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3868U -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3868U
CN219133868U CN202090000998.4U CN202090000998U CN219133868U CN 219133868 U CN219133868 U CN 219133868U CN 202090000998 U CN202090000998 U CN 202090000998U CN 219133868 U CN219133868 U CN 2191338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range
battery pack
extending
exte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9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nwei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nwei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nwei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nwei Business Consult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38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38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6Arrangements of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降低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车体,及用于驱动车体行进的主电机,及为主电机提供电力的主电池组、增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为增程电池组,所述车体的行李厢内固定有增程电池架,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增程电池架上。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制造成本低,制造难度小,且换电操作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3419675A(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运行方法)公开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包括电机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的动力电池组,增程器和驱动电机。增程式电动车由驱动电机以及具有自动变速箱的传动系统驱动车轮行驶,发动机与启动发电一体机组成的增程器,仅为系统提供电能,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动力电池组为储能设备,存储来自于电网,增程器及制动能量回收所产生的电能,车辆行驶的所需电能由动力电池组或增程器单独提供,或者由动力电池组和增程器联合提供。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主要由驱动电动机系统,电源系统,增程器和整车控制器等组成,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增加了增程器。”摘自书名:新能源汽车概论(第2版);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标准书号,ISBN978-7-301-31007-6.15年8月第2版;崔胜民主编;2.2增程式电动汽车P29。
现有技术中增程式电动汽车车型有宝马i3(可选装增程模块);别克VELITE5;理想ONE;东风风光的风光E3EVR(增程型);Fisker卡玛;雪佛兰沃蓝达(Volt);奥迪Ale-tron增程版;广汽传祺GA5;
所以目前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用于驱动车体行进的主电机(即驱动电机),及为主电机提供电力的主电池组(即动力电池组)、增程器和用于控制主电池组、增程器工作的控制单元(即电机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即电机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主电池组(即动力电池组)、增程器和主电机(即驱动电机),所述增程器包括燃油发动机和发电机;增程器能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所述主电机提供电力及/或给所述主电池组充电。
目前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中都装有车载电池、电机及燃油发动机,其中的燃油发动机作为增程器,能在车载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用于发电,实现增程。由于需要配备燃油发动机,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成本要高于纯电动汽车,制造难度也相对较大,而且最主要的是燃油发动机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
另外,由于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过长,充电桩数量不足,导致充电困难,使用不便。虽然已有厂商提供直接更换电池组的服务,但是因为电池组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换电过程一般都需要专业设备和人员来进行,换电过程也需要很长时间,成本也很高。而且现有纯电动汽车的主电池组,设在车的底盘,或后座座位下,更换操作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的换电操作方便快捷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车体,及用于驱动车体行进的主电机,及为主电机提供电力的主电池组、增程器,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控制主电池组、增程器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电池组、增程器和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为增程电池组,所述车体的行李厢内固定有增程电池架,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增程电池架上,所述增程电池组能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所述主电机提供电力及/或给所述主电池组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增程电池组由电池框架和至少一个电池模块组成,所述电池框架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增程电池架上,电池框架上设有多个电池插槽,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以可插拔方式分别插置在电池框架上的各个电池插槽内,电池模块上及电池插槽内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并且增程电池架上及电池框架上也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使得电池模块能通过电池模块及电池框架上的电气连接件的接合连接到控制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由多个模式选择开关,及用于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通断的控制模块组成,所述控制模块的各个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到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控制端;
所述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连接主电机,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连接主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主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连接主电机;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通断,来控制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向主电机提供电力及/或给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充电;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通断,来控制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向主电机提供电力。
进一步的,所述主电池组安装在车体的底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增程电池组的电池容量是主电池组的电池容量的1/7~1/2倍。
进一步的,所述行李厢设置在车体的前部或/和后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插槽的一端开设有电池出入口,使得电池模块能通过电池出入口平向抽出或平向插入电池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插槽的槽口向上开放,使得电池模块能通过电池插槽的槽口向上提出或向下插入电池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增程电池架由固定底座及滑动支架组成,其中的固定底座固定在汽车的行李厢内,滑动支架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并且滑动支架能滑动至滑动支架的局部伸出行李厢,所述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滑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增程电池架由固定底座及滑动支架组成,其中的固定底座固定在汽车的行李厢内,滑动支架通过一个升降支架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并且滑动支架能上升至行李厢外部,所述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滑动支架上。
本发明提供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采用增程电池组作为增程器,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解决燃油发电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并将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乘客厢外的增程电池架上,打开行李厢盖即可更换增程电池组,用户可以采用自助式更换,无需配备专业设备和人员,十分方便快捷。另外,增程电池组重量轻,设置在乘客厢之外,乘客无需下车即可进行更换,大大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再者,目前的纯电动汽车只有一个整体的主电池组,所以必须整体更换,而不管主电池组内电量是否耗尽,造成了换电的浪费,增加了换电使用成本。而本发明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能够在增程电池组的电量耗尽时进行更换,也可以单独更换增程电池组中电量耗尽的那个或那些电池模块,提高了换电效率和电池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不改动原主电池组置于底盘等车身结构,保证车身结构安全,容易使各车企的不同品牌不同车型能共享换电站网络的换电资源,使换电站方便实现标准化服务,便于本发明的跨车型跨品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在车体后部设置增程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在车体前部设置增程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在车体前部、后部同时设置增程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增程电池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增程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增程电池架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增程电池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增程电池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车体1,及用于驱动车体行进的主电机(图中未示),及为主电机提供电力的主电池组2、增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为增程电池组3,所述车体的行李厢内固定有增程电池架,增程电池组3以可独立插拔方式安装在增程电池架上,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控制主电池组2、增程电池组3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电池组、增程电池组和主电机,使得增程电池组能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所述主电机提供电力及/或给所述主电池组充电。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增程电池组由电池框架4和多个电池模块31组成,所述电池框架4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增程电池架上,电池框架4上设有多个电池插槽,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31以可插拔方式分别插置在电池框架4上的各个电池插槽内,并且在电池模块31上装有供人手抓握的把手32,以方便电池模块的插拔,电池模块31上及电池插槽内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比如在电池模块上设置电气插座,在电池插槽内设置电气插头),并且增程电池架上及电池框架4上也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比如在电池框架上设置电气插座,在增程电池架上设置电气插头),使得电池模块31能通过电池模块31及电池框架4上的电气连接件的接合连接到控制单元,在电池插槽的一端开设有电池出入口,使得电池模块31可以通过电池出入口平向抽出或平向插入电池插槽。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电池组安装在车体的底盘上,而增程电池组安装在车体的行李厢内,打开行李厢盖即可方便地更换增程电池组,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也可以采用抽拉方式实现插拔,从而也可以仅更换增程电池组中的单个电池模块,由于增程电池组的更换能从车后端(或前端)抽取,所以不影响车体的行李厢内的行李物品的摆放;车体的行李厢内还设有连接增程电池组的电气连接件;所述增程电池组的电池容量为10~18千瓦时,增程电池组的电池容量是主电池组的电池容量的1/7~1/2倍,增程电池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更换,而且能拆分成若干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的单体体积更小,重量也更轻,逐个更换甚至可以人工手工操作。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增程电池组也可以仅有一个电池模块组成,电池框架上的电池插槽也可以仅有一个。
传统汽车的引擎有前置引擎、后置引擎两种布局;前置引擎汽车的引擎舱设置在车体前部,行李厢则设置在车体后部,其后置行李厢通常也称之为后备厢;后置引擎汽车的引擎舱设置在车体后部,行李厢则设置在车体前部;有些纯电动汽车可以在车体的前部、后部同时设置行李厢;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行李厢设置在车体后部,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行李厢也可以设置在车体前部(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车体的前部、后部同时设置(如图3所示)。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电池组、增程电池组和主电机;使得增程电池组能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所述主电机提供电力及/或给所述主电池组充电。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模式如下:主电池组、增程电池组都可以在长时间停车时利用连接电网的地面充电桩进行充电(利用充电桩对车载电池组进行充电的技术为本领域成熟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行驶到换电站后,打开行李厢可以将增程电池组整体方便快速的从增程电池架上取出更换(将已用完电的增程电池组更换成充满电的增程电池组),也可以将增程电池组中亏电的电池模块单体从电池框架上的电池插槽拔出更换;打开行李厢更换增程电池组时,无需乘客上下车配合,同时也节省更换时间,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体验更好;
当增程电池组的电量小于预先设定的增程电量阈值时,由主电池组为主电机提供电力;
当增程电池组的电量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增程电量阈值时,可以采用两种工作模式;
第一种工作模式是由增程电池组为主电机提供电力,增程电池组同时还为主电池组充电,使主电池组能量得以补充;
第二种工作模式是由主电池组为主电机提供电力,增程电池组只为主电池组充电,使主电池组能量得到补充。
以电池组为动力源为电机提供电力的技术,及用有电的电池组为亏电的电池组充电的技术,都是本领域成熟技术,相关的电路结构在很多产品上都有应用,也在很多文献中有所记载,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单元由多个模式选择开关,及用于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通断的控制模块G组成,模式选择开关可以选用继电器、场效应管等电子开关;图5中的Q为主电机,E1、E2为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E3’为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都由控制模块G控制,K11、K12、K21、K22、K11’、K12’、K21’、K22’、K31’、K32’均为模式选择开关;
所述控制模块G可以采用单片机或车载的行车电脑,控制模块G的各个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到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控制端,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K11、K21连接主电机Q,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K12、K22、K12’、K22’、K32’连接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E3’,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E3’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K11’、K21’、K31’连接主电机Q,控制模块G通过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通断实现对主电池组、增程电池组的控制;
第一种工作模式时,模式选择开关K11、K22、K12’、K22’、K32’闭合导通,模式选择开关K12、K21、K11’、K21’、K31’断开,此时由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驱动主电机Q,由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2经模式选择开关K22、K12’、K22’、K32’对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E3’进行充电;
第二种工作模式时,模式选择开关K12、K22闭合导通,此时选择相应的模式选择开关通、断,可以使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E3’中的一个来驱动主电机Q,并由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对主电池组中的待机电池模块进行充电,比如模式选择开关K12、K22、K11’、K22’、K32’闭合导通,其它模式开关断开,即可由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驱动主电机Q,而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1、E2则对主电池组中的待机电池模块E2’、E3’进行充电。
采用本实施例作为动力系统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在路上因没电而抛锚时,换电站可以派出应急换电车赶赴现场,为客户提供更换用的增程电池组,以应急需。
关于增程电池组能增程续行的里程,设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为0.2千瓦时/公斤,设增程电池组中的1个电池模块约6公斤,1个增程电池组包括10个电池模块约60公斤,其电池容量为0.2千瓦时/公斤*60公斤=12千瓦时;设单位电耗5公里/千瓦时,1个增程电池组(12千瓦时*5公里/千瓦时)续行里程约为60公里,2个增程电池组续行里程可行120公里;
如果设计各换电站的最大距离为50公里,就基本能保证电动汽车能可持续地更换增程电池组,从而解决纯电动汽车存在的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由于增程电池组远比主电池组重量轻,其位置也方便更换,从而使换电站的设备简单、成本低,而且增程电池组的电池模块能分拆,由人(手)工更换,使租赁增程电池组的运营商能设立更多的换电站,以缩小换电站之间距离,从而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由于增程电池组采用换电方式,在行驶中无须停车充电,只要停车换电(换增程电池组)就能解决增能续航的问题,主电池组可在行车中充电,克服了纯电动汽车因停车充电时间太长而影响行车的问题;
由于可以随时在换电站换增程电池组,因此主电池组的设计容量可以相对较小,电池容量只需要一般纯电动汽车的40-70%即可,无需匹配大容量的动力电池(主电池组),能降低整车的制造成本,方便实现车电分离,买车租电;而且可利用增程电池组在行车中对主电池组充电,从而避免了对主电池组进行急(快)充电,使得主电池组的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本发明所述电动汽车仅为乘用车中的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用途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不包括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框架结构不同,第二实施例的电池框架204中,电池插槽的槽口向上开放,使得电池模块231可以通过电池插槽的槽口向上提出或向下插入电池插槽,电池模块231上也装有供人手抓握的把手232,电池模块231上及电池插槽内也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并且增程电池架上及电池框架204上也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使得电池模块231能通过电池模块231及电池框架204上的电气连接件的接合连接到控制单元。
如图9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程电池架的结构不同,第三实施例的增程电池架由固定底座301及滑动支架302组成,其中的固定底座301固定在汽车的行李厢内,滑动支架302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并且滑动支架302能滑动至滑动支架的局部伸出行李厢,增程电池组303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滑动支架302上,第三实施例中的增程电池组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程电池架的结构不同,第三实施例的增程电池架由固定底座401及滑动支架402组成,其中的固定底座401固定在汽车的行李厢内,滑动支架402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并且滑动支架402能滑动至滑动支架的局部伸出行李厢,增程电池组403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滑动支架402上,第四实施例中的增程电池组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
如图11所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行李厢设置在车体前部,并且增程电池架的结构不同,第五实施例的增程电池架由固定底座501及滑动支架502组成,其中的固定底座501固定在汽车的行李厢内,滑动支架502通过一个升降支架504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并且滑动支架502能上升至行李厢外部,增程电池组503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滑动支架502上,第五实施例中的增程电池组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第三、第四、第五实施例实施换电操作时,可以先将滑动支架移动至滑动支架的局部伸出行李厢,再更换增程电池组或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即从滑动支架中拔出已用完电的增程电池组进行更换,或从增程电池组的电池框架上拔出已用完电的电池模块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后再推入滑动支架,这样可以在车体外进行增程电池组或电池模块的插拔操作,能避免了对汽车外壳(表面)的碰擦。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由多个模式选择开关,及用于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通断的控制模块G4组成,图12中的Q4为主电机,E41为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3、E45为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都由控制模块G4控制,K41、K42、K43、K44、K45、K46均为模式选择开关;
所述控制模块G4可以采用单片机或车载的行车电脑,控制模块G4的各个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到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控制端,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1通过模式选择开关K42连接主电机Q,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1通过模式选择开关K41、K43、K45连接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3、E45,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3、E45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K44、K46连接主电机Q4,控制模块G4通过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通断实现对主电池组、增程电池组的控制;
第一种工作模式时,模式选择开关K41、K42、K43、K45闭合导通,模式选择开关K44、K46断开,此时由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1驱动主电机Q4,同时由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1经模式选择开关K41、K43、K45对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3、E45进行充电;
第二种工作模式时,模式选择开关K41、K44(或K46)、K45(或K43)闭合导通,模式选择开关K42、K43(或K45)、K46(或K44)断开,由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3(或E45)经模式选择开关K44(或K46)驱动主电机Q4,同时由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1经模式选择开关K41、K45(或K43)对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E45(或E43)进行充电。

Claims (10)

1.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包括车体,及用于驱动车体行进的主电机,及为主电机提供电力的主电池组、增程器,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控制主电池组、增程器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主电池组、增程器和主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为增程电池组,所述车体的行李厢内固定有增程电池架,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增程电池架上,增程电池组能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向所述主电机提供电力及/或给所述主电池组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电池组由电池框架和至少一个电池模块组成,所述电池框架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增程电池架上,电池框架上设有多个电池插槽,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以可插拔方式分别插置在电池框架上的各个电池插槽内,电池模块上及电池插槽内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并且增程电池架上及电池框架上也分别设有相互匹配的电气连接件,使得电池模块能通过电池模块及电池框架上的电气连接件的接合连接到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由多个模式选择开关,及用于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通断的控制模块组成,所述控制模块的各个开关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接到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控制端;
所述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连接主电机,增程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连接主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主电池组中的各个电池模块分别通过模式选择开关连接主电机;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通断,来控制增程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向主电机提供电力及/或给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充电;
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控制各个模式选择开关的通断,来控制主电池组中的电池模块向主电机提供电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池组安装在车体的底盘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电池组的电池容量是主电池组的电池容量的1/7~1/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厢设置在车体的前部或/和后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插槽的一端开设有电池出入口,使得电池模块能通过电池出入口平向抽出或平向插入电池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插槽的槽口向上开放,使得电池模块能通过电池插槽的槽口向上提出或向下插入电池插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电池架由固定底座及滑动支架组成,其中的固定底座固定在汽车的行李厢内,滑动支架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并且滑动支架能滑动至滑动支架的局部伸出行李厢,所述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滑动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电池架由固定底座及滑动支架组成,其中的固定底座固定在汽车的行李厢内,滑动支架通过一个升降支架安装在固定底座上,并且滑动支架能上升至行李厢外部,所述增程电池组以可插拔方式安装在滑动支架上。
CN202090000998.4U 2019-12-13 2020-12-10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Active CN2191338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0941 2019-12-13
CN2019112809414 2019-12-13
PCT/CN2020/135497 WO2021115398A1 (zh) 2019-12-13 2020-12-10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3868U true CN219133868U (zh) 2023-06-06

Family

ID=7497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6697.0A Pending CN112498129A (zh) 2019-12-13 2020-12-09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202090000998.4U Active CN219133868U (zh) 2019-12-13 2020-12-10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6697.0A Pending CN112498129A (zh) 2019-12-13 2020-12-09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2498129A (zh)
WO (1) WO20211153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36886A (zh) * 2022-01-06 2022-04-1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增程式充电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4357A1 (en) * 2011-09-26 2013-04-04 Magna E-Car Systems Of America, Inc. Control strategies for state of charge of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vehicle with range extender
CN203085663U (zh) * 2013-01-31 2013-07-24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拔式电池柜
CN104103865B (zh) * 2014-07-22 2016-05-18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的增程电池组系统
CN104786866A (zh) * 2015-04-23 2015-07-22 深圳电擎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以及双向逆变式电机控制器
CN106627189A (zh) * 2016-05-23 2017-05-10 上海鼎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增程系统及增程电动汽车
US20190337408A1 (en) * 2018-05-04 2019-11-07 Hybrid Kinetic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s having lithium titanate oxide (lto) battery with super high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s
CN209487662U (zh) * 2018-11-30 2019-10-11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电池包、动力电池系统和电动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5398A1 (zh) 2021-06-17
CN112498129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819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换型通用动力电池
CN10151903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72492A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用主动控制式复合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2795117B (zh) 电动客车
US20190202316A1 (en)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vehicle
CN106965795A (zh) 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系统
CN219133868U (zh)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CN202641410U (zh) 基于拖挂式增程器的电动车
CN102874122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启停控制方法
CN115610212A (zh) 动力电池可模块化配置的纯电矿用交流自卸车驱动系统
CN109664784A (zh) 纯电动移动电源车
CN202130297U (zh) 电动客车的电源装置以及配置有该电源装置的电动客车
CN109693548A (zh) 一种可进行制动能量回收的能量再利用系统
CN209552971U (zh) 纯电动移动电源车
CN112622647A (zh) 新能源汽车供电方法
DE102010014081A1 (de) Elektrische Energiespeicher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204506466U (zh) 一种纯电动轿车动力电池布置结构
CN113352952B (zh) 一种用于氢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控制集成方法及系统
CN110271530A (zh) 可操作为发电机的车辆的自动截止
CN210390803U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四驱汽车的布置结构
CN215244296U (zh) 一种柴油增程式电动轻卡总体布置结构
CN102205799A (zh) 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结构
CN201154662Y (zh) 由发动机前驱动轮毂电机后驱动的混合动力车
CN102991355A (zh) 一种插电式汽车电动空调
CN20169403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