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354U - 一种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354U
CN219180354U CN202223518198.1U CN202223518198U CN219180354U CN 219180354 U CN219180354 U CN 219180354U CN 202223518198 U CN202223518198 U CN 202223518198U CN 219180354 U CN219180354 U CN 219180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block
support
wind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181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立刚
沈燕
陈羽
曾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a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a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a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ad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181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0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旋转卷筒的驱动装置、对线束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和对多根线束同时绕设在卷筒上的导线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出线孔;所述驱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导线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线束通过所述出线孔绕设于所述导向装置。解决了通过人工手动对卷筒的方向进行改变,在绕线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很容易使人手受到损伤,同时在绕线过程中无法将不同的线同时绕设在一组卷筒上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众多电子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例如各种电动机、镇流器、变压器及电视机等,凡是电器产品大多需要用漆包铜线绕制成的电感线圈、高压线圈或音圈等均需要用绕线机来进行绕制,另外,纺织行业多用棉纱线、人造纤维线等都需要用绕线机来进行绕制,因此,绕线机在生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绕线机在旋转缠绕线圈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线缠绕较为集中,而导致卷筒的中部区域缠绕的线较多,而卷筒两端区域绕线较少或者未缠绕线,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绕线机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对线的方向进行改变以使所需缠绕的线能够均匀绕制在卷筒上。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通过人工手动对卷筒的方向进行改变,在绕线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很容易使人手受到损伤,同时在绕线过程中无法将不同的线同时绕设在一组卷筒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绕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对卷筒的方向进行改变,在绕线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很容易使人手受到损伤,同时在绕线过程中无法将不同的线同时绕设在一组卷筒上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旋转卷筒的驱动装置、对线束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和对多根线束同时绕设在卷筒上的导线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出线孔;所述驱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导线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线束通过所述出线孔绕设于所述导向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导轨与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卷筒;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滑动槽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旋转连接有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所述导线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块、导向线束的辊轮、导向线束的导向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块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辊轮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朝向所述辊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辊轮上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沿着辊轮开设有若干。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块;所述第一导线块上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沿着所述第一导线块开设有若干。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均开设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上开设有螺纹孔与通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插入所述通孔同时螺纹旋入所述螺纹孔时,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夹紧所述第一支撑杆。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线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三支撑杆、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承托块、分散线束的第二导线块和压紧线束的压紧块;所述承托块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导线块设置在所述承托块上;所述第二导线块相对于所述承托块设置;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承托块上;所述承托块两侧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压紧块上;所述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在所述承托块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出线孔,线束从出线孔穿出,随后绕设于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将线束进行排序,防止线束与线束之间打结,随后线束经过导线件,根据不同的绕线要求,将线束采取多根同时绕设或者单根绕设,进而实现了在绕线过程中将不同规格或者需要配套的线束同时绕设在同一组卷筒上。
2、由于采用了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驱动装置通过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内,滑块上设置有滑动杆,通过拨动滑动杆调节驱动装置的位置,进而实现了在绕线过程中,调节滑动杆,将线束均匀的绕设在卷筒上。
3、由于采用了导向块旋转连接在支撑块上,导向块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支撑块上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上开设有第二穿线孔,线束经过导向块上的第一穿线孔,随后穿过第二穿线孔,随后线束绕设于辊轮上,辊轮上开设有第一导线槽,将线束之间分散,随后将线束传递至导线件上,进而实现了防止线束与线束之间打结。
4、由于采用了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上均开设有弹性槽,弹性槽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第一紧固件插入通孔随即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将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均夹紧第一支撑杆,进而实现了可以随意将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拆除第一支撑杆。
5、由于采用了承托块旋转设置在第二支撑臂上,承托块上设置有第二导线块,第二导线块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导线槽,线束从辊轮经过后,插入第二导线槽,随即通过不同要求将线束多根或一根绕设在卷筒上,进而实现了在绕线过程中将不同规格或者需要配套的线束同时绕设在同一组卷筒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装置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出线孔;2、支撑座;21、第一滑动槽;22、导轨;23、滑块;24、第二滑动槽;25、滑动杆;3、驱动装置;4、导向装置;41、支撑块;42、辊轮;421、第一导线槽;43、导向块;431、第一穿线孔;44、第二支撑杆;45、第一导线块;451、第二穿线孔;5、导线件;51、第三支撑杆;52、承托块;521、第二紧固件;53、第二导线块;531、第二导线槽;54、压紧块;6、第一支撑杆;61、第一支撑臂;62、第二支撑臂;7、弹性槽;71、螺纹孔;72、通孔;73、第一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绕线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对卷筒的方向进行改变,在绕线机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很容易使人手受到损伤,同时在绕线过程中无法将不同的线同时绕设在一组卷筒上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装置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装置。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端,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上端。
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支撑座2、旋转卷筒的驱动装置3、对线束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4和对多根线束同时绕设在卷筒上的导线件5;底座1上开设有若干出线孔11;驱动装置3滑动连接在支撑座2内;导向装置4设置在支撑座2上;导线件5设置在支撑座2上;线束通过出线孔11绕设于导向装置4。
支撑座2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6;第一支撑杆6上旋转连接有第一支撑臂61与第二支撑臂62;导向装置4设置在第一支撑臂61上;导线件5设置在第二支撑臂62上。
底座1上上下开设有出线孔11。出线孔11左右前后设置有若干。支撑座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的上表面。支撑座2的内部左右滑动连接驱动装置3,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连接卷筒。优选的,驱动装置3为电机。支撑座2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6。第一支撑臂61的一端旋转连接在第一支撑杆6上,第一支撑臂61的另一端连接导向装置4。第二支撑臂62的一端旋转连接在第一支撑杆6上,第二支撑臂62的另一端连接导线件5。
线束通过出线孔11穿出,随后绕设于导向装置4,通过导向装置4将每根线束进行分散,随后线束穿过导线件5,形成多根或一根绕设在卷筒上,随后将线束的一端连接在卷筒上,随后启动驱动装置3,将线束绕设在卷筒上,再左右移动驱动装置3,将线束均匀的绕设在卷筒上。
由于采用了底座1上开设有若干出线孔11,线束从出线孔11穿出,随后绕设于导向装置4,导向装置4将线束进行排序,防止线束与线束之间打结,随后线束经过导线件5,根据不同的绕线要求,将线束采取多根同时绕设或者单根绕设,进而实现了在绕线过程中将不同规格或者需要配套的线束同时绕设在同一组卷筒上。
支撑座2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1;第一滑动槽21内设置有导轨22与滑动连接在导轨22上的滑块23;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卷筒;驱动装置3设置在滑块23上;第一滑动槽21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24;滑块23上设置有滑动杆25;滑动杆25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24内。
支撑座2的右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1。第一滑动槽21左右开设。第一滑动槽21的底面上左右设置有导轨22。滑块23左右滑动连接在导轨22上。第一滑动槽21的后侧面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24。滑块23的后侧面上设置有滑动杆25。滑动杆25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槽24内。滑动杆25的后端突出第二滑动槽24。通过移动滑动杆25将驱动装置3左右移动,从而均匀的将线束绕设在卷筒上。
由于采用了支撑座2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1,驱动装置3通过滑块23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槽21内,滑块23上设置有滑动杆25,通过拨动滑动杆25调节驱动装置3的位置,进而实现了在绕线过程中,调节滑动杆25,将线束均匀的绕设在卷筒上。
导向装置4包括支撑块41、导向线束的辊轮42、导向线束的导向块43和设置在第一支撑臂61上的第二支撑杆44;支撑块41旋转连接在第二支撑杆44上;辊轮42旋转连接在支撑块41上;导向块43设置在支撑块41上;导向块43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31;第一穿线孔431朝向辊轮42。
辊轮42上开设有导线槽421;导线槽421沿着辊轮42开设有若干。
支撑块41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块45;第一导线块45上开设有第二穿线孔451;第二穿线孔451沿着第一导线块45开设有若干。
支撑块41呈门字型。第二支撑杆44左右设置在第一支撑臂61的前端。第二支撑杆44穿设于支撑块41。支撑块41旋转连接在第二支撑杆44上。辊轮42旋转连接在支撑块41上。辊轮4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44的上方。导向块43呈门字型。导向块43朝向后方。导向块43的后侧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31。第一穿线孔431左右阵列开设有若干。支撑块41的底面旋转连接有第一导线块45。第一导线块45上上下开设有第二穿线孔451。第二穿线孔451前后阵列开设有若干。第一导线块45左右镜像设置有两组。第一导线块45通过不同的线束张紧力以及不同的第二穿线孔451来调节旋转角度。从而将线束绷紧的同时不伤害线束的外表面。
由于采用了导向块43设置在支撑块41上,导向块43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31,支撑块41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块45,第一导线块45上开设有第二穿线孔451,线束经过第一导线块45上的第二穿线孔451,随后穿过第一穿线孔431,随后线束绕设于辊轮42上,辊轮42上开设有第一导线槽421,将线束之间分散,随后将线束传递至导线件5上,进而实现了防止线束与线束之间打结。
第一支撑臂61与第二支撑臂62上均开设有弹性槽7;弹性槽7上开设有螺纹孔71与通孔72;螺纹孔71内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73;第一紧固件73插入通孔72同时螺纹旋入螺纹孔71时,第一支撑臂61与第二支撑臂62夹紧第一支撑杆6。
弹性槽7的下端开设有通孔72。弹性槽7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71。第一紧固件73插入通孔72内直至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1内。随后将第一紧固件73向内移动,直至弹性槽7的两侧面均夹紧第一支撑杆6。
由于采用了第一支撑臂61与第二支撑臂62上均开设有弹性槽7,弹性槽7的一端开设有通孔72,另一端开设有螺纹孔71,第一紧固件73插入通孔72随即螺纹连接在螺纹孔71内,将第一支撑臂61与第二支撑臂62均夹紧第一支撑杆6,进而实现了可以随意将第一支撑臂61与第二支撑臂62拆除第一支撑杆6。
导线件5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臂62上的第三支撑杆51、旋转设置在第三支撑杆51的承托块52、分散线束的第二导线块53和压紧线束的压紧块54;承托块52旋转连接在第三支撑杆51上;第二导线块53设置在承托块52上;第二导线块53相对于承托块52设置;压紧块54设置在承托块52上;承托块52两侧设置有第二紧固件521;第二紧固件521滑动连接在压紧块54上;第二紧固件521螺纹连接在承托块52上;所述第二导线块53上开设有第二导线槽531;所述第二导线槽531沿着线束移动方向贯通。
第三支撑杆51设置在第二支撑臂62的前端。承托块52旋转连接在第三支撑杆51上。承托块5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导线块53的下表面。第二导线块53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导线槽531。第二导线槽531前侧面、后侧面和上表面均为开口。第二导线槽531的后侧设置有压紧块54。压紧块54的左右两侧均上下滑动连接第二紧固件521。优选的,第二紧固件521为螺栓。承托块52上开设有螺纹。第二紧固件521螺纹连接在承托块52上。线束从压紧块54的下表面穿过随后穿过第二导线槽531,通过第二导线槽531将多根线束聚集,从而将多根线束绕设在卷筒上。
由于采用了承托块52旋转设置在第二支撑臂62上,承托块52上设置有第二导线块53,第二导线块53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导线槽531,线束从辊轮42经过后,插入第二导线槽531,随即通过不同要求将线束多根或一根绕设在卷筒上,进而实现了在绕线过程中将不同规格或者需要配套的线束同时绕设在同一组卷筒上。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座、旋转卷筒的驱动装置、对线束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和将多根线束同时绕设在卷筒上的导线件;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若干出线孔;所述驱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导线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线束穿过所述出线孔绕设于所述导向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导轨与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卷筒;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滑动槽上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旋转连接有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所述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上;所述导线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支撑块、导向线束的辊轮、导向线束的导向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臂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支撑块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辊轮旋转连接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导向块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朝向所述辊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上开设有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沿着辊轮开设有若干。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设置有第一导线块;所述第一导线块上开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沿着所述第一导线块开设有若干。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均开设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上开设有螺纹孔与通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插入所述通孔同时螺纹旋入所述螺纹孔时,所述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夹紧所述第一支撑杆。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三支撑杆、旋转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杆的承托块、分散线束的第二导线块和压紧线束的压紧块;所述承托块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所述第二导线块设置在所述承托块上;所述第二导线块相对于所述承托块设置;所述压紧块设置在所述承托块上;所述承托块两侧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压紧块上;所述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在所述承托块上;所述第二导线块上开设有第二导线槽;所述第二导线槽沿着线束移动方向贯通。
CN202223518198.1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绕线装置 Active CN219180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8198.1U CN219180354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18198.1U CN219180354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354U true CN219180354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3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18198.1U Active CN219180354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0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85014U (zh) 收线机
CN104952611A (zh) 一种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211998191U (zh) 一种汽车线束绕线装置
CN208413478U (zh) 棉线合股设备
CN211419083U (zh) 一种电缆线收卷装置
CN219180354U (zh) 一种绕线装置
CN208673809U (zh) 电缆生产用的绞线机
CN210984394U (zh) 一种自动扭线机设备
CN210608866U (zh) 一种用于多根导线线圈的绕制设备
CN104167885B (zh) 电机定子绕线用可调节头架
CN115497693A (zh) 一种铜线绞线装置
CN215770684U (zh) 一种线材自动缠胶布设备
CN209015781U (zh) 一种细铜合金绞线用绞线机
CN209929139U (zh) 单相馈线调压器线圈拉线装置
CN217215722U (zh) 一种多线仓供线设备
CN113872016A (zh) 一种用于信号机房焊接线的剥线扭线装置及方法
CN206379107U (zh) 模拟布线板
CN216274714U (zh) 一种绣花机精密过线装置
CN218261312U (zh) 一种用于线束加工的放线装置
CN216311450U (zh) 一种具有张紧自动调节功能的电缆束丝机
CN217933300U (zh) 一种电缆用带有张紧机构的束丝机
CN210856766U (zh) 一种合绳机的加捻装置
CN216945627U (zh) 卧式绕线机分线夹紧机构
CN117524598B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电缆绞线结构及方法
CN210080589U (zh) 一种线缆拉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