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6560U - 涡旋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涡旋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6560U
CN219176560U CN202320223233.2U CN202320223233U CN219176560U CN 219176560 U CN219176560 U CN 219176560U CN 202320223233 U CN202320223233 U CN 202320223233U CN 219176560 U CN219176560 U CN 219176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biting
scroll
fixed
step surface
e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32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炳吉
崔重善
崔世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6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6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69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 F04C18/0276Different wall heigh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69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15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where only one member is mo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F04C18/0207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both members having co-operating elements in spiral form
    • F04C18/0246Details concerning the involute wraps or their base, e.g. geometry
    • F04C18/0253Details concerning the b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21Systems for the equilibration of forces acting on the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42Driving elements, brakes, coupling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umps
    • F04C29/0078Fixing rotors on shafts, e.g. by clamping together hub and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10St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20R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30Casings or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60Shaf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4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10St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20R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60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回旋涡旋盘,设置有结合于旋转轴的偏心部的回旋端板部和从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延伸的回旋涡卷部;及固定涡旋盘,包括固定涡卷部和设置有吐出口的固定端板部,固定涡卷部从固定端板部向回旋端板部延伸;回旋涡旋盘设置有旋转轴结合部,旋转轴结合部从回旋端板部的中心部沿轴向延伸为在径向上与回旋涡卷部重叠,旋转轴的偏心部结合于旋转轴结合部,回旋涡卷部的一部分延伸形成在旋转轴结合部的面向固定端板部的前端面。通过缩短作用于回旋涡旋盘的轴承反作用力和气体反作用力之间的距离来减小对回旋涡旋盘的倾覆力矩,从而回旋涡旋盘的动作得到稳定且降低背压,进而能够减小涡旋盘间的摩擦损失。

Description

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应用于冰箱或空调等的制冷循环的压缩机起到压缩制冷剂气体并传送到冷凝器的作用。在空调中主要使用旋转式压缩机或涡旋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不仅应用于空调,最近还应用于热水供应压缩机,所述热水供应压缩机要求高于空调的压缩比。
就涡旋式压缩机而言,当驱动部(或电动部)和压缩部设置在一个壳体时可以被归类为密闭型压缩机,而各自独立设置时可以被归类为开放型压缩机,当压缩部位于驱动部的上侧时可以被归类为顶部压缩型,而位于下侧时可以被归类为底部压缩型,当容纳驱动部的空间形成吸入压时可以被归类为低压型,而形成吐出压时可以被归类为高压型。
另外,涡旋式压缩机包括设置有固定涡卷部的固定涡旋盘以及设置有与固定涡卷部咬合的回旋涡卷部的回旋涡旋盘。根据背压方式,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为回旋背压方式和固定背压方式。回旋背压方式是在回旋涡旋盘的背面形成背压室的方式,固定背压方式是在固定涡旋盘的背面形成背压室的方式。通常,在固定背压方式中将固定涡旋盘定义为非回旋涡旋盘进行说明。
在回旋背压方式和固定背压方式中,回旋涡旋盘结合于旋转轴并且可旋转地被支撑在主框架上,因此回旋涡旋盘承受因压缩室的气体力而产生的倾覆力矩。由此,回旋涡旋盘结合于旋转轴的状态下离心力(轴承反作用力)发挥作用的第一作用点和气体力发挥作用的第二作用点之间的间隔尽可能小,能够减小倾覆力矩,从而有利。
在此,如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08-326671号),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旋转轴贯穿并结合于回旋涡旋盘的轴贯穿涡旋式压缩机。在这种轴贯穿涡旋式压缩机中,回旋涡旋盘与旋转轴结合的第一作用点随着旋转轴贯穿回旋涡旋盘而形成于在横向上与压缩室重叠的位置,从而可以相应地减小倾覆力矩。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轴贯穿涡旋式压缩机中,由于旋转轴贯穿回旋涡旋盘,因此在回旋涡旋盘的中心部不能形成压缩室。因此,压缩比减小,导致降低体积效率。不仅如此,由于这种涡旋式压缩机在压缩部的中心无法形成吐出口,并且吐出口偏离压缩部的中心形成,从而压缩周期变短。因此,不仅降低压缩比,而且使固定涡卷部的吐出侧涡卷部厚度变薄,从而可以降低可靠性。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特开平05-071477号)公开了一种通过使压缩室的中间形成为台阶状,使吸入侧的涡卷部高度较高而使吐出侧的涡卷部高度较低的例子。该例子能够通过扩大吸入体积来提高体积效率的同时,通过确保吐出侧处的涡卷部刚性来提高可靠性。
但是,在专利文献2的情况下,回旋涡旋盘中与旋转轴结合的旋转轴结合部(凸台部)的长度被延长,导致上述说明的第一作用点远离第二作用点,因此倾覆力矩会相应地增加。不仅如此,在专利文献2中,台阶面位于吸入侧,因此在回旋涡旋盘的回旋运动过程中,在回旋涡旋盘的台阶面和固定涡旋盘的台阶面隔开的时间点,发生压缩室间的泄漏,导致压缩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减小对回旋涡旋盘的倾覆力矩,而且能够提高体积效率的涡旋式压缩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能够通过减小回旋涡旋盘结合于旋转轴而发挥作用的第一作用点和压缩室的气体力作用于回旋涡旋盘的第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来减小对回旋涡旋盘的倾覆力矩。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不仅能够减小回旋涡旋盘结合于旋转轴的第一作用点和压缩室的气体力作用于回旋涡旋盘的第二作用点间的距离,而且能够通过在回旋涡旋盘的中心部形成压缩室来提高体积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吸入体积的同时提高涡卷部刚度的涡旋式压缩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不仅通过使吐出侧涡卷部高度低于吸入侧涡卷部高度来确保吸入体积,而且能够提高涡卷部刚度。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在压缩室的吸入侧和吐出侧之间形成台阶面,并且能够抑制在台阶面发生压缩室间的泄漏而导致压缩效率下降。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主框架、旋转轴、回旋涡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所述主框架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主框架而被支撑,并且设置有偏心部。所述回旋涡旋盘包括:回旋端板部,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以及回旋涡卷部,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延伸。所述固定涡旋盘包括:固定端板部,设置有吐出口;以及固定涡卷部,从所述固定端板部向所述回旋端板部延伸,并与所述回旋涡卷部一起形成压缩室。所述回旋涡旋盘可以设置有旋转轴结合部,所述旋转轴结合部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中心部沿轴向延伸为在径向上与所述回旋涡卷部重叠,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结合部。所述回旋涡卷部的一部分可以延伸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面向所述固定端板部的前端面。由此,作用于回旋涡旋盘的轴承反作用力和气体反作用力之间的距离变短,从而减小对回旋涡旋盘的倾覆力矩,因此,能够通过回旋涡旋盘的动作得到稳定来抑制压缩室间的泄漏的同时降低背压,从而能够减小涡旋盘间的摩擦损失。与此同时,能够通过将压缩室形成至回旋涡旋盘的中心部来增加压缩比,进而提高体积效率。
作为一例,所述旋转轴结合部可以包括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结合部可以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向所述固定涡旋盘延伸预设的高度。所述第二结合部可以与所述第一结合部连接并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另一侧面向所述主框架延伸预设的高度。所述第一结合部的高度可以形成为小于位于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外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高度。由此,能够通过降低压力相对高的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侧的涡卷部高度来提高对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的涡卷部刚度。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结合部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高度。由此,能够通过进一步缩短作用于回旋涡旋盘的轴承反作用力和气体反作用力之间的距离来降低对回旋涡旋盘的倾覆力矩,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回旋涡旋盘的倾覆力矩。
作为另一示例,在轴向投影时,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内周面可以与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重叠。由此,旋转轴结合部可以形成为沿径向与回旋涡卷部重叠。
具体而言,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所述吐出端可以形成为圆弧曲线。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外周面可以形成在连接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处的外侧面的假想圆上。由此,不仅旋转轴结合部能够形成为沿径向与回旋涡卷部重叠,而且能够通过较宽地确保旋转轴结合部的轴承面积来稳定地支撑回旋涡旋盘的同时,在旋转轴结合部的前端面形成压缩室。
作为又一例子,在所述回旋端板部中,在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外侧面和所述回旋涡卷部的面向所述外侧面的内侧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回旋台阶面。在所述固定涡卷部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回旋台阶面相对应的固定台阶面。在所述回旋涡卷部和所述固定涡卷部之间形成的两侧压缩室中的至少一侧压缩室的吐出开始时刻,所述回旋台阶面和所述固定台阶面可以彼此隔开。由此,即使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之间隔开而在两侧压缩室间发生泄漏,也能够通过压缩室与吐出口连通来实际上抑制压缩室间泄漏引起的压缩损失。
具体而言,在与所述回旋台阶面连通的压缩室的吐出行程中,所述回旋台阶面和所述固定台阶面可以持续处于彼此隔开的状态。由此,随着在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之间隔开的期间,压缩室持续处于与吐出口连通的状态,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压缩室间的泄漏引起的压缩损失。
具体而言,所述回旋台阶面可以在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处的外侧面和位于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外侧的回旋涡卷部的面向所述外侧面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为圆弧截面形状。所述固定台阶面可以形成为具有大于所述回旋台阶面的曲率的曲率的圆弧截面形状。由此,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之间线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之间的摩擦损失。
另外,位于比所述回旋台阶面更靠近吐出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高度可以低于位于比所述回旋台阶面更靠近吸入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高度。由此,能够通过使回旋涡卷部的吐出侧的涡卷部高度尽可能形成为较低来提高涡卷部刚度。
另外,位于比所述回旋台阶面更靠吐出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厚度可以大于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吸入端的涡卷部厚度。由此,能够通过使回旋涡卷部的吐出侧的涡卷部厚度尽可能形成为较厚来提高涡卷部刚度。
另外,所述吐出口可以在所述压缩室的吐出开始时刻容纳所述回旋台阶面的一端。由此,在回旋台阶面从固定台阶面隔开的时刻,压缩室能够迅速地与吐出口连通,从而抑制压缩室间的泄漏引起的压缩效率的下降。
另外,所述吐出口可以在所述压缩室的吐出开始时刻与所述回旋台阶面隔开。在所述回旋端板部和所述固定端板部中的至少一侧可以形成有连接所述吐出口和所述回旋台阶面的连接槽。由此,不仅不受吐出口的位置和大小的限制,而且能够通过在回旋台阶面从固定台阶面隔开的时刻使压缩室迅速地与吐出口连通,来抑制压缩室间的泄漏引起的压缩效率的下降。
具体而言,所述连接槽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可以在沿轴向面向所述吐出口的所述回旋端板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槽可以从所述第一连接槽向所述回旋台阶面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截面积可以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截面积。由此,即使在吐出口远离回旋台阶面或形成为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连通吐出口和压缩室的同时减小由连接槽产生的死体积。
具体而言,所述连接槽在所述固定端板部形成为从所述吐出口向所述固定涡卷部的内侧面延伸。由此,即使在吐出口位于远离固定台阶面的位置或形成为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连通吐出口和压缩室的同时,减小由连接槽产生的死体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包括主框架、旋转轴、回旋涡旋盘以及固定涡旋盘。所述主框架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主框架而被支撑,并且设置有偏心部。所述回旋涡旋盘具有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的回旋端板部和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延伸的回旋涡卷部。所述固定涡旋盘设置有固定端板部和固定涡卷部,所述固定端板部设置有吐出口,所述固定涡卷部从所述固定端板部向所述回旋端板部延伸并与所述回旋涡卷部一起形成压缩室。在所述回旋端板部可以设置有回旋台阶面,所述回旋台阶面设置在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外侧面和所述回旋涡卷部的面向所述外侧面的内侧面之间。在所述固定涡卷部可以设置有与所述回旋台阶面相对应的固定台阶面。在所述回旋涡卷部和所述固定涡卷部之间形成的两侧压缩室中的至少一侧压缩室的吐出行程中,所述回旋台阶面和所述固定台阶面可以彼此隔开。由此,即使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之间隔开而在两侧压缩室间发生泄漏,也能够通过压缩室与吐出口连通来实际上抑制压缩室间泄漏引起的压缩损失。
作为一例,所述回旋涡旋盘可以设置有旋转轴结合部,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与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结合。所述旋转轴结合部可以以所述回旋端板部为基准向所述回旋涡卷部的相反侧延伸。由此,能够通过确保压缩室的吐出侧体积来抑制压缩比率急剧减小,从而能够降低施加于固定涡卷部或者回旋涡卷部的负荷。与此同时,由于旋转轴结合部沿径向不与回旋涡卷部重叠,从而能够将回旋台阶面更深地向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侧形成,因此更容易使吐出口和回旋台阶面连通或者将吐出口形成为较小,从而能够提高体积效率。
作为另一示例,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所述回旋涡卷部可以分别将复数个圆弧曲线从吸入端连续连接到吐出端而成。由此,能够较宽地形成固定涡卷部和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曲线,从而能够在同一涡卷部高度和端板宽度条件下扩大行程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将图1中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分解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的固定涡旋盘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图2的回旋涡旋盘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将图2的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组装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IX-IX”线剖视图。
图7是示出吐出开始之前的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的相互关系的概略图。
图8是示出吐出开始时间点的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的相互关系的概略图。
图9是示出回旋涡旋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的“X-X”线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固定涡旋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3的“XI-XI”线剖视图。
图15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5的“XII-XI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中示出的一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涡旋式压缩机进行详细说明。
根据驱动马达和压缩部是否一起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空间,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类为密闭型或者开放型。本实施例将密闭型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但是可以同样地应用于开放型涡旋式压缩机。
另外,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类为固定型涡旋式压缩机和移动型涡旋式压缩机。固定型通常应用于建筑物的空调,而移动型应用于车辆空调。本实施例将固定型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但是可以同样地应用于移动型涡旋式压缩机。
另外,根据填充在壳体的内部空间的制冷剂的压力,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类为低压型或者高压型。低压型涡旋式压缩机的壳体的内部空间填充有吸入压的制冷剂,而高压型涡旋式压缩机的壳体的内部空间填充有吐出压的制冷剂。本实施例将高压型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但是可以同样地应用于低压型涡旋式压缩机。
另外,根据压缩部的设置位置,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类为顶部压缩型和底部压缩型。在顶部压缩型涡旋式压缩机中,压缩部设置在驱动马达的上侧,在底部压缩型涡旋式压缩机中,压缩部设置在驱动马达的下侧。本实施例将顶部压缩型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但是可以同样地应用于底部压缩型涡旋式压缩机。
另外,根据涡旋盘是否旋转,涡旋式压缩机可以分类为单侧旋转涡旋式压缩机和相互旋转涡旋式压缩机。单侧旋转涡旋式压缩机构成为一侧涡旋盘被固定或者旋转运动被限制,另一侧涡旋盘进行回旋运动,而相互旋转涡旋式压缩机构成为两侧涡旋盘旋转。本实施例将单侧旋转涡旋式压缩机作为代表例进行说明。但是同样可以应用于相互旋转涡旋式压缩机。
图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将图1中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分解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的固定涡旋盘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图2的回旋涡旋盘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将图2的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组装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IX-IX”线剖视图。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壳体110的下半部设置有驱动马达120,在驱动马达120的上侧设置有主框架130。在主框架130的上侧设置有压缩部。压缩部包括固定涡旋盘140和回旋涡旋盘150,但根据情况,也可以说明为压缩部包括主框架130。
本实施例的壳体110包括圆筒外壳111、上部盖112以及下部盖113。由此,以制冷剂的流动顺序为基准,壳体110的内部空间110a可以划分为在上部盖112的内侧设置的上部空间110b、在圆筒外壳111的内侧设置的中间空间110c以及在下部盖113的内侧设置的下部空间110d。以下可以分别定义上部空间110b为吐出空间、中间空间110c为油分离空间、下部空间110d为储油空间。
圆筒外壳111是上下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状,驱动马达120和主框架130以压入的方式分别固定于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的下半部和上半部。
在圆筒外壳111的中间空间110c,具体而言在驱动马达120和主框架130之间,贯穿结合有制冷剂吐出管116。虽然,制冷剂吐出管116可以直接插入并焊接于圆筒外壳111,但是,通常将由与圆筒外壳111相同材质形成的中间连接管(collar pipe)(未图示)插入并焊接于圆筒外壳111,并将由铜管形成的制冷剂吐出管116插入并焊接于中间连接管。
上部盖112结合为覆盖圆筒外壳111的开口的上端。制冷剂吸入管115贯穿并结合于上部盖112,制冷剂吸入管115贯穿壳体110的上部空间110b并直接与后述的压缩部的吸入室(未标记)连接。由此,制冷剂可以通过制冷剂吸入管115供应到吸入室。
下部盖113结合为覆盖圆筒外壳111的开口的下端。下部盖113的下部空间110d形成储油空间,在储油空间存储有预设的量的油。形成储油空间的下部空间110d通过油回收通路(未标记)而与壳体110的上部空间110b以及中间空间110c连通。由此,在上部空间110b和中间空间110c从制冷剂分离的油和供应到压缩部后被回收的油,可以通过油回收通路被回收并存储于构成储油空间的下部空间110d。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驱动马达120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空间110a中形成高压部的中间空间110c的下半部,并且包括定子121和转子122。定子121以热套方式固定于圆筒外壳111的内壁面,转子12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定子121的内部。
定子121包括定子铁芯1211和定子线圈1212。
定子铁芯1211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以热套方式固定于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定子线圈1212缠绕在定子铁芯1211上,并通过贯穿结合于壳体110的接线端子(未标记)来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转子122包括转子铁芯1221和永磁体1222。
转子铁芯1221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隔着预设的空隙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到定子铁芯1211的内部。永磁体1222沿圆周方向隔开预设的间隔嵌入到转子铁芯1221的内部。
旋转轴125压入结合于转子122。旋转轴125的上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到后述的主框架130,并且在径向上被支撑,旋转轴125的下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插入到副框架118,并在径向和轴向上被支撑。
在旋转轴125的内部形成有贯穿所述旋转轴125的两端之间而成的供油孔1255。供油孔1255从旋转轴125的下端向偏心部1251的底面贯穿而形成。由此,在形成储油空间的下部空间110d存储的油可以通过供油孔1255供应到偏心部1251的内部。
在旋转轴125的下端,准确地说供油孔1255的下端设置有吸油器126。吸油器126可以设置为侵入存储于储油空间110d的油中。由此,存储在储油空间110d的油可以被吸油器126抽吸,并通过供油孔1255吸上。
在旋转轴125的上端设置有偏心部1251,使得与后述的回旋涡旋盘150的旋转轴结合部153结合。偏心部1251可以插入并结合于旋转轴结合部153,也可以是旋转轴结合部153插入并结合于偏心部1251。本实施例以旋转轴125的偏心部1251插入并结合于回旋涡旋盘150的回旋端板部151的例子为中心进行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主框架130设置在驱动马达120的上侧,并且以热套方式固定或焊接在圆筒外壳111内壁面。由此,主框架130通常由铸铁形成。
主框架130包括主凸缘部131和轴支撑凸部132。
主凸缘部131形成为环形状,并且容纳于圆筒外壳111的中间空间110c。例如,主凸缘部131的外周面可以形成为圆形状并且紧贴于圆筒外壳111的内周面。在此情况下,在主凸缘部131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沿轴向贯穿的油回收孔(未图示)。
轴支撑凸部132在主凸缘部131的中央朝向驱动马达120延伸,并且在轴支撑凸部132的内侧形成有轴支撑孔1321。轴支撑孔1321可以形成为贯穿主凸缘部131的轴向两侧侧面。由此,主凸缘部131可以形成为环形状。
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固定涡旋盘140包括固定端板部141、固定侧壁部142以及固定涡卷部143。
固定端板部141形成为圆盘形状。固定端板部141的外周面可以与形成上部空间110b的上部盖112的内周面紧贴或者从上部盖112的内周面隔开。固定端板部141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厚度。由此,后述的固定涡卷部143的根部可以在整个涡卷部143形成为相同的高度。
在固定端板部141的边缘形成有吸入口1411,所述吸入口1411沿轴向贯穿并与吸入室(未标记)连通,贯穿壳体110的上部盖112的制冷剂吸入管115插入并结合于吸入口1411。由此,制冷剂吸入管115可以通过壳体110的上部空间110b直接与固定涡旋盘140的吸入口1411连通。
在固定端板部141的中央可以形成有吐出口1412和旁通孔(未图示),在固定端板部141的背面可以设置有开闭吐出口1412的吐出阀145和开闭旁通孔的旁通阀(未图示)。由此,从固定涡旋盘140的上侧向在上部盖112形成的上部空间110b吐出在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压缩的制冷剂。以下,将在回旋涡卷部152的外侧面和面向其的固定涡卷部143的内侧面之间形成的压缩室定义为第一压缩室V1,并且将在回旋涡卷部152的内侧面和面向其的固定涡卷部143的外侧面之间形成的压缩室定义为第二压缩室V2进行说明。
参照图3和图5,吐出口1412可以根据压缩机的规格而多样地形成。例如,吐出口1412(准确地说,吐出入口)可以形成为圆形状,也可以形成为如不规则椭圆的形状。本实施例示出了吐出口1412以向固定涡卷部143的吐出端延伸的不规则椭圆形状形成的例子。在此情况下,吐出口1412可以在与固定涡卷部143的内侧面几乎接触的位置沿固定涡卷部143的内侧面形成。由此,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几乎同时与吐出口1412连通,从而可以减少吐出延迟引起的过压缩损失。这在吐出口1412形成为圆形状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
固定侧壁部142可以从固定端板部141的边缘向主框架130以环形状延伸。由此,固定侧壁部142的底面可以与主框架130的顶面,即主凸缘部131的顶面紧贴并被螺栓紧固。
参照图2和图5,固定涡卷部143从固定端板部141的底面向回旋涡旋盘150延伸。固定涡卷部143可以形成为渐开线等各种形状。例如,固定涡卷部143可以形成为对数螺旋,也可以形成为复数个圆弧曲线。
但是,在固定涡卷部143形成为对数螺旋的情况下,后述的回旋涡卷部152也需要形成为对数螺旋,因此不仅限制后述的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形状,而且在相同的涡卷部高度和端板宽度条件下会减小行程体积。
对此,本实施例的固定涡卷部143可以形成为涡卷部曲线呈连接直径和原点彼此不同的复数个圆弧的形态。由此,固定涡卷部143的涡卷部厚度可以沿涡卷部形成方向而不同。
例如,本实施例的固定涡卷部143可以形成为作为其中心侧的吐出端143a的涡卷部厚度厚于作为最外廓侧的吸入端143b的涡卷部厚度。由此,可以通过提高承受相对高的气体力的固定涡卷部143的吐出端143a处的涡卷部刚度来抑制固定涡卷部143的破损。不仅如此,通过固定涡卷部143的涡卷部曲线形成为较宽,能够在相同的涡卷部高度和端板宽度条件下扩大行程体积。后述的回旋涡卷部152也是如此。
参照图5和图6,固定涡卷部143可以形成为涡卷部高度沿涡卷部形成方向相同,也可以以彼此不同的高度形成。本实施例示出了固定涡卷部143的涡卷部高度沿该固定涡卷部143的涡卷部形成方向彼此不同的例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涡卷部143的中间形成有后述的固定台阶面1431,并且以该固定台阶面1431为基准,作为中心侧的吐出端143a的涡卷部高度H11低于作为最外廓侧的吸入端143b的涡卷部高度H12。由此,可以通过提高承受相对高的气体力的固定涡卷部143的吐出端143a处的涡卷部刚度来抑制固定涡卷部143的破损。
固定台阶面1431可以形成于在两侧压缩室V1、V2中相对先开始进行吐出的压缩室(例如,第一压缩室)V1的吐出开始时刻(吐出开始时间点),该压缩室与吐出口1412连通的位置。后述的回旋台阶面1511也是如此,对此将在后面重新进行说明。
固定台阶面1431形成为具有预设的曲率的曲面。例如,固定台阶面1431可以形成为向后述的回旋台阶面1511凸出的圆弧形状,并且具有大于回旋台阶面1511曲率R2的曲率R1。由此,固定台阶面1431可以与回旋台阶面1511线接触并且最小化摩擦损失。
固定台阶面1431的台阶高度可以与后述的回旋台阶面1511的台阶高度几乎相同。由此,即使固定台阶面1431形成在固定涡卷部143,固定涡卷部143的前端面也会和回旋端板部151的压缩面151a紧密地接触,从而可以密封两侧压缩室之间。
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回旋涡旋盘150可以包括回旋端板部151、回旋涡卷部152以及旋转轴结合部153。
回旋端板部151形成为圆盘形状,并且在轴向上被主框架130支撑,使得在主框架130和固定涡旋盘140之间进行回旋运动。
回旋端板部151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厚度,也可以形成为局部的厚度不同。例如,在回旋端板部151形成为旋转轴结合部153从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仅向主框架延伸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为整个回旋端板部151的厚度相同。但是在旋转轴结合部153贯穿回旋端板部151并在径向上与后述的回旋涡卷部152重叠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局部的回旋端板部151的厚度更厚,换言之,形成有旋转轴结合部153的部分更厚。
参照图4至图6,本实施例示出了回旋端板部151的中心侧厚度厚于边缘侧厚度的例子。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回旋端板部151在压缩室V的任意的位置形成有回旋台阶面1511。由此,以回旋台阶面1511为中心,回旋端板部151的顶面(压缩面)151a形成为吐出侧的回旋端板部151的高度高于吸入侧的回旋端板部151的高度。由此,后述的旋转轴结合部153可以朝固定端板部141的方向凸出延伸。
回旋台阶面1511连接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处的外侧面和在径向上面向其的回旋涡卷部152的内侧面之间,并且如前述的固定台阶面1431,形成于在两侧压缩室中与吐出口1412邻近的压缩室(例如,第一压缩室)V1的吐出开始时刻(吐出开始时间点)A1,该压缩室V1与吐出口1412连通的位置。
换言之,随着吐出口1412较长地形成为不规则椭圆,可以形成为在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刻,回旋台阶面1511的一端(准确地说,回旋涡卷部的外侧面侧)与吐出口1412的一部分连接或在轴向上重叠。由此,在回旋涡旋盘150的回旋运动中,在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瞬间,两侧压缩室V1、V2彼此连通,与此同时一侧压缩室(例如,第一压缩室)V1与吐出口1412连通。这样一来,即使两侧压缩室V1、V2连通,由于其两侧压缩室V1、V2的制冷剂向吐出口1412移动并一起被吐出,从而也可以抑制在两侧压缩室V1、V2的压缩损失。
回旋台阶面1511形成为具有预设的曲率R2的曲面。例如,回旋台阶面1511可以形成为相对于前述的固定台阶面1431凹陷的圆弧形状,并且具有小于固定台阶面1431的曲率R1的曲率R2。由此,回旋台阶面1511与固定台阶面1431线接触,从而能够最小化摩擦损失。
回旋台阶面1511的台阶高度可以与固定台阶面1431的台阶高度几乎相同。由此,如前述,即使回旋台阶面1511形成在回旋端板部151,也可以通过回旋端板部151的压缩面151a和固定涡卷部143的前端面的紧密接触,来密封两侧压缩室之间。
参照图5和图6,如前述的固定台阶面1431,回旋台阶面1511可以形成为位于在两侧压缩室V1、V2中相对先开始吐出的压缩室(例如,第一压缩室)V1的吐出开始时刻A1。对此,将在后面再次进行说明。
参照图4至图6,回旋涡卷部152从回旋端板部151的顶面(压缩面)向固定涡旋盘140延伸。由此,回旋涡卷部152可以通过与固定涡卷部143咬合来形成两个一对的压缩室V1、V2。
回旋涡卷部152可以形成为渐开线等各种形状,以与固定涡卷部143相对应。例如,回旋涡卷部152可以形成为对数螺旋,也可以形成为复数个圆弧曲线。
但是,如前述的固定涡卷部,在回旋涡卷部152形成为对数螺旋的情况下,不仅限制后述的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形状,在相同的涡卷部高度和端板宽度条件下会减小行程体积。在此,与固定涡卷部143同样地,本实施例的回旋涡卷部152可以形成为涡卷部曲线呈连接直径和原点彼此不同的复数个圆弧的形态。由此,与固定涡卷部143同样地,回旋涡卷部152的涡卷部厚度可以沿涡卷部形成方向不同。
例如,本实施例的回旋涡卷部152可以形成为作为中心侧的吐出端152a的涡卷部厚度厚于作为最外廓侧的吸入端152b的涡卷部厚度。由此,可以通过提高承受相对高的气体力的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处的涡卷部刚度来抑制回旋涡卷部152的破损。不仅如此,通过固定涡卷部143的涡卷部曲线较宽地形成,可以在相同的涡卷部高度和端板宽度条件下扩大行程体积。
回旋涡卷部152可以沿涡卷部形成方向以相同的涡卷部高度形成,也可以以彼此不同高度形成。本实施例示出了回旋涡卷部152的涡卷部高度沿涡卷部形成方向而不同的例子。例如,以回旋台阶面1511为基准,本实施例的回旋涡卷部152的涡卷部高度形成为作为中心侧的吐出端152a的涡卷部高度H21低于作为最外廓侧的吸入端152b的涡卷部高度H22。由此,可以通过提高承受相对高的气体力的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处的涡卷部刚度来抑制固定涡卷部143的破损。
参照图4和图6,旋转轴结合部153是与旋转轴125的偏心部1251结合的部分,其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在内周面设置有作为衬套轴承的偏心轴承。以下为了方便,将衬套轴承定义为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内周面进行说明。由此,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内周面是指衬套轴承的内周面。
旋转轴结合部153形成为位于回旋涡卷部152的内侧。例如,在轴向上投影时,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内周面形成在与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重叠的位置。换言之,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外周面形成为位于与连接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处的外侧面的假想圆C1同一圆上。由此,如前述,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周边处的内侧面位于比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外周面更靠内侧的位置,换言之,位于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前端面153a。这样一来,旋转轴结合部153形成为沿径向与回旋涡卷部152重叠,并且可以确保旋转轴结合部153的轴承面积较宽,从而能够稳定地支撑回旋涡旋盘150的同时在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前端面153a形成压缩室V1、V2。
旋转轴结合部153包括:第一结合部1531,从回旋端板部151的压缩面延伸;以及第二结合部1532,从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延伸。但根据情况,旋转轴结合部153可以仅由第一结合部1531形成,但本实施例以旋转轴结合部153由第一结合部1531和第二结合部1532形成的例子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一结合部1531可以从回旋端板部151的压缩面151a向固定涡旋盘140延伸预设的高度。第一结合部1531以被旋转轴125插入的下端开口而上端被封堵的结构形成。由此,可以理解为,如果以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为基准,则第一结合部1531凹陷,但如果以压缩面为基准,则第一结合部1531凸出。但是,以下,考虑与后述的第二结合部1532的比较,为了方便,将第一结合部1531定义为凸出进行说明。
如前述,随着第一结合部1531形成为上端被封堵,例如,具有帽截面形状,旋转轴125的偏心部1251的插入深度被第一结合部1531的上端(准确地说,上端的内侧面)限制。
第一结合部1531的轴向高度(以下,第一结合部的高度)H31形成为低于回旋涡卷部152的涡卷部高度,换言之,位于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外侧的回旋涡卷部152的吸入端152b处的涡卷部高度H22。例如,第一结合部1531的高度H31可以形成为回旋涡卷部152的吸入端152b处的涡卷部高度H22的大约一半程度。由此,不仅可以缩短旋转轴125结合于回旋涡旋盘150的第一作用点P1和压缩室V的气体力作用于回旋涡旋盘150的第二作用点P2之间的距离(力矩臂的长度)L,而且可以在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前端面153a形成有意义的程度的压缩室V。
另外,第一结合部1531的高度H31可以大于或等于后述的第二结合部1532的轴向高度H32。由此,可以将前述的第一作用点P1和第二作用点P2之间的间隔(力矩臂的长度)L减小到有意义的程度。
第二结合部1532从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向驱动马达120以预设的高度延伸。第二结合部1532形成为环形状,以使旋转轴125贯穿。前述的偏心轴承的一部分插入于第二结合部1532的内周面。由此,第二结合部1532的内径与第一结合部1531的内径相同。
第二结合部1532的轴向高度H32等于或小于第一结合部1531的高度H31。由此,可以使前述的第一作用点P1和第二作用点P2之间的间隔最小。
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没有第二结合部1532。换言之,旋转轴结合部153可以仅由第一结合部1531形成。但是,在此情况下,可以增加第一结合部1531的高度H31或者保持第一结合部1531的高度H31的同时扩大第一结合部1531的内径。由此,可以确保偏心部1251的被支撑面积,换言之,偏心部1251被轴承支撑的面积。
未说明的附图标记160是十字环。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作用效果如下。
即,如果电源施加到驱动马达120从而产生旋转力,则偏心结合于旋转轴125的回旋涡旋盘150通过十字环160而相对于固定涡旋盘140进行回旋运动。此时,在固定涡旋盘140和回旋涡旋盘150之间形成有连续移动的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
那么,在回旋涡旋盘150进行回旋运动的期间,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从吸入口(或者,吸入室)1411向吐出口(或者,吐出室)1412侧移动,并且体积逐渐变小。
那么,制冷剂经由制冷剂吸入管115并通过固定涡旋盘140的吸入口1411流入到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而该制冷剂因回旋涡旋盘150最终移动到压缩室侧并被压缩。该制冷剂最终从压缩室通过固定涡旋盘140的吐出口1412向壳体110的上部空间110b吐出,之后该制冷剂通过设置在固定涡旋盘140和主框架130的排出通路(未图示),移动到壳体110的中间空间110c或/和下部空间110d。
那么,反复如下的一系列过程:制冷剂中的油在壳体110的内部空间110a循环时从制冷剂分离,从制冷剂分离出的油移动到形成壳体110的下部空间110d的储油空间并存储,之后通过吸油器126和旋转轴125的供油孔1255供应到压缩部,相反,分离出油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吐出管116排出到壳体110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压缩机运转时,由于回旋涡旋盘150偏心结合于旋转轴125,因此回旋涡旋盘150承受对应于离心力的轴承反作用力F1的同时承受在压缩室V压缩的制冷剂的气体反作用力F2。此时,如果轴承反作用力F1发挥作用的第一作用点P1和气体反作用力F2发挥作用的第二作用点P2间的距离L较大,则倾覆力矩相应地增加,因此回旋涡旋盘150的动作变得不稳定,导致可能发生压缩室V1、V2间的泄漏。
如果考虑到上述情况而提高支撑回旋涡旋盘150的背压,则回旋涡旋盘150可能因所述背压而发生变形导致发生压缩室V1、V2间的泄漏,或者因回旋涡旋盘150过紧贴于固定涡旋盘140而增加摩擦损失。这特别不利于低压力/低负荷运转。
但是,如本实施例,随着旋转轴结合部153的一部分向固定涡旋盘140侧凸出(从旋转轴侧看是凹陷)形成为在径向上与回旋涡卷部152重叠,回旋涡旋盘150和旋转轴125之间的轴承面形成在沿径向与压缩室V1、V2重叠的位置。这样一来,倾覆力矩可以随着前述的第一作用点P1和第二作用点P2之间的距离L的缩短而变小。那么,回旋涡旋盘150的动作得到稳定,从而可以抑制压缩室V1、V2间的泄漏,并且可以通过减小必要背压来抑制回旋涡旋盘150的变形或涡旋盘间的过度紧贴。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随着回旋涡卷部152的一部分延伸形成在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前端面153a,在回旋涡旋盘(或者固定涡旋盘)150的中心部也可以形成有压缩室。由此,不仅旋转轴结合部153向回旋涡卷部152侧延伸,而且压缩室的压缩周期变长,从而可以通过增加压缩比来提高体积效率。与此同时,随着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处的涡卷部高度变低而涡卷部厚度变厚,能够增加回旋涡卷部152的涡卷部刚度的同时抑制涡卷部破损。固定涡卷部143也是如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随着前述的旋转轴结合部153形成为沿径向与回旋涡卷部152重叠而在回旋端板部151形成有回旋台阶面1511,随着回旋台阶面1511的形成,在固定涡卷部143形成有与回旋台阶面1511对应的固定台阶面1431。由此,在回旋涡旋盘150回旋运动时,可能因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而发生压缩室V1、V2间的泄漏。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形成为位于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间点对应于两侧压缩室V1、V2与吐出口1412连通的吐出开始时刻(吐出开始时间点)A1的位置。由此,由于在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刻,两侧压缩室V1、V2与吐出口1412连通,从而实际上不会发生压缩室V1、V2间的泄漏。
图7是示出吐出开始之前的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的相互关系的概略图,图8是示出吐出开始时间点的回旋台阶面和固定台阶面的相互关系的概略图。
参照图7,在回旋涡旋盘150回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对连续地从各自的吸入侧向吐出侧移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那么,在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到达吐出口1412之前,制冷剂持续地被压缩并向吐出口1412移动。
此时,在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到达吐出口1412之前,换言之,在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进行压缩行程的期间,回旋台阶面1511保持与固定台阶面1431接触的状态。该状态保持到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开始吐出之前。
参照图8,在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到达吐出口1412的状态下,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与吐出口1412连通,第一压缩室V1的制冷剂和第二压缩室V2的制冷剂开始通过吐出口1412吐出。根据吐出口1412的形状,两侧压缩室V1、V2可以几乎同时打开,也可以隔着规定的时间差打开。
此时,回旋台阶面1511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换言之,在第一压缩室V1和/或第二压缩室V2与吐出口1412连通从而开始吐出的时刻,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之间分开。那么,压力相对高的压缩室(例如,第二压缩室)V2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可以泄漏到压力相对低的压缩室(例如,第一压缩室)V1。
但是,由于第一压缩室V1已经到达吐出开始时刻(吐出开始时间点)A1从而处于与吐出口1412连通的状态,因此不仅第一压缩室V1的制冷剂,从第二压缩室V2流入到第一压缩室V1的制冷剂也与第一压缩室V1的制冷剂一起向吐出口1412移动并被吐出。如上所述,在第一压缩室V1和第二压缩室V2进行吐出行程的期间,持续处于回旋台阶面1511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状态。
那么,在第一压缩室V1中,即使相对高压的制冷剂从第二压缩室V2流入也不会被过压缩,从而马达效率不会下降,在第二压缩室V2中,由于达到吐出压的制冷剂通过第一压缩室V1从吐出口1412吐出,因此可以抑制体积效率的低下。另外,由于第二压缩室V2的制冷剂提前通过第一压缩室V1吐出,因此能够通过减小吐出阻力来抑制在第二压缩室V2的过压缩。
那么,即使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从而两侧压缩室V1、V2连通,制冷剂也通过吐出口1412向压缩室外吐出。由此,即使两侧压缩室V1、V2因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的隔开而连通,也不会发生压缩室V1、V2间泄漏引起的压缩效率的低下或将其显著地降低。
另一方面,下面,对吐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吐出口可以形成为几乎同时与两侧压缩室连通,但是,根据情况,吐出口也可以形成为隔着时间差与两侧压缩室连通。这不会绝对依赖吐出口的形状。换言之,如前述的实施例,在吐出口形成为不规则椭圆的情况下,也可以隔着时间差与两侧压缩室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主要以在吐出口形成为圆形的情况下隔着时间差与两侧压缩室连通的例子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9是示出回旋涡旋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俯视图,图11是图10的“X-X”线剖视图。
参照图9至图11,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以及其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例如,旋转轴结合部153设置于回旋涡旋盘150,旋转轴结合部153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从回旋端板部151的压缩面151a以预设的高度凸出。由此,旋转轴125的偏心部1251一部分插入于旋转轴结合部153从而沿径向与回旋涡卷部152重叠,由此可以缩短前述的第一作用点P1和第二作用点P2间的间隔。
另外,由于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向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前端面153a延伸,因此可以随着旋转轴结合部153向回旋涡卷部152侧延伸而延长压缩室V1、V2的压缩周期。由此,能够提高压缩室的体积效率的同时,能够通过较低地形成回旋涡卷部152的涡卷部高度并且较厚地形成涡卷部厚度来提高涡卷部刚度。
另外,随着在回旋端板部151形成有回旋台阶面1511且在固定涡卷部143形成有固定台阶面1431,能够使旋转轴结合部153与回旋涡卷部152重叠的同时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延伸到旋转轴结合部153的前端面。与此同时,与回旋涡卷部152同样地,能够通过固定涡卷部143形成为吐出端152a侧涡卷部高度较低而涡卷部厚度较厚,来提高涡卷部刚度。
但是,在前述的实施例中,吐出口1412较长地延伸,从而其吐出口1412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沿轴向与回旋台阶面1511连接或重叠。由此,在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刻,压缩室V1、V2可以与吐出口1412连通。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吐出口1412可以形成在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刻从回旋台阶面1511隔开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回旋端板部151设置连接槽1512使吐出口1412和回旋台阶面1511连接。
参照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的连接槽1512包括第一连接槽1512a和第二连接槽1512b。
第一连接槽1512a形成在回旋端板部151的中心侧,并且形成为在轴向投影时至少一部分沿轴向与吐出口1412始终连通。例如,第一连接槽1512a可以在回旋端板部151的中心侧形成为一种凹陷(dimple)形状,并且在回旋涡旋盘150的回旋时至少一部分沿轴向与吐出口1412重叠。由此,在压缩机运转时,第一连接槽1512a可以持续与吐出口1412连通。
另外,第一连接槽1512a可以形成为宽于固定涡卷部143的吐出端143a。由此,第一连接槽1512a可以通过两侧压缩室V1、V2通过第一连接槽1512a彼此连通来抑制吐出延迟。
第二连接槽1512b可以形成为连接第一连接槽1512a和回旋台阶面1511之间。例如,第二连接槽1512b的一端可以与第一连接槽1512a连通,第二连接槽1512b的另一端可以与回旋台阶面1511连通。由此,制冷剂可以通过第二连接槽1512b从在回旋台阶面1511的周边形成的压缩室V1、V2向第一连接槽1512a移动,之后被引向吐出口1412。
第二连接槽1512b可以形成为其截面积小于第一连接槽1512a。由此,可以抑制第二连接槽1512b引起的死体积的增加。
第二连接槽1512b可以形成为曲线。例如,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回旋台阶面1511形成为从回旋涡卷部152的外侧面连接外侧回旋涡卷部152的内侧面的情况下,该回旋台阶面1511和第一连接槽1512a之间被回旋涡卷部152阻挡。因此,第二连接槽1512b形成为不横穿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而是围绕该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而连接第一连接槽1512a和回旋台阶面1511之间。由此,第二连接槽1512b可以根据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的形状而形成为曲线。
如上所述,在连接槽1512形成于回旋端板部151的情况下,即使沿轴向投影时吐出口1412从回旋台阶面1511隔开,也能够通过前述的连接槽,使制冷剂从回旋台阶面1511周边的压缩室V1、V2迅速地向吐出口1412移动。由此,如前述的实施例,在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刻,吐出口1412可以与压缩室V1、V2连通。由于已在前面说明了基于此的作用效果,因此省略对其的具体说明。
虽然未图示,第二连接槽1512b可以形成为直线形状。例如,在回旋台阶面1511形成为从回旋涡卷部152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之间的中间连接外侧回旋涡卷部152的内侧面的情况下,该回旋台阶面1511和第一连接槽1512a之间不会被回旋涡卷部152阻挡。在此情况下,第二连接槽1512b可以形成为直线形状而连接第一连接槽1512a和回旋台阶面1511之间。
另一方面,下面,对吐出结构的又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即,前述的连接槽是形成在回旋端板部的情形,但是连接槽可以根据情况而形成在固定端板部。
图12是示出固定涡旋盘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XI-XI”线剖视图。
参照图12至图14,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与前述的图5和图10的实施例相同,吐出口1412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回旋台阶面1511的位置也与图10的实施例相同或几乎相似,因此,对此的具体说明以前述的实施例中的说明代替。
在此情况下,连接槽1413可以形成在固定端板部141的一侧面,换言之,形成在固定端板部141的面向回旋涡卷部152的前端面的压缩面141a。例如,连接槽1413的一端可以直接连接于吐出口1412,而连接槽1413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涡卷部143的内侧面,准确地说,以固定台阶面1431为基准,在比该固定台阶面1431更靠吐出侧的位置连接到固定涡卷部143的内侧面。
如上所述,在连接槽1413形成于固定端板部141的情况下,即使沿轴向投影时吐出口1412从回旋台阶面1511隔开,也能够通过前述的连接槽1413使将制冷剂从回旋台阶面1511周边的压缩室V1、V2迅速地向吐出口1412移动。由此,如前述的实施例,在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刻,吐出口1412可以与第一压缩室(实际上是两侧压缩室)V1连通。由于已在前面说明了基于此的作用效果,因此省略对其的具体说明。
虽然未图示,连接槽1413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为贯穿固定涡卷部143的孔,或者可以形成为沿固定涡卷部143的一侧面或固定涡卷部143的表面横穿延伸的槽。但是在此情况下,可能降低固定涡卷部143的刚性,因此连接槽1413可以形成为小于前述的实施例。
另一方面,下面,对旋转轴结合部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即,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说明了旋转轴结合部形成为沿径向与回旋涡卷部重叠,但是根据情况,旋转轴结合部也可以形成为沿径向不与回旋涡卷部重叠。
图15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俯视图,图16是图15的“XII-XII”线剖视图。
参照图15和图16,在本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固定在主框架130固定涡旋盘140和结合于旋转轴125而相对于固定涡旋盘140进行回旋运动的回旋涡旋盘150等涡旋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相似。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回旋涡旋盘150的旋转轴结合部153可以从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朝向主框架130以圆筒形状延伸。换言之,与前述的实施例不同地,本实施例的旋转轴结合部153可以不从回旋端板部151的压缩面朝向固定涡旋盘140延伸,而是仅向作为回旋涡卷部152的相反侧的主框架130侧延伸而形成。由此,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轴125的偏心部1251位于回旋涡卷部152的外部。
虽然未图示,旋转轴结合部153也可以从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向压缩面151a侧轻微地凹陷。但是,旋转轴结合部153不与回旋涡卷部152重叠的方面,与前述的例子相同,因此,以下,将旋转轴结合部153定义为从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向主框架130延伸来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旋转轴结合部153形成为仅向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侧延伸的情况下,回旋涡卷部152和固定涡卷部143也可以沿涡卷部形成方向分别以相同的涡卷部高度形成。但是,如前述,在此情况下,中央部的吐出端153a附近的回旋涡卷部152和固定涡卷部143的涡卷部刚度可能变弱。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即便在旋转轴结合部153仅向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侧延伸的情况下,在回旋端板部151的压缩面151a也可以形成有回旋台阶面1511,在与回旋台阶面1511相对应的固定涡卷部143可以形成有固定台阶面1431。由于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的基本形状和根据其的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对此的具体说明。
但是,如本实施例,在旋转轴结合部153仅向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151b侧延伸,并且形成有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为该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比前述的实施例的回旋台阶面1511和固定台阶面1431更接近吐出端153a、143a。
例如,回旋台阶面1511可以形成为从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3a处的外侧面和内侧面的中间连接外侧回旋涡卷部152的内侧面,固定台阶面1431可以在与回旋台阶面1511对应的位置形成在固定涡卷部143。由此,回旋台阶面1511从固定台阶面1431隔开的时刻是在压缩室V1、V2处的吐出开始之后,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压缩室V1、V2间泄漏引起的压缩效率的下降。
如上所述,在旋转轴结合部153从回旋端板部151的背面延伸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确保压缩室V1、V2的吐出侧体积来抑制压缩比率急剧地减小。由此,可以降低施加到固定涡卷部143或者回旋涡卷部152的负荷。
另外,随着旋转轴结合部153沿径向不与回旋涡卷部152重叠,回旋台阶面1511可以向回旋涡卷部152的吐出端152a侧更深地形成。由此,能够更容易地使吐出口1412与回旋台阶面1511连通或者通过较小地形成吐出口1412来提高体积效率。
虽然未图示,但是在此情况下,吐出口1412的位置和形状可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在这些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连接槽(未图示)来连接吐出口1412和压缩室V1、V2。但是,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于回旋台阶面1511不会被回旋涡卷部152从吐出口1412遮挡,因此即使在回旋端板部151形成有连接槽的情况下,所述连接槽也可以形成为直线形状。

Claims (18)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包括:
主框架,固定在壳体的内部;
旋转轴,贯穿所述主框架而被支撑,设置有偏心部;
回旋涡旋盘,设置有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的回旋端板部和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延伸的回旋涡卷部;以及
固定涡旋盘,设置有固定端板部和固定涡卷部,所述固定端板部设置有吐出口,所述固定涡卷部从所述固定端板部向所述回旋端板部延伸并与所述回旋涡卷部一起形成压缩室;
所述回旋涡旋盘设置有旋转轴结合部,所述旋转轴结合部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中心部沿轴向延伸为在径向上与所述回旋涡卷部重叠,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结合部,
所述回旋涡卷部的一部分延伸形成在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面向所述固定端板部的前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旋转轴结合部包括:
第一结合部,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向所述固定涡旋盘延伸预设的高度;以及
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连接,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另一侧面向所述主框架延伸预设的高度,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高度形成为小于位于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外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第一结合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在轴向投影时,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所述吐出端形成为圆弧曲线,
所述旋转轴结合部的外周面形成在连接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处的外侧面的假想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在所述回旋端板部中,在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外侧面和所述回旋涡卷部的面向所述外侧面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回旋台阶面,
在所述固定涡卷部设置有与所述回旋台阶面相对应的固定台阶面,
在所述回旋涡卷部和所述固定涡卷部之间形成的两侧压缩室中的至少一侧压缩室的吐出开始时刻,所述回旋台阶面和所述固定台阶面彼此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在与所述回旋台阶面连通的压缩室的吐出行程中,所述回旋台阶面和所述固定台阶面持续处于彼此隔开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回旋台阶面在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吐出端处的外侧面和位于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外侧的回旋涡卷部的面向所述外侧面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为圆弧截面形状,
所述固定台阶面形成为具有大于所述回旋台阶面的曲率的曲率的圆弧截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位于比所述回旋台阶面更靠近吐出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高度低于位于比所述回旋台阶面更靠近吸入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位于比所述回旋台阶面更靠吐出侧的所述回旋涡卷部的涡卷部厚度大于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吸入端的涡卷部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吐出口在所述压缩室的吐出开始时刻容纳所述回旋台阶面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吐出口在所述压缩室的吐出开始时刻与所述回旋台阶面隔开,
在所述回旋端板部和所述固定端板部中的至少一侧形成有连接所述吐出口和所述回旋台阶面的连接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连接槽由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构成,
所述第一连接槽在沿轴向面向所述吐出口的所述回旋端板部凹陷形成,
所述第二连接槽从所述第一连接槽向所述回旋台阶面延伸,
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截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连接槽在所述固定端板部形成为从所述吐出口向所述固定涡卷部的内侧面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所述回旋涡卷部分别从吸入端到吐出端连续连接复数个圆弧曲线而成。
16.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包括:
主框架,固定在壳体的内部;
旋转轴,贯穿所述主框架而被支撑,设置有偏心部;
回旋涡旋盘,设置有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的回旋端板部和从所述回旋端板部的一侧面延伸的回旋涡卷部,以及
固定涡旋盘,设置有固定端板部和固定涡卷部,所述固定端板部设置有吐出口,所述固定涡卷部从所述固定端板部向所述回旋端板部延伸并与所述回旋涡卷部一起形成压缩室;
所述回旋端板部设置有回旋台阶面,所述回旋台阶面设置在所述回旋涡卷部的外侧面和所述回旋涡卷部的面向所述外侧面的内侧面之间,
在所述固定涡卷部设置有与所述回旋台阶面相对应的固定台阶面,
在所述回旋涡卷部和所述固定涡卷部之间形成的两侧压缩室中的至少一侧压缩室的吐出行程中,所述回旋台阶面和所述固定台阶面彼此隔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回旋涡旋盘设置有旋转轴结合部,所述旋转轴的偏心部结合于所述旋转轴结合部,
所述旋转轴结合部以所述回旋端板部为基准向所述回旋涡卷部的相反侧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固定涡卷部和所述回旋涡卷部分别从吸入端到吐出端连续连接复数个圆弧曲线而成。
CN202320223233.2U 2022-05-06 2023-02-07 涡旋式压缩机 Active CN21917656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56182A KR102652594B1 (ko) 2022-05-06 2022-05-06 스크롤 압축기
KR10-2022-0056182 2022-05-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6560U true CN219176560U (zh) 2023-06-13

Family

ID=84923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3233.2U Active CN219176560U (zh) 2022-05-06 2023-02-07 涡旋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58232A1 (zh)
EP (1) EP4273402A1 (zh)
KR (1) KR102652594B1 (zh)
CN (1) CN219176560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7238A (en) * 1983-02-23 1984-10-16 Sanden Corporation Scroll type compressor with wrap portions of different axial heights
JPH04166689A (ja) * 1990-10-31 1992-06-12 Toshiba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H04365902A (ja) * 1991-06-12 1992-12-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H0571477A (ja) 1991-09-13 1993-03-23 Toshiba Corp スクロールコンプレツサ
JPH08326671A (ja) 1995-06-05 1996-12-10 Hitachi Ltd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3516015B2 (ja) * 2000-05-06 2004-04-05 ▲荒▼田 哲哉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のスクロ−ル部材形状
JP2004340067A (ja) * 2003-05-16 2004-12-0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JP4494111B2 (ja) * 2004-07-28 2010-06-30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6532713B2 (ja) * 2015-03-12 2019-06-19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11286931B2 (en) * 2019-08-27 2022-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a shaft support portion including a closing por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3402A1 (en) 2023-11-08
KR20230156580A (ko) 2023-11-14
US20230358232A1 (en) 2023-11-09
KR102652594B1 (ko) 202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35342B2 (en) Horizontal type scroll compressor
US9441630B2 (en) Horizontal type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discharge guide between a main scroll and a motor housing
US11293442B2 (e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discharge cover providing a space to guide a discharge flow from a discharge port to a discharge passgae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discharge holes
CN219176560U (zh) 涡旋式压缩机
US11053941B2 (en) Motor-operated compressor
CN114439746B (zh) 涡旋式压缩机
KR20220101060A (ko) 스크롤 압축기
CN117249083A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210599417U (zh) 电动压缩机
EP4043732A1 (en) Scroll compressor
WO2008007612A1 (fr) compresseur à spirales
CN219344961U (zh) 涡旋式压缩机
KR102387691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CN219795558U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219412902U (zh) 涡旋式压缩机
WO2024062859A1 (ja) 電動圧縮機
US20240060494A1 (en) Scroll compressor
KR102070284B1 (ko) 전동식 압축기
CN117249087A (zh) 涡旋式压缩机
US20200040893A1 (en) Motor-operated compressor
KR20200025885A (ko) 전동식 압축기
KR20200027772A (ko) 전동식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