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816U -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2816U
CN219172816U CN202223609312.1U CN202223609312U CN219172816U CN 219172816 U CN219172816 U CN 219172816U CN 202223609312 U CN202223609312 U CN 202223609312U CN 219172816 U CN219172816 U CN 219172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rod
hinged
opening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93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铭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rui Intelligent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rui Intelligent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rui Intelligent Packag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93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2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2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2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包括有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转盘,转盘上设有若干机夹组件,机架位于转盘外周设有给袋机构、开袋机构、加料机构、热封机构、下袋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撑袋机构,撑袋机构包括有中心转轴、撑袋组件、摆动组件、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给袋式包装机,改进升降组件的传动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摆杆作为杠杆,利用杠杆特性可减轻升降伺服电机需要承担的负载,并且升降伺服电机不需要频繁换向,对升降伺服电机损害小,延长升降伺服电机使用寿命。给袋机构、开袋机构、摆动组件、升降组件等均采用伺服电机代替传统凸轮机构,调节更为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碟刹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背景技术
给袋式包装机是一种可自动输出包装袋,目前,给袋式自动包装机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包装,为大型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实现了包装自动化。现有的给袋式包装机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有给袋、上袋、开袋、夹料、热封、下料。目前市面上常规的给袋机,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部件多采用凸轮结构,但是凸轮结构复杂,设计时需要考虑好工作流程,并且凸轮外轮廓加工难度较大,因此凸轮的设计与加工非常耗时耗力,体积庞大,占地空间大;一旦凸轮设计完成,就不能再随便改动,无法适应不同规格物料及不同模式的包装形式。
因此,也出现了取代凸轮传动结构的给袋式自动包装机,例如公开号为“CN21504415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给袋装置,包括有机架、吸袋部件、给袋部件、开袋部件、下料部件、热封部件、冷封部件,机架上还安装有开袋检测部件,开袋检测部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主轴;主轴的下端与第二伺服电机连接,主轴的中部通过第一摆杆与第三伺服电机连接,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主轴作上下往复运动,第三伺服电机驱动摆臂在开袋部件和下料部件之间作往复摆动。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只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以实现主轴作上下往复运动或者驱动摆臂在开袋部件和下料部件之间作往复摆动,然而对于第二伺服电机,其输出轴连接有传动件与主轴的下端铰接,当第二伺服电机驱动主轴上升时,该传动件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需要克服主轴与摆臂的重力才能实现抬升,负载大,容易破坏第二伺服电机,同时由于两伺服电机只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即伺服电机需要频繁正反转转动,转向的瞬间对伺服电机的损害较大;这样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第三伺服电机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给袋式包装机;改进升降组件的传动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摆杆作为杠杆,利用杠杆特性可减轻升降伺服电机需要承担的负载,并且升降伺服电机不需要频繁换向,对升降伺服电机损害小,延长升降伺服电机使用寿命。给袋机构、开袋机构、摆动组件、升降组件等有均采用伺服电机代替传统凸轮机构,各动作的配合时间调节更为灵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包括有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转盘,转盘上设有若干机夹组件,机架位于转盘外周设有给袋机构、开袋机构、加料机构、热封机构、下袋机构,机架上还设有撑袋机构,撑袋机构包括有中心转轴、与中心转轴一端联动的撑袋组件,中心转轴另一端连接有驱动中心转轴转动的而使撑袋组件于加料机构与开袋机构之间往复运动的摆动组件、驱动中心转轴升降的升降组件;其特征在于:升降组件包括有升降伺服电机,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轮,第一驱动轮偏心铰接有第一驱动连杆,第一驱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摆杆,第一摆杆中部与机架铰接而使两端呈可上下摆动设置,第一摆杆的一端设有联动节与中心转轴的一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的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完整的周期转动,驱动第一驱动轮径向完整的单向转动,进而使得与第一驱动轮偏心铰接的第一驱动连杆运动,第一驱动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摆杆铰接,第一摆杆的一端设有联动节与中心转轴的一端连接,即第一摆杆的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连杆与联动节;由于第一摆杆的中部与机架铰接,可视为一个杠杆,杠杆两端可上下摆动设置,通过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第一驱动轮进行完整的单向转动,使第一驱动连杆周期性作平面运动,进而控制第一摆杆的一端作上下摆动,第一摆杆的另一端相对作上下摆动,进而带动联动节与中心转轴作上下升降。
如此一来,具有如下好处:第一,通过第一摆杆作为杠杆,利用杠杆特性可达到省力的目的,从而减轻升降伺服电机需要承担的负载,降低对升降伺服电机承载能力的要求,避免对升降伺服电机造成破坏;第二,升降伺服电机不需要频繁换向,对升降伺服电机损害小,延长升降伺服电机使用寿命;第三,利用升降伺服电机代替传统的凸轮结构,无需设计复杂的凸轮轮廓,并且便于通过升降伺服电机调节转速等参数,进而调整升降时间以配合其他动作,调节更为灵活。
其中,机夹组件用于夹持包装袋,给袋机构用于完成给袋与上袋工作,开袋机构用于打开包装袋,撑袋组件在升降组件作用下下降,撑开包装袋,在摆动组件组件作用下或者跟随机夹组件运动至加料机构进行夹料,随后升降组件控制撑袋组件上升,退出包装袋,在摆动组件组件作用下复位至开袋机构处为下一次撑袋作准备;夹料后的包装袋跟随机夹运动至热封机构,对包装袋进行封口,随后进入下袋机构进行下料。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联动节包括有设置于中心转轴上沿轴线间隔分布的至少两组限位板、分布于第一摆杆一端呈相对设置于中心转轴两侧的安装板,安装板面向中心转轴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呈滚动设置于相邻限位板之间,相邻限位板之间设有对转动轴承起限位作用的连接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增设轴套等部件,中心转轴的转动与升降不会发生干涉。联动节的限位板可跟随中心转轴转动设置,与第一摆杆上的安装板围成与中心转轴连接的空间,并且安装板上设置的转动轴承滚动设置于相邻限位板之间,在第一摆杆上下摆动时,转动轴承外周于限位板之间滚动,相当于铰接结构,使中心转轴可沿着竖直方向升降,但同时中心转轴可通过摆动组件驱动转动,带动限位板转动而使转动轴承滚动,如此一来,第一摆杆不会跟随中心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柱对转动轴承起限位作用,可避免中心转轴脱离联动节。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摆动组件包括有摆动伺服电机,摆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驱动轮,第二驱动轮偏心铰接有第二驱动连杆,第二驱动连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摆杆,第二摆杆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铰接有第一摆臂,第一摆臂的一端与中心转轴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摆杆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杆铰接,第二驱动连杆与第二摆杆铰接,同样,利用摆动伺服电机驱动第二驱动轮作完整的单向转动,可驱动第二驱动连杆作周期性平面运动,带动第二摆杆摆动,进而使第一传动杆摆动,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摆臂以控制中心转轴的摆动,如此一来,一方面,摆动伺服电机同样不需要频繁换向,对摆动伺服电机损害小,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利用摆动伺服电机代替传统的凸轮结构,无需设计复杂的凸轮轮廓,并且便于通过摆动伺服电机调节转速等参数,进而调整升降时间以配合其他动作,调节更为灵活。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设有开夹机构,开夹机构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给袋机构及下袋机构处的机夹组件设置,开夹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开夹伺服电机及开夹座;开夹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摆杆;开夹座内设有通孔,第三摆杆一端穿过通孔并设有锥形部,锥形部上插接有推板座,推板座上铰接有与机夹组件的开夹块联动的开夹推板;第三摆杆的中部与开夹座铰接而于通孔内呈摆动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夹机构设置两组,分别对应给袋机构及下袋机构,使机夹组件可带给袋机构处夹持包装袋,在下袋机构处松开包装袋。机夹组件的开夹块用于控制机夹的开启与闭合,开夹块与开夹机构的开夹推板联动。利用开夹伺服电机依次驱动第二摆臂、第二传动杆、第三摆杆运动,由于第三摆杆中部与开夹座铰接,因此第三摆杆作摆动,带动开夹推板与推板座摆动,由于开夹推板与推板座铰接,当开夹推板与开夹块联动时(机夹组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机夹主体控制机夹主体张开与闭合的开夹块、调节两机夹主体间距的调节滚轮),开夹块相对推板座转动一定角度以更好地贴合开夹块。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还设有轴套座,转盘转动设置于轴套座内,轴套座外周滑动套设有转盘轴套,转盘轴套外周滑动套设有定位座,定位座外周固定设有开夹环,定位座外周设有高度调节环,高度调节环的两侧与定位座铰接而呈可摆动设置,高度调节环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包括驱动本体及推杆本体,驱动本体一端与高度调节环铰接,推杆本体一端与轴套座铰接,高度调节环的另一端铰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一端固定于轴套座外周;转盘轴套外周铰接有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一端铰接有第三摆臂,第三摆臂连接有驱动第三摆臂转动的调节伺服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夹环可以通过电动推杆控制升降,通过调节伺服电机最终驱动开夹环转动,代替传统凸轮结构,简化结构并且可灵活调整运动所需时间以及转动角度等以配合其他动作,调节灵活。具体表现为电动推杆的推杆本体伸出时,使驱动本体抬高,从而抬高度调节环的一端,带动高度调节环摆动,由于高度调节环安装于定位座外周,而定位座套设于转盘轴套外周,从而使得定位座沿着转盘轴套滑动升降,使开夹环进行升降。开夹环接近或者远离机夹组件的调节滚轮实现两机夹主体间距的调节。而通过调节伺服电机驱动第三摆臂、第三传动杆带动转盘轴套转动,进而带动定位座转动进而使开夹环转动接触不同的机夹组件的调节滚轮实现各个机夹组件的两机夹主体间距的调节。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热封机构包括有热封支架、安装于热封支架上的热封气缸、呈相对设置的内加热块与外加热块,热封气缸的驱动杆铰接有第四传动杆,第四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四摆杆,第四摆杆与热封支架铰接,第四摆杆位于与热封支架铰接处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内推杆、外推杆,内推杆一端铰接有内滑动件,内滑动件滑动设置于热封支架内,内滑动件上设有内导杆,内导杆水平穿过热封支架呈可滑动设置,内加热块固定于内导杆延伸至热封支架外部的一端;外推杆一端连接有外滑动件,外滑动件滑动设置于热封支架内,外滑动件上设有外导杆,外导杆水平穿过热封支架呈可滑动设置,外加热块固定于外导杆延伸至热封支架外部的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封机构是通过热封气缸同时驱动内加热块、外加热块相互靠近进行热封,热封效率更高。热封气缸通过第四传动杆推动第四摆杆作摆动,由于内推杆、外推杆分别铰接于第四摆杆与热封支架铰接处的两侧,当第四摆杆作摆动时,内推杆、外推杆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内滑动件与外滑动件向着相反的方向运动,由于内加热块与外加热块分别连接于内导杆与外导杆的一端且呈相对设置,因此,内加热块与外加热块将会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相互靠近时对包装袋进行热封,远离时完成热封。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给袋机构包括有储袋仓、给袋组件、上袋组件,给袋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固定座,固定座内活动穿设有取袋杆,取袋杆的一端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一侧铰接有第五传动杆,第五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四摆臂,第四摆臂的一端连接给袋伺服电机;取袋杆另一端设有取袋吸盘并延伸至储袋仓出料口处;上袋组件包括有取袋夹、上袋支架、安装于上袋支架上的上袋伺服电机、与上袋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五摆臂;取袋夹包括有夹块主体、固定于夹块主体上的定夹头、铰接于夹块主体上的动夹头,夹块主体与第五摆臂铰接,夹块主体上设有驱动动夹头靠近或远离定夹头的夹持气缸;上袋支架上还设有延伸轴,延伸轴一端铰接有第六传动杆,第六传动杆一端与夹块主体铰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给袋组件、上袋组件也通过伺服电机进行控制驱动,便于测试或调节给袋组件与上袋组件的动作配合时间,适用不同规格包装袋的给袋上袋动作,通用性更好。具体为:给袋伺服电机通过第四摆臂、第五传动杆的传动使升降块升降并带动取袋杆升降,使取袋杆远离或者靠近储袋仓出料口进行取袋。上袋伺服电机驱动第五摆臂带动取袋夹的夹块主体运动,夹块主体通过第六传动杆和延伸轴与上袋支架连接,从而确定夹块主体运动轨迹,夹块主体运动期间,通过夹持气缸控制动夹头靠近或远离定夹头实现对包装袋的夹取。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开袋机构包括有与机架连接的开袋安装板、相对设置的开袋吸管及驱动组件,开袋吸管一端设有第一开袋吸盘,驱动组件包括有开袋伺服电机、分别安装两开袋吸管的第一开袋摆臂与第二开袋摆臂,第一开袋摆臂与第二开袋摆臂的中部与开袋安装板铰接,第一开袋摆臂的一侧铰接有连动杆,连动杆的一端与第二开袋摆臂远离安装开袋吸管一端铰接,第一开袋摆臂远离安装开袋吸管的一端铰接有第七传动杆,第七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开袋摆臂,第三开袋摆臂与开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开袋安装板上还转动连接有吹气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袋机构中驱动两开袋吸管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也是利用开袋伺服电机实现驱动的。同样对开袋伺服电机进行参数设置,可方调节与其他机构的动作配合时间,便于测试和维修。具体为:开袋伺服电机通过驱动第三开袋摆臂驱动第七传动杆使得第一开袋摆臂运动,第一开袋摆臂通过连动杆带动第二开袋摆臂运动,从而时分别与第一开袋摆臂、第二开袋摆臂连接的两开袋吸管相互靠近或远离,相互靠近时,两开袋吸管各自吸附一面包装袋,相互远离时拉开包装袋的两面,从而实现开袋;设置的吹气管用于在开袋后向包装内充入空气,使包装袋整体鼓起,便于后续上料。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位于开袋机构的下方还设有下开袋组件,下开袋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下开袋立柱,下开袋立柱上呈可拆卸连接有下开袋支架,下开袋支架的两端连接有呈相对设置有下开袋气缸,下开袋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有第二开袋吸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组下开袋气缸的驱动,使得两第二开袋吸盘相互靠近或远离,相互靠近时,两第二开袋吸盘分别吸附包装袋的下部分的两面,相互远离时拉开包装袋的两面,从而实现下开袋,配合吹气管,可进一步保证包装袋整体完成开袋,确保包装袋张开。
上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可进一步设置为:加料机构包括有给料组件,给料组件包括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给料导向柱,给料导向柱内活动穿设设有升降给料轴,升降给料轴一端铰接有第八传动杆,第八传动杆铰接有第六摆臂,第六摆臂一端连接有给料伺服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料机构的给料组件也是通过给料伺服电机进行驱动的,便于调节给料动作的配合时间。利用给料伺服电机驱动第六摆臂转动带动第八传动杆摆动,从而驱动升降给料轴于给料导向柱内作升降运动,使得升降给料轴可靠近或者远离机夹组件夹取的包装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给袋式包装机,第一,对于控制中心转轴升降而带动撑袋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设置第一摆杆作为杠杆,利用杠杆特性可达到省力的目的,从而减轻升降伺服电机需要承担的负载,降低对升降伺服电机承载能力的要求,避免对升降伺服电机造成破坏。第二,摆动组件与升降组件的伺服电机均不需要频繁换向,对升降伺服电机损害小,延长升降伺服电机使用寿命;第三,给袋机构、开袋机构、撑袋机构等机构的动作通过伺服电机代替传统的凸轮结构,无需设计复杂的凸轮轮廓,并且便于通过升降伺服电机调节转速等参数,进而调整升降时间以配合其他动作,调节更为灵活。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部分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摆动组件、升降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开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开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撑袋机构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撑袋机构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图12为图1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封机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夹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给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17所示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包括有机架1、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的转盘2,转盘2上设有若干机夹组件3,如图15所示,机夹组件3通常包括有相对设置的机夹主体31控制机夹主体31张开与闭合的开夹块32、调节两机夹主体31间距的调节滚轮33。机架1位于转盘2外周设有给袋机构4、开袋机构5、加料机构6、热封机构7、下袋机构8,并且给袋机构4、开袋机构5等机构多利用伺服电机代替传统的凸轮结构,无需设计复杂的凸轮轮廓,并且通过伺服电机调节转速等参数,进而调整个各动作相互配和的时间,便于调节、测试和维修。具体如下:
如图4至5所示,机架1上还设有轴套座21,转盘2通过转盘伺服电机驱动29而呈转动设置于轴套座21内,轴套座21外周滑动套设有转盘轴套22,转盘轴套22外周滑动套设有定位座23,定位座23外周固定设有开夹环24,转盘轴套22外周铰接有第三传动杆25,第三传动杆25一端铰接有第三摆臂26,第三摆臂26连接有驱动第三摆臂26转动的调节伺服电机27。利用调节伺服电机27驱动第三摆臂26、第三传动杆25带动转盘轴套22转动,进而带动定位座23转动进而使开夹环24转动接触不同的机夹组件3的调节滚轮33实现各个机夹组件3的两机夹主体31间距的调节,取消现有技术中的螺旋槽等结构,采用调节伺服电机27的调节更为灵活。
定位座23外周设有高度调节环231,高度调节环231的两侧与定位座23铰接而呈可摆动设置,高度调节环231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28,电动推杆28包括驱动本体281及推杆本体282,电动推杆28的推杆本体282伸出时,使驱动本体281抬高,而高度调节环231一端与驱动本体281铰接,高度调节环231的另一端铰接有固定于轴套座21外周的安装块232,因此度调节环的一端被抬高而发生摆动,由于高度调节环231安装于定位座23外周,而定位座23滑动套设于转盘轴套22外周,从而使得定位座23沿着转盘轴套22滑动升降,进而使开夹环24进行升降,开夹环24接近或者远离机夹组件3的调节滚轮33实现两机夹主体31间距的调节。
给袋机构4包括有储袋仓41、给袋组件42、上袋组件43。如图6所示,给袋组件42包括有安装于机架1上的固定座421,固定座421内活动穿设有取袋杆422,取袋杆422的一端连接有升降块423,升降块423一侧铰接有第五传动杆424,第五传动杆424的一端铰接有第四摆臂425,第四摆臂425的一端连接给袋伺服电机426;取袋杆422另一端设有取袋吸盘4221并延伸至储袋仓41出料口处;
如图7所示,上袋组件43包括有取袋夹431、上袋支架432、安装于上袋支架432上的上袋伺服电机433、与上袋伺服电机433输出轴连接的第五摆臂434;取袋夹431包括有夹块主体4311、固定于夹块主体4311上的定夹头4312、铰接于夹块主体4311上的动夹头4313,夹块主体4311与第五摆臂434铰接,夹块主体4311上设有夹持气缸4314,夹持气缸4314控制动夹头4313靠近或远离定夹头4312实现对包装袋的夹取。上袋支架432上还设有延伸轴4321,延伸轴4321一端铰接有第六传动杆4322,第六传动杆4322一端与夹块主体4311铰接,从而确定夹块主体4311运动轨迹。给袋组件42、上袋组件43也通过伺服电机进行控制驱动,便于测试或调节给袋组件42与上袋组件43的动作配合时间。
如图8所示,开袋机构5包括有与机架1连接的开袋安装板51、相对设置的开袋吸管52及驱动组件53,开袋吸管52一端设有第一开袋吸盘521,驱动组件53包括有开袋伺服电机531、分别安装两开袋吸管52的第一开袋摆臂532与第二开袋摆臂533,第一开袋摆臂532与第二开袋摆臂533的中部与开袋安装板51铰接,第一开袋摆臂532的一侧铰接有连动杆534,连动杆534的一端与第二开袋摆臂533远离安装开袋吸管52一端铰接,第一开袋摆臂532远离安装开袋吸管52的一端铰接有第七传动杆535,第七传动杆535的一端铰接有第三开袋摆臂536,第三开袋摆臂536与开袋伺服电机531的输出轴连接;开袋伺服电机531进行参数设置,可方调节与其他机构的动作配合时间,便于测试和维修。开袋安装板51上还转动连接有吹气管54,用于向袋内充入空气,使包装袋整体鼓起,便于后续上料。
如图9所示,机架1位于开袋机构5的下方还设有下开袋组件55,下开袋组件55包括有安装于机架1上的下开袋立柱551,下开袋立柱551上呈可拆卸连接有下开袋支架552,下开袋支架552的两端连接有呈相对设置有下开袋气缸553,通过两组下开袋气缸553的驱动,使得下开袋气缸553的驱动杆连接的第二开袋吸盘554相互靠近或远离。配合吹气管54,可进一步保证包装袋整体完成开袋,确保包装袋张开。
如图11至12所示,机架1上还设有撑袋机构9,撑袋机构9包括有中心转轴94、与中心转轴94一端联动的撑袋组件91,撑袋组件9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心转轴94另一端连接有驱动中心转轴94转动的而使撑袋组件91于加料机构6与开袋机构5之间往复运动的摆动组件92、驱动中心转轴94升降的升降组件93;
升降组件93包括有升降伺服电机931,升降伺服电机931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轮932,第一驱动轮932偏心铰接有第一驱动连杆933,第一驱动连杆933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摆杆934,第一摆杆934中部与机架1铰接,构成一个杠杆,使两端呈可上下摆动设置,利用杠杆特性可达到省力的目的,从而减轻升降伺服电机931需要承担的负载,同时,第一驱动轮932有升降伺服电机931驱动作完整的圆周转动,不需要频繁换向。为避免中心转轴94的转动与升降发生干涉,第一摆杆934的一端设有联动节935与中心转轴94的一端连接;联动节935包括有设置于中心转轴94上沿轴线间隔分布的至少两组限位板9351、分布于第一摆杆934一端呈相对设置于中心转轴94两侧的安装板9341,安装板9341面向中心转轴94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承9352,转动轴承9352呈滚动设置于相邻限位板9351之间,相邻限位板9351之间设有对转动轴承9352起限位作用的连接柱9353。
摆动组件92包括有摆动伺服电机921,利用摆动伺服电机921驱动第二驱动轮922作完整的单向转动,第二驱动轮922带动与其偏心铰接的第二驱动连杆923作周期性平面运动,带动与第二驱动连杆923另一端铰接的第二摆杆924运动。第二摆杆924一端与机架1铰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一传动杆925,第一传动杆925铰接有第一摆臂926,第一摆臂926的一端与中心转轴94连接,最终驱动中心转轴94转动。摆动伺服电机921工作时同样不需要频繁换向。
本实施例中,热封机构7设置了两组。如图13至14所示,热封机构7包括有热封支架71、安装于热封支架71上的热封气缸72、呈相对设置的内加热块73与外加热块74,内加热块73,热封机构7通过热封气缸72同时驱动内加热块73、外加热块74相互靠近进行热封,热封效率更高,具体表现为:热封气缸72的驱动杆铰接有第四传动杆75,第四传动杆75的一端铰接有第四摆杆76,第四摆杆76与热封支架71铰接,第四摆杆76上铰接有内推杆761、外推杆762,内推杆761一端铰接有内滑动件763,内滑动件763滑动设置于热封支架71内,内滑动件763上设有内导杆764,内导杆764水平穿过热封支架71呈可滑动设置,内加热块73固定于内导杆764延伸至热封支架71外部的一端;外推杆762一端连接有外滑动件765,外滑动件765滑动设置于热封支架71内,外滑动件765上设有外导杆766,外导杆766水平穿过热封支架71呈可滑动设置,外加热块74固定于外导杆766延伸至热封支架71外部的一端。
而内推杆761、外推杆762分别铰接于第四摆杆76与热封支架71铰接处的两侧,当第四摆杆76作摆动时,内推杆761、外推杆762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由于内加热块73与外加热块74分别连接于内导杆764与外导杆766的一端且呈相对设置,因此,内加热块73与外加热块74将会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相互靠近时对包装袋进行热封,远离时完成热封。
如图16所示,机架1上设有开夹机构10,开夹机构10设有两组,一组联动与给袋机构4对应的机夹组件3,另一组联动与下袋机构8对应的机夹组件3;开夹机构10包括有安装于机架1上的开夹伺服电机101及开夹座102;开夹伺服电机101的输出轴驱动第二摆臂103摆动,第二摆臂103带动与其的一端铰接的第二传动杆104,第二传动杆104带动第三摆杆105;由于第三摆杆105一端穿过开夹座102内的通孔,且中部与开夹座102铰接而于通孔内呈摆动,第三摆杆105穿过开夹座102的一端设有锥形部,锥形部上插接有推板座106,推板座106上铰接有与开夹块32联动的开夹推板107。利用开夹伺服电机101依次驱动第二摆臂103、第二传动杆104、第三摆杆105运动,进而控制,推板座106与开夹推板107的摆动以推动开夹块32运动实现对机夹组件3机夹主体31张开或者闭合的控制,并且开夹推板107相对推板座106转动一定角度以更好地贴合开夹块32。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加料机构6包括有给料组件61、捅料组件及震动组件;给料组件61包括有固定于机架1上的给料导向柱611,给料导向柱611内活动穿设设有升降给料轴612,升降给料轴612一端铰接有第八传动杆613,第八传动杆613铰接有第六摆臂614,第六摆臂614一端连接有给料伺服电机615。使加料机构6的给料组件61也是通过给料伺服电机615进行驱动的,便于调节给料动作的配合时间。机架1位于加料机构6与热封机构7之间设有空袋检测机构。下袋机构8还包括有下料运输带。捅料组件、震动组件、空袋检测机构、下料运输带可采用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以一组机夹组件3工作流程为例:设备启动前,包装袋放置于储袋仓41中。设备启动后,取袋杆422的一端取袋吸盘4221吸取最底层的包装袋,随后给袋伺服电机426依次驱动第四摆臂425、第五传动杆424、升降块423而带动取袋杆422下降,取出最底层的包装袋,这时上袋伺服电机433驱动第五摆臂434带动夹块主体4311运动,夹持气缸4314控制动夹头4313远离定夹头4312实现张开,在延伸轴4321与第六传动杆4322限制的轨迹下,靠近取袋杆422上的包装袋,夹持气缸4314控制动夹头4313靠近定夹头4312实现夹持。
上袋伺服电机433再次驱动第五摆臂434带动夹块主体4311反向运动,使夹块主体4311将包装袋转运至与给袋机构4对应的机夹组件3。这时开夹机构10的开夹伺服电机101依次驱动第二摆臂103、第二传动杆104驱动第三摆杆105于开夹座102内的通孔内摆动,使得第三摆杆105一端的开夹推板107推动开夹块32运动控制机夹组件3机夹主体31张开,第二摆臂103转动一定角度后,带动第二传动杆104驱动第三摆杆105上的开夹推板107退回脱离开夹块32,开夹块32复位而控制两机夹主体31夹紧包装袋开口处的两端。
随后转盘2在转盘伺服电机驱动29下转动,带动设置于转盘2上的机夹组件3转动并转运至开袋机构5处,开袋伺服电机531依次驱动第三开袋摆臂536、第七传动杆535带动第一开袋摆臂532、连动杆534、第二开袋摆臂533运动,使得与第一开袋摆臂532及第二开袋摆臂533运动的两开袋吸管52的第一开袋吸盘521相互靠近,同时下开袋组件55的下开袋气缸553的驱动两第二开袋吸盘554相互靠近,吸附包装袋上部与下部的两面,
随后开袋伺服电机531翻转,使得两开袋吸管52及第一开袋吸盘521相互远离;下开袋气缸553退回,使第二开袋吸盘554相互远离,从而拉开包装袋,并且吹气管54向包装袋内吹气,是包装袋完全张开。
撑袋机构9处,升降组件93的升降伺服电机931依次驱动第一驱动轮932、第一驱动连杆933、第一摆杆934运动并通过联动节935驱动中心转轴94下降,使得撑袋组件91的一端也即撑袋板进入包装袋,并撑开包装袋口;随后,转盘2继续转动带动撑袋组件91转动(或者在撑袋组件91摆动组件92作用下同步跟随转盘2运动)直至包装袋转运至加料机构6处;给料组件61的给料伺服电机615依次驱动第六摆臂614、第八传动杆613以带动升降给料轴612于给料导向柱611内下降,升降给料轴612的一端设置有给料漏斗(附图中未画出),物料通过给料漏斗进入包装袋,加料后,给料伺服电机615反转,驱动升降给料轴612上升,使给料漏斗退出包装袋;随后依次进行捅料、震动,使物料完全进入包装袋内;
这时升降组件93的升降伺服电机931反向转动,使得中心转轴94身高而使得使得撑袋组件91的一端也即撑袋板退出包装袋,摆动组件92的摆动伺服电机921依次驱动第二驱动轮922、第二驱动连杆923、第二摆杆924运动、第一传动杆925、第一摆臂926运动并驱动中心转轴94转动,而使撑袋组件91退回至开袋机构5处为下一个包装袋进行撑袋工作;
加料完成后,转盘2继续转动,带着装有物料的包装袋先经过空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后进入热封机构7;
热封机构7的热封气缸72驱动第四传动杆75运动,从而使第四摆杆76摆动,由于内推杆761、外推杆762分别铰接于第四摆杆76与热封支架71铰接处的两侧,当第四摆杆76作摆动时,内推杆761、外推杆762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使内加热块73与外加热块74相互靠近进行热封;一段时间后热封气缸72驱动第四传动杆75复位,使内加热块73与外加热块74相互远离,完成热封;
本实施例中,热封机构7设置了两组,转盘2继续转动,进行第二次热封;完成后,下袋机构8处的开夹机构10工作,其工作原理与给袋机构4处的开夹机构10工作原理类似,即开夹机构10的开夹伺服电机101依次驱动第二摆臂103、第二传动杆104驱动第三摆杆105于开夹座102内的通孔内摆动,使得第三摆杆105一端的开夹推板107推动开夹块32运动控制机夹组件3机夹主体31张开,从而松开完成热封包装袋,使其落至下料机构的下料运输带上进行运输。第二摆臂103转动一定角度后,带动第二传动杆104驱动第三摆杆105上的开夹推板107退回脱离开夹块32,开夹块32复位而控制两机夹主体31闭合,该机夹组件3等待跟随转盘2转动至给袋机构4处再次夹取空的包装袋。

Claims (10)

1.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包括有机架、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若干机夹组件,所述机架位于转盘外周设有给袋机构、开袋机构、加料机构、热封机构、下袋机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撑袋机构,所述撑袋机构包括有中心转轴、与中心转轴一端联动的撑袋组件,所述中心转轴另一端连接有驱动中心转轴转动的而使撑袋组件于加料机构与开袋机构之间往复运动的摆动组件、驱动中心转轴升降的升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有升降伺服电机,所述升降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偏心铰接有第一驱动连杆,所述第一驱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中部与机架铰接而使两端呈可上下摆动设置,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设有联动节与中心转轴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节包括有设置于中心转轴上沿轴线间隔分布的至少两组限位板、分布于第一摆杆一端呈相对设置于中心转轴两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面向中心转轴的一侧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呈滚动设置于相邻限位板之间,所述相邻限位板之间设有对转动轴承起限位作用的连接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有摆动伺服电机,所述摆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偏心铰接有第二驱动连杆,所述第二驱动连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铰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铰接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中心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开夹机构,所述开夹机构设有两组,分别对应给袋机构及下袋机构处的机夹组件设置,所述开夹机构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开夹伺服电机及开夹座;所述开夹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摆杆;所述开夹座内设有通孔,所述第三摆杆一端穿过通孔并设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上插接有推板座,所述推板座上铰接有与机夹组件的开夹块联动的开夹推板;所述第三摆杆的中部与开夹座铰接而于通孔内呈摆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轴套座,所述转盘转动设置于轴套座内,所述轴套座外周滑动套设有转盘轴套,所述转盘轴套外周滑动套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外周固定设有开夹环,所述定位座外周设有高度调节环,所述高度调节环的两侧与定位座铰接而呈可摆动设置,所述高度调节环的一端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包括驱动本体及推杆本体,所述驱动本体一端与高度调节环铰接,所述推杆本体一端与轴套座铰接,所述高度调节环的另一端铰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端固定于轴套座外周;所述转盘轴套外周铰接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一端铰接有第三摆臂,所述第三摆臂连接有驱动第三摆臂转动的调节伺服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机构包括有热封支架、安装于热封支架上的热封气缸、呈相对设置的内加热块与外加热块,所述热封气缸的驱动杆铰接有第四传动杆,所述第四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四摆杆,所述第四摆杆与热封支架铰接,所述第四摆杆位于与热封支架铰接处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内推杆、外推杆,所述内推杆一端铰接有内滑动件,所述内滑动件滑动设置于热封支架内,所述内滑动件上设有内导杆,所述内导杆水平穿过热封支架呈可滑动设置,所述内加热块固定于内导杆延伸至热封支架外部的一端;所述外推杆一端连接有外滑动件,所述外滑动件滑动设置于热封支架内,所述外滑动件上设有外导杆,所述外导杆水平穿过热封支架呈可滑动设置,所述外加热块固定于外导杆延伸至热封支架外部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袋机构包括有储袋仓、给袋组件、上袋组件,所述给袋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活动穿设有取袋杆,所述取袋杆的一端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一侧铰接有第五传动杆,所述第五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四摆臂,所述第四摆臂的一端连接给袋伺服电机;所述取袋杆另一端设有取袋吸盘并延伸至储袋仓出料口处;所述上袋组件包括有取袋夹、上袋支架、安装于上袋支架上的上袋伺服电机、与上袋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的第五摆臂;所述取袋夹包括有夹块主体、固定于夹块主体上的定夹头、铰接于夹块主体上的动夹头,所述夹块主体与第五摆臂铰接,所述夹块主体上设有驱动动夹头靠近或远离定夹头的夹持气缸;所述上袋支架上还设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一端铰接有第六传动杆,所述第六传动杆一端与夹块主体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包括有与机架连接的开袋安装板、相对设置的开袋吸管及驱动组件,所述开袋吸管一端设有第一开袋吸盘,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开袋伺服电机、分别安装两开袋吸管的第一开袋摆臂与第二开袋摆臂,所述第一开袋摆臂与第二开袋摆臂的中部与开袋安装板铰接,所述第一开袋摆臂的一侧铰接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第二开袋摆臂远离安装开袋吸管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开袋摆臂远离安装开袋吸管的一端铰接有第七传动杆,所述第七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开袋摆臂,所述第三开袋摆臂与开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开袋安装板上还转动连接有吹气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位于开袋机构的下方还设有下开袋组件,所述下开袋组件包括有安装于机架上的下开袋立柱,所述下开袋立柱上呈可拆卸连接有下开袋支架,所述下开袋支架的两端连接有呈相对设置有下开袋气缸,所述下开袋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有第二开袋吸盘。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给袋式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机构包括有给料组件,所述给料组件包括有固定于机架上的给料导向柱,所述给料导向柱内活动穿设设有升降给料轴,所述升降给料轴一端铰接有第八传动杆,所述第八传动杆铰接有第六摆臂,所述第六摆臂一端连接有给料伺服电机。
CN202223609312.1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Active CN219172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312.1U CN21917281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9312.1U CN21917281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2816U true CN219172816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3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9312.1U Active CN219172816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2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98236U (zh) 一种预制袋真空包装机
CN106184913A (zh) 一种双面整形包装机
CN106144030A (zh) 一种预制袋真空包装机
CN113602577B (zh) 二次装袋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5972019U (zh) 一种双面整形包装机
CN109623308B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配件生产的自动化组装设备
CN110589096A (zh) 一种服装入袋包装设备和包装方法
CN112960194A (zh) 一种给袋方法
CN113184280A (zh) 一种全自动m形袋给袋包装机
CN219172816U (zh) 一种给袋式包装机
CN216035390U (zh) 二次装袋机
CN212862064U (zh) 一种中药颗粒全自动调剂设备
CN214084867U (zh) 一种自动化肥料灌装设备
CN112660437A (zh) 一种自动化肥料灌装设备
CN218290404U (zh) 一种自动化白酒灌装设备
CN212639150U (zh) 一种to封帽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05707612U (zh) 一种抢险用沙袋自动扎口机
CN210910500U (zh) 一种杯坯上外釉夹持装置
CN112977963A (zh) 一种转盘式机夹装置
CN215359925U (zh) 一种瓶盖自动取放超声波焊接装置
CN219407126U (zh) 一种水平式包装机小车开合装置
CN220315490U (zh) 一种竖向包装机构
CN116765623B (zh) 一种激光切管机及切管方法
CN220843214U (zh) 一种饭菜包装机
CN218662624U (zh) 一种包装机用上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111, Rongda Road, Shangwang Street,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i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11, Rongda Road, Shangwang Street,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ingrui Intelligent Packaging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