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6639U -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6639U
CN219226639U CN202223101406.8U CN202223101406U CN219226639U CN 219226639 U CN219226639 U CN 219226639U CN 202223101406 U CN202223101406 U CN 202223101406U CN 219226639 U CN219226639 U CN 219226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circuit board
assembly
shell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14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亮亮
高奇帅
陈群涛
黄凯
孙晓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14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6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6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6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接地组件包括:弹片和传感器非金属壳体;所述弹片的至少位于中间的一部分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一体设置,所述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分别用于抵靠连接传感器的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如此配置,将弹片的位于中间的一部分注塑入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中,并将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分别连接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能够在装配传感器非金属壳体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电路板与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连接,降低零件管理成本,生成工艺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

Description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背景技术
传感器的外壳零件为金属材质时,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电磁兼容抗干扰性能,通常需要将传感元内部的电路地线通过若干电容连接到金属外壳上,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接地方式通常是一个单独的子零件进行连接,如接地导线或者S型弹片连接,实际产品应用时需要将子零件分别与电路板进行焊接实现连接,增加了零件的成本和工艺的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以解决在装配过程中无法同时连接电路板与金属外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传感器接地组件,包括:弹片和传感器非金属壳体;
所述弹片的至少位于中间的一部分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一体设置,所述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分别用于抵靠连接传感器的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
可选的,所述弹片包括平直段,所述平直段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的,所述弹片还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方向向外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所述第一延伸段伸出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段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所述第二延伸段伸出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段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可选的,所述平直段具有孔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外部金属壳体、电路板和如上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
所述外部金属壳体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电路板相抵靠。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接地组件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延伸段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并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与所述外部金属壳体的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延伸段伸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并与所述电路板相抵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接地组件包括:弹片和传感器非金属壳体;所述弹片的至少位于中间的一部分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一体设置,所述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分别用于抵靠连接传感器的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
如此配置,将弹片的位于中间的一部分注塑入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中,并将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分别连接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能够在装配传感器非金属壳体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电路板与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连接,降低零件管理成本,生成工艺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接地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接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接地组件成型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接地组件处于装配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接地组件处于加工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
各附图标记的说明如下:
1-传感器壳体;2-弹片;3-外部壳体;4-电路板;5-第一方向;6-接地导线;7-S型弹片;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1-平直段;22-第一延伸段;23-第二延伸段;211-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上”、“下”、“顶”、“底”通常是按重力方向进行排布的相对位置关系;术语“竖向、竖直方向”通常是指沿重力方向,其一般垂直于地面,“水平向、水平面方向”通常是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以解决在装配过程中无法同时连接电路板与金属外壳的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传感器接地方式中,通常需要将一个单独的子零件进行连接,如接地导线6(如图1所示)或者S型弹片7(如图2所示),实际产品应用时需要将子零件分别与电路板4进行焊接实现连接,增加了零件的成本和工艺的复杂性。
基于上述研究,请参考图3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传感器接地组件,包括:弹片2和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所述弹片2的至少位于中间的一部分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一体设置,所述弹片2的两端向外伸出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分别用于抵靠连接传感器的电路板4和外部金属壳体3。需要说明的,弹片2为金属材质,弹片2的中间部分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一体设置,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并分别与电路板4和外部金属壳体3相抵靠,以实现外部金属壳体3与电路板4的连接。
如此配置,弹片2的中间部分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一体设置,两端分别向外伸出,并分别与电路板4和外部金属壳体3相抵靠,使得传感器接地组件能够在装配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电路板4与外部金属壳体3的接地连接,降低零件管理成本,生成工艺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
请继续参考图3,所述弹片2包括平直段21,所述平直段21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一体设置。需要说明的,在图3示出的示范例中,平直段21为直线段且注塑成型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中,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片2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线段,同时其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其他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2还包括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所述平直段2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5,所述第一延伸段22和所述第二延伸段23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方向5成角度的方向向外延伸。需要说明的,在图3示出的示范例中,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为直线型构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弧度的弧线段,其与第一方向5的夹角也可以是其他合理的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请参考图4,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包括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的开口朝所述第一延伸段22伸出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段22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2的开口朝所述第二延伸段23伸出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段23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2。需要说明的,在图4示出的示范例中,第一凹槽11位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的侧壁,第二凹槽12位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的底壁,且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可以都设置在侧壁上,也可以都设置在底壁上,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梯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图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请参考图5,所述平直段21具有孔洞211。如此配置,孔洞211能够在弹片2注塑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的过程中,辅助定位,以保证弹片2在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内部的位置准确性。优选的,孔洞21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孔洞21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矩形、梯形或者其他一些不规则的图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弹片2的横截面形状为折线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段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段23的延伸方向相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片2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弧线形,S形,W形,U形或者其他一些不规则的图形,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外部金属壳体3、电路板4和如上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所述外部金属壳体3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电路板4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一延伸段22与所述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延伸段23与所述电路板4相抵靠。需要说明的,在图6示出的示范例中,电路板4设置在外部金属壳体3的底壁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4也可以设置在外部金属壳体3的侧壁上,此时,第一延伸段22与设置在外部金属壳体3的侧壁上的电路板4抵靠,第二延伸段23与外部金属壳体3的底壁抵靠,以实现电路板4与外部金属壳体3的接地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路板4的位置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请参考图6,所述第一延伸段22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1,并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开口处与所述外部金属壳体3的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延伸段23伸出所述第二凹槽12的开口并与所述电路板4相抵靠。需要说明的,当传感器接地组件处于图6中的实线位置时,传感器接地组件装配完成,第一延伸段22于第一凹槽11的开口处与外部金属壳体3的侧壁相抵靠,第二延伸段23伸出第二凹槽12的开口并与电路板4相抵靠;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伸段22也可以伸出第一凹槽11的开口并与外部金属壳体3的侧壁相抵靠,第二延伸段23也可以于第二凹槽12的开口处与电路板4相抵靠;或者,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均可以于相应凹槽的开口处分别与电路板4和外部金属壳体3相抵靠,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还可以伸出相应凹槽的开口并分别与电路板4和外部金属壳体3相抵靠。
请继续参考图6,所述传感器接地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所述第一延伸段22朝向远离所述侧壁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二延伸段23朝向远离所述电路板4的方向转动。需要说明的,弹片2的材质可以为弹簧钢或记忆合金,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当传感器接地组件处于图6中的虚线位置时,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朝向远离侧壁或电路板4的方向转动至图6中的实线位置,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产生弹性形变,其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产生朝向靠近侧壁或电路板4的方向的回复力,以分别实现与侧壁和电路板4的抵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片2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性质的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此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优选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相互垂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侧壁和底壁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在满足组装需求的前提下调整为其他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7,传感器接地组件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平直段21注塑成型于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中,第一延伸段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5平行,第二延伸段2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5的夹角为90°(此时的状态如图7所示),然后再分别对第一延伸段22和第二延伸段23进行弯折,以使得传感器接地组件处于成型状态(此时的状态如图4所示)。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8和图9,此时的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为圆筒状构件,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器非金属壳体1也可以为长方体、球体或其他一些不规则的形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中,所述传感器接地组件包括:弹片和传感器非金属壳体;所述弹片的至少位于中间的一部分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一体设置,所述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分别用于抵靠连接传感器的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
如此配置,将弹片的位于中间的一部分注塑入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中,并将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分别连接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能够在装配传感器非金属壳体的过程中,同时实现电路板与外部金属壳体的接地连接,降低零件管理成本,生成工艺成本以及原材料成本。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传感器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片和传感器非金属壳体;
所述弹片的至少位于中间的一部分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一体设置,所述弹片的两端向外伸出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分别用于抵靠连接传感器的电路板和外部金属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平直段,所述平直段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一体注塑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还包括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平直段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分别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成角度的方向向外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非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所述第一延伸段伸出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延伸段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所述第二延伸段伸出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延伸段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所述第二凹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直段具有孔洞。
7.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金属壳体、电路板和如权利要求1~4或6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
所述外部金属壳体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电路板相抵靠。
8.一种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金属壳体、电路板和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感器接地组件;
所述外部金属壳体具有侧壁和底壁,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第一延伸段与所述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电路板相抵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感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接地组件装配完成后,所述第一延伸段容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并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与所述外部金属壳体的侧壁相抵靠;所述第二延伸段伸出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并与所述电路板相抵靠。
CN202223101406.8U 2022-11-22 2022-11-22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Active CN219226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1406.8U CN21922663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1406.8U CN21922663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6639U true CN219226639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3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1406.8U Active CN219226639U (zh) 2022-11-22 2022-11-22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6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85101B2 (ja) 雌型端子
EP1229975A2 (en) Block toy
CN101752723A (zh) 电连接器
JPH05121142A (ja) 基板用端子の製造方法
JP2022507405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5793660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
US11114791B1 (en) Connector
CN219226639U (zh) 传感器接地组件以及传感器组件
CN201820914U (zh) 电池连接器
US8408942B1 (en) Shielding shell of a connector
CN102957024B (zh) 电连接器、usb存储模块及装置、存储设备
US2021016689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0374980U (zh) 一种方向盘转角传感器
CN202275982U (zh) 电连接器
CN107484373B (zh) 背壳卡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9612349U (zh) 一种控制器壳体
US7416314B2 (en) Discharge lamp lighting device and illuminator
CN206960525U (zh) 弹性探针
CN212991263U (zh) 一种装配结构、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204424501U (zh) 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转换器用电气连接结构以及转换器
CN217281296U (zh) 并连式弹性电子连接器组件
CN217088399U (zh) 壳体
CN204088715U (zh)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CN214748067U (zh) 一种传感器的外壳
CN215735175U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