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7695U -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7695U
CN219317695U CN202320060738.1U CN202320060738U CN219317695U CN 219317695 U CN219317695 U CN 219317695U CN 202320060738 U CN202320060738 U CN 202320060738U CN 219317695 U CN219317695 U CN 219317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interface
twelve
valve
flow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07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
邓树平
马俊
关大众
由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07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7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7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7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所述十二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本体、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容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十二个接口,所述阀芯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至少六个流道,所述至少六个流道中,六个所述流道能够同时分别连通不同的两个所述接口。

Description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通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的冷却系统中,通常需要用到两个四通阀和两个五通阀的配合使用来实现一定的控制目的,当需要用到多个这种组合时,冷却系统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系统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十二通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包括阀本体、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容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十二个接口,所述阀芯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述阀芯包括阀芯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本体上的至少六个流道,所述至少六个流道中,六个所述流道能够同时分别连通不同的两个所述接口。
十二通阀在工作过程中,阀芯相对阀体转动,当一个进口通过一个流道与一个出口连通时,其余五个进口中的任意一个可以通过其余五个流道中的一个流道与其余五个出口中的一个连通,从而可以同时形成六条流体通道,集成了两个四通阀和两个五通阀组合起来能够实现的功能,从而可以简化阀门的结构,简化冷却系统的结构,使得冷却系统的结构紧凑,尤其是需要采用多组上述组合时,集成后的十二通阀更能够简化冷却系统的结构。
进一步地,十二个所述接口沿所述阀本体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沿所述阀芯的圆周方向,在所述阀芯的侧壁上,间隔设有五个弧形凹槽,五个所述弧形凹槽形成五个所述流道,所述阀芯上还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位于另外两个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所述通道连通的两个所述接口之间间隔两个所述接口。
进一步地,十二个所述接口依次为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七接口、第八接口、第九接口、第十接口、第十一接口、第十二接口;五个所述弧形凹槽沿十二个所述接口的设置顺序依次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第三流道、第四流道和第五流道;所述通道形成第六流道,所述第六流道的一端位于第二流道和第一流道之间,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之间。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接口沿所述阀体圆周方向平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接口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地,在同一个横截面上,相邻两个所述接口的中心至所述阀体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为30°。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和所述通道一体成型在所述阀芯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阀体的轴向上,多个所述接口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的一侧面向所述阀芯,所述接口的另一侧位于所述阀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十二通阀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设有定位槽,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控制管路上述十二通阀,所述十二通阀连接在所述控制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冷却系统。
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十二通阀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十二通阀的第一种工作模式下的切面图。
图标:1-阀体;2-阀芯;3-盖板;4-执行器;5-密封套;101-第一接口;102-第二接口;103-第三接口;104-第四接口;105-第五接口;106-第六接口;107-第七接口;108-第八接口;109-第九接口;110-第十接口;120-第十一接口;130-第十二接口;201-第一流道;202-第二流道;203-第三流道;204-第四流道;205-第五流道;206-第六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十二通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1包括阀本体、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容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十二个接口,所述阀芯2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阀芯2包括阀芯2本体和设置在阀芯2本体上的至少六个流道(例如:六个、七个或者八个等),至少六个流道中,六个流道能够同时分别连通不同的两个接口。
本实施例提供的十二通阀在工作过程中,阀芯2相对阀体1转动,当一个流道将两个不同的接口连通时,至少六个流道中的五个流道均与不同的两个接口连通,具体地:第一个流道将两个不同的接口连通,第二个流道将剩余的十个接口中的两个不同的接口连通,第三个流道将剩余的八个接口中两个不同的接口连通,第四个流道将剩余的六个接口中两个不同的接口连通,第五个流道将剩余的四个接口中两个不同的接口连通,第六个流道将剩余的两个接口连通;从而可以同时形成六条流体通道,集成了两个四通阀和两个五通阀组合起来能够实现的功能,从而可以简化阀门的结构,简化冷却系统的结构,使得冷却系统的结构紧凑,尤其是需要采用多组上述组合时,集成后的十二通阀更能够简化冷却系统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十二通阀还包括盖板3和执行器4,为了安装方便,阀体1的上侧开口设置,阀芯2由阀体1的开口插入空腔中,盖板3固定在阀体1的开口处,执行器4设置在盖板3的外壁上,执行器4与阀芯2传动连接以驱动阀芯2转动。
多个接口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如图2所示,十二个所述接口沿所述阀本体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沿所述阀芯2的圆周方向,在所述阀芯2的侧壁上,间隔设有五个弧形凹槽,五个所述弧形凹槽形成五个所述流道,所述弧形凹槽件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接口连通;所述阀芯2上还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形成另一个所述流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凹槽之间,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位于另外两个相邻的所述弧形凹槽之间;通道连通的两个接口之间间隔两个接口,例如:通道连通第一接口101和第四接口104,第一接口101和第四接口104之间间隔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
本实施例中,在可以实现同时形成六条流体通道的前提下,阀体1结构和阀芯2结构均简单化。
具体地,十二个接口依次为第一接口101、第二接口102、第三接口103、第四接口104、第五接口105、第六接口106、第七接口107、第八接口108、第九接口109、第十接口110、第十一接口120、第十二接口130;五个所述弧形凹槽沿十二个所述接口的设置顺序依次为第一流道201、第二流道202、第三流道203、第四流道204和第五流道205,也即,沿阀芯2的圆周方向,第一流道201、第二流道202、第三流道203、第四流道204和第五流道205顺序间隔设置,且第一流道201至第五流道205的设置顺序,与第一接口101至第十二接口130的设置顺序相同。通道形成第六流道206,所述第六流道206的一端位于第二流道202和第一流道201之间,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流道202和所述第三流道203之间。
其中,弧形凹槽和通道较佳一体成型在阀芯2上,方便加工。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多个所述接口沿所述阀体1圆周方向平均间隔设置,也即,在阀体1的圆周方向上,多个接口均匀分布在阀体1上,多个所述接口的大小相等,也即,十二个接口的规格是相同的,不仅方便阀芯2的加工制造,也方便流道的加工。
可以理解的是,弧形凹槽的开口大小能够同时覆盖相邻两个接口,通道的端部开口能够覆盖一个接口。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在同一个横截面上,相邻两个所述接口的中心至所述阀体1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例如:30°。
以夹角为30°为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十二通阀可以实现至少以下多种工作模式:
第一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一角度(例如: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流道201将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三接口103和第六接口106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四接口104和第五接口105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七接口107和第八接口108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九接口109和第十接口110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十一接口120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
第二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二角度(例如:3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一流道201将第一接口101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二接口102和第五接口105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三接口103和第四接口104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六接口106和第七接口107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八接口108和第九接口109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十接口110和第十一接口120连通。
第三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三角度(例如:6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六流道206将第一接口101和第四接口104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五接口105和第六接口106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七接口107和第八接口108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九接口109和第十接口110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十一接口120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
第四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四角度(例如:9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流道202将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三接口103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第三流道203第四接口104和第五接口105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六接口106和第七接口107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八接口108和第九接口109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十接口110和第十一接口120连通。
第五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五角度(例如:12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二流道202将第一接口101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二接口102和第十一接口120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三接口103和第四接口104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五接口105和第六接口106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七接口107和第八接口108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九接口109和第十接口110连通。
第六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六角度(例如:15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六流道206将第一接口101和第十接口110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四接口104和第五接口105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六接口106和第七接口107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八接口108和第九接口109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十一接口120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
第七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七角度(例如:18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三流道203将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三接口103和第四接口104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五接口105和第六接口106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七接口107和第八接口108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九接口109与第十二接口130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十接口110和第十一接口120连通。
第八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八角度(例如:21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三流道203将第一接口101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四接口104和第五接口105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六接口106和第七接口107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八接口108和第十一接口120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九接口109和第十接口110连通。
第九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九角度(例如:24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四流道204将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三接口103和第四接口104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五接口105和第六接口106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七接口107和第十接口110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八接口108和第九接口109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十一接口120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
第十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十角度(例如:27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四流道204将第一接口101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第五流道205将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四接口104和第五接口105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六接口106和第九接口109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七接口107和第八接口108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十接口110和第十一接口120连通。
第十一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十一角度(例如:30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五流道205将第一接口101和第二接口102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三接口103和第四接口104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五接口105和第八接口108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六接口106和第七接口107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九接口109和第十接口110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十接口110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
第十二种工作模式:阀芯2位于第十二角度(例如:330°,阀芯2处于初始位置)时,第五流道205将第一接口101和第十二接口130连通,第一流道201将第二接口102和第三接口103连通,第六流道206将第四接口104和第七接口107连通,第二流道202将第五接口105和第六接口106连通,第三流道203将第八接口108和第九接口109连通,第四流道204将第十接口110和第十一借口连通。
也即,阀芯2转动30°就改变一种工作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在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接口可以设置在阀体1的不同位置,也即十二通阀呈多层设置,多个流道在阀芯2上分层设置,甚至需要设置中间通道,将两个流道连通,使得阀芯2的结构复杂。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在所述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所述接口位于所述阀体1的统一位置,也即,多个接口设置在阀体1的同一位置,也可以理解为,在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接口的上底和下底位于同一平面内,则可以实现十二通阀单层设置,可以使得阀芯2的结构简单。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接口的一侧面向所述阀芯2,所述接口的另一侧位于所述阀体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接口的用于与外部连通的口设置在阀体1的底部(远离执行器4的一侧),可以使得外部连通管道集中在阀体1的底部,使得外部连通管道结构紧凑;或者,当阀体1直接安装在安装基体上时,接口可以直接与安装基体的连通口连通,避免设置其余管道实现接口和安装基体的连通口的连通,从而简化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十二通阀还包括密封套5,所述密封套5上设有定位槽,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条,所述定位条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系统,包括控制管路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十二通阀,因而,具有该十二通阀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冷却系统,因而,具有该冷却系统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1)包括阀本体、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容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阀本体上的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十二个接口,所述阀芯(2)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芯(2)包括阀芯(2)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2)本体上的至少六个流道,所述至少六个流道中,六个所述流道能够同时分别连通不同的两个所述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十二个所述接口沿所述阀本体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沿所述阀芯(2)的圆周方向,在所述阀芯(2)的侧壁上,间隔设有五个弧形凹槽,五个所述弧形凹槽形成五个所述流道,所述弧形凹槽件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接口连通;所述阀芯(2)上还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形成另一个所述流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弧形凹槽之间,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位于另外两个相邻的所述弧形凹槽之间;所述通道连通的两个所述接口之间间隔两个所述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十二个所述接口依次为第一接口(101)、第二接口(102)、第三接口(103)、第四接口(104)、第五接口(105)、第六接口(106)、第七接口(107)、第八接口(108)、第九接口(109)、第十接口(110)、第十一接口(120)、第十二接口(130);五个所述弧形凹槽沿十二个所述接口的设置顺序依次为第一流道(201)、第二流道(202)、第三流道(203)、第四流道(204)和第五流道(205);所述通道形成第六流道(206),所述第六流道(206)的一端位于第二流道(202)和第一流道(201)之间,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流道(202)和所述第三流道(2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接口沿所述阀体(1)圆周方向平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接口的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横截面上,相邻两个所述接口的中心至所述阀体(1)的中心所形成的夹角为3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所述通道一体成型在所述阀芯(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1)的轴向上,多个所述接口位于所述阀体(1)的同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十二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的一侧面向所述阀芯(2),所述接口的另一侧位于所述阀体(1)的底部。
9.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管路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十二通阀,所述十二通阀连接在所述控制管路上。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
CN202320060738.1U 2023-01-09 2023-01-09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219317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0738.1U CN219317695U (zh) 2023-01-09 2023-01-09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0738.1U CN219317695U (zh) 2023-01-09 2023-01-09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7695U true CN219317695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0738.1U Active CN219317695U (zh) 2023-01-09 2023-01-09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7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9601A (zh)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US11796073B2 (en) Six port valve
US20230332699A1 (en) Integrated multi-way solenoid valve and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219317695U (zh)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CN115654177B (zh) 一种多通阀
CN219510182U (zh)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WO2022268193A1 (zh) 驱动器及控制阀
CN219282504U (zh) 一种多通阀
US20230175599A1 (en) Multi-port coolant flow control valve assembly
CN219317696U (zh) 五通阀及冷却系统
CN219673378U (zh) 一种多通阀
CN219639532U (zh) 四通阀、管路连接装置和热管理总成
CN218440809U (zh) 车用热管理多通阀和车用热管理系统
CN218598871U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系统
CN211693634U (zh) 四通球阀及其阀芯
WO2022143866A1 (zh) 一种流体控制阀
CN211599632U (zh) 一种双出水龙头
CN219493139U (zh) 控制阀及热管理系统
CN218377813U (zh) 多通阀、阀芯、阀体及热管理系统
CN220204810U (zh) 双边电控燃气阀
CN218954104U (zh) 集成式冷却液路切换阀及具有该切换阀的热管理系统
CN220286576U (zh) 燃气阀
CN217355662U (zh) 可切换多个通道流通状态的控制阀
CN218913838U (zh) 阀装置及流体控制模块
CN218992448U (zh) 阀装置及流体控制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