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9589U -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9589U
CN219119589U CN202222951302.XU CN202222951302U CN219119589U CN 219119589 U CN219119589 U CN 219119589U CN 202222951302 U CN202222951302 U CN 202222951302U CN 219119589 U CN219119589 U CN 2191195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ositioning
inner tube
clamping block
out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130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鹏飞
王肖明
李强
王科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E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E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UE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130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95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95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95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以及定位锁定机构,第一夹持机构配置为夹持外管并带动外管升降,第二夹持机构配置为夹持内管的下端部,定位锁定机构设置在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间,并相对于内管升降设置;定位锁定机构包括升降座板以及第三夹持组件,升降座板上设有避让内管与外管的窗口,第三夹持组件安装在升降座板上,且第三夹持组件配置为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或夹持内管上端部;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升至内管滑动片所在处时,可用于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当外管套设在内管上并且进行检测间隙时,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下降至外管下方并对内管上端部进行夹持。

Description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桌的立柱或者说桌腿一般是由内管与外管套设在一起而共同组成的一套管,套管伸缩从而实现升降桌的升降;由于内管与外管伸缩需要两者相对滑动,内管与外管之间往往会设置滑动片来减小摩擦;在内管与外管装配时,由于装配后的内管与外管是紧配合的,在内管上套设外管时,外管易将滑动片蹭落,因此需要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同时,在外管套设到内管上后,检测两管之间是否仍存在间隙时,需要将内管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均固定住,且又不能干涉外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分别用于夹持外管与内管,且第一夹持机构可带动外管升降,在外管未套设到内管上以及在套设过程中时,定位锁定机构用于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当需要进行检测间隙时,定位锁定机构可夹持内管上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机构,配置为夹持外管并带动外管升降;
第二夹持机构,配置为夹持内管的下端部;
定位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间,并相对于内管升降设置;
定位锁定机构包括升降座板以及第三夹持组件,升降座板上设有避让内管与外管的窗口,第三夹持组件安装在升降座板上,且第三夹持组件配置为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或夹持内管上端部。
内管被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并处于该窗口中,第三夹持组件布置在窗口周围;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升至内管滑动片所在处时,可用于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当外管套设在内管上并且进行检测间隙时,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下降至外管下方并对内管上端部进行夹持。
作为优选,在升降座板的窗口前方还设有用于在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内管时供内管进入窗口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窗口为圆形,所述的开口为V形。
作为优选,定位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竖直设置,升降座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加强板,加强板竖直设置并分别与升降座板、第二连接板固定。保持升降座板的水平,使第三夹持组件能在一个水平面上对内管进行夹持,从而保持内管的竖直。
作为优选,第三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第三夹块以及至少三个推拉气缸,第三夹块设置在推拉气缸上,由推拉气缸驱动第三夹块靠近或远离内管;第三夹块与推拉气缸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升降座板上。与两个夹块夹持管件相比,三个及以上数量的夹块可精确对准管件的中心轴线,对管件进行定位。
作为优选,第一夹持机构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夹块,第二夹持机构上设有者少两个第二夹块,定位锁定机构上设有至少四个第三夹块;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均具有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夹块夹紧管件,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均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第三夹块随定位锁定机构升降而相对第二夹块移动。由夹块夹紧管件后,内管与外管实现同轴,避免不合格的装配产生额外的间隙;第三夹块相对于第二夹块移动,即改变第三夹块对内管夹持的位置。
作为优选,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均包括头部与尾部,尾部与用于驱动夹块运动的驱动件连接,头部设有朝向内管或外管的缺口,缺口的形状与内管、外管的形状相匹配。夹块可替换,当管件为方管时,可替换为缺口形状为方形的夹块,当管件为圆管时,可替换为缺口形状为圆形的夹块。
作为优选,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材质为优力胶。优力胶既有塑料的刚性又有橡胶的弹性,既能稳定夹紧管件,又不会对管件表面造成损伤。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内管被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并处于该窗口中,第三夹持组件布置在窗口周围;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升至内管滑动片所在处时,可用于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当外管套设在内管上并且进行检测间隙时,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下降至外管下方并对内管上端部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定位锁定机构安装于立板上,第二夹持机构安装于底板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立板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一升降机构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第二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定位锁定机构与第二升降机构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定位锁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立式机架1;支撑箱体101;立板102;底板103;第一夹持机构2;上座板201;第一连接板202;顶板203;第一夹块204;第一升降机构3;第二夹持机构4;下座板401;第二夹块402;底座403;容置槽404;定位锁定机构5;第二连接板501;环形座板502;第三夹块503;窗口504;开口505;推拉气缸506;第二升降机构6;外管7;内管8;衬套10;传感器11;连接座111;导杆112;线性轴承113;导轨12;滑块13;第一竖槽14;第二竖槽15;连接杆16;加强板17;可调气缸18;气缸座181;缸体182;活塞杆183;腰型孔19;控制面板20;显示面板21。
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0、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机构2,配置为夹持外管7并带动外管7升降;
第二夹持机构4,配置为夹持内管8的下端部;
定位锁定机构5,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2与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并相对于内管8升降设置;
定位锁定机构5包括升降座板以及第三夹持组件,升降座板上设有避让内管8与外管7的窗口504,第三夹持组件安装在升降座板上,且第三夹持组件配置为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8上或夹持内管8上端部。
内管8被第二夹持机构4夹持并处于该窗口504中,第三夹持组件布置在窗口504周围;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5升至内管8滑动片所在处时,可用于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8上;当外管7套设在内管8上并且进行检测间隙时,第三夹持组件随定位锁定机构5下降至外管7下方并对内管8上端部进行夹持。
该定位锁定装置应用于一种升降立柱的装配设备中,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装配设备包括:
立式机架1,配置为设备的主体支撑;
第一夹持机构2,设置于立式机架1的上部并由一第一升降机构3驱动升降;第一夹持机构2配置为夹持外管7并带动外管7升降;
第一升降机构3,安装在立式机架1上并与第一夹持机构2连接;
第二夹持机构4,设置于立式机架1的下部,配置为夹持内管8;
定位锁定机构5,设置在立式机架1上,并位于第一夹持机构2与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定位锁定机构5由一第二升降机构6驱动升降,定位锁定机构5配置为夹持内管8上的滑动片(未图示),防止滑动片从内管8脱落;
第二升降机构6,安装在立式机架1上并与定位锁定机构5连接;
第一夹持机构2下降使外管7套设到内管8上,再进行升降以带动外管7与内管8相对滑动;
传感器11,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2上,配置为获取内管8与外管7滑动时的摩擦力,并将该摩擦力传递到显示屏上显示。
第一夹持机构2、第二夹持机构4以及定位锁定机构5都按立式机架1高度延伸方向布置,即第一夹持机构2、第二夹持机构4以及定位锁定机构5均是直立布置,相较于水平布置的方案来说更加合理,直立布置使得其上的管件不会因重力而影响同轴度,内管8与外管7可以通过夹持机构的位置调整很好地达到同轴的效果,且在测试内管8与外管7之间的摩擦力时,更加符合正常使用状态,使传感器11得到的摩擦力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具体地说,如图1、3、4所示,所述的立式机架1包括直立柜式的支撑箱体101、立板102以及底板103,支撑箱体101为外部整体框架并作为整个设备的主体支撑,支撑箱体101向前敞开,立板102以及底板103也设置在支撑箱体101内部,工作部件均设置在立板102与底板103上。
底板103水平设置,立板102竖直设置在底板103上;所述的第一夹持机构2、第一升降机构3、定位锁定机构5以及第二升降机构6均设置在立板102上,所述的第二夹持机构4设置在底板103上;且第一夹持机构2和定位锁定机构5设置在立板102的前表面,第一升降机构3与第二升降机构6设置在立板102的背面,第二升降机构6位于第一升降机构3旁侧;立板102的前表面上还设有两条左右间隔且互相平行的竖直设置的导轨12,导轨12截面大致呈工字型,第一夹持机构2与定位锁定机构5均滑动设置在这两条导轨12上;第一夹持机构2与定位锁定机构5上均设有与导轨12滑动配合的滑块13;第一夹持机构2与其滑块13在工作的初始状态时位于导轨12的上端部,而定位锁定机构5与其滑块13位于导轨12的中下部。
如图4、5、10所示,第一升降机构3通过立板102上开设的第一竖槽14与第一夹持机构2连接,第二升降机构6通过立板102上开设的第二竖槽15与定位锁定机构5连接,同样的,第二竖槽15位于第一竖槽14的旁侧,两者一左一右布置,具体地说,第一升降机构3位于第二升降机构6的左边,第一竖槽14也位于第二竖槽15的左边。
第一升降机构3与第二升降机构6均为由电机驱动的丝杆丝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3的行程大于第二升降机构6的行程,同样的,第一竖槽14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竖槽15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第一升降机构3与第二升降机构6的丝母上均设有连接杆16,第一升降机构3上的连接杆16穿过第一竖槽14与第一夹持机构2连接,第二升降机构6上的连接杆16穿过第二竖槽15与定位锁定机构5连接;丝母与连接杆16的后端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夹持机构2、定位锁定机构5与两个连接杆16的前端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一起。
之所以第一升降机构3的行程大于第二升降机构6的行程,是因为第一升降机构3需要带动第一夹持机构2与外管7在内管8上进行摩擦力测试,摩擦力测试需尽可能全面地将管件的每一处都测试记录数据,因此第一升降机构3的行程较大,而第二升降机构6带动定位锁定机构5升降,主要是在外管7套设到内管8上时,固定滑动片,使滑动片能顺利进入外管7中。
如图5-8所示,第一夹持机构2包括上座板201、第一连接板202、顶板203以及第一夹持组件,第一连接板202竖直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杆16、滑块13固定连接,连接杆16与滑块13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02的背面,顶板203与第一连接板202连接且位于第一连接板202的前方,第一夹持组件安装在上座板201下方;传感器11位于顶板203与上座板201之间,具体地说,传感器11通过一套连接组件连接在第一夹持机构2上,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111以及竖直设置在连接座111上的导杆112,导杆112共有四根,均匀分布在传感器11四周,导杆112的下端插设在连接座111上并与连接座111固定连接;顶板203与上座板20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座111与上座板201的上表面连接,导杆112上端部插设在顶板203中,顶板203上对应设有四个线性轴承113,导杆112插设在线性轴承113中;传感器11安装在顶板203与连接座111之间。
传感器11为S形的拉压力传感器11,传感器11上端与顶板203固定连接,传感器11下端与连接座111固定连接;且导杆112是不受力的,只有传感器11受力,这样在进行摩擦力测试时,传感器11才能完整地得到外管7在内管8上上升与下降时产生的摩擦力。
再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202与顶板203之间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加强板17,加强板17竖直设置并分别与连接板、顶板203固定;第一连接板202竖直设置,顶板203水平设置,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差,不易保持顶板203的水平,特别是顶板203还需支撑第一夹持组件与外管7;因此在第一连接板202与顶板203之间设置加强板17,加强板17加强了第一连接板202与顶板203之间的稳定性,使顶板203能够保持水平。
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块204以及可调气缸18,可调气缸18通过一气缸座181安装在上座板201上,气缸座181向下凸出于上座板201,第一夹块204设置在可调气缸18上并由可调气缸18驱动第一夹块204运动;第一夹块204与可调气缸18均沿左右方向布置,可调气缸18配置为能够沿左右方向调整第一夹块204的位置;具体地说,可调气缸18包括缸体182以及沿左右方向可调节长度的活塞杆183,活塞杆183左右两端均凸出于缸体182,通过调节活塞杆183左右两端的长度来调整第一夹块204沿左右方向的位置,以此对第一夹块204所夹持的外管7进行横向调整。
第一夹块204共有两个,相对应的,可调气缸18也有两个,两个可调气缸18可控制两个第一夹块204一左一右地将外管7上端部夹紧;第一夹块204包括头部与尾部,尾部与所述活塞杆183连接,头部设有朝向外管7的缺口,缺口的形状与外管7的形状向匹配,即夹块可替换,当管件为方管时,可替换为缺口形状为方形的夹块,当管件为圆管时,可替换为缺口形状为圆形的夹块。
上座板201上开设有腰型孔19,上座板201是通过螺丝穿过腰型孔19与连接座111连接,并配置为第二夹持组件能够沿前后方向调整位置,腰型孔19可用于调整内管8前后方向的位置,再加上可调气缸18可调整内管8左右方向的位置,因此内管8与外管7即使在初始状态下不同轴,也能在调整后保持内管8与外管7同轴。
如图9所示,第二夹持机构4包括下座板401以及第二夹持组件,下座板401水平安装在底板103上,第二夹持组件安装在下座板401上表面;下座板401上同样开设有腰型孔19,下座板401通过腰型孔19中设置螺栓与底板103连接,并配置为第二夹持组件能够沿前后方向调整位置;同样的,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夹块402以及可调气缸18,第二夹块402设置在可调气缸18上并由可调气缸18驱动第二夹块402运动;第二夹块402与可调气缸18均沿左右方向布置,可调气缸18配置为能够沿左右方向调整第二夹块402的位置;第二夹块402的特征与第一夹块204同,在此不赘述。
下座板401上还设有一底座403,底座403中间开设有匹配管件形状的容置槽404,该底座403同样可在不同形状管件的情况下进行替换。
如图10、11所示,定位锁定机构5包括第二连接板501、环形座板502以及第三夹持组件,环形座板502水平设置在第二连接板501上,第二连接板501的背面与所述滑块13以及第二升降机构6的连接杆16连接,第三夹持组件安装在第二连接板501下表面;环形座板502上开设有可避让内管8的圆形的窗口504,窗口504前方的环形座板502上还开设有V形的开口505;第二连接板501与环形座板502之间也设有加强板17。所述环形座板502即为所述的升降座板。
第三夹持组件包括第三夹头以及推拉气缸506,第三夹头与推拉气缸506共有四个,四个第三夹头相隔90°地绕管件布置,第三夹头同样具有尾部与头部,且其头部也具有匹配管件形状的缺口。
第一夹块204、第二夹块402以及第三夹块503均具有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夹块夹紧管件,第一夹块204、第二夹块402以及第三夹块503均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第一夹块204、第二夹块402以及第三夹块503材质为优力胶。
支撑箱体101上还设有控制面板20与具有显示屏的显示面板21,控制面板20上设有用于控制设备工作的按钮,显示面板21上则可显示传感器11得到的摩擦力竖直。
该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装有滑动片以及衬套10的内管8放置到底座403上,使第二夹持机构4的可调气缸18推动第二夹块402夹紧内管8的下端部,再使定位锁定机构5的推拉气缸506推动第三夹块503夹紧内管8的上端部,即滑动片所在位置,第三夹头将滑动片压在内管8上,防止在装管时滑动片从内管8上掉落;此时再将外管7上端置于两个第一夹块204之间,使第一夹持机构2的可调气缸18推动第一夹块204将外管7上端夹紧;然后使第一升降机构3驱动第一夹持机构2与外管7下移,外管7下移至滑动片所处位置后,推拉气缸506驱动第三夹块503远离内管8,此时外管7可继续向下移动,由工作人员扶住衬套10,使衬套10卡入外管7管口中,此时完成了装管工作。
完成装管工作后,外管7继续下降后再升高,进行一次模拟升降桌工作时的完整的升降行程,以使滑动片、衬套10与管件进行磨合;此时可由工作人员晃动外管7,以确认内管8与外管7之间是否有较大间隙;若合格,则进行摩擦力测试,由第一升降机构3驱动外管7在内管8上向下滑动,传感器11得出外管7向下滑动时,管壁每个位置的摩擦力大小并以曲线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21上;在由第一升降机构3驱动外管7在内管8上向上滑动,传感器11得出外管7向上滑动时,管壁每个位置的摩擦力大小并以曲线形式显示在显示面板21上;最后进行摩擦力测试的合格判断,即显示面板21上得到的摩擦力曲线是否处于合格范围之内,即工作时,管壁每一点的摩擦力大小是否会超出合格范围,若摩擦力曲线处在合格范围之内,则完成装管并通过摩擦力测试;第一夹块204与第二夹块402松开管件,工作人员取下完成安装的套管。
有些内管8上装有上下两组滑动片,在第一次装完滑动片后,第二升降机构6驱动定位锁定机构5下移至第二组滑动片处,并将第二组滑动片推紧在内管8上,再由第一升降机构3驱动第一夹持机构2下降至第二组滑动片处,第三夹块503撤开后,第一夹持机构2继续下降,进行之后的工作。
上述工作过程均省去了按下按钮的动作。
按上述工作过程,进而提出一种装管方法,步骤为:
S1选取滑动片与衬套:对内管8与外管7进行间隙测量,根据间隙测量的数据选取滑动片与衬套;
S2夹持管件:分别夹持内管8与外管7,被夹持后的内管8与外管7竖直且同轴设置;
S3安装滑动片与衬套:将选取的衬套套至内管8上,将选取的滑动片安装到内管8上;
S4套管:驱动内管8或外管7使两者互相套设,同时使内管8上的滑动片进入外管7中并与外管7滑动配合;
S5摩擦力测试:驱动外管7或外管7使两者相对滑动,并完成一次上升与下降的行程,分别得到上升与下降时,外管7与内管8之间各处的摩擦力;
S6检测间隙:保持内管8固定,松开对外管7的夹持,晃动外管7以检测内管8与外管7之间的紧配合程度;
S7判断合格:若步骤S5中所得摩擦力均处于预设的合格范围之内,且步骤S6中内管8与外管7无晃动,则为测试合格,进行步骤S8;若步骤S5中所得摩擦力超出预设的合格范围,或步骤S6中内管8与外管7仍存在晃动,则测试不合格,重新开始步骤1;
S8完成装管:将内管8上的衬套安装到外管7端部以完成装配。
该装管方法在进行装管的同时,还进行了摩擦力测试与检测间隙,只有在摩擦力测试与检测间隙中合格的才能完成装管,未合格的需要进行修正与调试后,重新开始装管;内管8与外管7均竖直布置,相较于水平布置的方案来说更加合理,更符合正常使用状态,在测试时得到的数据更加可靠;在摩擦力测试中,能够测出桌腿每个位置的拉拔时的最大摩擦力,若在上下限范围之内则属于合格,若超出上下限则需要调整,而且直接能够找到内管8与外管7上存在问题的位置,再由技术人员解决,对可解决问题的管件进行重新装配,大大降低报废机率,节约了成本;在检测间隙中,工作人员可直接用手摇晃外管7进行判断,十分简单方便而且不会耽误装管工作效率;能完成装配的管件均具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既不会因为存在间隙而漏油、晃动和敲击发出噪音的情况,也不会因为摩擦力太大而增加能耗。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定位锁定机构5通过第二升降机构6沿内管8轴线方向升降,通过定位锁定机构5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8上;在步骤S6中,第二夹持机构4与定位锁定机构5对内管8夹持,第一夹持机构2松开外管7。定位锁定机构5既能保持滑动片贴合在内管8上,又能在检测间隙时锁定内管8的上端部(第二夹持机构4锁定内管8下端部),从而使内管8保持稳定,难以晃动,若是晃动外管7时明显感到晃动感,则为外管7与内管8之前存在间隙。
步骤S5包括步骤:
S5-1:通过传感器11获取外管7套设在内管8上时,第一夹持机构2和外管7给予的初始传力数据;
S5-2:第一升降机构3驱动外管7相对于内管8下降,传感器11实时获取第一夹持机构2和外管7给予的一系列下降传力数据,将一系列下降传力数据与初始传力数据计算得到下降摩擦力,并显示至显示屏上;
S5-3:第一升降机构3驱动外管7相对于内管8上升,传感器11实时获取第一夹持机构2和外管7给予的一系列上升传力数据,将一系列上升传力数据与初始传力数据计算得到上升摩擦力,并显示至显示屏上。
预设的合格范围同样显示在显示屏上;外管7在内管8上滑动时,由于存在摩擦力,会使第一升降机构3传递给第一夹持机构2的力产生变化,初始传力数据即为外管7套设在内管8上未运动时,第一夹持机构2与外管7给予传感器11的力,而当外管7在内管8上滑动时,传感器11将额外接受到外管7与内管8之间的摩擦力,并对此记录和显示至显示屏上,完成摩擦力测试;内管8与外管7升降时各个位置的摩擦力均对应显示屏上的一个点位,在步骤S7中,超出合格范围的点位为问题点位,修正并调试问题点位所对应的内管8与外管7位置后,重新开始步骤S1。
步骤S1包括步骤:
S1-1:将外管7平躺,使外管7按照其任一对角线呈竖直状态摆放,并保持该状态;将内管8按照与外管7相同的姿态摆放,并部分插入外管7中,插入外管7的那部分内管8为伸入段;
S1-2:内管8伸入段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外壁一次性相应地与外管7最下端的对角及组成该对角的两面内壁贴合,贴合的长度等于伸入段的长度,且伸入段中心线与外管7中心线相平行;
S1-3:在未贴合的内管8伸入段最上端对角与外管7最上端对角之间,其中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7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相对应的,另一个伸入段外壁与其相邻的外管7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
S1-4:测量间隙:用测量工具探入所述间隙中以分别测量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的宽度,得出相应数值,根据得出的数值,选取滑动片与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以于先前专利中申请。

Claims (8)

1.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机构,配置为夹持外管并带动外管升降;
第二夹持机构,配置为夹持内管的下端部;
定位锁定机构,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间,并相对于内管升降设置;
定位锁定机构包括升降座板以及第三夹持组件,升降座板上设有避让内管与外管的窗口,第三夹持组件安装在升降座板上,且第三夹持组件配置为将滑动片保持在内管上或夹持内管上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升降座板的窗口前方还设有用于在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内管时供内管进入窗口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为圆形,所述的开口为V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竖直设置,升降座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有若干长条状的加强板,加强板竖直设置并分别与升降座板、第二连接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第三夹块以及至少三个推拉气缸,第三夹块设置在推拉气缸上,由推拉气缸驱动第三夹块靠近或远离内管;第三夹块与推拉气缸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升降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机构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夹块,第二夹持机构上设有者少两个第二夹块,定位锁定机构上设有至少四个第三夹块;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均具有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夹块夹紧管件,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均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第三夹块随定位锁定机构升降而相对第二夹块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均包括头部与尾部,尾部与用于驱动夹块运动的驱动件连接,头部设有朝向内管或外管的缺口,缺口的形状与内管、外管的形状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第三夹块材质为优力胶。
CN202222951302.X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Active CN2191195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1302.XU CN21911958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1302.XU CN21911958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9589U true CN219119589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1302.XU Active CN21911958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95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4372A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的拉拔力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62897U (zh) 一种pcb检测台
CN219119589U (zh) 一种立柱的定位锁定装置
CN115741077A (zh) 一种装管方法
CN208766046U (zh) 环刚度试验机
CN218781930U (zh) 一种升降桌腿间的摩擦力测试装置
CN110836819B (zh) 一种用于测量cga植柱工艺焊柱拉脱载荷及焊点剪切性能的气压传动辅助装置
CN214584607U (zh) 一种测量板材受力形变的夹具支架
CN213363642U (zh) 一种带升降机构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4749431U (zh) 一种高准确度的口罩拉力测试装置
CN218776054U (zh) 一种桌腿夹持装置
CN112254993A (zh) 一种液压夹钳闸调器自动化试验台
CN113074690A (zh) 一种适用零件综合检测的集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20230779U (zh) 一种前侧支撑横梁综合检具
CN220729910U (zh) 一种高强螺栓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CN213336814U (zh) 一种液压夹钳闸调器自动化试验台
CN219265925U (zh) 螺栓拉力测试装置
CN116609204B (zh) 一种纤维板材弯曲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9551882U (zh) 一种动力柜生产用耐压测试仪
CN216117090U (zh) 一种便于零件固定的汽车零配件检测设备
CN220670425U (zh) 一种钢管直度校准装置
CN217765363U (zh) 一种汽车胶管用气密性检具
CN215491412U (zh) 一种汽车配件料架的检测装置
CN217846095U (zh) 一种视觉检测用镜头的定位装置
CN218584241U (zh) 一种减震器示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