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9594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9594U
CN219199594U CN202222903437.9U CN202222903437U CN219199594U CN 219199594 U CN219199594 U CN 219199594U CN 202222903437 U CN202222903437 U CN 202222903437U CN 219199594 U CN219199594 U CN 219199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mpressor
air inlet
condense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34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丽红
赵海霞
王伟
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034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9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9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9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底部限定出压机舱;压缩机,位于所述压机舱内;冷凝器,位于所述压机舱内,并与所述压缩机间隔设置;双吸离心风机,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双吸离心风机能够驱动外界气流分别流经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后再流出所述压机舱。双吸离心风机能够同时驱动气流分别流经压缩机和冷凝器,进而保证冷凝器和压缩机的散热效果。同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设置两个离心风机,本公开实施例设置一个双吸离心风机就能够分别实现对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这样风机占用空间更小,无需另设位置安装风机,能够降低冰箱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嵌入式冰箱是将冰箱嵌入在壁柜、墙壁或整体橱柜中,这样不仅实现空间的最大可利用率,又提高了人们操作的便利性,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压缩机和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最核心部件,压缩机和冷凝器一般位于冰箱的底部,由于压缩机舱四个面(左、右、后、顶)均被橱柜面板遮挡,因此,压机舱的散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公开一种利用双离心风机进行散热的冰箱,包括:箱体,其底部限定有压机舱,其内沿横向间隔分布有压缩机和冷凝器,压机舱的横向两个侧壁分别形成有侧通风孔;两个离心风机,沿横向间隔分别设置于冷凝器的前侧和压缩机的前侧,分别具有与箱体的底壁下方空间相通的风机出口;位于冷凝器前侧的离心风机配置为从临近冷凝器的侧通风孔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环境空气流经冷凝器,之后从风机出口流动至箱体的底壁下方并向前流动至周围环境中;位于压缩机前侧的离心风机配置为从临近压缩机的侧通风孔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环境空气流经压缩机,之后从风机出口流动至箱体的底壁下方并向前流动至周围环境中。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冰箱,需要设置两个离心风机分别对冷凝器和压缩机进行散热,且两个离心风机位于压缩机和冷凝器的前侧。这样两个离心风机占用压机舱内较多的空间,增加了冰箱的结构复杂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以减少风机占用的压机舱内的空间,降低冰箱的结构复杂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底部限定出压机舱;压缩机,位于所述压机舱内;冷凝器,位于所述压机舱内,并与所述压缩机间隔设置;双吸离心风机,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双吸离心风机能够驱动外界气流分别流经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后再流出所述压机舱。
可选地,所述双吸离心风机包括:壳体,限定出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叶轮,可转动地位于所述风机腔内;其中,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相对应并相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相对应并相连通,所述双吸离心风机驱动流经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的气流均从所述出口流出。
可选地,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双吸离心风机的底部。
可选地,所述冰箱还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压机舱的底部,所述底板限定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进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包括: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双吸离心风机驱动外界气流经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流入后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叶轮后,从所述出口流出;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双吸离心风机驱动外界气流经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流入后依次流经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叶轮后,从所述出口流出。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入口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沿所述压缩机到所述双吸离心风机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和/或,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入口朝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沿所述冷凝器到所述双吸离心风机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之间;和/或,所述出风通道的数量为一个。
可选地,所述冰箱还包括:背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后端,并向上延伸,以使所述压机舱的后端封闭;其中,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前端;和/或,所述出风通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进风通道和/或所述出风通道设有消声装置。
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风道板,位于所述底板本体,所述风道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风道板围合出多个消声腔,多个所述消声腔间隔设于所述底板本体的上方,相邻的所述消声腔之间形成所述风道,所述消声腔朝向所述风道的侧壁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消声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结构,所述消声装置包括所述亥姆霍兹共振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冰箱,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双吸离心风机能够同时驱动气流分别流经压缩机和冷凝器,进而保证冷凝器和压缩机的散热效果。同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设置两个离心风机,本公开实施例设置一个双吸离心风机就能够分别实现对压缩机和冷凝器的散热,这样风机占用空间更小,无需另设位置安装风机,能够降低冰箱的复杂度。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压机舱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压机舱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双吸离心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消声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压缩机;20、冷凝器;30、双吸离心风机;301、壳体;302、叶轮;303、第一入口;304、第二入口;305、出口;40、底板;401、进风通道;402、第一进风通道;403、第二进风通道;404、出风通道;405、底板本体;50、风道板;501、消声腔;502、穿孔;60、背板;80、中隔板;801、吸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冰箱包括箱体、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箱体的底部限定出压机舱。压缩机10位于压机舱内;冷凝器20位于压机舱内,并与压缩机10间隔设置。冷凝器20和压缩机10沿箱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这里,冰箱工作所必需的压缩机10、进气管、回气管和冷凝器20均位于压机舱内,以保证冰箱的正常工作。
冰箱还包括双吸离心风机30,双吸离心风机30位于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之间,双吸离心风机30能够驱动外界气流分别流经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后再流出压机舱。
附图1中粗实箭头表示第一进风通道402的气流流动方向,虚箭头表示第二进风通道403的气流流动方向,细实箭头表示出风通道404的气流的流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双吸离心风机30能够驱动外界气流分别流经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这样通过一个双吸离心风机30就能够分别对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进行散热,提高压机舱内的散热效果。同时一个双吸离心风机30的安装位置与现有的轴流风机的位置相同,也无需在压机舱内设置位置安装两个离心风机,这样能够减少风机占用的空间,降低冰箱的结构复杂度。
另外,冰箱为嵌入式冰箱时,冰箱需要嵌入橱柜内,对于冰箱的噪音,由于四个面(左、右、后、顶)均被橱柜面板遮挡,声波将会通过叠加,全部由冰箱前端向空气传播。声波在橱柜狭小的空间中,进行一系列的反射,通过叠加,全部由前端传播出来,增加了前端的噪声值。压缩机10位于冰箱的底部,是最主要的噪声源。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轴流风扇进行散热,轴流风扇的噪音大。本公开实施例采用双吸离心风机30的工作风压更大,无紊流、出风均匀,使得双吸离心风机30的工作噪音较小,能够减少冰箱的噪音。
可选地,如图3所示,双吸离心风机30包括壳体301和叶轮302,壳体301限定出风机腔,风机腔具有第一入口303、第二入口304和出口305。叶轮302可转动地位于风机腔内。其中,第一入口303与压缩机10相对应并相连通,第二入口304与冷凝器20相对应并相连通,双吸离心风机30驱动流经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的气流均从出口305流出。
本实施例中,在双吸离心风机30的驱动下,外界气流流经压缩机10后从第一入口303流入风机腔内,然后从出口305流出。同时外界气流流经冷凝器20后从第二入口304流入风机腔内,然后从出口305流出。也就是说,双吸离心风机30通过第一入口303、第二入口304和出口305实现分别对冷凝器20和压缩机10的冷却散热。
可选地,出口305位于双吸离心风机30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口303与压缩机10对应,也就是说,第一入口303朝向压缩机10。第二入口304与冷凝器20对应,也就是说,第二入口304朝向冷凝器20。出口305位于双吸离心风机30的底部,这样便于气流流出风机,提高气流的流动顺畅性。
冰箱还包括底板40,底板40位于压机舱的底部,底板40限定出进风通道401和出风通道404,进风通道401与第一入口303和第二入口304相连通,出风通道404与出口305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双吸离心风机30的驱动作用下,外界气流从进风口流入进风通道401,沿进风通道401流经压缩机10后从第一入口303流入风机腔内,然后从出口305流出至出风通道404内,最后经出风通道404的出风口流出压机舱。同时,外界气流从进风口流入进风通道401后,沿进风通道401流经压缩机10后从第二入口304流入风机腔内,然后从出口305流出至出风通道404内,最后经出风通道404的出风口流出压机舱。这样通过双吸离心风机30能够分别对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进行散热,提高压机舱内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进风通道40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风通道401包括第一进风通道402和第二进风通道403,第一进风通道402与第一入口303相连通,双吸离心风机30驱动外界气流经第一进风通道402流入后依次流经压缩机10、第一入口303和叶轮302后,从出口305流出。第二进风通道403与第二入口304相连通,双吸离心风机30驱动外界气流经第二进风通道403流入后依次流经冷凝器20、第二入口304和叶轮302后,从出口305流出。
本实施例中,进风通道401分为两个,两个进风通道401的设置能够避免第一入口303和第二入口304的气流相互干扰,而且能够保证流向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的风量。
可选地,第一进风通道402位于第一入口303朝向压缩机10的一侧,且第一进风通道4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进风通道402沿压缩机10到双吸离心风机30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进风通道402位于第一入口303朝向压缩机10的一侧,这样能够减少气流的流动路径,避免流向第一入口303的气流与流向第二入口304的气流相互干扰。多个第一进风通道402的设置,能够增加进风量,提高对压缩机10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第二进风通道403位于第二入口304朝向冷凝器20的一侧,且第二进风通道4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进风通道403沿冷凝器20到双吸离心风机30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通道403位于第二入口304朝向冷凝器20的一侧,能够避免流向第二入口304的气流与流向第一入口303的气流相互干扰,减少气流的流动路径。而且多个第二进风通道403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二入口304的进风量,提高冷凝器20的散热效果。
可选地,出风通道404位于第一进风通道402和第二进风通道403之间。
本实施例中,双吸离心风机30位于冷凝器20和压缩机10之间,出口305位于双吸离心风机30的底部,因此出风通道404位于第一进风通道402和第二进风通道403之间,便于双吸离心风机30的出风。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通道404的数量为一个。
本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双吸离心风机30通过底板40的多进单出的风道结构,能够提高对压缩机10和冷凝器20的散热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风机运行的噪音。
应当说明的是:出风通道404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风通道404均与双吸离心风机30的出口305连通,能够起到增加风量的作用。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背板60,背板60连接在底板40的后端,并向上延伸,以使压机舱的后端封闭,其中,进风通道401具有进风口,进风通道401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进风口设于进风通道401的前端;和/或,出风口具有出风口,出风通道404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出风口位于出风通道404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背板60封闭压机舱的后端,这样能够避免气流向外流动,进而保证压机舱的风量。而且能够减少噪音的辐射,使得噪音和气流仅能向前流动。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底壁,底壁位于底板40的上方,且冷凝器20、压缩机10和双吸离心风机30均设于底壁的上方。其中,进风通道401和/或出风通道404部分位于底壁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底壁用于安装固定压缩机10、冷凝器20和双吸离心风机30等部件,同时底壁能够实现进风通道401和出风通道404的气流流动。
可选地,底壁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连通第一进风通道402和压缩机10,在双吸离心风机30的驱动下,外界气流流入第一进风通道402,部分气流直接流经压缩机10,还有一部分气流流至底壁的下方,经过第一通孔流至压缩机10后,再流至双吸离心风机30处。
第二通孔连通第二进风通道403和冷凝器20,在双吸离心风机30的驱动下,外界气流流入第二进风通道403,部分气流直接流经冷凝器20,还有一部分气流流至底壁的下方,经过第二通孔流至冷凝器20后,再流至双吸离心风机30处。
可选地,进风通道401和/或出风通道404构造有消声装置。
本实施例中,背板60和底板40的设置使得压机舱内的气流沿前后方向流动,同时使得压机舱内的声波仅能够从后向前运动。这样进风通道401和出风通道404设置消声装置能够吸收气流中的噪音以及压缩机10等部件工作的噪音,并且隔断噪音的传播途径,进而实现了使得风道形成静音风道,进一步降低了冰箱的噪音。也就是说,本申请的冰箱既能够保证风量,提高冷凝器20和压缩机10的散热效果,还能够通过双吸离心风机30和消声装置实现静音,同时实现冰箱的散热和静音效果。而且通过双吸贯流风机和消声装置,从根源和途径上对噪音进行隔断和吸声,起到良好的吸声降噪效果。
可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底板40包括底板本体405和风道板50,风道板50位于底板本体405的上方,风道板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风道板50围合出多个消声腔501,多个消声腔501间隔设在底板本体405的上方,相邻的消声腔501之间形成进风通道401和出风通道404。消声腔501的腔壁设有穿孔502,这样经过进风通道401和出风通道404流动的气流均能够与通过穿孔502与消声腔501连通,进而实现对气流的消声降噪。
可选地,消声腔501朝向所述风道的侧壁设有穿孔502,所述穿孔502与所述消声腔501形成亥姆霍兹共振结构,消声装置包括亥姆霍兹共振结构。
本实施例中,进出风道噪声从穿孔502进入消声腔501后,当噪声的频率接近共振结构的固有频率时,孔颈处空气产生强烈振动,在振动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阻力而消耗声能,降低进出风道的噪声。具体的,亥姆霍兹共振结构就是共振吸声结构。消声腔501内部是一个可产生共鸣的中空内腔和一个弹簧系统,中空内腔设有颈部(也就是穿孔502)与外部相连,声波从颈部进入中空内腔,使得颈部内空气来回运动压缩中空内腔内的空气,形成一个空气弹簧。当入射声波频率与共振器结构固有频率一致时,发生的共振幅度最大,消耗的能量最多。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吸声材料801,吸声材料801设于消声腔501内。
本实施例中,吸声材料801位于消声腔501内,能够吸收气流中的声能,起到消声降噪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4所示,吸声材料801贴靠穿孔502,以使声波穿过穿孔502和吸声材料801进入消声腔501内。
本实施例中,紧靠穿孔502板后设计吸声材料801,不仅可以增加吸声的频带宽度,还可以增大穿孔502附近的阻力,更多的消耗声能。
可选地,吸声材料801为多孔吸声材料801。
可选地,消声腔501的两侧均设有风道时,冰箱还包括中隔板80,中隔板80位于消声腔501内,中隔板80将消声腔501分隔为两个腔体,每一腔体均设有穿孔502和吸声材料801,以形成两个亥姆霍兹共振结构,两个亥姆霍兹共振结构与消声腔501的两侧的风道相对应并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消声腔501的两侧均设有风道时,消声腔501朝向风道的两侧均设有消声装置,能够对消声腔501两侧的风道均进行消声降噪,进一步起到消声降噪的效果。
应当说明的是:当消声腔501的多侧均设有风道时,消声腔501可以被分隔为多个亥姆霍兹共振结构,多个亥姆霍兹共振结构能够对多个风道进行消声降噪。
可选地,风道呈直线延伸,这样能够减少气流流动的路径,减少气流的损失。可选地,多个进风风道沿底板40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底部限定出压机舱;
压缩机,位于所述压机舱内;
冷凝器,位于所述压机舱内,并与所述压缩机间隔设置;
双吸离心风机,位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之间,所述双吸离心风机能够驱动外界气流分别流经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后再流出所述压机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吸离心风机包括:
壳体,限定出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出口;
叶轮,可转动地位于所述风机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相对应并相连通,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冷凝器相对应并相连通,所述双吸离心风机驱动流经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冷凝器的气流均从所述出口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双吸离心风机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板,位于所述压机舱的底部,所述底板限定出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通道包括:
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入口相连通,所述双吸离心风机驱动外界气流经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流入后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叶轮后,从所述出口流出;
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入口相连通,所述双吸离心风机驱动外界气流经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流入后依次流经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叶轮后,从所述出口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入口朝向所述压缩机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进风通道沿所述压缩机到所述双吸离心风机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入口朝向所述冷凝器的一侧,且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进风通道沿所述冷凝器到所述双吸离心风机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和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之间;和/或,
所述出风通道的数量为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板,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后端,并向上延伸,以使所述压机舱的后端封闭;其中,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进风通道的前端;和/或,所述出风通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通道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出风通道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通道和/或所述出风通道设有消声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
底板本体;
风道板,位于所述底板本体,所述风道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风道板围合出多个消声腔,多个所述消声腔间隔设于所述底板本体的上方,相邻的所述消声腔之间形成所述风道,所述消声腔朝向所述风道的侧壁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消声腔形成亥姆霍兹共振结构,所述消声装置包括所述亥姆霍兹共振结构。
CN202222903437.9U 2022-11-01 2022-11-01 冰箱 Active CN219199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3437.9U CN219199594U (zh) 2022-11-01 2022-11-01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03437.9U CN219199594U (zh) 2022-11-01 2022-11-01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9594U true CN219199594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0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03437.9U Active CN219199594U (zh) 2022-11-01 2022-11-01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9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48456B1 (ko) 건설기계의 엔진냉각풍로
JP4410698B2 (ja) 電子機器収容箱
CN109708385B (zh) 风道及其冰箱
CN219199594U (zh) 冰箱
JP2008144996A (ja) 消音装置
JP2012207819A (ja) 消音装置および消音方法
CN107448291B (zh) 消音隔音结构及发电机组
CN219222957U (zh) 冰箱
CN219222958U (zh) 冰箱
CN117989155A (zh) 双吸贯流风机及冰箱
JP5521648B2 (ja) 消音ボックス付送風機
CA2345666C (en) Low noise package storing type engine working machine
CN114383356A (zh) 冰箱
WO2022227714A1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该风道组件的制冷电器
JP2011094893A (ja) 換気装置
JP4276615B2 (ja) 電子機器収容箱
CN219891889U (zh) 冰箱
WO2022227698A1 (zh) 制冷设备及制冷设备的生产方法
CN221054018U (zh) 用于散热风扇降噪的消声器
CN216287564U (zh) 制氧机及其排气消音器
CN205026905U (zh) 空调器和换热系统
CN218038567U (zh) 消音器组件和冰箱
CN21986816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131149U (zh) 风机和家用电器
WO2022162731A1 (ja) 消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