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1570U -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1570U
CN219161570U CN202320152891.7U CN202320152891U CN219161570U CN 219161570 U CN219161570 U CN 219161570U CN 202320152891 U CN202320152891 U CN 202320152891U CN 219161570 U CN219161570 U CN 21916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positioning flange
corrugated pipe
bellows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528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明
周桂林
魏宏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ay Valv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ay Valv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ay Valv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ay Valv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528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包括外壳件、传动轴、密封组件、第一波纹管、进气管和测试管,外壳件内设有空腔,传动轴一端贯穿所述外壳件设于所述空腔内,其另一端凸出所述外壳件且适于与驱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轴被配置为受所述驱动件驱动而沿其轴线运动,密封组件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外壳件之间,第一波纹管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第一波纹管被配置为受所述传动轴驱动而压缩或拉伸,所述第一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进气管出气端贯穿所述外壳件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测试管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波纹管内部连通。

Description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核能源的应用不断的增加,核电站上应用的阀门也在随之增加,同样对于阀门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波纹管截止阀常用于核电站一回路管路中,故波纹管的密封性能及寿命至关重要。常用严苛工况的测试条件来验证波纹管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波纹管压力试验工装,其包括底板,底板两端各设置有一封板,待测试的波纹管设置在两封板之间,待测试的波纹管一端连接有压力表,另一端设置有气管接口,通过气管接口向波纹管内部通入气体以提高波纹管内部压力,以实现对波纹管测试。
但是当波纹管截止阀应用在核电站上时,其上连接的波纹管往往会面临波纹管外部受压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波纹管压力试验工装测试的是波纹管内部受压,因此无法准确有效的测得波纹管外部受压时波纹管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波纹管压力试验工装测试的是波纹管内部受压,因此无法准确有效的测得波纹管外部受压时波纹管的性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包括:
外壳件,其内设有空腔;
传动轴,一端贯穿所述外壳件设于所述空腔内,其另一端凸出所述外壳件且适于与驱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轴被配置为受所述驱动件驱动而沿其轴线运动;
密封组件,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外壳件之间;
第一波纹管,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第一波纹管被配置为受所述传动轴驱动而压缩或拉伸,所述第一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
进气管,出气端贯穿所述外壳件且与所述空腔连通;
测试管,其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波纹管内部连通。
可选地,波纹管试验工装还包括:
第一定位法兰,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法兰被配置为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运动;
第二定位法兰,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外壳件连接;
所述第一波纹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法兰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法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
可选地于,波纹管试验工装还包括:
若干固定轴,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空腔侧壁连接,所述固定轴与所述传动轴平行设置;
限位块,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法兰固接,其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轴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可选地,波纹管试验工装还包括:
第三定位法兰,与所述第一定位法兰连接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第三定位法兰被配置为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运动;
第四定位法兰,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固定轴连接,第四定位法兰与第二定位法兰设于传动轴两端;
第二波纹管,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第二波纹管一端与第三定位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法兰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波纹管与所述第一波纹管等长设置。
可选地,密封组件包括:
填料箱,与所述外壳件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缠绕垫,所述填料箱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填料箱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有石墨填料;
压套,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且其一端抵接在所述石墨填料表面;
压板,盖设在所述压套表面,所述压板与所述外壳件连接以紧固所述压套。
可选地,所述外壳件包括:
套筒,其内设有通孔;
第一盲板,设于所述套筒一端以封闭所述通孔一端,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一盲板连接;
第二盲板,设于所述套筒另一端以封闭所述通孔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截止阀。
可选地,所述测试管上设有第二截止阀与检测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包括外壳件、传动轴、密封组件、第一波纹管、进气管和测试管,外壳件内设有空腔,传动轴一端贯穿所述外壳件设于所述空腔内,其另一端凸出所述外壳件且适于与驱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轴被配置为受所述驱动件驱动而沿其轴线运动,密封组件连接在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外壳件之间,第一波纹管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第一波纹管被配置为受所述传动轴驱动而压缩或拉伸,所述第一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进气管出气端贯穿所述外壳件且与所述空腔连通,测试管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波纹管内部连通。
此结构的波纹管试验工装,通过在外壳件空腔内设置传动轴,且传动轴与所述外壳件之间设置密封组件,当需要对套设在传动轴表面的第一波纹管进行测试时,通过进气管向空腔内通入气体,而后通过工装外部加热设备对工装进行加热,以对第一波纹管外侧施加高温高压的环境,而后通过驱动件带动传动轴沿其轴线运动,以带动第一波纹管压缩或拉伸,由于第一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且测试管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波纹管内部连通,进而当第一波纹管出现漏气时,气体会通过测试管流出,便能够被检测到。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还包括第一定位法兰、第二定位法兰、第三定位法兰、第四定位法兰、第二波纹管,第一波纹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法兰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法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第二波纹管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第二波纹管一端与第三定位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法兰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波纹管内外两侧互不相通。
此结构的波纹管试验工装,通过在传动轴表面设置两个波纹管,在传动轴处于最高位置时,第一波纹管被压缩,第二波纹管处于自由状态,进而当传动轴下移时,压缩的第一波纹管能够对传动轴下移运动提供一定的推力。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密封组件包括填料箱、压套和压板,填料箱与所述第一盲板顶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缠绕垫,所述填料箱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所述填料箱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有石墨填料,压套套设在所述传动轴表面,且其底端抵接在所述石墨填料表面以固定石墨填料,压板盖设在所述压套表面,所述压板与所述外壳件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以紧固所述压套,进而压紧石墨填料。考虑到工装要高温高压运行,故密封采用石墨填料,为便于拆装将填料箱单独设计,方便填料箱的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波纹管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2为图1中圈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波纹管试验工装中外壳件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外壳件空腔内部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件;
2-传动轴;
3-密封组件;31-填料箱;32-石墨填料;33-压套;34-压板;
4-第一波纹管;
5-进气管;
6-测试管;
71-第一定位法兰;72-第二定位法兰;73-第三定位法兰;74-第四定位法兰;
81-固定轴;82-限位块;
9-第二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外壳件1,外壳件1包括套筒、第一盲板和第二盲板,套筒内设有通孔,第一盲板设于所述套筒顶端以封闭所述通孔顶端,第二盲板设于所述套筒底端以封闭所述通孔底端,使得外壳件1内部形成有密封的空腔。
仍参阅图1,传动轴2底端贯穿第一盲板顶端后设于所述空腔内,其另一端凸出第一盲板顶且与气缸等驱动件连接,传动轴2被配置为受所述驱动件驱动而沿其轴线方向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2与所述外壳件1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以密封传动轴2与所述外壳件1之间的间隙。
其中,如图2所示,密封组件3包括填料箱31、压套33和压板34,填料箱31与所述第一盲板顶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缠绕垫,所述填料箱31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所述填料箱3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设有石墨填料32,压套33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且其底端抵接在所述石墨填料32表面以固定石墨填料32,压板34盖设在所述压套33表面,所述压板34与所述外壳件1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以紧固所述压套33,进而压紧石墨填料32。考虑到工装要高温高压运行,故密封采用石墨填料32,为便于拆装将填料箱31单独设计,方便填料箱31的拆卸。
如图1和图4所示,设于空腔内的传动轴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法兰71和第三定位法兰73,第一定位法兰71和第三定位法兰73通过螺栓相互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置有缠绕垫。第一定位法兰71上方设置有第二定位法兰72,第二定位法兰72套设在传动轴2表面,以使其与第一定位法兰71同轴设置,第二定位法兰72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在第一盲板的底部。第三定位法兰73的下方设置有第四定位法兰74,第四定位法兰74同样套设在传动轴2表面,以使其与第三定位法兰73同轴设置,第四定位法兰7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轴81上。
进一步的,第一定位法兰71上还固定链接有限位块82,限位块82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轴81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使得第一定位法兰71和第三定位法兰73在同传动轴2一同沿着传动轴2轴线上下运动时,限位块82能够对第一定位法兰71和第三定位法兰73进行限位,使其不会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偏移。
仍参阅图1和图4,第一定位法兰71和第二定位法兰72之间设置有第一波纹管4,第一波纹管4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且第一波纹管4顶端与第二定位法兰72底部密封连接,第一波纹管4底端与第一定位法兰71上部密封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波纹管4受所述传动轴2驱动而压缩或拉伸到原始长度,且第一波纹管4内外两侧互不相通。同时,第三定位法兰73和第四定位法兰74之间设置有第二波纹管9,第二波纹管9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且第二波纹管9顶端与第三定位法兰73底部密封连接,第二波纹管9底端与第四定位法兰74上部密封连接,进而使得第二波纹管9受所述传动轴2驱动而压缩或拉伸到原始长度,且第二波纹管9内外两侧互不相通,可以理解,第一波纹管4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二波纹管9同时被压缩;第一波纹管4压缩时,第二波纹管9处于自由状态。如图4所示,在第一定位法兰71和第三定位法兰73处,传动轴2内部设置有一通气孔,且通气孔的上端与第一波纹管4内部连通,通气孔的下端与第二波纹管9内部连通,进而将第一波纹管4与第二波纹管9内部相互连通。优选地,第二波纹管9与所述第一波纹管4等长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盲板上连接有进气管5,进气管5出气端贯穿所述外壳件1且与所述空腔连通,进而可以通过进气管5向空腔内通入气体,而后通过工装外部加热设备对工装进行加热,以对第一波纹管4和第二波纹管9外侧施加高温高压环境,进气管5上连接有第一截止阀以控制进气管5的通断。
仍参阅图1,填料箱31上连接有测试管6,测试管6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波纹管4以及第二波纹管9内部连通,测试管6进气端可连接检测件,以检测第一波纹管4或第二波纹管9是否漏气,可以理解,如若第一波纹管4或第二波纹管9漏气,空腔内的气体便会进入第一波纹管4或第二波纹管9内部,随后被检测件检测,此处的检测方法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测试管6上连接有第二截止阀以控制测试管6的通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其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进气管5向外壳件1内部空腔内通入气体,而后通过工装外部加热设备对工装进行加热,以对第一波纹管4和第二波纹管9外侧施加高温高压环境,而后通过外壳件1顶部的气缸等驱动件带动传动轴2沿其轴线方向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定位法兰71和第三定位法兰73运动,由于第二定位法兰72和第四定位法兰74固定不动,故而能够带动第一定位法兰71与第二定位法兰72之间的第一波纹管4,以及第三定位法兰73和第四定位法兰74之间的第二波纹管9进行压缩或拉伸运动,其中空腔内实验温度要求为370℃,第一波纹管4和第二波纹管9外侧压力为17.2MPa,传动轴2上下运动次数5000次,而后通过测试管6上的检测件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氦质谱检漏法。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件(1),其内设有空腔;
传动轴(2),一端贯穿所述外壳件(1)设于所述空腔内,其另一端凸出所述外壳件(1)且适于与驱动件连接,所述传动轴(2)被配置为受所述驱动件驱动而沿其轴线运动;
密封组件(3),连接在所述传动轴(2)与所述外壳件(1)之间;
第一波纹管(4),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所述第一波纹管(4)被配置为受所述传动轴(2)驱动而压缩或拉伸,所述第一波纹管(4)内外两侧互不相通;
进气管(5),出气端贯穿所述外壳件(1)且与所述空腔连通;
测试管(6),其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波纹管(4)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位法兰(71),设于所述空腔内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法兰(71)被配置为与所述传动轴(2)同步运动;
第二定位法兰(72),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外壳件(1)连接;
所述第一波纹管(4)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法兰(71)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法兰(72)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波纹管(4)内外两侧互不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固定轴(81),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空腔侧壁连接,所述固定轴(81)与所述传动轴(2)平行设置;
限位块(82),一端与所述第一定位法兰(71)固接,其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轴(81)表面且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定位法兰(73),与所述第一定位法兰(71)连接且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所述第三定位法兰(73)被配置为与所述传动轴(2)同步运动;
第四定位法兰(74),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固定轴(81)连接,第四定位法兰(74)与第二定位法兰(72)设于传动轴(2)两端;
第二波纹管(9),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所述第二波纹管(9)一端与第三定位法兰(73)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9)另一端与第四定位法兰(74)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波纹管(9)内外两侧互不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纹管(9)与所述第一波纹管(4)等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密封组件(3)包括:
填料箱(31),与所述外壳件(1)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设有缠绕垫,所述填料箱(31)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所述填料箱(3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设有石墨填料(32);
压套(33),套设在所述传动轴(2)表面,且其一端抵接在所述石墨填料(32)表面;
压板(34),盖设在所述压套(33)表面,所述压板(34)与所述外壳件(1)连接以紧固所述压套(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件(1)包括:
套筒,其内设有通孔;
第一盲板,设于所述套筒一端以封闭所述通孔一端,所述密封组件(3)与所述第一盲板连接;
第二盲板,设于所述套筒另一端以封闭所述通孔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上设有第一截止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波纹管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6)上设有第二截止阀与检测件。
CN202320152891.7U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Active CN21916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2891.7U CN219161570U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52891.7U CN219161570U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1570U true CN219161570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0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52891.7U Active CN219161570U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1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101A (zh) * 2023-09-04 2023-12-19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内压波纹管高温高压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101A (zh) * 2023-09-04 2023-12-19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内压波纹管高温高压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61570U (zh) 一种波纹管试验工装
JPH04233429A (ja) シール試験器
CN201503332U (zh) 浮头式换热器浮动管板端水压试验填料箱
CN103674534A (zh) 金属波纹管高温高压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CN112213045A (zh) 换热器单管氦检漏充氦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3705152U (zh) 金属波纹管高温高压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CN207133022U (zh) 一种波纹管密封性能试验装置
CN110044590B (zh) 一种真空灭弧室用金属波纹管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CN213902768U (zh) 一种氦气检漏工装
CN202869799U (zh) 一种卡箍式对开环试压盲板
CN106402662B (zh) 一种管道流体泄漏检测装置
CN112629782B (zh) 自密封式真空检测系统及抽真空检漏方法
CN210863059U (zh) 一种壳体气密性检测工装
CN108468632B (zh) 一种压缩机气缸内压力引出装置
CN220084587U (zh) 一种浮头式换热器用接头液压试验工装
CN205691298U (zh) 一种用于内孔焊接接头的检测装置
CN201289424Y (zh) 管壳式换热器的泄漏检测装置
CN214500922U (zh) 一种新型燃气泄漏检测设备
CN220018836U (zh) 一种球形石墨生产线密封检查装置
CN220170467U (zh) 一种保温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20030018U (zh) 一种金属缠绕垫安装定位装置
CN217211312U (zh) 双层燃气管路气密性及耐压性测试装置
CN214200539U (zh) 一种电缆的测试装置
CN220850739U (zh) 一款氟化工浆料搅拌的气密性专用机封
CN221099962U (zh) 测气密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