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0997B -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0997B
CN114420997B CN202111611231.2A CN202111611231A CN114420997B CN 114420997 B CN114420997 B CN 114420997B CN 202111611231 A CN202111611231 A CN 202111611231A CN 114420997 B CN114420997 B CN 1144209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inding
pole piece
roller shaft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12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0997A (zh
Inventor
曹海霞
毛德智
王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igr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12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0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0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0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0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0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极片入料装置包括:固定辊组件,固定辊组件包括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连接架,第一辊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架的第一端,第二辊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架的第二端;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三辊轴,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均与第一连杆连接,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第三辊轴能够相对或相背第一辊轴移动;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第四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均与第二连杆连接,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第四辊轴能够相对或相背第二辊轴移动。本发明解决了极片对齐度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容量、长寿命的新型环保电池,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对锂离子生产设备的性能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电芯的一个关键工序-卷绕工序,卷绕装置的卷绕效率和卷绕质量极大的影响着电芯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卷绕装置是专门用于卷绕制造锂离子电池的机械设备,锂离子电池由左右极片、上下隔膜卷绕而成的,在锂离子电池生产的卷绕环节,最关注的就是卷绕效率、张力控制、对齐度(覆盖)、厚度控制以及中心距这几方面,尤其是恒线速和对齐度(覆盖),一直是行业痛点,也是卷绕装置设备厂家提升和突破的方向,前者很大程度地决定了卷绕装置的产能,后者很大程度地决定了锂电池的一致性及高容量控制。对齐度的控制相对来说比较难,对齐度分为隔膜对齐度和极片对齐度,其中,极片对齐度是依靠极片纠偏机构来实现的,但现有的极片纠偏机构难以保证纠偏的稳定性,且小电池卷绕装置卷针通常采用无内夹针机构,在起卷时难以保证隔膜和极片头部与卷针的相对位置,从而导致卷出来的电芯极耳间距不稳定,影响电芯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卷绕装置中极片对齐度不稳定,以及电池极耳间距不稳定,导致影响电芯的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片入料装置,所述极片入料装置位于卷绕装置的卷针之前,其包括:
固定辊组件,所述固定辊组件包括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连接架,所述第一辊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辊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第二端;
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辊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三辊轴,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均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三辊轴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所述第三辊轴能够相对或相背所述第一辊轴移动;
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辊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第四辊轴,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四辊轴均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四辊轴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所述第四辊轴能够相对或相背所述第二辊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纠偏凸轮,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辊轴沿所述第一连杆滑动,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辊轴通过所述第一纠偏凸轮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辊轴沿轴向方向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纠偏凸轮,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辊轴沿所述第二连杆滑动,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通过所述第二纠偏凸轮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沿轴向方向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一起卷辊,所述第一起卷辊与所述第三辊轴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起卷辊设置在靠近所述卷针的一侧,能够相对所述卷针移动并压紧位于所述第一起卷辊和所述卷针之间的极片和隔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二起卷辊,所述第二起卷辊与所述第四辊轴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起卷辊设置在靠近所述卷针的一侧,能够相对所述卷针移动并压紧位于所述第二起卷辊和所述卷针之间的隔膜。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辊组件还包括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均包括与所述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相配合的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所述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和所述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用于对所述极片的位置进行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固定辊组件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本发明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通过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分别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进行夹紧,并使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能够带动极片进行移动,从而对极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对极片在卷绕过程中的纠偏,保证电芯的对齐度,且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保证了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在纠偏方向上位置的一致性,提高了纠偏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电芯卷绕过程中对齐度的稳定性,提高电芯的质量。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包括卷针和极片入料装置,所述极片入料装置为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卷针和所述极片入料装置相邻设置,且所述卷针靠近所述固定辊组件下方的一侧设置。
本发明所述的卷绕装置的有益效果与所述极片入料装置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极片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极片入料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固定辊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固定辊组件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极片入料装置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2-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3-固定辊组件;4-固定座;5-第一极片;6-第二极片;7-第一隔膜;8-第二隔膜;
11-第一入料辊轴组件;12-第一连杆;13-第一驱动组件;14-第一安装板; 15-第一滑块;16-第一纠偏凸轮;21-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2-第二连杆;23- 第二驱动组件;24-第二安装板;25-第二滑块;26-第二纠偏凸轮;31-连接架; 32-第一辊轴;33-第二辊轴;34-第三驱动组件;35-纠偏驱动转接块;36-第二隔膜过辊;37-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38-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41-第一固定座;42-第二固定座;
100-卷针;111-第三辊轴;112-第一入料靠辊;113-第一隔膜过辊;114- 第一起卷辊;115-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211-第四辊轴;212-第二入料靠辊;213-第二起卷辊;214-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优选实施例或优选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片入料装置,该极片入料装置设置于卷针100的上方,位于卷针100之前(位于卷针之前是指极片先纠偏后再由卷针进行卷绕,即卷绕是纠偏的后工序,以工序的顺序定义前后),将极片入料装置靠近电芯卷绕装置构设置(即卷针)设置,避免极片路径过长,影响卷绕纠偏的精度。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极片入料装置包括: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固定辊组件3和固定座4,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均滑动设置在固定座4 上,固定辊组件3设置在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之间,固定辊组件3与固定座4连接;第一极片设置在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 和固定辊组件3之间,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能够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 移动,以夹紧或松开穿过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固定辊组件3之间的第一极片;第二极片设置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和固定辊组件3之间,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能够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移动,以夹紧或松开穿过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和固定辊组件3之间的第二极片。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固定辊组件3包括连接架31、第一辊轴32和第二辊轴33,连接架31沿与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的移动路径垂直的方向设置,第一辊轴32和第二辊轴33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在连接架31上,且第一辊轴3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架31靠近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的一端,第二辊轴33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架31靠近第二入料起卷辊轴组件2的一端。
结合图3至图5所示,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包括第一入料辊轴组件11、第一连杆12和第一驱动组件13,第一入料辊轴11组件包括第三辊轴111,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辊轴32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第一辊轴32与第一连杆12 固定连接,第三辊轴111与第一连杆12滑动连接,能够使第一辊轴32和第三辊轴111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第三辊轴111能够相对或相背第一辊轴 32移动,从而夹紧或松开穿过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辊轴32之间的第一极片,第一驱动组件13驱动第三辊轴111相对或相背第一辊轴32移动。
结合图9至图11所示,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包括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第二连杆22和第二驱动组件23,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包括第四辊轴211,第四辊轴211和第二辊轴33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第二辊轴33与第二连杆 22固定连接,第四辊轴211与第二连杆22滑动连接,能够使第二辊轴33和第四辊轴211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第四辊轴211能够相对或相背第二辊轴33移动,从而夹紧或松开第四辊轴211和第二辊轴33之间的第二极片,第二驱动组件23驱动第四辊轴211相对或相背第二辊轴33移动。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分别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进行夹紧,并使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能够带动极片进行移动,从而对极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对极片在卷绕过程中的纠偏,保证电芯的对齐度,且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分别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保证了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第二辊轴和第四辊轴在纠偏方向上位置的一致性,提高了纠偏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电芯卷绕过程中对齐度的稳定性,提高电芯的质量。
固定座4包括第一固定座41和第二固定座42,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安装在第一固定座41上,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第一固定座41通过滑轨滑块滑动配合,使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能够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移动;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安装在第二固定座42上,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和第二固定座42通过滑轨滑块滑动配合,使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能够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移动。
结合图6至图8所示,固定辊组件3安装在卷针100的上方,连接架31 与卷针100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且连接架31设置在卷针100的上方,连接架31上设置有第三驱动组件34和纠偏驱动转接块35,纠偏驱动转接块35设置在连接架31和第三驱动组件34之间,在第三驱动组件34的驱动下,驱动连接架31上的第一辊轴32和第二辊轴33绕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架31 上还设置有第二隔膜过辊36,第二隔膜过辊36与第一辊轴32、第二辊轴33 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第一辊轴32和第二辊轴33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且第二隔膜过辊36设置在靠近卷针100的一侧,第二隔膜过辊36用于提供第二隔膜卷绕的走带支点。
固定辊组件3上还设置有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37和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38。
结合图3至图5所示,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还包括第一安装板14,第一入料辊轴组件11、第一连杆12和第一驱动组件13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4 上,第一安装板14与第一固定座41滑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13与第一安装板14连接,并驱动第一安装板14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移动,以夹紧或松开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辊轴32之间的第一极片,为第一极片的入料提供空间。
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还包括第一滑块15和第一纠偏凸轮16,第三辊轴 111与第一滑块15连接,且第三辊轴111在第一滑块15的带动下能够沿着第一连杆12移动,从而使第三辊轴111相对或相背第一辊轴32移动,第一纠偏凸轮16安装在第一滑块15下方,两个第一纠偏凸轮16设置在第一连杆12 移动路径的两侧,且第一纠偏凸轮16分别与第一辊轴32和第三辊轴111传动连接,以将滑动摩擦力转换成滚动摩擦力,由此,在第一辊轴32沿轴向方向运动时,通过第一纠偏凸轮16的传动作用,带动第三辊轴111能够和第一辊轴32实现沿轴向方向的同步运动。
第一入料辊轴组件11包括第三辊轴111、第一入料靠辊112、第一隔膜过辊113和第一起卷辊114,第三辊轴111、第一入料靠辊112、第一隔膜过辊 113和第一起卷辊114均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第三辊轴111设置在远离卷针 100的一侧,第一起卷辊114设置在靠近卷针100的一侧,第一入料靠辊112 和第一隔膜过辊113设置在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起卷辊114之间。第一入料靠辊112用于提供第一极片卷绕的走带支点,并将第一极片带入卷针进行卷绕,第一隔膜过辊113用于提供第一隔膜卷绕的走带支点,第一起卷辊114能够随着第一入料辊轴组件11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移动,从而靠近或远离卷针100,在第一起卷辊114靠近卷针100时能够压紧第一极片的头部、隔膜和卷针100,并随着卷针100转动,与卷芯100一起转动,起卷卷出电芯,实现卷针100在没有内夹针结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稳定起卷卷绕。
第一入料辊轴组件11上还设置有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115,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115和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37相配合,以对第一极片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获取第一极片当前位于与设定的标准位置之间的偏移量,以便于根据第一极片的偏移量控制第一辊轴32和第三辊轴 111对第一极片的位置进行纠偏,保证电芯卷绕过程中的对齐度。
结合图9至图11所示,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还包括第二安装板24,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第二连杆22和第二驱动组件23均安装在第二安装板24 上,第二安装板24与第二固定座42滑动连接,第二驱动组件23与第二安装板24连接,并驱动第二安装板24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移动,以夹紧或松开第四辊轴211和第二辊轴33之间的第二极片,为第二极片的入料提供空间。
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还包括第二滑块25和第二纠偏凸轮26,第四辊轴 211与第二滑块26连接,且第四辊轴211在第二滑块25的带动下能够沿着二连杆22移动,从而使第四辊轴211相对或相背第二辊轴33移动,第二纠偏凸轮26安装在第二滑块25下方,两个第二纠偏凸轮26设置在第二连杆22 移动路径的两侧,且第二纠偏凸轮16分别与第二辊轴32和第四辊轴211传动连接,以将滑动摩擦力转换成滚动摩擦力,由此,在第二辊轴33沿轴向方向运动时,通过第二纠偏凸轮26的传动作用,带动第四辊轴211能够和第二辊轴33实现沿轴向方向的同步运动。
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包括第四辊轴211、第二入料靠辊212和第二起卷辊213,第四辊轴211、第二入料靠辊212和第二起卷辊213均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第四辊轴211设置在远离卷针100的一侧,第二起卷辊213设置在靠近卷针100的一侧,第二入料靠辊212设置在第四辊轴211和第二起卷辊 213之间。第二入料靠辊212用于提供第二极片卷绕的走带支点,并将第二极片带入卷针进行卷绕,第二起卷辊213能够随着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相对或相背固定辊组件3移动,从而将隔膜压在卷针100上,使隔膜跟随卷针100 一起转动,并防止隔膜在卷针100上滑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起卷辊114和第二起卷辊213,能够实现卷针100在没有内夹针结构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稳定起卷卷绕,且第一起卷辊114和第二起卷辊213的位置固定,能够保证隔膜和第一极片头部与卷针100的相对位置,使卷绕出来的电芯极耳间距相同,避免了极耳间距不稳定,导致影响电芯质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极片为负极片,第二极片为正极片,用于带动负极片走带和纠偏的为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用于带动正极片走带和纠偏的为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由于在一般的电芯设计中,负极片的尺寸大于正极片的尺寸,所以负极片的头部决定了起卷的位置和极耳的间距,因此,只需要第一起卷辊114靠近卷针100时能够压紧负极片的头部、隔膜和卷针100,而第二起卷辊213在靠近卷针时,能够将隔膜压在卷针100上即可。
第二起卷辊213滑动设置在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且第二起卷辊213能够沿竖直方向滑动,以便于起卷完成后,将第二起卷辊213抬起,为检测电芯的卷绕对齐度腾出空间,便于卷绕完成后及时检测电芯的对齐度,以提升电芯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第二起卷辊213滑动设置在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3上的方式不做进一步地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第二起卷辊213和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通过滑轨和滑块滑动连接。
第二入料辊轴组件21上还设置有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214,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214和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38相配合,以对第二极片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获取第二极片当前位于与设定的标准位置之间的偏移量,以便于根据第二极片的偏移量控制第二辊轴33和第四辊轴 211对第二极片的位置进行纠偏,保证电芯卷绕过程中的对齐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够驱动第一起卷辊114、第二起卷辊213、第二入料靠辊212实现相应作用的驱动组件。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所有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不做进一步地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驱动组件可以为伺服电机、气缸和液压缸等常规的驱动组件,且可以采用丝杆、链条、齿条、同步轮和皮带等常规的机械传动结构传动。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绕装置,该卷绕装置包括卷针100 和极片入料装置,极片入料装置设置在卷针100的上方,极片入料装置为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
为了保证每次卷绕时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位置的稳定性,避免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移动影响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对齐度,避免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路径过长,影响卷绕纠偏的精度。卷针100 和极片入料装置相邻设置,且卷针100靠近固定辊组件3下方的一侧设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卷绕装置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入料装置,因此至少具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卷绕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下图12对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初始状态下(未纠偏状态,未画出示意图,图12中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和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各自沿着箭头的方向移动,即为未纠偏状态),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固定辊组件3相分离,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和固定辊组件3相分离;
当第一极片送入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2和固定辊组件3之间后,第二极片送入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和固定辊组件3之间后,驱动第一驱动组件13,使第三辊轴111相对第一辊轴32移动,从而压住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辊轴32 之间的第一极片,驱动第二驱动组件23,使第四辊轴211能够相对第二辊轴 33移动,从而压住第四辊轴211和第二辊轴33之间的第二极片,第一极片走带时,第一辊轴32和第三辊轴111均处于从动状态转动,第二极片走带时,第二辊轴33和第四辊轴211均处于从动状态转动;
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受光器115和第一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37相配合,对第一极片进行边缘检测,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受光器214和第二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38相配合,对第二极片进行边缘检测,当检测发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位置偏移时,驱动第三驱动组件34,使第一辊轴32和第二辊轴33绕自身的轴线方向转动,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辊轴32之间通过第一连杆12连接,能实现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辊轴32沿轴线方向同步转动,对被第三辊轴111和第一辊轴32压住的第一极片的位置进行纠偏,第四辊轴211 和第二辊轴33之间通过第二连杆22连接,能实现第四辊轴211和第二辊轴 33沿轴线方向同步转动,对被第四辊轴211和第二辊轴33压住的第二极片的位置进行纠偏,配合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22纠偏,有利于提高纠偏的稳定性;
当第一极片和隔膜到达卷绕位置,驱动第一起卷辊114靠近卷针100,并将第一极片和隔膜压在第一起卷辊114和卷针100之间,驱动第二起卷辊213 靠近卷针100,并使第二起卷辊213压紧隔膜,切断隔膜,卷针100起卷第一极片,第一极片被卷绕一定角度后,暂停卷绕,驱动第二入料靠辊212压向第一入料靠辊112,并压紧第二入料靠辊212和第一入料靠辊112之间的第二极片的头部,卷针100继续卷绕并起卷第二极片,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起卷完成后,第一起卷辊114和第二起卷辊213回到初始位置,第一入料靠辊112 和第二入料靠辊212回到初始位置,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卷绕直至卷绕完成,切断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1和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2回到初始位置。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入料装置位于卷绕装置的卷针之前,其包括:
固定辊组件,所述固定辊组件包括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连接架,所述第一辊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辊轴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的第二端;
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辊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三辊轴,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三辊轴均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三辊轴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所述第三辊轴能够相对或相背所述第一辊轴移动;
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辊组件远离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第四辊轴,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四辊轴均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四辊轴沿轴线方向同步运动,且所述第四辊轴能够相对或相背所述第二辊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连杆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辊轴和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连杆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一纠偏凸轮,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且所述第一滑块能够带动所述第三辊轴沿所述第一连杆滑动,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辊轴通过所述第一纠偏凸轮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三辊轴和所述第一辊轴沿轴向方向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二滑块和第二纠偏凸轮,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且所述第二滑块能够带动所述第四辊轴沿所述第二连杆滑动,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通过所述第二纠偏凸轮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四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沿轴向方向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一起卷辊,所述第一起卷辊与所述第三辊轴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起卷辊设置在靠近所述卷针的一侧,能够相对所述卷针移动并压紧位于所述第一起卷辊和所述卷针之间的极片和隔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还包括第二起卷辊,所述第二起卷辊与所述第四辊轴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起卷辊设置在靠近所述卷针的一侧,能够相对所述卷针移动并压紧位于所述第二起卷辊和所述卷针之间的隔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辊组件还包括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和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均包括与所述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相配合的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所述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发光器和所述极片纠偏传感器的受光器用于对所述极片的位置进行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入料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固定辊组件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入料起卷辊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入料起卷辊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9.一种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针和极片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入料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入料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针和所述极片入料装置相邻设置,且所述卷针靠近所述固定辊组件下方的一侧设置。
CN202111611231.2A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Active CN114420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1231.2A CN114420997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1231.2A CN114420997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0997A CN114420997A (zh) 2022-04-29
CN114420997B true CN114420997B (zh) 2023-08-22

Family

ID=8126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1231.2A Active CN114420997B (zh) 2021-12-27 2021-12-27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099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144A (ja) * 1997-07-22 1999-02-12 Sony Corp 電池電極巻回装置
CN107706441A (zh) * 2017-09-28 2018-02-16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入料纠偏装置及电芯卷制设备
CN208478485U (zh) * 2018-07-26 2019-02-05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CN208570819U (zh) * 2018-07-16 2019-03-01 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 卷绕机新型入卷纠偏机构
CN210214290U (zh) * 2019-05-24 2020-03-31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纠偏机构及其极片入料卷绕布局结构
CN111900492A (zh) * 2020-08-07 2020-11-06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入卷前极片纠偏、旋转送料装置
WO2021008388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卷绕设备以及极片卷绕方法
CN214428673U (zh) * 2021-02-22 2021-10-19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卷绕纠偏机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0144A (ja) * 1997-07-22 1999-02-12 Sony Corp 電池電極巻回装置
CN107706441A (zh) * 2017-09-28 2018-02-16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入料纠偏装置及电芯卷制设备
CN208570819U (zh) * 2018-07-16 2019-03-01 中航锂电(江苏)有限公司 卷绕机新型入卷纠偏机构
CN208478485U (zh) * 2018-07-26 2019-02-05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CN210214290U (zh) * 2019-05-24 2020-03-31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纠偏机构及其极片入料卷绕布局结构
WO2021008388A1 (zh) * 2019-07-15 2021-01-2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卷绕设备以及极片卷绕方法
CN111900492A (zh) * 2020-08-07 2020-11-06 东莞泓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入卷前极片纠偏、旋转送料装置
CN214428673U (zh) * 2021-02-22 2021-10-19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卷绕纠偏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0997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59807B (zh) 卷针机构及卷绕机
CN112467229A (zh) 电芯卷绕装置及方法
CN109818040B (zh) 叠片机构、叠片收尾装置及方法
CN110265615B (zh) 一种贴胶机构、全自动极片制片机以及电芯卷绕设备
CN213459849U (zh) 卷针机构及卷绕机
CN108777325B (zh) 一种全自动化电池卷绕纠偏设备
CN115064759A (zh) 一种电芯制成装置及其制成工艺
CN111354983A (zh) 方形电芯正极片外包卷绕机构及双工位卷绕机
CN111180804A (zh) 隔膜导向装置及其加工方法、方形动力电芯卷绕机
CN112038569A (zh) 一种补锂卧式覆膜机构
CN210489766U (zh) 一种直线升降轮换、交替压料式叠片平台
CN114420997B (zh)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CN208142288U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卷绕机
CN11190049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的入卷前极片纠偏、旋转送料装置
CN214428673U (zh) 一种电芯卷绕纠偏机构
CN212101225U (zh) 同步卷绕式卷绕机的极片纠偏送片装置
CN213716932U (zh) 极耳错位校正机构
CN115036582A (zh) 一种电芯制成覆膜装置及其覆膜工艺
CN115411384A (zh) 一种电芯卷绕方法及电芯卷绕机
CN211017295U (zh) 隔膜导向装置及方形动力电芯卷绕机
CN103316967A (zh) 一种极耳整形机构
CN210668571U (zh) 卷针机构
CN220144420U (zh) 一种极耳折弯组件、极耳折弯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20901729U (zh) 一种极耳折弯组件、极耳折弯装置及卷绕设备
CN220710386U (zh) 一种隔膜吸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