对管道间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使二者连接在一起,松动螺杆2,转动管道使未焊接的位置移至焊口处,滚轴8有效提高管道转动时的顺畅性,从而有效减轻工人体力的付出,继续焊接作业,直至将管道间的焊缝焊接充分。

Claims (6)

1.一种管道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对口器包括:
框体(3),框体(3)的表面设有支座(4),支座(4)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槽(5);
压板(6),压板(6)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杆(1),导杆(1)与框体(3)滑动连接;
螺杆(2),螺杆(2)与框体(3)螺纹连接,螺杆(2)的底端抵持在压板(6)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呈弧形板状结构,且框体(3)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焊口(10),第一焊口(10)位于框体(3)弧形板的下部开口位置,支座(4)设有两组,每组包括两个支座(4),两个支座(4)呈V字型对称固定设置在框体(3)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3)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与限位槽(5)对应设置,支座(4)的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设于限位槽(5)的下方,且安装槽(7)中转动连接有滚轴(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设于框体(3)的内部,且压板(6)呈 V字型,压板(6)的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焊口(11),且压板(6)的两侧端和限位槽(5)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的底端表面固定设有垫片(9),且垫片(9)设有多组,多组垫片(9)呈均匀分布,导杆(1)设有两组,且导杆(1)的端部贯穿出框体(3)的端部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对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设于两导杆(1)之间。
CN202321202152.0U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管道对口器 Active CN219234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2152.0U CN219234425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管道对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2152.0U CN219234425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管道对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4425U true CN21923442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5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2152.0U Active CN219234425U (zh) 2023-05-18 2023-05-18 一种管道对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4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25755U (zh) 一种中央空调集气管定位焊接辅助工装
CN205967981U (zh) 一种用于小口径管材焊接的快速对口工装
CN108000025A (zh) 一种具有间歇式冷却功能的滚轴封口焊接装置
CN219234425U (zh) 一种管道对口器
CN111546641A (zh) 一种pe塑料管热熔连接工艺
CN214641504U (zh) 一种管管接头的工装夹具
CN213105387U (zh) 一种管道焊接用电焊定位装置
CN214350619U (zh) 一种便于管道对接的焊管机结构
CN210649301U (zh) 一种便于短钢管焊接操作的工作台
CN110303281B (zh) 一种自适应可调焊接机
CN220592144U (zh) 一种管材焊接夹具
CN208961861U (zh) 一种钢管检测用支撑架
CN113369751A (zh)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不锈钢管件生产用焊接装置
CN219852991U (zh) 一种管口对接固定装置
CN111037202A (zh) 一种大口径管道对口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20362156U (zh) 一种管路装焊装置
CN207447691U (zh) 集箱焊接的辅助装置
CN217513273U (zh) 焊管高稳固液压对焊辅助定位装置
CN220806095U (zh) 带加热可移动式焊接架的装置
CN216370896U (zh) 管道焊接便携式对口器
CN219324934U (zh) 一种用于水冷壁管对口的对口钳
CN208322410U (zh) 一种电阻焊电极帽拆卸装置
CN220217182U (zh) 一种废气处理管道连接装置
CN216743187U (zh) 一种管道安装对接机构
CN218051136U (zh) 一种钢管口对口焊接用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