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24057U -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24057U
CN219224057U CN202320063710.3U CN202320063710U CN219224057U CN 219224057 U CN219224057 U CN 219224057U CN 202320063710 U CN202320063710 U CN 202320063710U CN 219224057 U CN219224057 U CN 219224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r
positioning
bottom plate
tightness detection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37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琦
李国柱
袁琨
李�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bu Phoe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ngbu Phoe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gbu Phoe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ngbu Phoe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37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24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24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24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支撑框架、水槽、底板、压紧气缸以及密封件,水槽设置在支撑框架上,升降装置悬置在水槽上方,底板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压紧气缸以及待检测的冷却器固定在底板上,密封件固定安装在压紧气缸的输出端上,压紧气缸通过输出端驱动密封件朝冷却器方向移动并与冷却器密封连接,密封件上开设有与冷却器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升降装置驱动底板沿垂直于水平线方向上下移动,以使冷却器能够浸没于水槽内的检测液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密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式冷却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广泛应用于汽车等,比如可用于对车辆变速器的冷却、降温,对车辆的正常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式冷却器主要用的冷却介质是液体(例如,水、车用冷却液等冷却介质),管式冷却器主要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设有管板和封头,壳体内设有多根管道,封头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当管式冷却器使用较长时间后、准备安装使用前或者对外销售前,通常需要对其气密性进行初步检测,以防止后期因为气密性不好而导致管式冷却器的冷却效果下降。然而,现有技术中,检查管式冷却器的气密性通常需要逐一排查管式冷却器的每一根管道接口是否有渗漏,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低,容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旨在解决冷却器气密性检测方式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低、容易出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所述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升降装置、支撑框架、水槽、底板、压紧气缸以及密封件,所述水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升降装置悬置在所述水槽上方,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压紧气缸以及待检测的冷却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密封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压紧气缸的输出端上,所述压紧气缸通过所述输出端驱动所述密封件朝所述冷却器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冷却器密封连接,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却器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升降装置驱动所述底板沿垂直于水平线方向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冷却器能够浸没于所述水槽内的检测液中。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定位底座和定位件,所述定位底座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底座上,所述定位件用于将所述冷却器定位在所述定位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为定位销,所述冷却器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定位斜面,所述定位斜面朝向所述压紧气缸,所述冷却器设置在所述定位斜面上,所述定位斜面的底部设置有抵挡部,所述冷却器受所述抵挡部抵挡以限制所述冷却器朝所述压紧气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行程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支架,所述支架横跨设置在所述水槽上方,所述行程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行程气缸具有两组,所述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梁,两组所述行程气缸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两组所述行程气缸穿设于所述横梁且沿垂直于水平线方向延伸,两组所述行程气缸的连接杆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内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在所述密封件的表面形成开口,所述冷却器设置有外露出所述冷却器表面并与所述冷却器内的腔体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被压紧于所述管道和所述气体通道的内壁之间,从而实现所述管道与所述气体通道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相关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密封件固定安装在压紧气缸的输出端上,通过压紧气缸驱动密封件对冷却器进行密封,接着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底板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将底板上的冷却器浸没在水槽内的检测液中,接着便可进行气密性检测,将密封件上的进气口与充气管连接,充气管向冷却器的内腔中充气,若冷却器上存在漏点,冷却器中的气体会缓慢渗出,并在水中形成气泡,反之则说明冷却器的气密性良好,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冷却器的气密性检测效率,有效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密封件60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0、升降装置;11、连接杆;20、支撑框架;30、水槽;40、底板;41、定位底座;411、定位斜面;412、抵挡部;42、定位件;50、压紧气缸;51、输出端;60、密封件;61、进气口;62、气体通道;63、开口;70、支架;71、横梁;80、密封垫片;200、冷却器;211、进水管道;212、出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升降装置10、支撑框架20、水槽30、底板40、压紧气缸50以及密封件60,水槽30设置在支撑框架20上,升降装置10悬置在水槽30上方,水槽30内装有检测液,升降装置10与水槽30内检测液的液面存在高度差。请进一步参阅图2,底板40安装在升降装置10上,压紧气缸50以及待检测的冷却器200固定在底板40上,密封件60固定安装在压紧气缸50的输出端51上,压紧气缸50通过输出端51驱动密封件60朝冷却器200方向移动并与冷却器200密封连接。密封件60上开设有与冷却器200内的腔体连通的进气口61,升降装置10驱动底板40沿垂直于水平线方向上下移动。
在使用时,当开始对冷却器200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压紧气缸50驱动密封件60对冷却器200进行密封,接着通过升降装置10控制底板40向下移动,直到底板40上的冷却器200浸没在水槽30内的检测液中;在未进行气密性检测的时候,底板40以及冷却器200位于水槽30的正上方,且与水槽30中检测液的液面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在气密性检测作业结束时,升降装置10控制底板40向上移动,底板40返回至初始位置。
当冷却器200浸没在水槽30内的检测液中时,便可进行气密性检测,将密封件60上的进气口61与充气管连接,充气管向冷却器200的内腔中充气,若冷却器200上存在漏点,冷却器200中的气体会缓慢渗出,并在检测液中形成气泡;若检测液中没有出现气泡,则说明冷却器200上不存在漏点,冷却器200的气密性良好,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冷却器200的气密性检测效率,有效提高了检测准确性。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检测液为水。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定位底座41和定位件42,定位底座41固定在底板40上,定位件42设置在定位底座41上,定位件42用于将冷却器200定位在定位底座41上,从而使得冷却器200放置在定位底座41上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保证密封件60能够准确无误地与冷却器200进行密封连接。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定位件42为定位销,冷却器200上形成有与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定位销穿设于定位孔中从而实现冷却器200的定位。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件42也可以是定位块,冷却器200上形成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槽,限位块插入限位槽中,同样可以实现冷却器200的定位,本实施例对定位件4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底座41的顶面设置有定位斜面411,定位斜面411朝向压紧气缸50,冷却器200设置在定位斜面411上,定位斜面411的底部设置有抵挡部412,通过抵挡部412和定位斜面411的相互配合,相当于将冷却器200卡在定位底座41上,使得冷却器200的定位更加稳固。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件60内开设有与进气口61连通的气体通道62,气体通道62在密封件60的表面形成开口63,冷却器200设置有外露出冷却器200表面并与冷却器200内的腔体连通的管道(如图2所示的进水管道211和出水管道212),管道通过开口63与气体通道62连通,开口63处设置有密封垫片80,密封垫片80被压紧于管道和气体通道62的内壁之间,从而实现管道与气体通道62的密封。具体的,可以在气体通道62位于开口63位置的内壁上开设环形凹槽,将密封垫片80嵌设在环形凹槽内。本实施例中,当冷却器200在底板40上定位完成后,压紧气缸50驱动密封件60朝冷却器200方向移动,冷却器200的管道插入密封件60的开口63中,密封件60与冷却器200实现密封连接。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密封件60为密封法兰。
具体地,冷却器200的管道包括进水管道211和出水管道212,密封件60的表面形成有两个开口63,当冷却器200与密封件60密封连接时,进水管道211和出水管道212分别插入密封件60的两个开口63中,进水管道211和出水管道212均与冷却器200的内腔连通。将密封件60上的进气口61与进气管连接,充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充气装置可以是手动充气装置,也可以是电动充气装置,可以是一个外设的充气装置,也可以是内置的电动充气装置,在此不做赘述),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向进气口61充气,气体依次经过密封件60的进气口61、气体通道62、以及进水管道211后进入冷却器200的内腔中,并经出水管道212回到密封件60排出,以此检测冷却器200上是否存在漏点。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10为行程气缸,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行程气缸的输出端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冷却器200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框架20上的支架70,支架70横跨设置在水槽30上方,行程气缸固定在支架70上。具体地,行程气缸具有两组,支架7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梁71,两组行程气缸对称设置在横梁71两端,两组行程气缸穿设于横梁71且沿垂直于水平线方向延伸,两组行程气缸的连接杆11分别与底板40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两组行程气缸共同驱动底板40移动,并且两组行程气缸相互对称,能够使得底板40的移动更加地平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密封件60固定安装在压紧气缸50的输出端51上,通过压紧气缸50驱动密封件60对冷却器200进行密封,接着通过升降装置10控制底板40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将底板40上的冷却器200浸没在水槽30内的检测液中,接着便可进行气密性检测,将密封件60上的进气口61与进气管道连通,进气管道向冷却器200的内腔中充气,若冷却器200上存在漏点,冷却器200中的气体会缓慢渗出,并在水中形成气泡,反之则说明冷却器200的气密性良好,操作简单,极大地提高了冷却器200的气密性检测效率,有效提高了检测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升降装置(10)、支撑框架(20)、水槽(30)、底板(40)、压紧气缸(50)以及密封件(60),所述水槽(30)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20)上,所述升降装置(10)悬置在所述水槽(30)上方,所述底板(40)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10)上,所述压紧气缸(50)以及待检测的冷却器(200)固定在所述底板(40)上,所述密封件(60)固定安装在所述压紧气缸(50)的输出端(51)上,所述压紧气缸(50)通过所述输出端(51)驱动所述密封件(60)朝所述冷却器(200)方向移动并与所述冷却器(200)密封连接,所述密封件(60)上开设有与所述冷却器(200)的内腔连通的进气口(61),所述升降装置(10)驱动所述底板(40)沿垂直于水平线方向上下移动,以使所述冷却器(200)能够浸没于所述水槽(30)内的检测液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定位底座(41)和定位件(42),所述定位底座(41)固定在所述底板(40)上,所述定位件(42)设置在所述定位底座(41)上,所述定位件(42)用于将所述冷却器(200)定位在所述定位底座(4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2)为定位销,所述冷却器(200)上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底座(41)的顶面设置有定位斜面(411),所述定位斜面(411)朝向所述压紧气缸(50),所述冷却器(200)设置在所述定位斜面(411)上,所述定位斜面(411)的底部设置有抵挡部(412),所述冷却器(200)受所述抵挡部(412)抵挡以限制所述冷却器(200)朝所述压紧气缸(50)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0)为行程气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架(20)上的支架(70),所述支架(70)横跨设置在所述水槽(30)上方,所述行程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架(70)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气缸具有两组,所述支架(70)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梁(71),两组所述行程气缸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71)两端,两组所述行程气缸穿设于所述横梁(71)且沿垂直于水平线方向延伸,两组所述行程气缸的连接杆(11)分别与所述底板(40)的两端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60)内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61)连通的气体通道(62),所述气体通道(62)在所述密封件(60)的表面形成开口(63),所述冷却器(200)设置有外露出所述冷却器(200)表面并与所述冷却器(200)内的腔体连通的管道,所述管道通过所述开口(63)与所述气体通道(62)连通,所述开口(63)处设置有密封垫片(80),所述密封垫片(80)被压紧于所述管道和所述气体通道(62)的内壁之间,从而实现所述管道与所述气体通道(62)的密封。
CN202320063710.3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Active CN219224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3710.3U CN219224057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3710.3U CN219224057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24057U true CN219224057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40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3710.3U Active CN219224057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24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1001B (zh) 一种阀门生产用售后实测装置
CN219224057U (zh) 一种冷却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8973778U (zh) 低温阀振动测试装置
CN212275169U (zh) 一种阀门泄露检测装置
CN110879118A (zh) 一种自动检测滤芯密封性的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13600309U (zh) 管路气密性实验装置
CN212158967U (zh) 一种异形铸铝件高效检测装置
CN210802815U (zh) 一种真空测漏机
CN210599365U (zh) 一种水泵检测装置
CN111504847A (zh) 一种汽车铸造气缸缸体裂纹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4952722U (zh) 一种火车排气管加压试验装置
CN220136599U (zh) 一种管路气密性自动检测试验台
CN218546067U (zh) 一种密封圈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6899610U (zh) 低温截止阀耐用性测试装置
CN212275181U (zh) 一种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检测仪
CN219015553U (zh) 一种加热器盘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7470674B (zh) 一种冷凝管抗压性能检测装置
CN217505117U (zh) 一种油底壳试漏装置
CN219391277U (zh) 一种压差气缸密封性检测车
CN219328573U (zh) 油冷器密封性干试试验设备
CN219391266U (zh) 建筑物防水密封负压检测装置
CN220018866U (zh) 一种连通件的气密检测装置
CN217505116U (zh) 一种油底壳测漏装置
CN220794547U (zh) 一种液压缸密封性检测机构
CN220304763U (zh) 一种阀体气密性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