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574U - 电池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574U
CN219180574U CN202320237800.XU CN202320237800U CN219180574U CN 219180574 U CN219180574 U CN 219180574U CN 202320237800 U CN202320237800 U CN 202320237800U CN 219180574 U CN219180574 U CN 219180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tab
cover
folding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378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俊波
邓春明
朱彦荣
刘军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378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0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加工装置。所述电池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折极耳机构;所述折极耳机构包括第一折刀组件、第二折刀组件和推盖板组件;所述第一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以用于抵挡所述极耳的根部;所述推盖板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用于推动所述盖板转动,同时带动所述极耳至设定位置处;所述第二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用于弯折所述极耳;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设定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加工装置能够折出更高的极耳形态,保证折耳的质量,降低损伤极耳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池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动力电池的大量需求,给动力电池的生产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为了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提供价格低廉、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的动力电池,成为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共同的目标。
动力电池在加工过程中,折极耳和盖板扣合是一道重要的工序,传统的加工方法包括手工操作和机器操作,其中手动操作方式的效率低、一致性差,已逐渐被淘汰,而现有技术中机器操作方式虽然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还存在加工精度较低,容易出现损伤极耳或盖板等问题,影响加工后的动力电池质量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加工装置,以提高电池的极耳加工精度,保证极耳的稳定形态,提高电池质量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加工装置,所述电池具有极耳和盖板,包括:
安装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折极耳机构;
所述折极耳机构包括第一折刀组件、第二折刀组件和推盖板组件;
所述第一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以用于抵挡所述极耳的根部;
所述推盖板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用于推动所述盖板转动,使所述盖板带动所述极耳至设定位置处;
所述第二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用于弯折所述极耳;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设定夹角。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刀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折刀,所述第一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折刀用于抵挡所述极耳的根部;
所述推盖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气缸和楔形块,所述第三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楔形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所述楔形块用于推动所述盖板转动;
所述第二折刀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折刀,所述第二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折刀用于弯折所述极耳。
可选地,所述推盖板组件移动时,推动所述盖板转动30°~50°,所述设定夹角为135°~145°。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扣合盖板机构,所述扣合盖板机构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以用于推动所述盖板至扣合位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扣合盖板机构包括电缸、第四气缸、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
所述电缸能够至少驱动所述第二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用于使所述第二压块接触所述盖板;
所述第四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移动,用于使所述第一压块推动所述盖板至所述扣合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四气缸、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电缸上,且所述第二压块的端部在沿所述第三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压块的端部;
在所述电缸驱动所述第二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电缸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一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扣合盖板机构上的第五气缸和第三压块,所述第五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压块用于抵压位于所述扣合位置处的所述盖板。
可选地,还包括护壳口机构,所述护壳口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护壳口机构能够用于导向所述扣合盖板机构推动所述盖板至所述扣合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护壳口机构包括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第四压块、第五压块和气爪;
所述第四压块连接于所述第六气缸上,所述第五压块连接于所述第七气缸上,所述气爪具有能够相对开合的第六压块和第七压块;
所述第六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和所述气爪能够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压块、所述第五压块、所述第六压块和所述第七压块分别移动至设定位置处。
可选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支架移动至设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折刀组件、第二折刀组件和推盖板组件形成一折极耳机构,以实现在电池加工过程中的折极耳工序。其中,第一折刀组件能够抵挡在极耳的根部,避免极耳在弯折工序中随意晃动,而推盖板组件能够推动盖板转动,使极耳移动至设定位置处,以便于第二折刀的移动方向能够匹配于极耳的位置,折出更好的极耳形态,保证折耳的质量,降低损伤极耳的风险。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装置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装置的折极耳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装置的折极耳机构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装置的扣合盖板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加工装置的护壳口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板带动极耳至设定位置处的电池示意图。
图9是完成盖板扣合后的电池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伺服电机;2、第一导轨;3、丝杆;4、电缸;5、第二导轨;6、第四气缸;7、第一压块;8、第二压块;9、安装支架;10、第三气缸;11、楔形块;12、第一气缸;13、第一连接板;14、第一折刀;15、第二气缸;16、第二连接板;17、第二折刀;18、气爪;19、第六压块;20、第四压块;21、第六气缸;22、第五压块;23第七气缸;24、第五气缸安装座;25、第五气缸;26、第三压块;27、电池;28、极耳;29、盖板;30、第七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27加工装置,所述电池27具有极耳28和盖板29,包括:安装支架9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9上的折极耳机构;所述折极耳机构包括第一折刀组件、第二折刀组件和推盖板组件;所述第一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以用于抵挡所述极耳28的根部;所述推盖板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用于推动所述盖板29转动,使所述盖板29带动所述极耳28至设定位置处;所述第二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用于弯折所述极耳28;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设定夹角。
具体地,参考图3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电池27加工装置设置有安装支架9,一方面可用于支撑设置于其上的各零部件,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电池27加工装置的整体性,折极耳机构设置在安装支架9上,用于对电池27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折极耳28工序。其中,折极耳机构包括有第一折刀组件、第二折刀组件和推盖板组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第一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其一部分抵挡在电池27的极耳28的根部,以固定极耳28的位置,以便于在后续折极耳28的过程中,便于极耳28弯折成型,参考图7。其中,极耳28的根部即指的是极耳28上靠近于电池27极芯的一端。
进一步地,推盖板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其至少一部分接触并推动电池27的盖板29转动一定角度,由于盖板29与极耳28固定焊接在一起,使得盖板29能够带动极耳28转动至设定的位置处,以便于后续的折极耳工序,参考图8。最后,第二折刀组件能够沿与第一方向呈设定夹角的第二方向移动,以实现折极耳28的工序参考图9。需要注意的是,在图7至图9所示意的电池27结构中,仅为示意极耳28和盖板29的角度状态,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并不限定极耳28和盖板29为图示的位置处。
相比于于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推盖板组件,使得在折极耳28工序之前能够通过推盖板组件对盖板29进行转动,使极耳28能够位于合适的位置处,进而通过与第一折刀组件呈一定夹角的第二折刀组件能够将极耳28弯折成更好的形态,保证极耳28的质量,降低损伤极耳28的风险,同时,推盖板组件在折极耳28的过程中能够对盖板29起到一定的承托作用,以便于后续盖板29能够扣合至设定位置,能够防止极耳28与电池27的外壳接触,防止短路的发生,整体上提高了加工成的电池27的质量。
在上述结构中,第二折刀组件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折刀组件的移动方向呈设定夹角,而夹角的大小可以根据最终需要的极耳28的折成状态进行设置,通常情况下,第二折刀组件的移动方向相对于与第一折刀组件的移动方向可斜向设置,即使设定夹角在大于90°且小于180°之间,以便于弯折极耳28至特定形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折刀组件、第二折刀组件和推盖板组件在完成折极耳28工序后,均可沿其移动的反方向恢复移动至初始位置处,以便于下一件电池27的折极耳28工序。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4,所述第一折刀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缸12、第一连接板13和第一折刀14,所述第一气缸12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13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折刀14用于抵挡所述极耳28的根部;所述推盖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气缸10和楔形块11,所述第三气缸10能够驱动所述楔形块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所述楔形块11用于推动所述盖板29转动;所述第二折刀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气缸15、第二连接板16和第二折刀17,所述第二气缸15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16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折刀17用于弯折所述极耳28。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刀组件包括有第一气缸12,用于对整个第一折刀组件提供移动的驱动力,而将第一折刀14通过第一连接板13安装在第一气缸12上,在第一气缸12的驱动下,第一折刀14能够抵挡在极耳28的根部。同样地,推盖板组件的第三气缸10用于对整个推盖板组件提供移动的驱动力,使得楔形块11能够在折极耳28的工序中,沿与第一折刀14移动的相反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楔形块11能够使盖板29向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使得盖板29能够向第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并承托住盖板29,使极耳28能够保持在设定位置处,以便于下一步折极耳28工序。其中,楔形块1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第二折刀组件包括有第二气缸15,用于对整个第二折刀组件提供移动的驱动力,第二折刀17通过第二连接板16安装在第二气缸15上,在第二气缸15的驱动下,沿与第一方向呈设定角度的第二方向移动,实现弯折极耳28的工序。在本实施例中,楔形块11将盖板29转动一定角度后,极耳28与第一方向也呈一定角度,而匹配于此角度,第二折刀17与第一方向呈设定夹角,使得第二折刀17能够精准接触极耳28,进而将极耳28弯折至更好的形态,并能够避免极耳28被损坏。
在上述结构中,第一气缸12、第二气缸15和第三气缸10均可采用滑台气缸的形式,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其行程大小,进而控制第一折刀14、第二折刀17以及楔形块11的具体位置,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维修。
可选地,参考图3,所述推盖板组件移动时,推动所述盖板29转动30°~50°,所述设定夹角为135°~145°。
具体地,在实际折极耳28的生产工序中,推盖板组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带动盖板29转动30°~50°,即使盖板29转动至与第一方向呈40°~60°的位置处,例如55°,而盖板29的转动角度与第三气缸10的行程相关,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进一步地,可以匹配于盖板29的转动角度,第一折刀14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折刀17的移动方向呈135°~145°的设定夹角,例如137°,此夹角的角度的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使得最终弯折的极耳28能够保持在更好的形态。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2,以及图5,电池27加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9上的扣合盖板机构,所述扣合盖板机构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以用于推动所述盖板29至扣合位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具体地,在电池27加工的过程中,扣合盖板29通常在折极耳28工序后进行,也可同时进行,扣盖板29的工序主要是将盖板29扣合至电池27的外壳壳口处,以对电池27进行封闭。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在安装支架9上设置扣合盖板机构,使得电池27加工装置能够实现对电池27进行折极耳28和扣合盖板29的两个工序。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2,以及图5,所述扣合盖板机构包括电缸4、第四气缸6、第一压块7和第二压块8;所述电缸4能够至少驱动所述第二压块8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用于使所述第二压块8接触所述盖板29;所述第四气缸6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块7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移动,用于使所述第一压块7推动所述盖板29至所述扣合位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扣合盖板机构中的电缸4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使第二压块8能够移动至能够接触到盖板29的位置处,以使得盖板29能够保持在特定位置处,为后续扣合盖板29的零部件能够准确对盖板29进行扣合提供基础。另外,此处采用电缸4作为第二压块8的动力驱动件,其能够准确控制第二压块8的移动行程,使得在扣合盖板29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第二压块8与盖板29的接触程度。
进一步地,在电缸4驱动第二压块8移动至与盖板29接触的位置后,使得盖板29保持在对应位置处,则第四气缸6驱动第一压块7沿第三方向移动,使得第一压块7能够推动盖板29扣合至电池27的外壳壳口处,进而第四气缸6沿第三方向往复移动,使得第一压块7能够对扣合的盖板29进行多次敲击,使盖板29更紧固地扣合在壳口处,避免盖板29回弹至未扣合状态。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2,以及图5,所述第四气缸6、所述第一压块7和所述第二压块8分别连接于所述电缸4上,且所述第二压块8的端部在沿所述第三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压块7的端部;在所述电缸4驱动所述第二压块8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电缸4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四气缸6和所述第一压块7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块7和第四气缸6可同时设置在电缸4上,使得电缸4在驱动第二压块8沿第三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带动第四气缸6和第一压块7沿第三方向移动,而由于第二压块8的端部在第三方向上超出第一压块7的端部,使得第二压块8在移动过程中相比于第一压块7更靠近盖板29,在第二压块8接触到盖板29时,第一压块7距离盖板29还有一定距离,进而使得第四气缸6能够继续带动第一压块7朝盖板29移动,实现扣合盖板29的工序。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缸4同时带动第四气缸6、第一压块7和第二压块8移动,使得扣合盖板机构的集成度更高,能耗更低。而电缸4上同时沿第三方向可以设置第二轨道,使第四气缸6能够独立于电缸4沿第二轨道移动,对气缸实现导向作用。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2,以及图5,电池27加工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扣合盖板机构上的第五气缸25和第三压块26,所述第五气缸25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压块26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压块26用于抵压位于所述扣合位置处的所述盖板29。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扣合盖板机构上设置第五气缸25和第三压块26,使得在扣合盖板29完成后,第三压块26能够抵压在盖板29上,避免扣合后的盖板29再次弹开,提高了盖板29扣合的可靠性。其中,第五气缸25和第三压块26可同时设置在第五气缸安装座24上,并通过第五气缸安装座24装配在扣合盖板机构上,以提高装配的可靠性。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2,以及图6,还包括护壳口机构,所述护壳口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9上,所述护壳口机构能够用于导向所述扣合盖板机构推动所述盖板29至所述扣合位置处。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9上设置有护壳口机构,使得在扣合盖板29的过程中,护壳口机构能够对盖板29的扣合路径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盖板29扣歪或变形,提高了扣合盖板29工序的准确性,提高了扣合盖板29后的电池27质量。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2,以及图6,所述护壳口机构包括第六气缸21、第七气缸23、第四压块20、第五压块22和气爪18;所述第四压块20连接于所述第六气缸21上,所述第五压块22连接于所述第七气缸23上,所述气爪18具有能够相对开合的第六压块19和第七压块30;所述第六气缸21、所述第七气缸23和所述气爪18能够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压块20、所述第五压块22、所述第六压块19和所述第七压块30分别移动至设定位置处。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电池27的端面可以是长方形或圆形。在本实施例中,电池27的端面,即电池27外壳的壳口为长方形,第六气缸21推动第四压块20朝向电池27的一个侧边移动,第七气缸23推动第五压块22朝与第四压块20相对的电池27的另一个侧边移动,而气爪18控制第六压块19和第七压块30分别朝向电池27的两外相对的两个侧边移动,使得第四压块20、第五压块22、第六压块19和第七压块30分别围设在电池27的外壳口处,在第四气缸6推动第一压块7使盖板29扣合的过程中,为盖板29提供移动导向,避免盖板29被抵压变形。
可选地,参考图1至图2,电池27加工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支架9移动至设定位置。
具体地,电池27在加工过程中除了折极耳28和扣合盖板29的工序,还具有其它加工工序,而整个加工过程通常为一个整体的流水线,在上个工序完成后,需要将半加工的电池27送到下一工序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使得电池27在上个工序中完成后,能够被移动至折极耳28和扣合盖板29的加工工位处,提高了电池27加工的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可以包括伺服电机1、第一导轨2和丝杆3,当半加工的电池27通过输送线运送至相应位置后,由于整个驱动机构与安装支架9装配,使得驱动机构能够通过驱动安装支架9,带动折极耳机构和扣合盖板机构进行移动,移动到电池27折极耳和扣合盖板工序的待加工位置处。即伺服电机1通过驱动丝杆3带动安装支架9沿第一导轨2移动,实现使电池27相对于折极耳机构位于其对应位置处,进而进行折极耳28和扣合盖板29的工序。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加工装置,所述电池具有极耳和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和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折极耳机构;
所述折极耳机构包括第一折刀组件、第二折刀组件和推盖板组件;
所述第一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以用于抵挡所述极耳的根部;
所述推盖板组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用于推动所述盖板转动,使所述盖板带动所述极耳至设定位置处;
所述第二折刀组件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以用于弯折所述极耳;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设定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折刀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板和第一折刀,所述第一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折刀用于抵挡所述极耳的根部;
所述推盖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气缸和楔形块,所述第三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楔形块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所述楔形块用于推动所述盖板转动;
所述第二折刀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折刀,所述第二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折刀用于弯折所述极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盖板组件移动时,推动所述盖板转动30°~50°,所述设定夹角为135°~1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扣合盖板机构,所述扣合盖板机构能够沿第三方向移动,以用于推动所述盖板至扣合位置,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盖板机构包括电缸、第四气缸、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
所述电缸能够至少驱动所述第二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用于使所述第二压块接触所述盖板;
所述第四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移动,用于使所述第一压块推动所述盖板至所述扣合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气缸、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分别连接于所述电缸上,且所述第二压块的端部在沿所述第三方向上超出所述第一压块的端部;
在所述电缸驱动所述第二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电缸能够同时带动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一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扣合盖板机构上的第五气缸和第三压块,所述第五气缸能够驱动所述第三压块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压块用于抵压位于所述扣合位置处的所述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壳口机构,所述护壳口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护壳口机构能够用于导向所述扣合盖板机构推动所述盖板至所述扣合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壳口机构包括第六气缸、第七气缸、第四压块、第五压块和气爪;
所述第四压块连接于所述第六气缸上,所述第五压块连接于所述第七气缸上,所述气爪具有能够相对开合的第六压块和第七压块;
所述第六气缸、所述第七气缸和所述气爪能够用于驱动所述第四压块、所述第五压块、所述第六压块和所述第七压块分别移动至设定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安装支架移动至设定位置。
CN202320237800.XU 2023-02-03 2023-02-03 电池加工装置 Active CN219180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7800.XU CN219180574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电池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37800.XU CN219180574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电池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574U true CN219180574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2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37800.XU Active CN219180574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电池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0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72981U (zh) 一种基于伺服系统的插针机构
KR20170142107A (ko) 단자 벤딩 유닛 및 단자 벤딩 장치
CN219180574U (zh) 电池加工装置
CN107978803A (zh) 一种卷绕机
CN115036580A (zh) 一种电芯制成滑道轮换式叠片平台及其叠片压隔膜工艺
CN210628356U (zh) 一种圆柱电池压盖帽装置
CN116852006A (zh) 一种储能电池焊接加工用对接固定设备
CN20402993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单元
CN216758718U (zh) 用于电池导电连接件的定位装置
CN212011161U (zh) 叠片装置
CN211439716U (zh) 一种装夹治具
CN107971549A (zh) 刀具及开槽装置及围字机
CN109461971B (zh) 一种ab电芯极耳自动贴胶装置
CN220901729U (zh) 一种极耳折弯组件、极耳折弯装置及卷绕设备
CN111477939A (zh) 叠片装置
CN220479819U (zh) 电池极片折弯机构
CN216297813U (zh) 一种引脚整形校正机构
CN219233584U (zh) 一种刀片电池正负极耳连接片的折弯机构
CN219852703U (zh) 一种激光焊异型电池极耳多工位装置
CN219106245U (zh) 卷芯入壳装置
CN220144420U (zh) 一种极耳折弯组件、极耳折弯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20837388U (zh) 电芯顶盖折弯装置和电芯加工装置
CN211182360U (zh) 一种电池极片对折装置
CN219052492U (zh) 一种圆柱电池钢壳修正机构
CN114420997B (zh)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