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6472U -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6472U
CN219176472U CN202320342764.3U CN202320342764U CN219176472U CN 219176472 U CN219176472 U CN 219176472U CN 202320342764 U CN202320342764 U CN 202320342764U CN 219176472 U CN219176472 U CN 219176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ake manifold
manifold assembly
air inlet
priming
large displa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27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更新
孙晓鹏
王梓强
周邦印
夏特
刘侠
卢洪泉
王德春
张晓龙
金研
梁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Dongan Auto Eng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27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6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6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64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Gas Circula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领域,公开了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总成,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后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法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前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气口法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稳压腔,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多个进气道,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一侧外壁的中部设置有EGR法兰。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进气歧管设计为双腔结构,除稳压腔外,增加一个谐振腔,一方面起到稳流的作用,一方面增加歧管表面刚度,同时歧管表面加强筋布置密度大,能够辅助降低歧管表面辐射噪声,改善NVH性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能提高进气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的结构布置以及进气歧管的进气入口的位置等多受整机布置的影响,进气歧管的整体结构类似于安装在缸盖法兰上的悬臂梁,进气歧管的振动来源于发动机的振动,进气歧管主要的受力点也就是共振点通常位于进气入口外周的节气门安装法兰位置,节气门安装法兰位置受节气门质心靠近节气门电机的位置影响较大而会产生点头振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进气歧管总成,多数仅设计一个稳压腔,气体流动不够稳定,且歧管表面加强筋布置密度较低、刚度较低,会引起进气噪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通过将进气歧管设计为双腔结构,除稳压腔外,增加一个谐振腔,一方面起到稳流的作用,一方面增加歧管表面刚度,同时歧管表面加强筋布置密度大,能够辅助降低歧管表面辐射噪声,改善NVH性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能提高进气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总成,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后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法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前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气口法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稳压腔,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多个进气道,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一侧外壁的中部设置有EGR法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谐振腔,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双腔引导管,所述进气歧管总成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稳压腔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活塞孔,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进气歧管总成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安装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降低歧管表面辐射噪声,改善NVH性能,结构紧凑且能提高进气性能,能够降低进气噪声,提高NVH性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能提高进气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前端开设有稳压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稳压腔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前端开设有多个进气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多个进气道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谐振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谐振腔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双腔引导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双腔引导管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歧管总成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腔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有活塞孔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EGR法兰的内部设置有真空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真空管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对比现有的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该装置通过将进气歧管设计为双腔结构,除稳压腔外,增加一个谐振腔,一方面起到稳流的作用,一方面增加歧管表面刚度,同时歧管表面加强筋布置密度大,能够辅助降低歧管表面辐射噪声,改善NVH性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能提高进气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对比现有的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该装置通过降低歧管表面辐射噪声,改善NVH性能,结构紧凑且能提高进气性能,能够降低进气噪声,提高NVH性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能提高进气性能。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对比现有的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该装置通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实用性强,能够降低进气噪声,提高NVH性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能提高进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侧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仰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例说明:
1、进气口法兰;2、出气口法兰;3、稳压腔;4、进气道;5、EGR法兰;6、谐振腔;7、双腔引导管;8、安装孔;9、进气歧管总成;10、活塞孔;11、隔板;12、安装架;13、真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总成9,进气歧管总成9后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法兰1,进气歧管总成9前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气口法兰2,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稳压腔3,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多个进气道4,进气歧管总成9一侧外壁的中部设置有EGR法兰5,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谐振腔6,进气歧管总成9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双腔引导管7,进气歧管总成9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8,稳压腔3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活塞孔10,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多个隔板11,进气歧管总成9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安装架12;
通过将进气歧管设计为双腔结构,除稳压腔3外,增加一个谐振腔6,一方面起到稳流的作用,一方面增加歧管表面刚度,同时歧管表面加强筋布置密度大,能够辅助降低歧管表面辐射噪声,改善NVH性能,满足国六排放要求且能提高进气性能。
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开设有稳压腔3,通过开设有稳压腔3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开设有多个进气道4,通过开设有多个进气道4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谐振腔6,通过开设有谐振腔6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进气歧管总成9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双腔引导管7,通过开设有双腔引导管7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进气歧管总成9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8,通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8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稳压腔3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孔10,通过开设有活塞孔10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EGR法兰5的内部设置有真空管13,通过设置有真空管13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外界空气通过气口法兰1、双腔引导管7进入进气歧管稳压腔3和谐振腔6,然后分别沿四个波浪形进气道4进入,EGR废气由缸盖后端通过EGR阀,经EGR法兰5进入稳压腔3,与空气充分地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歧管总成(9),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后端的中部设置有进气口法兰(1),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前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气口法兰(2),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稳压腔(3),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设置有多个进气道(4),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一侧外壁的中部设置有EGR法兰(5),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谐振腔(6),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内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双腔引导管(7),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的上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8),所述稳压腔(3)上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活塞孔(10),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后端设置有多个隔板(11),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安装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开设有稳压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前端开设有多个进气道(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谐振腔(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内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双腔引导管(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歧管总成(9)的上表面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3)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EGR法兰(5)的内部设置有真空管(13)。
CN202320342764.3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Active CN219176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2764.3U CN219176472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2764.3U CN219176472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6472U true CN219176472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5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2764.3U Active CN219176472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64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76472U (zh) 一种大排量斜置自吸发动机进气歧管
CN113606068B (zh) 进气歧管、进气系统和汽车
CN212564527U (zh) 一种组合脱附阀
CN216288535U (zh) 具有消音功能的中冷器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CN114542335B (zh) 一种汽油增压发动机的低压egr混合结构
CN213953772U (zh) 一种集成egr进气结构的进气歧管及含其的发动机
CN219159083U (zh) 一种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总成
CN209430497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
CN209100125U (zh) 一种排气消声装置及发电机组
CN216477620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自适应性进气歧管
CN209469522U (zh) 用于增压车型进气系统的消声器
CN112664370A (zh) 一种集成egr进气结构的进气歧管及含其的发动机
CN201826992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
CN111765086A (zh) 压缩泵体组件、压缩机、空调器
CN216077267U (zh) 一种消声器结构
JP2899734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218093272U (zh) 一种进气歧管及发动机
CN210948861U (zh) 一种消音效果好的汽车排气管
CN217558410U (zh) 一种新型消声器
CN215890268U (zh) 一种进气谐振腔结构
CN213980912U (zh) 一种用于双缸发动机的消声器
CN216642572U (zh) 一种增压器压气机壳
CN2818809Y (zh) 新型内燃机排气消声器
CN2818808Y (zh) 一种重型汽车内燃机排气消声器
CN212774481U (zh) 一种整体式egr柴油发动机排气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