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4308U - 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54308U CN219154308U CN202223527118.9U CN202223527118U CN219154308U CN 219154308 U CN219154308 U CN 219154308U CN 202223527118 U CN202223527118 U CN 202223527118U CN 219154308 U CN219154308 U CN 2191543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plate
- rotating shaft
- plug
- armrest box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包括扶手箱、第一铰接件、第一支撑板及插拔转轴,第一铰接件绕竖直轴向与所述扶手箱铰接;第一支撑板绕水平轴向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铰接;插拔转轴所述插拔转轴沿所述水平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扶手箱设置有与所述插拔转轴相对应的插拔轴孔,所述插拔转轴可插设于所述插拔轴孔或者从所述插拔轴孔中抽出;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作为肘枕;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板作为桌板。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至不同的位置,使得第一支撑板既可以作为肘枕,又可以作为桌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副仪表总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桌板通常设置于前排座椅的后背或者后排的扶手箱内,从而方便后排乘客办公或者临时放置物件等。然而车辆的前排往往没有设置桌板,因此相比于后排乘客,前排乘客往往因无桌板而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可以改善上述前排无桌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总成,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包括扶手箱、第一铰接件、第一支撑板及插拔转轴,第一铰接件绕竖直轴向与所述扶手箱铰接;第一支撑板绕水平轴向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铰接;插拔转轴所述插拔转轴沿所述水平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扶手箱设置有与所述插拔转轴相对应的插拔轴孔,所述插拔转轴可插设于所述插拔轴孔或者从所述插拔轴孔中抽出。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包括:切换按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且与所述插拔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切换按钮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切换按钮能够带动所述插拔转轴从所述插拔轴孔中抽出;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切换按钮及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切换按钮未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带动所述插拔转轴插设于所述插拔轴孔。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箱设有沿所述竖直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沿所述竖直轴向延伸的第一转轴及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沿所述水平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沿所述水平轴向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孔。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扶手箱的表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扶手箱朝向所述限位凸起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限定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范围。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还包括第三铰接件、第二支撑板及第四铰接件,所述第三铰接件与所述第一铰接件以所述扶手箱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所述扶手箱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四铰接件与所述第二铰接件以所述扶手箱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箱设置有第一锁扣孔及第二锁扣孔,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还包括: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锁扣孔锁止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扣孔锁止配合。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箱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前板、左侧板、后板及右侧板,所述第一锁扣孔设置于所述前板,所述第二锁扣孔设置于所述左侧板。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解锁按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锁钩,与所述解锁按钮传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锁扣孔或所述第二锁扣孔扣合,所述解锁按钮受到外作用力时,所述解锁按钮带动所述锁钩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锁扣孔或所述第二锁扣孔分离;
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解锁按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解锁按钮未受到外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带动所述解锁按钮复位,所述解锁按钮进而带动所述锁钩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锁扣孔或所述第二锁扣孔扣合。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所述锁钩凸设有凸壳,所述凸壳部分罩设于所述锁钩,第二锁扣孔的孔壁设置有胶垫,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二锁扣孔扣合时,所述凸壳与所述胶垫抵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
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至不同的位置,使得第一支撑板既可以作为肘枕,又可以作为桌板。另外,由于无需另外单独设置桌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可以在同时满足肘枕与桌板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汽车副仪表总成的汽车成本,减少独立桌板对于车内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汽车副仪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扶手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四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的汽车副仪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汽车副仪表总成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汽车副仪表总成;110、扶手箱;110a、限位滑槽;110b、第一锁扣孔;110c、第二锁扣孔;110d、第一轴孔;110e、插拔轴孔;111、前板;112、左侧板;113、后板;114、右侧板;120、第一铰接件;130、第一支撑板;131、凸壳;132、第二转轴;141、插拔转轴;150、切换按钮;160、第一复位弹簧;170、第二支撑板;180、锁紧件;181、解锁按钮;182、锁钩;183、第二复位弹簧;190、复位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副仪表总成100,汽车副仪表总成100包括扶手箱110、第一铰接件120及第一支撑板130。
扶手箱110通常安装在车辆的两个前排座椅中间,扶手箱110可以作为储物盒,收纳存放物件。扶手箱110上方设置有肘枕,肘枕用于放置前排乘员的胳膊,从而能够使前排乘员的胳膊得到放松,减轻前排乘员的疲劳感。同时肘枕也作为箱盖,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扶手箱110,以便于取放物件。
第一铰接件120绕竖直轴向与扶手箱110铰接,第一铰接件120可以相对于扶手箱110绕竖直轴向进行转动,以使得第一铰接件120处于相同高度的不同位置。第一支撑板130绕水平轴向与第一铰接件120铰接,第一支撑板130可以相对于第一铰接件120绕水平轴向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改变第一支撑件的重心相对于扶手箱110的高度,也即第一支撑板130可以同时调整相对于扶手箱110的高度以及在相同高度时相对于扶手箱110的位置。
第一支撑板130转动过程中至少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时为关闭状态,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二位置时为展开状态。第一支撑板130能够从第一位置通过第一铰接件120相对于扶手箱110转动至第二位置。优选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可以处于同一高度,且第二位置可以等效为第一支撑板130相对于扶手箱110从第一位置沿同一高度转动90度后所处的位置,当然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在水平平面的夹角为也可以为其他角度。
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支撑板130盖设于扶手箱110,第一支撑板130作为肘枕,扶手箱110处于闭合状态。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支撑板130向主驾驶位或者副驾驶位延伸,第一支撑板130作为桌板,第一支撑板130无法完全遮挡扶手箱110的开口,扶手箱110处于部分打开状态。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副仪表总成100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支撑板130至不同的位置,使得第一支撑板130既可以作为肘枕,又可以作为桌板。另外,由于无需另外单独设置桌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汽车副仪表总成100可以在同时满足肘枕与桌板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汽车副仪表总成100的制造成本,相对于独立桌板,可以减少对于车内空间的占用。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铰接件12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30靠近车头的一端,在第一支撑板130转动至第二位置作为桌板时,第一支撑板130的位置可以相对靠前,从而使第一支撑板130与前排座椅在车辆前进方向的距离较大,从而方便乘员使用。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箱110设有沿竖直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孔110d,第一铰接件120包括沿竖直轴向延伸的第一转轴及与第一转轴连接的主体部,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轴孔110d内,也即第一铰接件120通过第一转轴绕竖直轴向与扶手箱110铰接。
进一步地,主体部设有沿水平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孔,第一支撑板130具有沿水平轴向延伸的第二转轴132,第二转轴132转动设置于第二轴孔内,也即第一支撑板130通过第二转轴132绕水平轴向与第一铰接件120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朝向扶手箱110的表面设有限位凸起,扶手箱110朝向限位凸起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滑槽110a,限位滑槽110a具有固定长度,限位凸起滑动设置于限位滑槽110a,限位滑槽110a通过自身具有的固定长度限定第一转轴的转动范围。优选的,限位滑槽110a限定第一转轴的转动范围为0-90度。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滑槽110a为弧形,从而使主体部能够通过第一转轴转动。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30还具有第三位置,第一支撑板130能够从第一位置通过第二转轴132相对于扶手箱110转动至第三位置,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板130的重心相对于扶手箱110的高度,也即抬高了第一支撑板130远离第二转轴132的一端的高度,从而避免第一支撑板130绕竖直轴向转动时受到扶手箱110的干涉。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三位置时,扶手箱110可处于完全打开状态。优选地,第三位置为第一支撑板130从第一位置绕第二转轴132向远离扶手箱110的方向转动90度后所处的位置,即第一支撑板130可由盖设于扶手箱110的水平状态旋转至竖直状态,以使打开扶手箱110,方便乘员从扶手箱110取放物件。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30还具有第四位置,第四位置为过渡位置。第一支撑板130能够从第三位置通过第一转轴相对于扶手箱110转动至第四位置,第四位置为第一支撑板130从第三位置绕第一转轴向远离扶手箱110的方向转动90度后所处的位置。第一支撑板130能够从第四位置通过第二转轴132相对于扶手箱110转动至第二位置,也即第一支撑板130可从第一位置绕第二转轴132转动到第三位置,再从第三位置绕第一转轴转动到第四位置,再从第四位置绕第二转轴132转到第二位置,从而完成第一支撑板130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也即,将第一支撑板130从作为肘枕的使用状态切换至作为桌板的使用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支撑板130从作为桌板的使用状态切换至作为肘枕的使用状态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在此不在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副仪表总成100还包括第二铰接件,第二铰接件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30且与扶手箱110可拆卸连接。
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及第三位置时,第二铰接件能够与扶手箱110连接,第一支撑板130通过第二铰接件在水平轴向与扶手箱110铰接,当然此时第一支撑板130还通过第二转轴132在水平轴向与扶手箱110铰接。第一支撑板130通过第二铰接件及第二转轴132同时与扶手箱110铰接,从而提升第一支撑板130绕水平轴向转动时的稳定性,例如可以提升第一支撑板13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时的稳定性。第二铰接件此时限定第一支撑板130只能绕水平轴向转动,而不能绕竖直轴向转动。
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二位置及第四位置时,第二铰接件与扶手箱110分离,第一支撑板130此时可以通过第一转轴绕竖直轴向转动,还可以通过第二转轴132绕水平轴向转动。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铰接件包括插拔转轴141,插拔转轴141沿水平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30,插拔转轴141与第二转轴132位于同一轴线,扶手箱110设置有与插拔转轴141相对应的插拔轴孔110e,插拔转轴141可插设于插拔轴孔110e或者从插拔轴孔110e中抽出。插拔转轴141插设于插拔轴孔110e时,插拔转轴141限制第一支撑板130从第三位置转动至第四位置,插拔轴孔110e中抽出时,第一支撑板130能够从第三位置通过第一转轴相对于扶手箱110转动至第四位置。当然,第二铰接件还可以为铰链,铰链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扶手箱110可拆卸连接。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副仪表总成100还包括切换按钮150及第一复位弹簧160,切换按钮150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30,且与插拔转轴141传动连接,切换按钮150受到外力作用时,切换按钮150能够带动插拔转轴141从插拔轴孔110e中抽出。第一复位弹簧160的两端分别连接切换按钮150及第一支撑板130,切换按钮150未受外力作用时,第一复位弹簧160带动插拔转轴141插设于插拔轴孔110e。
继续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副仪表总成100还包括锁紧件180,锁紧件180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30,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锁紧件180与扶手箱110锁止。也即第一支撑板130无论是作为肘枕还是作为桌板,锁紧件180都可以与扶手箱110锁止,从而使第一支撑板130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时可以固定于扶手箱110。另外,由于无需设置两个锁紧件180,故还可以降低成本,并使汽车副仪表总成100结构更加简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支撑板130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时均处于锁止状态,第一支撑板130无法从第一位置直接转动至第二位置。因此,第一支撑板130在由肘枕状态切换为桌板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30依次经第一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支撑板130在由桌板状态切换为肘枕状态时,第一支撑板130依次经第二位置、第四位置及第三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箱110设置有第一锁扣孔110b及第二锁扣孔110c,锁紧件180与第一锁扣孔110b或第二锁扣孔110c锁止配合。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时,锁紧件180与第一锁扣孔110b锁止配合,以固定作为肘枕的第一支撑板130。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二位置时,锁紧件180与第二锁扣孔110c锁止配合,以固定作为桌板的第一支撑板130。
再次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锁紧件180包括解锁按钮181、锁钩182及第二复位弹簧183。解锁按钮18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板130,锁钩182与解锁按钮181传动连接,锁钩182能够与第一锁扣孔110b或第二锁扣孔110c扣合,第二复位弹簧183的两端分别连接解锁按钮181与第一支撑板130。解锁按钮181受到外作用力时,解锁按钮181带动锁钩182移动至与第一锁扣孔110b或第二锁扣孔110c分离,此时锁紧件180处于释锁状态。解锁按钮181未受到外作用力时,第二复位弹簧183带动解锁按钮181复位,进而带动锁钩182移动至与第一锁扣孔110b或第二锁扣孔110c扣合,此时锁紧件180处于锁紧状态。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30对应锁钩182凸设有凸壳131,凸壳131部分罩设于锁钩182,凸壳131可以对锁钩182进行保护,凸壳131上设有开口,以供锁钩182伸出。第二锁扣孔110c的孔壁设置有胶垫,锁钩182与第二锁扣孔110c扣合时,凸壳131与胶垫抵接。锁钩182与第二锁扣孔110c扣合时,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第一支撑板130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设置有胶垫可以减轻凸壳131与第二锁扣孔110c的孔壁之间的碰撞,减少异响。锁钩182与第一锁扣孔110b扣合时,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支撑板130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因此第一锁扣孔110b可无需设置胶垫。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箱110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前板111、左侧板112、后板113及右侧板114,第一锁扣孔110b设置于前板111,第一轴孔110d及第二锁扣孔110c设置于左侧板112。
如图1-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副仪表总成100还包括第二支撑板170及第三铰接件,第三铰接件绕竖直轴向与扶手箱110铰接,第二支撑板170绕水平轴向与第三铰接件铰接。第二支撑板170具有第五位置及第六位置,第二支撑板170能够从第五位置通过第三铰接件相对于扶手箱110转动至第六位置。
第三铰接件与第一铰接件120的功能类似,且具体结构可以相同,在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且第二支撑板170位于第五位置时,第一支撑板130及第二支撑板170均盖设于扶手箱110,第一支撑板130及第二支撑板170均作为肘枕。在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二位置,且第二支撑板170位于第六位置时,第一支撑板130及第二支撑板170均作为桌板。
第三铰接件与第一铰接件120以扶手箱110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第二支撑板170与第一支撑板130以扶手箱110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当然,汽车副仪表总成100还可以包括第四铰接件,第四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以扶手箱110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第四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的功能类似,且具体结构可以相同。
再次参考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汽车副仪表总成100还包括复位扭簧190,复位扭簧190的两个施力端分别与主体部及第一支撑板130抵接,复位扭簧190施力于第一支撑板130,以使第一支撑板130具有通过第二转轴132绕第二轴孔转动的趋势。例如当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一位置时,按压解锁按钮181,第一支撑板130可以在复位扭簧190的作用力下自动转动至第三位置。第一支撑板130位于第二位置时,按压解锁按钮181,第一支撑板130可以在复位扭簧190的作用力下自动转动至第四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100。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包括:
扶手箱;
第一铰接件,绕竖直轴向与所述扶手箱铰接;
第一支撑板,绕水平轴向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铰接;
第二铰接件,包括插拔转轴,所述插拔转轴沿所述水平轴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扶手箱设置有与所述插拔转轴相对应的插拔轴孔,所述插拔转轴可插设于所述插拔轴孔或者从所述插拔轴孔中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包括:
切换按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且与所述插拔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切换按钮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切换按钮能够带动所述插拔转轴从所述插拔轴孔中抽出;
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切换按钮及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切换按钮未受外力作用时,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带动所述插拔转轴插设于所述插拔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设有沿所述竖直轴向延伸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沿所述竖直轴向延伸的第一转轴及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沿所述水平轴向延伸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沿所述水平轴向延伸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扶手箱的表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扶手箱朝向所述限位凸起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限定所述第一转轴的转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还包括第三铰接件、第二支撑板及第四铰接件,所述第三铰接件与所述第一铰接件以所述扶手箱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所述扶手箱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四铰接件与所述第二铰接件以所述扶手箱的中分面镜像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设置有第一锁扣孔及第二锁扣孔,所述汽车副仪表总成还包括:
锁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锁扣孔锁止配合;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扣孔锁止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前板、左侧板、后板及右侧板,所述第一锁扣孔设置于所述前板,所述第二锁扣孔设置于所述左侧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
解锁按钮,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
锁钩,与所述解锁按钮传动连接,且能够与所述第一锁扣孔或所述第二锁扣孔扣合,所述解锁按钮受到外作用力时,所述解锁按钮带动所述锁钩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锁扣孔或所述第二锁扣孔分离;
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解锁按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解锁按钮未受到外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带动所述解锁按钮复位,所述解锁按钮进而带动所述锁钩移动至与所述第一锁扣孔或所述第二锁扣孔扣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所述锁钩凸设有凸壳,所述凸壳部分罩设于所述锁钩,第二锁扣孔的孔壁设置有胶垫,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二锁扣孔扣合时,所述凸壳与所述胶垫抵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副仪表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7118.9U CN219154308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27118.9U CN219154308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54308U true CN219154308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2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27118.9U Active CN219154308U (zh) | 2022-12-29 | 2022-12-29 | 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54308U (zh) |
-
2022
- 2022-12-29 CN CN202223527118.9U patent/CN2191543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58075B2 (en) | Seat assembly having an armrest | |
US6032587A (en) | Folding table | |
US5730480A (en) | Lock device for retractable automotive seat | |
US5494249A (en) | Container holder for vehicle wall panel | |
JPH06107074A (ja) | 車両のグローブボックス構造 | |
CN209972249U (zh) | 座椅扶手及汽车 | |
US6616202B2 (en) | Inner handle assembly of a sliding door | |
US20180265010A1 (en) | Two-tier cushion storage system and integrated feature options | |
US6619607B2 (en) | Folding cup holder | |
CN112158138B (zh) | 滑动扶手、副仪表台及车辆 | |
CN219154308U (zh) | 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 |
CN118269792A (zh) | 汽车副仪表总成及车辆 | |
JP3402417B2 (ja) | 車両用カップホルダ装置 | |
CN110670987A (zh) | 双向开合装置、扶手箱及车辆 | |
JP2010143380A (ja) | デッキボード及びデッキボード装置 | |
JPH0852049A (ja) |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 |
KR102545363B1 (ko) | 차량의 콘솔장치 | |
JP2969076B2 (ja) | 車両用収納ボックス装置 | |
CN220314807U (zh) | 一种车辆座椅 | |
CN220577102U (zh) | 一种汽车左右双开前扶手及汽车 | |
CN217994301U (zh) | 折叠储物盒和具有其的车辆 | |
JPH08275845A (ja) | 自動車用リヤシート | |
CN113895359B (zh) | 一种具有合页式箱盖的汽车扶手箱 | |
CN216476818U (zh) | 一种车门内开启手柄及汽车 | |
JPH0312589Y2 (zh)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