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5949U -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5949U
CN219175949U CN202320276152.9U CN202320276152U CN219175949U CN 219175949 U CN219175949 U CN 219175949U CN 202320276152 U CN202320276152 U CN 202320276152U CN 219175949 U CN219175949 U CN 219175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reinforcing
wall body
beams
reinforc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761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寒
闫礼平
张彬
吴晓东
税君华
杨锐
高启帆
李林键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2761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5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5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5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还包括与圈梁相平行布置的加强梁;其中一根加强梁位于墙体的内侧方,另一根加强梁位于墙体的外侧方;靠近墙体底部的圈梁作为加固梁,且位于两根加强梁之间;两根加强梁通过螺栓相连;多个螺栓沿加强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位于加固梁下方的墙体上开设有新孔。进行承重结构的施工时,避免影响墙体本身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墙体开新孔之后的抗振动荷载能力,承重结构作为永久结构长期使用。

Description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老旧生产厂房的墙体通常由烧结实心砖砌筑形成,且墙体层高在10米以上、墙体跨度在10米以上。砖墙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建筑物承力的传递、功能区域的划分、保温隔热以及隔音等。按照结构受力情况,砖墙分为承重墙、非承重墙;按照墙体厚度,砖墙分为120墙、240墙、370墙等。
为了满足设备、电气、管道等的安装,砖墙上设置有预留孔。当老旧生产厂房进行技术或工艺更新,而预留孔无法满足新设备、新电气、新管道等的安装时,需在砖墙上开设新孔。通常情况下,新孔的位置相对靠下,位于新孔上部的砖砌体的重量较大。位于厂房内的行车梁安装于砖墙上部,行车运行产生振动,穿墙设备及周边设备运行时也会产生较大振动,开设新孔的墙体对荷载的承受力大大减弱,容易出现砖墙失稳、倒塌等问题。
申请号为201210377061.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砌体承重墙下部拆除时的托梁加固方法。先在承重墙上凿出圆孔,将脚手架钢管穿入圆孔,并在待拆除的承重墙体前后两侧,分别搭设临时脚手架,与穿墙钢管组成分担上部墙体荷载系统的一部分;再在待拆除的承重墙体上方开凿出墙槽,布设进构件,固定构件,顶紧构件与墙槽顶面,形成临时托梁,成为分担上部墙体荷载系统的另一部分;两部分系统组合后,形成临时支撑全部上部墙体荷载的结构系统的技术方案,可用于既有砖砌建筑物承重墙下部的拆除或开孔。但是在墙体上开凿沿墙体跨度方向布置的墙槽时,由于墙槽处的墙体厚度变薄,墙体本身的结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在墙体的前后两侧搭设临时脚手架,具有工作量大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进行承重结构的施工时,避免影响墙体本身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包括立柱,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墙体;所述墙体中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圈梁,所述圈梁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立柱相连;所述圈梁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根;还包括与所述圈梁相平行布置的加强梁;其中一根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墙体的内侧方,另一根所述加强梁位于所述墙体的外侧方;
靠近所述墙体底部的所述圈梁作为加固梁,且位于两根所述加强梁之间;两根所述加强梁通过螺栓相连;多个所述螺栓沿所述加强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位于所述加固梁下方的所述墙体上开设有新孔。
进一步的,设置于所述加强梁端部下方的挑梁和牛腿;
所述挑梁穿过所述墙体上的通孔安装,所述挑梁的上端与两根所述加强梁相连,所述挑梁的下端与所述牛腿相连;
所述牛腿连接于所述立柱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安装于所述加固梁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加固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墙体上的新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新孔的其中一个侧壁相抵靠,另一个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新孔的另一个侧壁相抵靠。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固梁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连杆间隔设置于所述加固梁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柱通过所述连杆相连;
所述加固梁与所述连杆之间具有墙体结构,所述墙体上的新孔位于所述连杆的下方。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柱侧部相连的支板,所述支板与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梁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所述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梁、挑梁和牛腿均为型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为型钢。
进一步的,所述支板为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进行承重结构的施工时,避免影响墙体本身的结构稳定性。螺栓连接两根加强梁,使两根加强梁夹紧加固梁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作为承重结构,主要承受来自加固梁上方的墙体荷载。提高了墙体开新孔之后的抗振动荷载能力,承重结构作为永久结构长期使用。还减少了钢材的使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剖面线A-A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剖面线B-B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立柱;2-墙体;201-圈梁;202-新孔;3-加强梁;4-螺栓;5-支撑柱;6-挑梁;7-牛腿;8-底板;9-支板;10-连杆;11-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包括立柱1,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的墙体2;所述墙体2中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圈梁201,所述圈梁20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立柱1相连;所述圈梁201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根。
还包括与所述圈梁201相平行布置的加强梁3;其中一根所述加强梁3位于所述墙体2的内侧方,另一根所述加强梁3位于所述墙体2的外侧方;靠近所述墙体2底部的所述圈梁201作为加固梁,且位于两根所述加强梁3之间;两根所述加强梁3通过螺栓4相连;多个所述螺栓4沿所述加强梁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位于所述加固梁下方的所述墙体2上开设有新孔202。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具体是指墙体层高在10米以上、墙体跨度在10米以上的砖砌墙体。加强梁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立柱1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立柱1相连。圈梁201的长度方向和加强梁3的长度方向均与墙体2的跨度方向相平行。螺栓4穿过墙体2安装,并实现两根加强梁3的连接固定。圈梁201为混凝土结构,靠近所述墙体2底部的圈梁201作为加固梁。通过螺栓4连接两根加强梁3,使两根加强梁3夹紧加固梁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作为承重结构,主要承受来自加固梁上方的墙体荷载,并将该载荷传递至立柱1。进行承重结构的施工时,避免影响墙体2本身的结构稳定性。位于加固梁下方的墙体2,作为新孔202的开孔区域。施工人员对位于加固梁下方的墙体部分进行新孔202的开孔施工时,使整个墙体2的结构稳定。
加强梁3的端部可以与立柱1焊接相连或者通过螺栓相连,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加强梁3端部的支撑效果。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强梁3端部下方的挑梁6和牛腿7;所述挑梁6穿过所述墙体2上的通孔安装,所述挑梁6的上端与两根所述加强梁3相连,所述挑梁6的下端与所述牛腿7相连;所述牛腿7连接于所述立柱1上。墙体2上开设有供挑梁6穿过的通孔,该通孔位于加固梁的下方。挑梁6的长度方向与墙体2的宽度方向相平行。两根加强梁3均与挑梁6的上端焊接相连,挑梁6的下端与牛腿7焊接相连,牛腿7与立柱1焊接相连。通过设置挑梁6和牛腿7,实现对加强梁3端部的支撑,进一步提高对位于加固梁上方的墙体部分的支撑效果,抗振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对新孔202侧壁的支撑,优选的,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安装于所述加固梁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柱5沿所述加固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墙体2上的新孔202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柱5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5与所述新孔202的其中一个侧壁相抵靠,另一个所述支撑柱5与所述新孔202的另一个侧壁相抵靠。支撑柱5连接加固梁和地面11,对新孔202侧壁起到支撑作用。还能竖向支撑加固梁,还能进一步提高对位于加固梁上方的墙体部分的支撑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固梁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连杆10间隔设置于所述加固梁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柱5通过所述连杆10相连;所述加固梁与所述连杆10之间具有墙体结构,所述墙体2上的新孔202位于所述连杆10的下方。两个支撑柱5为连杆10提供连接支撑。当新孔202的顶端低于加固梁时,连杆10对位于连杆10与加固梁之间的墙体结构起到支撑作用。
为了方便支撑柱5的安装,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柱5侧部相连的支板9,所述支板9与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之间具有间距。安装支撑柱5时,将液压顶升装置放置于地面11上,使液压顶升装置的顶升端与支板9相接触。通过液压顶升装置的顶升作用,使支撑柱5向上运动,将支撑柱5的顶端与加固梁顶紧,进而便于施工人员连接支撑柱5与加固梁。支撑柱5的顶端与加固梁通过螺栓相连。当液压顶升装置顶升支撑柱5时,需要施工人员扶住支撑柱5,避免支撑柱5倾倒。将支撑柱5的顶端与加固梁连接好之后,再对支撑柱5的底端进行灌浆处理,使与支撑柱5底端相连的底板8与地面11连接稳定。
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加固梁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所述螺栓4。
优选的,所述加强梁3、支撑柱5、挑梁6和牛腿7均为型钢。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加强梁3为槽钢,支撑柱5、挑梁6和牛腿7均为工字钢。
优选的,所述支板9为钢板。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进行承重结构的施工时,避免影响墙体本身的结构稳定性。螺栓连接两根加强梁,使两根加强梁夹紧加固梁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作为承重结构,主要承受来自加固梁上方的墙体荷载。提高了墙体开新孔之后的抗振动荷载能力,承重结构作为永久结构长期使用。还减少了钢材的使用,节约成本。

Claims (9)

1.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包括立柱(1),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的墙体(2);所述墙体(2)中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圈梁(201),所述圈梁(20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柱(1)相连,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立柱(1)相连;所述圈梁(201)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多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圈梁(201)相平行布置的加强梁(3);其中一根所述加强梁(3)位于所述墙体(2)的内侧方,另一根所述加强梁(3)位于所述墙体(2)的外侧方;
靠近所述墙体(2)底部的所述圈梁(201)作为加固梁,且位于两根所述加强梁(3)之间;两根所述加强梁(3)通过螺栓(4)相连;多个所述螺栓(4)沿所述加强梁(3)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位于所述加固梁下方的所述墙体(2)上开设有新孔(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加强梁(3)端部下方的挑梁(6)和牛腿(7);
所述挑梁(6)穿过所述墙体(2)上的通孔安装,所述挑梁(6)的上端与两根所述加强梁(3)相连,所述挑梁(6)的下端与所述牛腿(7)相连;
所述牛腿(7)连接于所述立柱(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撑柱(5);
所述支撑柱(5)安装于所述加固梁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柱(5)沿所述加固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墙体(2)上的新孔(202)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柱(5)之间,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柱(5)与所述新孔(202)的其中一个侧壁相抵靠,另一个所述支撑柱(5)与所述新孔(202)的另一个侧壁相抵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加固梁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所述连杆(10)间隔设置于所述加固梁的下方,两个所述支撑柱(5)通过所述连杆(10)相连;
所述加固梁与所述连杆(10)之间具有墙体结构,所述墙体(2)上的新孔(202)位于所述连杆(10)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柱(5)侧部相连的支板(9),所述支板(9)与所述支撑柱(5)的底端之间具有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梁的上方和下方均安装有所述螺栓(4)。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3)、挑梁(6)和牛腿(7)均为型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5)为型钢。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9)为钢板。
CN202320276152.9U 2023-02-21 2023-02-21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Active CN219175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6152.9U CN219175949U (zh) 2023-02-21 2023-02-21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76152.9U CN219175949U (zh) 2023-02-21 2023-02-21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5949U true CN219175949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76152.9U Active CN219175949U (zh) 2023-02-21 2023-02-21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59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4244B (zh) 一种适用于高塔钢混结合横梁钢结构安装及底、顶板混凝土浇筑的弱支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122691A (zh) 塔吊标准节支承高空支模钢平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867885B (zh) 预制柱与一体预制梁板的阻尼耗能装配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90817U (zh) 一种梁柱连接件及梁柱框架
CN219175949U (zh) 大跨度、高层高砖墙的开孔加固结构
CN104358314A (zh) 采用预制混凝土柱结构的工业厂房框架结构
CN114575451B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施工方法
CN114293804A (zh) 砌体承重墙开洞的托换结构及方法
CN211548911U (zh) 一种砌体内隔墙拆除加固结构
CN211114231U (zh) 一种带h型钢斜撑的混凝土剪力墙
CN212129154U (zh) 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1172365U (zh) 装配式低层住宅结构体系
CN211340840U (zh) 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塔吊基础
CN211547754U (zh) 高边坡锚杆支护工作平台
CN108342937B (zh) 一种预制墩、板悬浮式筒形剪力撑连接结构
CN218713253U (zh) 一种施工电梯标准模块钢平台基础
KR20030094951A (ko) 개량 철골보와 pc슬래브의 접합부 및 이를 이용하여구조물을 축조하는 방법
CN115262751B (zh) 一种低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3216559B (zh) 一种梁贯通式轻钢龙骨电梯井道体系
CN114000537B (zh) 适用于深基坑超高外墙的单面支模方法
CN217974418U (zh) 基于钢结构装配的基坑支护用支撑架
CN218438148U (zh) 罐体内高空内模板支撑体系
CN220504481U (zh) 核心筒井道内型钢整体提升脚手架
CN220725447U (zh) 一种预制内置钢板的混凝土装配式剪力墙
CN220184735U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楼板的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