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10182U -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10182U
CN219510182U CN202320778200.4U CN202320778200U CN219510182U CN 219510182 U CN219510182 U CN 219510182U CN 202320778200 U CN202320778200 U CN 202320778200U CN 219510182 U CN219510182 U CN 219510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outlet
flow passage
flow channel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82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
邓树平
马俊
关大众
由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82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10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10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10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六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形成空腔,所述阀芯转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阀体上设有多个接口,其中,包括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两者中的一个能够将一个所述进口与一个所述出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一个所述进口和另一个所述出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两个且相邻设置的所述进口和另一个所述出口连通。

Description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的温度控制系统中,通常需要用到四通阀和四通阀配合使用来实现一定的控制目的,当需要用到多个这种组合时,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六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内形成空腔,阀芯转动设置在空腔内;阀体上设有多个接口,其中,包括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阀芯上设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两者中的一个能够将一个进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一个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或者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两个且相邻设置的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
阀芯相对阀体转动过程中,当阀芯处于一位置时,第一流道将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连通,同时,第二流道将另一个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也即此时六通阀实现两条流体通道,流体可以沿着该两条流体通道流通;阀芯转动至另一位置时,第一流道将一个进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同时,另两个进口均通过第二流道与另一个出口连通,该两个进口相邻设置,两者之间必然存在间隔,第二流道的同一端与该两个进口同时连通,从而阀芯转动,第二流道与该两个进口中的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小,则第二流道与该两个进口的另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大,也即可以通过阀芯的转动角度,调整两个进口与第一流道的连通面积,从而实现两个进口的流量的比例调节。
当阀芯处于另一位置时,第二流道将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连通,同时,第一流道将另一个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也即此时六通阀实现两条流体通道,流体可以沿着该两条流体通道流通;阀芯转动至另一位置时,第二流道将一个进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同时,另两个进口均通过第一流道与另一个出口连通,该两个进口相邻设置,两者之间必然存在间隔,第一流道的同一端与该两个进口同时连通,从而阀芯转动,第一流道与该两个进口中的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小,则第一流道与该两个进口的另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大,也即可以通过阀芯的转动角度,调整两个进口与第二流道的连通面积,从而实现两个进口的流量的比例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六通阀,通过改变阀芯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能够将两个四通阀配合实现的功能集成在一个阀门上,从而可以简化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
进一步地,在阀体的圆周方向上,多个接口间隔的设置在阀体上;在阀体的轴向上,多个接口设置在阀体的同一位置。
进一步地,接口的一侧贯穿阀体侧壁以能够与流道连通,接口的另一侧在阀体的轴向上贯穿阀体的底部以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三个进口分别为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和第三进口,三个出口分别为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第三出口;沿阀体的圆周方向,第一进口、第二出口、第三进口、第三出口、第一出口和第二进口顺序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阀体的圆周方向上,第三进口和第二出口长度相同,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的长度相同,三进口的长度大于第二进口的长度,第二进口的长度大于第一进口的长度,第二出口的长度大于第三出口的长度;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在阀芯上对称设置,阀芯上的位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的侧壁能够封堵第二进口。
进一步地,第二流道连通第三进口和第二出口时,第一流道能够连通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或者,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均能够通过第一流道与第三出口连通,或者,第一流道能够连通第二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一流道连通第三进口和第一出口时,第二流道能够连通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或者,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均通过第二流道与第二出口连通,或者,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通过第二流道连通;第一流道连通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时,第二进口能够与第二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流道一体成型在阀芯上,流道的两端均贯穿阀芯的侧壁。
进一步地,在阀芯上,位于第一流道和阀芯的侧壁之间、第二流道与阀芯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均设有减重槽。
进一步地,六通阀还包括密封套和密封圈,密封套套设在阀芯外,密封圈设置在阀体的外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流体管路和上述的六通阀,六通阀连接在流体管路上。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六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在第三种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在第四种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在第五种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在第六种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六通阀在第七种工作模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阀体;2-阀芯;3-盖板;4-执行器;5-密封套;6-密封圈;11-第一进口;12-第二进口;13-第三进口;14-第一出口;15-第二出口;16-第三出口;21-第一流道;22-第二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六通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阀体1内形成空腔,阀芯2转动设置在空腔内;阀体1上设有多个接口,其中,包括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阀芯2上设有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两者中的一个能够将一个进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一个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或者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两个且相邻设置的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
本实施例中,阀芯2相对阀体1转动过程中,当阀芯2处于一位置时,第一流道21将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连通,同时,第二流道22将另一个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也即此时六通阀实现两条流体通道,流体可以沿着该两条流体通道流通;阀芯2转动至另一位置时,第一流道21将一个进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同时,另两个进口均通过第二流道22与另一个出口连通,该两个进口相邻设置,两者之间必然存在间隔,第二流道22的同一端与该两个进口同时连通,从而阀芯2转动,第二流道22与该两个进口中的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小,则第二流道22与该两个进口的另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大,也即可以通过阀芯2的转动角度,调整两个进口与第一流道21的连通面积,从而实现两个进口的流量的比例调节。
当阀芯2处于另一位置时,第二流道22将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连通,同时,第一流道21将另一个进口和另一个出口连通,也即此时六通阀实现两条流体通道,流体可以沿着该两条流体通道流通;阀芯2转动至另一位置时,第二流道22将一个进口与一个出口连通,同时,另两个进口均通过第一流道21与另一个出口连通,该两个进口相邻设置,两者之间必然存在间隔,第一流道21的同一端与该两个进口同时连通,从而阀芯2转动,第一流道21与该两个进口中的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小,则第一流道21与该两个进口的另一个的连通面积变大,也即可以通过阀芯2的转动角度,调整两个进口与第二流道22的连通面积,从而实现两个进口的流量的比例调节。
本实施例提供的六通阀,通过改变阀芯2的位置,可以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能够将两个四通阀配合实现的功能集成在一个阀门上,从而可以简化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六通阀还包括盖板3和执行器4,为了安装方便,阀体1的上侧开口设置,阀芯2由阀体1的开口插入空腔中,盖板3固定在阀体1的开口处,执行器4设置在盖板3的外壁上,执行器4与阀芯2传动连接以驱动阀芯2转动。
其中,可以沿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接口设置在阀体1上的不同位置,也可以理解为,多个接口分不同层设置,对应的,阀芯2上的还应该设置中间流道,以实现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与不同层的接口的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在阀体1的圆周方向上,多个接口间隔的设置在阀体1上;在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接口设置在阀体1的同一位置。
本实施例中,多个接口设置在阀体1的同一位置,也可以理解为,在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接口的上底和下底位于同一平面内,则可以实现六通阀单层设置,可以避免在阀芯2上设置中间流道,设置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即可。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3至图9所示,接口的一侧贯穿阀体1侧壁以能够与流道连通,接口的另一侧在阀体1的轴向上贯穿阀体1的底部以与外部连通。
本实施例中,接口的用于与外部连通的口设置在阀体1的底部(远离执行器4的一侧),可以使得外部连通管道集中在阀体1的底部,使得外部连通管道结构紧凑;或者,当阀体1直接安装在安装基体上时,接口可以直接与安装基体的连通口连通,避免设置其余管道实现接口和安装基体的连通口的连通,从而简化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
如图2至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三个进口分别为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和第三进口13,三个出口分别为第一出口14、第二出口15和第三出口16;沿阀体1的圆周方向,第一进口11(1)、第二进口12(2)、第一出口14(3)、第三出口16(6)、第三进口13(5)和第二出口15(4)顺序间隔设置。这种结构方便设置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是使六通阀实现多种工作模式。
其中,多个接口的结构可以根据能够实现上述过程来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3至图9所示,在阀体1的圆周方向上,第三进口13和第二出口15长度相同,第二进口12和第一出口14的长度相同,第三进口的长度大于第二进口12的长度,第二进口12的长度大于第一进口11的长度,第二出口15的长度大于第三出口16的长度;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在阀芯2上对称设置,阀芯2上的位于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之间的侧壁能够封堵第二进口12。
本实施例提供的六通阀中,第一流道21连通第三进口13和第二出口15时,第二流道22能够连通第一进口11和第一出口14,或者,第一进口11和第二进口12均能够通过第二流道22与第三出口16连通,或者,第二流道22能够连通第二进口12和第一出口14;第二流道22连通第三进口13和第一出口14时,第一流道21能够连通第一进口11和第一出口14,或者,第一进口11和第二进口12均通过第一流道21与第二出口15连通,或者,第一进口11和第二出口15通过第一流道21连通;第二流道22连通第三进口13和第三出口16时,第二进口12能够通过第一流道21与第二出口15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六通阀至少可以实现以下工作模式:
第一工作模式:如图3所示,阀芯2处于第一角度(例如:阀芯2位于0°,也即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流道21连通第三进口13和第二出口15,同时,第二流道22连通第一进口11和第一出口14,阀芯2的侧壁将第二进口12和第三出口16封堵。
第二工作模式:如图4所示,阀芯2处于第二角度(例如:阀芯2转动15°)时,第一流道21连通第三进口13和第二出口15,同时,第一进口11和第二进口12同时与第二流道22的一端连通,第二流道22的另一端与第一出口14连通,阀芯2的侧壁将第三出口16封堵。
第三工作模式:如图5所示,阀芯2处于第三角度(例如:阀芯2转动30°)时,第一流道21连通第三进口13和第二出口15,第二流道22将第二进口12和第一出口14连通,阀芯2的侧壁将第一进口11和第三出口16封堵。
第四工作模式:如图6所示,阀芯2处于第四角度(例如:阀芯2转动90°)时,第二流道22将第三进口13和第一出口14连通,第一流道21将第一进口11和第二出口15连通,阀芯2的侧壁将第二进口12和第三出口16封堵。
第五工作模式:如图7所示,阀芯2处于第五角度(例如:阀芯2转动105°)时,第二流道22将第三进口13和第一出口14连通,第一进口11和第二进口12同时与第一流道21的一端连通,第二流道22的另一端与第二出口15连通,阀芯2的侧壁将第三出口16封堵。
第六工作模式:如图8所示,阀芯2处于第六角度(例如:阀芯2转动120°)时,第二流道22将第三进口13和第一出口14连通,第一流道21将第二进口12和第二出口15连通,阀芯2的侧壁将第一进口11和第三出口16封堵。
第七工作模式:如图9所示,阀芯2处于第六角度(例如:阀芯2转动145°)时,第二流道22将第三进口13和第三出口16连通,第四流道将第二进口12和第二出口15连通,阀芯2的侧壁将第一进口11和第一出口14封堵。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阀芯2的结形式可以为多种,例如:阀芯2包括上板、下板和侧板,上板和下板相对间隔设置,侧板连接在上板和下板之间,侧板呈筒状设置,上板、下板和侧板之间形成阀芯2的内腔,在内腔内固定两个管,两个管的两端均贯穿侧板,两个管道中的一个形成第一流道21,另一个形成第二流道22。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3至图9所示,流道一体成型在阀芯2上,流道的两端均贯穿阀芯2的侧壁,方便加工制造。
如图3至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在阀芯2上,位于第一流道21和阀芯2的侧壁之间(也即第一流道21的远离第二流道22的一侧)、第二流道22与阀芯2的侧壁之间(也即第二流道22的远离第一流道21的一侧)以及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之间均设有减重槽。
本实施例中,在阀芯2上设置减重槽,减轻阀芯2的重量,减少执行器4的负载。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六通阀还包括密封套5和密封圈6,密封套5套设在阀芯2外,密封圈6设置在阀体的外底部,用于夹设在阀体和外部安装基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流体管路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六通阀,因而,具有该六通阀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六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1)内形成空腔,所述阀芯(2)转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阀体(1)上设有多个接口,其中,包括三个进口和三个出口;所述阀芯(2)上设有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所述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两者中的一个能够将一个所述进口与一个所述出口连通;同时,所述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一个所述进口和另一个所述出口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流道(21)和第二流道(22)两者中的另一个能够将另两个且相邻设置的所述进口和另一个所述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1)的圆周方向上,多个所述接口间隔的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在所述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阀体(1)的同一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的一侧贯穿所述阀体(1)侧壁以能够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接口的另一侧在所述阀体(1)的轴向上贯穿所述阀体(1)的底部以与外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进口分别为第一进口(11)、第二进口(12)和第三进口(13),三个所述出口分别为第一出口(14)、第二出口(15)和第三出口(16);沿所述阀体(1)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进口(11)、所述第二出口(15)、所述第三进口(13)、所述第三出口(16)、所述第一出口(14)和所述第二进口(12)顺序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1)的圆周方向上,所述第三进口(13)和所述第二出口(15)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进口(12)和所述第一出口(14)的长度相同,所述三进口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进口(12)的长度,所述第二进口(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进口(11)的长度,所述第二出口(1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出口(16)的长度;所述第一流道(21)和所述第二流道(22)在所述阀芯(2)上对称设置,所述阀芯(2)上的位于所述第一流道(21)和所述第二流道(22)之间的侧壁能够封堵所述第二进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22)连通所述第三进口(13)和所述第二出口(15)时,所述第一流道(21)能够连通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一出口(14),或者,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二进口(12)均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流道(21)与所述第三出口(16)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流道(21)能够连通所述第二进口(12)和所述第一出口(14);
所述第一流道(21)连通所述第三进口(13)和第一出口(14)时,所述第二流道(22)能够连通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一出口(14),或者,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二进口(12)均通过所述第二流道(22)与所述第二出口(15)连通,或者,所述第一进口(11)和所述第二出口(15)通过所述第二流道(22)连通;
所述第一流道(21)连通所述第三进口(13)和所述第三出口(16)时,所述第二进口(12)能够与所述第二出口(1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一体成型在所述阀芯(2)上,所述流道的两端均贯穿所述阀芯(2)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2)上,位于第一流道(21)和所述阀芯(2)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流道(22)与所述阀芯(2)的侧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流道(21)和所述第二流道(22)之间均设有减重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六通阀还包括密封套(5)和密封圈(6),所述密封套(5)套设在所述阀芯(2)外,所述密封圈(6)设置在所述阀体(1)的外底部。
10.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管路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六通阀,所述六通阀连接在所述流体管路上。
CN202320778200.4U 2023-04-10 2023-04-10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Active CN219510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200.4U CN219510182U (zh) 2023-04-10 2023-04-10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200.4U CN219510182U (zh) 2023-04-10 2023-04-10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10182U true CN219510182U (zh) 2023-08-11

Family

ID=87523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8200.4U Active CN219510182U (zh) 2023-04-10 2023-04-10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10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0370B2 (en) Channel switching valve and heat pump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12879601A (zh)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CN109424767B (zh) 组合多端口阀
US20100307607A1 (en) Reversing valve
CN220452788U (zh) 多通阀门
CN212297747U (zh) 一种管路切换阀门
US11796073B2 (en) Six port valve
CN219510182U (zh)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CN106763902B (zh) 阀芯及阀门
CN115654177B (zh) 一种多通阀
KR20230122620A (ko) 통합형 멀티웨이 솔레노이드 밸브 및 자동차 열관리시스템
CN219317695U (zh)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US20230175599A1 (en) Multi-port coolant flow control valve assembly
CN101907184A (zh) 一种组合式换向阀
KR20240011158A (ko) 드라이버 및 제어 밸브
CN218598871U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系统
CN219317696U (zh) 五通阀及冷却系统
CN219282504U (zh) 一种多通阀
CN111434959A (zh) 驱动机构
EP4273425A1 (en) Fluid control valve
CN218377813U (zh)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CN211599632U (zh) 一种双出水龙头
CN219529909U (zh) 一种集成式热管理模块
CN215059712U (zh) 一种大流量混水阀芯
CN220204810U (zh) 双边电控燃气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