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8485U -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8485U
CN208478485U CN201821202665.0U CN201821202665U CN208478485U CN 208478485 U CN208478485 U CN 208478485U CN 201821202665 U CN201821202665 U CN 201821202665U CN 208478485 U CN208478485 U CN 208478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ation rectification
rectification roller
roller
compression
driv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026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026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8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8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8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涉及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并膜装置包括过辊机构、左并膜机构、右并膜机构、左纠偏机构和右纠偏机构;左纠偏机构包括左固定纠偏辊、左压紧纠偏辊、第一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一纠偏驱动组件;第一压紧驱动组件能驱动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远离左固定纠偏辊;第一纠偏驱动组件能驱动左固定纠偏辊及左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右纠偏机构包括右固定纠偏辊、右压紧纠偏辊、第二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二纠偏驱动组件;第二压紧驱动组件能驱动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远离右固定纠偏辊;第二纠偏驱动组件能驱动右固定纠偏辊及右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卷绕系统包括并膜装置。缓解了无法纠偏或纠偏效果差等问题。

Description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卷绕工艺中,极片在进入卷绕前的极片位置直接影响到电芯卷绕对齐度,卷绕前的纠偏性能对卷绕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传统并膜机构(CN107834100A)中并没有纠偏功能,并膜时,若电芯隔膜、阴极、阳极这些基材存在位置偏移,由于无法进行纠正,很容易影响到后续的电芯卷绕,导致不良品。然而,有些电芯卷绕设备中,会将纠偏机构与剪切机构设置在一起,剪切机构用于切断电芯隔膜、阴极、阳极,由于阴极料卷最后包裹在电芯最外层,切断时,阴极料卷需要预留出较长一段再切断,此时,剪切机构就会远离并膜机构去切断较长的阴极料卷,纠偏机构随之远离并膜机构,也就远离了卷绕机构,纠偏效果差。
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带有纠偏功能的并膜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并膜机构无法纠偏或者纠偏效果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膜装置,包括过辊机构、左并膜机构、右并膜机构、左纠偏机构和右纠偏机构;
所述左纠偏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左并膜机构的位置处,包括左固定纠偏辊、左压紧纠偏辊、第一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一纠偏驱动组件;所述左固定纠偏辊与所述左压紧纠偏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压紧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左固定纠偏辊,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一极片;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与所述左固定纠偏辊的轴向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左固定纠偏辊以及与所述左固定纠偏辊连接的所述左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一极片;
所述右纠偏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右并膜机构的位置处,包括右固定纠偏辊、右压紧纠偏辊、第二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二纠偏驱动组件;所述右固定纠偏辊与所述右压紧纠偏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压紧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二极片;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与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的轴向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右固定纠偏辊以及与所述右固定纠偏辊连接的所述右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二极片。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压紧纠偏辊和所述右压紧纠偏辊的轴向另一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左固定纠偏辊和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的端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接结构;
当所述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固定纠偏辊时,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合或脱离;当所述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远离所述右固定纠偏辊时,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合或脱离。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均包括驱动件、导向件和推板;
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中,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左固定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推板沿着所述导向件移动,并由所述推板同步带动所述左固定纠偏辊移动;
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中,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右固定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推板沿着所述导向件移动,并由所述推板同步带动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移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均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感应片;
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的固定板上,所述感应片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推板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紧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压紧驱动组件均包括驱动件、安装底板和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导轨;
所述左压紧纠偏辊与相应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压紧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左压紧纠偏辊沿所述导轨移动,使得所述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左固定纠偏辊;
所述右压紧纠偏辊与相应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右压紧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右压紧纠偏辊沿所述导轨移动,使得所述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固定纠偏辊。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右纠偏机构还包括避位驱动组件,且所述避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丝杆、滑块、推杆和安装底座;
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能够依次通过所述丝杆、所述滑块及所述推杆驱动所述安装底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底座移动。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压紧纠偏辊、所述左固定纠偏辊、所述右压紧纠偏辊及所述右固定纠偏辊均包括连接轴和辊筒,所述辊筒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能够围绕所述连接轴旋转。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并膜装置还包括用于辅助导向第一极片的吹气板。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并膜装置还包括用于辅助导向第二极片的吸附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绕系统包括所述的并膜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并膜装置,包括过辊机构、左并膜机构、右并膜机构、左纠偏机构和右纠偏机构;其中,左纠偏机构设置于靠近左并膜机构的位置处,该左纠偏机构包括左固定纠偏辊、左压紧纠偏辊、第一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一纠偏驱动组件,左固定纠偏辊与左压紧纠偏辊相对设置,且第一压紧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左固定纠偏辊,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一极片;第一纠偏驱动组件与左固定纠偏辊轴向的一端部连接,第一纠偏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左固定纠偏辊以及与左固定纠偏辊连接的左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一极片。
同样的,右纠偏机构设置于靠近右并膜机构的位置处,包括右固定纠偏辊、右压紧纠偏辊、第二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二纠偏驱动组件;其中,右固定纠偏辊与右压紧纠偏辊相对设置,且第二压紧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右固定纠偏辊,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二极片;第二纠偏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右固定纠偏辊以及与右固定纠偏辊连接的右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二极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膜装置通过设置左纠偏机构和右纠偏机构,能够分别对第一极片(阳极)和第二极片(阴极)进行纠偏,从而缓解了由于极片位置偏移而影响后续的电芯卷绕进而导致不良品的问题;并且,左纠偏机构、右纠偏机构分别设置在靠近左并膜机构、右并膜机构的位置处,由此,离卷绕机构距离较近,有效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纠偏机构离卷绕机构较远而导致纠偏效果差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纠偏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卷绕系统,包括上述并膜装置,由此,该卷绕系统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并膜装置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膜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膜装置中的左并膜-纠偏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膜装置中的右并膜-纠偏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膜装置中左(右)固定纠偏辊与第一(第二)纠偏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膜装置中左(右)压紧纠偏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膜装置的第一工作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并膜装置的第二工作流程图。
图标:
100-过辊机构;110-左过辊;120-右过辊;
200-左并膜机构;211-第一左夹辊;212-第二左夹辊;
300-右并膜机构;311-第一右夹辊;312-第二右夹辊;
400-左纠偏机构;410-左固定纠偏辊;411-第二卡接结构;420-左压紧纠偏辊;421-第一卡接结构;430-第一压紧驱动组件;431-安装底板;432-左滑动板(右滑动板);440-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1-导向件;442-推板;443-光电传感器;444-感应片;450-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
500-右纠偏机构;510-右固定纠偏辊;520-右压紧纠偏辊;530-第二压紧驱动组件;540-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50-避位驱动组件;551-驱动电机、552-丝杆;553-滑块;554-推杆;555-安装底座;
610-吸附板;620-吹气板;700-卷绕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7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并膜装置,包括过辊机构100、左并膜机构200、右并膜机构300、左纠偏机构400和右纠偏机构500;其中,左纠偏机构400设置于靠近左并膜机构200的位置处,该左纠偏机构400包括左固定纠偏辊410、左压紧纠偏辊420、第一压紧驱动组件430和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左固定纠偏辊410与左压紧纠偏辊420相对设置,且第一压紧驱动组件430能够驱动左压紧纠偏辊420靠近或者远离左固定纠偏辊410,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一极片;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与左固定纠偏辊410轴向的一端部连接,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能够驱动左固定纠偏辊410以及与左固定纠偏辊410连接的左压紧纠偏辊420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一极片。
同样的,右纠偏机构500设置于靠近右并膜机构300的位置处,包括右固定纠偏辊510、右压紧纠偏辊520、第二压紧驱动组件530和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40;其中,右固定纠偏辊510与右压紧纠偏辊520相对设置,且第二压紧驱动组件530能够驱动右压紧纠偏辊520靠近或者远离右固定纠偏辊510,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二极片;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40能够驱动右固定纠偏辊510以及与右固定纠偏辊510连接的右压紧纠偏辊520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二极片。
本实施例中,并膜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第一极片在与隔膜并膜之前通过左纠偏机构400进行纠偏,具体为,第一压紧驱动组件430驱动左压紧纠偏辊420靠近左固定纠偏辊410,并对两者之间的第一极片进行压紧夹持,然后,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驱动左固定纠偏辊410沿轴向移动,在左压紧纠偏辊420带动下,左固定纠偏辊410同样沿轴向移动,从而左压紧纠偏辊420和左固定纠偏辊410同时带动第一极片向轴向移动一定距离,以纠正第一极片的位置,使第一极片在目标范围内移动;经过纠偏的第一极片进入并膜机构,在并膜机构的夹紧作用下,第一极片与第一隔膜相互贴合,形成第一结合体,该第一结合体向着卷绕机构700移动。
同理,第二极片在与隔膜并膜之前通过右纠偏机构500进行纠偏,具体为,第二压紧驱动组件530驱动右压紧纠偏辊520靠近右固定纠偏辊510,并对两者之间的第二极片进行压紧夹持,然后,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40驱动右固定纠偏辊510沿轴向移动,在右压紧纠偏辊520带动下,右固定纠偏辊510同样沿轴向移动,从而,右压紧纠偏辊520和右固定纠偏辊510同时带动第二极片向轴向移动一定距离,以纠正第二极片的位置,使第二极片在目标位置移动;经过纠偏的第二极片进入并膜机构,在并膜机构的夹紧作用下,第二极片与第二隔膜相互贴合,形成第二结合体,该第二结合体向着卷绕机构700移动。
第一极片、第一隔膜、第二极片及第二隔膜并膜(第一结合体与第二结合体并膜)后,进入卷绕机构700,通过卷绕机构700能够对上述四种基材进行卷绕,以形成电芯。
本实施例提供的并膜装置通过设置左纠偏机构400和右纠偏机构500,能够分别对第一极片(阳极)和第二极片(阴极)进行纠偏,从而缓解了由于极片位置偏移而影响后续的电芯卷绕进而导致不良品的问题;并且,左纠偏机构400、右纠偏机构500分别设置在靠近左并膜机构200、右并膜机构300的位置处,由此,离卷绕机构700距离较近,有效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纠偏机构离卷绕机构700较远而导致纠偏效果差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纠偏质量。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左压紧纠偏辊420和右压紧纠偏辊520的轴向另一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421,左固定纠偏辊410和右固定纠偏辊510的端部均设置有与第一卡接结构421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接结构411;当左压紧纠偏辊420靠近或远离左固定纠偏辊410时,第一卡接结构421能够与第二卡接结构411相互卡合或脱离;当右压紧纠偏辊520靠近或远离右固定纠偏辊510时,第一卡接结构421能够与第二卡接结构411相互卡合或脱离。
具体的,左压紧纠偏辊420与左固定纠偏辊410间隔设置,当需要夹持第一极片时,左压紧纠偏辊420能够靠近左固定纠偏辊410,并通过左压紧纠偏辊420和左固定纠偏辊410将第一极片夹紧;当不需要夹持第一极片时,左压紧纠偏辊420能够远离左固定纠偏辊410。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在左压紧纠偏辊420和左固定纠偏辊410的轴向端部分别设置了第一卡接结构421和第二卡接结构411,当需要纠偏时,只需将第一卡接结构421与第二卡接结构411相互配合卡接即可实现两个纠偏辊的连接,当不需要纠偏时,即第一卡接结构421与第二卡接结构411相互脱离,以满足其他应用要求。本实施例中,第二卡接结构411采用卡块,并在卡块上开设卡槽结构,第一卡接结构421采用凸轮随动块,通过卡槽结构与凸轮随动块的配合使用,能够满足左压紧纠偏辊420与左固定纠偏辊410的卡接或者分离要求。
同理,与上述原理相似,右压紧纠偏辊520与右固定纠偏辊510之间同样通过第一卡接结构421和第二卡接结构411实现卡接或者分离,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及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40均包括驱动件、导向件441和推板442;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中,推板442滑动设置在导向件441上,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推板442连接,推板442与左固定纠偏辊410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推板442沿着导向件移动,并由推板442同步带动左固定纠偏辊410移动;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40中,推板442滑动设置在导向件441上,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推板442连接,推板442与右固定纠偏辊510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推板442沿着导向件移动,并由推板442同步带动右固定纠偏辊510移动。此处的导向件441优选为导向杆,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导向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及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40均包括光电传感器443和感应片444;光电传感器443分别设置在用于安装驱动件的固定板上,感应片444分别设置在相应的推板442上。
具体的,驱动件优选为电动缸,电动缸的缸体安装在固定板上,移动端则与推板442连接,由此,电动缸能够驱动推板442沿着导向件441移动,而推板442与导向件441滑动连接,从而,由推板442完成对左固定纠偏辊410沿轴向运动的过程;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左固定纠偏辊410能够按照预设范围移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限位组件,该限位组件包括光电传感器443和感应片444,当推板442移动时能够带动感应片444相应移动,而光电传感器443则固定设置在固定板上,包括三个,分别位于前极限、后极限和原点处,能够使推板442移动到上述三个位置时光电传感器443与感应片444发生相互作用,感应片444到达极限位置时控制电动缸停止工作,保证推板442在预设范围内移动,进一步保证左固定纠偏辊410在安全移动范围内移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
同理,第二纠偏驱动组件54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第一纠偏驱动组件440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压紧驱动组件430及第二压紧驱动组件530均包括驱动件、安装底板431和设置在安装底板431上的导轨;左压紧纠偏辊420与相应的导轨滑动连接,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左压紧纠偏辊420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左压紧纠偏辊420沿导轨移动,使得左压紧纠偏辊420靠近或者远离左固定纠偏辊410;右压紧纠偏辊520与相应的导轨滑动连接,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右压紧纠偏辊520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右压紧纠偏辊520沿导轨移动,使得右压紧纠偏辊520靠近或者远离右固定纠偏辊510。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左压紧纠偏辊420、左固定纠偏辊410、右压紧纠偏辊520及右固定纠偏辊510均包括连接轴和辊筒,辊筒套设在连接轴上并能够围绕连接轴旋转。
具体的,左压紧纠偏辊420滑动设置在安装底板431上,当驱动件启动时,能够驱动左压紧纠偏辊420相对于安装底板431滑动,以使得左压紧纠偏辊420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左固定纠偏辊410,以便于夹紧第一极片。同理,第二压紧驱动组件530驱动右压紧纠偏辊520靠近或者远离右固定纠偏辊510,以便于夹紧第二极片。
进一步的,左压紧纠偏辊420和右压紧纠偏辊520均包括安装座和复位气缸,具体的,连接轴滑动连接在安装座上,复位气缸设置在安装座上,并与连接轴的端部连接,由此,当第一卡接结构421与第二卡接结构411脱离时,在复位气缸的作用下,左压紧纠偏辊420及右压紧纠偏辊520能够沿轴向移动,回复到初始的轴向位置处,以便于下一次纠偏。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左纠偏机构400还包括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450,右纠偏机构500还包括避位驱动组件550,考虑到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450主要用于夹紧,工作行程较短,由此,该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450包括驱动电机551、丝杆552和安装底座555,而避位驱动组件550则主要用于实现避位功能,工作行程较长,由此,避位驱动组件550包括驱动电机551、丝杆552、滑块553、推杆554和安装底座555;安装底板431与安装底座555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推杆554的一端与安装底板431连接,另一端与滑块553连接,滑块553与丝杆552传动连接,丝杆552与驱动电机55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551能够依次通过丝杆552、滑块553及推杆554驱动安装底板431相对于安装底座555移动。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450主要用于驱动过辊机构的夹辊对料卷进行夹紧,另外,由于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450的安装底座555上安装有其他组件,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450还能够驱动左压紧纠偏辊420实现避位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阴极料卷经剪切机构剪裁后落下而影响卷绕,本实施例中,左纠偏机构400和右纠偏机构500均具有避位功能,具体为,当需要避位时,夹紧及避位驱动组件450及避位驱动组件550中的驱动电机551通过丝杆552驱动安装底板431相对于安装底座555移动,从而使得左压紧纠偏辊420远离左固定纠偏辊410,右压紧纠偏辊520远离右固定纠偏辊510,以实现避位动作;当需要纠偏时,左压紧纠偏辊420靠近左固定纠偏辊410,右压紧纠偏辊520靠近右固定纠偏辊510,对基材的夹紧,以便于实现纠偏过程。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压紧驱动组件430及第二压紧驱动组件530中的安装底板43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左滑动板432和右滑动板;左并膜机构200中的第一左夹辊211转动设置在左滑动板432上,过辊机构100中的左过辊110与第一左夹辊211相对设置,左滑动板432相对于安装底板431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左夹辊211靠近或者远离左过辊110;右并膜机构300中的第一右夹辊311转动设置在右滑动板上,过辊机构100中的右过辊120与第一右夹辊311相对设置,右滑动板相对于安装底板431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右夹辊311靠近或者远离右过辊120。
进一步的,两组安装底板431上分别设置了左滑动板432和右滑动板,且第一左夹辊211设置在左滑动板432上,第一右夹辊311设置在右滑动板上,这样一来,通过驱动件驱动左滑动板432相对于安装底板431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左夹辊211靠近左过辊110,以实现对第一极片和第一隔膜的压紧;通过驱动件驱动右滑动板相对于安装底板431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右夹辊311靠近右过辊120,以实现对第二极片和第二隔膜的压紧;第一极片及第一隔膜并膜形成的第一组合体与第二极片及第二隔膜并膜形成的第二组合体,经过第二左夹辊212和第二右夹辊312的挤压实现并膜,最终并膜在一起的四层基材一并进入卷绕装置中进行卷绕。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该并膜装置还包括用于辅助导向第一极片的吹气板620、辅助导向第二极片的吸附板610,或者同时具有吹气板620和吸附板610,当第一极片切断后,通过吹气板620向第一极片吹气,以便于对第一极片起到导向作用,同样的,当第二极片切断后,通过吸附板610对第二极片进行吸附,以便于对第二极片起到导向作用,从而使第一极片、第二极片的入卷位置更加准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绕系统,包括上述并膜装置,由此,该卷绕系统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并膜装置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并膜装置,包括过辊机构、左并膜机构、右并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纠偏机构和右纠偏机构;
所述左纠偏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左并膜机构的位置处,包括左固定纠偏辊、左压紧纠偏辊、第一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一纠偏驱动组件;所述左固定纠偏辊与所述左压紧纠偏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压紧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左固定纠偏辊,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一极片;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与所述左固定纠偏辊的轴向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左固定纠偏辊以及与所述左固定纠偏辊连接的所述左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一极片;
所述右纠偏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右并膜机构的位置处,包括右固定纠偏辊、右压紧纠偏辊、第二压紧驱动组件和第二纠偏驱动组件;所述右固定纠偏辊与所述右压紧纠偏辊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压紧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用于夹紧或者释放第二极片;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与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的轴向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右固定纠偏辊以及与所述右固定纠偏辊连接的所述右压紧纠偏辊沿轴向移动,用于纠偏第二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紧纠偏辊和所述右压紧纠偏辊的轴向另一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左固定纠偏辊和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的端部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配合使用的第二卡接结构;
当所述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远离所述左固定纠偏辊时,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合或脱离;当所述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远离所述右固定纠偏辊时,所述第一卡接结构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相互卡合或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均包括驱动件、导向件和推板;
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中,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左固定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推板沿着所述导向件移动,并由所述推板同步带动所述左固定纠偏辊移动;
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中,所述推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件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右固定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推板沿着所述导向件移动,并由所述推板同步带动所述右固定纠偏辊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纠偏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纠偏驱动组件均包括光电传感器和感应片;
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用于安装所述驱动件的固定板上,所述感应片设置在相应的所述推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压紧驱动组件均包括驱动件、安装底板和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导轨;
所述左压紧纠偏辊与相应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左压紧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左压紧纠偏辊沿所述导轨移动,使得所述左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左固定纠偏辊;
所述右压紧纠偏辊与相应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右压紧纠偏辊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右压紧纠偏辊沿所述导轨移动,使得所述右压紧纠偏辊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右固定纠偏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纠偏机构还包括避位驱动组件,且所述避位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丝杆、滑块、推杆和安装底座;
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能够依次通过所述丝杆、所述滑块及所述推杆驱动所述安装底板相对于所述安装底座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压紧纠偏辊、所述左固定纠偏辊、所述右压紧纠偏辊及所述右固定纠偏辊均包括连接轴和辊筒,所述辊筒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并能够围绕所述连接轴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辅助导向第一极片的吹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辅助导向第二极片的吸附板。
10.一种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并膜装置。
CN201821202665.0U 2018-07-26 2018-07-26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Active CN208478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2665.0U CN208478485U (zh) 2018-07-26 2018-07-26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02665.0U CN208478485U (zh) 2018-07-26 2018-07-26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8485U true CN208478485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02665.0U Active CN208478485U (zh) 2018-07-26 2018-07-26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848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1735A (zh) * 2020-04-17 2020-08-11 郑州师范学院 一种室内环境监测装置
CN114420997A (zh) * 2021-12-27 2022-04-29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CN114852594A (zh) * 2022-04-28 2022-08-05 重庆编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冷却机自动纠偏调节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1735A (zh) * 2020-04-17 2020-08-11 郑州师范学院 一种室内环境监测装置
CN114420997A (zh) * 2021-12-27 2022-04-29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CN114420997B (zh) * 2021-12-27 2023-08-22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片入料装置和卷绕装置
CN114852594A (zh) * 2022-04-28 2022-08-05 重庆编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冷却机自动纠偏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8485U (zh) 并膜装置及卷绕系统
CN201638908U (zh) 一种电池电芯全自动卷绕装置
CN100499242C (zh) 锂离子电池卷芯的卷绕方法
CN110112469A (zh) 一种锂离子电芯的加工方法及复合电池极片的加工装置
CN101834314B (zh) 一种电池电芯卷绕装置
CN101841069A (zh) 一种方形二次电池电芯卷绕控制方法
CN103268952A (zh) 全自动卷绕机
CN103904369B (zh) 极片叠片卷绕头及切割卷绕叠片一体机
CN211812497U (zh) 一种叠片电池隔膜张力控制装置
CN110718718A (zh) 一种电芯卷绕机及电芯卷绕方法
CN208570819U (zh) 卷绕机新型入卷纠偏机构
CN203434246U (zh) 全自动卷绕机
CN108313797A (zh) 一种自动接带装置、接带方法及单轴自动放卷装置
CN101894976A (zh) 电芯卷绕装置
CN209161170U (zh) 一种双头快速自动绕线装置
CN208806304U (zh) 贴胶机构
CN204173646U (zh) 叠片机及其隔膜放料与张力控制结构
CN108232324A (zh) 电池制造控制系统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07883852U (zh) 电池制造控制系统及电池制造设备
CN102328379A (zh) 金刚石绳锯的绕线设备
CN201773905U (zh) 电芯卷绕设备
CN209641754U (zh) 叠片电芯极片调整装置
CN208385559U (zh) 绝缘膜热熔自动贴铁氟龙机构
CN208199914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压平装置
CN208585858U (zh) 避位纠偏装置及卷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