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6090U -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6090U
CN219136090U CN202223464819.2U CN202223464819U CN219136090U CN 219136090 U CN219136090 U CN 219136090U CN 202223464819 U CN202223464819 U CN 202223464819U CN 219136090 U CN219136090 U CN 219136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elevator
safety
grat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48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忠东
陈俊
郎月
卢曦
杨礼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zi Li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zi Li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zi Li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zi Li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48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6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6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6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包括安全光栅、用于控制安全光栅的第一子系统和用于控制电梯的第二子系统;安全光栅包括设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的厅门安全光栅;厅门安全光栅与第一子系统连接,用于检测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是否存在遮挡物,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第一子系统;第一子系统与第二子系统连接,用于控制安全光栅且与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通过厅门安全光栅,可以检测是否有人或是物体靠近电梯厅门,并且第二子系统可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电梯执行开门动作。相比于现有技术,该系统具有避免人员手部被电梯厅门夹伤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安全防护手段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候梯厅与电梯井道之间的防护仅有厅门这一机械防护机构,而厅门本身对故障的识别又仅限于门锁回路断开,以及通过设置在轿门之间的光栅来判断,是否有物体位于厅门和轿门之间,对厅门的防护也并不存在。当厅门发生故障后,如若门锁回路检测不到故障,对电梯的运行和人员的安全都存在很大的威胁。而光栅的检测原理是基于光线遮挡。现有技术中的光栅,只有当电梯平层厅门打开状态,在有遮挡物处于厅门与轿门之间并遮挡光栅发出的光线时,光栅才会检测到厅门与轿门之间具有物体,并产生检测信号,电梯控制系统则会根据检测信号控制轿门带动厅门一起打开。在厅门处于关闭状态或者说,在轿厢未到达预定层时,该安装于轿门上的光栅并不能对候梯厅的厅门起到防护作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厅门具有一定厚度,且光栅位于厅门和轿门之间,其发出的光线与厅门内壁之间存在间距,则当有人将手伸入两侧厅门之间未遮挡到光栅发出的光线却恰好已处于厅门门扇闭合区域时,厅门会继续关闭并夹伤相关人员手部。同时,光栅生成并发送检测信号可能具有延迟,以及电梯控制系统处理检测信号并执行开关动作也可能具有延迟。因此,当有人将手伸入两侧厅门之间并遮挡到光栅发出的光线时,由于延迟存在,厅门并不会马上打开而是继续关闭一定距离,若此时两侧厅门之间的距离较小,还是存在夹伤相关人员手部的可能性。
基于此,现有的电梯安全防护手段无法避免人员手部被电梯厅门夹伤的情况发生,因此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
针对现有的电梯安全防护手段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给出有效地解决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梯安全防护手段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安全光栅、用于控制所述安全光栅的第一子系统和用于控制电梯的第二子系统;
所述安全光栅,包括设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的厅门安全光栅;
所述厅门安全光栅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是否存在遮挡物,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子系统;
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连接,用于将第一子系统接收的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通过厅门安全光栅检测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是否存在遮挡物,使得人员手部在进入电梯厅门之前便可以被检测到,可以有效避免人员手部被电梯厅门夹伤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光栅还包括轿门安全光栅;
所述轿门安全光栅设置在轿门上且位于轿门与厅门之间,用于检测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是否存在遮挡物,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子系统。
通过同时设置轿门安全光栅和厅门安全光栅,不仅可以检测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是否存在遮挡物,还可以检测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是否存在遮挡物,扩大了遮挡物的检测范围,进一步保证了电梯的使用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光栅包括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所述光栅发射器朝向所述光栅接收器设置,且所述光栅发射器的激光发射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梯厅门。
使得人员无论从哪个位置进入电梯厅门,安全光栅相比于电梯厅门的检测位置均是相同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的报警设备;
所述报警设备,受控于所述第一子系统,且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报警设备在人员异常靠近电梯厅门是发出报警,从而可以提醒相关人员远离电梯厅门。同时,报警设备也便于电梯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有人异常靠近电梯厅门,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设备包括声光报警器;
所述声光报警器用于发出声报警信号和/或光报警信号。
通过声音和光线两种形式对人员进行提醒,使得提醒更加明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的交互设备;
所述交互设备,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且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通过设置交互设备,管理人员或维保人员可以对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网关和与所述网关连接的监控平台;
所述监控平台通过所述网关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连接,所述监控平台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通过设置监控平台,使得管理人员或维保人员可以远程通过交互设备对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设置,以及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可视型光幕;
所述可视型光幕,设在所述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且受控于所述第一子系统。
通过设置可视型光幕,在光幕开启时,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会生成一道虚拟光墙,该虚拟光墙对人员具有视觉阻碍效果,使得附近人员不会轻易靠近电梯厅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视型光幕包括可见光发射器,所述可见光发射器的可见光发射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梯厅门。
可见光与电梯厅门平行,使得虚拟光墙也与电梯厅门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的投影设备;
所述投影设备受控于所述第一子系统,且朝向所述电梯厅门设置。
通过设置投影设备,可以电梯运行信息投影至电梯厅门上,以便于人员比较直观地知晓电梯的运行方向、当前停靠楼层、故障原因等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通过在电梯厅门远离井道即朝向候梯厅的一侧设置安全光栅,在电梯未平层时,可以检测是否有人或是物体靠近电梯厅门,当检测到有异物靠近电梯厅门即有异物遮挡住厅门安全光栅时,可以通过报警装置发出警报警示,对厅门和候梯厅的人员起到保护作用。而在电梯平层时,该厅门安全光栅由于设置在朝候梯厅一侧,当有人员从候梯厅一侧伸手拦门时,也更容易被检测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乘客将手伸入两扇厅门中而未遮挡住轿门光栅时所出现的夹伤乘客的问题。此外,当电梯平层,有人员从轿厢出去时,可以通过配合厅门安全光栅的信号检测,由第二子系统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电梯执行关门动作,这样可以避免,轿门安全光栅在人员未完全离开轿厢或离开厅门时就关上的问题。相比于仅在电梯厅门和轿门之间设置轿门安全光栅,该系统具有避免人员手部被电梯厅门夹伤、防止人员未完全离开轿厢或厅门时被夹伤、以及在电梯未平层时对候梯厅人员以及厅门的防护警示灯等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安全防护手段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以及防护电梯厅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安全光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系统包括:安全光栅300、用于控制安全光栅300的第一子系统100和用于控制电梯的第二子系统200;安全光栅300包括设在电梯厅门靠近候梯厅的一侧的厅门安全光栅310,且该厅门安全光栅310与第一子系统100连接,用于检测电梯厅门靠近候梯厅的一侧是否存在遮挡物,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第一子系统100;第一子系统100,与第二子系统200连接,用于将第一子系统100接收的检测信号与第二子系统200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的,该系统主要由电梯厅门、安全光栅300、第一子系统100和第二子系统200构成。本系统中的安全光栅300包括设在电梯厅门靠近候梯厅的一侧的厅门安全光栅310,厅门安全光栅310与传统的电梯光栅不同,其并不是安装在电梯轿门和电梯厅门之间,而是安装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进一步的,厅门安全光栅310与电梯厅门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安装情况确定。示例性地,可以将厅门安全光栅310与电梯厅门的间距设置为十厘米或是十五厘米。因此,当有人与电梯厅门的间距小于上述间距时,会遮挡厅门安全光栅310发出的光线,相应的厅门安全光栅310会产生检测信号。进而,本系统中的厅门安全光栅310可以检测出是否有人或是物体靠近电梯厅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该电梯安全检测系统中,通常是在每层楼的电梯厅门外侧设置厅门安全光栅310。因此,厅门安全光栅310与电梯厅门是一一对应的。
其中,第一子系统100为电梯安全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安全光栅300,其主要由逻辑处理模块、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构成,逻辑处理模块通常为逻辑处理芯片,逻辑处理模块通过输入端的接口模块读取安全光栅的检测信号并通过输出端的接口模块输出至第二子系统。其中,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子系统100调整安全光栅300的灵敏度,以及持续识别安全光栅300产生的检测信号。
第二子系统200为电梯控制设备,用于控制电梯运行。具体的,第二子系统200是电梯系统的核心逻辑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控制电梯运行,还存储有电梯运行信息。第一子系统100与第二子系统200相互连接,两者之间具有数据交换。电梯控制设备,基于接收到电梯安全控制设备传输的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梯轿门及/或厅门开闭。
进一步具体的,第一子系统100与第二子系统200之间可通过无线局域网和/或通讯线连接。在协议上可以采用蓝牙、RS485、RS422和以太网等协议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该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具体使用原理如下:
当电梯的所在楼层的电梯厅门和轿门处于打开或是正在关闭的状态时,若是有人正在进入电梯被厅门安全光栅310检测到,厅门安全光栅310则会产生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第一子系统100,而第一子系统100则将检测信号转发至第二子系统200,第二子系统200根据该检测信号判断有人正在进入电梯,则会控制电梯厅门和轿门保持开门或是停止关门并反向开门,以使人员可以顺利进入电梯。其中,在厅门安全光栅310产生检测信号时,人员与电梯厅门之间还具有一定距离。因此,不会出现人员手部已经进入两个电梯厅门之间但是未被检测到的情况,从而可以避免因为该情况导致人员手部被电梯厅门夹伤的问题。而且,从产生检测信号到人员手部伸入电梯厅门之间具有一定时间间隔,因此,在该时间间隔下,第二子系统200可以充分处理检测信号并控制电梯执行开门动作,从而可以避免因数据处理延迟导致人员手部被电梯厅门夹伤的问题。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通过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设置厅门安全光栅310,可以检测是否有人或是物体靠近电梯厅门,并且第二子系统200可根据检测信号控制电梯执行开门动作。相比于仅在电梯厅门和轿门之间设置安全光栅,该系统具有避免人员手部被电梯厅门夹伤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安全防护手段不能有效地保护人员安全的问题。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光栅300仅包括厅门安全光栅310,厅门安全光栅310的工作原理如上述内容说明。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参照图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光栅300还包括轿门安全光栅320,轿门安全光栅320设置在轿门上且位于轿门与厅门之间,用于检测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是否存在遮挡物,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子系统100。
本实施例中,通过同时设置轿门安全光栅320和厅门安全光栅310,不仅可以检测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是否存在遮挡物,还可以检测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是否存在遮挡物。也就是在保留现有电梯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一侧的遮挡物检测,扩大了遮挡物的检测范围,进一步保证了电梯的使用安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安全光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其展示了轿门安全光栅320和厅门安全光栅310的安装位置。其中,轿门安全光栅320安装在电梯轿门1002和电梯厅门1001之间,而厅门安全光栅310安装在电梯厅门1001远离电梯轿门1002的一侧,也就是靠近候梯厅的一侧。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安全光栅300包括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光栅发射器朝向光栅接收器设置,且光栅发射器的激光发射方向平行于电梯厅门。厅门安全光栅310和轿门安全光栅320均包括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
本实施例中,安全光栅300由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构成,光栅接收器用于接收光栅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具体的,可以将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分别在电梯厅门原理井道一侧的两旁位置,且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之间的激光平行于电梯厅门。使得人员无论从哪个位置进入电梯厅门,安全光栅300相比于电梯厅门的检测位置均是相同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4,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子系统100连接的报警设备400;报警设备400,受控于第一子系统100,且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施例中,电梯安全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设备400,报警设备400可以在人员异常靠近电梯厅门时发出报警信号,即当第一子系统传输检测信号至报警设备,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具体的,可以预先在第一子系统100中配置报警条件,当检测信号的产生情况满足预设的报警条件时,第一子系统100则向报警设备400发送报警指令,使其执行报警动作。其中,报警条件可以从安全安全光栅300的检测信号的频率或是持续时间的角度进行设定。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该电梯安全检测系统中,可以在每层楼中均设置报警设备400。当其中一个楼层存在人员异常靠近电梯厅门的情况,则该楼层中的报警设备400会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可以提醒该楼层人员远离电梯厅门。同时,也可以电梯管理端设置报警设备400,以便于电梯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有人异常靠近电梯厅门,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进一步优选的,报警设备400包括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用于发出声报警信号和/或光报警信号。
具体的,报警设备400可以采用声光报警器,通过声音和光线两种形式对人员进行提醒,使得提醒更加明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子系统100连接的交互设备500;交互设备500,与第一子系统100进行数据交互,且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本实施例中,电梯安全检测系统还包括交互设备500,交互设备500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管理人员或维保人员可以通过交互设备500做相关参数的下发,设置矫正安全光栅300的灵敏度参数、设置屏蔽安全光栅300、设置屏蔽报警设备400,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设置报警设备400的报警样式、启停条件等,也可以设置报警设备400的报警条件。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网关600和与网关600连接的监控平台700;监控平台700通过网关600与第二子系统200连接,监控平台700与第二子系统200进行数据交互。
本实施例中,电梯安全检测系统还包括网关600和监控平台700。当安全光栅300的动作引起报警或停梯时,第一子系统100会通过网关600将故障信息传递到监控平台700,并通过监控平台700及时将所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维保人员和管理人员,使得维保人员和管理人员获知情况后可及时处理。同时,管理人员或维保人员也可以通过监控平台700做相关参数的下发,设置矫正安全光栅300的灵敏度参数、设置屏蔽安全光栅300、设置屏蔽报警设备400,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设置报警设备400的报警样式、启停条件等,也可以设置报警设备400的报警条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可视型光幕800;可视型光幕800,设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与第一子系统100连接,且受控于第一子系统100。
具体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还包括可视型光幕800,可视型光幕800可以通过可见光形成虚拟光墙。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设置可视型光幕800,在光幕开启时,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会生成一道虚拟光墙,该虚拟光墙对人员具有视觉阻碍效果,使得附近人员不会轻易靠近电梯厅门。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是在每层楼的电梯厅门外侧均设置可视化光幕,可视化光幕与电梯厅门是一一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可视型光幕800包括可见光发射器,可见光发射器的可见光发射方向平行于电梯厅门。
具体的,可视型光幕800至少包括了一个可见光发射器,可见光发射器发出的可见光会形成一道虚拟光墙,该虚拟光墙会对人员形成视觉阻碍。其中,虚拟光墙可以由多道可见激光构成。示例性地,可以采用视觉效果比较强烈地能够形成红色光墙的可视型光幕800。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包括:与第一子系统100连接的投影设备900;投影设备900受控于第一子系统100,且朝向电梯厅门设置。
具体的,第一子系统100从第二子系统200中获取电梯运行信息,其中电梯运行包括了平层信号、运行方向、故障信息等。进而,第一子系统100通过投影设备900将电梯运行信息投影至电梯厅门上,以便于人员比较直观地知晓电梯的运行方向、当前停靠楼层、故障原因等信息。其中,电梯运行信息可以直接投影至电梯厅门上;在安装有可视型光幕800的实施例中,电梯运行信息也可以透过虚拟光墙投影至电梯厅门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电梯厅门打开时,第一子系统100控制投影设备900向电梯门洞的两侧投影,或是暂时关闭投影设备900。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描述的电梯出现故障,应当理解为电梯进入不可运行状态。其中,包括了电梯系统出现问题需要维修、电梯进行日常维护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电梯暂时不可运行等情况。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9,该具体实施例中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包括:电梯厅门、第一子系统100、第二子系统200、安全光栅300、报警设备400、交互设备500、网关600、监控平台700、可视型光幕800和投影设备900。其中,第一子系统100用于控制安全光栅300和可视型光幕800,第二子系统200为电梯控制系统;报警设备400采用声光报警器,安全光栅300和可视型光幕800均安装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且均与第一子系统100连接;第一子系统100还与第二子系统200连接,监控平台700通过网关600与第二子系统200连接;报警设备400、交互设备500和投影设备900均与第一子系统100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子系统100和第二子系统200可以采用有线、无线等方式建立通讯通道,在协议上可以采用蓝牙、RS485、RS422、以太网等协议进行数据的交互;由于安全光栅300的信号单一,因此第一子系统100可以采用开关量来识别安全光栅300的动作情况。
第一子系统100主要负责与第二子系统200进行数据交换,将检测到的数据交于第二子系统200进行数据处理,接受第二子系统200下发的控制指令,控制可视型光幕800、投影设备900、声光报警器进行相应的动作;与交互设备500进行通讯,将数据传输到交互设备500,并接受交互设备500下发的数据。
可视型光幕800主要是形成视觉上的障碍和提示作用,其安装于距离电梯厅门较近且远离井道的方向。其动作与否受第一子系统100的控制。在动作时,会在厅门前形成一道肉眼可视的虚拟光墙,进行对人员形成视觉上的障碍,防止乘客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从井道外侧依、靠、冲击电梯门,防止乘客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光栅300和可视型光幕800的安装位置相同,但其动作与否的逻辑与作用均不同;安全光栅300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或物靠近厅门,包括从井道外侧依、靠、冲撞厅门的检测。安全光栅300会将自身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第一子系统100,而其本身也可以接收第一子系统100的指令,接收到指令主要包括信号输出的形式、自身的启停、灵敏度等。安全光栅还用于厅门未关门到位时,对人员进入的提前检测和人员出去时的检测,通过对乘客进出的检测,能够更精准、安全地进行开关门动作。
投影设备900作为电梯楼层、运行方向、故障提示和相关公告等信息的投射单元;接收来自第一子系统100的信号,单纯的输出相关信息,投射的内容可以通过交互设备500或监控平台700进行设置。投射装置会依据实际效果将相关信息投射到光幕上和厅门上,同时可以取消电梯外招的显示屏;因为每层的投影设备900是独立的,所以每层的投影所显示的格式、信息可以依据客户需求、喜好单独设置。当电梯平层时,本层可视光幕不再点亮,此时的投影设备900会只投影电梯运行方向,且投影信息被转移至厅门两侧或上方,防止直射乘客眼睛造成不适。
声光报警器作为在特殊情况下用以警示乘客的装置,在发生危险事件或可能发生危险事件时发出声音或光亮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交互设备500用于查看电梯厅门第一子系统100的运行数据,以及用于相关参数的下发,还可以用于设置矫正安全光栅300的灵敏度参数、设置屏蔽安全光栅300、设置屏蔽声光报警器、设置可视型光幕800的启停、设置投影设备900的投影格式和内容,还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设置声光报警的样式、启停条件等,也可以设置安全光栅300动作后第二子系统200的处理内容。
第二子系统200为电梯本身运行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模块,其与第一子系统100进行数据交互;会将运行故障信息、开关门到位信息、开关门指令、楼层信息、运行方向等信息传递给第一子系统100,也会收集第一子系统100读取到的安全光栅300的动作信息。
网关600是将第二子系统200的数据与监控平台700的数据进行交互,完成数据的远程展示和远程控制。
监控平台700作用与交互设备500类似,只是监控平台700属于远程的数据监控,而交互设备500是本地的数据监控;监控平台700除了承载电梯安全检测系统的数据外,还有电梯本身其他的运行数据,还会向管理人员和维保人员发送召修和故障通知。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可以减少人员在不适合的情况下靠近厅门产生伤害、减少对厅门产生损害和信息的及时有效发布,通过相应的方案来预防、检测和警告不良行为。第一子系统100会实时收集电梯的运行信息以及安全光栅300的状态,可视型光幕800的点亮会在视觉上形成阻碍,使得乘客与电梯厅门保持安全距离,投影设备900会在厅门和可视型光幕800上投射电梯运行的信息,在出现故障、维修等情况下乘客可第一时间知晓信息,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误解;安全光栅300也会实时的检测是否有遮挡,在厅门未关闭时,安全光栅300会将收集到的信息实时传递给第一子系统100,此时的第二子系统200会在收到数据后控制厅门反向开门或保持开门,防止夹伤乘客或夹住其他物件;在电梯未在当前层或者出现故障时,若安全光栅300检测到遮挡,第一子系统100会将信息传递给第二子系统200并在符合启动声光报警器的情况下触发声光报警,制止乘客的不良行为;通过远程监控平台700,及时将监测到的情况反馈给电梯管理人员,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知晓异常情况的发生,以便更好地做出下一步的核实和处理。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安全光栅、用于控制所述安全光栅的第一子系统和用于控制电梯的第二子系统;
所述安全光栅,包括设在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的厅门安全光栅;
所述厅门安全光栅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是否存在遮挡物,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子系统;
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连接,用于将第一子系统接收的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光栅还包括轿门安全光栅;
所述轿门安全光栅设置在轿门上且位于轿门与厅门之间,用于检测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是否存在遮挡物,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光栅包括光栅发射器和光栅接收器,所述光栅发射器朝向所述光栅接收器设置,且所述光栅发射器的激光发射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梯厅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的报警设备;
所述报警设备,受控于所述第一子系统,且用于发出报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设备包括声光报警器;
所述声光报警器用于发出声报警信号和/或光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的交互设备;
所述交互设备,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且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网关和与所述网关连接的监控平台;
所述监控平台通过所述网关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连接,所述监控平台与所述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可视型光幕;
所述可视型光幕,设在所述电梯厅门朝向候梯厅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且受控于所述第一子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型光幕包括可见光发射器,所述可见光发射器的可见光发射方向平行于所述电梯厅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子系统连接的投影设备;
所述投影设备受控于所述第一子系统,且朝向所述电梯厅门设置。
CN202223464819.2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Active CN219136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4819.2U CN219136090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4819.2U CN219136090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6090U true CN219136090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4819.2U Active CN219136090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6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5946B (zh)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1013521A (zh) 威慑操作疏散路线的安全门的人员的系统
JP4982138B2 (ja) 車両遮断装置
JPWO2004002869A1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制御装置
KR101614861B1 (ko) 승강장 안전발판과 전동열차 및 승강장 안전문과의 연동제어시스템
CN110053651A (zh) 铁路列车检修区域内平交道口的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9019225B (zh) 一种预警异常阻挡电梯关门风险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KR102112661B1 (ko) 방화 셔터 장애물 감지 및 통보 장치
US7140470B2 (en) Safety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state of elevator landing doors
JP538081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制御装置
CN203545367U (zh) 电梯报警装置
CN116081418A (zh) 基于可视化光幕的电梯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19136090U (zh) 一种基于安全光栅的电梯安全检测系统
KR101100865B1 (ko) Psd 제어를 위한 dcu 운용 시스템
CN103318740A (zh)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入口通道阻塞监测管理系统
CN203319492U (zh)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出入口通道阻塞监测管理系统
CN108238523A (zh) 一种电梯厅门的误开警示装置
KR101218973B1 (ko) 열차출입문 비상 개폐 장치 및 상기 장치를 이용한 방법
KR20080051564A (ko) 열차 승강장 스크린도어 비상 개폐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211676B1 (ko) 철도 승강장의 추락사고 대응 시스템
US20150091728A1 (en) Alarm system for passageways
KR100515056B1 (ko) 통신네트워크로 연결된 비상상황제어관리시스템과 이를이용한 비상상황제어관리사업방법 및 이를 컴퓨터에 의해실행할 수 있는 프로그램이 수록된 기록매체
JP4451157B2 (ja) 危険回避システム
KR100573727B1 (ko) 철도 승강장의 안전사고 방지 시스템
CN208218118U (zh) 一种电梯厅门的误开警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