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6993U -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6993U
CN219176993U CN202223603961.0U CN202223603961U CN219176993U CN 219176993 U CN219176993 U CN 219176993U CN 202223603961 U CN202223603961 U CN 202223603961U CN 219176993 U CN219176993 U CN 219176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core
water mixing
valv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39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淑霞
陈世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39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6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6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6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属于厨热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阀芯结构混水不好的技术问题。阀芯结构包括:安装壳、定阀芯、动阀芯、导流件和阀杆组件,安装壳具有安装腔;定阀芯固定安装在安装腔内,并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二水口、第一水口及第三水口;动阀芯活动安装在安装腔内,并具有混水腔;导流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混水腔中;阀杆组件包括旋转座,旋转座设置在安装腔内,与动阀芯固定连接;阀杆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动阀芯相对于定阀芯转动,使第二水口能够通过混水腔与第一水口和/或第三水口导通。导流件设置在混水腔内,能够对进入到混水腔内的水进行导流作用,提高阀芯结构的混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背景技术
电子阀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打开或关闭管路,不同的电子阀具有不同数量的接口,可以通过多个进口和多个出口来实现混水的功能,电子阀通常安装水路上来控制不同的水路导通,电子阀的阀芯结构主要用于控制不同的水路之间的导通或者截止,在相关技术中的阀芯结构在混合不同水路的水,无法使不同水路的水充分混合,导致混合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阀芯结构混水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芯结构,包括:
安装壳,具有安装腔;
定阀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并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二水口、第一水口及第三水口;
动阀芯,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并具有混水腔;
导流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混水腔中;
阀杆组件,包括旋转座,所述旋转座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动阀芯固定连接;
所述阀杆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动阀芯相对于所述定阀芯转动,使所述第二水口能够通过所述混水腔与所述第一水口和/或所述第三水口导通。
导流件设置在混水腔内,能够对进入到混水腔内的水进行导流作用,提高阀芯结构的混水效果。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安装在所述旋转座上,并部分伸入至所述混水腔中。
导流件固定在旋转座上,旋转座与动阀芯固定连接,导流件与动阀芯之间也是相对固定。将导流件安装在旋转座上,能够方便导流件的设置,提高对导流件的固定效果。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混水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混水段及第二混水段,所述第一混水段靠近所述定阀芯设置,所述第二混水段靠近所述旋转座设置,所述第一混水段的靠近所述定阀芯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混水段的靠近所述旋转座一端的开口面积,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混水段内。
第一混水段靠近定阀芯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混水段靠近旋转座的一端,即水进入到混水腔的过程中开口面积较小,混水腔内部的开口面积较大,在热水和冷水分别进入到混水腔内后,能够在混水腔内充分混合,提高混水腔的混合效果,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混合不充分的情况。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段在远离所述第一混水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混水段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大。
热水和冷水在经过第一混合段后进入到第二混合段内,第二混合段呈敞开状使进入到第二混合段内的水流速边慢,使热水和冷水能够在第二混合段内充分混合,再从第二水口中流出。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混水腔连通,所述导流件安装在所述连接槽内,并伸入至所述混水腔内。
连接槽和混水腔对应设置,并且和混水腔连接,相当于增加了热水和冷水的混合空间,增加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时间,使热水和冷水能够混合充分。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包括多个导流板,多个导向板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板形成导流槽。
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槽,多个导向槽的间距相同,也就是说多个导流板等间距地排布在旋转座上,能够尽可能使进入到混水腔内的水能够流速一致,提高混水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具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端和第二导流端,所述第一导流端和所述第二导流端均朝向所述定阀芯设置。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端和所述第二导流端呈弧形连接。
即导流面呈弧形,通过弧形的导流面来连接第一导流端和第二导流端能够使水流能够平滑流动,减少了混水腔的内壁之间的碰撞。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口与所述第三水口沿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水口沿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轴与所述动阀芯的转动中心垂直。
采用对称布置的方式能够方便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和第三水口的位置设置,便于混水腔与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及第三水口的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混水腔沿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动阀芯的转动中心垂直,在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重合的条件下,所述第二水口通过所述混水腔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和所述第三水口导通;或所述第二水口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和所述第三水口截止。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混水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在与所述第二对称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的在于所述第二对称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
在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重合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水口连通的条件下,所述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和所述第三水口连通;
在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重合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水口连通的条件下,所述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和所述第三水口截止。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混水腔的靠近所述定阀芯的一侧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水口的靠近所述动阀芯的一侧开口面积。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结构还包括底座密封圈、定片密封圈、动片密封圈和阀杆密封圈,所述底座密封圈与所述安装壳连接,用于密封安装壳,所述定片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定阀芯与所述安装壳之间,用于密封定阀芯,所述动片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动阀芯和所述旋转座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动阀芯,所述阀杆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阀杆组件与所述安装壳之间,用于密封所述阀杆组件。
密封圈主要是起密封作用,避免水从除了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和第三水口的其他地方漏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阀,包括驱动器及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阀芯结构,所述驱动器与所述阀杆组件传动连接,通过所述阀杆组件驱动所述动阀芯相对于所述定阀芯转动。
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阀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提供的阀芯结构的有益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三连接通道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一连接通道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第二连接通道同时与第一连接通道、第三连接通道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第一水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的第二水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的剖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的爆炸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的阀杆组件和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的混水腔同时与第二水口、第三水口导通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的混水腔同时与第一水口、第二水口、第三水口导通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的混水腔同时与第一水口、第二水口导通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阀芯结构的混水腔仅与第二水口导通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电子阀,110-阀芯结构,112-安装壳,112a-安装腔,113-定阀芯,113a-第一水口,113b-第二水口,113c-第三水口,114-动阀芯,114a-混水腔,114b-第一混水段,114c-第二混水段,114d-第一端,114e-第二端,115-导流件,115a-导流板,115b-导流槽,115c-导流面,115d-第一导流端,115e-第二导流端,116-阀杆组件,116a-旋转座,116b-连接槽,116c-连杆,118a-底座密封圈,118b-定片密封圈,118c-动片密封圈,118d-阀杆密封圈,120-阀壳,121-第一连接通道,121a-第一连接口,123-第二连接通道,123a-第二连接口,125-第三连接通道,125a-第三连接口,127-外壳,129-连接壳,130-第一水管组件,132-第一水流通道,132a-第一导流段,132b-第一连接段,134-第二水流通道,134a-第二导流段,134b-第二连接段,140-第二水管组件,141-第三水流通道,141a-第一流通段,141b-第二流通段,143-第四水流通道,150-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电子阀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打开或关闭管路,不同的电子阀具有不同数量的接口,可以通过多个进口和多个出口来实现混水的功能,电子阀通常安装水路上来控制不同的水路导通,然而目前的电子阀的布局不合理,不利于电子阀的安装及使用,在应用至热水器的调温功能时,不利用调温控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及热水器能够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及热水器能够合理布局电子阀的各个部件,能够便于电子阀的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阀10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100能够合理布局电子阀100的各个部件,能够便于电子阀100的安装。
请参阅图2及图3,图3中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阀100包括:阀壳120、第一水管组件130、第二水管组件140、驱动器150及阀芯结构110,阀壳120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连接通道121、第二连接通道123及第三连接通道125;第一水管组件130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水流通道132及第二水流通道134,第一水流通道132与第一连接通道121连通,第二水流通道134与第二连接通道123连通;第二水管组件140包括第三水流通道141,第三水流通道141与第三连接通道125连通;阀芯结构110与阀壳120连接;驱动器150与阀芯结构110传动连接,以驱动阀芯114结构110相对于阀壳120运动,使第二连接通道123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或第三连接通道125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100可以应用热水器上,可以用来调节热水器的出水温度,也可以用于调节热水器出水的水质,为了方便描述,本申请中均以电子阀100来调节出水温度为例。其中,第一水流通道132和热水器的内胆连接,用于向阀壳120中通入热水,第三水流通道141与自来水连接,用于通入冷水,通过控制第二连接通道123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三连接通道125中的至少一个导通从而控制从第二连接通道123中流出的水的温度值。
其中,第二连接通道123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或第三连接通道125连通,包括三种连通方式,第一连接方式为第二连接通道123只与第一连接通道121连通,第二中连接方式为第二连接通道123只与第三连接通道125连通,第三中连接方式为第二连接通道123同时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三连接通道125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阀芯结构110控制第二连接通道123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三连接通道125的导通面积从而来控制从第二水流通道134中流出的水的温度值。第一水流通道132与第一连接通道121连通,第二水流通道134与第二连接通道123连通,第三水流通道141与第三连接通道125连通,驱动器150与阀芯结构110传动连接,能够驱动阀芯114结构110相对于阀壳120转动,使第二连接通道123能够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二连接通道123中的至少一个连通,从而调节从第二连接通道123流出的水的温度值。
如图4所述,图中箭头表示冷水流动方向,当第二连接通道123仅与第三连接通道125连通时,从第二水流通道134中流出的为全冷水。如图5所述,当第二连接通道123仅与第一连接通道121连通时,从第二水流通道134中流出的为全热水,图中实线空心箭头表示冷水流动方向,虚线空心箭头表示热水流动方向。如图6所述,第二连接通道123同时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三连接通道125连接,从第二水流通道134中流出的为温水,图中实线空心箭头表示冷水流动方向,虚线空心箭头表示热水流动方向,实心箭头表示温水流动方向。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水流通道132及第二水流通道134设置在第一水流组件上,第三水流通道141设置在第二水流组件上,使第一水流通道132、第二水流通道134和第三水流通道141在各自独立工作的条件下,电子阀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将第一水流通道132和第三水流通道141分开设置能够方便电子阀100与水管连接,便于电子阀10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管组件130及第二水管组件140分别设置在阀壳120的两端。能够使第一水流通道132和第三水流通道141分别从阀壳120的两端进水或者是出水,能够方便整个电子阀100与水管的安装。第一水管组件130和第二水管组件140分别设置在阀壳120的两端,使整个电子阀100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方便与水管的安装和连接,使各个通道之间互不影响。
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流通道132包括第一导流段132a及第一连接段132b,第一连接段132b连通第一导流段132a和第一连接通道121,第二水流通道134包括第二导流段134a及第二连接段134b,第二连接段134b连通第二导流段134a和第二连接通道123,第一连接段132b设置在第二连接段134b内或第二连接段134b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32b内。
无论是第一连接段132b设置在第二连接段134b内,还是第二连接段134b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32b内,能够减少第一水流组件的占用空间,使电子阀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另外,第一连接段132b和第二连接段134b均为圆柱形,第一连接段132b与第二连接段134b同轴设置,经过混合后的水从第一连接段132b和第二连接段134b之间的间隙流入至第二导流段134a内,再从第二导流段134a中流出。
第一导流段132a用于通入冷水,而第二导流段134a用于将混合后的水导出,第一导流段132a和第二导流段134a连接的水路不同,连接不同的水路,水流方向可能不同,第一导流段132a和第二导流段134a的位置可以根据情况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段134b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段132b的条件下,第二导流段134a穿过第一连接段132b与第二连接段134b连通。为了使第二导流段134a能够与第二连接段134b连通,第二导流段134a需要伸入至第第一连接段132b内,第二导流段134a和第一连接段132b的连接处密封设置,避免第一水流通道132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32b与第一导流段132a呈夹角设置,第二连接段134b与第二导流段134a呈夹角设置,第一导流段132a与第二导流段134a呈夹角设置。
由于第一连接段132b和第二连接段134b重叠设置,第一连接段132b和第二连接段134b可以认为是一个整体,第一水流组件大致形成一个三维坐标系,第一导流段132a、第二导流段134a、第一连接段132b和第二连接段134b的整体的延伸方向均不相同,能够方便不同的水路连接,便于电子阀100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段132b、第一导流段132a、第二连接段134b及第二导流段134a均为圆柱形,第一连接段132b和第一导流段132a呈夹角设置,是指第一连接段132b的轴线和第一导流段132a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同样的,第二连接段134b与第二导流段134a呈夹角设置是指第二连接段134b的轴线和第二导流段134a的轴线呈夹角设置。第一导流段132a和第二导流段134a呈夹角设置是指第一导流段132a的轴线和第二导流段134a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由于第二连接段134b设置在第一连接段132b内,则与阀壳120连接的是第一连接段132b,第一连接段132b与阀壳120之间可以采用径向密封圈进行密封。
第一连接段132b与阀壳120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向连接,将第一连接段132b插入至阀壳120内,然后将卡扣插入至第一连接段132b和阀壳120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通道121与第一连接段132b的端部连接,第一导流段132a与第一连接段132b的侧壁连接,第二连接通道123与第二连接段134b的端部连接,第二导流段134a与第二连接段134b的侧壁连接。
第一导流段132a的一端和第一连接段132b的侧壁连接,即可以认为是第一导流段132a的轴线和第一连接段132b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同样的,第二导流段134a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段134b的侧壁连接可以认为是第二导流段134a的轴线和第二连接段134b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容易理解的是,第一连接段132b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通道121连通,第一连接段132b的另外一端是封闭的。同样的,第二连接段134b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通道123连通,第二连接段134b的另外一端也是封闭结构。
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水流通道141包括第一流通段141a及第二流通段141b,第一流通段141a的一端与第二流通段141b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通道125连接,第一流通段141a及第二流通段141b呈夹角设置。
同样的,第一流通段141a和第二流通段141b均呈圆柱形,第一流通段141a和第二流通段141b呈夹角设置是指第一流通段141a的轴线和第二流通段141b的轴线呈夹角设置。
第一流通段141a的端部和第三连接通道125连通,第二流通段141b与第一流通段141a呈夹角设置,能够方便第二流通段141b和水管连接。第二流通段141b主要用于将阀壳120内通入冷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水管组件140还包括第四水流通道143,第四水流通道143与第二流通段141b连通。第四水流通道143主要用于和加热模块连接,用于将冷水输送至加热模块中进行加热。
其中,第一流通段141a、第二流通段141b及第四水流通道143均连通,由于加热模块中的水压较大,在第二流通段141b与第三水流通道141连通的条件下,进入到第一流通段141a中的水是优先进入到第二水流通道134内,与第一水流通道132中的热水进行混合,或者是直接通过第二连接通道123进入到第二水流通道134中直接流出。
第二水流组件相当于是一个三通接口,用于向阀壳120内通入冷水或者是向加热模块中通入冷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水流通道143与第一流通段141a呈夹角设置,第四水流通道143与第一流通段141a呈夹角设置。同样的,第四水流通道143也呈圆柱形,第四水流通道143与第一流通段141a呈夹角设置是指第四水流通道143的轴线与第一流通段141a的轴线呈夹角设置。第一流通段141a、第二流通段141b和第四水流通道143也形成一个三维坐标,第一流通段141a的轴线的方向和第二导流段134a的轴线的方向相同。第四水流通道143的轴线的方向和第一导流段132a的轴线的方向相同。第二流通段141b的轴线方向、第一连接段132b的轴线方向、第二连接段134b的轴线方向相同。
也就是说,第一流通段141a与第二导向段平行,第一导向段和第四水流通道143平行,第二流通段141b与第一连接段132b及第二连接段134b共线设置。
其中,第二流通段141b与阀壳120之间连接,第二流通段141b和阀壳120之间也可以采用径向密封圈进行密封。
第二流通段141b与阀壳120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向连接,将第二流通段141b插入至阀壳120内,然后将卡扣插入至第二流通段141b和阀壳120的连接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通道121具有与阀芯结构110连通的第一连接口121a,第二连接通道123具有与阀芯结构110连通的连通的第二连接口123a,第三连接通道125具有与连通阀芯结构110连通的第三连接口125a,第一连接口121a、第二连接口123a及第三连接口125a设置在阀壳120的侧壁上。
阀壳120的外形也大致呈圆柱形,第二连接段134b和第一连接段132b与阀壳120的一端连接,第二流通段141b与阀壳120的另外一端连接,第一连接口121a、第二连接口123a和第三连接口125a设置在阀壳120的侧壁,并与阀芯结构110连通,能够合理地对电子阀100的各个部件进行布局,使整个电子阀100的布局更加紧凑,方便安装。
第一连接口121a、第二连接口123a和第三连接口125a设置在阀壳120的侧壁上,并与阀芯结构110连接,阀芯结构110的转动中心和第二导流段134a的轴线方向、第一流通段141a的轴向方向相同,也就是说,阀芯结构110设置在第一流通段141a和第二导流段134a之间。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阀壳120包括外壳127和连接壳129,外壳1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水管组件130和第二水管组件140连接,连接壳129设置于外壳127的侧壁,并与阀芯结构110连接。
外壳127呈圆柱形,连接壳129主要用于和阀芯结构110连接,连接壳129的形状可以根据阀芯结构110的形状来设置。方便阀芯结构110和连接壳129之间的装配。
请参阅图9及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结构110包括:安装壳112、定阀芯113、动阀芯114、导流件115和阀杆组件116,安装壳112具有安装腔112a;定阀芯113固定安装在安装腔112a内,并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水口113a、第二水口113b及第三水口113c;动阀芯114活动安装在安装腔112a内,并具有混水腔114a;导流件115至少部分设置在混水腔114a中;阀杆组件116包括旋转座116a,旋转座116a设置在安装腔112a内,与动阀芯114固定连接;阀杆组件116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动阀芯114相对于定阀芯113转动,使第二水口113b能够通过混水腔114a与第一水口113a和/或第三水口113c导通。
阀杆组件116的旋转座116a设置在安装腔112a内,并和动阀芯114固定连接,定阀芯113固定安装在安装壳112内,在阀杆组件116带动动阀芯114转动的过程中,混水腔114a也能够相对于定阀芯113转动,使第二水口113b能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中的至少一个连通,使第一水口113a和/或第三水口113c中的水能够进入到第二水口113b中,或者是第二水口113b中的水能够通过混水腔114a进入到第一水口113a和/或第三水口113c中。
容易理解的是,第二水口113b能够通过混水腔114a与第一水口113a和/或第三水口113c导通分三种导通方式,第一种方式为第二水口113b通过混水腔114a仅与第一水口113a导通,第二种方式为第二水口113b通过混水腔114a仅与第三水口113c导通,第三种方式为第二水口113b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阀芯结构110中的水流方向可以是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为进口,第二水口113b为出口,即水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进入到混水腔114a中再从第二水口113b中流出。另外一种即为反方向,第二水口113b为进口,水通过第二水口113b进入到混水腔114a中,在经过第一水口113a和第二水口113b中的至少一个流出,具体的水流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装。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均以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为进口,第二水口113b为出口为例进行描述,另外一种情况可以以此类推。
导流件115设置在混水腔114a内,当第一水口113a和/或第三水口113c中的水进入到混水腔114a内后,导流件115能够对两股水起到导流和混合的作用,使两股水能够混合均匀。例如当第一水口113a流入的为热水,第三水口113c流入的为冷水,经过导流件115的导流后能够使热水和冷水沿着导流件115的路径混合,并能够流向第二水口113b,使混合形成的温水能够从第二水口113b流出。
导流件115设置在混水腔114a内,能够对进入到混水腔114a内的水进行导流作用,提高阀芯结构110的混水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口113a通过第一连接口121a和第一水流通道132连通,第二水口113b通过第二连接口123a和第二水流通道134连通,第三水口113c通过第三连接口125a和第三水流通道141连通。驱动器150与阀杆组件116传动连接,驱动器150驱动阀杆组件116转动,阀杆组件116带动动阀芯114相对于定阀芯113转动,使第二水口113b能够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中的至少一个导通,从而使第二连接通道123能够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三连接通道125中的至少一个导通。可以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三连接通道125中流入在混水腔114a中混合后,再从第二连接通道123流通。还可以是从第二连接通道123流入经过混水腔114a的分流后分别从第一连接通道121和第三连接通道125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115安装在旋转座116a上,并部分伸入至混水腔114a中。导流件115固定在旋转座116a上,旋转座116a与动阀芯114固定连接,导流件115与动阀芯114之间也是相对固定。将导流件115安装在旋转座116a上,能够方便导流件115的设置,提高对导流件115的固定效果。
其中,混水腔114a为通腔不便于导流件115的安装,可以将导流件115安装在旋转座116a上,但是不限于此,还是可以将导流件115安装在混水腔114a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水腔114a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混水段114b及第二混水段114c,第一混水段114b靠近定阀芯113设置,第二混水段114c靠近旋转座116a设置,第一混水段114b的靠近定阀芯113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混水段114c的靠近旋转座116a一端的开口面积,导流件115设置在第二混水段114c内。
第一混水段114b靠近定阀芯113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混水段114c靠近旋转座116a的一端,即水进入到混水腔114a的过程中开口面积较小,混水腔114a内部的开口面积较大,在热水和冷水分别进入到混水腔114a内后,能够在混水腔114a内充分混合,提高混水腔114a的混合效果,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混合不充分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远离第一混水段114b的方向上,第二混水段114c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大。
第一混水段114b的横街面为矩形,第二混水段114c的横截面大致为梯形,热水和冷水在经过第一混水段114b后进入到第二混水段114c内,第二混水段114c呈敞开状使进入到第二混水段114c内的水流速边慢,使热水和冷水能够在第二混水段114c内充分混合,再从第二水口113b中流出。
第二混水段114c的横截面大致为梯形,较小的一端和第一混水段114b连接,较大的一端靠近旋转座116a设置,在远离第一混水段114b的方向上,第二混水段114c大致呈喇叭状,使进入到第二混水段114c内的水流速边慢,使热水和冷水能够在第二混水段114c内充分混合,再从第二水口113b中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座116a上设置有连接槽116b,连接槽116b与混水腔114a连通,导流件115安装在连接槽116b内,并伸入至混水腔114a内。
连接槽116b和混水腔114a对应设置,并且和混水腔114a连接,相当于增加了热水和冷水的混合空间,增加热水和冷水的混合时间,使热水和冷水能够混合充分。
其中,连接槽116b靠近第二混水段114c一端的开口形状和第二连接段134b靠近旋转座116a一端的开口形状相同,使连接槽116b能够和混水腔114a能够完全对接,合理利用连接槽116b,使连接槽116b也能够起到混水的作用。
请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115包括多个导流板115a,多个导流板115a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导流板115a形成导流槽115b。
相邻的两个导流板115a之间形成导流槽115b,多个导向槽的间距相同,也就是说多个导流板115a等间距地排布在旋转座116a上,能够尽可能使进入到混水腔114a内的水能够流速一致,提高混水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115具有导流面115c,导流面115c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端115d和第二导流端115e,第一导流端115d和第二导流端115e均朝向定阀芯113设置。
每个导流板115a上均具有导流面115c,由于第一水口113a、第二水口113b及第三水口113c均设置在定阀芯113的同一个面上,第一导流端115d和第二导流端115e均朝向定阀芯113设置,无论水是第一导向端流向第二导流端115e,还是从第二导流端115e流向第一导流端115d,可以使水流在混水腔114a中混合后再流向定阀芯113,能够使混合后的水能够顺利再流向定阀芯11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端115d和第二导流端115e呈弧形连接。即导流面115c呈弧形,通过弧形的导流面115c来连接第一导流端115d和第二导流端115e能够使水流能够平滑流动,减少了混水腔114a的内壁之间的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口113a与第三水口113c沿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二水口113b沿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一对称轴与动阀芯114的转动中心垂直。
定阀芯113的形状大致为圆柱形,厚度非常薄,即定阀芯113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形,第一对称轴是定阀芯113的直径。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对称设置,第二水口113b自身为一个对称的形状,其自身也沿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采用对称布置的方式能够方便第一水口113a、第二水口113b和第三水口113c的位置设置,便于混水腔114a与第一水口113a、第二水口113b及第三水口113c的连接。
其中,阀杆组件116还包括连杆116c,连杆116c穿设于壳体,并与驱动器150连接,动阀芯114的转动中心即为整个阀杆组件116的转动中心,也是连杆116c的延伸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水腔114a沿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第二对称轴与动阀芯114的转动中心垂直,在第二对称轴与第一对称轴重合的条件下,第二水口113b通过混水腔114a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导通;或第二水口113b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截止。
动阀芯114也为厚度很薄的圆柱形,动阀芯114的横截面也为圆形,第二对称轴为动阀芯114的直径,动阀芯114的转动中心分别经过动阀芯114和定阀芯113的圆心,在动阀芯114相对于定阀芯113转动的过程中,若第一对称轴和第二对称轴重合,存在两种情况,其中一种为第二水口113b同时和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导通,另外一种为第二水口113b均不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导通。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水口113b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的连通面积相同。在第二对称轴和第一对称轴呈夹角的情况下,可能是第二水口113b只和第一水口113a导通,也可能是第二水口113b只和第三水口113c导通,还有可能是第二水口113b同时和第一水口113a、第三水口113c导通,这种情况下第二水口113b和第一水口113a、第三水口113c的导通面积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呈弧形,并且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在同一个圆上,并且该圆的圆心为定阀芯113的圆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水腔114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4d和第二端114e,第一端114d的在与第二对称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二端114e的在于第二对称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
在第二对称轴与第一对称轴重合且第一端114d与第二水口113b连通的条件下,第二端114e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连通;
在第二对称轴与第一对称轴重合且第二端114e与第二水口113b连通的条件下,第一端114d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截止。
第一端114d相较于第二端114e较窄,在动阀芯114相对于定阀芯11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端114d主要用于和第二水口113b连接,第二端114e主要用于和第一水口113a、第三水口113c连接。
在动阀芯114相对于定阀芯11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端114d始终与第二水口113b连通,第二端114e的连通位置发现变化,第二端114e可以先与第一水口113a部分导通,再全部导通,再是第二端114e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三水口113c部分导通,第二端114e仅与第二水口113b导通,再到整个混合腔只和第二水口113b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混水腔114a的靠近定阀芯113的一侧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水口113b的靠近动阀芯114的一侧开口面积。能够使混水腔114a在与第二水口113b连接时还能够与第一水口113a和第二水口113b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实现混水功能。
图12示出了混水腔114a同时和第二水口113b、第三水口113c导通的结构示意图,第三水口113c通入冷水,此时为全冷水状态,图13示出了混水腔114a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第二水口113b、第三水口113c导通的结构示意图,此时为混合水状态,图14示出了混水腔114a同时与第一水口113a、第二水口113b导通的示意图,此时为全热水状态,图15示出了混水腔114a仅与第二水口113b导通的示意图,此时为全关水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结构110还包括底座密封圈118a、定片密封圈118b、动片密封圈118c和阀杆密封圈118d,底座密封圈118a与安装壳112连接,用于密封安装壳112,定片密封圈118b设置在定阀芯113与安装壳112之间,用于密封定阀芯113,动片密封圈118c设置在动阀芯114和旋转座116a之间,用于密封动阀芯114,阀杆密封圈118d设置在阀杆组件116与安装壳112之间,用于密封阀杆组件116。
密封圈主要是起密封作用,避免水从除了第一水口113a、第二水口113b和第三水口113c的其他地方漏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阀10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水流通道132及第二水流通道134设置在第一水流组件上,第三水流通道141设置在第二水流组件上,使第一水流通道132、第二水流通道134和第三水流通道141在各自独立工作的条件下,电子阀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将第一水流通道132和第三水流通道141分开设置能够方便电子阀100与水管连接,便于电子阀100的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可以是热水器、可以是净水器、还可以是净化器。电器设备包括上述的电子阀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4)

1.一种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壳(112),具有安装腔(112a);
定阀芯(113),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12a)内,并具有相互独立的第二水口(113b)、第一水口(113a)及第三水口(113c);
动阀芯(114),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12a)内,并具有混水腔(114a);
导流件(115),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混水腔(114a)中;
阀杆组件(116),包括旋转座(116a),所述旋转座(116a)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12a)内,与所述动阀芯(114)固定连接;
所述阀杆组件(116)在外力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动阀芯(114)相对于所述定阀芯(113)转动,使所述第二水口(113b)能够通过所述混水腔(114a)与所述第一水口(113a)和/或所述第三水口(113c)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115)安装在所述旋转座(116a)上,并部分伸入至所述混水腔(114a)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腔(114a)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混水段(114b)及第二混水段(114c),所述第一混水段(114b)靠近所述定阀芯(113)设置,所述第二混水段(114c)靠近所述旋转座(116a)设置,所述第一混水段(114b)的靠近所述定阀芯(113)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混水段(114c)的靠近所述旋转座(116a)一端的开口面积,所述导流件(115)设置在所述第二混水段(114c)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段在远离所述第一混水段(114b)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混水段(114c)的开口面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16a)上设置有连接槽(116b),所述连接槽(116b)与所述混水腔(114a)连通,所述导流件(115)安装在所述连接槽(116b)内,并伸入至所述混水腔(114a)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115)包括多个导流板(115a),多个导向板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向板形成导流槽(115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115)具有导流面(115c),所述导流面(115c)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流端(115d)和第二导流端(115e),所述第一导流端(115d)和所述第二导流端(115e)均朝向所述定阀芯(113)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端(115d)和所述第二导流端(115e)呈弧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口(113a)与所述第三水口(113c)沿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水口(113b)沿所述第一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对称轴与所述动阀芯(114)的转动中心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腔(114a)沿第二对称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动阀芯(114)的转动中心垂直,在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重合的条件下,所述第二水口(113b)通过所述混水腔(114a)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113a)和所述第三水口(113c)导通;或所述第二水口(113b)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113a)和所述第三水口(113c)截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腔(114a)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4d)和第二端(114e),所述第一端(114d)的在与所述第二对称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端(114e)的在于所述第二对称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
在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重合且所述第一端(114d)与所述第二水口(113b)连通的条件下,所述第二端(114e)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113a)和所述第三水口(113c)连通;
在所述第二对称轴与所述第一对称轴重合且所述第二端(114e)与所述第二水口(113b)连通的条件下,所述第一端(114d)同时与所述第一水口(113a)和所述第三水口(113c)截止。
1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腔(114a)的靠近所述定阀芯(113)的一侧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水口(113b)的靠近所述动阀芯(114)的一侧开口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结构(110)还包括底座密封圈(118a)、定片密封圈(118b)、动片密封圈(118c)和阀杆密封圈(118d),所述底座密封圈(118a)与所述安装壳(112)连接,用于密封安装壳(112),所述定片密封圈(118b)设置在所述定阀芯(113)与所述安装壳(112)之间,用于密封定阀芯(113),所述动片密封圈(118c)设置在所述动阀芯(114)和所述旋转座(116a)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动阀芯(114),所述阀杆密封圈(118d)设置在所述阀杆组件(116)与所述安装壳(112)之间,用于密封所述阀杆组件(116)。
14.一种电子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器(150)及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阀芯结构(110),所述驱动器(150)与所述阀杆组件(116)传动连接,通过所述阀杆组件(116)驱动所述动阀芯(114)相对于所述定阀芯(113)转动。
CN202223603961.0U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Active CN219176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3961.0U CN219176993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3961.0U CN219176993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6993U true CN219176993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2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3961.0U Active CN219176993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6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38511A (zh)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CN112709843A (zh) 多通阀、流体回路和冷却流体回路
CN219176993U (zh) 一种阀芯结构及电子阀
US20220243828A1 (en) Six Port Valve
CN219606177U (zh) 一种电子阀及电器设备
WO2009091135A2 (en) The bibcock having the cold water and warm water mixture are possible
CN218582335U (zh) 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CN111904308A (zh) 一种双水路淋浴器
JP3471632B2 (ja) 水栓器具
CN116557591A (zh) 多通切换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198537A (zh) 一种集成水阀机构
CN211599632U (zh) 一种双出水龙头
CN219734298U (zh) 一种分流阀及饮水设备
CN219510182U (zh)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CN219102101U (zh) 一种可比例调节的双五通水阀
CN218582337U (zh) 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EP1817517B1 (en) Tap unit
CN218598871U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系统
CN219102098U (zh) 一种可比例调节的五通阀
CN220060635U (zh) 分向阀组件及饮料机的水路系统
WO2024057639A1 (ja) 流路切換弁
CN219529909U (zh) 一种集成式热管理模块
CN218670740U (zh) 一种物料混合调节组件
CN210978617U (zh) 一种出水稳定的组合式混水阀
CN220435504U (zh) 拼接式组合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