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06304U - 贴胶机构 - Google Patents
贴胶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806304U CN208806304U CN201821577490.1U CN201821577490U CN208806304U CN 208806304 U CN208806304 U CN 208806304U CN 201821577490 U CN201821577490 U CN 201821577490U CN 208806304 U CN208806304 U CN 2088063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tape
- rubberizing
- adsorption plane
- vacuum chuck
- forming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胶机构,涉及软包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包括:贴胶带单元和胶带变形单元;贴胶带单元包括贴胶驱动装置和真空吸盘,真空吸盘设置有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相交;胶带变形单元设置有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第一成型面与第一吸附面配合,第二成型面与第二吸附面配合;贴胶驱动装置与真空吸盘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盘吸住待贴的胶带后,运动至第一吸附面贴近第一成型面,以将胶带挤压成弯折状;然后带动胶带至工件处。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来给软包电池粘贴胶带,缓解了现有技术的软包电池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贴胶机构。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中,多个极耳02叠放设置,且焊接在一起。完成极耳02焊接后,需要在极耳02上连接导电片03,以通过导电片03向外导电;导电片03与极耳02之间一般也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焊接处形成焊印区。软包电池外还包裹有铝塑膜04,导电片03延伸出铝塑膜04。
在极耳02与导电片03的焊接处,极耳02上一般会存在毛刺,毛刺易划伤或者刺破铝塑膜04,影响软包电池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另外,极耳02易发生弯折而导致破损,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极耳02与导电片03的焊印区粘贴胶带05,以对极耳02进行保护,并且包裹住极耳02上的毛刺,避免毛刺损伤铝塑膜04。
请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软包电池的结构示意图,极耳02从电芯主体01中伸出。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贴胶设备对软包电池进行贴胶,极耳02位于电芯主体01与焊印区之间的部分存在未被胶带05覆盖的区域,易与铝塑膜04接触,而导致存在漏电安全隐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胶机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软包电池所存在的,极耳靠近电芯主体的一侧存在未被胶带覆盖的区域,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包括:贴胶带单元和胶带变形单元;贴胶带单元包括贴胶驱动装置和真空吸盘,真空吸盘设置有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相交;胶带变形单元设置有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第一成型面与第一吸附面配合,第二成型面与第二吸附面配合;贴胶驱动装置与真空吸盘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盘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之间运动:在第一工位,真空吸盘吸住待贴的胶带;在第二工位,第一吸附面贴近第一成型面,第二吸附面贴近第二成型面,胶带被挤压成弯折状;在第三工位,真空吸盘带动胶带至工件处。
进一步的,真空吸盘还设置有第三吸附面,第三吸附面与第一吸附面间隔设置,并且与第二吸附面相交;胶带变形单元还设置有第三成型面,第三成型面与第三吸附面配合。
进一步的,胶带变形单元包括变形连接板、固定块、活动块和弹性件;固定块与活动块设于变形连接板的同一侧,且有一面相贴近,活动块的顶面形成第一成型面,固定块贴近活动块的一面为第二成型面;并且,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变形连接板,活动块滑动连接于变形连接板,弹性件连接于变形连接板与活动块之间;在第二工位,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运动,使第一吸附面与第一成型面抵接,并推动活动块移动,使第一成型面逐渐靠近变形连接板,且第二吸附面贴近于第二成型面;弹性件的回复力使活动块与第一吸附面抵紧。
进一步的,胶带变形单元包括两个固定块和两个活动块;两个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变形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两个活动块滑动连接于变形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并且,位于变形连接板的同一侧的固定块和活动块相对应;两个贴胶带单元,分别与位于变形连接板两侧的固定块和活动块配合。
进一步的,贴胶驱动装置包括变形贴胶滑道和贴胶驱动组件;贴胶驱动组件与真空吸盘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盘沿变形贴胶滑道移动;变形贴胶滑道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与第二滑道相连通;并且,第一滑道用于引导真空吸盘靠近胶带变形单元,至第一吸附面贴近第一成型面和第二吸附面贴近第二成型面;第二滑道偏离第一滑道的延长线;真空吸盘沿第一滑道运动至远离第二滑道的一端,到达第二工位。
进一步的,第二滑道包括贴胶带段和取胶带段,贴胶带段和第一滑道分别连接于取胶带段的两端;真空吸盘沿取胶带段运动至第一工位;真空吸盘沿贴胶带段运动至远离取胶带段的一端,到达第三工位。
进一步的,贴胶驱动组件包括贴胶驱动件、导向组件、转动柱、曲柄和吸盘连接杆;真空吸盘连接于吸盘连接杆的第一端;曲柄转动连接于贴胶机构的机架,且与贴胶驱动件相连;曲柄上设置有径向滑道;转动柱一端滑动连接于径向滑道中,可相对于曲柄沿径向滑道移动;转动柱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变形贴胶滑道,可沿变形贴胶滑道移动;吸盘连接杆的第二端与转动柱连接;吸盘连接杆连接于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用于引导吸盘连接杆在一个平面内移动;贴胶驱动件与曲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曲柄转动,以带动吸盘连接杆沿变形贴胶滑道移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还包括胶带制备单元,胶带制备单元用于将待贴的胶带剪切成设定长度,并输送至第一工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还包括两套胶带制备单元和两个贴胶带单元,两套胶带制备单元分别与两个贴胶带单元一一对应配合;胶带制备单元用于将待贴的胶带剪切成设定长度,并输送至相对应的贴胶带单元的第一工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涉及软包电池制造装备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包括:贴胶带单元和胶带变形单元;贴胶带单元包括贴胶驱动装置和真空吸盘,真空吸盘设置有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相交;胶带变形单元设置有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第一成型面与第一吸附面配合,第二成型面与第二吸附面配合;贴胶驱动装置与真空吸盘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盘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之间运动:在第一工位,真空吸盘吸住待贴的胶带;在第二工位,第一吸附面贴近第一成型面,第二吸附面贴近第二成型面,胶带被挤压成弯折状;在第三工位,真空吸盘带动胶带至工件处。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来给软包电池的极耳贴胶带,真空吸盘分别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进行胶带的取料、变形和粘贴。
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到达第一工位,真空吸盘吸住平直状的胶带。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向靠近胶带变形单元的方向运动,到达第二工位,第一吸附面贴近第一成型面,第二吸附面贴近第二成型面;胶带被夹在第一吸附面与第一成型面之间和第二吸附面与第二成型面之间,胶带的形状随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发生变形,变成弯折状。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带着胶带一起到达第三工位,将胶带粘贴到位于第三工位的电池电芯上,并且胶带分别与极耳和电芯主体贴合,使极耳位于焊印区至电芯主体之间的部分被胶带完全覆盖,从而在极耳与铝塑膜之间形成阻隔层,避免极耳与铝塑膜连通,降低漏电的风险。
这样,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胶机构来给软包电池粘贴胶带,缓解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软包电池中极耳靠近电芯主体的一侧存在未被胶带覆盖的区域,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软包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进行贴胶的软包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胶带变形单元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胶带变形单元与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中贴胶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电芯主体;02-极耳;03-导电片;04-铝塑膜;05-胶带;100-机架;111-料卷;121-夹持组件;122-拉胶带驱动装置;130-压胶带单元;140-切胶带单元;141-切刀;151-真空吸盘;1511-第一吸附面;1512-第二吸附面;1513-第三吸附面;152-变形贴胶滑道;1521-第一滑道;1522-贴胶带段;1523-取胶带段;1531-贴胶驱动件;1532-曲柄;1533-转动柱;1534-吸盘连接杆;1541-第一导轨;1542-滑座;155-基板;160-胶带变形单元;161-固定块;162-活动块;163-变形连接板;164-导柱;165-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包括:贴胶带单元和胶带变形单元160;贴胶带单元包括贴胶驱动装置和真空吸盘151,真空吸盘151设置有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二吸附面1512,第一吸附面1511与第二吸附面1512相交;胶带变形单元160设置有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第一成型面与第一吸附面1511配合,第二成型面与第二吸附面1512配合;贴胶驱动装置与真空吸盘15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盘151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之间运动:在第一工位,真空吸盘151的第一吸附面1511吸住待贴的胶带;在第二工位,第一吸附面1511贴近第一成型面,第二吸附面1512贴近第二成型面,胶带一端贴紧第一吸附面1511,另一端在胶带变形单元160的作用下,贴着第二吸附面1512发生变形,被挤压成弯折状;在第三工位,真空吸盘151带动胶带至工件处。
具体地,真空吸盘151到达第二工位时,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一成型面将胶带夹紧于两者之间,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一成型面形成配合;第二吸附面1512和第二成型面将胶带夹紧于两者之间,第二吸附面1512和第二成型面形成配合。
具体地,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来给软包电池的极耳贴胶带,真空吸盘151分别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进行胶带的取料、变形和粘贴。
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151到达第一工位,真空吸盘151的第一吸附面1511吸住平直状的胶带。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151向靠近胶带变形单元160的方向运动,至第一吸附面1511与第一成型面相对,且第二吸附面1512与第二成型面相对;当真空吸盘151到达第二工位时,第一吸附面1511贴近第一成型面,第二吸附面1512贴近第二成型面;胶带被夹在第一吸附面1511与第一成型面之间和第二吸附面1512与第二成型面之间,胶带的形状随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二吸附面1512发生变形,变成弯折状。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151带着胶带一起到达第三工位,将胶带粘贴到位于第三工位的电池电芯上。
请参照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进行贴胶的软包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胶带05为弯折状,分别与电芯主体01上设置极耳02的端面和极耳02贴合,使极耳02位于焊印区至电芯主体01之间的部分被胶带05完全覆盖,从而在极耳02与铝塑膜04之间形成阻隔层,避免极耳02与铝塑膜04连通,降低漏电的风险。
具体地,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二吸附面1512均开设有气孔,这些气孔相互连通,并与外部的抽气设备连接;使用时,抽气设备能够对真空吸盘151进行抽气,从而形成孔内负压,以分别对胶带进行吸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第一吸附面1511位于真空吸盘151的端面,第二吸附面1512位于真空吸盘151的侧面;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二吸附面1512均为平面,第一吸附面1511的一条侧边与第二吸附面1512的一条侧边连接。
在第一工位,平直状的胶带与第一吸附面1511贴合,并被吸住。
在第二工位,在真空吸盘151与胶带变形单元160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胶带一部分与第一吸附面1511保持贴合,另一部分发生弯折,逐步与第二吸附面1512贴合。
在真空吸盘151的作用下,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二吸附面1512分别吸住胶带的弯折部分,使胶带保持弯折状。
真空吸盘151带动胶带至第三工位,胶带与第一吸附面1511贴合的部分粘贴于极耳处,胶带与第二吸附面1512贴合的部分粘贴于电芯主体上设置极耳02的端面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吸附面1511与第二吸附面1512垂直,以使形成的弯折状的胶带的形状,与电池电芯中电芯主体和极耳的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的,真空吸盘151还设置有第三吸附面1513,第三吸附面1513与第一吸附面1511间隔设置,并且与第二吸附面1512相交;胶带变形单元160还设置有第三成型面,第三成型面与第一成型面间隔设置,且与第三吸附面1513配合。
具体地,第三吸附面1513的一侧边与第二吸附面1512的一侧边连接。在第二工位,第三成型面与第三吸附面1513贴近,胶带的一部份夹在第三成型面和第三吸附面1513之间,从而把胶带挤压成具有三段的弯折状。
请参照图2,在第三工位,与第三吸附面1513贴合的一部分胶带粘贴于电芯主体的外侧面。电芯主体上设置极耳02的面称为端面;外侧面与端面相连,且平行于极耳02。
真空吸盘151将胶带压到电池电芯上。仅用胶带覆盖极耳02和电芯主体01的端面时,这种贴合方式并不牢固,设置第三吸附面1513和第三成型面,把胶带挤压成具有三段的弯折状,使得与第三吸附面1513贴合的一部分胶带被压紧在电芯主体的外侧面,这样有利于使胶带与电芯主体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同时,胶带将极耳包裹得更加紧实,进一步降低极耳漏电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吸附面1513为平面,且与第一吸附面1511平行,以使形成的具有三段的弯折状胶带分别与极耳、电芯主体的端面和外侧面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吸附面1513设置有气孔,这些气孔相互连通,并与外部的抽气设备连接,使用时,抽气设备能够对真空吸盘151进行抽气,从而形成孔内负压,以在真空吸盘151从第二工位向第三工位运动的过程中,第三吸附面1513吸住胶带,使胶带保持弯折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带变形单元160包括变形连接板163、固定块161、活动块162和弹性件165,变形连接板163固定设置于机架100;固定块161与活动块162设于变形连接板163的同一侧,且有一面相贴近,活动块162的顶面形成第一成型面,固定块161贴近活动块162的一面为第二成型面,固定块161的顶面形成第三成型面;并且,固定块161固定连接于变形连接板163,活动块162滑动连接于变形连接板163,弹性件165连接于变形连接板163与活动块162之间。
在第二工位,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151运动,使第一吸附面1511与第一成型面抵接,并推动活动块162移动,使第一成型面逐渐靠近变形连接板163,与固定块161的顶面远离,并且第二吸附面1512贴近于第二成型面。
在真空吸盘151推动活动块162运动的过程中,弹性件165的回复力使活动块162与第一吸附面1511抵紧。
具体地,真空吸盘151推动活动块162相对于变形连接板163运动的过程中,胶带变形单元160具有两种状态,分别为初始状态和压缩状态。初始状态下,活动块162与固定块161保持相对稳定。压缩状态下,在真空吸盘151的挤压下,弹性件165被压缩,活动块162相对于固定块161被下压;弹性件165的回复力使活动块162具有向初始状态位置运动的趋势。
具体地,请参照图6,胶带变形单元160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导柱164,导柱164固定于变形连接板163;活动块162上设置有与导柱164配合的导向通孔,导柱164穿入导向通孔中;活动块162通过导柱164与变形连接板163滑动连接,在被真空吸盘挤压时,活动块162可相对于变形连接板163沿导柱164移动,以提高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块161与变形连接板163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16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螺旋弹簧,各个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变形连接板163和活动块162连接,螺旋弹簧的回复力使活动块162具有向初始状态位置运动的趋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初始状态,活动块162的顶面与固定块161的顶面平齐。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初始状态,活动块162的顶面与固定块161的顶面相错开。
真空吸盘151到达第二工位前,胶带为平直状,并且一部分被吸住于第一吸附面1511,另一部分悬空。真空吸盘151继续运动,逐渐与胶带变形单元160抵接,第一吸附面1511贴近第一成型面,胶带与第一吸附面1511贴合的部分首先被第一吸附面1511与活动块162夹紧,可避免在真空吸盘151继续运动的过程,胶带相对于第一吸附面1511发生滑动。
第一吸附面1511推动活动块162相对于固定块161运动,胶带发生弯折,发生弯折的部分与第二吸附面1512和第二成型面保持贴合。
活动块162运动至真空吸盘151的第三吸附面1513与第三成型面抵接,胶带再次发生弯折,并且弯折部分与第三吸附面1513和第三成型面贴合。
这样,在第一吸附面1511、第二吸附面1512、第三吸附面1513、活动块162和固定块161的配合作用下,胶带被压成具有三段的弯折状。
贴胶驱动装置驱动真空吸盘151向相反方向运动,第三吸附面1513远离固定块161;活动块162在弹性件165的作用下,保持与第一吸附面1511贴合;真空吸盘151继续运动,活动块162运动至初始状态的位置,第一吸附面1511远离活动块162。胶带形成的三段弯折部,在真空吸盘151的吸力作用下,分别保持与第一吸附面1511、第二吸附面1512和第三吸附面1513贴合,保持弯折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面和第三成型面均设置有点状凸起,以减小与胶带的接触面积,便于在胶带完成变形后,与胶带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面和第三成型面上设置有与供气系统连通的气孔。在胶带完成变形后,通过从该气孔向外吹气,以推动胶带从胶带变形单元160上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面和第三成型面上分别设置有顶杆机构;顶杆机构包括顶出杆和顶出气缸。在胶带完成变形后,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面和第三成型面上的各个顶杆机构,顶出气缸驱动顶出杆伸出,以推动胶带从胶带变形单元160上分离。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胶带变形单元160包括成型板,成型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凸块,凸块的顶部形成第三成型面、凸块的侧面形成第二成型面,成型板的顶面形成第一成型面,第二成型面的两侧边分别与第一成型面和第三成型面相连;第一成型面与第三成型面之间相对固定。真空吸盘151带动胶带靠近成型板,平直状的胶带的一侧与第一吸附面1511贴合,另一侧与第三成型面贴合,中部与第二成型面贴合,由此形成的具有三段的弯折状胶带。这种相对位置固定的胶带变形单元160,当真空吸盘151携胶带运动,在第一吸附面1511抵接到第一成型面之前,胶带未被第一吸附面1511和第一成型面夹紧。也就是说,在胶带变形过程中,胶带仅依靠真空吸盘151的吸附力来保证变形的稳定性,在没有支撑力的情况下,随着胶带被挤压变形,胶带容易发生滑动,影响变形效果。
进一步的,贴胶驱动装置包括变形贴胶滑道152和贴胶驱动组件;贴胶驱动组件与真空吸盘15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真空吸盘151沿变形贴胶滑道152移动;变形贴胶滑道152包括第一滑道1521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1521与第二滑道相连通;并且,第一滑道1521用于引导真空吸盘151靠近胶带变形单元160,至第一吸附面1511贴近第一成型面和第二吸附面1512贴近第二成型面;第二滑道偏离第一滑道1521的延长线;真空吸盘151沿第一滑道1521运动至远离第二滑道的一端,到达第二工位。
具体地,真空吸盘151沿第二滑道运动时,到达第一工位,吸住胶带;然后,真空吸盘151沿第二滑道向第一滑道1521运动,逐步靠近第二工位;真空吸盘151进入第一滑道1521,真空吸盘151沿第一滑道1521运动,逐步靠近胶带变形单元160,以挤压胶带逐步发生弯折。
真空吸盘151运动至第三吸附面1513与第三成型面抵接后,真空吸盘151改变运动方向,沿第一滑道1521向相反方向运动,再次进入第二滑道,并沿第二滑道运动至第三工位,将弯折状的胶带粘贴到电池电芯上。
真空吸盘151带动胶带抵接到胶带变形单元160,完成变形后,需要沿原路退回。第二滑道偏离第一滑道1521的延长线,使得第一工位、第三工位和第二工位相互错开;由于第三工位一般设置有用于固定待贴胶的电池电芯的工装。这样,可避免真空吸盘151在运动过程中与工装等其它部件发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道1521沿平行于第二吸附面1512的方向延伸。这样,真空吸盘151沿第一滑道1521运动的过程中,真空吸盘151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二吸附面1512,使得第二吸附面1512与第二成型面保持贴合,有利于胶带沿第二吸附面1512逐渐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吸附面1512垂直于第一吸附面1511,真空吸盘151沿第一滑道1521运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吸附面1511。
进一步的,第二滑道包括贴胶带段1522和取胶带段1523,贴胶带段1522和第一滑道1521分别连接于取胶带段1523的两端;真空吸盘151沿取胶带段1523运动至第一工位;真空吸盘151沿贴胶带段1522运动至远离取胶带段1523的一端,到达第三工位。
具体地,请参照图8,第一滑道1521与取胶带段1523的连接处通过圆弧过渡,贴胶带段1522与取胶带段1523的连接处通过圆弧过渡,能够使真空吸盘151沿第一滑道1521、取胶带段1523和贴胶带段1522的运动更加平稳顺畅。
贴胶驱动组件驱动真空吸盘151沿第二滑道运动至取胶带段1523的中部,真空吸盘151到达第一工位,真空吸盘151吸住胶带;然后贴胶驱动组件驱动真空吸盘151沿第二滑道向第一滑道1521运动,并进入第一滑道1521和沿第一滑道1521运动,到达第二工位,完成对胶带挤压变形;然后,贴胶驱动组件驱动真空吸盘151沿第一滑道1521向取胶带段1523运动,并进入取胶带段1523,接着沿取胶带段1523向贴胶带段1522运动,向第三工位运动,以将胶带贴到电池电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贴胶带段1522平行于第一滑道1521。取胶带段1523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滑道1521和贴胶带段1522均自与取胶带段1523连接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这样,当真空吸盘151带着胶带到达第三工位时,与处于第三工位的电池电芯位置相对,其中,极耳的上表面平行于第一吸附面1511,电芯主体的端面平行于第二吸附面1512,电芯主体的外侧面平行于第三吸附面1513。真空吸盘151带着胶带沿贴胶带段1522竖直向下,便于将胶带贴紧到电池电芯上,使胶带与极耳配合的部分和与电芯主体的外侧面配合的部分均被压紧。
进一步的,贴胶驱动组件包括贴胶驱动件1531、导向组件、转动柱1533、曲柄1532和吸盘连接杆1534;真空吸盘151连接于吸盘连接杆1534的第一端;曲柄1532转动连接于贴胶机构的机架100;曲柄1532上设置有径向滑道;转动柱1533一端滑动连接于径向滑道中,可相对于曲柄1532沿径向滑道移动;转动柱1533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变形贴胶滑道152,可沿变形贴胶滑道152移动;吸盘连接杆1534的第二端与转动柱1533连接;吸盘连接杆1534连接于导向组件,导向组件用于引导吸盘连接杆1534在一个平面内移动;贴胶驱动件1531与曲柄153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曲柄1532转动,以带动吸盘连接杆1534沿变形贴胶滑道152移动。
具体地,请参照图3、图4和图8,贴胶带单元包括基板155,基板155固定于机架100。曲柄15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基板155,可相对于基板155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径向滑道为设置于曲柄1532上的径向通槽;变形贴胶滑道152为设置于基板155上的凹槽;转动柱1533穿过径向通槽,且一端伸入该凹槽中;吸盘连接杆1534与转动柱1533的另一端连接。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基板155上连接有多块安装板,多块安装板分别开有凹槽,通过拼接,将凹槽围成变形贴胶滑道152。这样,便于在安装板发生磨损后进行更换。变形贴胶滑道152通过拼接的方式来形成,能够方便制作和安装;同时,便于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的安装板,来调整变形贴胶滑道152的形状,以与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的位置相配合,提高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胶驱动件1531包括电机,电机安装于基板155背离曲柄1532的一侧,并且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153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曲柄1532相对于基板155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轨1541和滑座1542,第一导轨1541固定于基板155,滑座1542与第一导轨1541之间设置有滑块,以使滑座1542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1541,滑座1542可沿第一导轨1541移动;第一导轨1541平行于取胶带段1523,以引导滑座1542沿平行于取胶带段1523的方向运动。
吸盘连接杆1534滑动连接于滑座1542,吸盘连接杆1534与滑座1542可一起沿第一导轨1541移动,并且吸盘连接杆1534还能够相对于滑座1542沿垂直于第一导轨1541的方向移动。这样,实现吸盘连接杆1534可相对于基板155在平行于第一导轨1541的一个平面内平移;第一导轨1541和滑座1542提供导向,能够使吸盘连接杆1534的运行更平稳,方向更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盘连接杆1534为第二导轨,滑座1542上设置有与第二导轨配合的滑块,实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于滑座1542;第二导轨与第一导轨1541垂直。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柱1533和真空吸盘151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还包括胶带制备单元,胶带制备单元用于将待贴的胶带剪切成设定长度,并输送至第一工位。
具体地,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其中胶带放料单元未图示出来。胶带制备单元包括:胶带放料单元、拉胶带单元、压胶带单元130和切胶带单元140;压胶带单元130和切胶带单元140相邻设置,并且真空吸盘151到达第一工位时,真空吸盘151位于压胶带单元130和拉胶带单元之间,拉胶带单元能将胶带从压胶带单元130处拉出,并拉过第一工位,以拉出设定长度的胶带。
胶带放料单元包括料卷111,料卷111固定于机架100,胶带卷绕于料卷111。胶带的一端从料卷延伸至压胶带单元130。
拉胶带单元拉住胶带的一端,将胶带拉离压胶带单元130,拉出所需长度,此时,第一工位位于拉胶带单元和压胶带单元130之间。运动至第一工位的真空吸盘151,吸住位于拉胶带单元和压胶带单元130之间的胶带;切胶带单元140从第一工位与压胶带单元130之间,将胶带切断;拉胶带单元松开胶带;真空吸盘151带动被切断的胶带运动,完成胶带的变形和粘贴。
具体地,拉胶带单元包括夹持组件121和拉胶带驱动装置122;夹持组件121包括上下夹爪和夹持驱动件,夹持驱动件用于驱动上下夹爪开合以夹紧或者松开胶带;拉胶带驱动装置122用于驱动上下夹爪,沿压胶带单元130指向切胶带单元140的方向往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21还包括夹爪安装架;上下夹爪包括上夹爪和下夹爪,夹持驱动件采用气爪;气爪的缸体固定于夹爪安装架,上夹爪和下夹爪连接于气爪的驱动端。气爪驱动上夹爪和下夹爪相对靠近或者远离,以夹紧或者松开胶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胶带驱动装置122包括直线模组,夹爪安装架连接于该直线模组;直线模组驱动夹爪安装架相对于机架100,沿压胶带单元130指向切胶带单元140的方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胶带剪切的长度,可根据所需贴胶的电池电芯的尺寸来进行设置。并且,胶带剪切的长度,取决于拉胶带驱动装置122的移动距离。
具体地,压胶带单元130包括压座、压块和压胶驱动件,压胶驱动件与压块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压块靠近压座,以压紧胶带。
压座固定于机架100,压座的顶面形成支撑胶带的平面;胶带从压座和压块之间穿过,压胶驱动件驱动压块靠近或者远离压座运动,以压紧或者松开胶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胶驱动件采用气缸。
具体地,切胶带单元140包括切胶驱动件和切刀141,切胶驱动件与切刀14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切刀141切断胶带。
具体地,请参照图3,切刀141设置于压胶带单元130和第一工位之间,并且位于胶带的上方。切胶驱动件驱动切刀141向下运动,在压胶带单元130与第一工位之间,将胶带切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胶驱动件包括切胶气缸,切胶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机架100,切胶气缸的活塞杆与切刀141连接。
切刀141剪切胶带前,真空吸盘151运动至第一工位,吸住胶带;此时,胶带同时被拉胶带单元、压贴胶带单元130和真空吸盘151固定住;然后,切刀141从真空吸盘151与压胶带单元130之间将胶带切断。
进一步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其中胶带放料单元未图示出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还包括两套胶带制备单元和两个贴胶带单元,两套胶带制备单元分别与两个贴胶带单元一一对应配合;胶带制备单元用于将待贴的胶带剪切成设定长度,并输送至相对应的贴胶带单元的第一工位。
具体地,参照图2提供的电池电芯的结构示意图,电池电芯的两侧均需要进行贴胶。两套胶带制备单元和两个贴胶带单元均上下相对设置。待贴胶的电池电芯运动至两个贴胶带单元之间,也就是第一工位处,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可实现对电池电芯的两侧同时进行贴胶,有利于提高贴胶效率。
进一步的,胶带变形单元160包括两个固定块161和两个活动块162。
两个固定块161固定连接于变形连接板163的相对的两侧,两个活动块162滑动连接于变形连接板163的相对的两侧;并且,位于变形连接板163同一侧的固定块161和活动块162相对应。两个贴胶带单元分别与位于变形连接板163两侧的固定块161和活动块162配合。
具体地,请参照图6和图7,两个活动块162与变形连接板163之间分别连接有用于导向的导柱164和用于驱动活动块162向远离变形连接板163的方向运动的弹性件16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固定块161与变形连接板163为一体结构。
具体地,请参照图5和图8,两个贴胶带单元上下相对设置。两套胶带制备单元上下相对设置,并且位于上方的胶带制备单元与位于上方的贴胶带单元配合,位于下方的胶带制备单元与位于下方的贴胶带单元配合,实现同时对电池电芯的两侧进行贴胶。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胶带变形单元160包括一个固定块161和一个活动块1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胶机构包括两个胶带变形单元160,两个胶带变形单元160上下相背设置;两个贴胶带单元分别与两个胶带变形单元160一一对应配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而这些修改、替换或者组合,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胶带单元和胶带变形单元;
所述贴胶带单元包括贴胶驱动装置和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设置有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相交;
所述胶带变形单元设置有第一成型面和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一成型面与所述第一吸附面配合,所述第二成型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配合;
所述贴胶驱动装置与所述真空吸盘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盘在第一工位、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之间运动:
在所述第一工位,所述真空吸盘吸住待贴的胶带;
在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吸附面贴近所述第一成型面,所述第二吸附面贴近所述第二成型面,所述胶带被挤压成弯折状;
在所述第三工位,所述真空吸盘带动所述胶带至工件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盘还设置有第三吸附面,所述第三吸附面与所述第一吸附面间隔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相交;
所述胶带变形单元还设置有第三成型面,所述第三成型面与所述第三吸附面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变形单元包括变形连接板、固定块、活动块和弹性件;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块设于所述变形连接板的同一侧,且有一面相贴近,所述活动块的顶面形成所述第一成型面,所述固定块贴近所述活动块的一面为所述第二成型面;并且,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变形连接板,所述活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变形连接板,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变形连接板与所述活动块之间;
在所述第二工位,所述贴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真空吸盘运动,使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一成型面抵接,并推动所述活动块移动,使所述第一成型面逐渐靠近所述变形连接板,且所述第二吸附面贴近于所述第二成型面;所述弹性件的回复力使所述活动块与所述第一吸附面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驱动装置包括变形贴胶滑道和贴胶驱动组件;所述贴胶驱动组件与所述真空吸盘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真空吸盘沿所述变形贴胶滑道移动;
所述变形贴胶滑道包括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相连通;并且,所述第一滑道用于引导所述真空吸盘靠近所述胶带变形单元,至所述第一吸附面贴近所述第一成型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贴近所述第二成型面;所述第二滑道偏离所述第一滑道的延长线;
所述真空吸盘沿所述第一滑道运动至远离所述第二滑道的一端,到达所述第二工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包括贴胶带段和取胶带段,所述贴胶带段和所述第一滑道分别连接于所述取胶带段的两端;
所述真空吸盘沿所述取胶带段运动至第一工位;
所述真空吸盘沿所述贴胶带段运动至远离所述取胶带段的一端,到达第三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驱动组件包括贴胶驱动件、导向组件、转动柱、曲柄和吸盘连接杆;所述真空吸盘连接于所述吸盘连接杆的第一端;
所述曲柄转动连接于所述贴胶机构的机架,且与所述贴胶驱动件相连;
所述曲柄上设置有径向滑道;
所述转动柱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径向滑道中,可相对于所述曲柄沿径向滑道移动;
所述转动柱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变形贴胶滑道,可沿所述变形贴胶滑道移动;
所述吸盘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柱连接;
所述吸盘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引导所述吸盘连接杆在一个平面内移动;
所述贴胶驱动件与所述曲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曲柄转动,以带动所述吸盘连接杆沿所述变形贴胶滑道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还包括胶带制备单元,所述胶带制备单元用于将待贴的胶带剪切成设定长度,并输送至所述第一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还包括两套胶带制备单元和两个所述贴胶带单元,两套所述胶带制备单元分别与两个所述贴胶带单元一一对应配合;
所述胶带制备单元用于将待贴的胶带剪切成设定长度,并输送至相对应的所述贴胶带单元的所述第一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变形单元包括两个所述固定块和两个所述活动块;
两个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变形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
两个所述活动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变形连接板的相对的两侧,
并且,位于所述变形连接板的同一侧的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活动块相对应;
两个所述贴胶带单元分别与位于所述变形连接板两侧的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活动块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77490.1U CN208806304U (zh) | 2018-09-26 | 2018-09-26 | 贴胶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77490.1U CN208806304U (zh) | 2018-09-26 | 2018-09-26 | 贴胶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806304U true CN208806304U (zh) | 2019-04-30 |
Family
ID=6623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7749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806304U (zh) | 2018-09-26 | 2018-09-26 | 贴胶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80630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73734A (zh) * | 2018-09-26 | 2019-01-25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
CN112635921A (zh) * | 2020-12-22 | 2021-04-09 | 上海骄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方电池极耳的贴胶机构 |
CN113363587A (zh) * | 2021-04-30 | 2021-09-07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贴胶带机构 |
-
2018
- 2018-09-26 CN CN201821577490.1U patent/CN20880630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73734A (zh) * | 2018-09-26 | 2019-01-25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
CN109273734B (zh) * | 2018-09-26 | 2024-04-09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
CN112635921A (zh) * | 2020-12-22 | 2021-04-09 | 上海骄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方电池极耳的贴胶机构 |
CN112635921B (zh) * | 2020-12-22 | 2022-11-25 | 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方电池极耳的贴胶机构 |
CN113363587A (zh) * | 2021-04-30 | 2021-09-07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贴胶带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73734A (zh) |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 |
CN208806304U (zh) | 贴胶机构 | |
CN208806298U (zh) | 贴胶机构及贴胶设备 | |
CN106006134B (zh) | 隔膜自动换卷装置 | |
CN206564299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包制片机的贴胶装置 | |
JP7519443B2 (ja) | リチウム電池の製造装置 | |
CN103050737B (zh) | 锂电池卷绕贴胶机构 | |
EP4091762A1 (en) | Roll changing apparatus and tab welding equipment | |
CN109244520A (zh) | 备胶组件及绕卷装置 | |
CN110492047A (zh) | 一种折弯贴胶机及电池生产线 | |
CN108886133B (zh) | 一种极耳包胶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 | |
CN113013473B (zh) | 电池极耳折弯、贴绝缘片、贴胶带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8054432B (zh) | 方形电芯卷绕装置 | |
CN108807841A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CN109473728B (zh) | 贴胶机构以及贴胶方法 | |
CN104485473A (zh) | 电池自动折角整形系统 | |
CN208208872U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CN113363546B (zh) | 极芯制备系统和采用其制备极芯的制备方法 | |
CN102651487A (zh) | 全自动卷绕机横向贴胶装置 | |
CN110329835A (zh) | 一种单面胶自动贴胶机 | |
CN111477975A (zh) | 带隔膜切断的卷针装置 | |
CN112366345B (zh) | 一种电芯接带装置及锂电池卷绕机 | |
CN211980814U (zh) | 带隔膜切断的卷针装置 | |
CN208849012U (zh) | 备胶组件及绕卷装置 | |
CN110061303A (zh) | 一种板贴式的贴胶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