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9565U -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9565U
CN219199565U CN202320596916.2U CN202320596916U CN219199565U CN 219199565 U CN219199565 U CN 219199565U CN 202320596916 U CN202320596916 U CN 202320596916U CN 219199565 U CN219199565 U CN 2191995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fin
medium
condensa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69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小洪
李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erf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erf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erf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erf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69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95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95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95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式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包括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若干个冷凝直管、若干个第二翅片,所述冷凝直管贯穿所述第二翅片,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两个壳体支撑板,两个壳体支撑板分别位于冷凝直管两端,所述壳体支撑板具有介质进口、介质出口,壳体支撑板内部设有连通通道,多个所述冷凝直管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与介质进口、介质出口连通形成一条介质流道,所述壳体支撑板为导热金属板,所述壳体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翅片。本装置在介质从一个冷凝直管通过冷凝直管进入另一个冷凝直管的时候也可以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并且装配的时候仅需将冷凝直管安装在两个壳体支撑板之间,提高装配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式冷凝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冷凝器是空调压缩制冷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其一般配置有风机,翅片式冷凝器是常用的冷凝器结构,其由多列散热翅片和贯穿敏热翅片的盘管构成,相邻敏热翅片之间有空隙,工作时翅片式冷凝器整体一面作为迎风面迎风、另一面作为出风面朝向风机.压缩机输出的高温制冷剂进入冷凝器,风机同时工作抽送空气形成气流,气流从翅片式冷凝器迎风面穿过各个散热翅片之间空隙,然后从出风面进入风机,最后从风机送出,在此过程中高温制冷剂通过盘管管壁、换热翅片与气流形成热交换,由气流带走制冷剂的热量,由此盘管流出的制冷剂温度下降,温度下降的制冷剂再进入蒸发器,经过蒸发器返回压缩机,完成制冷剂循环。
现有技术中冷凝管之间一般通过U形管连接成一个S形的冷凝管路,然后在冷凝管路安装翅片结构,例如公告号:CN103743162A公开了车用空调冷凝器芯体,翅片一般安装在冷凝管直管部分,对于U形管部分没有相应的散热结构,影响整体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器U型管部分散热效果不佳,影响整体散热性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包括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若干个冷凝直管、若干个第二翅片,所述冷凝直管贯穿所述第二翅片,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两个壳体支撑板,两个所述壳体支撑板分别位于冷凝直管两端,所述壳体支撑板具有介质进口、介质出口,所述壳体支撑板内部设有连通通道,多个所述冷凝直管通过所述连通通道与介质进口、介质出口连通形成一条介质流道,所述壳体支撑板为导热金属板,所述壳体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翅片。
所述壳体支撑板包括密封对接装配在一起的内侧板、外侧板,所述内侧板靠近冷凝直管设置,所述内侧板开设有阶梯通孔,所述冷凝直管端部密封插入所述阶梯通孔、且冷凝直管端面抵靠阶梯通孔的台阶上,所述外侧板靠近内侧板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阶梯通孔形成所述连通通道,两个所述壳体支撑板通过若干个螺柱螺母组件固定设置。
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多个冷凝直管位于同一平面且平行设置,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多个第二翅片平行设置且与冷凝直管垂直,所述冷凝器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凝器组件平行并排设置,所述壳体支撑板开设有能够使多个所述冷凝器组件连通形成一条介质通路的第二连通通道。
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冷凝器组件的第二翅片与位于内侧的多个冷凝器组件的第二翅片错位设置。
所述第二翅片包括铝片,所述铝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铝片一侧与通孔对应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延伸筒部,所述延伸筒部与冷凝直管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多个冷凝直管的两端通过壳体支撑板开设的第一连通通道连通形成一条供介质进出的流道,壳体支撑板为导热金属板,壳体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翅片,这样在介质从一个冷凝直管通过冷凝直管进入另一个冷凝直管的时候也可以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并且装配的时候仅需将冷凝直管安装在两个壳体支撑板之间,提高装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多个冷凝器组件翅片呈矩阵分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多个冷凝器组件翅片最外侧与内侧的翅片错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支撑板1、冷凝直管2、螺柱螺母组件3、内侧板4、外侧板5、阶梯通孔6、第一连通通道7、第一翅片8、第二翅片9、铝片10、通孔11、延伸筒部12、冷凝器组件13、介质进口14、介质出口15、第二连通通道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包括冷凝器组件13,冷凝器组件13包括若干个冷凝直管2、若干个第二翅片9,冷凝直管2贯穿第二翅片9,组装结构还包括两个壳体支撑板1,两个壳体支撑板1分别位于冷凝直管2两端,壳体支撑板1具有介质进口14、介质出口15,壳体支撑板1内部设有连通通道7,多个冷凝直管2通过连通通道7与介质进口、介质出口连通形成一条介质流道,壳体支撑板1为导热金属板,壳体支撑板1上设有第一翅片8。
参考图1,本装置多个冷凝直管2的两端通过壳体支撑板1开设的第一连通通道7连通形成一条供介质进出的流道,壳体支撑板1为导热金属板,壳体支撑板1上设有第一翅片8,这样在介质从一个冷凝直管2通过冷凝直管2进入另一个冷凝直管的时候也可以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并且装配的时候仅需将冷凝直管2安装在两个壳体支撑板1之间,提高装配的效率。
参考图1,壳体支撑板1包括密封对接装配在一起的内侧板4、外侧板5,内侧板4靠近冷凝直管2设置,内侧板4开设有阶梯通孔6,冷凝直管2端部密封插入阶梯通孔6、且冷凝直管2端面抵靠阶梯通孔6的台阶上,外侧板5靠近内侧板4的一侧具有凹槽,凹槽与阶梯通孔6形成连通通道7,两个壳体支撑板1通过若干个螺柱螺母组件3固定设置。装配的时候冷凝直管2夹设在两个壳体支撑板1之间,通过螺柱螺母组件3将两个壳体支撑板1锁紧后就能够完成冷凝直管2与壳体支撑板1的固定装配,降低装配的复杂性,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并且该种结构的壳体支撑板1便于制造,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在凹槽的四周涂抹密封胶之后再将内侧板4、外侧板5对接,并且在阶梯通孔6与冷凝直管2之间安装密封套。
参考图2,冷凝器组件13的多个冷凝直管2位于同一平面且平行设置,冷凝器组件13的多个第二翅片9平行设置且与冷凝直管2垂直,冷凝器组件13为多个,多个冷凝器组件13平行并排设置,壳体支撑板1开设有能够使多个冷凝器组件13连通形成一条介质通路的第二连通通道16,设置了多个冷凝器组件13,通过壳体支撑板1的第二连通通道16将多个冷凝器组件13连通形成一条供介质进出的流道,延长介质流道的长度,提高降温换热效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考图3,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冷凝器组件13的第二翅片9与位于内侧的多个冷凝器组件13的第二翅片9错位设置,使外侧的第二翅片与内侧的第二翅片错位设置,产生一定的扰流效果的同时又不会过于阻碍气流的流通性,有利于提高换热效果。
参考图1,第二翅片9包括铝片10,铝片10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1,铝片10一侧与通孔11对应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延伸筒部12,延伸筒部12与冷凝直管2过盈配合,提高铝片10与每个冷凝直管2的接触面积,便于冷凝直管2的热量传导给铝片10,提高换热效果,铝材的导热及延展性均比较优异,为了方便铝片10、通孔11、延伸筒部12的一体成型,可以采用冲压的方式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得到的技术方案、构思、设计,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包括冷凝器组件(13),所述冷凝器组件(13)包括若干个冷凝直管(2)、若干个第二翅片(9),所述冷凝直管(2)贯穿所述第二翅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结构还包括两个壳体支撑板(1),两个所述壳体支撑板(1)分别位于冷凝直管(2)两端,所述壳体支撑板(1)具有介质进口(14)、介质出口(15),所述壳体支撑板(1)内部设有连通通道(7),多个所述冷凝直管(2)通过所述连通通道(7)与介质进口、介质出口连通形成一条介质流道,所述壳体支撑板(1)为导热金属板,所述壳体支撑板(1)上设有第一翅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支撑板(1)包括密封对接装配在一起的内侧板(4)、外侧板(5),所述内侧板(4)靠近冷凝直管(2)设置,所述内侧板(4)开设有阶梯通孔(6),所述冷凝直管(2)端部密封插入所述阶梯通孔(6)、且冷凝直管(2)端面抵靠阶梯通孔(6)的台阶上,所述外侧板(5)靠近内侧板(4)的一侧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阶梯通孔(6)形成所述连通通道(7),两个所述壳体支撑板(1)通过若干个螺柱螺母组件(3)固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组件(13)的多个冷凝直管(2)位于同一平面且平行设置,所述冷凝器组件(13)的多个第二翅片(9)平行设置且与冷凝直管(2)垂直,所述冷凝器组件(13)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凝器组件(13)平行并排设置,所述壳体支撑板(1)开设有能够使多个所述冷凝器组件(13)连通形成一条介质通路的第二连通通道(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侧的两个冷凝器组件(13)的第二翅片(9)与位于内侧的多个冷凝器组件(13)的第二翅片(9)错位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翅片(9)包括铝片(10),所述铝片(10)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1),所述铝片(10)一侧与通孔(11)对应的位置一体成型有延伸筒部(12),所述延伸筒部(12)与冷凝直管(2)过盈配合。
CN202320596916.2U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Active CN2191995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916.2U CN219199565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6916.2U CN219199565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9565U true CN219199565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5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6916.2U Active CN219199565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95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99565U (zh) 一种冷凝器翅片组装结构
JP4068312B2 (ja) 炭酸ガス用放熱器
CN210292280U (zh) 燃气锅炉
CN218723376U (zh) 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和电机散热共用的双通道换热器芯体
CN215864785U (zh) 夹片式换热器
CN210292938U (zh) 热交热器及燃气锅炉
CN210718778U (zh) 热交换器芯体及燃气锅炉
CN210441427U (zh) 热交换器的换热单元及燃气锅炉
CN211204966U (zh) 一种新型管式微通道换热器
CN212457512U (zh) 换热组件和换热系统
CN210602350U (zh) 一种复合式冷凝器
CN112146466A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5490009U (zh) 洁净型空调系统
CN211823271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CN220472420U (zh) 抱紧式空调铝翅片
CN219776416U (zh) 一种多通道换热装置
CN220038815U (zh) 一种空调平行流冷凝换热器
CN210035951U (zh) 一种带阀座式冷凝器
CN212870872U (zh) 一种新型的开窗翅片
CN213778734U (zh) 一种管路式的平行流热交换器
CN212870875U (zh) 波纹板及水冷冷凝器
CN212300019U (zh) 一种管翅复合型散热器
TWI770904B (zh) 集液槽及多流道液冷排
CN213631676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6866835U (zh) 一种高密封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