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8511A -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8511A
CN114738511A CN202210484973.1A CN202210484973A CN114738511A CN 114738511 A CN114738511 A CN 114738511A CN 202210484973 A CN202210484973 A CN 202210484973A CN 114738511 A CN114738511 A CN 114738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re
valve
mode
area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49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炳荣
许俊波
卡普
吴春明
戴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497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85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8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8511A/zh
Priority to CN202211152689.0A priority patent/CN1153881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8108 priority patent/WO202406081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30Details
    • F16K3/314Forms or constructions of slides; Attachment of the slide to the spi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60H1/00392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ving only electric drive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85Valve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e.g. thermostatic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4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with flat sealing fa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式阀芯,其阀芯本体的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对接区,各个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每个对接区包括沿阀芯本体周向排列的导通区和截断区,导通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导通,截断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截断;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对接区的导通区或截断区相邻设置。一种多通阀包括阀芯本体和阀座;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集成式多通阀。本发明阀芯中通过对接区中导通区和截断区的排列布局,阀芯上具有实现状态交替切换的结构基础;能够适用于多通阀的集成设计;应用于车身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式多通阀,能够减少阀门数量和管路,减轻重量、减少所占布置空间,切换模式更加多样化,满足更多热管理工况。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中,设计有多个循环回路,依据车身热管理原理,需要通过多个电磁阀实现多种工况的切换,现已经上市的车型中,常见有多个三通阀和多个四通阀的混合使用,目前纯电动车为了提高续航里程,车身热管理设计要求工况越来越多,从节约成本、轻量化、布置空间等方面,将多个三通阀和多个四通阀集成式为数量更少多通阀就显得更重要。而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很多的集成式多通阀,但是,当其中两个对外通道需要在导通和截断状态的交替切换使用时,为了满足节约成本和轻量化及布局空间等要求,需要一个简单且实用的结构来完成,而想要设计一个简单且实用的结构来克服状态交替切换的问题,这也是大多数多个三通阀和四通阀集成为更少数量多通阀的一个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集成式阀芯,解决了三通阀和四通阀等集成难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车身管理系统中多个三通阀和多个四通阀及相应管路占据车内布置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式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本体,
所述阀芯本体的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对接区,各个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
每个所述对接区包括沿阀芯本体周向排列的导通区和截断区,所述导通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导通,所述截断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截断;
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对接区的导通区或截断区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对接区为偶数个,并平均分为两组,沿阀芯本体的同一圆周方向,其中一组所述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前方,另一组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后方。
可选地,两组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端面直径对称设置,其中一组位于对称线的一侧,另一组位于对称线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阀芯本体包括:
阀芯部件,阀芯部件的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对接口,所述阀芯部件上设置有四条连接通道,每条连接通道连通两个对接口,且相连通的两个对接口之间间隔一个对接口;
第一端盖,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的第一端;
第二端盖,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的第二端,所述对接区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上,每个所述对接区对应一个对接口。
可选地,八个所述对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件上的四个轴向盲孔和四个轴向通孔,所述轴向盲孔和轴向通孔沿阀芯部件的周向交替设置,其中两条连接通道连通两对轴向盲孔,另外两条连接通道连通两对轴向通孔。
可选地,连通轴向盲孔的连接通道位于阀芯部件上靠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连通轴向通孔的连接通道位于阀芯部件上靠近第一端盖的一侧。
还提供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关键在于,包括:
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的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对接区,各个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每个所述对接区包括沿阀芯本体周向排列的导通区和截断区,所述导通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导通,所述截断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截断;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对接区的导通区或截断区相邻设置;
阀座,与所述阀芯本体同轴并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所述阀座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对接区进行旋转切换的对外连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对外连接口通过分隔部分隔为沿周向的两个切换口,同一对外连接口的两个切换口分别通向同一对接区的导通区或截断区,当所述阀芯本体与阀座相对转动至相邻两个对接区内的导通区和截断区排布方式变化时,所述切换口能够在导通和截断状态之间切换。
可选地,所述集成式多通阀模式切换时,所述阀芯本体相对于阀座的转动角度为相邻对接区周向阵列夹角的整数倍。
可选地,所述对接区为偶数个,并平均分为两组,沿阀芯本体的同一圆周方向,其中一组所述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前方,另一组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后方;两组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端面直径对称设置,其中一组位于对称线的一侧,另一组位于对称线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阀芯本体包括阀芯部件,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和连接在阀芯部件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沿周向均匀划分为八个所述对接区;
所述阀芯部件的第二端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对接口,每个对接口对应一个对接区,所述阀芯部件上设置有四条连接通道,每条连接通道连通两个对接口,且相连通的两个对接口之间间隔一个对接口;
所述阀座上开有八个对外连接口,每个对外连接口对应一个对接区;其中一个所述对外连接口分隔为两个切换口;
当所述阀芯本体与阀座相对转动时,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能够在八种模式之间切换。
可选地,其中七个对外连接口分别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八连接口;两个所述切换口分别为第七连接口和第九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八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九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沿阀芯本体的第一旋转方向依次排列(逆时针),相邻两个所述对外连接口的周向夹角为45°,连通模式包括:
模式a作为初始位置: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第九连接口截断;
模式b:以模式a反向旋转45°,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九连接口截断
模式c:以模式a反向旋转225°,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模式d:以模式a反向旋转90°,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九连接口截断
模式e:以模式a反向旋转270°,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模式f:以模式a反向旋转180°,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模式g:以模式a反向旋转135°,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模式h:以模式a反向旋转315°,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九连接口截断。
可选地,所述对外连接口的中部设有径向的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
阀盖,与阀座配合用于安装所述阀芯本体;
驱动机构,设置在阀盖上,用于驱动阀芯本体相对于阀座转动。
可选地,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与阀座之间,该第一密封垫上设置有与所述对外连接口对应的开孔。
可选地,每个所述对外连接口均分隔为两个切换口,同一对外连接口的两个切换口分别通向同一所述对接区的导通区和截断区。
还提供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上述具有模式a-h的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电池包循环回路、后空调回路、电机回路及热管理回路,所述热管理回路通过模式切换可对电池包或电机或后空调进行加热或降温,所述车身热管理系统的模式随所述多通阀导通模式而切换。
可选地,所述车身热管理系统包括以下热管理模式:
第一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连通热管理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机回路;对电池进行降温;
第二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与热管理回路、后空调回路、电机回路串联,对电池进行降温;
第三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与热管理回路、后空调回路、电机回路串联,对电池加热;
第四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连通电机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池包回路,水箱和电机吸热制热;
第五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连通电机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池包回路,纯电机吸热制热;
第六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连通电池包循环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机回路,电机蓄热,电池与热管理回路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第二管理模式、第三管理模式、第四管理模式、第五管理模式、第六管理模式依次对应所述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模式e、模式f。
可选地,所述车身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两个预留模式,分别对应所述模式g和模式h。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的有益效果:
1、阀芯中通过对接区中导通区和截断区的排列布局,当具有两个对外通道需要在导通和截断进行状态交替切换时,阀芯上具有实现状态交替切换的结构基础。
2、阀芯中通过对接区中导通区和截断区的排列布局,同时阀座上对应设计有至少一组切换口,同组中的两个切换口在阀芯转动过程中,与对接区的导通区和截断区对接,当对应的导通区和截断区排列方向发生变化时,两个切换口的导通和截断实现切换,该切换结构能够适用于各个多通阀的集成。
3、车身热管理系统通过采用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能够减少阀门数量和管路,减轻重量、减少所占布置空间,同样保证通过对多通阀的不同模式的切换进行相应的变换,切换模式更加多样化,进而满足更多车身热管理工况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阀芯本体上导通区和截断区的排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阀芯本体上其中一种导通区和截断区的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阀芯本体上其中一种导通区和截断区的排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阀芯本体上其中一种导通区和截断区的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集成式阀芯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阀芯部件的前部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图5中阀芯部件的后部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集成式多通阀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阀座中对外连接口所在面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阀座中设置加强筋后对外连接口所在面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集成式多通阀的对外连接口连通模式示意图(其中①为第一对接口、②为第二对接口、③为第三对接口、④为第四对接口、⑤为第五对接口、⑥为第六对接口、⑦为第七对接口、⑧第八对接口、⑨第九对接口);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一管理模式的车身热管理系统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二管理模式的车身热管理系统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三管理模式的车身热管理系统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四管理模式的车身热管理系统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五管理模式的车身热管理系统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六管理模式的车身热管理系统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集成式多通阀十六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芯本体;1-1、阀芯部件;1-2、第一端盖;1-3、第二端盖;2、轴向盲孔;3、轴向通孔;4、连接通道;5、对接区;5-1、导通区;5-2、截断区;6-1、阀座;6-2、阀盖;6-3、驱动机构;6-4、第一密封垫;6-5、第二密封垫;7、从动件;8、对外连接口;9、切换口;10、加强筋;11、分隔部;12、电池包循环回路;13、后空调回路;14、电机回路;15、热管理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议的条件。
请参阅图1至图18。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示意一种集成式阀芯,包括阀芯本体1,所述阀芯本体1的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对接区5,各个所述对接区5以阀芯本体1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对接区5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如:对接区5之间存在间距或沿圆周方向等分为多个对接区5。
详细地,本实施例以八个对接区5的布置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阅附图1:每个所述对接区5包括沿阀芯本体1周向排列的导通区5-1和截断区5-2,所述导通区5-1沿阀芯本体1的轴向导通,所述截断区5-2沿阀芯本体1的轴向截断。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对接区5的导通区5-1或截断区5-2相邻设置,即存在但不局限于如附图1-3所示的一处导通区5-1相邻和一处截断区5-2相邻;还存在但不局限于如图4所示的具有两处截断区5-2相邻和两处导通区5-1相邻。
更详细地,所述对接区5平均分为两组,沿阀芯本体1的同一圆周方向,其中一组所述对接区5内的导通区5-1位于截断区5-2的前方,另一组对接区5内的导通区5-1位于截断区5-2的后方。两组所述对接区5以阀芯本体1端面直径对称设置,其中一组位于对称线的一侧,另一组位于对称线的另一侧。
更详细地,以附图1所示的八个对接区5结合图5-7所示的阀芯本体1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5-7:所示集成式阀芯,包括阀芯本体1,所述阀芯本体1包括:阀芯部件1-1、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1-1第一端的第一端盖1-2、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1-1第二端的第二端盖1-3。所述阀芯部件1-1的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所述对接口,所述对接区5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1-3上,每个所述对接区5对应一个对接口;所述阀芯部件1-1上设置有四条连接通道4。
请参阅附图5-7:八个所述对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件1-1上的四个轴向盲孔2和四个轴向通孔3,所述轴向盲孔2和轴向通孔3沿阀芯部件1-1的周向交替设置。其中两条连接通道4连通两个两对轴向盲孔2,另外两条连接通道4连通两对轴向通孔3,相通的两个盲孔之间间隔一个通孔,相通的两个通孔之间间隔一个盲孔;连通轴向盲孔2的连接通道4位于阀芯部件1-1上靠近第二端盖1-3的一侧,连通轴向通孔3的连接通道4位于阀芯部件1-1上靠近第一端盖1-2的一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示意一种集成式多通阀,以附图1和附图5示意的集成式阀芯结合具有八个对外对接口的阀座6-1,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阅附图8: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包括:阀芯本体1、阀座6-1,还包括与阀座6-1配合用于安装所述阀芯本体1的阀盖6-2、设置在阀盖6-2上并用于驱动阀芯相对于阀座6-1转动的驱动机构6-3。所述阀芯本体1包括阀芯部件1-1、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1-1第一端的第一端盖1-2、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1-1第二端的第二端盖1-3,所述阀芯部件1-1的中部设有与驱动机构6-3配合的从动件7。
请参阅附图1及5-7:所述阀芯部件1-1的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所述对接口,所述对接区5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1-3上,每个所述对接区5对应一个对接口;所述阀芯部件1-1上设置有四条连接通道4。八个所述对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件1-1上的四个轴向盲孔2和四个轴向通孔3,所述轴向盲孔2和轴向通孔3沿阀芯部件1-1的周向交替设置。其中两条连接通道4连通两个两对轴向盲孔2,另外两条连接通道4连通两对轴向通孔3,相通的两个盲孔之间间隔一个通孔,相通的两个通孔之间间隔一个盲孔;连通轴向盲孔2的连接通道4位于阀芯部件1-1上靠近第二端盖1-3的一侧,连通轴向通孔3的连接通道4位于阀芯部件1-1上靠近第一端盖1-2的一侧。
请参阅附图8和9:所述阀座6-1与所述阀芯同轴并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所述阀座6-1上设有八个与所述对接区5进行旋转切换的对外连接口8,每个对外连接口8对应一个对接区5;其中一个所述对外连接口8通过分隔部11分隔为沿周向的两个切换口9,同一对外连接口8的两个切换口9分别通向同一对接区5的导通区5-1或截断区5-2,另外,对外连接口8的数量可以小于对接区5的数量,只要能够实现:当所述阀芯与阀座6-1相对转动至相邻两个对接区5内的导通区5-1和截断区5-2排布方式变化时,所述切换口9能够在导通和截断状态之间切换。
请参阅附图8: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垫6-4和第二密封垫6-5。所述第一密封垫6-4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1-3与阀座6-1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6-5设置于所述的外端面,该第一密封垫6-4和第二密封垫6-5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对外连接口8对应的开孔。
请参阅附图10:所述对外连接口8内设有径向的加强筋10。
请参阅附图11:其中七个对外连接口8分别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八连接口;两个所述切换口9分别为第七连接口和第九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八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九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沿阀芯的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对外连接口8的周向夹角为45°,当所述阀芯本体1与阀座6-1相对转动时,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能够在八种模式之间切换,具体如下:
请参阅图11中模式a:作为初始位置,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第九连接口截断;。
请参阅图11中模式b:相对模式a逆时针旋转45°,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九连接口截断。
请参阅图11中模式c:相对模式a逆时针旋转225°,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请参阅图11中模式d:相对模式a逆时针旋转90°,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九连接口截断。
请参阅图11中模式e:相对模式a逆时针旋转270°,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请参阅图11中模式f:相对模式a逆时针旋转180°,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请参阅图11中模式g:相对模式a逆时针旋转135°,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九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七连接口截断。
请参阅图11中模式h:相对模式a逆时针旋转315°,即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九连接口截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示意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施例3所述具有模式a-h的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电池包循环回路12、后空调回路13、电机回路14及热管理回路15,所述热管理回路15通过模式切换可对电池包或电机或后空调进行加热或降温,所述车身热管理系统的模式随所述多通阀导通模式而切换,具体包括以下热管理模式:
请参阅图12,第一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12连通热管理回路15,后空调回路13连通电机回路14;对电池进行降温;对应多通阀的所述模式a。
请参阅图13,第二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12与热管理回路15、后空调回路13、电机回路14串联,对电池进行降温;对应多通阀的所述模式b。
请参阅图14,第三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12与热管理回路15、后空调回路13、电机回路14串联,对电池加热;对应多通阀的所述模式c。
请参阅图15,第四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15连通电机回路14,后空调回路13连通电池包回路,水箱和电机吸热制热;对应多通阀的所述模式d。
请参阅图16,第五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15连通电机回路14,后空调回路13连通电池包回路,纯电机吸热制热;对应多通阀的所述模式e。
请参阅图17,第六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15连通电池包循环回路12,后空调回路13连通电机回路14,电机蓄热,电池与热管理回路15进行热交换;对应多通阀的所述模式f。
各管理模式对应作用效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628855660000111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8:基于实施例2的阀座6-1结构,另外7个所述对外连接口8均通过分隔部11分隔为沿周向的两个切换口9,该切换口9通向所述对接区5的导通区5-1或截断区5-2,该阀座6-1对外连接十六个外部通道,实现十六通阀。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1、本发明一种集成式阀芯,阀芯中通过对接区5中导通区5-1和截断区5-2的排列布局,当具有两个对外通道需要在导通和截断进行状态交替切换时,阀芯上具有实现状态交替切换的结构基础。
2、本发明一种集成式多通阀,结合阀芯中通过对接区5中导通区5-1和截断区5-2的排列布局方式,同时阀座6-1上对应设计有至少一组切换口9,同组中的两个切换口9在阀芯转动过程中,与对接区5的导通区5-1和截断区5-2对接,当对应的导通区5-1和截断区5-2排列方向发生变化时,两个切换口9的导通和截断实现切换,该切换结构能够适用于各个多通阀的集成。而且所有的进出管口集中布置在一个安装面,统一接口的位置,大大改善与之相连接的管路的布置空间及美化。通过一个一体式阀,实现了九个通路的目的,能够满足一个三通电磁阀和两个四通电磁阀的功能,利用控制阀芯的角度进而实现车身热管理工况的切换需求。而且成本低,合计约>-200RMB/辆;重量轻,合计约>-500g/辆。
3、本发明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通过采用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能够减少阀门数量和管路,减轻重量、减少所占布置空间,同样保证通过对多通阀的不同模式的切换进行相应的变换,切换模式更加多样化,进而满足更多车身热管理工况设计。。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使用意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9)

1.一种集成式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本体,
所述阀芯本体的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对接区,各个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
每个所述对接区包括沿阀芯本体周向排列的导通区和截断区,所述导通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导通,所述截断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截断;
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对接区的导通区或截断区相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区为偶数个,并平均分为两组,沿阀芯本体的同一圆周方向,其中一组所述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前方,另一组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阀芯,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端面直径对称设置,其中一组位于对称线的一侧,另一组位于对称线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本体包括:
阀芯部件,阀芯部件的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对接口,所述阀芯部件上设置有四条连接通道,每条连接通道连通两个对接口,且相连通的两个对接口之间间隔一个对接口;
第一端盖,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的第一端;
第二端盖,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的第二端,所述对接区设置在所述第二端盖上,每个所述对接区对应一个对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阀芯,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对接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芯部件上的四个轴向盲孔和四个轴向通孔,所述轴向盲孔和轴向通孔沿阀芯部件的周向交替设置,其中两条连接通道连通两对轴向盲孔,另外两条连接通道连通两对轴向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式阀芯,其特征在于:连通轴向盲孔的连接通道位于阀芯部件上靠近第二端盖的一侧,连通轴向通孔的连接通道位于阀芯部件上靠近第一端盖的一侧。
7.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芯本体,所述阀芯本体的端面上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对接区,各个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布置;每个所述对接区包括沿阀芯本体周向排列的导通区和截断区,所述导通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导通,所述截断区沿阀芯本体的轴向截断;其中,至少两个相邻对接区的导通区或截断区相邻设置;
阀座,与所述阀芯本体同轴并可相对转动地设置,所述阀座上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对接区进行旋转切换的对外连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对外连接口通过分隔部分隔为沿周向的两个切换口,同一对外连接口的两个切换口分别通向同一对接区的导通区或截断区,当所述阀芯本体与阀座相对转动至相邻两个对接区内的导通区和截断区排布方式变化时,所述切换口能够在导通和截断状态之间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多通阀模式切换时,所述阀芯本体相对于阀座的转动角度为相邻对接区周向阵列夹角的整数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区为偶数个,并平均分为两组,沿阀芯本体的同一圆周方向,其中一组所述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前方,另一组对接区内的导通区位于截断区的后方;两组所述对接区以阀芯本体端面直径对称设置,其中一组位于对称线的一侧,另一组位于对称线的另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芯本体包括阀芯部件,连接在所述阀芯部件第一端的第一端盖和连接在阀芯部件第二端的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沿周向均匀划分为八个所述对接区;
所述阀芯部件的第二端端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八个对接口,每个对接口对应一个对接区,所述阀芯部件上设置有四条连接通道,每条连接通道连通两个对接口,且相连通的两个对接口之间间隔一个对接口;
所述阀座上开有八个对外连接口,每个对外连接口对应一个对接区;其中一个所述对外连接口分隔为两个切换口;
当所述阀芯本体与阀座相对转动时,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能够在八种模式之间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
其中七个对外连接口分别为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八连接口;两个所述切换口分别为第七连接口和第九连接口;第一连接口、第五连接口、第三连接口、第六连接口、第四连接口、第八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九连接口和第七连接口沿阀芯本体的第一旋转方向依次排列(逆时针),相邻两个所述对外连接口的周向夹角为45°,连通模式包括:
模式a: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四连接口与第三连接口连通,所述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连通,所述第八连接口与第七连接口连通,第九连接口截断,
模式b:所述阀芯在模式a的状态下相对于阀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45°,
模式c:所述阀芯在模式a的状态下相对于阀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225°,
模式d:所述阀芯在模式a的状态下相对于阀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90°,
模式e:所述阀芯在模式a的状态下相对于阀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270°,
模式f:所述阀芯在模式a的状态下相对于阀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180°,
模式g:所述阀芯在模式a的状态下相对于阀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135°,
模式h:所述阀芯在模式a的状态下相对于阀座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31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连接口内设有径向的加强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
阀盖,与阀座配合用于安装所述阀芯本体;
驱动机构,设置在阀盖上,用于驱动阀芯本体相对于阀座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与阀座之间,该第一密封垫上设置有与所述对外连接口对应的开孔。
15.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多通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对外连接口均分隔为两个切换口,同一对外连接口的两个切换口分别通向同一所述对接区的导通区和截断区。
16.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式多通阀,还包括电池包循环回路、后空调回路、电机回路及热管理回路,所述车身热管理系统的热管理模式随所述多通阀导通模式而切换。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热管理模式:
第一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连通热管理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机回路;对电池进行降温;
第二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与热管理回路、后空调回路、电机回路串联,对电池进行降温;
第三管理模式:所述电池包循环回路与热管理回路、后空调回路、电机回路串联,对电池加热;
第四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连通电机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池包回路,水箱和电机吸热制热;
第五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连通电机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池包回路,纯电机吸热制热;
第六管理模式:所述热管理回路连通电池包循环回路,后空调回路连通电机回路,电机蓄热,电池与热管理回路进行热交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理模式、第二管理模式、第三管理模式、第四管理模式、第五管理模式、第六管理模式依次对应所述模式a、模式b、模式c、模式d、模式e、模式f。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车身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预留模式,分别对应所述模式g和模式h。
CN202210484973.1A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4738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4973.1A CN114738511A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CN202211152689.0A CN115388193A (zh) 2022-05-06 2022-09-21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阀泵装置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PCT/CN2023/108108 WO2024060813A1 (zh) 2022-05-06 2023-07-19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阀泵装置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4973.1A CN114738511A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8511A true CN114738511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4973.1A Pending CN114738511A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CN202211152689.0A Pending CN115388193A (zh) 2022-05-06 2022-09-21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阀泵装置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2689.0A Pending CN115388193A (zh) 2022-05-06 2022-09-21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阀泵装置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4738511A (zh)
WO (1) WO202406081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9751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628304A (zh) * 2022-10-18 2023-01-20 扬州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用八通阀
WO2024060813A1 (zh) * 2022-05-06 2024-03-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阀泵装置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WO2024082078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及其阀门
WO202409893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37225B1 (ko) * 2019-08-30 2021-12-09 현대위아(주) 차량의 통합 열관리용 시스템
CN113733841B (zh) * 2020-05-29 2024-01-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水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JP7374062B2 (ja) * 2020-10-22 2023-11-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流路切換バルブ
CN216131420U (zh) * 2021-05-21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通阀、热管理系统和汽车
CN113276628A (zh) * 2021-06-16 2021-08-20 广州小鹏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单元、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3276630B (zh) * 2021-06-24 2022-09-0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和电动车辆
CN113829832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838165A (zh) * 2022-04-12 2022-08-02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多通路阀门装置
CN114738511A (zh) * 2022-05-06 2022-07-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813A1 (zh) * 2022-05-06 2024-03-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阀泵装置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CN115139751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139751B (zh) * 2022-09-05 2023-01-10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WO2024082078A1 (zh) * 2022-10-17 2024-04-25 广东德昌电机有限公司 热管理系统及其阀门
CN115628304A (zh) * 2022-10-18 2023-01-20 扬州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用八通阀
CN115628304B (zh) * 2022-10-18 2023-09-12 扬州华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用八通阀
WO2024098934A1 (zh) * 2022-11-09 2024-05-16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多通道阀、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8193A (zh) 2022-11-25
WO2024060813A1 (zh) 2024-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38511A (zh) 一种集成式阀芯及其多通阀和车身热管理系统
CN110529628B (zh) 一种多通阀、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KR20230173172A (ko) 멀티웨이 밸브
CN113623430A (zh) 一种汽车热管理模块集成多通阀及流体回路
CN216200823U (zh) 一种汽车热管理模块集成多通阀及流体回路
KR20240010041A (ko) 멀티웨이 밸브
KR20210061520A (ko) 차량 통합 열관리 멀티포트 밸브
CN216812978U (zh) 阀装置、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CN217381743U (zh) 多通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WO2023143068A1 (zh) 多通切换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413031A (zh) 一种集成可比例调节的多通阀
CN218598871U (zh) 多通阀及热管理系统
CN218031576U (zh) 多通阀及车辆
CN217355662U (zh) 可切换多个通道流通状态的控制阀
CN220134683U (zh) 一种水阀
CN116557585A (zh) 多通切换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4999510U (zh) 阀芯装置及控制阀
CN218294564U (zh) 控制阀
CN218440809U (zh) 车用热管理多通阀和车用热管理系统
CN116557584A (zh) 多通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19282504U (zh) 一种多通阀
CN216692265U (zh) 一种集成可比例调节的多通阀
CN219954296U (zh) 一种多通冷却液控制阀
CN221097557U (zh) 一种九通流体阀
CN215950470U (zh) 多端口阀门以及具有该多端口阀门的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