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7818U -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7818U
CN219177818U CN202223437028.0U CN202223437028U CN219177818U CN 219177818 U CN219177818 U CN 219177818U CN 202223437028 U CN202223437028 U CN 202223437028U CN 219177818 U CN219177818 U CN 219177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volute tongue
evaporator
air inlet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370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璐琼
吴佳钉
王小婷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370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7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7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7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变高度蜗舌组件包括蜗舌主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蜗舌主体开设有进风口,蜗舌主体包括前蜗舌;第一挡板可转动地连接在前蜗舌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第二挡板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挡板远离前蜗舌的一侧;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调整蒸发器与前蜗舌之间的进风量。这样,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当于将前蜗舌向蒸发器延伸、并可以控制延伸的长度,从而灵活控制进风口的进风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中,利用蜗舌对进风进行导流,但是,由于蜗舌的位置固定不变,一般对空调器设计固定的风档,例如将风档设计为五个档次,包括强力、高、中、低和静音,用户只能选择这些档位,来实现对应的进风量,然而,这些固定选项的进风量不一定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空调器的进风量选项固定,不一定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高度蜗舌组件,应用于空调器,变高度蜗舌组件包括:
蜗舌主体,开设有进风口,蜗舌主体包括前蜗舌;
第一挡板,可转动地连接在前蜗舌上靠近进风口的一侧;
第二挡板,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挡板远离前蜗舌的一侧;
其中,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用于调整蒸发器与前蜗舌之间的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高度蜗舌组件的有益效果包括:
1.通过在进风口上设置可转动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当于将前蜗舌向蒸发器延伸、并可以控制延伸的长度,从而灵活控制通过进风口的进风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采用前蜗舌、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依次铰接的形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避免采用宽度较大的单个挡板、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也相比于其它伸缩结构便于控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变高度蜗舌组件还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挡板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挡板转动,以调整第一挡板到蒸发器的距离;
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挡板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挡板转动,以调整第二挡板到蒸发器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相对于前蜗舌的壁面的转动范围:0°~18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板相对于第一挡板的转动范围:0°~180°。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挡板相对于前蜗舌的壁面转动至180°且第二挡板相对于第一挡板转动至180°的情况下,第二挡板远离第一挡板的一侧搭接到蒸发器上。
这样,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完全展开,且搭接到蒸发器上,实现对进风量最大程度地减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挡板相对于前蜗舌的壁面转动至0°且第二挡板相对于第一挡板转动至0°的情况下,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前蜗舌的壁面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
这样,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完全收拢在前蜗舌的壁面上,不仅占用空间较小,而且对进风量没有减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的宽度与第二挡板的宽度之和不小于前蜗舌到蒸发器的距离。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为电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形状尺寸一致。
这样,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形状尺寸一致,在生产制造中采用一套模具即可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蒸发器、贯流风叶和第一方面提供的变高度蜗舌组件,贯流风叶安装在变高度蜗舌组件中,蒸发器围绕贯流风叶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的第三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高度蜗舌组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空调器;1-蒸发器;2-贯流风叶;3-变高度蜗舌组件;31-蜗舌主体;311-前蜗舌;312-后蜗舌;32-第一挡板;33-第二挡板;34-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100,空调器100包括蒸发器1、贯流风叶2和变高度蜗舌组件3,其中,贯流风叶2安装在变高度蜗舌组件3中,蒸发器1围绕贯流风叶2设置。
其中,变高度蜗舌组件3包括蜗舌主体31、第一挡板32、第二挡板33、第一驱动机构(图中未画出)和第二驱动机构(图中未画出)。
具体的,蜗舌主体31开设有进风口34,蜗舌主体31包括前蜗舌311和后蜗舌312,前蜗舌311和后蜗舌312分别位于贯流风叶2的相对两侧,前蜗舌311相对于后蜗舌312靠近进风口34,蒸发器1位于进风口34的一侧。第一挡板32可转动地连接在前蜗舌311上靠近进风口34的一侧,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挡板32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挡板32转动,以调整第一挡板32到蒸发器1的距离,第一挡板32到蒸发器1的距离越小、对进风量的减小程度越大。优选地,第一挡板32相对于前蜗舌311的壁面的转动范围:0°~180°。
第二挡板33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挡板32远离前蜗舌311的一侧,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挡板33连接,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二挡板33转动,以调整第二挡板33到蒸发器1的距离。优选地,第二挡板33相对于第一挡板32的转动范围:0°~180°。
第一挡板32的宽度与第二挡板33的宽度之和不小于前蜗舌311到蒸发器1的距离。其中,第一挡板32与第二挡板33的形状尺寸一致,在生产制造中采用一套模具即可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选用电机,并采用控制器精准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的转动角度。
这样,通过在进风口34上设置可转动的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相当于将前蜗舌311向蒸发器1延伸、并可以控制延伸的长度,从而灵活控制进风口34的进风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而且采用前蜗舌311、第一挡板32与第二挡板33依次铰接的形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避免采用宽度较大的单个挡板、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第一挡板32与第二挡板33也相比于其它伸缩结构便于控制。
请参阅图1,在空调器100的第一状态下,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其中,第一位置状态为第一挡板32相对于前蜗舌311的壁面转动至0°且第二挡板33相对于第一挡板32转动至0°。此时,第二挡板33、第一挡板32和前蜗舌311的壁面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这样,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完全收拢在前蜗舌311的壁面上,不仅占用空间较小,而且对进风口34实现完全无遮挡,不会减小进风量。
请参阅图2,在空调器100的第二状态下,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二位置状态,其中,第二位置状态为第一挡板32相对于前蜗舌311的壁面转动至180°且第二挡板33相对于第一挡板32转动至180°。此时,第二挡板33远离第一挡板32的一侧搭接到蒸发器1上。这样,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完全展开,且搭接到蒸发器1上,实现对进风量最大程度地减小。
请参阅图3,在空调器100的第三状态下,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三位置状态,其中,第三位置状态为第一挡板32相对于前蜗舌311的壁面转动至180°且第二挡板33相对于第一挡板32转动至0°。此时,第一挡板32完全用于遮挡进风口34,第二挡板33折叠到第一挡板32的底面,完全不起遮挡进风口34的作用。
请参阅图4至图7,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变高度蜗舌组件3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室内环境温度T1与设定温度T2的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T3,其中,T3可以是3℃。
在T1-T2>T3的情况下,进行S2。
S2: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空调器100维持当前运行模式。
在T1-T2≤T3的情况下,进行S3。
S3:判断空调器100的当前运行风档是否不低于中风挡。
在当前运行风档不低于中风挡的情况下,进行S4。
S4: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二位置状态。
在当前运行风档低于中风挡的情况下,进行S5。
S5: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三位置状态。
在S2、S4、S5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
S6:控制空调器100维持当前模式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监测室内环境温度T1与设定温度T2的差ΔT,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30min。
S7:判断ΔT与第一预设温度T3、第二预设温度T4的大小关系,其中,T4可以选择5℃。
在ΔT≤T3的情况下,进行S8。
S8:判断当前风档的档位。其中,空调器100的风档的档位从强到弱依次为强力档、高风档、中风挡、低风档和静音档。
在当前风档为强力档或高风档的情况下,进行S9。
S9:将当前风档调到中风挡、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二位置状态,再返回S6。
在当前风档为中风挡的情况下,进行S10。
S10:将当前风档调到低风档、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再返回S6。
在当前风档为低风档或静音档的情况下,进行S11。
S11: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三位置状态,再返回S6。
在T3<ΔT<T4的情况下,进行S12。
S12:判断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是否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在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不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的情况下,进行S13。
S13: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在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的情况下,进行S14。
S14:控制当前风档提高一档。
在S13、S14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
S15:维持当前状态第二预设时长后,重新检测ΔT,再返回S7,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15min。
在T4≤ΔT的情况下,进行S16。
S16:判断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是否处于第一位置状态。
在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不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的情况下,进行S17。
S17:控制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且将当前风档调到强力档。
在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处于第一位置状态的情况下,进行S18。
S18:将当前风档调到强力档。
在S17、S18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
S19:维持当前状态第二预设时长后,将当前风档调到高风档,重新检测ΔT,再返回S7。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高度蜗舌组件3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100的有益效果包括:
1.通过在进风口34上设置可转动的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3相当于将前蜗舌311向蒸发器1延伸、并可以控制延伸的长度,从而灵活控制通过进风口34的进风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采用前蜗舌311、第一挡板32与第二挡板33依次铰接的形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以避免采用宽度较大的单个挡板、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第一挡板32与第二挡板33也相比于其它伸缩结构便于控制;
3.可以根据室内环境温度T1、设定温度T2和当前风档,灵活、自动地调整空调器100的进风量,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高度蜗舌组件,应用于空调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高度蜗舌组件包括:
蜗舌主体(31),开设有进风口(34),所述蜗舌主体(31)包括前蜗舌(311);
第一挡板(32),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蜗舌(311)上靠近所述进风口(34)的一侧;
第二挡板(33),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32)远离所述前蜗舌(311)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挡板(32)和所述第二挡板(33)用于调整蒸发器(1)与所述前蜗舌(311)之间的进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高度蜗舌组件还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挡板(3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挡板(32)转动,以调整所述第一挡板(32)到所述蒸发器(1)的距离;
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挡板(33)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挡板(33)转动,以调整所述第二挡板(33)到所述蒸发器(1)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2)相对于所述前蜗舌(311)的壁面的转动范围: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33)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32)的转动范围:0°~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32)相对于所述前蜗舌(311)的壁面转动至180°且所述第二挡板(33)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32)转动至18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挡板(33)远离所述第一挡板(32)的一侧搭接到所述蒸发器(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挡板(32)相对于所述前蜗舌(311)的壁面转动至0°且所述第二挡板(33)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32)转动至0°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挡板(33)、所述第一挡板(32)和所述前蜗舌(311)的壁面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2)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挡板(33)的宽度之和不小于所述前蜗舌(311)到所述蒸发器(1)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2)与所述第二挡板(33)的形状尺寸一致。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蒸发器(1)、贯流风叶(2)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高度蜗舌组件,所述贯流风叶(2)安装在所述变高度蜗舌组件中,所述蒸发器(1)围绕所述贯流风叶(2)设置。
CN202223437028.0U 2022-12-21 2022-12-21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19177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7028.0U CN219177818U (zh) 2022-12-21 2022-12-21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37028.0U CN219177818U (zh) 2022-12-21 2022-12-21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7818U true CN219177818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37028.0U Active CN219177818U (zh) 2022-12-21 2022-12-21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7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86803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with variable size of casing
CN102472520B (zh) 空气调节装置的风向变更装置
CN106247454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1006316A (zh) 贯流风机、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风口控制方法
CN115325671A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219177818U (zh) 变高度蜗舌组件和空调器
CN113865047B (zh) 一种智能进风格栅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11197801A (zh) 空调引风调节的防夹手控制方法
CN214038659U (zh) 新风空调
CN215398072U (zh) 空调进风箱、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1623493A (zh) 空调室外机及出风控制方法
CN2101188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325670B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8731219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2577218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制冷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冷藏车
CN2556545Y (zh) 一种具有角度自调节型进风格栅的空调器
CN115597183A (zh) 一种可增大风量的控制逻辑、控制装置、介质及其空调
WO2021179913A1 (zh) 车辆用空调系统的操作方法
CN113154531A (zh) 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6678981A (zh) 顶出风结构、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2484244A (zh) 一种空调内机风机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CN212691933U (zh) 一种共享空调器装置、共享空调器系统
CN111649469B (zh) 一种空调器导风门结构与控制方法
CN112648233A (zh) 轴流风轮、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9706680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开度调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