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3590U -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3590U
CN219193590U CN202223337560.5U CN202223337560U CN219193590U CN 219193590 U CN219193590 U CN 219193590U CN 202223337560 U CN202223337560 U CN 202223337560U CN 219193590 U CN219193590 U CN 2191935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nveying
transport layer
discharge end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75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锋
向志芳
李泽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Zhongzhun Machine Tools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Zhongzhun Machine Tools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Zhongzhun Machine Tools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Zhongzhun Machine Tools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75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35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35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35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输送设备,包括支架、上运输层、下运输层和回炉装置,所述上运输层和所述下运输层分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上运输层和所述下运输层的运输方向相反,所述回炉装置设于所述上运输层的侧部,所述上运输层至少包括第一运输层和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一运输层设有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二运输层设有第二进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高于所述第二进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和所述第二进料端之间设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转向板,所述转向板能够使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第二进料端或所述回炉装置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完成出料运输和边角料分配回炉的操作,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铝合金件在经历加工之后,产生的成品通常留有一定量的边角料,在成品运出之前,需要先对边角料进行处理。现有生产线的输送设备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起运输物料的功能,因此现有铝合金件生产线在对原料进行加工后,成品只能在输送设备上移动,这时需要工人对成品的边角料进行处理,处理出来的边角料需要额外集中在一起,随后再对边角料运输回炉,在回炉时还要根据每个炉的需求对边角料进行人工分配。在此过程中,依靠工人完成的工序较多,因此效率较低,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层输送设备,能够同时完成出料运输和边角料分配回炉的操作,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输送设备,包括支架、上运输层、下运输层和回炉装置,所述上运输层和所述下运输层分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上运输层和所述下运输层的运输方向相反,所述回炉装置设于所述上运输层的侧部。
所述上运输层至少包括第一运输层和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一运输层设有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二运输层设有第二进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高于所述第二进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和所述第二进料端之间设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转向板,所述转向板能够使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第二进料端或所述回炉装置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运输层还包括上料段,所述下运输层的尾部设有处理段,所述上料段与所述处理段平行设置,所述上料段设于所述处理段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卸料机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所述转向板的中部铰接,所述转向板能够绕着所述铰接杆上下摆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卸料机构还包括驱动件和丝杆,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向板中远离所述铰接杆的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回炉装置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转向板设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料端或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后端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料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回炉装置还包括回料筒,所述回料筒的进口与所述滑板的出料端连通,所述滑板的进料端能够与所述前端连通,所述滑板倾斜设置,所述滑板的进料端高于所述滑板的出料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输送层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层还包括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二出料端高于所述第二进料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运输层还包括第三运输层和第四运输层,所述第一运输层、所述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三运输层和所述第四运输层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运输层、所述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三运输层和所述第四运输层上分别设有输送带和输送电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多个所述回炉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层的出料端、所述第二运输层的出料端、所述第三运输层的出料端和所述第四运输层的出料端,多个所述卸料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层的出料端的侧部、所述第二运输层的出料端的侧部和所述第三运输层的出料端的侧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输送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物料有无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三运输层和所述第四运输层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层输送设备设有上运输层、下运输层和回炉装置,其中所述上运输层和所述下运输层的运输方向相反,而所述下运输层可以将完成加工后的成品运输至脱料区,在脱料区,工人对成品进行处理,使边角料从成品脱落,之后工人将边角料放置在所述上运输层中,所述上运输层至少包括第一运输层和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一运输层能够将边角料运输至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和所述第二进料端之间设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的转向板能够使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第二进料端或所述回炉装置连接,当需要将边角料回炉时,所述转向板进行转向,使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回炉装置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运输层上的边角料能够沿着所述转向板进入所述回炉装置从而实现回炉,而当该位置的回炉装置不需要进行回炉时,所述转向板进行转向,使所述第一出料端和所述第二进料端连接,边角料能够沿着所述转向板进入所述第二运输层。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完成出料运输和边角料分配回炉的操作,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输送设备的局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卸料机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卸料机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卸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层输送设备,包括支架1、上运输层2、下运输层3和回炉装置4,所述上运输层2和所述下运输层3分层固定于所述支架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运输层2位于所述下运输层3的上方,所述上运输层2用于运输从成品中脱离的边角料,所述下运输层3用于运输待处理的成品,所述上运输层2和所述下运输层3的运输方向相反,这样成品会在所述下运输层3的首端运输至尾端,而所述下运输层3的尾端对应所述上运输层2的首端,以便于将成品进行处理并将边角料放置于所述上运输层2中往下进行运输。所述回炉装置4设于所述上运输层2的侧部,所述回炉装置4与外部的燃烧炉连通,边角料能够重新回炉熔融重新利用。为了能够自动控制边角料回炉的数量,所述上运输层2至少包括第一运输层21和第二运输层22,边角料会从所述第一运输层21运输至所述第二运输层22,所述第一运输层21设有第一出料端211,边角料从所述第一出料端211落下,所述第二运输层22设有第二进料端221,所述第一出料端211高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当不需要边角料回炉时,边角料能够从所述第一出料端211掉落至所述第二进料端221中,并继续在所述第二进料端221中运输,为了能够智能控制边角料进行回炉或继续运输,所述第一出料端211和所述第二进料端221之间设有卸料机构5,所述卸料机构5包括转向板51,所述转向板51能够使所述第一出料端211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或所述回炉装置4连接,当需要进行回炉时,控制所述转向板51使其与所述回炉装置4连接,这样边角料就能从所述第一出料端211落入所述转向板51进而进入所述回炉装置4进行回炉,而当不需要回炉时,控制所述转向板51使其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连接,这样边角料可以从所述第一出料端211掉落所述第二进料端221,继而能够在所述第二运输层22继续往后运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层输送设备设有上运输层2、下运输层3和回炉装置4,其中所述上运输层2和所述下运输层3的运输方向相反,而所述下运输层3可以将完成加工后的成品运输至脱料区,在脱料区,工人对成品进行处理,使边角料从成品脱落,之后工人将边角料放置在所述上运输层2中,所述上运输层2至少包括第一运输层21和第二运输层22,所述第一运输层21能够将边角料运输至第一出料端211,所述第一出料端211和所述第二进料端221之间设有卸料机构5,所述卸料机构5的转向板51能够使所述第一出料端211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或所述回炉装置4连接,当需要将边角料回炉时,所述转向板51进行转向,使所述第一出料端211与所述回炉装置4连接,位于所述第一运输层21上的边角料能够沿着所述转向板51进入所述回炉装置4从而实现回炉,而当该位置的回炉装置4不需要进行回炉时,所述转向板51进行转向,使所述第一出料端211和所述第二进料端221连接,边角料能够沿着所述转向板51进入所述第二运输层22。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完成出料运输和边角料分配回炉的操作,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所述第一运输层21还包括上料段212,所述下运输层3的尾部设有处理段31,为了便于将边角料放置于所述上料段212上,所述上料段212与所述处理段31平行设置,所述上料段212设于所述处理段31的上方,便于从所述处理段31中取出成品进行清理,并将边角料放置于所述上料段212上。所述卸料机构5还包括固定架52,所述固定架52固定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固定架52的一端设有铰接杆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杆53设于所述固定架52的上端,所述铰接杆53与所述转向板51的中部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杆53穿过所述转向板51的中部,所述转向板51能够绕着所述铰接杆53上下摆动,当所述转向板51向着靠近所述第一运输层21的一侧摆动时,所述转向板51的下端与所述回炉装置4连接,当所述转向板51向着靠近所述第二运输层22的一侧摆动时,所述转向板51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连接。
参见图5,为了驱动所述转向板51,所述卸料机构5还包括驱动件54和丝杆55,所述驱动件54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1铰接,所述驱动件54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55连接,所述驱动件54优选为直线气缸,所述驱动件54能够驱动所述丝杆55进行伸缩,所述丝杆55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向板51中远离所述铰接杆53的一侧,因此所述驱动件54驱动所述丝杆55进行伸缩时,所述丝杆55能够驱动所述转向板51朝不同的方向进行翻转。所述回炉装置4包括滑板41,所述滑板41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出料端211的下方,所述转向板51设有前端511和后端512,所述前端511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料端211或所述滑板41连接,所述后端512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连接。当所述转向板51向着靠近所述第一运输层21的一侧摆动时,所述前端511能够与所述滑板41连接,此时所述后端512远离所述第二进料端221,边角料只能进入所述滑板41,无法进入所述第二进料端221,当所述转向板51向着靠近所述第二运输层22的一侧摆动时,所述前端511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料端211连接,所述后端512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连接,此时边角料只能进入所述第一进料端213,无法进入所述滑板41。
所述回炉装置4还包括回料筒42,所述回料筒42的进口与所述滑板41的出料端连通,出口与外部燃烧炉连通,所述滑板41的进料端能够与所述前端511连通,所述滑板41倾斜设置,所述滑板41的进料端高于所述滑板41的出料端,从而使边角料能够顺利从所述滑板41滑落至所述回料筒42中。
为了使所述双层输送设备高度处于正常可操作的水平,所述第二输送层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输送层还包括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二出料端高于所述第二进料端221,边角料到达所述第二进料端221后,会沿着所述第二运输层22逐渐爬升。
所述上运输层2还包括第三运输层23和第四运输层24,所述第一运输层21、所述第二运输层22、所述第三运输层23和所述第四运输层24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运输层21、所述第二运输层22、所述第三运输层23和所述第四运输层24上分别设有输送带25和输送电机,所述输送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输送带25,带动边角料在所述第一运输层21、所述第二运输层22、所述第三运输层23和所述第四运输层24移动。为了适用于多个燃烧炉,所述回炉装置4和所述卸料机构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回炉装置4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层21的出料端、所述第二运输层22的出料端、所述第三运输层23的出料端和所述第四运输层24的出料端的侧部,分别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运输层21、所述第二运输层22、所述第三运输层23和所述第四运输层24的边角料,多个所述卸料机构5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层21的出料端的侧部、所述第二运输层22的出料端的侧部和所述第三运输层23的出料端的侧部,用于调节边角料的流动方向。当需要在第二个所述回炉装置4中对边角料进行回炉时,第一个所述转向板51朝着靠近所述第二运输层22的方向摆动,使边角料进入所述第二运输层22,而第二个所述转向板51朝着靠近所述第二运输层22的方向摆动,使第二个所述转向板51与第二个所述回炉装置4进行连接,从而将边角料导入至第二个所述回炉装置4中。当需要在第三个所述回炉装置4中对边角料进行回炉时,第二个所述转向板51朝着靠近所述第三运输层23的方向摆动,使边角料进入所述第三运输层23,而第三个所述转向板51朝着靠近所述第三运输层23的方向摆动,使第三个所述转向板51与第三个所述回炉装置4进行连接,从而将边角料导入至第三个所述回炉装置4中。当需要在第四个所述回炉装置4中对边角料进行回炉时,第三个所述转向板51朝着靠近所述第四运输层24的方向摆动,使边角料进入所述第四运输层24,而第四个所述转向板51朝着靠近所述第四运输层24的方向摆动,使第四个所述转向板51与第四个所述回炉装置4进行连接,从而将边角料导入至第四个所述回炉装置4中。
为了节省能源,所述双层输送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物料有无的检测机构6,所述检测机构6可以为检测所述输送带25压力的压力检测器,也可以为检测边角料是否位于所述输送带25上的红外检测器,所述检测机构6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运输层22、所述第三运输层23和所述第四运输层24上。当所述检测机构6检测到所述第二运输层22和/或所述第三运输层23和/或所述第四运输层24无边角料时,第二运输层22和/或所述第三运输层23和/或所述第四运输层24的输送带25会停止运行,从而节省能源。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上运输层、下运输层和回炉装置,所述上运输层和所述下运输层分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上运输层和所述下运输层的运输方向相反,所述回炉装置设于所述上运输层的侧部;
所述上运输层至少包括第一运输层和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一运输层设有第一出料端,所述第二运输层设有第二进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高于所述第二进料端,所述第一出料端和所述第二进料端之间设有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包括转向板,所述转向板能够使所述第一出料端与所述第二进料端或所述回炉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层还包括上料段,所述下运输层的尾部设有处理段,所述上料段与所述处理段平行设置,所述上料段设于所述处理段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与所述转向板的中部铰接,所述转向板能够绕着所述铰接杆上下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还包括驱动件和丝杆,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转向板中远离所述铰接杆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炉装置包括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出料端的下方,所述转向板设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能够与所述第一出料端或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后端能够与所述第二进料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炉装置还包括回料筒,所述回料筒的进口与所述滑板的出料端连通,所述滑板的进料端能够与所述前端连通,所述滑板倾斜设置,所述滑板的进料端高于所述滑板的出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运输层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运输层还包括第二出料端,所述第二出料端高于所述第二进料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运输层还包括第三运输层和第四运输层,所述第一运输层、所述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三运输层和所述第四运输层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运输层、所述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三运输层和所述第四运输层上分别设有输送带和输送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回炉装置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层的出料端、所述第二运输层的出料端、所述第三运输层的出料端和所述第四运输层的出料端,多个所述卸料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运输层的出料端的侧部、所述第二运输层的出料端的侧部和所述第三运输层的出料端的侧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输送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物料有无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运输层、所述第三运输层和所述第四运输层上。
CN202223337560.5U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Active CN2191935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7560.5U CN219193590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7560.5U CN219193590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3590U true CN219193590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5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7560.5U Active CN219193590U (zh) 2022-12-13 2022-12-13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35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4041U (zh) 棒料送料机
CN109264351A (zh) 一种千斤顶底座自动上料装置
CN219193590U (zh) 一种双层输送设备
CN111301966B (zh) 一种装载设备移动平台和自动装载系统
CN217375066U (zh) 一种包装机的送料机构
CN206142447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处理设备
CN107686022A (zh) 一种新型码垛机
CN210235456U (zh) 一种数粒机
CN115339662A (zh) 一种冻干机进出料方法及自动进出料装置
CN113247645B (zh) 袋装水泥的传送及自动装载系统
CN205098873U (zh) 一种旋转升降一体输送机
CN208882562U (zh) 一种秸秆类制浆原料输送机用储存输送料仓
CN210143763U (zh) 寿司机进出料装置
CN209367248U (zh) 一种矿石输送带的丝杆分料器
CN214691880U (zh) 一种基于工件排料储料用送料仓
CN220114855U (zh) 一种粉末涂料装箱称量装置
CN218755477U (zh) 一种玄武岩电熔窑自动加料装置
CN210258904U (zh) 用于生产杂粮米饭的快速装盒装置
CN205110413U (zh) 一种可转换出料方向的拉拔机出料提升机构
CN213111606U (zh) 卸料系统
CN111659638A (zh) 机械零件分拣装置
CN215796810U (zh) 一种安全系数高的自动上料机
CN213894189U (zh) 一种药包翻包机
CN213678607U (zh) 快慢速分段进料运输线
CN219448254U (zh) 一种适用于产品对接输送的发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