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4760U -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4760U
CN219164760U CN202223254713.XU CN202223254713U CN219164760U CN 219164760 U CN219164760 U CN 219164760U CN 202223254713 U CN202223254713 U CN 202223254713U CN 219164760 U CN219164760 U CN 219164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coil group
electromagnetic
wind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47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朱钦钦
金立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47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4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4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47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漆包线,所述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径向分布的绕线槽,所述漆包线绕装在多个所述绕线槽内以形成多个环线圈,所述多个环线圈被分成密绕线圈组和疏绕线圈组,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盘,能够使得电磁线盘的磁场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电磁线盘的加热更加均匀,进而提升烹饪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面板,壳体内安装有上述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位于所述面板下方。

Description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炉用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漆包线,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径向间隔均匀分布的隔筋,相邻两个隔筋之间形成绕线槽,也就是线盘支架上径向分布有多个绕线槽,漆包线绕装在多个绕线槽内以形成多个环线圈,多个环形圈等距分布,工作时,电磁线盘位于中心一侧的磁感线会反复叠加,因此便会导致单侧磁感线的分布过于集中,导致放置在电磁线盘上的锅具受热不均匀,进而导致局部发生糊锅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能够使得电磁线盘的磁场分布更加均匀,使得电磁线盘的加热更加均匀,进而提升烹饪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漆包线,所述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径向分布的绕线槽,所述漆包线绕装在多个所述绕线槽内以形成多个环线圈,所述多个环线圈被分成密绕线圈组和疏绕线圈组,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绕线槽内绕装有一个所述环线圈,对应所述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小于对应所述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筋,相邻两个所述隔筋之间形成所述绕线槽,所述隔筋包括粗隔筋和细隔筋,所述细隔筋位于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之间,所述粗隔筋位于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之间。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粗隔筋的厚度为2mm~12mm。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的多个环线圈密绕在一个所述绕线槽内,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以单圈方式绕装在所述绕线槽内。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多个环线圈被分成两个密绕线圈组和一个疏绕线圈组,所述疏绕线圈组位于两个密绕线圈组之间。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为单层排布,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为多层排布。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疏绕线圈组的顶面与密绕线圈组的顶面平齐。
在上述电磁线盘中,所述疏绕线圈组的径向宽度为所述线盘支架半径的1/4~1/3。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上述任意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位于所述面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多个环线圈分成密绕线圈组和疏绕线圈组,且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如此可使疏绕线圈组内的磁感线密度低于密绕线圈组内的磁感线密度,在设置疏绕线圈组后,可减少电磁线盘中心一侧磁感线叠加强度,以避免产生磁感线分布集中的现象,由此使得磁感线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电磁线盘的磁场分布更加均匀,也就使得电磁线盘的加热更加均匀,避免发生糊锅现象,提升了烹饪效果。
绕线槽内绕装有一个环线圈,对应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小于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如此设计,可使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形圈的间距等同于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以及使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形圈的间距等同于对应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由于对应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小于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因此实现了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槽等宽设置,因此这样设计,只需取消现有技术中部分相邻两个绕线槽之间的隔筋即可形成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对模具的改造较为简单,由此降低了线盘支架的制造成本。
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筋,相邻两个隔筋之间形成绕线槽,隔筋包括粗隔筋和细隔筋,细隔筋位于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之间,粗隔筋位于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之间。如此设计,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为细隔筋的厚度,而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则为粗隔筋的厚度,由此可实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对现有线盘支架进行改造时,只需加厚部分隔筋的厚度即可形成粗隔筋,由此对模具的改造较为简单。
粗隔筋的厚度为2mm~12mm。如此设计,既能保证粗隔筋大于现有线盘支架上隔筋的厚度,以使现有线盘支架上一部分隔筋形成细隔筋,并对剩余部分隔筋加厚形成粗隔筋即可,由此可降低对线盘支架的改造成本;又能避免过厚而增加用料成本。
密绕线圈组内的多个环线圈密绕在一个绕线槽内,疏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以单圈方式绕装在绕线槽内。如此设计,能够有效减少线盘支架上隔筋的数量,以进一步降低线盘支架的制造难度。
多个环线圈被分成两个密绕线圈组和一个疏绕线圈组,疏绕线圈组位于两个密绕线圈组之间。如此设计,可使磁感线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电磁线盘的加热更加均匀。
疏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为单层排布,密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为多层排布。如此设计,能够进一步降低疏绕线圈组的磁感线密度,以进一步减少电磁线盘中心一侧磁感线叠加强度,使得磁感线分布更加均匀。
疏绕线圈组的顶面与密绕线圈组的顶面平齐。如此设计,可使疏绕线圈组的顶面以及密绕线圈组的顶面均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一致,从而提高了对锅具的加热均匀性。
疏绕线圈组的径向宽度为线盘支架半径的1/4~1/3。如此设计,既能保证电磁线盘的加热效果,以提升加热效率,又能使得磁感线分布的更加均匀,以避免发生糊锅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的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的平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磁线盘的磁力线分布图。
附图标记:
001、磁力线低密区;002、磁力线高密区;100、线盘支架;110、绕线槽;120、隔筋;121、细隔筋;122、粗隔筋;130、内插接孔;140、外插接孔;200、漆包线;210、环线圈;211、密绕线圈组;212、疏绕线圈组;300、导磁条;310、磁条本体;320、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线盘,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漆包线,所述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径向分布的绕线槽,所述漆包线绕装在多个所述绕线槽内以形成多个环线圈,所述多个环线圈被分成密绕线圈组和疏绕线圈组,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中将多个环线圈分成密绕线圈组和疏绕线圈组,且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如此可使疏绕线圈组内的磁感线密度低于密绕线圈组内的磁感线密度,在设置疏绕线圈组后,可减少电磁线盘中心一侧磁感线叠加强度,以避免产生磁感线分布集中的现象,由此使得磁感线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电磁线盘的磁场分布更加均匀,也就使得电磁线盘的加热更加均匀,避免发生糊锅现象,提升了烹饪效果。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线盘主要用于平板电磁炉,包括线盘支架100和漆包线200,线盘支架100上设有多个径向分布的绕线槽110,漆包线200绕装在多个绕线槽110内以形成多个环线圈210,多个环线圈210被分成密绕线圈组211和疏绕线圈组212,密绕线圈组211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212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的间距,如此可使疏绕线圈组212内的磁感线密度低于密绕线圈组211内的磁感线密度,在设置疏绕线圈组212后,可减少电磁线盘中心一侧磁感线叠加强度,以避免产生磁感线分布集中的现象,由此使得磁感线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电磁线盘的磁场分布更加均匀,也就使得电磁线盘的加热更加均匀,避免发生糊锅现象,提升了烹饪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线盘支架100上设有多个径向间隔设置的隔筋120,隔筋120为环形筋或者弧形筋,为了方便绕线以及降低用料成本,本实施例中的隔筋120优选为弧形筋,相邻两个隔筋120之间形成上述绕线槽110,隔筋120包括细隔筋121和粗隔筋122,细隔筋121位于密绕线圈组211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之间,粗隔筋122位于疏绕线圈组212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之间,如此设计,密绕线圈组211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的间距即为细隔筋121的厚度,而疏绕线圈组212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的间距则为粗隔筋122的厚度,由此可实现密绕线圈组211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212内相邻两个环线圈210的间距,对现有线盘支架进行改造时,只需加厚部分现有隔筋的厚度即可形成粗隔筋122,由此对模具的改造较为简单。
具体的,而本实施例中粗隔筋122的厚度为2mm~12mm。由于现有线盘支架上已有隔筋的厚度为0.8mm~1.4mm,因此当粗隔筋122的厚度小于2mm时,需要对现有线盘支架上所有隔筋的厚度进行调整,由此增加了线盘支架100的改造成本;当粗隔筋122的厚度大于12mm时,会增加线盘支架100的用料成本;为此,本实施例中粗隔筋122的厚度优选为5mm,如此设计,既能保证粗隔筋122大于现有线盘支架上隔筋的厚度,以使现有线盘支架上一部分隔筋形成细隔筋121,并对剩余部分隔筋加厚形成粗隔筋122即可,由此可降低对线盘支架100的改造成本;又能避免过厚而增加用料成本。当然,可选的,粗隔筋122的厚度还可为但不限于2mm、3mm、4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环线圈210被分成两个密绕线圈组211和一个疏绕线圈组212,其中疏绕线圈组212位于两个密绕线圈组211之间,如此设计,可使磁力线分布如图5所示,两个磁力线高密区002位于磁力线低密区001的两侧,以使磁感线分布更加均匀,进而使得电磁线盘的加热更加均匀。
较佳的,疏绕线圈组212的径向宽度为H,线盘支架100的半径为D,满足H/D为1/4~1/3,当H/D小于1/4时,对电磁线盘中心一侧磁感线叠加强度的减弱效果较差,无法使得磁感线分布的更加均匀;当H/D大于1/3时,会严重削弱磁场强度,导致电磁线盘的加热效果较差,降低了加热效率,为此本实施例中H/D优选为1/4~1/3,如此设计,既能保证电磁线盘的加热效果,以提升加热效率,又能使得磁感线分布的更加均匀,以避免发生糊锅现象。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内侧的密绕线圈组211包括三个环线圈210,疏绕线圈组212包括三个环线圈210,而外侧的密绕线圈组211包括5个环线圈210。
为了进一步降低疏绕线圈组212的磁感线密度,本实施例中疏绕线圈组212内的环线圈210为单层排布,密绕线圈组211内的环线圈210为多层排布,优选为两层分布,如此设计,能够进一步降低疏绕线圈组212的磁感线密度,以进一步减少电磁线盘中心一侧磁感线叠加强度,使得磁感线分布更加均匀。
其次,本实施例中对应疏绕线圈组212的绕线槽深度小于对应密绕线圈组211的绕线槽深度,以使疏绕线圈组212的顶面与密绕线圈组211的顶面平齐。如此设计,可使疏绕线圈组212的顶面以及密绕线圈组211的顶面均与电磁炉的面板之间的距离一致,从而提高了对锅具的加热均匀性。
最后,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线盘还包括呈辐射状分布在线盘支架100背面的导磁条300,导磁条300为U型,导磁条300包括磁条本体310和设于磁条本体310两端并向上延伸的插块320,线盘支架100设有内插接孔130和外插接孔140,内插接孔130靠近线盘支架100的中心设置,外插接孔140设于线盘支架100的边缘,由漆包线200绕成的多个环线圈210则位于内插接孔130和外插接孔140之间,两个插块320分别与内插接孔130和外插接孔140插接配合,以使导磁条300固定在线盘支架100上。如此设计,既方便导磁条300的组装;又能通过两个插块320对电磁线盘内侧和外侧的磁力线进行引导,从而使磁力线尽可能更多的聚集在电磁线盘上方,使穿透锅具的磁力线更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锅具的加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多个环线圈被分成一个密绕线圈组和一个疏绕线圈组,疏绕线圈组位于密绕线圈组的外环侧或者内环侧;或者多个环线圈被分成多个密绕线圈组和多个疏绕线圈组,密绕线圈组和疏绕线圈组径向交替分布。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每个绕线槽内均只绕装有一个环线圈,对应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小于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如此设计,可使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形圈的间距等同于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以及使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形圈的间距等同于对应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由于对应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小于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因此实现了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槽等宽设置,因此这样设计,只需取消现有技术中部分相邻两个绕线槽之间的隔筋即可形成对应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对模具的改造较为简单,由此降低了线盘支架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密绕线圈组内的多个环线圈密绕在一个绕线槽内,即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形圈紧贴设置,而疏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以单圈方式绕装在绕线槽内,也就是疏绕线圈组内的一个环线圈位于单独的一个绕线槽内,如此设计,也能实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此外,还能够有效减少线盘支架上隔筋的数量,以进一步降低线盘支架的制造难度。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烹饪器具,例如平板电磁炉,包括壳体和面板,面板安装在壳体顶部并与壳体限定形成炉腔,锅具放置在面板上,炉腔内设有实施例一至三任一所述的电磁线盘,面板位于电磁线盘上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电磁线盘,故,优化了电磁炉的结构,并有效改善了电磁炉加热能量分布的均匀性,提高了电磁炉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漆包线,所述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径向分布的绕线槽,所述漆包线绕装在多个所述绕线槽内以形成多个环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环线圈被分成密绕线圈组和疏绕线圈组,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小于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内绕装有一个所述环线圈,对应所述密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小于对应所述疏绕线圈组的绕线槽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支架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隔筋,相邻两个所述隔筋之间形成所述绕线槽,所述隔筋包括粗隔筋和细隔筋,所述细隔筋位于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之间,所述粗隔筋位于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相邻两个环线圈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隔筋的厚度为2mm~12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的多个环线圈密绕在一个所述绕线槽内,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以单圈方式绕装在所述绕线槽内。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环线圈被分成两个密绕线圈组和一个疏绕线圈组,所述疏绕线圈组位于两个密绕线圈组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为单层排布,所述密绕线圈组内的环线圈为多层排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绕线圈组的顶面与密绕线圈组的顶面平齐。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绕线圈组的径向宽度为所述线盘支架半径的1/4~1/3。
10.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壳体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位于所述面板下方。
CN202223254713.X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164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4713.XU CN219164760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4713.XU CN219164760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4760U true CN219164760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1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4713.XU Active CN219164760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47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64760U (zh)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6564709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104219809B (zh) 一种局部对流加热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5666983U (zh) 电磁炉及线圈盘
CN212649737U (zh) 线圈盘和电磁烹饪装置
CN204795676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电磁线盘
CN206251375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3880322U (zh) 线圈盘和烹饪器具
CN202551395U (zh) 一种线圈固定可靠的电磁线盘及电磁炉
CN201789651U (zh) 电磁炉线圈盘
CN220023121U (zh) 线圈盘以及烹饪器具
CN207369342U (zh) 磁条、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6251373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3407032U (zh) 一种电磁加热线圈盘、线圈盘架及电磁炉
CN219164761U (zh) 一种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5734915U (zh) 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盘及电磁加热装置
CN206294375U (zh)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CN207369343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5734914U (zh) 线圈盘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06118082U (zh) 线圈盘组件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217064051U (zh) 线圈盘和烹饪电器
CN210928041U (zh) 电磁加热装置以及烹饪器具
CN209608892U (zh) 线圈盘座、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6251374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19981084U (zh) 电磁线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