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88715U -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088715U CN204088715U CN201420499895.3U CN201420499895U CN204088715U CN 204088715 U CN204088715 U CN 204088715U CN 201420499895 U CN201420499895 U CN 201420499895U CN 204088715 U CN204088715 U CN 2040887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ody
- shell
- connector
- shielding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外壳,所述外壳为由一平板型金属材料两端向中间弯折对接而形成,所述外壳的前端焊脚是采用在对插口端,将与对接口相对的面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形成焊脚的方式不影响外壳的屏蔽性能、并且外壳可以牢固固定在PCB板上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加固型的连接器外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与PCB板的连接有沉板式和板上式,沉板式是在连接器上设置焊脚,同时在PCB板上设置与焊脚相对应的孔使得连接器固定于PCB板;板上式是直接将连接器上的焊脚平贴在PCB板上;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在连接器的屏蔽外壳直接冲压折弯形成焊脚。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焊脚的冲压折弯形成,冲出的孔破坏了屏蔽外壳的完整性,会使得屏蔽外壳的屏蔽性能大大降低;另外,由于连接器的使用都是要经过多次插拔的,冲压折弯形成的焊脚当经多次的插拔或受到外力挤压时,容易造成变形、松动,进而导致屏蔽外壳内部的元件受损、晃动,影响连接器的工作稳定性及其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不影响外壳的屏蔽性能的、可以牢固固定在PCB板上的连机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连接器外壳,所述外壳为由一平板型金属材料两端向中间弯折对接而形成,所述外壳的前端焊脚是采用在对插口端,将与对接口相对的面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的后盖是采用在远离对插口端,将所述与对接口相对的面向下翻折形成,所述后盖的左右两侧向所述外壳前端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折部上还设有穿槽,所述外壳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穿槽相对应的凸块,所述凸块插入所述穿槽将所述弯折部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两侧;在靠近所述弯折部处还设有若干由所述外壳延伸而成的后端焊脚。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有板上式和沉板式。
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绝缘本体、以及设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上端子组和下端子组,所述绝缘本体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前端焊脚是采用在对插口端,将与对接口相对的面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绝缘本体、中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所述上端子组设置在上绝缘本体,所述下端子组设置在下绝缘本体,所述上绝缘本体和所述下绝缘本体扣合在所述中绝缘本体形成整体。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所述上端子组设置在所述上绝缘本体,所述下端子组设置在所述下绝缘本体,所述上绝缘本体和所述下绝缘本体互相扣合形成整体。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屏蔽片,所述屏蔽片设置在所述中绝缘本体内。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屏蔽片,所述屏蔽片设置在所述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之间。
作为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屏蔽扣合壳和第二屏蔽扣合壳,所述第一屏蔽扣合壳上设有第一钩耳,所述第二屏蔽扣合壳上设有第二钩耳,所述中绝缘本体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钩接部,下表面设有第二钩接部,所述第一屏蔽扣合壳扣在所述中绝缘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钩耳钩在所述中绝缘本体上相应的第一钩接部;所述第二屏蔽扣合壳扣在所述中绝缘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钩耳钩在所述中绝缘本体上相应的第二钩接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在对插口端,与对接口相对的面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前端焊脚的结构,形成前端焊脚的是通过材料的弯折,这样不需要冲压的方式就保证了外壳的完整性,另外,形成前端焊脚的部位从上至下半环绕外壳,在连接器经插拔的时候,半环绕的方式使得连接器更加稳固地固定在PCB板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形成焊脚的方式不影响外壳的屏蔽性能、外壳可以牢固固定在PCB板上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含有图1外壳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不完全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先参见图1至图2,图1所揭示的为一种连接器外壳的板上式连接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为由一平板型金属材料两端向中间弯折对接而形成,所述外壳1的前端焊脚11是采用在对插口端12,将与对接口13相对的面14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15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形成前端焊脚11的是通过材料的弯折,这样不需要冲压的方式就保证了外壳1的完整性,另外,形成前端焊脚11的部位从上至下半环绕外壳1,在连接器经插拔的时候,半环绕的方式使得连接器更加稳固地固定在PCB板上。
为了使所述外壳1更加牢固固定在PCB板上,所述外壳1的后盖16是采用在远离对插口端121,将所述与对接口13相对的面14向下翻折形成,在所述后盖的左右两侧161向所述外壳前端17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8。
为了使所述弯折部18更加牢固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两侧,所述弯折部18上还设有穿槽181,所述外壳的两侧15设有与所述穿槽181相对应的凸块182,所述凸块182插入所述穿槽181内将所述弯折部18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两侧15,这样便将弯折部18固定在外壳的两侧15;在靠近所述弯折部18处还设有若干由所述外壳1延伸而成的后端焊脚19。这样便以上方案同时也可用于沉板式连接6(如图2所示)。
请再参见图3、图4,图3、图4所揭示的为一种连接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1、绝缘本体、以及设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上端子组31和下端子组32,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绝缘本体21、中绝缘本体23和下绝缘本体22,所述上端子组31设置在所述上绝缘本体21,所述下端子组32设置在所述下绝缘本体22,所述上绝缘本体21和所述下绝缘本体22扣合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形成整体;扣合后的绝缘本体设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前端焊脚11是采用在对插口端12,将与对接口13相对的面14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15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为了防止灰尘进入还可盖上盖子9,所述盖子9也方便在流水线上通吸附的方式进行对本实用新型的转移。
为了使得所述连接器中上下端子组之间信号互相干扰,增强连接器的屏蔽功能,还包括屏蔽片7,所述屏蔽片7设置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内。
为了使得所述上绝缘本体21和下绝缘本体22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上,还包括第一屏蔽扣合壳81和第二屏蔽扣合壳82,所述第一屏蔽扣合壳81上设有第一钩耳811,所述第二屏蔽扣合壳82上设有第二钩耳821,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钩接部231,下表面设有第二钩接部232,把所述第一屏蔽扣合壳81扣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的上表面,同时将所述第一钩耳811钩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上相应的第一钩接部231;把所述第二屏蔽扣合壳82扣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的下表面,同时将所述第二钩耳821钩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上相应的第二钩接部232;这样便将所述上绝缘本体21和下绝缘本体22固定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未画图),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大体上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所述上端子组设置在所述上绝缘本体,所述下端子组设置在所述下绝缘本体,所述上绝缘本体和所述下绝缘本体互相扣合形成整体。
为了使得所述连接器中上下端子组之间信号互相干扰,增强连接器的屏蔽功能,还包括屏蔽片,所述屏蔽片设置在所述上绝缘本体和下绝缘本体之间。
Claims (10)
1. 一种连接器外壳,所述外壳(1)为由一平板型金属材料两端向中间弯折对接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焊脚(11)是采用在对插口端(12),将与对接口(13)相对的面(14)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15)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后盖(16)是采用在远离对插口端(121),将所述与对接口(13)相对的面(14)向下翻折形成,所述后盖的左右两侧(161)向所述外壳前端(17)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8)上还设有穿槽(181),所述外壳的两侧(15)设有与所述穿槽(181)相对应的凸块(182),所述凸块(182)插入所述穿槽(181)将所述弯折部(18)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两侧(15);在靠近所述弯折部(18)处还设有若干由所述外壳(1)延伸而成的后端焊脚(19)。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有板上式和沉板式(6)。
5. 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1)、绝缘本体、以及设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上端子组(31)和下端子组(32),所述绝缘本体设在所述外壳(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端焊脚(11)是采用在对插口端(12),将与对接口(13)相对的面(14)向外翻折,再沿着外壳的两侧(15)向下弯折的方式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绝缘本体(21)、中绝缘本体(23)和下绝缘本体(22),所述上端子组(31) 设置在上绝缘本体(21),所述下端子组(32)设置在下绝缘本体(22),所述上绝缘本体(21) 和所述下绝缘本体(22)扣合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形成整体。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绝缘本体(21)和下绝缘本体(22),所述上端子组(31)设置在所述上绝缘本体(21),所述下端子组(32)设置在所述下绝缘本体(22),所述上绝缘本体(21)和所述下绝缘本体(22)互相扣合形成整体。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片(7),所述屏蔽片(7)设置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内。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片(7),所述屏蔽片(7)设置在所述上绝缘本体(21)和下绝缘本体(22)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屏蔽扣合壳(81)和第二屏蔽扣合壳(82),所述第一屏蔽扣合壳(81)上设有第一钩耳(811),所述第二屏蔽扣合壳(82)上设有第二钩耳(821),所述中绝缘本体(2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钩接部(231),下表面设有第二钩接部(232),所述第一屏蔽扣合壳(81)扣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钩耳(811)钩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上相应的第一钩接部(231);所述第二屏蔽扣合壳(82)扣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的下表面,所述第二钩耳(821)钩在所述中绝缘本体(23)上相应的第二钩接部(23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99895.3U CN204088715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499895.3U CN204088715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088715U true CN204088715U (zh) | 2015-01-07 |
Family
ID=52181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49989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088715U (zh) | 2014-09-02 | 2014-09-02 |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0887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19758A1 (zh) * | 2017-12-19 | 2019-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芯片插槽及网络系统 |
-
2014
- 2014-09-02 CN CN201420499895.3U patent/CN2040887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19758A1 (zh) * | 2017-12-19 | 2019-06-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芯片插槽及网络系统 |
US11189970B2 (en) | 2017-12-19 | 2021-11-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hip slot and network system |
US11777257B2 (en) | 2017-12-19 | 2023-10-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mory slot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network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088676U (zh) | 高速传输母端连接器 | |
CN20226854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4271346U (zh) | 一种改进的鱼叉插板式连接器 | |
CN201629421U (zh) | 一种usb插头、usb连接结构以及无线终端 | |
US20120295467A1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 |
CN204088715U (zh) | 一种连接器外壳及其连接器 | |
CN20102914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5901011U (zh) | 一种测试用MicroUSB转接头 | |
CN204885748U (zh) | 电磁继电器插座 | |
CN204632928U (zh) | 一种电器连接件 | |
CN2926624Y (zh) | 卡扣装置 | |
CN205450998U (zh) | 一种环保鼠标 | |
CN201541006U (zh) | 防撑开的电子连接器的金属壳体 | |
US8369102B2 (en) | Computer system with riser card | |
CN202042742U (zh) | 一种带弹性块的卡钩式连接器 | |
CN203514770U (zh) | 钢管脚手架防滑脱旋转扣件 | |
CN105449448B (zh) | 一种公母两用连接器 | |
CN204067704U (zh) | Usb连接器 | |
CN104241944A (zh) | 压线装置 | |
US8801452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ssisting apparatus for unplugging RJ-45 connector | |
CN203967308U (zh) | 一种usb插座的连接组件 | |
CN201708277U (zh) | 一种紧凑型usb3.0连接母座 | |
CN204047002U (zh) | 车载逆变器功率器件散热结构 | |
TWM565418U (zh) | Positioning means | |
CN202930697U (zh) | 一种倒插型网线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