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94375U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94375U CN206294375U CN201621443284.2U CN201621443284U CN206294375U CN 206294375 U CN206294375 U CN 206294375U CN 201621443284 U CN201621443284 U CN 201621443284U CN 206294375 U CN206294375 U CN 2062943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coil
- space
- coil panel
- densely pack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线圈盘组件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其包括线圈盘座、设于所述线圈盘座上的疏绕线圈绕组和密绕线圈绕组,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和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均呈环形,且所述密绕线圈绕组设置在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外围以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内外层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线圈盘上各处磁场的均匀性,从而使得锅具受热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采用电磁加热方式的线圈盘,其上设置的线圈一般为同心圆绕组,同心圆绕组的线圈盘,绕组中间圆环位置的磁场相对绕组中心和外围其他位置的磁场要强,锅具加热时,对应绕组中间圆环位置的温度相对其他位置要高,如此锅具各部分受热不均匀,易导致锅具糊锅、变形和烹饪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线圈盘组件,旨在提高线圈盘座上各处磁场的均匀性,以使得锅具受热更加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圈盘组件,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包括:
线圈盘座;
疏绕线圈绕组,设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环形,
密绕线圈绕组,设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呈环形,设置在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外围以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内外层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疏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小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
优选地,所述疏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比所述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少10-20圈。
优选地,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和所述密绕线圈绕组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
优选地,所述疏绕线圈绕组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同心设置。
优选地,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和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其中之一为异形线圈绕组,所述异形线圈绕组具有沿环周间隔设置的多个凸部,每一所述凸部由所述异形线圈绕组的一部分相对相邻部分向外凸出而形成,相邻两所述凸部之间形成所述异形线圈绕组的凹部。
优选地,所述凸部的数量为4-10个。
优选地,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和疏绕线圈绕组中的另一个为圆环形线圈绕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线圈盘组件,所述线圈盘组件包括:线圈盘座;疏绕线圈绕组,设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环形;密绕线圈绕组,设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呈环形,设置在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外围以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内外层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由于线圈盘座靠内的位置的磁感线为两个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的叠加,靠外的位置仅具有位于外围的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如此,线圈盘座靠内的位置磁场强度较强,靠外的位置磁场强度较弱。因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靠内的线圈绕组设置为疏绕线圈绕组,靠外的线圈绕组设置为密绕线圈绕组,由于疏绕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较稀,密绕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较密,如此,当两者叠加后产生的磁场强度相对较小,能够减小与密绕线圈绕组所在位置处的磁场强度的差距,从而提高线圈盘上各处磁场的均匀性,以使得锅具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圈盘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线圈盘座 | 31 | 凸部 |
20 | 第一绕设区域 | 32 | 凹部 |
30 | 第二绕设区域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圈盘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线圈盘组件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线圈盘座10、设于所述线圈盘座10上的疏绕线圈绕组和密绕线圈绕组,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和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均呈环形,且所述密绕线圈绕组设置在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外围以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内外层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靠近环心为内,远离环心为外。所述线圈盘座10上设有用以供疏绕线圈绕组绕设的第一绕设区域20,以及用以供密绕线圈绕组绕设的第二绕设区域30。其中,第一绕设区域20为多个同心设置的绕线槽,每一绕线槽内对应设置一圈线圈而共同形成疏绕线圈绕组;第二绕设区域30为一个绕线槽,密绕线圈绕组均绕设在该一个绕线槽内。
由于线圈盘座10靠内的位置的磁感线为两个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的叠加,靠外的位置仅具有位于外围的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如此,线圈盘座10靠内的位置磁场强度较强,靠外的位置磁场强度较弱。因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靠内的线圈绕组设置为疏绕线圈绕组,靠外的线圈绕组设置为密绕线圈绕组,由于疏绕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较稀,密绕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较密,如此,当两者叠加后产生的磁场强度相对较小,能够减小与密绕线圈绕组所在位置处的磁场强度的差距,从而提高线圈盘上各处磁场的均匀性,以使得锅具受热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疏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小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通过减少位于里面的疏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增加位于外围的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能够进一步减少疏绕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密度,增加密绕线圈绕组产生的磁感线密度,从而使得内外磁场更加均匀。该实施例中,所述疏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优选比所述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少10-20圈。如此,可以避免疏绕线圈绕组和绕线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相差太小而导致的磁场均匀性差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疏绕线圈绕组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同心设置。如此,有利于各部分磁场的均匀性。
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和所述密绕线圈绕组之间可以是串联设置,也可以是并联设置,当然,也可以是混联设置,也即部分串联而另一部分并联。
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和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其中之一为异形线圈绕组,所述异形线圈绕组具有沿环周间隔设置的多个凸部31,每一所述凸部31由所述异形线圈绕组的一部分相对相邻部分向外凸出而形成,相邻两所述凸部31之间形成所述异形线圈绕组的凹部32。在线圈盘座10中,加热区域的分布与磁场强度的分布基本相对应,即线圈盘座10中磁场较强的区域,加热效果也较强。异形线圈绕组中的高频交流电所激发的磁场分布情况可根据安培定则确定,电流沿绕设异形线圈绕组的导线流动,每一凸部31对应形成一磁场较强的小区域,进而在该区域形成一加热中心,也就是说,具有多个凸部31的异形线圈绕组的环周上相应分布有多个加热中心。为了避免多个加热中心之间形成加热效果弱的加热盲区,加热中心的数量不宜过少;为了避免相邻的两加热中心重叠相连,加热中心的数量不宜过多。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部的数量为4-10个,相应的,在异形线圈绕组环周上形成4-10个加热中心,此时,加热中心的数量适中,可以避免加热盲区的产生和加热中心的重叠,保证了线圈盘整体加热的均匀性,改善了线圈盘的加热效果。如图1所示,在异形线圈绕组分布的区域内,虚线所围成的闭合区域为其形成的多个分散的加热中心区域。
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和疏绕线圈绕组中的另一个为圆环形线圈绕组。根据安培定则,圆环形线圈绕组所产生的磁场沿环周均匀分布,在线圈盘中形成连续分布的圆形或圆环形加热区域,从而使得线圈盘在内外方向上的加热更加均匀,如图1所示,虚线所围成的圆形区域为圆环形线圈绕组所形成的加热区域。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外围的密绕线圈绕组为异形线圈绕组,位于内侧的疏绕线圈绕组为圆环形线圈绕组。相应的,则在线圈盘座10的中心形成连续的圆环形加热区域,在外围形成多个分散的加热中心。在另一实施例中,位于外围的密绕线圈绕组为圆环形线圈绕组,位于内侧的疏绕线圈绕组为异形线圈绕组。相应的,则在线圈盘座10的中心形成多个分散的加热中心,在外围形成连续的圆环形加热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线圈盘座10可以为纯平式线圈盘座10。异形线圈绕组和/或圆环形线圈绕组绕设在同一平面上,相应的,分散的加热中心和/或连续加热区域也分布在同一平面上,适用于对平底锅具进行加热。
在上述实施例中,线圈盘座10也可以为平凹式线圈盘座10,线圈盘座10包括盘底和自盘底的周缘向上延伸的环形侧部,异形线圈绕组设于盘底或侧部,当异形线圈绕组设于盘底时,盘底形成分散的加热中心;当异形线圈绕组设于侧部时,侧部形成分散的加热中心,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烹饪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磁烹饪器具,该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线圈盘,该线圈盘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磁烹饪器具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电磁烹饪器具可以是根据电磁加热原理工作的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线圈盘组件,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盘座;
疏绕线圈绕组,设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环形;
密绕线圈绕组,设于所述线圈盘座,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呈环形,设置在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外围以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呈内外层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小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比所述密绕线圈绕组的绕线匝数少10-20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和所述密绕线圈绕组之间串联或并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疏绕线圈绕组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同心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和所述疏绕线圈绕组,其中之一为异形线圈绕组,所述异形线圈绕组具有沿环周间隔设置的多个凸部,每一所述凸部由所述异形线圈绕组的一部分相对相邻部分向外凸出而形成,相邻两所述凸部之间形成所述异形线圈绕组的凹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数量为4-10个。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绕线圈绕组和疏绕线圈绕组中的另一个为圆环形线圈绕组。
9.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盘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43284.2U CN206294375U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43284.2U CN206294375U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94375U true CN206294375U (zh) | 2017-06-30 |
Family
ID=59154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43284.2U Active CN206294375U (zh) | 2016-12-26 | 2016-12-26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9437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40990A1 (zh) * | 2019-01-03 | 2020-07-0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线圈盘和烹饪炊具 |
-
2016
- 2016-12-26 CN CN201621443284.2U patent/CN2062943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40990A1 (zh) * | 2019-01-03 | 2020-07-0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线圈盘和烹饪炊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896528U (zh) | 一种高能效电磁线盘及其电磁感应加热式烹饪器具 | |
CN206294375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251376U (zh) | 线圈盘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564709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5666983U (zh) | 电磁炉及线圈盘 | |
CN204795676U (zh) | 一种均匀加热的电磁线盘 | |
CN206251375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1910943U (zh) | 一种加热线圈盘 | |
CN206294377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472324U (zh) | 线圈盘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341445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564710U (zh) | 磁条结构、磁条模组、线圈盘以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 |
CN206472336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294374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472335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472337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251374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294378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294371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9608890U (zh) | 线圈盘和烹饪器具 | |
CN206341446U (zh) | 线圈盘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7354662U (zh) |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5946232U (zh) | 电磁炉 | |
CN206294376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06294373U (zh) | 线圈盘组件和电磁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