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6634U -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6634U
CN219216634U CN202223074629.XU CN202223074629U CN219216634U CN 219216634 U CN219216634 U CN 219216634U CN 202223074629 U CN202223074629 U CN 202223074629U CN 219216634 U CN219216634 U CN 219216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ide plate
plate
clamping jaw
lift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46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兵
林富坤
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hu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Sunwill Precisi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hu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Sunwill Precisi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hu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Sunwill Precisi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hun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46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6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6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6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包括:底座、升降主板、若干个风叶夹爪、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前后运动驱动装置、上下运动驱动装置、上下平衡装置,其中:底座与升降主板连接,底座位于升降主板下方;升降主板上设置有风叶夹爪;底座包括:底座中板和底座侧板,底座侧板与底座中板连接,底座中板位于底座侧板上方;上下运动驱动装置连接升降主板,用于驱动升降主板的升降运动;前后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侧板,用于驱动搬运机构的前后运动;左右运动驱动装置连接上下运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升降主板的左右移动;升降主板侧面设置有上下平衡装置。本实用新型对贯流风叶进行搬运,能够实现搬运机械化,提升搬运贯流风叶的搬运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贯流风叶搬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背景技术
贯流风叶又称贯流风轮,贯流风叶在电机的带动下驱动室内部分空气流动起来,对空调产生一定的风循环量,从而靠循环流动的空气来实现室内空气和空调室内机换热器之间的热量交换。
贯流风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层工序,工序越多所消耗在搬运的时间上就越多;因此需要一种能提升搬运贯流风叶效率的搬运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对贯流风叶进行搬运,能够实现搬运机械化,提升搬运贯流风叶的搬运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包括:底座、升降主板、若干个风叶夹爪、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前后运动驱动装置、上下运动驱动装置、上下平衡装置,其中:
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主板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升降主板下方;
所述升降主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预设间隔排列的风叶夹爪;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中板和底座侧板,所述底座侧板与所述底座中板连接,所述底座中板位于所述底座侧板上方;
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中板上,连接所述升降主板底座,用于驱动升降主板的升降运动;
所述底座侧板分为主底座侧板和次底座侧板,所述主底座侧板和次底座侧板分别位于底座中板的两侧,所述主底座侧板、所述次底座侧板和所述底座中板形成开口向下的容纳槽,所述前后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主底座侧板外侧;
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
所述风叶夹爪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和平口钳,其中:
所述平口钳上设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
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工作面为圆弧面。
所述平口钳包括:钳体、定钳和动钳,其中:
所述定钳固接在所述钳体顶面一侧,所述动钳设置在所述钳体顶面另一侧,所述动钳与所述钳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爪设置在所述定钳的顶部,所述第二夹爪设置在所述动钳的顶部。
所述升降主板侧面设置有上下平衡装置,所述上下平衡装置包括连接轴、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第二齿轮套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升降主板的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升降主板同一侧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所述底座中板的底座位置设置有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若干个直线滑块,底座中板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滑块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带导杆气缸,所述带导杆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的上部插接有气缸导杆与限位杆,且两个所述气缸导杆处于限位杆对称的两侧,所述限位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气缸本体下端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底座中板左右移动。
所述气缸导杆的上端安装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上端还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升降主板上,所述夹持块内设置有一容纳限位杆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用于与所述限位杆上的外螺纹结构螺接配合。
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导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另一端。
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滑块、第二导轨滑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直线轨道,其中:
所述主底座侧板连接第一导轨滑块,所述次底座侧板连接第二导轨滑块;
所述直线轨道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直线轨道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直线轨道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搬运机构运动时通过左右运动驱动装置、上下运动驱动装置和前后运动驱动协同合作,可以实现机构左右、上下和前后的三轴立体运动,且机构的三轴运动相互独立,互不干涉,所以不仅可以同时进行三轴运动,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机组合或者单独运动,在实现贯流风叶进行机械搬运的目的的同时有着灵活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贯流风叶的搬运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的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整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叶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座侧板和底座中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运动驱动装置和左右运动驱动装置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的后视图,该搬运机构包括:底座1、升降主板2、若干个风叶夹爪3、左右运动驱动装置4、前后运动驱动装置5、上下运动驱动装置6、上下平衡装置7,其中:所述底座1与所述升降主板2连接,所述底座位1于所述升降主板2下方;所述升降主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预设间隔排列的风叶夹爪3,这里的风叶夹爪3可以在搬运时抱紧贯流风叶8;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中板11和底座侧板12,所述底座侧板12与所述底座中板11连接,所述底座中板11位于所述底座侧板12上方;所述前后运动驱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12底座侧板外侧;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12底座侧板内侧;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底座中板11上,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6连接所述升降主板2底座,可用于驱动升降主板2的升降运动;所述升降主板2侧面设置有上下平衡装置7,上下平衡装置7用于防止整个机构在升降时出现倾斜。
具体的,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整体图,所述底座侧板12分为主底座侧板121和次底座侧板122,所述主底座侧板121和次底座侧板122分别位于底座中板11的两侧,所述主底座侧板121、所述次底座侧板122和所述底座中板11形成开口向下的容纳槽,所述前后运动驱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主底座侧板外侧121;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连接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6。
这里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是由左右运动驱动装置4、上下运动驱动装置6和前后运动驱动装置5协同合作,从而实现机构左右、上下和前后的三轴立体运动,并且该机构的三周运动相互独立,不仅可以同时进行三轴运动,也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组合,这样设计能够实现该搬运机构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强的目的。
具体的,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风叶夹爪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风叶夹爪3包括:第一夹爪31、第二夹爪32和平口钳33,其中:所述平口钳上33设有第一夹爪31和第二夹爪32;所述第一夹爪31和第二夹爪32的工作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可以与所述贯流风叶8的圆周外壁贴合,提高所述风叶夹爪3夹持所述贯流风叶8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平口钳33包括:钳体331、定钳332和动钳333,其中:所述定钳332固接在所述钳体331顶面一侧,所述动钳333设置在所述钳体331顶面另一侧,所述动钳333与所述钳体331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爪31设置在所述定钳332的顶部,所述第二夹爪32设置在所述动钳333的顶部。这样设计便于装夹所述贯流风叶8,以及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所述贯流风叶8的夹持需求。
具体的,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上下平衡装置7包括连接轴75、第一齿条71、第二齿条72、第一齿轮73和第二齿轮74,其中:所述第一齿轮73套接在所述连接轴75的一端,第二齿轮74套接在所述连接轴75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条71设置在所述升降主板2的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齿条72设置在所述升降主板2同一侧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齿轮71与所述第一齿条7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2与所述第二齿条74啮合,这样设计是为了在升降过程中通过齿条和齿轮的相互啮合避免所述升降主板2出现倾斜情况。
更多的,所述连接轴75两端还有第一固定块76和第二固定块77,所述第一固定块76位于第一齿轮73的右侧,所述第二固定块77位于第二齿轮74的左侧,所述第一固定块76和所述第二固定块77连接在所述底座中板11上,这样设计是为了把上下平衡装置7固定在底座中板11上。
这里上下平衡装置7实现了平衡升降主板2左右两端升降的目的,从而防止了整个机构在升降时发生倾斜。
具体的,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底座侧板和底座中板连接处结构示意图,所述底座中板11的底座位置设置有导轨组件111,所述导轨组件111包括若干个直线滑块,分别为第一直线滑块1111、第二直线滑块1112、第三直线滑块1113、第四直线滑块1114、第五直线滑块1115、第六直线滑块1116和第七直线滑块1117,所述第一直线滑块1111、第二直线滑块1112、第三直线滑块1113、第四直线滑块1114、第五直线滑块1115、第六直线滑块1116和第七直线滑块1117滑块的型号为HIWIN H320,主底座侧板121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123,次底座侧板122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第二直线导轨124,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和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侧面中部都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第一直线滑块1111、第二直线滑块1112、第三直线滑块1113、第四直线滑块1114、第五直线滑块1115、第六直线滑块1116和第七直线滑块1117设置有与凹槽卡接配合的凹面,所述第一直线滑块1111、第二直线滑块1112、第三直线滑块1113和第四直线滑块1114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124卡接,所述第五直线滑块1115、第六直线滑块1116和第七直线滑块1117滑块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123卡接,这样设计使得底座中板11在底座侧板12上具有滑动功能。
具体的,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下运动驱动装置6和左右运动驱动装置4结构示意图,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6包括带导杆气缸61,所述带导杆气缸61包括气缸本体614,所述气缸本体614的上部插接有第一气缸导杆611、第二气缸导杆612与限位杆613,且所述第一气缸导杆611和所述第二气缸导杆612处于限位杆613对称的两侧,所述限位杆613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气缸本体614下端设置有一固定板616,所述固定板616与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4连接。这样能实现气缸61与升降主板2固定连接的目的,并且气缸61运作时能带动升降主板运动。
更多的,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底座中板11在所述底座侧板12上左右移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也是气动能源,实现了清洁且易得的作用。
所需要说明的是,述气缸导杆61的上端安装有夹持块615,所述夹持块上端还安装有固定块617,所述固定块617固定在所述升降主板2上,所述夹持615块内设置有一容纳限位杆613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用于与所述限位杆613上的外螺纹结构螺接配合。这样设计实现了限位杆613升降运动的目的。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导轨组件结构示意图,所述底座1设置有第一导轨组件131和第二导轨组件132,所述第一导轨组件131设置在底座1的一端,所述第二导轨组件132设置在底座1的另一端。所述导轨组件13包括第一导轨滑块1311、第二导轨滑块1312、第一限位块1314、第二限位块1315和直线轨道1313,其中:所述主底座侧板121连接第一导轨滑块1311,所述次底座侧板122连接第二导轨滑块1312;所述直线轨道1313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314,所述直线轨道1313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15,限制前后移动的距离;所述第一导轨滑块1311和第二导轨滑块1312与所述直线轨道1313滑动配合。这样设计是为了前后运动驱动装置5运行时,前后运动驱动装置5推动底座侧板13,使底座侧板12可以在直线轨道1313上滑动,实现整个机构前后移动的目的。
本搬运机构由左右运动驱动、上下运动驱动和前后运动驱动协同合作,实现机构左右、上下和前后的三轴立体运动,且机构的三轴运动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可以同时进行三轴运动,也可以根据需要随机组合或者单独运动,根据需要将夹爪上的贯流风叶搬运到所需的位置,从而能够满足不同位置的安装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主板、若干个风叶夹爪、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前后运动驱动装置、上下运动驱动装置、上下平衡装置,其中:
所述底座与所述升降主板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升降主板下方;
所述升降主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预设间隔排列的风叶夹爪;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中板和底座侧板,所述底座侧板与所述底座中板连接,所述底座中板位于所述底座侧板上方;
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中板上,连接所述升降主板底座,用于驱动升降主板的升降运动;
所述底座侧板分为主底座侧板和次底座侧板,所述主底座侧板和次底座侧板分别位于底座中板的两侧,所述主底座侧板、所述次底座侧板和所述底座中板形成开口向下的容纳槽,所述前后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主底座侧板外侧;
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叶夹爪包括:第一夹爪、第二夹爪和平口钳,其中:
所述平口钳上设有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
所述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的工作面为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口钳包括:钳体、定钳和动钳,其中:
所述定钳固接在所述钳体顶面一侧,所述动钳设置在所述钳体顶面另一侧,所述动钳与所述钳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夹爪设置在所述定钳的顶部,所述第二夹爪设置在所述动钳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主板侧面设置有上下平衡装置,所述上下平衡装置包括连接轴、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
所述第一齿轮套接在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第二齿轮套接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升降主板的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升降主板同一侧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侧板的底座位置设置有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若干个直线滑块,底座中板的顶部位置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滑块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运动驱动装置包括带导杆气缸,所述带导杆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的上部插接有气缸导杆与限位杆,且两个所述气缸导杆处于限位杆对称的两侧,所述限位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气缸本体下端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运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用于驱使所述底座中板左右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导杆的上端安装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上端还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升降主板上,所述夹持块内设置有一容纳限位杆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用于与所述限位杆上的外螺纹结构螺接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第一导轨组件和第二导轨组件,所述第一导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导轨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另一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滑块、第二导轨滑块、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直线轨道,其中:
所述主底座侧板连接第一导轨滑块,所述次底座侧板连接第二导轨滑块;
所述直线轨道左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直线轨道右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
所述导轨滑块与所述直线轨道滑动配合。
CN202223074629.X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Active CN219216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4629.XU CN219216634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4629.XU CN219216634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6634U true CN219216634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1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4629.XU Active CN219216634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6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275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方便焊接的镭焊治具
CN102744586A (zh) 多管集约式柔性高效自动穿管工艺
CN114131276A (zh) 一种冷却器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216634U (zh) 一种用于贯流风叶的搬运机构
CN108581286B (zh) 建筑模板三角块智能焊接设备用水平料库及放置装置
CN216505629U (zh) 全自动打靶机
CN114803515A (zh) 一种玻璃基板缓存装置
CN210848969U (zh) 一种大中型箱体的焊接工装
CN211768782U (zh) 一种变距机械手
CN208215382U (zh) 一种玻璃精雕机的机械臂
CN206527742U (zh) 一种车间加工用运料机器人
CN208684308U (zh) 一种电池托盘升降机构
CN110668163A (zh) 焊带传送机构及太阳能电池料片焊接机
CN214448575U (zh) 焊接设备
CN214933966U (zh) 铝型材夹具的上料机械手
CN216099166U (zh) 一种自动切割设备
CN110299433A (zh) 一种全自动叠焊机
CN218891508U (zh) 一种治具输送线
CN214290510U (zh) 全自动金属管打限位点装置
CN217453583U (zh) 一种用于轴承加工的定位工装
CN215282195U (zh) 一种通用胶管加工设备
CN211914917U (zh) 自动化清洗系统中的多工位移动设备
CN212044794U (zh) 一种电机定子单元自动抓取及排列机构
CN214269329U (zh) 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抓取装置
CN216541715U (zh) 一种自动插弯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